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教案精编4篇
【导言】此例“《包身工》教案精编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包身工》教学设计1
福建省南安市国光中学 黄群英教学目标
1、掌握报告文学的特点,懂得区别新闻和报告文学。
2、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3、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内涵丰富、情感充实的句子。
4、学生在学完本文后,能由此深入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章大意和主旨,逐步学会阅读长篇幅的文章。
2、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早上好!
这个星期我们接触了新闻,新闻这个文体的特点是什么?请大家回忆一下。
明确:真实性、及时性。
教师:
新闻是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一种文体了,我们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现在还有网络都可以接触到。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引申,现场直播等等样式],向我们提供了各方面最新的资讯。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包身工》,它的文体是新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
这种文体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又不同于新闻,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种文体就是?
学生:报告文学。
教师:是的,同学们经过预习就知道,这种文体就是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和新闻最大的区别就是?
(提示:从单元说明中找出答案。)
学生明确: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师:
我们在学习报告文学的时候,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学习文章叙事写人的技巧,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学习目的)
报告文学同时又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中的一类,是文艺通迅、速写、特写的总称。基本特征有三:真实性(不同于其他文艺创作),新闻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学性(不同于一般工作报告、社会调查)。(投影,加粗。)
报告文学同时又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中的一类,是文艺通迅、速写、特写的总称。基本特征有三:真实性(不同于其他文艺创作),新闻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学性(不同于一般工作报告、社会调查)。
二、主体
教师:前面我们先接触了本课的文体以及这个文体的特点,现在我们进入课文,看看所谓的报告文学的真实面目。
1、介绍作者:
作者夏衍,我国著名戏剧家、翻译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早年参加太阳社,是左联领导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建国后把文学名著《林家铺子》、《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包身工》是夏衍作品中比较著名的1篇报告文学作品。
(投影作者图片。)
2、解题:
本文以包身工为题,意义有三:
其一,课文讲述的一群人的故事,这群人当时社会上给他们的称呼就是包身工;
其二,我们从课文的主旨来看,以包身工为题,其实是(引导学生思考)……(明确)暗示了文章的中心;
其三,包身工,除了是当时社会对这群人,这类人的称呼以外,它还是一种制度,一种怎样的制度?
3、提问:包身工制度是罪恶的还是?
明确:这是一种罪恶的制度。
4、提问:罪恶的表现在哪里?
活动:请大家通读课文,划出你们认为表现包身工制度罪恶的地方。也可以进行交流,时间是10分钟。
讨论、总结、归纳:同学们经过阅读和找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呢?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来交流一下他们的看法。
自由回答、个别提问。
参考答案,投影:
1、四点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情景;五点钟,包身工上班劳动的情景。
2、还写了十二小时劳动后,抄身情景;黑夜里。起身和吃饭,表现包身工恶劣的住宿、饮食条件,上班劳动,表现恶劣的劳动条件,是写劳动。两方面合在一起,已经构成了包身工地狱生活的全貌。
3、还有与描写记叙生活场景相应的说明和议论。说明包身工是怎么来的;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的原因;说明包身工给帝国主义制造”了惊人的利润;说明“包身工”制度是最野蛮最残酷的制度。
教师总结:
是的,罪恶的制度剥夺了很多年轻的生命,这些年轻的生命一开始就被欺骗,后来又被虐待,最后悲惨地死去。他们的一生非常的短暂,还没来得及享受人生就草草了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悲惨,这样的苦痛,是当时万恶的社会造成的,是当时万恶的帝国主义榨取中国工人的血泪写证。
当时的中国社会,国民党反动统治,造成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加速了中国农村破产,抵抗不了水旱自然灾害;农村破产造成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流入城市。帝国主义又和中国封建势力勾结起来拼命压榨剥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是使农村少女变成双重奴隶的社会根源。所以我们说在包身工身上,有双重的压榨,是机器、制度的压榨,也是奴隶制度、帝国主义拼命追求剩余价值的压榨。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改变这样的悲剧,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彻底地铲除帝国主义。
同学们都读地很仔细,也找到了许多表现包身工生活悲惨、包身工制度罪恶的地方。《包身工》作于1935年,至今已经70多年了,今天我们读这篇文章,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这种震撼来自于包身工的这些悲惨事实,也来自于这篇文章。
5、提问:现在,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找出的几处表现包身工生活悲惨,包身工制度罪恶的方面,这些方面都是以什么线索串联的呢?
(给予思考的时间,提示学生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
明确: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线索的。
6、提问:只是单纯的叙事吗?
明确:中间还穿插了议论和描写。
教师:
为了准确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和残酷,作者精心选材,描写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状况,这种写作方法叫做“点面结合”。
解释面:所谓的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在本文中就是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
解释点:就是一些典型人物,典型的事件和典型的细节,是在“面”的基础上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这两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
7、提问: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我们找到的反映包身工制度罪恶的地方,想想哪些是点哪些是面?
