《口算除法》教学设计【范例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口算除法》教学设计【范例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教学设计_【第一篇】
口算除法 (分成了两个课时上完)
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1. 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2
60÷3=20
6. 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二。 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三。 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3=8 240÷3=80
四、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17页
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教学设计_【第二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空间一)借助“用小棒摆三角形”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有时会出现剩余;并通过表内除法与有余数的除法分的结果和横式的对比,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2)(空间二)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并通过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余数的特点。
(3)(空间三)借助“用小棒摆五边形”的活动,结合前面摆三角形、摆正方形的活动,深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空间一、二、三)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观察对比中,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空间一、二、三)在用小棒摆图形的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明白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具:白板课件
学具:学具袋(12根小棒)
教学过程:
空间一:借助“用小棒摆三角形”的活动,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一)“用6根小棒摆三角形”,重点:复习表内除法,难点:解决除数问题。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它就藏在学具袋中,快打开看看它是谁呀? 生:小棒。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和小棒一起来学习新知识。
师:请你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比比谁摆的最快?
生:动手摆。
师:你摆的可真快!能告诉大家“你摆一个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你呢?
生:我摆一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指两人说完整话)
师:也就是说:(课件出示)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
2、用6根小棒摆三角形,复习表内除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准备出这样的6根小棒,(课件出示:依次排开的6根小棒,并在“每
3根摆一个三角形”前面出示“6根小棒”。)
师:接下来,“6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大家赶快动手摆一摆。
生:动手摆。
师:谁到前面来摆一摆,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生:(在白板课件上操作)6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我摆了2个三角形。 师:摆完了吗?嗯,6根小棒,摆2个三角形,正好摆完。
师:谁能用一个算式记录刚才摆的过程?你说呢?你再说说?
生:6÷3=2(个)(师板书)
如果学生写成6÷2=3,师:谁跟他列的不一样,你们同意谁的?说说理由。
师:能告诉大家你们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吗?
生:因为“6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 师:这里面6是?3是?2是?
师:在除法算式中它们都叫什么,谁还记得?
生:6是被除数,3是除数,2是商。
师:这个算式读作:(生齐读:6除以3等于2。)
(二)“用7根小棒摆三角形”,重点:引出有余数的除法,难点:理解余数的含义。 师:(课件上把小棒依次摆开,并把6改成7,同时添一根小棒)现在是几根小棒? 生:齐说:7根。
师:“7根小棒”,还是“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赶快动手摆一摆。
生:动手摆。
师:把你摆的结果先和你的同位说一说,并商量一下,这回该用怎样的除法算式来记录? 生:同位合作。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说?
生:指名到白板边操作边说。
预设:7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能摆2个三角形,还剩1根小棒。(生如果说不全,教师要引导说全)
预设:7÷3=2或者7÷3=2剩1根等等。(教师引导学生把各种不同的除法算式展示出来) 师:这里的7是?3是?2是?1是?
师:在除法算式中,我们知道7是被除数,3是除数,2是商,那这1叫什么呢? 生:余数。(就是剩下没有分完的那部分。)
师:重新规范板书:7÷3=2
师:为了区分商和余数,我们在商的后面点上六个小圆点,看像什么呀?(像省略号)然后写上余数1。这个算式读作:7除以3等于2余1。
生:指名读算式。
(三)“圈一圈,填一填,8根小棒摆三角形”,重点:巩固有余数的除法,难点:正确区分商和余数。
师:现在不摆小棒了,拿出一号答题纸:(课件出示)圈一圈,填一填。
8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
能摆个,还剩根。
8÷3=□(个)□(根)
生:独立完成。
师:谁在白板上填出你的结果?边填边说。
师:(追问)前面的2指的是?后面的2指的是?
