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反思 >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优秀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569818

【导言】此例“确定位置教学反思优秀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第一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点不多,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那么如何使教学的内容更丰富,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我的主要思考方向。

学生在一年级已学习了用“第几”描述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位置,在二年级时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因此,在导入环节,我出示了小军班级的座位图后,先向学生提出要求:你能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告诉我小军的位置在哪里吗?你是怎么看的呢?学生在描述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第4列第3个”、“第3排第4个”。小军的位置没变,但同学们看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说法,从而使学生产生正确、简明描述小军位置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已具备了确定列和行的经验,因此,便很顺利地得出竖排叫做列,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从前往后数,小军是在第4列第3行。

知道了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后,再将座位的场景加以抽象,用圆圈表示实际场景中不同的座位,详细地标出每一列每一行,让学生在圆圈图中找出小军的位置,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向学生介绍表示位置还可以用更简明的表示方法——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并理解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当学生学会从平面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后,我又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在教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认识教室里的列和行,并学会描述自己的位置和好朋友的位置。再通过对一组数对的观察,认识到同一列的第一个数字相同,同一行的第二个数字相同。(5,y)表示第5列的。所有同学,(x,2)表示第二行的所有同学。当让学生用一个数对表示全班同学的位置时,学生出现了以下的数对:(x,y)、(y、y)、(x、x),通过举例,若y=8时,教室里没有(8,8)这个座位,使学生形象深刻地理解了只能用两不同的字母表示,才能表示全班同学的位置。

练习中,练习三的第2题,当学生完成数对后,我有目的地引导:“观察同列或同一行的两个数对,你有什么发现?”问题具有针对性后,学生都能从同列或同一行的数对去观察、思考,并发现规律。练习三的第3题,让学生讨论:“你发现花色地砖位置的规律了吗?”学生讨论地看似比较热烈,但指名回答时,学生却不敢发言了,在我的再三鼓动下,有几位同学站起来说出了他们的发现:一是同一列的第一个数字相同,同一行的第二个数字相同;二是数字中的奇偶数关系;三是花色地砖第3列1块,第5列2块,第7列3块,第9列2块,第11列1块,第2行1块,第3行2块,第4行3块,第5行2块,第6行1块。第3个发现也就是左右、上下都是对称的。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第二篇】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身边找到数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习情境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有效利用学生的思维矛盾,为学生良好的求知环境。

本节课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有意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障碍,从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矛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带着问题探索、研究知识,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

由于学生对第几排第几个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谁坐在“第2组第5个”位置上产生了纷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教学中的确定位置是不完全相同的,学生认识到确定位置也是要有一定标准的。当学生明确了用“第几组第几个”的形式可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之后,教师引出“数对”,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在班上的位置,然后出示几个不完整的数对,为学生设置了障碍,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解答、揭谜,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进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了“数对”。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同时,使学生逐步突破学习难点。

3、评价方式的多维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本节课教学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这样的总结方式:请你评价一下你自己这节课的表现,你觉得你能摘到哪颗星,想把它放在什么位置上。结合全课的教学,设置了“守纪星”、“智慧星”、“探究星”、“合作星”,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老师的赞赏和肯定,使课堂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改变了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的做法,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关怀,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张扬。

总之,教学要贴近生活找数学,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我设计了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第三篇】

11月21日,我有幸参加石练小学与金岸小学数学教研联谊活动,并在此次活动中上了《确定位置》一课。

本节课既是认识图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的基础。这节课要求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理解数对的意义和表示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数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教学时我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对的表示方法,而是直接告诉他们,然后围绕“这个数对第一个数表示什么?”“数对中第二个数表示什么?” “写数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几个问题展开,让学生体会数对的含义和书写,并使学生初步理解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再通过确定小青班同学的位置帮助学生熟悉这一规则。之后让学生尝试用数对来描述其他事物的位置,加深了对数对含义的理解。

反思这节课,从设计准备到试教,到最后上完这节课,需要我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

1、关于在实际教室里用数对表示学生的座位时,在数第几组的时候,我没有说明要站在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而从学生的角度想则是从右往左来确定,这样就会导致有的学生对“列”和“行”的规定迷迷糊糊,现在反思才明白关键是我在教学时没有突出以观察者的角度来规定第一列和第一行。

2、对于课堂生成问题不能及时的处理。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座位卡找自己的新座位时,出现了两张相同的座位卡(4,1),其实可以先让学生去判断一下是谁坐错位置了,那么她的座位卡应该怎么改?但在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意外”时,我并没有把它很好的利用起来,在这方面还有待我在教学中去实践去探索!课堂教学是可以预设的,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把握临时生成的环节,及时反思和调整教学内容,才能更有效的来调控课堂。

