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我们的学习语文教案设计【范例5篇】
【导言】此例“改造我们的学习语文教案设计【范例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学方案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的:
1、指导同学运用节奏连接的初步知识,选择通顺、流畅的节奏连接方式。
2、复习巩固3/4拍的含义,了解三拍子的指挥图式以和强弱规律。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3/4拍的含义,了解三拍子的指挥图式以和强弱规律。
教学难点:
选择节奏
教学手段: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检查复习:
1、请同学们齐唱《报春》。
2、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互相提问:3/4拍含义、强弱规律和三拍子指挥图式。
3、集体演唱报春,一局部用乐器伴奏,一局部打三拍子(注意要体现出强弱规律)
三、综合训练
1、请同学分别视唱第一题的两条旋律。
然后分组作两条旋律,每组派出代表将本组做出的题目写在黑板上,看那组做得又正确又好。
教师做评委
2、请同学们分别拍击第二题的两条旋律,仍然按两组作竞赛的形式,看哪一组排列的节奏比较合理,又准确。
四、欣赏《缆车》
1、同学们,你们都做过缆车吗?请同学说说缆车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缆车》
教师简介:《缆车》又名《弗尼古利-弗尼古拉》是一首著名的意大利现代歌曲,它以乐观洒脱、粗旷热情的情绪和风格赢得人们的喜爱,流传于世界各地。歌曲表示了乘坐在登山缆车上的旅游者们欢乐兴奋的心情。歌中所唱的“弗尼古利-弗尼古拉”系模仿缆车在缆绳上滑动的声音。
2、初听乐曲,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和《我们的田野》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3、复听乐曲
总结这首乐曲的速度、力度、和节奏。完成听听想想。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学方案设计【第二篇】
一、教材分析
《画线》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10课内容。此课是在学生已对计算机画图有了初步的认识、会进入和退出画图程序之后学习的画图中的最基础的技能——直线和曲线的画法。本课主要是通过画小旗让学生学会直线和曲线画法。直线和曲线的画法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因为线可以画出许多的物体,直线的粗细也决定了其它如曲线、矩形外边框、圆形外边框等线的粗细,而曲线的柔韧性是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特点,特别是曲与我们平常在纸上用笔的画法截然不同,它是先要画出“直线”然后通过用鼠标拖拽的方法两次才能完成的。如果只是教师简单地说一说、演一演,只让学生懂得这个要求,那么必然会使学生产生骄傲的心理,并且知道了画法却画不出好看的图画来。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应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教师先出示放大的小旗图,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画这幅图容易不容易,然后让小组讨论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接着问小旗中的旗杆和旗子各应该怎样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兴趣,又让学生知道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线有直线和曲线之分,为此,本课首先将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一面小旗作为学习任务,学习如何在windows 98“画图”窗口中画线。此面小旗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旗杆和旗面,旗杆是一条直线,可以使用“直线”工具画出,旗面由三条曲线组成,可以使用“曲线”工具画出。教学中教师在提出任务后,应让学生自己分析小旗的组成,并让学生设想使用怎样的画图工具来画这面小旗比较合适、比较方便。然后,具体来学习画旗杆(直线)和旗面(曲线)的操作步骤。
二、教学课时的设计:
《画线》这课内容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是如何画旗面,也就是如何画曲线?特别是曲线的调整分为两次整,如果只是调整一次的话,就会出现一些麻烦的事。另外,曲线只有调整的十分到位才有美感,因此,培养学生的美感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因此,本课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先根据教师出示的小旗图自己说一说平时画法,然后自学课本上的画法。以小组的形式在电脑上画一画。最后总结经验、学生自己练习作画。第二课时主要学习用铅笔作画以及与直线、曲线的协同画画。
三、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
由于上文已经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作了具体的阐述,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图:
1.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任务。(课前)
2.提出任务
3.从任务中引出信息技术学习目标
4.为完成任务,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知识
5.学生利用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完成任务
6.任务评价,突出信息技术目标
四、教学过程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协同学习的方式,共同来完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联系美术学科知识,明确学习任务。
课堂一开始,我就出示一面小旗图,问学生你们觉得画这样的小旗简单不简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画这面小旗。
(1)这面小旗主要有哪几个部分?
(2)应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3)直线和曲线分别应该怎样画?
