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摩擦力教案(汇总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578046

【导言】此例“摩擦力教案(汇总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摩擦力教案【第一篇】

案例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师:既然大家已经认识了摩擦力,那么请帮老师解决几个问题吧。

(课件展示:提出问题)

问题1:一瓶新买的罐头,可是瓶盖儿怎么也打不开,你有什么方法把它拧开?

问题2:妈妈买了几条泥鳅,可是捉的时候发现很滑,怎么做才能把泥鳅抓起来?

问题3:体育课上有爬杆的运动,怎样做才不容易滑下来?

问题4:做航模时需要把木块的一条棱锉掉,操作要领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交流)

师:这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实质是什么?

生:增大压力、使物体表面更粗糙。

师:那么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生: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课件展示:猜想假设,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师:这只是你们的猜想,能不能用实验来验证?

生:能。

(课件展示:实验验证)

教师提供玻璃板、木板、毛巾、木块、砝码、弹簧测在使用物理理念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良好的概念引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对内容有一定的概念;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前提出有关课程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对解答出问题的同学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理念的认识,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提出通过物理理念进行初中物理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对整个物理体系有大致的了解。要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毕竟物理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要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通过物理理念进行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力计等器材让学生分组讨论怎么做实验。(四名学生为一小组)

学生开始讨论实验方案,讨论结束后抽两个小组讲自己的实验方案。学生方案中有不完善的地方,由各组学生互相补充归纳得出实验方案。教师给与点拨指导。

师:(点拨)你怎么做才能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生:水平匀速拉动木块。

师:原理是什么?

生:二力平衡。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师:我们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在探究时应采取什么方法处理?

(学生讨论说出“控制变量法”。即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观察摩擦力大小或控制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观察摩擦力大小)

阶段反思:本堂课的重点就是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由学生自己探索出的方案可能很粗糙、不完善,但通过学生相互补充,教师点拨,能使学生学会科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在教室内巡视,给予指导)

实验结束,教师找一组同学演示实验的过程:

(1)在玻璃表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玻璃板上匀速滑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毛巾表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毛巾上匀速滑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在木板表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4)在木块上加一个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师:请你们展示实验数据,说出结论。

生:展示实验数据。

表1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次数压力情况接触面情况弹簧测力计示数(1)木块玻璃(2)木块毛巾(3)木块木板(4)木块+砝码木板(课件展示:得出结论)

甲小组:根据(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乙小组:根据(3)(4)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课件展示:综合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在处理这一教学难点时,笔者精心设计了四个和增大摩擦力有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解决,产生自己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猜想,顺理成章地找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教学中重点突出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采取“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交流评估”的思维程序,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学会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教师在科学探究中起组织和引导作用,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体验摩擦力的存在,认识摩擦力的作用。由于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较多,所以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学会确定研究范围,采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方法。这种教学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型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从而获取知识。

摩擦力教案【第二篇】

摘要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是经历教师精心预设的探究情境,充分调动感官和已有经验,获得对前概念的修正和补充,形成新的科学概念。所以,教师在设计学生探究活动时秉承的教学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活动中是偏重对知识的推理和分析,还是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探究时是先想好了再做为好,还是做完后进行总结反思为宜?文章从这两方面对教师设计探究活动的出发点进行了简略地辨析。

关键词 理性;感知;思维;实践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26-02

小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是通过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活动逐步掌握科学概念、形成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素养的过程。因此,科学教师对课堂上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活动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个人所具备的学科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将会进行怎样的活动预设,从而会影响学生在活动中能得到怎样的发展。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试着对科学教师进行探究活动设计的理念进行了辨析。

一、“重理性”与“重感知”,孰轻孰重?

严谨,是科学的特质;童趣,是学生的特征。作为探究科学规律的学科,科学课的教学也应该是严谨的,但学生们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更需要在一个和日常生活场景相似的情境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具体执行者,教师应该要仔细琢磨学生需要怎样的教学氛围,探究活动需要进行怎样的合理设计。

笔者曾经执教过一节公开课《摩擦力的秘密》(人教版科学教材)。在集体备课时,准备了两则导入的片段进行讨论。

导入设计一:

师:天气渐渐冷起来了。还记得寒冷的冬天吗,我们露在外面的一双手会感到很冷,每当这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做什么?(搓手)

师:谁在冬天这样做过?请你来表演一下。记住,你现在是在寒冷的冬天哦!

