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5篇)

网友发表时间 452350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1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施耐庵生平以及《水浒传》这部小说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文本分析,使学生理清情节发展的线索;?

2.交流讨论:通过小组交流探究,分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林冲性格从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尖锐矛盾,认识到“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历史必然。

二、教具准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件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水浒传》的成书、特点、主题和作者施耐庵的生平;?

2.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3.体会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1.梳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故事情节;

2.鉴赏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思路:

1.由新版《水浒传》电视剧的歌词引出林冲这一悲剧人物身世的复杂性,导出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分析。

2.对《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的撰写和流传情况以及大体内容进行总体介绍。

?3.回顾小说的三要素,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的脉络对文章情节进行梳理。

4.由山神庙和草料场之间的故事情节引出对小说环境的分析,点明风雪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小组汇总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关注风雪这一环境描写在推动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作用,然后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找出对风雪的描写,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文中是怎样描写风雪的,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最后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想法。?

五、教学环节:?

(一)新课导入: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电视剧翻拍热,小说《水浒传》也重新被翻拍成《新版水浒传》,新版电视剧的歌词写得非常好,它写道:“兄弟情,夜空中万千星点;兄弟情,红尘里无限光华;兄弟情,是没有色的酒;兄弟情,是没有墙的家。”几百年过去了,《水浒传》中英雄们的快意恩仇、手足之情却仍然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水浒传》中有一个人,他对朋友仗义诚恳,却最终遭到了朋友的陷害,直至家破人亡。他是谁呢?他就是《水浒传》中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悲剧英雄,林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的新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起走进林冲的悲剧命运,感受林冲的江湖豪情。?

(二)背景介绍:?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是选自小说《水浒传》第九回,回目名称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有哪位同学看过《水浒传》,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部小说

《水浒传》的全称是《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和《金瓶梅》合称为“明代四大奇书”,又与《西

第6-9段:草料场——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发展)?

第10-12段:山神庙——风雪夜山神庙复仇(高潮和结局)?(四)环境描写?(1)风雪描写的作用?

问:林冲是去看管草料场的,但是最后怎么在山神庙里手刃了仇敌?请同学们理清思路,概括一下林冲从草料场到山神庙杀敌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草料场老军接洽——身冷投东沽酒——路见山神庙——草场被雪压倒?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推动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雪。?课文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说“风雪”在文章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请大家找出文中对风雪的描写。思考一下这些对风雪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六分钟思考,三分钟讨论)?

1)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

雪越下越大,在缓慢的情节中时时插入,增加了情节的紧张气氛,暗示灾难即将降临。如第七段:“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暗示故事情节和节奏的变化。第八段:“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雪越下越大,情节也越来越紧张。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第九段:“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营造了一种阴暗、紧张的气氛,暗示林冲将大难临头。?

2)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

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去往东边沽酒,不会与陆虞候提前相遇,才会在途中看到山神庙。又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雪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才幸免于难。因为风雪很大,为了阻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才让林冲听见陆虞候和差拨、官营的对话,了解事情的经过。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在放火烧了草料场之后直奔庙里来,林冲得以报仇可见,风雪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3)烘托人物的性格,衬托出英雄杀敌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洁白的雪地上溅满了仇敌的鲜血,林冲杀死了仇人,也杀死了自己的软弱,走上了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道路,慷慨悲壮,读来痛快淋漓!?

(2)描写方法?

问: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很多风雪的作用,正因为雪势越来越大、越来越猛,从而使情节的发展更加合情合理。那么作者是用怎样的方法来展示雪势之大的呢

(一)直接描写风雪:?

1)林冲刚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第七段:“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下得大,“卷”写风烈,“一天”写范围之广。?

2)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第八段:“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雪越下越大,情节也越来越紧张。?

3)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第九段:“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二)侧面描写风雪:?

1)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第八段:“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第十段,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用摇摆倒塌的草屋,衬托风势之猛,雪势之大。?

2)通过人的感觉衬托风雪。第八段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便到市井沽酒取暖。草料场倒塌后,林冲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此林冲在吃酒时,又“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在描写人物时,也时时不忘风雪。?

结语:通过以上对风雪的分析,不难看出,环境的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文章气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中还有那些值得关注的细节描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在全书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下节课再一起继续欣赏。?

