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伟大的悲剧》教案(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68322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伟大的悲剧》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伟大的悲剧》1

伟大的悲剧 (学案)

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能给予人类什么?人类又想从这荒凉的白色世界获取什么呢?

南极,是所有爱好探险的人永久的目标。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这两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英雄。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途中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本文节选了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一默读全文,勾画出文中你不熟悉的成语和字词。本文重点掌握以下字词:

拽无垠 癫狂 凛冽 吞噬 销蚀 羸弱 步履 告罄  角逐

遗孀坚持不懈 千辛万苦 风餐露宿 夜不成眠

精疲力竭闷闷不乐 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 洋洋得意

怏怏不乐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 畏缩不前

鲁莽大胆念念有词 语无伦次 精打细算 与其……毋宁

二、在掌握了文中的字词后,第二次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做到能复述这篇文章。复述文章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明确文章的写作线索,从本文来看,作者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那么,在复述的过程中,就可以遵循时间先后,有条不紊地进行复述,而不至于造成语无伦次的局面。

2、 抓住文章内容的关键环节。明确了作者的写作线索后,还要弄清在作者叙述的这段时间内,发生了那些事情,从1912年1月16日到11月12日,要抓住每一阶段的典型事例。

这篇文章的主要事例大致有:热情高涨地奔向极点——极点惊现挪威国旗——心情无比沮丧失望——履行冷酷无情的职责——归途遇上暴风雪——遭遇疲惫、冻伤和饥饿——艾文斯精神失常而死去——燃料越来越少——奥茨英勇地走进暴风雪——3月29日三人静候死神来临——斯科特记日记直到生命最后一息——10月29日救援者发现他们的尸体和遗物。

3、 描述激动难忘的细节。看看文中那些细节最令你感动,最令你难忘,反复地阅读这几段,在复述的过程中作一些较详细的描述。可以使你的复述更加精彩。

三、第三次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令你感动的语句,作一些品评。

文章一开始就有许多精彩的描写,很好地体现了探险队员们的心情由希望到失望的过程。开头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体现出队员们胜利在望的心情,宿愿就要成为现实,多年的梦想即将成真,他们将迎来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此时他们简直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欢乐的潮水即将涌出,“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双重否定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心,读者的心潮也随之澎湃,与他们共同期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然而随着那黑色旗帜的出现,他们的热情刚刚涌出就被凝成了坚冰,仅管不愿面对但每一个人都无比清醒地意识到挪威人已捷足先登,这是铁一样残酷的事实,他们的情绪落到了冰点。

“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作者在这里用了泥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

驱使他们带上挨文思的是人性亲情友情,驱使他们抛弃挨文思的是生存,的确,一切在生存面前显得那么苍白,在离死神咫尺之遥的地方,生的愿望是多么强烈,然而多年的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又使他们无法作出残忍的抉择,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将取和舍的关系表达得十分透彻,他们除了承受巨大的身理痛苦之外,还要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

“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和埃文思一样,又一名同伴要离开他们,虽然身体的负担将有所减轻,但心灵的负担却日益加重,惶恐惊惧再加上亲人离取的撕心裂肺的痛苦。所不同的是,这次面对同伴的离去,他们多了一份镇定,一份钦佩,没有人伸出手,是不愿看到又一个朋友的离去,还是不敢面对那双坦然的眼睛?总之,奥茨走了,虽在死寂无声的南极,但他的离去在每个人的内心留下沉重的回响。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显示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最后1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一个人清楚地知道生命正在离他远去,死神正一步步地逼近。而且还是在极度的孤独中面对死亡。在最后的日子里,斯科特承受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他将永远不能见到家人,但他的勇气也是惊人的,“悲伤”又坚决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而斯科特却能勇敢的面对现实,写上我的遗孀这几个触目惊心的字。

“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没有人知道他们临死之前真正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但是从保留到最后的动作 可以看出他们不是死在心灵的沙漠之中,伴随他们到达天国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爱心,在冷如冰窟的南极,这是他们唯一感受到的温暖,带着这样的情感,相信他们在通往天堂的途中不会寂寞。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最后让我们来讨论几个问题:

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着悲壮的一幕?