师:板书:8÷3=2(个)2(根)
空间二: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余数的特点。
师:现在咱们继续摆小棒,注意听,请你快速摆出一个正方形。
师:告诉大家你摆一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
生:完整表述。
(一)“用8根小棒摆正方形”,重点:巩固表内除法,难点:解决除数问题。
师:(课件出示)下面请同学们准备出8根小棒,边摆边想:能摆几个正方形?
生:指名课件演示。(图片)
师:这回的`除法算式该怎样列?
生:8÷4=2(师板书)
师:怎么不除以3了?
生:每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
师:发现了题中隐藏的信息真好。
(二)“用9根小棒摆正方形”,重点:巩固有余数的除法,难点:独立完成有余数的除法横式。
师:(课件出示)再添一根是几根?“9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赶快动手摆一摆。生:课件演示。(图片)
师:谁会用除法算式记录摆的过程?
生:指名回答。(学生互相补充,注意名数的书写)
(三)“用10、11、12根小棒摆正方形”,重点:发现余数的特点,难点:余数比4小的道理。
师:用10、11、12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呢?下面咱们同位合作,一个人摆,一个人
生:同位合作。
师:指名汇报。(展台)
师:整理到黑板上。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余数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1、2、3。
师:余数有没有可能是4?为什么?比4大的数呢?那大家的意思就是余数肯定都比4小。是不是这样呢?(板书)
空间三:借助“用小棒摆五边形”的活动,深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
师:这回余数还是比4小吗?这回是比谁小?
师:(指板书)除数是3,余数要比3小;除数是4,余数要比4小;除数是5,余数要比5小,那余数到底和谁有关系呀?什么关系?
生: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呢?
生:余数比除数大就又可以摆一个图形了。
(练习十四第一题备用,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舍)
总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例1和例2(板书),通过用小棒摆图形的活动,我们认识了余数,并且知道了余数要比除数小。希望同学们以后继续认真倾听,用心思考,踊跃发言,相信你们会越来越出色!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一课口算除法p78—79 。
教材及学情分析:
这节课主要学习整十或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除法。这是学生已经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同时学生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及算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学生把整十或几百几十看成一位数或两位数进行口算,第三单元中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作了铺垫。同时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是进一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笔算过程中试商的重要基础。
教材的编排:例1出示情境图分气球,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80÷20=4得出方法多样化。延伸,对于被除数跟除数进行估算练习。例2进行拓展,让学生探究一百几十除以整十的算法。同时也对被除数和除数进行估算练习。总体来说,教材的特点主要是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口算除法过程,得出方法多样化,最后优化方法。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过程,同时掌握正确口算除法的方法。
能对被除数或除数进行适当地估算,能运用于口算除法中。
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除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算法的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出示口算练习:(开火车报答案)
20×3 60×4 80×5 30×4 70×8 40×9
400×5 500×7 110×6 200×9 150×3
2,提问:指出150×3 70×8 400×5 你是怎么算的
3,总结:整十或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乘法算法,并对算法技能进行训练达到巩固的作用。同时为这节课引出新知作好铺垫,让学生能联系旧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一)生活情境:
1,出示课本情境图:学校要准备开运动会了,在入场仪式上每个班级都要拿着气球入场,最后一起放飞气球,庆祝运动会开始。现在就是小红跟小明代表自己班级去总务处林老师那里领气球。这时,林老师出了一个问题考他们:
这里还剩80个气球,每个班分20个,还有几个班没有领到气球
2,提问:你们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请列出算式80÷20
3,揭题:口算除法(板书)
设计意图:
提供生活情境,为运动会做准备,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
(二),自主探究,展示各种算法
1,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内进行交流。
2,各组汇报: 80÷20=4
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a.由20×4=80,想乘法算除法,得出80÷20=4
÷2=4,则80÷20=4 (引导学生说出80看成8个10,20看成2个10,从而让学生明白8÷2=4与80÷20=4的商的大小为什么是相等的,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20—20—20—20=0,这里有4个20。所以80÷20=4
3,学生展开评价,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 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
对于学生的各种算法,我先不急着进行评价哪种算法好,要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就选择哪一种。因为在后面的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中学生自己会体会到用b种方法为最好。这里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
4,拓展进行估算:老师那里还有83根彩带,每班也20根,可以分给几个班
学情预设:a.学生进行估算,83看成80,得出83÷20≈4