(五)课堂板书

情节发展:

沧州——林教头路遇故知(开端)

酒店——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发展)

草料场——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发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案2

教学目标: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段英雄传奇故事。鲁智深是因为拳打了镇关西,杨志是因为失了生辰纲!那么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这一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作品及作者介绍

小说  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作者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约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传》。

作品 :《水浒传》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而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

推荐  金圣叹点评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安水浒传》。金圣叹是明末清出的理论评论家。他是当时的出名才子。他认为从古至今有六部书是天下才子必看的经典之作,他打算要逐一评点。《水浒传》是第五。其他的分别为《庄子》《西厢记》《离骚》《杜诗》《史记》。但是他没有完成他的计划和理想。后来因为复明祭庙的案件被斩首,很是可惜。我说的这部是由他腰斩过的,只有70回,但是这70回都是相当精彩的,在这70回里,他都加了评注,非常精到,可以帮助同学理解,许多地方经他点拨后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分析正文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或浏览课文,同时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1、按地点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同时注意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

(可以按地点分大致为三部分:酒店1~6,草料场7~10,山神庙11~12)

2、在酒店里都曾发生过什么事情?事和事之间有什么联系?酒店起了什么作用?

林冲在街上偶遇了曾经救济的李小二,由此就走进了李小二的酒店,开始了在困境之中的常来常往,也算开始了感情的投资。而来谋害林冲的陆虞侯和富安也恰是来到了这个酒店来商议此事。而恰好李小二于林冲相好,特意留心了这好尴尬的人,让自己老婆偷听打探消息。可惜的是听得并不清楚,却好为下文打下了铺垫。陆走后林冲进来了,李传递消息。林冲辞别也是在酒店。正是机缘巧合,正应了那句古话“无巧不成书”。李小二的出现为传递消息做了铺垫,陆富的出现为放火做了铺垫,一步一步,徐徐铺开来。林冲得了消息,发怒寻仇人,但是没几天也就懈怠了。等到分配他去看守草料场时,虽有疑惑但是也很乐意的去了。后来到李小二的。店来告别,此处李小二的职责已尽,该谢场了,酒店的作用也到此为止。在酒店里为各路英雄开辟了一个战场,你来我往,同时也是信息交通的所在。在这里每个人物都露了面,出了场,开始为后文的发展打了个前锋。此处可以列为故事的前奏,事事铺垫好,紧锣密鼓敲起来,好戏还在后头呢!

3、请同学找找这一部分描写林冲的地方,看看他的性格是怎么样子的?

(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对仇人认识不清,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第一部分,下面我们继续上节课的内容。

4、布局已然铺就,下面就要继续发展了。在草料场又有什么事情发生,又是什么推动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呢?首先我们看,林冲是怎样发现山神庙的?

去买酒的路上。英雄喜喝酒,况且天寒地冻。于是我们的林大侠就去买酒!大家找出有酒的地方!他们去草料场的路上,标明了“又没买酒吃处”,与老军说“你若买酒吃时有市井”,遥相呼应,使小说叙事周密,同时又为林冲出门买酒发现山神庙而躲过祸事打下铺垫。转眼差错之间,就可能不被烧死,这个酒可算推动故事向下发展的动力之一!

但是只是出门打酒就一定可以躲过祸事吗?不一定!他那破草屋不塌他就还是危险的!那么我们看看草屋是怎么塌的?因为风雪!大家找出对风雪的描写!在去往草料场的路上已然“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天气的确不好!林冲去买酒时候已然是“那雪下得紧”,大家注意这个“紧”它特别形象的刻画出了当时的雪势。鲁迅曾评说“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花边文学大雪纷飞》)”。等到林冲买好酒,出小店时“到晚越下得紧了”,可见,这雪是越下越大,大到足以压倒草屋,所以草屋倒塌也不会很突兀,林冲因此而躲出借住,躲过祸事也就顺理成章!此雪亦是推动故事前进的动力之一!同时请同学想想这里的雪还营造出什么气氛?(烘托环境,渲染紧张气氛,催得情节也紧张起来!)

5、草料场起火,其中有林冲的过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大家找找看,林冲是怎样处置火的!林冲出门时,特意“将火炭盖了”,当买酒归来看到倒塌的草厅,又特意查看“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可见失火并非林冲的过失!林冲纯粹是被陷害和冤枉的!体现他的被逼。那么此火亦可算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之一!

6、在这一部分里面,我们看看到林冲的什么性格呢?