2.自主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
在具体教学中,分为自主学习和互相讨论两个过程。先让学生结合自己提出的困难,自己看书,边看边操作,对不明白地方作一标记,完全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定学习进度。而在讨论学习阶段主要是先由同位讨论,后由以四人为小组,先由组长收集全组的不懂问题,然后组织全组给予解答;接着继续围绕课堂学习的主题展开讨论,最后由组长整理,准备向全班汇报。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智力。
全班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试验展开讨论,经组长整理后,在全班汇报,着重体现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的条理性、发展学生智力。在此环节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老师则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检查学生对板书的三个问题的解答。在各科教学中,给学生汇报交流的机会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
4.利用学习成果,完成提出的任务。
在学生掌握了完成任务的技能方法后,立即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说一说自己还想画些什么?然后师出示试一试中的几个图画,让学生根据自己刚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
5.评价交流,突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
学生在掌握了如何画直线和曲线的技能后,将同学们自己画的作品向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并由同学们进行评价。通过成果的交流评价,不仅可以使更多的学生的学习长处得到弘扬,使更多的孩子得到激励,还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创造性;同时,我先让学生个别交流,最后谁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呈现给大家,其中大部分同学跃跃欲试,由于时间关系,一位同学将自己的作品拷贝到软盘上,在教师机上向大家呈现。后在学生评价作品时,老师通过两个问题:“如果在画的过程中画错了怎么办?”“怎样才能使看书的图更美?”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加强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意识,让学生真正懂得信息技术就是一种帮助自己学习的工具,优化教学过程,充分给学生探索、协同学习,自我评价的机会,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和新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学方案设计【第三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本文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和意旨。
3、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体会文章的感情和意旨。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阅读,老师引导,师生共同探讨。
2、讨论法、问答法、课件演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文章通过写春酒所展示的风俗美和人情美。
2、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通过写春酒所展示的风俗美和人情美。
2、品味文中动人的细节描写,体会文中的感情和意旨。
教学难点
领会文章意蕴。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激发兴趣
二、创设氛围,导入新课
1、鼓励学生谈家乡过春节的风俗
师:提起过年,相信在同学们的脑海中一定有不少过新年的乐事、趣事,请大家谈谈我们这里是怎么过春节的?
生:xx
师: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2、了解作者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勾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2、检查阅读成果
(1)检查对重点词语的认读和理解情况
枸杞 门槛煨炖 家醅 一马当先 顾名思义 如法炮制
(2)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从而了解全文内容,感受作品意蕴。
①作者回忆了儿时在家乡过新年时的哪些快乐的事?
②作者所说的“春酒”到底是一种什么酒?写这种酒好喝的目的是什么?
③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④我们从文中除了感受到“春酒”的甜美外,还能真切的感受到一些美
的东西。这到底是什么美?这些“美”是怎样展现出来的?
⑤ “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句话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除了表达无法找到“真正的家醅”外,它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品析语言,关注细节
1、引导学生就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进行品析,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点拨引导。 例如:
①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比喻新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我”盼望喝春酒,喜欢热闹,吃了之后心满意足的情态。一个活泼天真的小姑娘的形象跃然纸上。)
② “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这句话运用了细节(动作)描写,生动的刻画了“我”的活泼、贪吃、调皮的童真。)
③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这处细节描写写出了“我”的天真可爱,充满童趣。)
问:为什么这样说呢?能否从具体的词语来说说呢?
④ “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添一舔,才过瘾。”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很撒娇,很嘴馋的情态。充满情趣)
问:文中有哪些词语能体现作者的感情?
2、教师总结:
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琦君正是通过这些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刻画了善良大度、慈爱温柔、勤俭朴实的母亲,活泼灵动、天真可爱的“我”,淳朴厚道的乡亲,进而抒发了她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情思。阅读文学作品,只有细细品味文中的细节,才能充分体味文中的感情,理解文章的意旨。
五、布置作业
写1篇短文,表现你过年的欢乐。注意运用细节描写。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学方案设计【第四篇】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人声鼎沸、浩浩荡荡等词的意思,能给多音字薄、号、闷据词定音。
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感受钱塘江大潮壮观的景象,体会当时人们心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调 整 栏
1.今天老师要来领大家去观潮(读课题), 这里的潮指的是钱塘江大潮。
2.看过大潮吗?对钱塘江大潮有哪些了解呢?