(可留作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检查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我们找到的反映包身工制度罪恶的地方,想想哪些是点哪些是面?
参考答案:
1、面:人物的群体描写,课文写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鸡鸭一般地走进工厂,在工厂里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清早起床、穿衣洗漱等方面)
2、点:反复提到的芦柴棒,(老板喊她名字、生病的时候)抄身婆不愿意用手去触摸她的身体;还有,一些典型的事例,比如没吃得上饭的包身工、她们争夺马桶等等。
教师:这种“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同学们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可以各自发表意见,建议同学们学习借鉴这样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三、分析修辞手法
文章除了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以外,还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现在同学们,可以找一找文章中有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
1、对比:包身工的悲惨生活与老板们的对比;包身工与外来工人的对比。
2、比喻: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作者用船户养墨鸭捕鱼的故事,比喻帝国主义以及买办资本家与包身工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十分精当,有力地控诉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
3、借喻:猪猡、懒虫、机器、罐头。
4、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慈祥”“佳肴”“不假思索地爱上”“文明”“合理”“饲养”。
这些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文章的意义,对我们理解课文起到了加深理解的作用。大家在写作中可以尝试学习采用。
四、完成课后练习三,理解文章中的句子
(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包身工》教学设计2
《包身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及包身工制度。
2、学习《包身工》的写作手法。
a.刻画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b.艺术构思; c.细节描写; d.语言风格。
3、了解《包身工》的影响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探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家作品介绍
夏衍,原名沈端先(1900——1995),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而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著名的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
《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是作者仅有的1篇报告文学作品,但在我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文学在我国是三十年代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散文手法报导真人真事,它的特点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它的新闻性表现为严格的真实性、报导的时间性以及内容的倾向性,它的文学性主要在于语言优美形象生动。
《包身工》之前的报告文学往往存在偏重事实报导而缺乏艺术加工的弊病,而夏衍先生提炼生活中材料真实而生动,富有鼓动性,成为名副其实的报告文学作品,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作者夏衍先生当时为了写《包身工》这篇文章,选择一家日本工厂,名叫“三井系”,当时作者靠厂里一位朋友帮忙,以“外头工人”的身份混进工厂,并且对包身工的生活进行观察。他每天早上四点半左右出发,从上海郊县步行至三井系工厂。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他总在工房周围兜来兜去引起带工头的注意,认为他是“挑乱”来了,戒备很森严,夏衍先生只好中止对包身工的观察。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8段)记叙包身工起床情景。同时又议包身工制度的产生。通过写包身工起床的情景,介绍她们恶劣的住宿条件;通过写包身工的来历和身份,说明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第二部分(第9-17段)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议及包身工制度的发展。这一部分中第9段至第11段重点描写包身工吃早饭的情景,介绍恶劣的饮食条件;第12段至第17段,作者深入分析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佣包身工的三大原因:可靠、安全、廉价,说明包身工制度的发展。并以“芦柴棒”被殴打侮辱为例,形象揭示出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残酷的压迫。
第三部分(第18-25段)记叙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国主义工厂对于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其中第18段至第23段,作者重点介绍包身工上工的情景。点出三大威胁,即音响、尘埃、和湿气,又指出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这三大危险。第24段至第25段归结出本文的主题,点明帝国主义由于利用了包身工这种廉价劳力而获得巨额利润。
第四部分(第26-33段)这是全文的总结,沉痛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并指出黎明即将到来。这一部分,作者以墨鸭作喻,形象地揭露、控诉包身工制度的野蛮和残酷。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1、 了解包身工的生活
(一)住房:“七尺阔,十二尺深”,约为9个平方多。“在不到十个平方的房间里”住着十六七个人;平均居住面积是个平方
房间除了作寝室外,还作“吃喝拉撒”用,生活如猪猡
(二)生活安排:作者描写了包身工起订时的混乱情景,紧张忙乱。她们为何这么紧张,可以慢点吗?
作息时间:四点一刻:起床 要做多少事?其忙乱程度可想而知
五点上工 中餐及午休一小时 下午六点收工
除了十二小时强劳动,还有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务,而她们的年龄与在座的同学的年龄差不多。恶劣的生活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严重摧残着这些未成年少女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们变得麻木,像机器一样。差不多失去了作为女性最起码的羞耻感。
(三)生活条件
“穿”——穿着短衣,上面是褪了色的油脏了的湖绿乃到青莲的短衫,下面是无色或是柳条的裤子。长头发,很多还梳着辫子。破脏的粗布鞋,缠过而未放大的脚,走路也就有点蹒跚的样子,
“吃”——早晚吃粥,中午干饭。中午的饭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给她们送进工厂里去。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义一样。在南方,碎米和豆渣根本就是猪食。
“住”——每间工房七尺宽,十二尺长——面积约平方米。要容十六、七个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
“行”——她们没有自由,只能在严密监视下往来于工房与工厂之间,两点一线。可见所谓“供给住食”用“饲养”一词更符合实际——猪狗不如的生活。
2、带工老板如何压榨包身工的?