(随遇而安,委曲求全)

小结  有酒,有雪,有火,一步一步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故事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此时正是小说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细节。还有拿石头堵庙门,为后文门里门外揭真相打了伏笔!真是一环扣一环,独具匠心啊!

来看第三部分。请一位同学读一下11自然段!

却说,林冲安于古庙中,见火起,想要开门去救,奈何就要开门时,听见有人说话,那人因为石头挡门,就在门外说,这里因为上文的铺垫就不会突兀而产生疑问。林冲就在门里听,一场“隔门戏”就上演了!林冲听后是何反应?当然是怒气冲天!结果就该出手就出手了,手刃仇人!到这故事达到高潮就此也就结束了!

7、此处我们又看到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忍无可忍,彻底绝望)

8、那么这样的结果是林冲想要的吗?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他们一定要置林于死地,更可气的是,还要捡几块骨头回去!那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呢?想要林妻!为什么他们想要就要?因为他们是官府中有权有势之人,可以仗势欺人,林冲还不是平民百姓尚且受如此欺凌,况百姓乎?可见当朝的黑暗和腐败,英雄们都是忍无可忍,而被逼上梁山的。

小结本篇课文,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拿金圣叹的话说就是“草蛇灰线”,一以贯之!情节上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而在人物形象上,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

水浒的特色就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上,刻画鲜明,性格各异!四大名著同为古典小说的典范,其特点是不同的,希望在阅读的时候要有体会!

板书设计

酒  雪  火

酒店  草料场  古庙

(1~6)  (7~9)  (10~12)

信息交通  严势相逼  手刃仇敌

前奏 发展  高潮

逆来顺受  随遇而安  忍无可忍

委曲求全 心存幻想  彻底绝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福州格致中学语文组

居李

教学目的:

1、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以及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细节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发展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展开想象、勇于创新的能力。教学设想:

根据本单元知识和训练提到的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以及学生作文中人物性格简单化的弊病,从而对本文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求学生对课文写续编、作评价。教学重点:

课文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通过对内容的细致分析,深刻了解林冲的内心世界,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教学难点:

了解林冲性格转变艰难曲折的历程,明确人物性格的发展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教学方法:

以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主,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开动脑筋,踊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题图)

1、本文以林教头手刃三贼、毅然决然走上梁山为结局,他蒙受奇耻大辱,历尽艰辛,倍受折磨,还险些丧命,这么一个武艺高强的血性汉子,他什么都忍下来了,可是为什么到最后反而忍不下去了、奋起杀敌呢?

学生回答

1、本文写出了林冲性格的转变。学生介绍林冲到沧州前的有关内容。(幻灯片:故事梗概)

二、理清总体思路

全文分四个部分(幻灯片:段落提要)

1、(1)、沧州逢旧知

开端

2、(2~5)买刀寻凶手

发展

3、(6~9)接管草料场

发展

4、(10~12)奋起杀仇敌

高潮、结局

三、展示性格转变

(一)开端中,作者说林冲“闲走”,其实闲笔不闲,这部分作用是:

① 插叙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李小二,表现林冲正义感、狭义精神。

明明是蒙冤受辱,却说成是自己怒触别人,称自己是“罪囚”,称仇人是“高太尉”,说起这些并不气愤,用平平淡淡、无可奈何的口气,表现林冲委曲求全,不思反抗。③ 使李小二感恩戴德行为显得合情合理,为下文关心林冲的情节作了准备。

明确:林冲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较高地位,家庭小康,因此他对统治者抱有幻想,还幻想重返京师,夫妻团圆。这种事如果发生在鲁智深身上又会是怎样情景?(幻灯片:林鲁比较)也许又会重演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景,因为鲁达无牵无挂,他是从行伍提升为军官,地位不高;换成武松,也许会再现武松血溅鸳鸯楼一幕。

(二)发展中写到陆谦密谋策划,林冲闻讯,买刀寻凶手,这部分林冲性格有何变化?

明确:当迫害临近时,林冲也是有反抗意识,因此他识破陆虞候阴谋,立马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遍寻陆谦,说明他反抗性增强了;他寻不着仇人,也自心下慢了,复仇怒火冷下了,息事宁人、安份软弱又占了上风,这跟他原先的家庭地位有关。

(三)品读重点段,随着情节进一步发展,林冲不仅没降杀身之祸,美差反而临头,接管了草料场,一生读p235最后一个自然段。

分析语言描写

1、这段有没有语言描写 ?

