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五则(精选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学习方法五则(精选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学习方法五则【第一篇】
新课程标准设置了“综合性学习”目标训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大胆的尝试,摸索了一些方法和经验,现列与大家商讨。
1.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开展综合性语文训练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要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关注,解决语文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问题。要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必须改革那些沉闷呆板的教学方式,精挑细选向学生输送的语文信息,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内容吸引学生,唤醒学生心中的语文学习热情,养成持久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语文心理。
七年级新教本中设置了丰富的趣味性浓的综合性学习训练,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学习资料,印发给学生以扩大视野。如“感受自然”这一项,可让学生先在网上、图书馆中收集有关四季景色的图片和文章,大家交流阅读,然后班级组织一次秋游。预先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景物,拍摄图片,回来后配上文字,加上音乐,制成音图文并茂的文件、邮件,在互联网中交流欣赏,再选几篇好的文章让学生在班上有表情地朗读。经过活动训练,学生们就获得了采访和编辑的能力,俨然成了一名小记者。
“人类起源、太空探索、神秘的大自然、为自己设计一个美好的家园”,这些都是学生们喜爱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介绍学生们去读这些方面的书籍,上课时让学生上讲台推介,概述其主要内容;或把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加上评论,制成一本本个人专集,做成一个个卡片,编成一份份小报。写好文章后,各组再举行小型阅读笔会,互相修改评价等。这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2.应有利于向课外延伸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要达到上述目标,课内显然是做不到的,更多的是要靠课外阅读: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多读多写。而要让学生愿意在课外多花时间读书刊,关键是要激起他们学语文的兴趣。为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以各种各样新颖有趣的语文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让他们爱语文。
如“举隅”这一项,我叫学生们用一星期时间到社会上收集错别字,整理好上交,并将其编成集,互相交流。以后,谁发现新的错别字可在黑板上添加,发现一字算积一分,持续一个月,最后算谁的积分多谁就是优胜者。
在“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这一单元里,我让学生任选一个自己喜爱的季节画一幅画,并配上不少于二百字的解说文字。另外在古诗词或文章里按“春夏秋冬”四季各抄一首诗词或一段文章,先在小组内交流阅读,然后小组挑选几份好的在班上朗读并展示。
每星期让学生推荐一首好诗词、一本好小说、一句好格言,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注明作者、年代、出处、简要内容、查找途径,供学生课余自行寻找阅读。
每星期抽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到图书馆读书。读书的种类,按学期顺序为:英雄故事——科学家、艺术家故事——童话、神话故事——自然知识——科学知识——浅显的文学作品。每人带好笔记本,读1篇作1篇笔记,简括内容,并附上短小的个人感想,日久丰厚后编成集,互相交流传阅。教师则给他们传授浏览和精读的阅读方法,指导摘抄和做卡片的技巧。
3.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开展综合性语文训练,应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来决定。与学生商量准备实施的语文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要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新课程注重各学科的互相渗透,主张充分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教师应该在这些方面下苦功,不断丰富自己的各科知识,学会使用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电教化设备,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中,我跟学生商量,怎么使语文教学丰富多彩?学生们经过讨论,向我提出了几个建议。现简录如下:猜谜语比赛。全班分成四个组,由两个同学做主持人,大家抢答字谜,以答对多的组为优胜;手抄报比赛。全班同学都出一份手抄报,由老师和两位同学一起评比,奖励前五名;诗歌朗诵比赛。每人选一首课本没有的诗,到讲台演讲,由老师和两位同学一起评比;利用竞赛心理,引进激励机制;教师与学生互相沟通,双方一起备课、讨论、改作业……这些都是师生互动的好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增强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4.应着眼于学生未来学习能力的发展
我们对教材的筛选,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该从给予学生一种独立发展自我学习能力的方法上去考虑,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形成一种长期的、稳定的自我学习本领。因此,在教学过程设计上,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动手找资料去写,在讲台上大胆说,互相之间细心听;学会到图书馆找资料,摘录报纸,编辑文章,制作电脑小报;增加独立学语文的能力。
学习方法五则【第二篇】
关于学习,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很少有普遍适用的,因此,在众多的方法中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预习,上课,做作业 ,复习,做参考书,准备考试,事情很多,人的精力有限,每样都做是不大可能的。对我而言,有一下几条:
1、上课集中精神,积极思维,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东西。