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决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而悲剧,往往拥有着巨大的震撼力。按照这个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首先是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如果将此事至于一个人爱耍赖,不守信用的人面前,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在删节部分对斯科特的这一性格特点有充分的交代:

从照片上看,他的脸同成千上万的英国人一样,冷峻、刚毅。脸部没有表情,仿佛肌肉被内在的力量凝住了似的。青灰色的眼睛,闭得紧紧的嘴巴。面容上没有任何浪漫主义的线条和一丝轻松愉快的色彩,只看到他的意志和考虑世界实际的思想。

他出征到过印度,政府过许多星罗棋布的岛屿,他随同殖民者到过非洲,参加过无数次世界性的战役。但不论到哪里,他都是一副同样冷冰冰的,矜持的面孔,带着同样刚强的毅力和集体意识。

课文中,写他们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当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都做到了。

无私的爱。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3.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

金陵中学  杨隽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伟大的悲剧》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伟大的悲剧》2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设计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感知内容

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默读,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出示问题组: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说给大家听

2.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然后四人小组互相复述故事

研读课文

1. 教师导学

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段,在朗读中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2. 合作探究

(1) 斯科特等探险队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那里?

(2) 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3) 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3. 小结

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了这个悲剧,颂扬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从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体验与反思

导学

斯科特等人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淙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了这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作业

积累字词句

写1篇读书笔记。

伟大的悲剧 (学案)

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能给予人类什么?人类又想从这荒凉的白色世界获取什么呢?

南极,是所有爱好探险的人永久的目标。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这两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英雄。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途中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本文节选了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一默读全文,勾画出文中你不熟悉的成语和字词。本文重点掌握以下字词:

拽 无垠 癫狂 凛冽 吞噬 销蚀 羸弱 步履 告罄  角逐

遗孀 坚持不懈 千辛万苦 风餐露宿 夜不成眠

精疲力竭 闷闷不乐 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 洋洋得意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 畏缩不前

鲁莽大胆 念念有词 语无伦次 精打细算 与其……毋宁

二、在掌握了文中的字词后,第二次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做到能复述这篇文章。复述文章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明确文章的写作线索,从本文来看,作者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那么,在复述的过程中,就可以遵循时间先后,有条不紊地进行复述,而不至于造成语无伦次的局面。

2、  抓住文章内容的关键环节。明确了作者的写作线索后,还要弄清在作者叙述的这段时间内,发生了那些事情,从1912年1月16日到11月12日,要抓住每一阶段的典型事例。

这篇文章的主要事例大致有:热情高涨地奔向极点——极点惊现挪威国旗——心情无比沮丧失望——履行冷酷无情的职责——归途遇上暴风雪——遭遇疲惫、冻伤和饥饿——艾文斯精神失常而死去——燃料越来越少——奥茨英勇地走进暴风雪——3月29日三人静候死神来临——斯科特记日记直到生命最后一息——10月29日救援者发现他们的尸体和遗物。

3、  描述激动难忘的细节。看看文中那些细节最令你感动,最令你难忘,反复地阅读这几段,在复述的过程中作一些较详细的描述。可以使你的复述更加精彩。

三、第三次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令你感动的语句,作一些品评。

文章一开始就有许多精彩的描写,很好地体现了探险队员们的心情由希望到失望的过程。开头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体现出队员们胜利在望的心情,宿愿就要成为现实,多年的梦想即将成真,他们将迎来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此时他们简直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欢乐的潮水即将涌出,“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双重否定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心,读者的心潮也随之澎湃,与他们共同期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然而随着那黑色旗帜的出现,他们的热情刚刚涌出就被凝成了坚冰,仅管不愿面对但每一个人都无比清醒地意识到挪威人已捷足先登,这是铁一样残酷的事实,他们的情绪落到了冰点。

“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作者在这里用了泥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

驱使他们带上挨文思的是人性亲情友情 ,驱使他们抛弃挨文思的是生存,的确,一切在生存面前显得那么苍白,在离死神咫尺之遥的地方,生的愿望是多么强烈,然而多年的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又使他们无法作出残忍的抉择,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将取和舍的关系表达得十分透彻,他们除了承受巨大的身理痛苦之外,还要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