生:(表演)

师:这搓手的动作又叫什么呢?(摩擦)

师:请每位同学都来搓一搓手,感受一下摩擦。(板书摩擦)

师:感受到摩擦的存在了吗?

师:(学生停止搓手)现在还能感受到摩擦吗?(不能)谁能告诉大家,在什么情况下才可能产生摩擦?

师:(出示木块)怎样使小木块和桌面产生摩擦?(学生说,并且制造摩擦。)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觉得摩擦现象产生的条件有哪些?(两个物体接触、运动)(板书)

师:请大家把右手伸出来,放在桌面上,手掌与桌面要接触。当手掌向前运动时,有什么感觉?当你的手掌用力压住桌面并且运动时,你又有什么感觉?

师:这种摩擦对于手掌的运动有什么作用?

师:我们把这种阻碍手掌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板书:力)

导入设计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一走进教室,最先注意什么了吗?是你们的鞋子!你们的鞋子很漂亮,尤其是那些款式多样的运动鞋。可是你们注意过鞋子的底部是什么样子的吗?大家可以看一看,然后再说一说。

生:(汇报看到的现象)

师:同学们知道这些花纹有什么用吗?

师:谁来说说,这些花纹是怎样起到防滑作用的?

师:鞋子和地面的接触面上产生的这种力,我们把它称为摩擦力。(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把手伸出来,把你的手掌按在桌面上,让它向前运动,有什么感觉?

师:对了,这种阻碍手掌前进的力就是摩擦力。

经过讨论,有教师认为,在“导入设计一”中,从摩擦力的概念开始就剖析得比较深入,对学生掌握摩擦力的概念应该是很有帮助的。不过也有教师提出了质疑,说如果按照这样的设计来实施,学生很可能因为离生活经验比较远,学习内容和生活经验无法联系,而说不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来在与网友“七月流火”的讨论中,她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从概念与材料的相关程度看,还是选择用鞋子好。”

为了寻找到最佳的导入设计,笔者进行了两次对比试教。经过试教,问题出现了:用“设计一”导入新课,虽然很符合概念的认识规律,让学生通过操作、体验把摩擦的产生条件和摩擦力的感知进行得很充分,但是当请学生猜测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学生却只能谈到“用力大小”,因为他们的操作都是用自己的手掌进行的。中间加入了主观用力的成分,他们把主观地控制看成了实验的材料和客观条件。对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却没有人提出,因为前面的操作活动对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涉及,自然不能让他们产生认知的基础和矛盾的冲突。学生不能提出他们的猜想,教师也不好随便强加给他们研究的任务,所以课进行得很艰难,教学时间也不好控制了。

用“设计二”导入新课时,所设计的活动对摩擦力的概念其实并没有清晰的呈现,只是让学生进行初步感知,调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尤其是鞋底的花纹正好是一种粗糙的接触面,给学生提供了生活体验。而后来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用手掌在桌面上摩擦,则让他们认识到了用力后摩擦力增大的现象,为学生猜想物体的轻重和摩擦力大小有关提供了操作上的认知基础,这样做应该是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的。在试教中,效果很不错,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能提出“用力大小(物体重量)、接触面粗糙程度”等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现在再回头看这两个设计,其实都是不错的想法,前者重的是概念、理性,后者强调的是感知、生活。两者是科学课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学生活动的外部表现形式的关系,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用与否的问题。实践证明,对中年级学生来说,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对引导学生的科学探究显得更为合适。而对教师来说,在备课时,既要考虑知识的“理性”思维,也要兼顾学生学习的“生活化”情境的创设。

首先,要把握好教材上所呈现出来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过程的控制。教师在上课前就要明确本节课要做些什么,要让学生知道些什么,让学生经历什么过程,让他们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教师也要作好课前的预设和材料的准备,用清醒的头脑和有结构的材料来引导学生的探究方向。