÷20=4……3 (对于这种方法肯定,但是不进行引导。因为这是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材分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九义教材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这块内容的安排是在第六册,其中口算除法包括三部分内容:一位数除两位数(42÷3)、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420÷3)、用整十数除(60÷1 0、150÷50)。与九义教材相比,课标教材把这内容编排在四上,比九义教材晚了一个学期,内容编排上,删除了一位数除两位数(42÷3)、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420÷3)的口算,因为整体计算要求降低,对于后续学习的作用不太大。保留了用整十数除(80÷20、120÷30)的内容,并把估算内容与口算内容结合起来一并教学,这样,既减少了课时量,又加强了口算、估算之间的联系。口算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更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把它安排在笔算之前。
口算除法是一节计算课,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中的起始课,内容主要教学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一个练习,把用整十数除与估算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旨在用口算来解决估算,重点还是对口算算理的理解与口算方法的掌握。对于新知教学则通过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寓算理于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口算方法,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在口算之后,还安排了相应的除法估算,为给试商做准备。
教材安排的一个例题有两个小情境:
(1)是分气球(整十数除整十数)。
(2)是分红旗(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之后都安排相应的估算和做一做,教学的结构和方法基本一致。而两小题学生思维水平基本处在同一层面上,分开教学意义不大,因而我重组教材,把两部分内容置于同一情境中进行教学,集中突破80÷20的算理和算法,多给学生“说”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源于生活的体验,教师就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这节课。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提供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小朋友们分气球,让学生从这一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是置计算于现实的情境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口算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二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解决整十数除两位数、整十数除三位数这两个式子,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并通过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为学生与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再问学生“你喜欢哪种方法”使算法得到优化。在学生基本掌握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再通过情境信息的变换,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明白为什么要估算。对于估算方法的处理上,则重在转化,把估算方法转化到口算方法上来。让学生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数学思维品质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得到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3、巩固算法,拓展应用。
在学生上一阶段学习成功的基础上,再通过一定量、趣味性的练习,加强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这是一个进一步巩固知识和熟练掌握技能的过程。算法形成后,让学生用240元钱到体育用品超市购物,设计购物方案,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又为学习计算找到落脚点,算用结合。
4、全课总结,知识升华。
通过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梳理,使所学知识在总结中进一步提升。同时培养了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力图体现以学生为本,变教师的“讲”为“引”,变学生被动听为主动探索,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商是一位数);并学会相应的除法估算的方法。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校买了气球来布置环境。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2、认真思考,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谁能够把这些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4、怎样解决“可以分给几个班?”这个问题?
5、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1、探讨80÷20的算理。
(1)如何计算80÷20呢?
把你的计算方法跟你的同桌同学交流交流。
(2)反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学交流交流。(反馈算理,要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让算式回到图,使数与形结合起来,支撑学生算理的理解。)
2、那如果是6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120个、100个,那分别又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请你在数学本上试试。
(1)学生小试练习。同桌互说口算方法。
(2)反馈时重点讨论:120÷20、100÷20是如何计算的?
(3)小结揭示课题:通过分气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这些算式时,我们把它转换成表内除法或想乘做除的方法,然后用口诀进行计算。
3、估算。当各班的体育委员去领气球的时候,体育老师告诉大家,其实一共有83个气球每班20个,最多可以分给几个班呢?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83÷20≈ 80÷19≈
4、总结。
三、巩固算法,拓展应用。
1、小试身手。
20×3= 60×4= 80×5=
60÷20= 240÷60= 400÷80=
62÷20≈ 240÷61≈
让学生仔细观察每组三题有什么联系,思考“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方框中可能藏着哪些算式?
2、争做计算小能手
3、应用生活。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