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案(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0446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案(优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读7个字。

2.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并按田字格范字正确书写。

3.识字过程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充”“已”的间架结构和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喜欢)星期天的时光很美妙。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喜欢星期天吗?指名3、4个学生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这篇课文,体会星期天的快乐。(师范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一)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说说你上个星期天去干什么了。

(二)对照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

1.读准字音。

2.想想这几个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哪个字比较难记,哪个字需要老师指导。

3.说说这个字所在的句子。

(三)学生小组交流,互相帮助。

1.介绍自己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2.提出难记的字,小组讨论、交流好方法。

3.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自学效果。

1.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小组派代表汇报。

3.教师指导重点生字。

(1)“已”是独体字,书写时注意“竖弯钩”要出头。仔细观察“已”“己”,你发现了什么?——“已”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出头了,“己”的最后一笔不出头。

(2)板书“充”字,边写边说笔顺。学生在本上写。

4.组词,积累词汇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你能用这些生字说出其他的词或者句子吗?

三、巩固练习

出示生字卡片,读字词。

四、按田字格写生字

1.说一说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想提醒大家注意?

2.指导书写指名板书,其他学生将生字写在田字格本上老师巡视指导

五、读课文

(一)读一读课文中词语所在的句子要求:正确,尽量流利。检查:指读、评读。

(二)读课文同桌互读,互查。六、积累运用,展开想象学生认读生字组成的词。选择一个或两个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

妙吹已艳运充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案【第二篇】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准备:

有关课文内容的挂图。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4.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简介诗人及背景)

5.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合作交流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三、品读感悟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四、拓展延伸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板书设计:

《渔歌子》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案【第三篇】

一、课题:单手侧向推实心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徒手做出单手侧向投掷实心球的动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发挥自身的思维理解性的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团结合作意识,面对困难百曲不挠,勇往直前的心理,勇于向新的目标发出挑战的决心。

三、重点:完整连贯的做出投掷动作。

四、难点:投掷过程中身体的协调发力。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说明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课堂的纪律问题;

4.检查着装;

5.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热身活动:单手橘子接龙游戏,游戏规则:

2.热身操:

1.窗前明月光(头部运动);

2.兔子摆尾(全身运动);

3.老鹰翱翔(肩绕环);

4.魔幻呼啦圈(腰绕环和膝绕环);

5.活动手腕脚踝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案【第四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学,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提高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难点

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猜猜它是哪种植物?“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

2、(出示花生的图片)说说花生的作用。(能吃、能榨油)

3、思考:为什么叫落花生呢?(播放花生的生长过程的视频)。

4、落花生不仅是农作物的名字也是本篇作者的笔名,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留着这个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的童年时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提示学生标号段落)(一两个即可)

2、再读课文,并概括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几件事情?分别是什么?(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3、再次追问,四件事情分配笔墨是同样的么?看看这四件事情分别在哪些段落?(文章对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都是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用了那么多的笔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议花生这件事,让作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4、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作者写的详细具体,而次要部分就写得简略,这是这篇著名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板书),我们平时写文章也不能平均用力,也得分主次,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

(过渡:下面我们就直奔主要部分3—15自然段,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了些什么?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1、学生分角色读文,指名汇报:谈到花生的好处,(相机出示课件:姐姐、哥哥、“我”谈花生的画面)兄妹们是怎样认为的?板书(味儿美、可以榨油、便宜)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父亲是怎么谈花生的?)

2、自读第十自然段,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朴实无华、默默无闻的品质)

②谈花生,为什么要说到桃子、石榴、苹果上去呢?(此处出示表格——位置、外表、印象)(通过对比,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不好看,却朴实无华,默默地给人们带来好处。)

(过渡语:课文读到这,同学们,父亲仅仅是在谈花生吗?哪句话明确告诉我们了?说说你们是怎样理解的?)

3、指名学生回答:(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过渡语:那少年许地山是否理解了父亲所说的话呢?哪句话能体现出来呢?学生与老师齐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现在同学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起“落花生”这个笔名了么?(同学都点头,教师加以说明。)

(四)拓展延伸,理解难点

本文借花生的特点,来描写人的品格,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板书)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可根据时间进行删减)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品质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说过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课后作业

写作练习:搜集身边有默默奉献精神的劳动者事迹。

四、板书设计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17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