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反思 >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教学反思【实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47429

【导言】此例“《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教学反思【实用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第一篇】

1、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己任。

这是1篇小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我们在教学中不用讲出来,但是教师心目中应该有这样一个“小说”的概念。孩子们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印象是相当深刻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强调人物形象的塑造,让人物形象活起来,这应该成为我们在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文目标。为此,我们需要利用文中的语言让人物形象在孩子们细目中储存下来,使这些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2、形象是活的,抽象是死的。

一个人物的形象离不开他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细节,所有这一切的综合,让一个人物形象站起来,活起来。有的老师是这样上课的:他也是抓住“神机妙算”这个词语来展开教学的。(1)他问:“孩子们,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谁来给大家解释一下。”——“神”是神奇;“机”是机智;“妙”是巧妙;“算”就是谋划。连在一起就是“神奇的机智,巧妙的谋划”。(2)大家来看一看,找一找,文章那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孩子回答了:知天文,晓地利,识人心。(3)教师总结:大家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体现在这三个方面,下课。这样的教学,孩子们对于人物形象的品读、感悟有多少深刻认识吗?我想不会的,这就是抽象了人物形象。这叫什么?这叫“扒了诸葛亮的皮,抽了诸葛亮的筋,吸了诸葛亮的血,剩下的只有诸葛亮的骷髅。”在非常理性的“解剖”下面,形象被抽象化了,形象死掉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诸葛亮的聪明机智,诸葛亮的雍容大度,诸葛亮的温文尔雅,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所有的神韵都被抽干了。我们只有通过反复引领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将一个个人物形象塑造出来,让这些人物在纸面上站起来,在学生心中丰满起来,才能达到“让人物形象活起来”的目的。

3、在品读活的语言中储存活的形象。

我觉得形象化的语言是刻画人物形象最好的载体。要让孩子们感悟形象、树立形象,再现形象、描绘形象,就必须引领孩子们品读文中富于形象化的语言。在这片文章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了两处非常主要的语言点:(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一般的老师讲解课文,到这里仅仅注意到了这里的“雾很大”,没有再注意其它,但这是不够的。我是这样想的:这时候鲁肃和诸葛亮都在船上,他们都看到了这场大雾。假如你是鲁肃,你看到这场大雾,你是什么感受?(惊讶、害怕——因为他们正在向曹军水寨前进)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如果你是诸葛亮,你看到这场大雾,你会想写什么?他有什么感受?(高兴、得意)谁来读一读?通过这样一个语言点的。读、悟,对人物形象进行再现和再造,使这个形象深深植根到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中,使这些形象化的语言植根到孩子们的语言世界中。(2)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如果要抓文章“文眼”的话,我倒不认为“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是全文的文眼,因为这里太抽象。而恰恰是这个“笑着说”才是文章最传神的地方: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所以,这个地方应该让孩子们反反复复诵读,反反复复品味——诸葛亮在笑谁?有的说在笑鲁肃,有的说在笑周瑜,有的说在笑曹操,有的说在笑自己。孩子们对于品味这样形象的语言是非常有兴趣的,正是这样有兴趣的品味,才使得孩子们品出了语言之美,语言之妙,也品出了人物的精神和内涵。

只有花力气去品味活的语言,才能引导孩子们品味活的人物形象,从而引领孩子们进入文本之中。

在王崧舟老师这节公开课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学生的素质高超,更加有感于王崧舟老师对生本的关注与引导。只有在教师这样精心地设计和引导之下,学生对于文本的感悟才会层层深入——这种理解是任何一种教学思想所无法达到的。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虽然有教师作秀之嫌,但课堂学习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既然效果突出,我们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即使高效课堂,即使生本教育,不能达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又有何用?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第二篇】

今天,我教《草船借箭》一文时,“例行公事”,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质疑问难。大多数学生就围绕“谁向谁借”、“为什么要借”、“借的经过”、“借的结果怎样”来提问题,这时我发现郭威的小手举得特别高,一直不愿放下来,我心里嘀咕:还会问什么呢?可为了不打消他的积极性,我请他发言:“‘借’是需要经过别人同意的,而在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诸葛亮应是‘诈’箭,为什么要用‘借’呢?”当我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时,感到为之一震,一名小学生居然敢向老师发问,敢向教材挑战。我马上意识到,敷衍、搪塞都是行不通的,课前精心准备的教案也应搁置一下了。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可书中明明用的是‘借’啊!这可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呀!”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不一会儿,A说:“两军对垒,运用策略,不能说是诈骗,不然诸葛亮怎么能称得上是军事家呢?”B说:“从现在法律的角度看,十万支箭并非是一个小数目,诸葛亮犯了诈骗罪。

”C马上说:“不对,那也得分清什么时间,为谁服务呀!诸葛亮这么做是为了国家,为的是蜀吴两国的。利益,所以我认为这个‘借’最合适!”“‘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我看过《三国演义》,在以后的战争中诸葛亮不也把这些箭如数奉还了吗……”争辩声、讨论声、称赞声不断地传出。

当我看到这一幕时,不禁感到一丝欣慰。正是由于我今天的包容态度大度,才使得我对我的学生有了新的而且深刻的认识,也使得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了民主的课堂氛围,因而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这使我不由得想起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于是,我没有断然判定他们说得正确与否,而是对他们敢于大胆质疑,发表自己意见进行了表扬,学生个个喜形于色。

