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教学反思【最新4篇】
【导言】此例“《一分钟》教学反思【最新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分钟教学反思【第一篇】
也许是天气闷热的缘故吧,今天上课的状态很糟糕,感觉头晕晕的,透不过气来。头脑中一片空白,教案不知道被记忆在哪个角落。可是,再怎样难熬,时间也是会过去的,这不?就这样结束了!
下班的车里,我细细回想起教学过程,突然记起有个问题好像没有提过,我问身边的同事,她说的确没有问。天,我怎么会忘记了?也许头真的晕了吧。可是我又转念一想 ,教学中可以遗漏这个问题,想必这个问题可有可无,不提也罢,说不定少了这个问题,可以让另外一个问题更凝练更集中。这也算一种自我安慰吧!
都说我的课实在,没有花架子,同事们的评价让我沾沾自喜,我也觉得那就是自己的风格。可是今天,我发现自己根本就是一直在追求着花架子的,也很浮夸。《一分钟》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我安排的是写话,其实我的用意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这次教训,写一写元元第二天会怎样做。可是在备课的时候我想,如果我的过渡语是:“通过这次教训,那元元第二天会怎么做呢?请大家写一写。”那多平淡呀,一点都不吸引人的眼球。我得来句精彩一点生动一点的过渡,于是就有了课堂中的这句过渡:“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如果一切可以重新来过,那元元会怎么做呢?请大家写一写。”语言是美了,可教学效果也霉了。第一个被叫到的学生是这样写的“我还是再睡一分钟吧,反正时间会倒流的……”,我一惊,首先意识到的是学生没有听明白我的要求。后来我保险一点地叫了一个我们班的小博士,他竟然也是说,还是再睡一分钟吧…… 我这才猛然意识到不是学生没有听清要求,而是自己的引导出了偏差。就为了追求一句动听的过渡语,我把学生引入歧途。我真的很愚蠢!这次教训,更让我明白,教学中应该追求简单但是有实效的`教学方式,不可以为了追求所谓的花架子,去考验学生的领悟能力,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关于写话,我想可能很多老师心里有想法,是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时髦让它出现在公开课里?是不是在二年级训练课堂写话,学生会有难度?我曾经看到1篇文章,题目是《年段读写训练的重点及其教学》,里面清楚地写着低段的习作训练内容:
1、练习主谓、偏正词组的搭配。
2、练习说完整的一句话,连贯说几句具体的话。
3、循序渐进地开展各种造句练习,初步知道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4、模仿写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句子。
5、练习连贯地写句群。
看完我很震惊,因为我觉得我们低段的习作水平好象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于是我就开始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写话训练,以接近文中的要求,当然也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平时的训练一般都给足学生时间,像今天这样在紧凑的教学课堂中写话还是第一次。
试教的时候,有老师就说是不是可以先让学生说,再让学生写。我想,说话的训练在课堂中已经安排很多,再说就显得有点多,而且说过后,写得雷同的就多。反正低段中还没有出现过现场写话,就让我做先吃螃蟹的那一个吧。但是因为学生第一次在这样的环境中写,效果真的很不好,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只写了个头,就没有了下文。但是在中午的批改中,我还是发现了好片段。这是蒋骐羽写的:丁零零,闹钟响了。元元睁开眼睛,心想:今天我可不能再迟到,否则不仅知识学不到,还要挨老师的骂。元元想完就很快地起床了。
我想,多写写,学生心里就会有写的概念,而且多写多写,句子的感觉就会加强,动笔能力自然也会加强,对中高段的习作训练是很有帮助的。我这样做,也算是对中高段的语文老师负责吧!