其次,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好适合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的导入要让学生感到自然,课的衔接要顺畅,活动设计不能让学生感到突兀,活动形式要让学生喜欢,乐于接受。总之,就是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喜爱的、能适应的“环境”里探索新知识。

第三,科学课一定要把科学学科的“理性”特点和科学教学“生活化”的要求进行有机结合。如果没了“理”,那么再有“趣”的科学课堂也就成了花架子,华而不实;如果没了“趣”,那么再有“理”的课堂也会沉闷、无味,学生会昏昏欲睡,毫无兴趣。

二、“用心想”与“动手做”,何者为先?

现在的科学课提倡“探究”,在课标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且由于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所以大家都要求在课堂上让学生能主动探究。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在探究科学知识时一般都会借助实验的手段和途径。在利用实验来揭示事物本质特征时,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策略:有的是先让学生尝试动手做,然后总结提炼;有的是先讨论方案,再按照方案动手操作。在这两种策略的选择上,不同的人会持各自不同的观点。

比如,一位教师上了一节创编课《一炷香燃烧多长时间》。在那节课上,教师和学生们在动手操作前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讨论研究测量的方法、依据和注意点。在随后的评课中,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提出了他的不同观点:他认为,在科学课上,应该先让学生动手做,然后再反思动手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形成从实践中来的科学经验、素养。

笔者认为,这两种教学策略的选择应该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定。即使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中,“用心想”与“动手做”也应是互相融合的。

1.“想”在“做”之前,也就是通常说的“想好了再做”。仍以“一支香燃烧的时间”一课为例,执教老师首先就是让学生“想好了再做”。通过思考与讨论、交流,学生得到相对比较科学的测量香燃烧时间的方法,这些是“想”出来的,究竟是不是可行,需要实践去检验。在充分讨论交流得到了详细的执行方案后,才动手“做”,学生分组用各自认为可行的方法进行测量,这种“想好了做”的方法也是平常科学实验课上常用的方法。因为注重了活动前的方案的制定和预测,能使实验方案更完美,更少缺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节约了研究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实验前的充分思考和辨析,能在更深的层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习惯,所以“行”之前的“思”是不可少的。

即使是评课专家提倡的“先大胆地做,出了问题再反思”的教学策略,实验前也是不缺乏思考的过程的,只不过这里学生的思考没有那么完整,没有那么系统而已。

2.“想”在“做”之时,也就是“边想边做”。这种动手与动脑的结合方式主要表现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时,我们常常看到有时学生在实验时会东张西望,那是因为他在寻找他所需要的材料或者在寻找帮助者。这些需求在实验前可能不能预见到,但是在实验时却实实在在地碰到了,所以学生们一定会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我们也常听到学生在实验时说话,那也是他们在思考的表现,他们的语言把他们的思维给外化了。当然,我们更希望学生能由“大声地思考”的习惯改为“安静地交谈”。因此,在“做”的同时,“想”也是很自然的,不需要教师刻意地去要求,这时的“思”是出于“行”的需要,是完全融合在“行”之中的。

3.“想”在“做”之后,也可以说成“做完了再想”。这种组合方式更多地是在实验结束后的总结汇报中,但如果把它放在那位专家说的那种实验指导策略中,或许会使思考发挥更大的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了各自的实验后,通过汇报和交流,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症结所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没有缜密的思考,没有全面的总结,也就无法为原先的操作作出判断,更无法为后续的操作提供概念上的依据和正确地指导。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自身所拥有的对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理念就决定了将要进行怎样的取舍。如果重感悟和体验,积累经验,无需过于严谨的科学学习,那么完全可以通过充分动手后的及时反思来达到目的。如果强调科学思维的严谨和冷静地面对实验的态度,那么就应该先“用心想”再“动手做”。两者的取舍来自于不同的人的不同的教学的出发点。

无论哪种形式的结合,都说明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用心想”与“动手做”是密不可分的,“想”是“做”的导向,“做”是“想”的实践支撑。只有很好地把握“用心想”与“动手做”相结合,才能使课堂高效,才能使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启威。化繁为简,从粗浅走向深刻[J].教学与管理,2006,(9).