“那究竟用这个字合适吗?课文中你会有新的发现。

”这一过渡自然得体,使得学生乐意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去读文章,去思考。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第三篇】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河南省新郑市新村镇梨园小学 任巧英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教学时我落实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

一、从题入手,因题质疑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由课题展开思考,设疑。

师:看了《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草船借箭”为什么说是“借”箭而不是“取”箭,“骗”箭等等 。这一目的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从中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确定教学活动的重点。

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教会学生质疑,还要让学生学会解疑。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 。如“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全班交流,各抒己见表现个体思维等方面的差异。

三、发散思维,勇于探索

教学中选择有思维含量的“发散点”是有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关键。课堂上学生质疑:如果三天内江面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落空了会怎样呢 ?问题一提出,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诸葛亮肯定大难临头中计了,有的说,诸葛亮足智多谋,定会有化险为夷的计策 ,有的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一回诸葛亮很可能凶多吉少……围绕诸葛亮这个人物命运的预测,学生的看法虽然不同,但言之有据 。教师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肯定学生的思维,并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继续探究。

四、教学中存有不足之处

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 ,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 李秋明

这节课结束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平时,每节课教师都是主人,串讲串问,有时学生脱离轨道马上拉回来,生怕浪费一点教学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有时又害怕学生造成尴尬的场面,自己下不了台,每次涉及质疑问题,都是“蜻蜓点水”,有时甚至牵着他们走。可今天课堂上这两个小插曲,反而使我感到了教学的轻松,学生创造的火花也在不断闪烁。那么,我们如何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呢?

一、创设安全的学习氛围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呼吸。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这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如当学生提出第一个疑问“借”用得不对时,我就进行纠正,他也许会有苦恼,也许会有被批评的不悦,而我并没有这样做,这就还给了学生学习的充分自由,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参与的乐趣,享受到发表不同意见的乐趣,使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疑而不问”,那些不善于质疑的人,一般学习态度懒散、知识面狭窄,而乐于发问的人却思维活跃,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一般地说,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二字。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就会出现一种力求统一矛盾,使心理状态趋于平衡的要求,促进了思维的展开,一旦这种矛盾统一了,便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质疑就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由疑而问,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哪怕是一些幼稚、肤浅的问题。

三、张扬儿童创造的天性

“疑”是创新学习课堂的主轴承,思维是创新学习的核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而创造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健全人格的特征之一。在过去,教师往往只注重教育学生确信书上写的、老师讲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异议,就很生气,即使学生的意见是对的,也要顶回,其实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在上述案例中,如果我直接批评了那位学生:“明明是草船借箭,有什么不对?”那样,学生就不会发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通过这个“借”字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更不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如果我先告诉那个学生:“曹操就是生性多疑,是比不上诸葛亮的。”相信这个学生会很受打击,以后可能只会循规蹈矩地遵循所谓的“正确与否”,从此扼杀了儿童创造的天性。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那种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的教学,只有那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福建省南安市九都中心小学 黄乌治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小学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章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下面是我教《草船借箭》时的一个片断:

师:同学们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刚才又自由读了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诸葛亮运用计谋,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事。

生:周瑜想用三天造十万支箭的办法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击破了周瑜的阴谋。

师:读了课文后,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生:周瑜为什么要陷害诸葛亮?这对他们联合抗曹有好处吗?

生: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要陷害他,为什么还要去借箭呢?

生:鲁肃为什么会听诸葛亮的安排?

生:诸葛亮为什么要向曹操去借箭?还那么有把握?(学生一共提了不下20个问题)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思考价值。老师觉得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怎样认识文中的这些人物,把握了人物的特点,问题也自然解决了。大家有兴趣来研究这些人物吗?

生:有!

师:文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来读书研究,注意抓出他的特点。

(学生进入探究性阅读活动。七分钟后,展开读书交流。交流中,学生对人物的分析还有一定的见地,但对事件的理解比较分散。)

在这个片断中,我能对学生的读书质疑进行梳理,但没有根据文章内容所要体现的内涵价值来恰当归纳、提升学生的问题,而是将学生引导到事先设定的探究人物的特点上来。本文是一个历史故事,人物的特点也是在具体的情节中体现的,如果我能有意识地对学生的问题引导调整,以“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这个问题统领全文,贯穿整个读书探究活动,学习的目标将更加明确,文本价值也会有效体现。另外,学生各自探究的问题过于分散,在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探究成果时,必然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如研究曹操的同学关注的是曹操的特点,而对其他人物的认识只能听听而已,因为自己没有探究的基础,对其他同学的探究成果就不能辩证地分析,更谈不上发表个性化意见了。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体会到适时抓住学生的阅读发现,积极创设适于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性阅读的前提与关键环节。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第四篇】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心里很妒忌。想要加害于诸葛亮,就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说只要三天就能造好,还立下了军令状。

周瑜派鲁肃探听消息,可鲁肃却私自拔了二十条船,根据诸葛亮的要求,两边排上一千多个草把子,并用青布幔子遮起来。且答应对周瑜保密。

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和鲁肃秘密地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都用绳子连接起来,朝北岸驶去。这时大雾漫天,船已经靠近了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又命令军士们擂鼓呐喊。曹操听到鼓声就下令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诸葛亮又下令把船头调过来。天快亮了,诸葛亮下令返回南岸。

周瑜得知借剑的经过,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1 74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