明确: 有。“这屋如何过得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屋外是灰蒙蒙的天、白茫茫的地,屋内有的只是火盆、锅子、碗碟等极简陋生活用品。面对此情此景,林冲会想到什么呢?

明确:会想到东京时节日照融融,或拥裘围炉的情景;想到家中亲人的体贴和亲人的安危;想到使他流离失所的仇敌;想到„„

这些念头中,他最关心的使“这屋如何过得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明确:从这里可以看出林冲对陆谦等人失去应有警惕,不思复仇,随遇而安的性格。

2、紧接这个自然段,作者写: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座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护,改日来烧纸钱。”这句话表明林冲性格两个特点:

明确:

① 对命运的担心与恐怖

② 身处绝境仍然幻想妥协求安的心理。分析动作描写

3、从“盖”、“拽”、“锁”、“带”这几个动词,分析林冲性格。(幻灯片:尽职尽忠)

明确:盖,林冲担心失火;拽,里门外门都拽上,这个地方人迹罕至,再加上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来,还要加锁,甚至把钥匙带在身上才放心。这些表现了林冲忠于职守,苟安求生的特点;同时也说明草料场起火是他人所为的,责任不在林冲。

4、这段哪个词可以看出林冲此时的心情,由原先的怀疑转为安心? 明确:信步 分析细节描写

5、关于花枪:

① 花枪是林冲的兵刃,表明林冲曾是80万禁军教头的身份。

② 花枪不离身(从天王堂带到草料场)表现林冲对敌人的警惕性。③ 最后用枪杀贼,花枪成了性格发展根本转变的标志。

④ 杀贼后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预示以后这支枪还有许多故事,林冲性格特点又将会有变化。

6、关于酒葫芦:

① 为下文林冲买酒做铺垫。

② 酒葫芦也是一个标志,表明葫芦主人的身份,起码在酒店主人眼里是这样,林冲接受酒葫芦,标志他接受囚徒生活,并且安于囚徒生活。

③ 课文最后丢下酒葫芦,说明他与这种囚徒生活决裂,标志他心理和性格转变,完成了由逆来顺受走上反抗道路的过程。(幻灯片:飞雪挑枪)

通过这几个自然段的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林教头的内心世界,也培养了我们认真读书的习惯。

(四)1、在高潮和结局部分,仍然写出林冲的兢兢业业,他还要亲手摸摸炭火是否熄灭;走时只带一床絮被,到山神庙权且安身,准备住一宿便要回来;见到草料场火起,首先想到的是救火,丝毫未想到自己会因此获罪应该快逃。

2、直到偶然听得真情,“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高太尉堵死了林冲所有生路,只留下地狱一条通道,林冲到了不在反中为人,便在刀下为鬼的危急关头,他轻移巨石喝道:泼贼哪里去,这震天动地的怒吼说明了林冲那迂回曲折发展的反抗激情一下子跳到沸点。先搠差拔、富安的原因是:差拔乃为金钱出卖灵魂,富安是陆谦帮闲,不必深咎;陆谦则不然,他买友求荣、出谋划策、认贼做父、落井下石,所以林冲要跟他细细算账,最后果断地把尖刀插向陆谦心窝。林冲的性格发生了质的变化,走上反抗统治者的道路。(幻灯片:怒杀仇敌)

3、大火满天、尸横脚下,林冲到此只有丢掉一切幻想,奋然向前。进的庙来,把葫芦里的酒全喝光,被与葫芦都不要了,提了枪,投东而去,写出林冲义无反顾的形象。(幻灯片:逼上梁山)

四个部分小结:

以林冲性格转变过程为线索,表现出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

四、揭示重大主题

明确:

1、林冲这样软弱的人也被逼上梁山,可见封建统治阶级迫害人民的凶恶和残酷。

2、林冲这样有地位的人在社会上都得不到安身,更不用说老百姓了,可见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火烧草料场,烧光了林冲的怒气和幻想,他终于在熊熊烈火中的到涅槃,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一员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的猛将。本文反映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幻灯片:官逼民反)

五、创新性练习

1、擅长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并非施耐庵专利,中外文学大师作品中均有上乘表现,你可以找出一两个例子吗?