摩擦力教案【第三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情景创设 摩擦力实验演示 气体等温变化实验改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26-01

新课程改革为物理教学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特别提出要使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教学一线的高中教师,如何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融入课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实现物理教学的目标,是每一位物理教师每节课都要面对的问题。

1.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

中国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悠久的教育传统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从《学记》启发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加强迫;指导学生自行钻研、不加抑止;启发学生自主探求,得出结论,不必由教师代替。在新时期教育形势下,物理教学如何适应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使科学的教学方法既有传承,又有发扬,这需要思考,更需要实践。

2.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一)探究式教学中情景设置,提出问题的案例:

案例一:.新高一刚讲完《摩擦力》,我校李老师在讲授这节课时用小实验引入了教学。

『小实验:①手用力压桌面,并同时向前推,感受来自桌面的摩擦阻力。②手中的矿泉水瓶子为什么可以静止不动?

提出问题: 分析出右图中静止的瓶子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吗?你是怎么分析的?

这一设计看起来并不特别,但是我认为非常好。首先是简单易行,随处可见,学生的生活体验很丰富。另外有助于学生感受摩擦力方向特征,结合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关系。

案例二:另一位老师的设计是利用视频:

这一设计也是来自于生活实际,相比而言学生对摩擦力的切身感受不够强烈,与后续教学的连贯性也不够紧密。

可见,引入环节通过生动而且为学生所熟知的现象来创设物理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些生活现象与所反映的某种物理本质属性相关性越大,学生就越容易抽象出其共性,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案例三:《气体等温变化》这一节课的实例比较少,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中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如图两个线圈绕在铁芯上,右边线圈接一节干电池,闭合电键后,用两手触摸左边线圈A、B两端。同学们,你们猜想一下,会得到什么感觉。谁可以让学生手拉手排成一队来试一下?然后再让学生体会电键断开瞬间的感受。一节干电池能让学生产生了触电之感。

这个案例中意料之外的“惊奇”感觉,使学生有一个积极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呈现矛盾事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为接下来的新知探究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二)实验探究的设计案例

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分析和影响其大小因素的讨论是教学的难点,李老师自制了仪器,改革了课本实验。她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通过实例要求学生思考: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有什么特征。

a.手在桌面上推时,感受到摩擦力方向向哪?

b.根据观察毛刷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情况,分析毛刷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c.当器材中的传送带转起来以后,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案例分析:当看到前两个问题时,学生可能会得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的结论,所以要补充第三个问题,强化学生对相对运动的理解,并为后面的探究实验做准备。

这个试验中使用了自制的器材,主要是木块没有运动,但仍然受滑动摩擦力,从而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滑动摩擦力的相对性特征。

接下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科学。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有关。

(2)设计实验方案

提出问题:

问题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应该如何探究某个因素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问题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怎样得出?为什么?

问题3:利用现有实验器材怎样探究各个因素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问题4:探究正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学生分组讨论以上四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明确实验操作的具体方法。

摩擦力教案【第四篇】

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通过几年以来的教学实践,笔者就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些介绍。

探究式教学的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讨论、交流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应用。下面以人教课标版教材为例,介绍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创设可从生产、生活或实验等现象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为探究的动力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来自于不同的观点的撞击和争辩。好的情境创设能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八年级上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笔者首先用收音机播放一段钢琴演奏曲,让学生欣赏。然后教师问:听完这段音乐后,有何感想?学生提出的问题较多,有的学生提出:钢琴是如何发声的?有的学生提出:声音是如何传到耳朵的?等。

二 创设情境,猜想假设

猜想、假设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进行的,而不是凭空猜想,有时教师创设实验情境,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猜想、假设。但教师也不要追求严密的逻辑性,要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在教学九年级“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首先让学生实践:让学生用手掌在桌面上滑动,体验摩擦力。然后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学生讨论进行猜想:接触面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质量、密度、压力等,并且让学生说出理由,然后教师在黑板的一角板书学生的猜想并引导学生进行筛选。