“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和埃文思一样,又一名同伴要离开他们,虽然身体的负担将有所减轻,但心灵的负担却日益加重,惶恐惊惧再加上亲人离取的撕心裂肺的痛苦。所不同的是,这次面对同伴的离去,他们多了一份镇定,一份钦佩,没有人伸出手,是不愿看到又一个朋友的离去,还是不敢面对那双坦然的眼睛?总之,奥茨走了,虽在死寂无声的南极,但他的离去在每个人的内心留下沉重的回响。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显示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最后1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一个人清楚地知道生命正在离他远去,死神正一步步地逼近。而且还是在极度的孤独中面对死亡。在最后的日子里,斯科特承受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他将永远不能见到家人,但他的勇气也是惊人的,“悲伤”又坚决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而斯科特却能勇敢的面对现实,写上我的遗孀这几个触目惊心的字。

“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没有人知道他们临死之前真正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但是从保留到最后的动作 可以看出他们不是死在心灵的沙漠之中,伴随他们到达天国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爱心,在冷如冰窟的南极,这是他们唯一感受到的温暖,带着这样的情感,相信他们在通往天堂的途中不会寂寞。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最后让我们来讨论几个问题:

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着悲壮的一幕?

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决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而悲剧,往往拥有着巨大的震撼力。按照这个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首先是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如果将此事至于一个人爱耍赖,不守信用的人面前,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在删节部分对斯科特的这一性格特点有充分的交代:

从照片上看,他的脸同成千上万的英国人一样,冷峻、刚毅。脸部没有表情,仿佛肌肉被内在的力量凝住了似的。青灰色的眼睛,闭得紧紧的嘴巴。面容上没有任何浪漫主义的线条和一丝轻松愉快的色彩,只看到他的意志和考虑世界实际的思想。

他出征到过印度,政府过许多星罗棋布的岛屿,他随同殖民者到过非洲,参加过无数次世界性的战役。但不论到哪里,他都是一副同样冷冰冰的,矜持的面孔,带着同样刚强的毅力和集体意识。

课文中,写他们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当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都做到了。

无私的爱。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3.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2、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前准备:

1、分小组搜集南极和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包括南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物种、矿产资源、科学研究,写成解说词,并配上电脑。课件。

2、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设计

(课前播放南极探险歌曲,使学生进入情境。)

一、预习汇报

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地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千百年来,南极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你一起层层兵张,酷冷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你想揭开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的面纱吗?你想一堵她的卓越风姿吗?那就请快快登上我们的“南极号”极地油轮,跟我们的导游们,一起开始我们神奇的南极之旅吧。

(展示南极风光,南极动物等图片或录像,配上字幕,音乐,导游解说)

第一位导游:各位游客朋友,请往前看,南极大陆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下面现有我给大家介绍有关南极的地理知识:

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机。

第二位导游:我来讲南极的自然环境:

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

1、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零下度。

2、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

3、南极是世界上最干燥、海拔最高的大陆。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盲。

第三位导游:来到南极,拜访这里的主人是不能少的:

先看看企鹅岛上憨态可掬的企鹅。他们早已在伸长脖子在企盼我们的到来。南极有七种企鹅,现有亿只,占世界总数的87%。

南极大陆生物稀少,然而,围绕南极大陆的海洋——南大洋,栖息着数千种海洋生物。开发利用南极的海洋生物资源,将是人们研究南极首先得到的经济效益之一。

师:各位旅客,这次愉快的南极之旅即将结束了,在旅行中我们既饱览了南极风光,还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那么,是谁揭开南极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的面纱呢?(勇敢的探险家和科学家)

二、导入

是的,南极,这块被冰雪包裹的圣洁之地,曾留下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的足迹,但是,也有许多探险家因为气候或条件的不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让我们看看那些为探索南极而献出生命的勇士们。

由此引入本文课题(展示图片引入题目)

三、学习目标(展示)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关键语句。

2、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四、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展示图片,配入风雪交加的背景音乐(倾听雪暴声)

1、概括的谈谈,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展示问题)

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和它的队员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2、根据图片概括复述故事情节。(加入音乐)注意环境描写。

(1——3)满怀希望奔向南极无限失望登上归程。(每复述完后打在图片上)

