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汇总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汇总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提醒幸福【第一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查工具书,积累掌握下列词语。
姗姗 怅然 甘霖 希冀 踌躇 枕戈待旦 惴惴不安 谆谆告诫 无足挂齿 南辕北辙 瞻前顾后 相濡以沫 熠熠夺目 袅袅婷婷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排比句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和感悟生活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三)德育渗透点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幸福、珍惜幸福,树立起人生正确的幸福观。
(四)美育渗透点
辩证地看待问题,敏捷、正确、深刻和完善地认识事物,感受智能美。
二、学法引导
运用讨论法,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再用朗读法体味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最后通过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认识作者写作的出发点——现实生活中提醒灾难的现象太普遍,有必要医治人的心灵和习惯性思维。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本文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希望人们更多地享受幸福、珍惜幸福的感情,我们主要通过引导学生体味文中关键词句,特别是其中的比喻句、排比句的方法来解决。
四、课时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①生字词;②画有半杯水的图画;③随堂练习。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开始上课时请同学们谈他们体会到的最幸福的一件事。教学过程 中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情感,课后摘抄有关幸福的名言。
七、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我们都希望我们的生活洒满阳光,充满幸福,同学们在平日的生活中也无疑不止一次地体会过幸福,老师想先听同学们谈谈你体会到的最幸福的一件事(要求简洁作答)。
同学们所说出的这些,已经够多,够幸福了。还有没有我们没有体味出的幸福呢?什么是幸福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散文《提醒幸福》。
(二)明确目标
1.掌握自读提示中列出的词语。
2.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着重体会比喻句的含义。
3.把握作者倾注于文中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幸福的含义。
(三)自读指导
1.扫清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快速阅读课文,注意理解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姗姗怅然甘霖希冀 踌躇枕戈待旦惴惴不安谆谆告诫无足挂齿南辕北辙瞻前顾后相濡以沫熠熠夺目(少)袅袅婷婷
2.朗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准字音,准确把握语气语调和感情。
3.在朗读的基础上,同学们讨论。
(1)文章的标题是“提醒幸福”,“提醒”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
“提醒”本来的意义是“从旁促使别人注意或指点别人”,在这里的含义是“自己千万注意”。
(2)我们习惯于“提醒灾难”的结果是什么?找出关键的词语和句子。
词语:忽略、枕戈待旦、祈盼、辜负、姗姗、怅然
句子:①灾祸似乎成了提醒的专利,把提醒也染得充满了淡淡的贬义。
②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
总结:这些习惯中的提醒,使我们懊丧,错过了应享受的快乐和幸福。从此,我们应该更多地注意幸福,提醒幸福。
(3)幸福到来的时候,我们充分享受幸福就行了,为什么还需要提醒呢?找出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来体会。
词语:谆谆告诫 无足挂齿 南辕北辙 标本
句子:
①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②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的训练。
③人们常常只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时,拣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她。
④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
总结:幸福稍纵即逝,我们要提醒、警觉,还要有敏感的心灵来感受,作者说得多么形象生动!
(4)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享受幸福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完”,勾画出下列语句来认真体会。
词语:悄悄地扑面而来,平和之心、朴素、在暗淡中降临、乔装打扮、茸茸的绿意、香喷喷的面包、不要踌躇
句子:
①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②我们要提高对于幸福的警惕,当它到来的时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钟。
③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④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总结: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使用大量的比喻句、排比句和排比段,倾注了她全部身心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享受更多的幸福。通过细致的阅读体会,我们对于幸福的理解扩展了,加深了,幸福已经不再仅仅是得到和收获了,它还应包括失败、挫折、给予和奉献等等,而且后者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幸福的名言,不少于三则。
(五)随堂练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1.怅然 2.惴惴不安 3.谆谆告诫 4.相濡以沫
二、作者认为幸福是有它的征兆的,请选出不属于征兆的一项 ( )
A.幸福和灾难同行,痛苦之后必有幸福。
B.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C.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它披着本色的外衣。
D.幸福伴随健康的心理而来。
三、提醒是多方面的,或提醒灾难,或提醒幸福,作者却大声疾呼提醒幸福,这不片面吗?为什么?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的幸福观,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理解比喻、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并学会运用。
3.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幸福的独特体验。
[教学难点]
幸福为什么要提醒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讨论下面的笑话,导入新课。
有这么一个笑话,从前有个老婆婆,她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开伞铺,大女儿开染坊。天晴了,老婆婆要着急,因为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下雨了,老婆婆又要着急,因为那个开染坊的女儿会晒不干布。后来有人对老婆婆说:你真是幸福啊,天晴了,你的大女儿赚钱,天阴了,你的小女儿能赚钱,你真是幸福的老婆婆呀。老婆婆自己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开始天天快乐了。
(1)本来觉得很伤心的事,换个想法就不同了,你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事?
(2)老婆婆的忧虑有道理没有?她的快乐是不是源于别人的提醒?
(3)总结:可见,生活中确实有必要提醒自己及时享受幸福,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身边跑掉。
2.快速阅读,勾画要点。
(!)作者认为幸福是什么?把有关的语句全划出来。
(2)作者认为要怎样享受幸福?
(3)为什么要提醒幸福,提醒意思是什么?
