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实用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实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九年级历史课教案【第一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分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在原因上的反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
2、这些起义的目的有没有完全达到?(没能直接占领大城市,还遭到严重挫折。但是,起义的部队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远征二万五千多里到达陕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征。(布置学生集体朗读“导入框•长征”一诗,带着问题进入情境,阅读60——64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星火燎原之势形成后,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正确指挥下,红军粉碎了敌人前四次“围剿”。但是,后来党内又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由李德、博古等人实施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2、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可按下列提示,分层启发:
A.遵义会议在哪一年召开?(1935年)如何记住这一年?(从1921年党的诞生到1935年,经过了14年,从1935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也经过了14年。)
B.比较这前14年与后14年党的历史,有什么重要变化?(前14年里,党的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重大的失误,经受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的挫折。后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C.由此可见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是党的历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
1、指导学生完成63页“练一练”(教师在黑板上依据长征路线画示意图,突出瑞金、遵义、吴起镇三个地点,组织学生对照着课本标注出来。)
A.红军经过哪些省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
B.请对号入座地说出黑板上这三点的地名。(瑞金、遵义、吴起镇)
2、“活动与探究1•想一想”,(提醒同桌学生要互相配合,一个找课文,一个找图例,共同完成任务,然后在教师主持下进行“接龙”游戏:
A.湘江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硬仗,损失惨重。
B.乌江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C.赤水河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D.金沙江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E.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3、“动脑筋”: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还缺少粮食给养等。)
布置活动,巩固新课
1、根据65——67页活动课三《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选题、选材,组内协作完成1篇导游词,通过网站《史海撷珠》的留言板上传,老师从中选出优秀的文章予以发表。
2、提醒学生预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九年级历史课教案【第二篇】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能力培养:通过“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史的能力;通过比较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影响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联,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从而增强学生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本课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的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战争。
教学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教学难点: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讲授新课
请学生学阅读导入框后,提问学生现代有一项重要的体育比赛就来源于希波战争,请问是什么项目?学生回答是马拉松长跑后,请一位学生讲述其来历,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同时,让学生认识,在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所产生的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希波战争
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人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出征和扩张。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最终希腊获得胜利。(简略讲述三次波斯战争经过,也可以让学生来讲他们对于三次希波战争中熟悉的英雄的故事)
二、亚历山大东征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马其顿国的强大、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和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看《亚历山大铜像》,让学生去感悟铜像本身的象征意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显示《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帮助学生识记亚历山大帝国疆域的大致范围。(伊苏斯战役是亚历山大东侵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作适当补充)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和学生共同探讨,得出以下的认识: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教材提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教师还可进一步补充,这时的亚历山大城成了世界文化的大都市,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学者、艺人纷至沓来,竞芳斗艳,各显才华。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展示《罗马的扩张》图,让学生了解2世纪时罗马帝国规模时的疆域四至──北达不列颠及莱茵河与多瑙河流域,东至幼发拉底河,南括埃及、苏丹北部及整个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西濒大西洋,它的疆域大大超过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由于战争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罗马帝国最初约二百年间,境内局势安定,经济繁荣。这是罗马帝国历史的“黄金时代”。至于繁荣的情况,让学生看教材内容。回忆在中国古代史学过的“丝绸之路”、两汉与大秦的往来有关知识,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
书中有两句英汉对照的古代罗马的谚语,它们实际上是罗马文化的宝贵遗产,对于加强历史学科与英语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可提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谚语的?”学生对这两句谚语的理解可以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教师都应当肯定。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能形成以下认识:“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反映出当时人们以做罗马人为荣的一种自豪的心态;“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出昔日罗马帝国疆域的辽阔和盛世的辉煌,等等。
如何认识理解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有一句概括性的表述:“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这是学生必须认识并加以理解的。对此教师让学生结合亚历山大东侵影响的学习展开自由讨论,并形成以下认识:战争充满着暴力,同时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这就是战争影响的两个基本方面。正如教材在导入框里所概括的那样:“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与碰撞。这个过程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罗马文化的传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拉丁语不断向外传播,二是-的诞生和发展。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宗教之一。
初中历史课教学反思【第三篇】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而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历史课程改革与教学以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公民为根本目的他们向往与追求真、善、美,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或者说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其中,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坚毅、严谨、求真、求实,怀疑、批判、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能和谐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为本、热爱生命,尊重人格、人权,讲究人性、人道。体会最深的是,一旦接触到教学实际,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一组组关系错综复杂,真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无疑,坦然面对、正确理解、尽快理顺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就成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那么,哪些关系是首先要去理顺的呢?