(4——7)归程途中危险骤增埃文思发疯死去。

(8——10)奥茨越来越走不动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

(11——16)三位英雄集体死亡却不哀叹任何困难。

五、研读课文

1、大家看课文的题目:“伟大的悲剧”,悲剧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呢?二者以看似矛盾的词组合成课文标题,对全文的情节和意义起了什么作用呢?(展示题目)

2、我们先从悲处入手,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那几个方面?(展示斯科特探险队)

生:因为他们后到达南极。

师:从文中的那些地方可看出?“无垠的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师:他们这时是什么心情呢?战栗了。

师:知道自己失败了,成了亚军,斯科特一行人悲伤到了极点(展示失败之悲),但他们还不得不干什么?

生:不得不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作证。

师:体现在哪?(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屡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师:此时,他们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展示作证之悲)

生:他们在归途中全都牺牲了

师:为什么牺牲了?(遇到险阻)都面临哪些困难?(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

因此,他们斗不过这些归途中的困难,壮烈牺牲了。(死亡之悲)

师:(引导)文中有一句话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谁的观点?(斯科特)作者以及世人们是不是这样认为的?(不是)那世人们对他们的离去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生:这篇文章能够流传至今,本身就说明了世人对他们的怀念和对他们离去的悲痛。(世人之悲)

师:同学们把悲剧之悲挖掘得很好,概括起来就有四悲:(展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这里的悲,你们认为是悲哀还是悲壮?

生:悲壮,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作者也认为他们是伟大的。

师:很好,这就谈到了题目中的伟大二字,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确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

3、那么大家就讨论一下,从文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处,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边朗读边展示画面,加入朗读内容)

一组

代表回答:A我们组认为

第1段:“1912年1月——几乎已经完成。”

第5段:“当初他们一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超人的力量”。表明了斯科特他们对探险事业的深深的热爱。(充满骄傲)

我补充一下,斯科特他们在回来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当他们与死亡抗争时,当他们一个个牺牲时,没有一个害怕,如:

第11段:“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的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去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第13段:“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有人会从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课。”(低沉有力)

总结:这一组同学领会到了他们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现在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刚才谈到的段落句子。

(展示相应的画面及语句配音)

二组

代表回答:我们讨论后发现,文中最感人的是奥次走出帐篷,走向死亡这一节。

第10段:“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区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趟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近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高昂中有着颤抖)

总结:奥茨为了同伴而舍弃自己的生命,这叫集体主义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也需要这种精神,比如大家都生活在我们的班集体中,就需要有顾全大局的思想,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组

代表回答:我们组认为,斯科特他们很诚实,守信用,如果斯科特等人是爱耍赖,不守信用的人的话,他们完全可以销毁阿蒙森留下的痕迹,而取代“世界第一”的资格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毅然决定为阿盟森作证,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他们仍然去做,所以我们认为他很守信用。课文第二段,特别是结尾部分都是写的这种痛苦。

第2段:“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屡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声调低沉,表现一种痛苦)

四组

代表回答:我们组认为斯科特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亲人,热爱朋友,甚至临死前,奠基的`始终是祖国,朋友,而不是自己。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这是一种伟大,课文12段谈到这个问题。

第12段:斯科特海军上校会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中,他才会悲壮的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他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低沉有利)

总结:同学们从内容和情节的分析中,体会到了悲剧和伟大的精神实质。

《伟大的悲剧》教案4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2.品味关键语句,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质。

3.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

2.品味关键语句,感受英雄们的高尚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制作课件让学生对南极有进一步的了解。

学生提前预习生字词并熟读课文,掌握大体内容。

学生也可以查阅资料拓宽学习空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第四单元主要的话题是“探险”,今天我们要探险的第一站是南极。

南极,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学生自由回答)

极地、寒冷、终年的冰雪、冰山、暴风雪……因为人类无法在那儿生存所以又很神秘(我们先来看几幅南极的图片以及对它的气候介绍)

正因为它的美丽、神秘,所以吸引着许多的探险者去征服它

(介绍人类去南极探险的情况)

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只科考队伍是——挪威人阿蒙森率领的队伍和英国人斯科特率领的队伍,为了纪念他们设立在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那么当时是怎样的情况,为什么两支队伍会一前一后的来到南极呢?(看图片了解背景)

一、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2.六分钟快速默读课文(读完四人交流)

3.概括文章大意

明确:斯科特一行五人满怀希望来到南极点却悲哀的发现阿蒙森已经提前到达了,所以他们只好垂头丧气的踏上归途,结果因为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哀的死去。

(第一个是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第二个是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英雄一样的走向死亡;最后三个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来。)

4.谈谈读后的最大感受

5.思考:

①为什么茨威格不给胜利者阿蒙森立传,却选择失败者悲壮的一幕?