分钟优秀教学反思【第二篇】
在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之后,学生进行猜想竖直拉的数据波动范围不大,为什么同学们做的沿斜面拉的数据波动范围的波动非常大。通过引导学生的分析数据,启发学生进行猜想。在这里的猜想是学生举手进行猜想回答,这样能够较为合理的节约有限的时间,学生进行踊跃的回答猜想,有的同学猜想是速度大小不同,有的同学说是力度大小不同等原因引起的,这样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在学生猜到可能是由于坡度不同的原因,我及时的抓住这个点将进行猜想研究。在这个同学进行猜想之前,有个学生说是有高度的不同,当时我们继续说是高度不同,会因引起什么不同呢?学生没有进行回答。现在想来学生的猜想也是对的,但是和老师的设计有别。
关于这些猜想的处理,我采用了选择其一研究一个猜想,其他的猜想学生能够进行再课下进行研究。这样似乎激发学生在课下的研究兴趣,又能够保证学生在课上研究的主题不偏。我想如果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会怎样进行处理呢,我可能让学生对于自己的猜想分别进行研究,看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但是在这种比赛的课堂上,我只有舍弃这些,引导学生积极的研究一个主题。这是似乎不符合科学的教学精神。在激发学生猜想的时候,有学生回答力度不同引起的。我当时给以学生直接的回答我们是匀速拉。这样才处理似乎还是不妥。应当也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研究。
在学生的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都不错,能够给根据自己的材料进行实验的方案的设计。他们一般设计两个不同的坡度进行实验,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坡度。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非常的顺利,虽然个别的小组在实验的过程中数据的读取和记录出现了问题,现在看来学生们再动手操作能力需要在平时积极的训练。
汇报的的过程中,我是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到三组的同学代表拿着自己的实验表格在投影上上展示数据并且得出结论。在这些数据的支持下,学生比较容易的得出我们的结论。
最后的一个环节是学生进行在生活中进行应用斜面,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钟教学反思【第三篇】
这篇文章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学生读着课文,感觉写的就是自己或者自己熟悉的伙伴,很自然就入情入境了。在揭示课题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一道算式1=20,引起学生的疑问——"1"怎么会等于"20"呢从而导入课文的学习。
文章的写作很有特色,如当元元被红灯拦住了去路和眼巴巴地看着公共汽车开走时,他都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但他在等车的时候,在赶到学校已经迟到的时候,课文并没有把元元的语言呈现出来,而是留出了空白,留出了给学生驰骋想象的空间。于是我们就可以在这些地方进行补白,学生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平时的积累进行创作。学生的回答往往很精彩,如"元元决定走到学去,他一边走,一边说:'要是早一分钟就不用步行去上学了!'";"元元非常后悔,想: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迟到20分钟了"。这时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课前提出的1=20。
然后再让学生统计一分钟能写几个字,能读几个字等活动,明白1分钟的非凡作用;还可以找来类似的资料,让学生懂得"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的道理。
分钟教学反思【第四篇】
小班的综合活动“穿彩衣”正在进行,孩子们拿着彩纸撕着、剪着。活动结束时,大部分孩子已完成作品。一个小男孩拿着完成了大半的作品犹豫着,最后终于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要求:“老师,等我一会儿好吗?”年轻的教师略微停顿了一下,马上轻轻地对他说:“好的,我们等你一会儿。”教师边招呼孩子们相互介绍作品,边用眼神鼓励男孩加油。男孩投入地操作着,可能由于着急,他的手有点颤抖。大约过了一分钟,男孩终于完成了作品,他兴奋地高举着自己的作品跑向教师:“老师,我完成了。”年轻的教师回应他一个热烈的。拥抱,男孩的笑容灿烂无比。
这一幕让我感触很深。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此类情景屡见不鲜:操作活动中,对动作较慢的孩子,教师最常说的是:“等有时间的时候你再做完它好吗?”一句话使孩子显得十分无助;游戏中,教师一声“活动结束了,赶快把东西收拾好”让孩子的兴趣顿时消失;问答环节中,有的孩子站起来因紧张一时说不出答案,教师的一句“请先坐下,等想好了再回答”让原本忐忑的孩子欲言又止。今天,这位年轻的教师既面向全体,又照顾个别,用了一分钟的时间帮助孩子体验到了善始善终完成任务的快乐。
一分钟,虽然很短暂,但包含了对孩子的理解和宽容。正是因为这一分钟,使教学环境显得和谐、民主、自然,孩子们保持了活动兴趣,满足了探索欲望,体验了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