2、重视复习。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我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多,但是反复的遍数很多,以加深印象。
3、我高中时没有做过参考书,但是我花在习题上的时间并不少。在作题时同时还在思考,总结概念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作题的同时也时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平时我做题比较慢,但到考试时由于有平时的积累就可以提高速度。虽然我做的题量不多,但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4、我有即错即问的习惯。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会随手拿张纸记下,放在铅笔盒里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就扔掉。只有少数有价值的才用专门的本子记下。
5、考试时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解题中去,而不要想考试的最后成绩会是怎么样。考前注意休息好,宁可复习少一点时间,也保证考试时有充沛的精力。考试时先易后难,要能够狠心跳过难题,不要有心理负担,要立刻投入到后面的解题中去。
作者:徐琰恺,1999年江苏省理科状元,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
学习方法五则【第三篇】
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标志。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应该要把语文学好,但是很多同学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习语文,所以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日益下降。我认为要想学好语文,除了认真听讲,完成课后作业之外,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考查的是对平常知识的积累掌握及其熟练程度。要想使自己的基础知识更广泛,就需要积累。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明白意思的词语及时查工具书。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病句的类型。基础知识的考察,也包括对要求背诵的课文的检查。这种分是易得的也是易丢的。要想把不该丢得分保住,就要熟背,每天看一看,背一背,温故而知新,以免由于时间的关系,冲淡了记忆。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建立一个积累本,从平常记起,从点滴中积累。
二是阅读。阅读也是建立在积累上的。平常应该多读。要用心去读,读的不是有趣,而是内容。在平常多读的情况下,我们在考试时做阅读题就会很好地抓住文章所要表现的感情。
做阅读题,我建议先读一下题目,有了目标后,读一遍,就会留下一个对文章大体的感觉,然后再有选择的做阅读。先总体浏览一遍,在逐字逐句的看一遍,对拿不准的问题再看一遍。
在考试中,考分比例占的最大的就是作文了。
在发下试卷时,最好先看一下作文题目,然后再答题。这样,在自己答题的过程中,就会有一个构思,也许,在答题的过程中,就会有灵感,在做作文就比较容易了。
要想写好作文,还是靠积累。我们在平常时应该多读一些“开卷有益“的书,吸取他们的思想,汲取他们的精华,剔除糟粕。记住好词,好句。记住好的格式。把别人好的东西拿来,然后变为自己的。平常多写,多练,逐步提升。
有的同学错误的认为写好语文可以轻而易举,其实不然,要想学好语文,是平常的积累而成的,不是一两天就可以掌握的。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发现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相信我们会学好语文的。
学习方法五则【第四篇】
山东 阚兴礼
进入21世纪,终身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工作的理念。但要实现终身教育就必须培养学习者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养成,关键在于掌握学习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说:“今天教育的内容80%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界,语文学习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学习方法从何处来?既靠继承,又靠创新。其具体途径是:
一、继承前人语文学习方法
我国历史悠久,语文学习传统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一代代文人学士积累了许多语文学习的方法,其中有不少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很好地继承。继承的方式有:
1.选择使用。前人使用的许多语文学习方法,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对这部分学习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特点选择使用。例如,北宋文豪苏轼倡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苏轼说:“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名家之作,往往浑身是宝,一次学习只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即可,不必面面俱到。读一本书是如此,读1篇文章也是如此。
2.补充完善。前人使用的有些语文学习方法,其基本精神是可取的,但存在一定缺陷,这就需要补充完善。例如,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倡导的“循序渐进学习法”。朱熹说:“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意思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含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的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遗误了。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学习那些前后联系非常紧密的知识是可取的,但用在阅读上就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我们读1篇文章或一本书,可以从开始读起,也可以从最精彩处读起,还可以从故事结局或事理结论处读起。即使是从开头读起,根据内容和需要的不同,有的可逐字逐句地读,有的则可以跳读。
