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教学反思【最新4篇】
【导言】此例“怎么写教学反思【最新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本学期教学反思【第一篇】
这周我意识到我们的教育不能太以自己的想法为中心,我们不能总侧重于纵向比较,忽略了横向比较。因为孩子们比较看重横向比较。他们不会羡慕那些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孩子,但他们无时无刻不渴望着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他们真正的爱。
有一个孩子对我这样说:“老师,自从家里有了小妹,我做什么错什么。父母不再关心爱我了。我每次考差,父母都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我现在不想学习,也不想呆在家里。”十几岁的小男孩说出这样的话让我很惊讶。接着这孩子泪光闪闪地告诉我他不在乎一周拿多少生活费,穿什么牌子的衣服,他只希望父母能把给他小妹的爱分一点给他。我想或许孩子把这个看得太重,亦或是他没有理解父母的爱。而且他的父母也许觉得给他吃穿供他上学还要养他小妹很不容易,已经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可是他的父母明显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这个孩子学习状态不好与他的家庭有着必然的联系,事实上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想法,满足孩子们正在的需要。教育需要爱,养育更需要倾注所有的爱。
还有一个成绩特别优秀的孩子做了一辈子让她后悔的事。她早恋的原因的相当简单:在天冷的时候只有那个男孩会提醒她添加衣服。但凡她的父母、老师、朋友或是她周围熟悉的人说一句关心的话语她也不可能犯下如此年轻的错误。出事后,家人后悔莫及,老师也痛心疾首,她木讷地坐那一言不发。当大家不明原因一味指责她早恋时忽视了她只是单纯地想得到关心,只是幼稚的她选错了对象。如果父母没有常年在外务工,事发之前父母、老师主动和她沟通,多一点关注在她身上,至少会大大减少发生这件事的概率。如今物质满足的孩子们更多的需要精神上的富足,他们希望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们不再是孩子,孩子们也不是曾经的我们。我们自认为给孩子的是最好的,可是孩子们并非这样想。我们不能总是从成人的视角看待孩子的世界,我们要了解孩子们内心的想法,走进他们的心灵,给予他们最需要的爱!
最新教学反思【第二篇】
童话不仅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绚丽瑰宝,也是启迪儿童心灵智慧的绝佳秘籍。它语言妙趣横生,寓理其中,有着独特的精神力量与教育价值。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1课《一块奶酪》是1篇情节生动、富有悬念的童话故事。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搬奶酪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蚂蚁队长经过一番犹豫,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在此过程中蚂蚁队长心理发生了多次变化,学生可以据此想开去,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情境创设 趣味导入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创设“作者来信”这一情境,将课文的主线问题“你能找到蚂蚁队长发生了哪些心理变化?”隐匿其中。读完了作者的来信后,学生们积极接受挑战。“今天不做小新芽,我们来做小蚂蚁”,学生代入角色“小蚂蚁”,和课文中的主人公一起搬运奶酪。从而聚焦课题,导入新课。
小组合作 探究分享
整体感知后,学生根据“作者来信”即导学单在文中找出能够体现蚂蚁队长心理变化的词。以读促讲,孩子们纷纷化身蚂蚁队长朗声宣布禁令,共同探究蚂蚁队长内心坚定的原因和体会。老师以“是怎样的奶酪”带领学生读中展现“诱人”,课堂氛围高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自主总结学法,为小组合作探究做铺垫。《周易·系辞上》提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将合作精神放到实际学习中,六个小组分别承包“七上八下”“生气”“犹豫”“坚定”的原因和体会,轮流发言,思维碰撞,汇报补充,合作探究。
评析角色 想象续编
学生在读、议中品析蚂蚁队长大公无私、严于律己、爱护弱小等品质,老师将其拼成蚂蚁队长的形象作为板贴,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接近尾声,学生畅谈自己对蚂蚁队长的看法,在表达中再一次回顾梳理课文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三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关心角色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学生据此思考“奶酪被搬进洞里去后又会发生什么?”,有的孩子仿照前文的格式妙笔生花,有的孩子大胆设想童真无穷。
评课议课 砥砺前行
课后,在集团专家周正老师的引领下,语文组进行研讨活动。老师们关注到了新芽班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对本节课进行了详细的点评。
教学反思【第三篇】
历史知识虽然繁多而复杂,但是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规律进行记忆。如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许多国家发生,但各国的背景有着共同之处,主要的规律就是1、根本原因是本国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封建势力或殖民势力严重地阻碍它的发展。2、矛盾激化即封建势力或殖民势力的压迫。3、思想启蒙: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进行猛烈抨击,宣传自由平等,启迪了人民的思想。规律记忆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记忆法,它是在找出共性的前提之下,再找出个性,这样常常能起到触类旁通、一石三鸟的作用。
教学反思【第四篇】
《塞翁失马》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三十课古代寓言两则中的一则,是1篇短小的寓言故事同时也是一则短小的文言文。
寓言常较短小而寓意深刻。根据文章的特点我设计的学习目标是: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
2、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寓言寓意。
3、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首先由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导入,意思: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知道了成语的意思你知道关于塞翁失马的典故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在走进课文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七个小活动,活动一是预习检测,主要检测学生读课文的熟练程度和概括故事的能力。需要注意的几个读音是其父曰其中父指老人,当读父(fù)时指父亲;将带领的意思这两个字需要讲解一下。在这个活动中还添加了一个小游戏:去掉句读你会读吗?这个游戏学生很感兴趣进行的也还好,但有个别学生对课文还不大熟练有读错的,由此引出下一个活动活动二:自由朗读,小组展示。在这一活动中各个小组都展示出了自己的特点,其中二组一学生读出了老翁的味道,遗憾的是我没有进行适时点评,点评不到位。
活动三:结合注释,译读课文。先结合注释自己翻译课文再对桌合作一人读一人译。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表现的可以,课下也都预习过了,但也还是有学生没有对桌互译。活动四:说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醒学生要复述的简洁明确。这一环节中也加了一个小游戏:正当配音演员,结合视频用课文中的文言文给配音。学生兴趣很高,但也有个别同学只是在看视频。活动五:课文理解与感悟。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三个问题来理解课文内容。情节概括: 失马—得马—折腿—保命,众人和塞翁面对这些事情分别是怎样的态度?为什么会这样?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从而推出寓言的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活动六研讨部分主要是联系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认为好事能变成坏事吗?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最后活动七:积累成语讲故事。课下已经让学生准备了,课上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学生不敢举手,有的学生做得很好,课下准备了幻灯片课上展示的,并作为一个小老师提问学生。
最后是整理积累本,做好笔记。这堂课环节还可以但是有些环节的效果还是没有出来,如小组结对一人读一人译时可让学生脱稿,这样更能锻炼学生的能力。最后因为时间原因学生展示完幻灯片后就到时间下课了,整理笔记没时间了,下次一定要注意分配好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注意教师的语言,要适时点评并要多以鼓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