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精编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班公开课三角形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讨论、操作等活动中,帮助幼儿认识三角形。
2、诱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投入的态度。
活动准备
六幅三角形的图案,若干长短不一的纸棒。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教师出示三角形图片)(幼:三角形)
师:你还在哪里看到过三角形?(幼:屋顶、积木……)
师:我们小二班里有没有三角形宝宝的?
二、感知三角形:
师:三角形宝宝十分的调皮,它很喜欢和小朋友捉迷藏,你们看看它躲在哪里?(教师出示六幅有三角形的图案,与幼儿一同寻出隐藏的三角形)
师:这里有这么多的三角形宝宝,现在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变出一个三角形出来。小朋友们看纸上有什么?(三个点)
师:现在老师要用这三个点变出一个三角形出来。三个小点是好朋友,它们要手拉手。(教师将三点连接)
师:你们看到老师是怎么把三个点变出一个三角形的?(用线将三点连起来)
师:那小朋友们猜猜看如果三个小点排成一条直线能不能变出三角形宝宝的呀?(教师将点一直线排列)教师根据幼儿猜测进行实验证明。
师:小朋友看看这些图案里的三角形和老师变出来的三角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教师小结:三角形的共同特点:三角形宝宝都有三条边,三个角,而且如果小朋友也想和老师一样想用三个小圆点变出三角形宝宝,就不能让小圆点宝宝们站在一条直线上。
三、幼儿操作:
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做魔术师,老师这里有长短不一样的小木棒,请小朋友们来帮助这个三角形宝宝变出另外一个三角形宝宝出来。
师:小朋友们给三角形宝宝找到了这么多的朋友,它可开心了。三角形宝宝说:我有这么多的三角形朋友,可我也想和小二班的小朋友做朋友,小二班的小朋友可不要忘记“我”。
师:小朋友们会不会忘记三角形宝宝呀?来给三角形宝宝说说看它是长什么样的?(引导幼儿再次记忆三角形的特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基本完成,幼儿对于三角形的认识更加深刻。动手操作环节幼儿积极性高,三角形形状也完整。本次活动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1、在幼儿指出图片中三角形时,教师应该及使用笔标记出来,并可做一些语言引导,帮助幼儿初步认识三角形。
2、用点画三角形时可以让幼儿自己先动手,在进行活动,不同的操作环节有助于帮助幼儿提高兴趣,加深印象。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2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教学内容:六年制人教版第九册75~77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通过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探索规律。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重难点突破: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及教师多媒体演示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概括、归纳出面积计算公式,从而掌握计算公式。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发挥想象任意拼摆。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提出任务,能否拼出平行四边形。 学生动手拼摆,与同桌交流。 2.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经验。 引导学生发现并板书: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师用课件演示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3.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讨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提示做好记录。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适时引导。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 右边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5厘米,高是6厘米,试求三角形的面积。 5.出示: 右边三角形的底是10厘米,高是4厘米,试求三角形的面积。 右边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高是5厘米,试求三角形的面积。 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小组内讨论。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集体评价。 6.小组讨论,总结三角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总结并板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7.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公式。教师板书。 8.多媒体出示问题: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00cm,高是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要求学生用公式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集体订正并强调解题的完整过程。 三、反思总结,质疑问难。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判断。(1)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比三角形面积大。 ( ) (4)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是三角形的2倍。 ( ) 2.相信你能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3
活动三:老师还会一种推导方法,叫折叠法,看哪位同学最聪明,能用这种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教师介绍。
教师讲解,并用三角形的纸给学生演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底÷2)(三角形高的÷2)
[《差异网·》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这对有余力的学生是一种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3、教师小结:我们用拼图法、剪拼法、折叠法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那么,如果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你能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三、巩固应用
公式运用
1、出示例题: 红领巾的底是100㎝,高是33㎝,红领巾的面积是多少?
( 学生尝试完成) 交流做法和结果 S=ah÷2
=100×33÷2
=3300÷2
=1650㎝2
2、你会计算这个三角形标志牌的面积
3、对比练习,分别计算,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
4、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你认识吗?算一算2块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做这样的两块标志牌 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5、火眼金睛
四、巩固拓展
图中有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你能找出几组?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都有哪些收获?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4
昨天,布置学生预习“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并让他们完成书上试一试两道求三角形面积的题目。
今天,尝试了预习后的数学课的上法。
“你们都预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谁来说一说三角形面积怎么算?”一上课,我就开门见山地问了。
知道的学生不多。可能出现的原因有:一是学生没有把预习当成作业;二是学生不知道怎么预习,没完成;三是学生预习时记住了,隔了一夜忘了……原因不同,该如何了解真正的情况,再进行完善?
我抽了上等生来进行回答,目的是想在课始就给学生一个正迁移。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我让孩子们读了一遍,追问:“怎么得到这个公式的?”
孩子们愣了一下,马上有几个学生举手。
我没有马上抽学生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如果直接抽学生回答,那些已经忘得差不多或根本没预习过的同学可能会更听不明白,或者他们的学习准备还没到位。经过同桌互说,他们已经有的经验能产生“共鸣”。
“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三角形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
“谁听明白了?”我又追问。
我相信很多学生还是没听明白,拿出自制的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演示了一遍。边演示边明白如下几个问题:
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三角形面积有什么关系?
二.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与三角形的底与高有何关系?(这两个问题好像有点乱,怎样组织一个问题来引领?就提“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吗?学生能一点一点的说出来吗?我觉得这里需要明白这几层意思,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原来三角形面积的两倍,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来三角形的底,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高,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用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除以2。自己说说都感觉有些糊涂,学生能清楚吗?)
有两位学生纠结于是不是所有三角形都可以,我用一个大三角尺与学具一比较,好在对比强烈,学生能看明白。
“老师,不拼可以吗?”
“可以,把三角形割补成平行四边形”。前者应该是没预习或没有把书上的推导图看明白的学生。后者一定是看明白了。
我利用画在黑板上的三角形,先介绍找出高,边的中点,连接这两个中点把三角形分成两部分。再拿出课前折的上半个三角形,一旋转,就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了。很直观形象,比课件好用多了。这里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一些“潜规则”,比如,怎么把那两个中点一连,高也就是一半了?旋转之后,怎样让学生感觉到这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虽然不用证明,但数学应该是严格的吧。)
练习的设计,大致按照书上的一二三进行。第一题是给出底和高,求面积的表格练习。做的时候再次强调了怎么填表格,什么时候要写单位,什么时候不写。第二题是计算发现题。引导学生得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对于高标在外面的方式有些学生不理解。在学习高的那一课应该强化一下钝角三角形的高。这一题还进行了改编,让学生再画一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第三题是量底和高,算面积。
明天学习“梯形的面积”了,如果还是按照这个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我可以在哪些方面深入一点?(今天上课的感觉很好,为什么写出来这么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