(一)“两年来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实际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钱了。”
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钱三角八分计算,并且就算是“芦柴棒”一年仅干340天,带工老板三年从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块,除去包身费二十块,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至少榨取了纯利润339块。每个带工老板带三十、王十甚至一百五十以上的包身工,三年至少可赚10170块钱!多者可赚50850块钱以上。
全上海当年 有24000以上的包身工,她们仅在三年之内至少被带工老板榨取了8136000块钱以上。包身工身受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双重剥削的,日本资本家获得会更多。
第三课时
在上节课中我们分析了包身工们的实际年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被剥削程度。
q1:作者为什么要描写那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被他连踢带骂吆喝起床的“猪猡”如此“懒惰”?
a:豪华的不合时宜的穿着,揭示了那个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内心世界,与包身工们“衣服破烂”形成鲜明对比。在恶劣的劳动环境(音响、尘埃和湿气)的威胁下,经党挨打受罚而又只有两粥一饭的包身工们,每天从事繁重的工作长达十二小时,因而身体衰弱、精疲力竭,而“清晨四点一刻”那么早就又得起床,难免一些人一时起不来。但这不能说明包身工们懒惰,反而和包身工们所受的非人折磨和牛马般的生活,充分暴露出包身工制度的黑暗。
q2:包身工们的“女性所有的那种害羞的感觉”为什么“似乎已经迟钝了”?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为什么朝夕相处两年多的同伴却“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这合不合情理?
a:这些都是一些反常的现象,是当时包身工们被压近得麻木不仁的悲惨生活的写照,完全合乎当时特定的“情理”。
q3:她们是如何沦落到这种地步的?
a:在家乡无法活命,又受骗签下了“包身契据”,所心“她们的身体”“包给 了叫做‘带工’的老板”,成了“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在“包身契”上早已写明“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当女孩子真的有事时,她们真的没脸见人了吗?
q4:“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它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是什么?
6-8 由包工头“招工”的实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 由“芒柴棒”等人的实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发展的三个原因。
24-25 以大量确凿的数据阐明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实况。
19-23 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胁和三大罚规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我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原因及本质有了一个全面、概括地的了解,那么对于具体的例子也就是书上所说的点面结合的中典型人物“芦柴棒”、“小福子”遭遇:烧火、生病、抄身、挨罚。这样写的作用是:具体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课文的内容充分,典型突出的点上的材料使课文内容深刻鲜明。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增强了课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高一语文《包身工》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习叙事写人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分清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并学会据此分析1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关注人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思考文章是如何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结合起来的。
3.体会本文点面结合叙事写人的写作手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认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的反人道本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在95岁的高龄那年说:“我觉得我的作品中只有《包身工》可以留下来。”作者作品有电影剧作《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改编鲁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这么多,为什么他仅仅对《包身工》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今天让我们走进夏衍的《包身工》。
二、文体及背景介绍:
1.文体介绍。
《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板书)(同类题材有初中的《地质之光》、《谁是最可爱的人》)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品种。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
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板书)
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
三、整体感知:
过渡句:作者当时搜集的材料很多,有新闻事实也有背景材料,如何把这些材料组合起来呢,这的确得下一番工作。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学习学习作者是如何把庞杂的材料组合在一起的。
1.速读课文1-34,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样的新闻事实?按什么顺序写得?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写得?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穿及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新闻事实)
第一个场景:“上午四点过一刻”,“鸽子笼一般”的住房里,包身工起床,开始了一天非人的生活。(板书:住)
第二个场景:“四点半之后”,包身工吃主食一样的饭。(板书:吃)
第三个场景:“五点钟”,包身工们走进工厂,开始了再“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和“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威胁下的一天的工作。
过渡句:我们在总结上面的内容的时候还发现一些叙述性和议论性的文字
2.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这部分中的哪些文字是背景材料?主要交代了什么内容?背景材料和新闻事实又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背景材料有(8—11段)、(15—22段)、(34段),主要交代了包身工的来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佣包身工的原因及包身工给日本工厂带来的巨大利润。作者巧妙的运用一些连接性的词语,比如第一个场景中作者由“猪猡”引入“包身工”这个词,从而引起对“包身工”是怎么来到城里的叙述;在如第二个场景,作者用“廉价机器”来衔接,引出对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佣包身工的的原因的分析。
四、深入探究:
过渡句: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离我们现在很远了,但是我们现在读了之后,内心仍会被深深的震撼着,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就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感触最深的的地方谈谈自己的感受?
