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学范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2、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二、对话平台
(一)自读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二)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wèi。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三)读思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此处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录像,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烈。)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练习
1、填量词
2、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火红火红
写字
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1)都是半包围结构。
(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1、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延时评价更易于调动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欣赏激趣,情境导入。
1、(欣赏傣族风情图片)师旁白: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欢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家的习惯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水泼在身上越多表示对他人的祝福越真诚!)
2、学生畅所欲言:“欣赏完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课件出示第78自然段)情境导入:“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们一样有着许多的话儿要说,让我们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请同学们一起读!”
4、示题质疑:“多么幸福啊!多么令人难忘啊!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如此难忘呢?(板书:在难忘下面加?)
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l2个词语。
2、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2、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课,激发兴趣。
⒈、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
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
2、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到底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新词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出示生字。各自拼读。
注意:前鼻音“穿”,后鼻音“忘、龙、向、令”,多音字“铺、盛”。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3)识记生字。
加一加:“泼”、“炮”。
换一换:“席—度”、“空—穿”。
减一减:“响—向”
猜谜语:“死了心”是“忘”,“今多一点”就是“令”。
(4)认读长句。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5)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开火车读,互相评价。
3、整体感知内容。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文讲了()和()一起过()的事。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提醒注意关键笔画。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忘、泼、龙、令”并讲述:
“忘”:上下右结构,下面稍微宽一点,注意字的结构,上面是个“亡”,不要多写一点。
“泼”: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为“发”,不要写成“友”多一点。
“龙”独体字结构,最易写错,别忘了第四笔撇,不能写成“尤”。
“令”与“今”一点之差,要区分。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了解了他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12个会认的字,开火车认读。
2、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1)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2)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3)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1)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特别难忘,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2)“特别”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放到句中说一说(非常、十分。)
(二)学习课文3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有关语句。
(1)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①展示象脚鼓图片,并介绍。
②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
(2)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①抓住“地毯”,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最尊贵的客人时。)
②这是一个比喻,生动形象,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③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之多,突出了泼水节隆重而热烈的场面,这是傣族人民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
④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
教师介绍资料: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每天他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多重要
的事情,工非常繁忙。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周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远千里,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
过渡: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到了傣族人民身边,人们怎能不欢呼呢?
(3)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2、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三)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
1、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课本插图)
品读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图文对照,说说周总理的打扮。用一个词说说周总理脸上的表情。
(周总理的打扮和傣族人民是一样的;周总理和蔼可亲、笑容满面。)
(2)指导朗读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感到高兴,他是怎么做的?
(1)画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语句,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指导朗读,指名读,表演朗读。
(评读:读第一句,体会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及发自内心的高兴心情,读第二句,感受周总理与人民共舞的美好画面。)
(四)朗读第五、六自然段,感受热闹场面,体会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1、读第五自然段,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用“——”画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1)男生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交流后,出示词语: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
练习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3)小结方法:借助重点词,就能把当时的场面说清楚。
(4)说话训练,体会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祝福。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5)男—合作读。
2、齐读第六自然段,语速稍慢,表达幸福与开心。
(五)学习第七至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
1、正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2、体会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幸福、难忘、开心)
三、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齐读课文。
2、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可以填“幸福”、“欢乐”、“开心”、“特别”的泼水节等)
3、说说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来到傣族村寨,把美好的祝愿带给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完成课后思考题。
板书设计
盛情欢迎
11难忘的泼水节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2)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二: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3)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泼水节因为敬爱周恩来总理花炮对襟白褂敲鼓
银碗祝福健康长寿幸福令人盛满
(教学多音字:盛)
(4)认读长句。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5)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2)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3)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1)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4)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四、写字指导。
书写生字“龙、恩、寿、柏、泼、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三自然段。
二、体会感悟。
1、设疑: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2)“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3)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3)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4)交际互动。教师演总理,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
(5)课件演示泼水的场面。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习第6—8自然段。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脚、凤、凰”
五、拓展延伸。
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
《难忘的泼水节》【第四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挂图 音乐《爱我中华》 收集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泼水节的画面
1、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二、谈话导入
是的,你们看到的是居住在美丽的西双版纳的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每当泼水节到来时,傣族人民就载歌载舞地庆祝节日。今天我们再来感受傣族人民是怎样和敬爱的周总理过泼水节的。
二、读课文,了解人们用怎样的方式欢迎周总理的。
1、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2、指名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人们如此的喜欢周总理,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迎接总理的,谁来把第三自然段的相关词语找出来告诉大家并加以理解(四面八方、一条条、一串串、欢呼)
4、多么令人感动的场面啊!大家赶快读读吧。
5、读后,你一定想问:周总理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知道有关周总理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讲?
6、指名说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7、听了这么多的故事,你认为总理是个怎样的人?你希望见到他吗?
8、指名说出对周总理的认识。
9、是的,傣族人民此时的心情和我们一样,也非常的想见到周总理,他们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迎接总理的到来,他们是那样的激动。此时,我们的心情和他们一样,让我们一起大声的、有感情的读读吧!
10、生自读第三段。
11、师生交替读,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话:“周总理来了!”
三、看图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
1、 瞧!傣族人民期盼以久的总理真的来到了人群中,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穿着、表情、动作、人物的心理活动)
3、大家观察的真仔细,我们来看看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4、自读4、5自然段。
5、师:刚才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读的非常投入,但是从你们的面布表情中告呶遥?忝腔褂幸陕牵?芨嫠呶衣穑?br> 6、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7、老师也有不懂的问题想请你们帮助解答,书上有“欢乐的鼓点”在那种场面可能还会有欢乐的什么呢? “地毯”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
8、指名说
9、问题解决了,我相信同学们会读的更好。
10、齐读第4——5自然段。
10、 师领读,生模仿总理做泼水的动作,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并指名说一说。
11、男生读女生作动作,女生读男生作动作。
四、指导读课文6——8自然段
1、多么热闹、多么难忘的场面啊!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看看下面三段与前面几段有什么不同?
2、生自读最后三段。
3、指名说我的发现:三段都是感叹句
4、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5、生评价。说说感叹句怎样读?为什么?
6、分组比赛读。
五、拓展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句话,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傣族人民与总理的深厚友谊,那份友谊是那么的刻骨铭心。你一定感慨万千,快吧你的心理话对大家说说吧?
2、你还收集了哪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赶快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