学生回答。

2、发展来源于创造,创造者是快乐的。请大家充分发挥想象,新编电视剧,题目是《高衙内狭路遇教头》。要求:①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结束后开始续写。②写出林冲性格发展。(幻灯片:狭路相逢)

六、总结

1、人物性格的发展靠语言、行动、细节描写来实现。

2、人物性格的发展受客观环境制约。性格随事件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虽然林冲思想上具有了转变的可能性,他正直刚强,潜藏着反抗意识,然而毕竟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引起性格的变化,他才会杀人报仇,走上梁山。

3、人物性格的发展需写得合情合理。要表现林冲性格的发展,必须不是生硬的、概念化的转变。如林冲起先听说陆虞候想谋害他,并没有非要找到陆虞候他们不可,只有在古庙里亲耳听见陆虞候等在庙门得意忘形谈着他们的阴谋,毫无退路时,这才忍无可忍,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把他们都杀了。

4、写人物性格的发展应有助于深化主题。林冲原来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后来由于反动统治阶级对他迫害越来越厉害,他思想性格开始转变,从而表达“官逼民反”的主题。这叫万变不离其宗。

七、布置课外作业

《水浒》中,不仅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描写出色,小人物也写得活灵活现,分析课文中差拔的性格特点。

金圣叹说《水浒》是:“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梁山泊上的一个个英雄是那样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为了平等和正义,哪怕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当我们耳畔再次响起刘欢唱的《好汉歌》时,心中怎能不为顶天立地的英雄也献上一曲赞歌呢?(幻灯片:主题歌)

板书设计

沧州逢旧知

狭义软弱

不思反抗 买刀寻凶手

反抗动摇

随遇而安 接管草料场

复仇心淡

苟安求生 奋起杀仇敌

幻想破灭

怒杀仇敌

1、写语言行动细节

2、受客观环境影响

3、需写得合情合理

4、有助于深化主题 人物性格发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4

教学目标:

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鉴赏人物形象

鉴赏艺术特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者与《水浒》及节选部分的有关情节,理清情节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林黛玉进贾府》引领我们领略了《红楼梦》的艺术,令我们对文学大师曹雪芹的写人艺术感叹不已,今天,我们学习《水浒》节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领略古典小说的艺术美。

二、作者及作品:

1、作者:对于施耐庵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只知道施耐庵(约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明代高儒的《百川书志》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所以,有人认为《水浒》为施耐庵与他的学生罗贯中合著。

2、关于《水浒》:

《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水浒传》最早为一百回体,后来出现一百二十回本,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故事。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七十一回以后的内容,添上了“惊噩梦”的结局,成为七十回本。七十回本《水浒》结构安排紧凑,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了其艺术价值。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许》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水浒》中英雄人物斗争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还展现在舞台上,如“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冲发配”等等。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三、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或浏览课文,同时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根据情节可以将课文分为四部分,你认为应该怎么分?

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沧州遇旧。

第二部分(第2至第5段),买刀寻敌。

第三部分(第6至第9段),到草料场。

第四部分(第10—12段),雪夜报仇。

活动设计2阅读第一部分,讨论:

〖问题1〗林冲和李小二是什么关系?从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林冲是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林冲曾经救过李小二,是李小二的恩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林冲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慷慨好义。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问题2〗p55练习一•1题

点拨林冲指着自己的脸上对李小二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又说“我是罪囚,恐怕玷污你夫妻两个。”这表明:

①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对仇人认识不清,复仇心理并不强烈、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板书: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②对于李小二的感激他并不十分在意,而是“恐怕玷污你夫妻两个”,表明林冲不顾自己的危难,一心为别人着想,其厚道、克己的品质跃然纸上。当然,此时的林冲,也有点自惭形秽的味道。(板书:正直善良,侠肝义胆。)

③从情节的发展来看,也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揭示了林冲与高俅之间的矛盾。

教师讲解:林教头沧州遇旧,从情节的发展来看,为以酒店为活动中心的情节做了有力的铺垫。

林冲在街上偶遇了曾经救济的李小二,由此就走进了李小二的酒店,开始了在困境之中的常来常往;而来谋害林冲的陆虞侯和富安也恰是来到了这个酒店来商议此事,而恰好李小二于林冲相好,特意留心了这好尴尬的人,让自己老婆偷听打探消息;陆走后林冲进来了,李传递消息。林冲得了消息,发怒寻仇人,但是没几天也就懈怠了。等到分配他去看守草料场时,林冲辞别也是在酒店。在这里每个人物都露了面,出了场。李小二的出现为传递消息做了铺垫,陆富的出现为放火做了铺垫。酒店成为林冲和高俅一伙较量的第一个战场。

