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案【推荐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高一化学教案【推荐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高一化学教案【第一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蒸馏、萃取来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的操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过实际操作,来学会对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重点
理解蒸馏、萃取的原理,学会用蒸馏、萃取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
教学难点
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
预习案
一、使用说明:阅读课本7 页— 9页,认真分析填下列表格,并独立完成以下预习内容。
二、蒸馏---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1)原理:利用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不同,通过加热到 使沸点低的组分先汽化并随蒸汽通过 冷凝下来,从而实现与沸点高的组分分离开来。用蒸馏的方法可除去 、 或 的杂质。
(2)主要仪器:
(3)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
现象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3(硝酸银)溶液。
2、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按图1-4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3、取少量蒸馏出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和几滴稀硝酸。(得到的液体中含有Cl-吗?)
(4)注意事项:
三、萃取:
(1)概念:萃取是利用物质在 溶剂里的 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分液是将萃取后 液体分离开的操作。
(2)主要仪器:
(3)完成课本第9页探究实验4-1: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探究案
1、冷凝管有何作用? 2.、你知道该怎样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 吗?
3、从碘水中提取碘时,能不能用酒精作萃取剂?为什么?分液时,上下层液体如何取出?
高一化学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培养: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科学品质: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科学方法: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离子键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氯化钠固体和水的样品。
设问1.食盐是由哪几个元素组成的?水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2.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氯化钠?氢原子和氧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水分子?
思考、回答:
食盐是由钠和氯两种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猜想。
宏观展示,引入微观思考。
从原子结构入手,激发学生求知欲。
引言人在地球上生活而不能自动脱离地球,是因为地球对人有吸引力。同样的原子之间能自动结合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化学键,由于有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
领悟。
从宏观到微观训练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键
讲解我们知道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要想使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需要加热到温度高达20xx℃,它的分解率仍不到1%,这就说明在氢分子里氢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领悟。
为引出化学键的概念做铺垫。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如果要破坏这种作用就需消耗436kJmol的能量。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存在于分子内相邻的两个原子间,也存在于多个原子间。
板书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引言根据构成强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不同,我们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等类型,现在我们先学习离子键。
分析概念的内涵及关键词:“相邻的”、“强烈的”。领悟
培养学生准确严谨的。科学态度。
板书二、离子键
软件演示
提问请同学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
分析、叙述当钠原子与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成为钠离子,带正电,氯原子得到了钠失去的电子,成为带负电的氯离子,阴、阳离子的异性电荷相吸结合到一起,形成氯化钠。
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从原子结构入手进行分析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及本质,同时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组织讨论1.在食盐晶体中Na+与Cl-间存在有哪些力?
2.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电荷是否会中和呢?
评价对讨论结果给予正确的评价,并重复正确结论。
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1.阴、阳离子之间除了有静电引力作用外,还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2.当两种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与排斥达到了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所以所谓阴、阳离子电荷相互中和的现象是不会发生的。
加深对静电作用的理解,突破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认识问题。
小结并板书1.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记录后在教师点拨引路下分析离子键的概念。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路成键微粒:
相互作用:
成键过程:
讲述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我们初中所学过的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的盐、碱、低价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所以它们都含有离子键。
设疑要想形成离子键、就必须有能提供阴、阳离子的物质,那么哪些物质能提供阴、阳离子呢?
讲解不是只有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才能形成离子键,如铵离子与氯离子也能形成离子键、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也能形成离子键。
阴、阳离子。
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子键。
分析回答出活泼金属提供阳离子、活泼非金属提供阴离子。领悟。
加强对离子键概念的理解,突破难点。由个别向一般的科学方法的培养。
深入掌握离子键的形成条件,理解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引言从上可以看出原子成键是和其最外层电子有关,那么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呢?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化学用语——电子式。
板书 2.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举例并讲解
原子电子式:H·Na·
离子电子式:Na+ Mg2+
投影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S Br Br- S2-
领悟。
理解。
领悟。
总结电子式的写法。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非金属阴离子电子式要做到“二标”即标“[? ]”和“电荷数”独立完成:
初步掌握原子及简单离子的电子式的书写方法,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引言用电子式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原子之间是怎样结合的以及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键间的关系。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3.用电子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举例并讲解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设问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与化学方程式在书写上有何不同?
指导讨论请同学们归纳小结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注意事项。
请其他组对上述发言进行评议。
评价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正确评价,并注意要点。
根据左式描述其意义。
领悟各式的含义及整体的含义,区别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和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的不同,并与化学方程式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领悟书写方法。
讨论。
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
1.首先考虑箭号左方原子的摆放,并写出它们的电子式。
2.箭号右方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写时要注意二标:标正负电荷、阴离子标[?? ]。另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
3.箭号左方相同的微粒可以合并写,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写。
4.在标正负电荷时,特别要注意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通过分析比较,初步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讲清重点做准备。为突破难点做准备。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重复要点。
投影课堂练习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过程
的下列各式,其中正确的是(???)。
逐个分析对、错及错因。正确为(C)。
强化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达到熟练书写;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
结合学生总结,加以完善。
作业课本第145页第1、2题,第146页第3题。
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内容。
训练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能力。
投影随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BaCl2? NaF? MgS? K2O
3.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
考察本节所学概念。
考察本节重点掌握情况。
针对优秀学生。
附:随堂检测答案
高一化学教案【第三篇】
复习目标
1、了解物质简单分类法的意义
2、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3、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掌握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4、掌握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5、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能判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6、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1、物质都是由XX组成的,单质是XX,化合物是XX。元素在物质中以两种形态存在,即XX和XX。
2、物质可分为XX和XX。混合物可分为XX,XX和XX。按照元素的组成和性质,纯净物通常可以分为XX,XX,XX。根据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化合物可分为XX,XX。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XX和XX。XX是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例如Na2O2、MnO2是金属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XX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NO、NO2是非金属氧化物,但不是酸性氧化物。
之间的反应通常是复分解反应。
4、光束照射胶体时,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借助此现象可以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微粒在分散剂里作定向运动的现象,叫做XX。它说明胶体的微粒带有XX。能使胶体聚沉的三种方法XX、XX、XX。
5、利用XX分离胶体中能够的杂质分子或离子,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称为XX。只有浊液中的微粒不能通过滤纸,只有溶液中的微粒能通过半透膜。(滤纸的孔隙比半透膜大)。其他和胶体有关的现象:土壤,水泥,三角洲,有机玻璃,墨水
6、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反应方程式。
7、电离是XX。电解质是XX。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电解质一定能够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判断一种物质属于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时,先排除混合物(溶液)和单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思考:①盐酸、NaCl溶液都能够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吗?