②茨威格在这篇传记中表现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

①失败者他们的悲剧经历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斯科特他们在失败的过程中更加表现出了他们高尚的灵魂。鲁迅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类最美好的愿望毁灭给人看”所以悲剧会给人精神上的震撼与启迪。

教师点拨:茨威格这位伟大的作家,他没有看到成功者的风光而是关注了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的精神启迪,给斯科特立传意义更大。

②对英雄的无比的崇敬和赞美。

二、研读赏析

文章的感人之处在于一些重点的片断和细节,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断,深入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1.把给你震撼最大、印象最深的地方找出来,说一说是什么震撼了你?(先读一读,四人交流,全班交流)

2.总结一下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那些崇高的优秀的品质

明确:诚信,体现出他高尚的人格

坚毅、超人的勇气、英雄气概

勇于探索的精神、对事业的执著(为了事业献身)

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

无私的爱(对祖国、对朋友、同伴、亲人……,怀着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世界)

3.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伟大的悲剧》,“伟大”指什么?“悲剧”指什么?

明确:伟大:指斯科特一行人的高贵的品质、高尚的人格

悲剧:他们在归途中全部遇难

他们在比赛中失败了,而且要为胜利者作证

三、拓展延伸

斯科特他们为什么要去探险呢?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明确:认识自然、探索人类未知世界(为科学做出贡献)、挑战人类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小结:人人都要找到一种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方式,而斯科特选择的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这样一个悲壮的结局。想一想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联系实际讨论。

希望这些英雄的事迹可以真正震撼大家的心灵,洗涤我们的灵魂。

你有自己心目中所敬佩的英雄吗?谈一谈他的事迹。

四、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斯科特南极探险的资料,写1篇读书笔记

课后记:

对于这篇文章的教授我主要抓住的是对文章细节内容的品读,通过学生的品读来感受斯科特等五人的高尚人格,体味他们的悲剧色彩,使学生的心灵也受到洗涤和震荡。

我想本节课的教授还应该重点再突出一些,在研读赏析的时候抓住斯科特等人的诚信、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自我牺牲的精神来进行联系实际的深入思考。因为现代的学生比较自私,团结的意识比较差,在集体中更不愿意进行一点自我牺牲,而且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常常失掉诚信这一做人的基本原则。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这些思想观念的渗透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体现语文人文色彩的重要方面。

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5

1、注重教学的整合

通过“追随探险者——悲剧”“畅谈探险者——伟大”“感悟探险者——伟大的悲剧”“心中的英雄——精神永恒”“悲中大爱——伟大的英雄”的环节设计,逐层深入,步步升华,将感知、研读、探究、迁移、拓展、升华,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体现了一个完整的,流畅的教学流程。

2、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体现上,突出亮点

从让学生话说身边的英雄起,到教师出示感动中国人物,再到关注时事日本大地震,激发我们的民族精神,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很好的实现了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以生为本,进行“有效教学”

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贯穿整节课。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自主讨论并发言,学生有了许多出乎人意料的发言,说明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想情感已经进入了课文情节,效果不错,很好地完成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课堂一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总体来说,本节课采用通过形象的路线图的方式,以细节作为突破口,既有了长文的整体感知,又有了细节突破,注重教学的有机整合,这样的教学我觉得降低了难度,学生学起来不会感到太困难。在教学上确实有了很多的突破,很多亮点。从课堂效果来说是非常不错的。在长文该如何教方面,给了教师们一个很好的示范,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如该教师在课后做的反思中所说,平日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以上是我对该教师对本文处理方面的一点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立志于“有效教学”“生本课堂”的探索。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368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