3.出示句子:
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1) 观潮和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奇观呢?天下奇观呢?
(2) 拓展:观潮的习俗起源于汉魏六朝,唐代形成观潮之风,沿袭至宋,盛况空前。
(3)朗读指导:重音突出自古以来、天下奇观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堪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赶紧去看一看吧!什么时候去看?到哪儿去看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就告诉了我们观潮的时间和地点,看谁找得最快?
2.出示句子: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1)这一天是指哪一天?这里又指哪里?据说可
换成什么词?
(2)探究:为什么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引导阅读资料袋)
3.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边读边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4. 自学检查
(1)生字新词
字音重点(多音字):称为 蒙蒙的薄雾 闷雷滚动 风号浪吼
字形重点:蒙 薄 罩 贯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板书: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3)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钱塘江大潮像一个魔法师在变魔术,你们发现钱塘江大潮发生了哪些变化?(初步感受)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看潮来之前的情况吧。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潮来之前人和江的词句。
2.潮来之前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景美;人多;江面平静)
3.说话练习:今年的观潮日又来了,盐官镇迎来了前来观潮的各地朋友,如果你是一名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你怎样介绍眼前的盛况?
4.总结:每年到钱塘江观潮多达几十万人,江潮来临之前,江面是平静的,薄雾笼罩,几座小山若隐若现。在这么宁静的外表下竟酝酿着一场撼天动地的江潮,大自然的力量真奇特啊!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批文入境,感悟奇观
1.读文
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2.品潮来之奇
(1)午后一点左右,你听,潮来了,那声音是怎样的?(闷雷滚动)谁来学一学?这样的声音就叫闷雷滚动。
板书:闷雷滚动
(2)体会人声鼎沸:假如你就是钱塘江大堤的一名游客,听到潮声来了,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
(3)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
(4) 是啊,此时此刻,钱塘江堤人声鼎沸,什么时候又沸腾了呢?
(5)品读重点句
①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从早上开始,人们等啊,盼啊,一直等到午后一点左右,
人们终于把潮给盼来了。怎能不沸腾呢?大家快去看一看吧,你看到了怎样的江潮?
板书:白线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板书:城墙
重点体会:
a.潮水的长:横贯江面(区分横贯与横卧的不同,体会潮水动态之美)
b.潮水的高: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两丈多高相当于两层楼的高度,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 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吃惊、惊喜、激动)读出这种感受 。
c.拓展: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板书:白色战马
(6)朗读指导: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把这种感受送到句子中吧!
(7)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不行,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
(8)小结: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抓住潮水的声音、形状,写出了潮水的壮观。
(9)欣赏课件: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时刻吧!
(10)尝试背诵: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让我们把这壮观的景象留在心间。赶快去背一背吧!
3.品潮后之奇
(1)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2)组织讨论: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多高了,人们为什么现在才注意到江水已涨了两丈多高了?刚才人们干什么去了?(侧面描写,说明江潮的魅力)
(3)这样的奇观让你激动吗?带着这份激动,向世界宣布,钱塘江大潮确实是天下奇观。
(三)作业
1.词语运用练习。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风平浪静。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潮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地,潮去了,消失在( ) 的地方。
2.作业本5、6题
3、仿写练习
仿照课文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的写法,写一段话。
雨越下越大,
板书设计:
潮来前: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声)
观潮 潮来时:{
一条白线 白色水墙 千万匹战马(形)
潮来后: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学方案设计【第五篇】
教学目标:
一、增强对自然、对生活的关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了解一些图案的取材途径,较好地运用简化和夸张和手法设计花卉图案。
三、变单一的美术课为综合课。
主要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鲜花(菊花、百合、康乃馨、玫瑰)
学生:绘画工具、花(鲜花或干花)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件播放音乐《茉莉花》,在“花圃”两字的周围是不断涌现的花朵)
师:花,是植物最美丽的生命形态,不是吗?人们把美好的青春称为花样年华,把 我们喻为祖国的花朵。还记得这几首古诗吗?