一节课已经结束了,但我的思考却没有终止,考虑着我教学的得与失。每节课都会存在不足,我们要在不断的反思中不断提高。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第四篇】

本节课资料是在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方向与位置”资料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这部分资料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本节课透过让学生看队列训练情境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透过说出小强的位置,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忙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小强的位置,有的从左边数起,有的从右边数起,有的从前边数起,有的从后面数起,这样找出的位置不是唯一的,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够准确,进而让学生统一标准,找到一种既准确又简明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方法的内在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用心性。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圆点图再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学中我先给学生出示了实物图,然后透过电脑演示了有实物图到圆点图的过程,最后把圆点图的各个点用横线和竖线连接起来,然后点子图的各个点逐渐缩小,直到缩到与横线和竖线的交叉点一样大为止。透过电脑的演示使学生亲身感知了由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的变化过程,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由于我班键盘坏了,导致课件播放不了,这一过程很有缺憾。

3、在教学中我应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在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问题的过程。透过学生小组内的谈论,学生找到了许多中简单表示第3列第2行方法。透过学生的讨论汇报,我适时引导从而使学生认识了数对表示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简洁性。

4、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坚持了“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思想。在整节课的设计中我始终以班级座位为切入点,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透过实际的教学,我认为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还存在着以下几点缺憾:

1、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学生自由活动不够充分。在汇报讨论结果的时候又过于仓促,没有给学生留下自己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时间。

2、过于依靠课件,在课件出现问题播放不了的时候,圆点图和方格图失去了原先的作用,导致课堂失去了部分精彩。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第五篇】

1.教学伊始,出示情境图,介绍这是某某学校五年级某个班学生的座位图,你知道小军坐在哪里吗?孩子们的回答也在我的预设中,第一个孩子说道:小军坐在从左边数起第4排中的第4个;第二个孩子补充道:是第4排的倒数第3个;第三个孩子: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第四个孩子认为: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很明显,这个孩子已经预习了。瞧,多少的学习习惯呀!该表扬表扬的,所以在后面引出列和行的时候我特意请这个孩子做小老师介绍的)。前两个孩子表达的意思差不多,所以就请了其中一个孩子具体说了说他是怎么看的。在肯定孩子的说法后我提出了疑问:小军的位置没有变,可你们的说法却不一样,有没有一种确切、简明的方法将它们统一起来呢?使孩子们从中能够产生需要。

2.为了加深孩子们对第几列第几行的深刻理解,我采取和他们一起用圆圈图把每个学生的座位表示出来。“第一列要画几个圆圈?”“一共要画几列?”“图中的第1列在哪里?”“第1行呢?”围绕着这些问题再次让孩子们清晰地感知今天所学的第几列第几行是整个格子或是整个圆圈,为区分与平面图上的第几列第几行埋下伏笔。

3.“数对”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的,教学时我没有像公开课那样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数对的表示方法,而是直接告知,然后围绕“这个数对表示什么?”“数对中前面的数表示什么?怎么确定列?”“数对中后面的数表示什么?怎么确定行?”“写数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几个问题展开,让孩子们体会数对的含义和书写,并使学生初步理解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以上几点是我认为教学起来比较顺,因为内容相对比较好理解,所以孩子们的'参与度也比较高。当然整堂课还是存在着蛮多不足的,比如:

1. 关于在实际教室里用数对表示孩子们的座位时,第一列和第一行的确定我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表述:“站在李老师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这是第一列,这是第二列……”然而实际上站在老师的角度是从左往右确定“列”的,而同时从孩子们的角度想则是从右往左来确定,这样就会导致有的孩子对“列”和“行”的规定迷迷糊糊,现在反思才明白关键是我在教学时没有突出以观察者的角度来规定第一列和第一行。

2. 在教学完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全班孩子们都进行了用数对表示自己的座位和表示出好朋友的座位,比比谁的反应快。孩子们很激动,因为游戏永远是他们的最爱。在游戏中,我还是照着教案的流程进行,按部就班的让孩子们知道有时候站起来的刚好是同一列的,所以数对中的前一个数相同;有时站起来刚好是同一行的,所以数对中的后一个数相同。课后反思,其实对于同一列、同一行完全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而教师则应起引导作用,比如在教师报了(4,1)(4,2)(4,3)后,可以让孩子猜猜可能接下来会报哪个数对?为什么呢?观察这些数对,你有什么发现呢?

每节课都会存在不足,相信有了反思便会有些许进步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1 156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