活动设计3阅读第二部分,概括各段的内容。

点拨酒店密谋⑵,小二生疑⑶,询问实情⑷,买刀寻敌⑸。

四、布置作业:

1、仿照老师的方法,概括第三、四部分的情节。

2、思考:随着情节的发展,林冲的性格有什么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鉴赏林冲这一艺术形象,理解这一艺术形象的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

参考答案营管支派⑹,老军交差⑺,雪夜离场⑻,市井沽酒⑼。投宿破庙⑽,识破阴谋⑾,奋起杀敌⑿。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阅读第二部分,讨论:

〖问题1〗本篇课文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拿金圣叹的话说就是“草蛇灰线”,一以贯之。请分析第二部分,说说如何体现了这一特点。

点拨“酒店密谋⑵”是林冲和高俅矛盾的继续发展,照应了林冲所说的“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也为下文写纵火草料场埋下了伏笔。“小二生疑⑶”合情合理,从第一部分的交代我们知道,李小二原居京城,又与林冲有特殊关系,所以他从酒店的这伙人的只言片语中想到“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的联想通情达理,令人信服。老婆的探听初步证实了李小二的猜想,预示林冲将有横祸临头,又为下文的展开作了铺垫。“询问实情⑷”进一步证实了李小二的猜想,又推进了情节的发展,自然引出“买刀寻敌⑸”。由此可见,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草蛇灰线”,一以贯之。(板书:处处设伏,前后照应,“草蛇灰线”,一以贯之。)

〖问题2〗阅读买刀寻敌⑸一节,说说林冲的性格有什么变化?

点拨在高俅的一步步迫害下,林冲的性格有了一定的变化,作者用一个“大怒”和三个“寻”字,写出了他开始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向了反抗。(板书:刚强,正直,性急)但这只是一时“大怒”的情况下发生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心下慢了 ”。这反映了林冲仍不愿意使他与高俅的冲突激化。同时,制造了悬念,高俅放弃了对林冲的迫害,还是有更大的阴谋?

活动设计2阅读第三部分,讨论:

〖问题〗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但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

点拨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与李小二道别时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高俅三番四次要杀林冲,林冲仍对高俅心存幻想。(板书:忍辱负重,软弱动摇。)

活动设计3阅读第四部分,讨论:

〖问题1〗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点拨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草料场起火了,“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在这漫天风雪的旷野,又值草料场无端起火,自然引起林冲的警惕。一门之隔,仇人相对。陆谦等得意忘形,表功邀赏,作了绝妙的自供,揭示出事情的真相:原来为了高衙内达到霸占林冲娘子的罪恶目的,他们火烧草料场,“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企图烧死林冲;即使逃得性命,“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多么凶残,多么歹毒,多么残酷的现实!仇人给林冲上了难得的一课: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生路绝了,幻想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抗。新仇旧恨如山崩似海啸一齐激荡心头,他掇开大石,挺着花枪,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在旷无人烟的山神庙前,在火光白雪的映照下,怒火中烧的林冲喊出“杀人可恕,情理难容”!他将仇人劈胸一提,丢翻在雪地,脚踏胸脯,扯开衣服,尖刀直刺心窝。这是何等的壮举,又是何等的快事!这一行动标志林冲性格的彻底转变。(板书:觉醒、反抗。)

〖问题2〗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杀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

点拨“逼”。高俅一步一步逼,逼到野猪林,逼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则能忍则忍,忍过了东缸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方醒。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问题3〗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点拨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的必然性。第一点,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腐败。第二点,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林冲当时在东京是保卫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尚且被逼起来反抗自己的阶级。那么在同样黑暗、腐败的封建社会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的百姓是怎么个活法?那么,走投无路,揭竿而起的人又何止林冲一个?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是“官逼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活动设计4鉴赏小说的细节描写。(可引领学生分析一二处,其余让学生自己分析。)