三 讨论交流方案

设计方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利时机,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把思维过程暴露出来,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也可以站在学生的思维层次上提出问题,给予学生思维指向,同时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千万不能包办代替,要注意方案设计不仅仅为了解决问题,我们要在设计过程中整合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有时方案可能并不完善,可以留给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自己去发现、修正、完善。开始时可给予提示降低难度。

在教学九年级“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方案时,可先提示如下:如何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因素有关?应选用哪些器材?如何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因素有关?应选用哪些器材?在实验中应该渗透什么物理学方法?然后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讨论。

四 进行实验

设计方案讨论出来后,让学生分组展示实验方案,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行质疑,通过交流和评估,对实验方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的作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科学修养。

在教学九年级“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首先让学生分组展示并叙说实验方案,回答学生的提问。有的学生问: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为什么要匀速拉动小车?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提问的方式完善实验方案,如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设计实验方案如何渗透控制变量法的物理学方法,如何改变压力的大小,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然后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五 分析与论证

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启发,引发学生思考,并组织讨论。渗透科学思想方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思维,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汲取别人的思想。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提示各组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借鉴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错误及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最后由教师统一讲解。

九年级“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完毕后,教师首先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4页“探究”表格内容的填写以及坐标的描点和连线,并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完成表格和坐标。然后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数据和图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与你的猜想一样吗?小组交流,教师小结: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摩擦力教案【第五篇】

(1)用弹簧秤称木块的重量G。

(2)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板上做匀速运动,弹簧秤的拉力大小为F,则

以上实验方案多次用到物体的平衡条件,最后根据动摩擦定律解答,不违背物理学原理,简便易行。在步骤(2)中,木块作匀速运动的状态仅靠目测来判断,无可靠性,且运动中的读数难以准确。这种实验方案在具体操作中显然是不够完善的,那么又如何改进呢?若能避免仅靠目测来判断木块是否作匀速运动,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下面就是这种方案的实验图,操作步骤如下:

(1)用弹簧秤称量木块的重量G,

(2)用固定的弹簧秤拴着木块,木块处于水平木板上,拖动木板水平移动,木块和弹簧均静止,弹簧秤的读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则读数F=f

(3)由μ=fFN得:

改进后的实验克服了常规思维中难以突破的几点:改木块的水平匀速运动为木板沿同一水平方向的任意运动;变研究对象木块的动平衡为静平衡;变弹簧秤的运动读数为静止读数。这样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可靠性、精确性,确实是测定动摩擦因数的一种巧妙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两道有关滑动摩擦定律的试题,题目如下:

题1 如图2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水平弹簧秤的示数为T,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B.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C.若长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T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B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T

解析 本题设计非常巧妙,重在考查学生对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木块虽然处于静止状态,但木块和长木板之间有相对运动,木块和长木板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确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由滑动摩擦定律来确定,也可以由木块处于静止,由平衡条件来确定。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跟弹簧秤的拉力相平衡,滑动摩擦力就等于T。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木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所受的其它力的大小无关,不管长木板的速度多大,也不管它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都等于T,所以选项AD正确。

题2 如图3甲、乙两图表示用同一套器材测量铁块P与长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两种不同方法。甲图使金属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于通过弹簧秤向右用力F拉P,使P向右运动;乙图把弹簧秤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使金属板向左运动。(1)试说明这两种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哪一种更好一些?为什么?(2)图中已把(甲)、(乙)两种方法中弹簧秤的示数情况放大画出,则铁块P与金属板Q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_。

解析 甲图中铁块P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作用,即:滑动摩擦力f和弹簧拉力F,由弹簧拉力F和铁块P受滑动摩擦力f谁大不能知晓。因此,可能出现弹簧拉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的情况,从而使铁块P作加速运动(但我们的肉眼并不能看出来),当然就不能由平衡条件确定铁块P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了。

乙图中,不管外力F的大小如何,对铁块P来说,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铁块P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始终等于弹簧秤的拉力大小。

所以,乙图方法好。由平衡条件可得:铁块P与金属板Q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40N。

点评 上面两题其实就是测定物块之间滑动摩擦因数的巧妙方法的变形处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对知识的挖掘、变换,使学生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就能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1578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