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高中地理说课稿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31502

【导言】此例“高中地理说课稿优推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中地理说课稿【第一篇】

一、教学目的

“三圈环流”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示,也只能看得见,仍然摸不着,学生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后也是晕头转向。因此我们决定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思路

本次实验按照实验准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示――教师总结这5步完成。在实验准备阶段,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最后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展示,教师对模型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三、教学准备

(1)地球仪。每个班准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地理认识。

(2)硬纸条。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学生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这是因为高空风向和近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学生具体强化。

(3)透明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①明确分工。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2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②合作互助。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第一步,赤道地区受热最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在赤道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而极地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所以极地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第二步,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后,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空空气由赤道流向极地(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30°N附近高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断在此堆积下沉。因此,30°N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因此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由此向南、向北流出,其中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低纬环流形成。

第三步,从30°N近地面向北流的气流(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西南风(近地面);极地空气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向南流出(北风),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于是在60°N附近,从南边来的西南空气和从北边来的东北空气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因此60°N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

第四步,60°N附近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分别流向30°N(高空风)和90°N(高空风),组成了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

四、模型展示

模型制作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模型制作成果,并结合模型说出三圈环流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

本次模型制作,体现了模型制作的以下优势:

一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传统的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的要点,学习的兴趣不浓,效率不高。而本次“三圈环流”模型制作,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动手制作,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完成本次模型,需要调用以往所学的“热力环流”、“风”、“地转偏向力”等知识,这也是“三圈环流”的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加深了对以往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是将复杂、运动的地理事物进行分解,直观地展现出来,深化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本次模型制作,学生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

2021高中地理说课稿【第二篇】

一。背景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自然界的水循环》作为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的开篇内容,涉及内容既是水资源基础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又为后面章节的学习作铺垫。

本节课由“相互联系的水体”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部分内容组成。“相互联系的水体”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水圈的构成、自然界的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的介绍,为学习水循环的学习作基础知识方面的铺垫。“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为主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说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具备由盲目阶段向自觉阶段发展过渡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将接近于成熟,能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可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高一学生对一些地理表面现象的认知较多,对原理性认知较少。学生已有知识是知道自然界水体存在形态、能够概括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各圈层的特点;已有的技能是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基本掌握了物质三态变化,对物态变化中吸、放热也有一定的了解;学生要掌握的是水循环过程及其意义、河流的补给等内容。

(三)说教师自身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师只有清晰地认识自己,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才能更好的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

根据MBTI心理类型理论,在四个指标,八个偏爱所组成的16种类型中,我是ENFP型,所以我的教学风格是情感型。在解决探究性问题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成绩、性别等组成异质小组,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营造一种自由、活跃、和谐的环境,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

二。教学目标

(一)说课标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其中“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为“了解”的水平;“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为“理解”的水平,为本节课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课标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说出水圈的构成。

2)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结合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

3)举例说明水循环在塑造地表形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学会绘制简单地理示意图的方法。

2)通过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分析其过程,学会分析相关地理事物的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黄河断流问题,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水体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2)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主动探究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的兴趣。

3)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体会到物质的运动有自身的运动规律,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说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重点的确定,能使学生树立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对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说教学难点:不同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

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缺乏,对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不易理解。

四。教学策略

(一)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地图法:学会观察图和图运用示意图,提取地理信息基础上,师生共同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利用水循环示意图来说出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

2、案例分析法:(黄河断流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的环节产

生影响,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3、探究教学法:概括出水循环意义是通过收集来的一些直观性较强的图片、视频材料以及文字、

数字资料,用扑捉到的生活中的地理事例,共同分析探讨,培养分析、探究的能力。

(二)说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会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析图、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和图,运用示意图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并学会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2、学会分析:在分析黄河断流案例过程中,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讨论、共同分析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学会探究:通过资料的展示与小组讨论,运用具体的实例探究出水循环的意义,学会扑捉生

活中的地理事例,共同分析探讨,进而进行提炼、概括。

高中地理说课稿【第三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能够用实例说明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各种地貌。

2.能够通过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提升读图析图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

难点

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法,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同学们形成地表形态的力量除了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力作用,还有什么作用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外力作用概念、能量来源

教师提问

1.外力作用的概念。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

1.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被称为外力作用。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转承过渡既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四种方式,那这四种方式到底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呢,接下来我们具体一一学习。

(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

教师讲解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图片展示教师出示风化示意图,更容易让学生理解风化的过程

转折过渡风化作用的风化产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为外力作用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条件。外力作用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

实验展示教师将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展示给学生:一个托盘,一杯水,一杯沙子。紧接着开始描述实验过程。把托盘倾斜30°,然后把沙子放在托盘顶部,再把水从沙盘顶部慢慢倒下。学生观察实验,并说明实验现象。

学生总结水把沙子冲了下来,还把它带到了山下,最后在托盘的另一端,水和沙子都停了下来。

教师引导这就是外力作用的另外三个表现形式: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2.侵蚀作用

教师讲解正像同学们刚才所观察到的,流水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就叫做侵蚀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不只来源于流水,风力、冰川、空气也都有侵蚀作用。

图片展示风蚀蘑菇、海蚀陡崖、冰斗或U型谷、角峰等地貌景观片。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侵蚀作用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地貌,现在再让我们回到刚才的小实验上来。流水把沙子侵蚀下来以后又怎么样了呢?把沙子带走了,这就是搬运作用。

3.搬运作用

教师小结除了水以外,风也具有搬运作用,尤其在沙漠地区和海滨地区风力的搬运也很显著。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

4.沉积作用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托盘中被水冲下来的沙粒,其大小和位置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在自然界也是如此,可以看到砾石、沙、粉砂、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

转折过渡除了流水的沉积作用能形成冲积平原外,风力的沉积作用给人类又带来了什么呢?

图片展示堆积地貌——新月型沙丘图片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启发提问以上就是外力作用的四种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回答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搬运作用

教师总结风化为侵蚀提供了条件,风化侵蚀的产物又为搬运沉积提供了条件。所以外力作用这几种表现形式是紧密相连的,又是互为条件的,正是在它们长期缓慢的作用下,才形成了今天的地表形态。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的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不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他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结合在一起。

教师总结在黑板上展示外力作用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外力作用的几种表现形式记忆更加深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结合板书梳理本节课重点内容。

作业:搜集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类型的图片。

四、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说课稿【第四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师:对。受这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更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带横穿整个陆地?说一说在低、中、高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师:对。请同学们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回忆气候的相关知识,思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着什么气候类型?它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讨论:它们各自是怎样适合气候的?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堂小结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课后习题

1、下列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D、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2~3题。

2、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3、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4、位于亚欧大陆35°~50°N之间大陆东部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93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