教师介绍关于细节描写的知识: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问题〗找出本文的细节描写,说说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1) 写陆谦富安从李小二店里出来:“次后那两个低着头也去了。”这个“低着头”用在这里令人喝彩叫好!这就说明二人有意不抛头露面,避免被林冲或熟人认识。行为不轨,必然会低头过市,表现了人物阴鸷狡诈的性格特征。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p53⑻⑥)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p54⑽④)这才到山神庙里去安身。两处提到“火盆”的细节,这不是作者信笔写来而是独运匠心的安排,知微显著,以小见大。就情节而言,盖上火盆,火种浸灭,是说明草场起火,不是因火盆之故致使自行失火,而是陆谦等人蓄意放火。无此交代,读者会生疑问;经此轻轻点笔,就让人不生歧义,明了必是陆谦放火无疑。补此一节,情节就合情合理,严密周到,无懈可击。再就性格而言,林冲一盖火盆,二寻火种,是说明他的细心、缜密。这一细节完全不会发生在李逵或鲁达身上。他管草场,仍然是战战兢兢,不敢造次,事事留意,处处小心,他生怕由于自己不慎而酿成大祸,吃罪不小。长期的曲折遭遇,培养了他心细如发的性格特征。这里的两处火盆细节,就是出色的点染。作者善于提炼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揭示情节的合理性和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总之,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三、布置作业:

1、找出本文景物描写的句子。

2、思考:水浒的特色就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上,刻画鲜明,性格各异!四大名著同为古典小说的典范,其特点是不同的,希望在阅读的时候要有体会!你认为本文在写人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鉴赏本文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特色,体会我国古典小说写人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鉴赏景物描写。

〖问题1〗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点拨主要是从两方面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p53⑺③)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p54⑼②)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一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p53⑻③),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p54⑽③)。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二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p53⑻④),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 (p54⑽倒④)。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 (p54⑽倒②)。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问题2〗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二是推动情节发展。第一点,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路投东而去,奔上梁山,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啊!第二点,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等等,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活动设计2概括人物描写的特色。

⑴人物的性格特色及其思想发展,是通过丰富的细节,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和内心活动来表现的。在这段故事里,作者着意描写林冲逆来顺受、忍辱苟安的思想性格,极力挖掘到他灵魂的深处。作者真实细致地描写了林冲的转变,也就深刻有力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在这段故事里,对高俅一伙迫害林冲的罪恶活动,用笔并不很多,只是采用侧面虚写的手法,通过他人的耳闻目睹从旁点染交代,而将主要篇幅留给林冲,从正面细致入微地描写他的活动,从中揭示出他的内心世界。如沧州遇旧的对话;买刀寻敌的动作;到草料场的心理活动;最终的手刃仇敌的行动等。表现了林冲从委曲求全到觉醒反抗的性格及发展变化。

⑵将人物置身于激烈的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林冲刺配沧州,家破人亡,本来就是高俅一伙阴谋构陷所造成的,而刺配沧州的命运又仍然掌握在他们的手中。显而易见,林冲的遭遇和全部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内心思想的变化,就无一不跟这伙奸贼的阴谋联系在一起。林冲作为统治阶级营垒里的一名中层军官,虽然不像上山以前的杨志那样忠实地为统治阶级服务,但社会地位决定了他必然要依附于统治阶级,他一心一意要保住那禁军教头的身分和美满的家庭。正为此,他对于来自高俅一伙的种种横逆与迫害,虽然十分愤慨,总是采取一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态度。就是到了得知陆谦赶到沧州要继续谋害他时,虽然一怒之下去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要寻他报仇,三五日过去寻不到人,便又松懈下来,复归平静。管营调他去看管草料场,他心生疑惑,却又未能识破是敌人的阴谋诡计,应声便去,还想在那里苟活求生,好好地过平安日子。待到草料场火起,他亲耳听到陆谦等人得意洋洋地道出是奉高俅之命要烧死他,还要拾他一两根骨头回京请赏时,那长期郁积于心的满腔仇恨才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于是奋然而起,杀了陆谦,毫不犹豫地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你看 ,像林冲这样安分守己、屈辱苟安的人,最后竟被逼得毫无退路,一切生存的希望都彻底破灭,一贯能忍而终至于忍无可忍,不得不铤而走险。这就是林冲所走过的独特的生活道路,也是林冲性格发展的历史。由于作品真实地揭示了林冲思想转变的社会原因,就使林冲的遭遇远远突破了个人悲剧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深刻的社会政治意义。

⑶简洁明快的白描手法

作者刻画人物,主要是通过对人物行动的描述,很少作静态的描写。一个人物的性格,往往是通过故事来表现的。而对于一个场面的动作描写,又往往是不加渲染烘托,只是简洁地描写言语动作,而不是单纯的心理描写,也不旁加议论,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人物的神情心态。