教师点出课件中的配图古诗:
梅花 王安石 小池 杨万里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墙角数枝梅, 泉眼无声溪细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凌寒独自开。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扣柴扉久不开。
遥知不是雪, 小荷才露尖尖角, 春色满园关不住,
唯有暗香来。 早有蜻蜒立上头。 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朗读诗句,并体会诗意,说说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景物?。
(让学生在图文并貌的诗句体会各种花的姿态、意韵)
生:(朗读诗句,体会诗意,指名回答)诗中描写的是花,第一首写的是梅花,第二首写的是荷花,第三首写的是红杏。
(设计意图---美术课与语文课结合,丰富课堂内容,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也自然地导入了“花”的主题)
二、说花
师:三位诗人写了不同的花,各种花有它们各自的特点,我看同学们搜集了不少的花,来说说你喜欢的花,它有哪些特征、含义。
生:我喜欢梅花,因为冬天百花调谢,只有它不畏严寒,在寒冬给人们带来清香。
生:我喜欢荷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来看看老师带来的花(教师拿出准备的鲜花:菊花、百合、康乃馨、玫瑰)这些是最常见的花,同学们讨论一下,给下面几类人应送什么花?
(教师点击课件出现:A、母亲 B、已故的人 C、爱人 D、新婚夫妇 及四类花的图案)
生:(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玫瑰花--C、百合花--D、康乃馨--A、菊花--B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说花,了解了各种花的品质,心灵得到净化。知道怎样送花,使课堂内容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课件中用了四类花的图案,渗透了图案的构成形式,为下一步设计作好准备。)
三、画花
师:诗人写诗赞美花,音乐家写歌歌颂花,画家用什么形式表达心中对花的热爱?
生:用画来表达。
师:对,(点击课件中的四幅图案)这些是用电脑画成的图案花,这些花都是画家把平时看到的,经过艺术的加工画成的。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也可以作为素材。想不想亲手画一幅漂亮的图案花?画好后把大家的作业贴在一块儿组成一个花圃?
生:想!
师:首先想好自己画什么花。
生:我画玫瑰、我画菊花、我画百合……
师:(教师拿出康乃馨,取下一个花瓣)仔细观察花瓣,寻找基本规律,概括地画出它的形状。
生:(画出花瓣的基本形式。)
师:画得很不错,有些部位可以适当地加以夸张。(教师稍加修改)再看看整个花形。
生:外形是圆的,花瓣层层叠叠。
师:(教师板演)一片花瓣可作为图案花的一个单位纹样,根据花形确定用什么样的外框、用几个单位纹样。然后把准备好的单位纹样拷贝上去。
师:再给它加上漂亮的色彩,图案花就画成了。
(点击打开课件,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图案)
师:老师想在同学们当中选出几位小画家,还有奖品呢,(师拿出一个小盒子)就在这个小盒子里。来看看小画家的要求是什么?请看--(课件中点出文字:1、瓣形一致, 2、构图饱满,3、色彩鲜明,4、制作精细 说明:可以不同的花为描绘对象。)
师:同学们可能蠢蠢欲动了,心动不如行动,赶紧来画一画吧。
(播放轻音乐,学生开始各自进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的直观演示让学生了解了图案设计的过程;欣赏图案花给学生提供了多种素材;将作业要求说成是评选小画家的要求,引导学生自觉向高要求、高标准努力。)
四、唱花
师:时间到。四人一小组,每小组推荐一幅作品参加评选,把每小组的优秀作品贴到黑板上。
生:激烈讨论,评选作品,把选出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作品,根据评选要求,说说哪两位同学能当选今天的小画家。
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作出总结,确定两位小画家)请小画家上台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奖品是什么。(师打开盒子,拿出一张纸条,)激动的时刻到了,请允许我向大家宣布,荣获小画家称号的奖品是(把纸转过去让同学们读)
生:“请小画家每人唱一首有关花的歌曲。”(学生鼓掌欢迎)
(小画家轮流唱歌)
师:在小画家优美的歌声中,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共同设计的色彩缤纷的花圃给了老师一个惊喜,集体的力量就是这么的强大。
(在《茉莉花》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设计意图--先由小组进行推荐,再由学生和教师共同选出小画家,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给小画家颁奖的环节设置了一个悬念,最后出乎大家的意料。唱“花”歌,调节了课堂气氛,让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中结束本课。同时还渗透了集体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