3.将原有方法系统化。前人的许多语文学习方法是孤立运用的,我们可以将某些方法综合起来加以系统化,形成某一方面的系列方法。例如,在阅读时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利用索引查阅有关文献等方法,古来有之,但如果我们将这些方法汇总起来,加以整合,就可以形成“外储式学习方法”。其含义是:以丰富的课外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广采博览、心领神会的基础上,利用非人脑的物质载体进行储存并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及具体方法:①筛选材料(取认知结构能同化的,舍认知结构不能接纳的;取“母体知识”,舍“派生知识”;取稀少难觅的,舍司空见惯的;取综合性的,舍零散性的;取常识性的,舍技能性的)。②阅读理解(“鸟瞰”阅读;“板块”阅读;默读)。③编码外储(私人藏书;写读书笔记;制作卡片;复印;计算机存贮。然后分类编码)。④检索提取(书刊目录检索;主题词、序号检索;类别标识检索;运用百科全书、文献目录、索引检索;上网检索)。⑤处理运用(读写结合;专题研究;参加多种文化实践活动)。
二、根据作品概括语文学习方法
有些领域的语文学习方法前人已经概括出来,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继承问题,但还有一些领域没有现成的方法可循,只有靠我们来概括。需要说明的是:人类的知识共有三类,第一类是陈述性知识,第二类是程序性知识,第三类是策略性知识。语文学习方法大部分是程序性知识,也有一部分是策略性知识。但是有许多陈述性知识很容易转换为程序性知识。例如,懂得了反映记忆规律的遗忘曲线,按照遗忘曲线安排复习时间,就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法。另外,又有许多语文学习方法,其要点不是从纵的角度强调操作过程,而是从横的角度强调从哪些方面操作,懂得了学习对象包括哪些方面,也就懂得了怎样操作。例如,懂得了记叙文安排结构或者以时间为序,或者以空间为序,或者以材料性质的不同为序,或者以人物的感情变化为序,也就基本懂得了阅读记叙文划分段落层次和写作记叙文时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前人的作品,概括出大量的语文学习方法。概括这类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准范围。任何学习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要概括它们首先应选准范围,这就要确定一类事物的边缘。
2.确定比较对象。事物的特点是在比较中得以明确的,这就必须选择好比较对象。比较对象应是与所概括的事物相邻的。比如要概括叙事散文的特点,可选择两个比较对象:一是抒情散文,二是小说。选取前者因它们都是散文,选取后者因它们都有叙事性。
3.既要概括一类事物的共性,又要注意每个个体的个性。例如科学小品,其共性是科学性和文学性的有机结合,阅读和写作这类文章就要抓住这一特点。但这种特点在具体的文章中表现方式是不尽相同的:例如,有的文章主要靠用语的注意分寸与引用精确来表现,而有的文章则主要靠介绍得全面系统与采用比喻说明等多种方法来表现。再如,象征性散文所写的内容都要与象征物有内在联系,但联系手段丰富多彩:可以靠比喻、拟人等手法及其他相似点来联系,也可以靠相关(事与人、物与事、物与人等的相关)来联系,还可以靠对比、衬托来联系。每篇文章都有它独特的地方,因此阅读和写作每篇文章,大都要用其独有的方法。
三、创造新语文学习方法
继承也罢,概括也罢,都不可能穷尽语文学习的所有领域,况且,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是层出不穷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创造语文学习方法。其具体做法是:
1.根据有关科学理论演绎创造语文学习方法。科学理论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利用它们中的某些原理可以演绎创造语文学习方法。例如,有中国文学专家曾利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来研究我国古典诗歌,分析为什么周朝在农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诗歌,偏爱用草、木、虫、鱼之名作形容词,而在唐宋都市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诗歌,都偏爱用金、玉、珠宝、翡翠、玛瑙、锦绣等高价商品作形容词,创造出“理解诗歌的表现形式要从历史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找原因”的语文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理解为什么在封建社会兴盛时期出现的格律诗特别讲究“四声八病”、“平仄对仗”,而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它就难以继续流行,也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2.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创造语文学习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不断出现新的事物、新的问题、新的矛盾,针对这些新变化,就可创造出许多新的语文学习方法。例如,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学生的阅读对象已从单纯抽象化的文字媒介扩展为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超文本阅读的问题。超文本阅读方式具有迥异于传统的新特质。如在超文本电子读物中,知识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性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超文本阅读材料声像同步、图文并茂,使阅读方式近乎“全息”,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超文本阅读方式的出现提高了对材料的检索能力,通过计算机自动检索,可以任意调选相关资料,组成一个特殊的文本供你阅读。这种新的变化,可以创造出超文本阅读方法。
3.根据学习实践归纳创造语文学习方法。学习实践中有许多经验经过提炼归纳可以成为语文学习方法。例如,有位学者在成才前曾自学大学课程,其中许多艰涩的术语、复杂的道理,简直像“天书”一样难懂。后来,他发现内容相近而写法不同的书可以互相参照。因为有的书写得浅显,有的书写得深奥。有的书这部分内容写得简,另一部分内容写得详;有的书这部分内容写得详,另一部分内容写得简。这就可以借助另一本书读这一本书。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可再换一本。于是创造了“迂回读书法”。
4.根据其他学科的方法进行移植创造语文学习方法。每个学科都有与其学习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但各科毕竟又有相通的一面,因此,有些学习方法可以通过移植的方式来创造。例如,在历史学科学习中,评价历史人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习任务,历史人物评价法要求必须将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他的功过是非。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移植过来用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作者单位 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