三、课堂练习:

1、先读课文,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字音:

赍发( jī) 仓廒(áo) 酒馔( zhuàn)

尴尬(gān)(gà)髭须(zī) 央浼(měi  )

搠倒( shuò) 迤逦( yǐ )( lǐ)

2、再读课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不该)

迤逦不想来到沧州。(颠沛流离)

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姑且)

又得林冲主张陪话。(出头作主,为他说话)

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小二。(拿给)

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个讲了礼。(相互致礼)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设计制造事端)

这两个人来的不尴尬。(不正派)

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消息)

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从来)

3、阅读下面一段选文,按要求答题:

那时正是三月尽,天气正热。

智深道:“天色热!”叫道人绿槐树下铺了芦席,请那许多泼皮团团坐定。大碗斟酒,大块切肉,叫众人吃得饱了,再取果子吃酒。

又吃得正浓,众泼皮道:“这几日见师父演拳,不曾见师父使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智深道:“说得是。” 自去房内取出浑铁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两臂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 智深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众人看了,一齐喝采。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 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 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 智深道:“何不就请来厮见?” 那林教头便跳入墙来。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 林教头便问道:“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甚么?”智深道:“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得人多,情愿为僧。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辖。”林冲大喜,就当结义智深为兄。 智深道:“教头今日缘何到此?”林冲答道:“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林冲听得使棒,看得入眼,着使女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林冲就只此间相等,不想得遇师兄。” 智深道:“智深初到这里,正没相识,得这几个大哥每日相伴;如今又得教头不弃,结为弟兄,十分好了。” 便叫道人再添酒来相待。

恰才饮得二杯,只见女使锦儿,慌慌急急,红了脸,在墙缺边叫道:“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林冲连忙问道:“在那里?”锦儿道:“正在五岳下来,撞见个诈见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林冲慌忙道:“却再来望师兄,休怪,休怪。”

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抢到五岳楼看时,见了数个人拿着弹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栏干边,胡梯上一个年少的后生独自背立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

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高衙内。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 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晓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晓得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众多闲汉见斗,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 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着使女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

②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

③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

④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⑤大踏步抢入庙来。

⑥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

⑵选文从哪几方面去刻画林冲,可以看出林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析。

⑶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智深是一位怎样的人?他的性格是否与林冲相同?请从文中举例说明。

⑷这段文字也有细节描写,也有伏笔照应,请找出。

⑴①妻②发生争吵③泼皮④一时之间⑤冲撞而入⑥不该

⑵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林冲性格具有两个相互矛盾的对立面:尚武好义、正直忠厚和软弱怕事、委曲求全。分析略

⑶鲁智深是位疾恶如仇、好打不平、有义无反顾精神的好汉。有相同一面:都尚武好义,有反抗要求;也有不同一面:鲁智深无拘无束,反抗强烈

⑷细节如“慌慌急急,红了脸”可见使女锦儿跑的快;伏笔照应如“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有“墙缺”才能看见,才能跳入、跳出。

四、布置作业:p55练习三

五、教后记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大全5

一、作者信息

姓名 电话 ? 学科 ? 年级 ? 高二 邮箱 ? 单位 ?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教材分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水浒》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古典小说。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爆发。《水浒》塑造了以宋江为首的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林冲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二、学生分析 本文是节选,应该深入理解背景,可在平时通过上网可查阅相关资料。因为文本篇幅长,选择切口要小,可借助影视、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体会情节安排对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的作用。

2.了解林冲的遭遇,分析林冲的性格特征。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思维导图、微课、PPT、电影视频、博客、QQ等技术。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林冲的遭遇,分析林冲的性格。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为后面具体赏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技术手段:微软画图工具、word文本框制图、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2.学生以批注法对文本自读批注,初步理解文本。

3.补充与与林冲有关的资料,保存到班级博客里,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

技术手段:互联网,Free Mind思维导图软件。微课《批注读书法》、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阶段二:课中

展示成果,整体感知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思维导图:故事情节发展和林冲性格变化关系图)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再读课文,重点赏析

组织学生研讨“故事情节和林冲性格发展”,学生交流讨论,用word展示个人批注。

阶段三:课后

以《逆来顺受的林冲》的为题,写1篇文章,上传班级博客平台,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用问卷星加以评价。

技术手段:小论文评价量规、问卷星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45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