②为什么氯化钠晶体不导电,但是氯化钠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③SO3、CO2、SO2、NH3溶与水都能够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吗?
叫做强电解质,包括强酸(HCl、H2SO4、HNO3、HBr、HI)、强碱〔KOH、NaOH、Ba(OH)2、Ca(OH)2〕、盐。
思考:NaOH水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
叫做弱电解质,包括弱酸(CH3COOH、H2CO3、HClO)、弱碱(NH3H2O)、水。中强酸H3PO4、H2SO3也是弱电解质。
思考: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
书写电离方程式要注意:写强酸,强碱,盐的电离方程式时化合物写在等号左边,电离出的离子写在等号右边。阴阳离子正负电荷总数必须相等。要正确书写离子符号,如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
8、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条件(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9、书写离子方程式步骤: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拆成离子——删去相同离子——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的物质:气体、沉淀、弱电解质、单质、氧化物)。
10、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碳酸钡与盐酸反应:XX
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XX;
FeS与盐酸反应:
NaHCO3+NaOH==Na2CO3+H2O;
NaHSO4+NaOH==Na2SO4+H2O;
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反应: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
11、如何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
(2)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看电荷是否守恒;
(4)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12、离子的大量共存问题
(1)看清题目,找出隐蔽条件,如在强酸(强碱)溶液中,是否有颜色
(2)离子之间反应能生成沉淀的不能共存;
(3)离子之间反应能生成水等难电离的物质
(4)离子之间反应能生成气体的不能共存;
(5)在溶液中有电解质溶液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6)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较强的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
13、常见离子检验
离子使用的试剂方法及现象
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三价铁离子、二价铁离子、铵根离子。
反应过程中有XX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生成氧化产物,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生成还原产物,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
元素处于最高化合价时,一般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化合价时,一般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15、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16、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
(1)2KBr+Cl2=2KCl+Br2
(2)2H2S+SO2=3S↓+2H2O
(3)Cl2+2NaOH=NaCl+NaClO+H2O
17、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质量守恒定律:XX和电子守恒定律:XX。置换反应全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全部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和分解反应一部分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8、(1)铁的还原性
与氯气反应方程式;
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与氯化铜反应离子方程式。
(2)正三价铁的氧化性
2FeCl3+Cu=2FeCl3+Fe
(3)正二价铁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
氯化亚铁与金属锌反应;
(4)正三价铁离子与可溶性碱反应离子方程式
氯化亚铁与可溶性碱反应离子方程式;
Fe(OH)2: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很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化学方程式
总结最新一年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会为您整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一第一单元化学教案:元素与物质世界”给您带来帮助!
高一化学教案大全【第四篇】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2、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4、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为学好化学做充分准备。
5、知道探究性学习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6、绿色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策略
1、魔术表演。
(1)魔棒点灯。
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锰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
(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
(3)白纸显字。
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酞溶液写好“奇妙化学,源于生活”八个字,晾干呈无色,将稀氨水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氨水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8个红字。
面对学生好奇、兴奋的眼神,教师很自豪地告诉学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小组交流“你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组内的1个同学到全班交流。(针对不能很好合作的小组,让他们加强合作重要性的体验)
3、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以下要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学习化学的要求:
①认真预习,重视实验。
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③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
④独立完成作业(包括书面、手工、调查、研究等作业)。
5、[要点1] 化学的作用
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例如,懂得了燃烧的原理,就可以使燃烧充分,节约能源,并能有效地防火灭火等。
学习化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如可以从石油中提炼汽油、煤油、柴油等,从空气中提纯氧气等。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等。
学习化学,也有利于人们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或领域。
[要点2] 怎样学好化学
学好初中化学,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系统地、熟悉地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一部分同学在初学化学时感到有极大的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感到“容易懂、记不住、难理解,不会解答问题”,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其实学习化学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只要了解学科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要想学好化学,希望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信心。要充分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是中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能有轻视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化学。
2、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3、认真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思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4、良好的思维习惯。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窍门”。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
5、学好其他学科。学好化学,除要注意化学的学科特点外,更要注意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联系。学好数学、物理、生物等是学好化学的有力保证,当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在化学这门学科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除进行化学实验外,更要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同时通过了解世界上关于环境、生命科学、材料、能源等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从而进一步明确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总之,只要同学们能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多看书、勤记忆,认真做好实验,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要学好化学必须做到以下“六个字”。
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化学学习方法。 “六个字”
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