一:三维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其中,“知识与能力”是课程学习的基本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素质和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过程与方法”旨在强调历史的认识过程以及得出结论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方法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指通过历史学习与感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人文主义精神、优良的人格品质、科学历史观、开放的世界意识,等等。与以往的历史教学目标(即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相比,历史三维课程目标有很大的变化: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方面有相通的地方,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范围大大缩小,而历史探究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它特别重视历史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体验、感受,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它着力扭转以往思想教育中的泛政治教育化倾向,力求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格道德品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依托学科知识,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三维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就不难处理,三维课程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怎样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仿效。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去探索,去行动,使新课程理念能够体现在其教学行为上。这种探索、行动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提高、不断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困惑、困难、误区,但只要确立新课程意识、把握新课程理念,就会在实践中予以调整、改进。在一定意义上说,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的发现误区、分析和研究误区、形成应对误区措施、办法的过程。旧的误区消除了,又会出现新的误区。当然,这不会是简单的重复,新的误区的出现常常意味着新课程进一步开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课程的课堂上存在的误区就是新课程实施中面对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才能使教师将新课程理念加以内化为个人的信念,才能使新课改切实向纵深推进,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如果看到新课程的课堂上存在着误区(有时是不是误区还很难说)就大惊小怪,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那么就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就会使新课程的实施在低层次上徘徊。人们经常说,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也许能够说,新课程的课堂上,没有误区才是最大的误区。人们谈论新课堂误区,几乎都要列举一条“滥用现代教学手段”之类,常常要责怪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种种弊端。而事实上,以多媒体课件为特征的教学技术远远没有达到“滥用”的程度,即便对某一个教师来说最多也是偶一为之。能够独立制作供自己教学使用的
多媒体课件的老师少之又少,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机会也非常有限。也许,不用这些“花里胡哨”手段照样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现代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的使用并不单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感受现在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的魅力,领略一种特有的氛围,使学生受到一种感染和熏陶。所以现在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在课堂上的使用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三: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
《历史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以往单一的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过程,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与方法培养的现代教学模式。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在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利益的发展。历史课程还必须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角色,逐步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要合理地、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育资源,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课程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启发学生思考的内容,多些“论从史出”,少些结论的灌输,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变成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可通过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欣赏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板报、通讯、刊物,采访历史见证人,撰写家庭简史和社区简史,举办专题展览等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发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要注意师生互动方式;要设计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应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履行组织、指导、示范和传授知识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指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力求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内容的选择、学生独立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问题的设置、教学活动建议、课型选择、参与社会实践和鼓励学生动手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传统学习方式。与此同时,以往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要求和有效做法仍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
高中历史课教案【第四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教材提供的图表掌握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打开新局面的原因及三大重大外交成就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改善,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国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的根据。
(2)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3)国际: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2、过程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意义
(1)它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1、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1)从美国方面看,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2)从中国方面看,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为了遏制苏联,必须改善同美国的关系。基于共同的利益,中美双方急需改善两国关系。
2、过程
(1)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做准备。
(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3)1978年中美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4)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5)1979年初,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这是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它揭开了中美关系的全面发展阶段。
思考:结合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分析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的原因,试析始终左右着两国关系的两个基本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国际形势: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到了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发展。具体表现在:(1)资本主义阵营内的变化,由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强有力的挑战,美国不得不调整其与欧洲和日本的关系。(2)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实力的下滑使其在与苏联的对抗中处于守势。(3)美国深陷侵_争的泥潭。(4)社会主义阵营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而不复存在,中国受到来自苏联的危险日益增大。正是这种世界局势的变化才使得中美两国的关系从长期的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
基本因素:一是政治制度,另一个是共同的国家利益,不同的政治制度使两国疏远,共同的国家利益使两国接近。
3中日关系的改善
1、原因
(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为两国关系正常化打下了基础。
2、过程
(1)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并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2)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派大使,中日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3)1978年,中日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成为发展两国友好关系,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
3、影响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三十多年来,始终主张各成员国之间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