例如第一个场景中哪些十五六岁的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们“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的小便”,“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痛苦的折磨让这些女孩子失去了在这个年龄段中应有的羞涩,变得麻木和没有羞耻感,没有了女孩子应有的尊严。
再如在第二个场景中,这些女孩子们吃着喂给猪狗一样的食物,且没有人身自由,因为它们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她们没有“做”与“不做”的权利,及时是生病了也得起来干活,否则就会遭受毒打,她们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没有。
第三个场景中这些女孩子要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并且不能出错,否则就会遭受毒打,且“打死不干事”。劳动权益和生存权益都得不到保障,这是一群多么可怜的孩子。她们本应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本因该享受这最美的年华带给她们的美好时光,她们本应该对生活充满了憧憬……然而在这里一切的美好都变得那么的残酷和不堪。
那么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呢?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带工”老板的无耻,社会制度的罪恶。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牢记历史,不要让历史重演,要心怀悲悯之情不能被利益蒙蔽了心智。
(说明:这一环节重在对学生情感的教育和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在感知分析包身工的生存和劳动状态中感受到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劳动权的可贵,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五、课堂小结:
读完这一部分作者的写作目的已基本明确,作者就是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字、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之于世,控诉了帝国主义和“带工”老板的罪恶,激起人们的愤恨和思考。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研读课文,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人叙事的手法,让文中所写的人物那么具有震撼力。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认真完成课后练习三。
高一语文《包身工》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及包身工制度。
2.学习《包身工》的写作手法:
A.刻画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B.艺术构思;
C.细节描写;
D.语言风格。
3.了解《包身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区分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以及作者评价,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2、对比今昔“包身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教学过程:
一、作者作品介绍:
夏衍先生原名沈端先(1900——1995),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而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著名的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
《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是作者仅有的1篇报告文学作品,但在我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文学在我国是三十年代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散文手法报导真人真事,它的特点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它的新闻性表现为严格的真实性、报导的时间性以及内容的倾向性,它的文学性主要在于语言优美形象生动。
《包身工》之前的报告文学往往存在偏重事实报导而缺乏艺术加工的弊病,而夏衍先生提炼生活中材料真实而生动富有鼓动性,成为名副其实的报告文学作品,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作者夏衍先生当时为了写《包身工》这篇文章,选择一家日本工厂,名叫“三井系”,当时作者靠厂里一位朋友帮忙,以“外头工人”的身份混进工厂,并且对包身工的生活进行观察。他每天早上四点半左右出发,从上海郊县步行至三井系工厂。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他总在工房周围兜来兜去引起带工头的注意,认为他是“挑乱”来了,戒备很森严,夏衍先生只好中止对包身工的观察。
二、分析课文:
1、了解包身工的生活:
(一)住房:“七尺阔,十二尺深”,约为9个平方多。“在不到十个平方的房间里”住着十六七个人;平均居住面积是0.()6个平方,房间除了作寝室外,还作“吃喝拉撒”用,生活如猪猡。
(二)生活安排:作者描写了包身工起订时的混乱情景,紧张忙乱。她们为何这么紧张,可以慢点吗?
作息时间:四点一刻:起床要做多少事?其忙乱程度可想而知:五点上工,中餐及午休一小时,下午六点收工除了十二小时强劳动,还有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务,而她们的年龄与在座的同学的年龄差不多。恶劣的生活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严重摧残着这些未成年少女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们变得麻木,像机器一样。差不多失去了作为女性最起码的羞耻感。
(三)生活条件:
“穿”——穿着短衣,上面是褪了色的油脏了的湖绿乃到青莲的短衫,下面是无色或是柳条的裤子。长头发,很多还梳着辫子。破脏的粗布鞋,缠过而未放大的脚,走路也就有点蹒跚的样子,
“吃”——早晚吃粥,中午干饭。中午的饭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给她们送进工厂里去。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义一样。在南方,碎米和豆渣根本就是猪食。
“住”——每间工房七尺宽,十二尺长——面积约9。32平方米。要容十六、七个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
“行”——她们没有自由,只能在严密监视下往来于工房与工厂之间,两点一线。
可见所谓“供给住食”用“饲养”一词更符合实际——猪狗不如的生活。
2、带工老板如何压榨包身工的?
“两年来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实际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钱了。”
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钱三角八分计算,并且就算是“芦柴棒”一年仅干340天,带工老板三年从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块,除去包身费二十块,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至少榨取了纯利润339块。每个带工老板带三十、王十甚至一百五十以上的包身工,三年至少可赚10170块钱!多者可赚50850块钱以上。全上海当年有24000以上的包身工,她们仅在三年之内至少被带工老板榨取了8136000块钱以上。包身工身受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双重剥削的,日本资本家获得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