(4)画出文中的使用了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的地方。
3.小组内讨论以上问题。
4.讨论总结明确。
(1)A.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B.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C.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D.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
E.和朋友们跳舞唱歌,渲染喜悦。
F.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
G.守侯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
H.有健康的身体。
I.有一颗健康的心。
J.曾经生活过。
作者是从幸福的时刻,幸福的事件,幸福的特点,幸福的条件,幸福是心灵的感觉来解说幸福的。
可见,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2)很多人会享受权势,享受财富,享受健康,享受自然风光,却不一定会享受幸福。因为这些都是实施实在在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而幸福却捉摸不定:
○1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
○2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3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4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3)因此,这里的提醒并不是对未来作某种预见,而是让人们珍惜幸福。
5.品味语言,完成课后练习二。
6.比较阅读。
《挖荠菜》中谈到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对比本文说说两篇文章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
7.作业。
摘录词语(10个)和精彩语句(10句)
[板书设计]
提醒幸福
毕淑敏
一。提醒灾祸忘记幸福
二。认识幸福学会感受
提醒幸福【第三篇】
教学建议
一、题解
课文标题中的“提醒”并不是对未来作某种预见(人们习惯的“提醒”一般都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让人们“珍惜”幸福。
二、思路结构
作者借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举例叙说人们往往注重提醒灾祸,而忽视了幸福的存在,以此告诉人们不要患得患失地去期待着灾难的来临,而应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刻,尽情地享受幸福。
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作者从生活中人们常被提醒防备灾祸入手,谈到人们经常忽视了提醒幸福,其次谈了为什么要提醒幸福,告诫人们要珍惜幸福、提高对幸福的敏感,人们便会拥有更多的幸福,最后呼吁人们“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
三、独到的构思
文章的题目是“提醒幸福”,“幸福”还需要提醒吗?这正是作者心思敏锐眼光独到之处。
作者发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太苦太累,人们只知道一味地去追求,而不懂得享受生活,漠视身边的幸福,因此作者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现象设譬发问,告诉人们不要只注意苦难,而忽视了幸福。然后,作者谈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幸福也有它的征兆,为此作者提醒人们要珍惜幸福,懂得享受幸福。最后作者指出,幸福其实并不需要很多的金钱、很高的地位,因为“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文章条理清楚,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四、排比手法的运用
课文不仅有句与句之间的排比,还有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如:
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提醒小心跌倒……注意路滑……;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地震的;
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如:
我们已经习惯……;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当春天的时候……幸福的时候……;
所以,丰收的时候……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
这样运用排比,能用各种相类似的生活现象,说明作者的观点,阐述清晰明了,让人信服。在行文上一气呵成,连贯有力。
五、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建议
作者所说的幸福是“心灵的感觉”,人们要抓住当前的欢乐等看法只是人类诸多幸福观的一种,并不是定论。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是正常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也可以和《热爱生命》中“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观点相比照。
教学设计示例
一、预习课文。
1.至少读两遍课文。
2.查词典,做下列作业 题。
A.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姗姗( ) 怅然( ) 惴惴不安( ) 谆谆告诫( )
甘霖( ) 祈盼( ) 袅袅婷婷( ) 熠熠夺目( )
B.解释下列各词语。
希冀枕戈待旦南辕北辙瞻前顾后
温馨相濡以沫荣辱不惊踌躇
二、学习新课。
1.检查作业 。
2.以“幸福”为话题导入 新课。
什么是幸福?我们可以说自己是幸福的吗?
考试成绩很好,那是幸福;有父母的关怀,听了老师的表扬,那是幸福;与同学尽情地玩了一场,那是幸福;看了好风景,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那是幸福……这样说来,我们的生活好像真的不缺少幸福。
作家怎么说呢?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提醒幸福》,说的是她对幸福的理解,今天我们来细细读一读,看我们能不能认同她的看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
方法:互相讨论,老师提示。
提示的内容:
A.作家说人们总是习惯在提醒中过日子,这种提醒有效没有?
显然,作家说多半没效,这到了第几自然段?应该是到第9自然段。
B.作家说了很多幸福是什么,最后则说要“激情地享受每一天”,举了“春天”时应该怎样?“幸福”时应该怎样。还有那些“所以”打头的段落,当然也是“享受幸福”,更应该放在—起。
理解:将课文简要地分为三大节,1到9自然段为第一节,10到25自然段为第二节,26到最末为第三节。也可以把文章最末一段划出来当第四大节。
四、讨论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的第一节,提出以下问题:
A.“提醒”本来是什么意思?作家说,这个词的后面总是跟着不好的东西,所以有
“淡淡的贬义”,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
理解:“提醒”本来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之意。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比较,会发现作家讲得还真是那么回事,“提醒”确实老跟着不好的东西。
B.作家说的“风暴”与“良宵”各比喻了什么?如果把这种形象化的说法换成直接说理,那又会怎样?
理解:答案可以不求—致,但要理解“良宵”是比喻好的、美的、幸福的东西,“风暴”则恰恰相反。不能想象换了以后成什么样子。我们经常所说的“文采”就在这些地方。
C.朗读第2至第8自然段的内容。
D.请把“提醒”两字在文中的意思说一说,它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
理解:这里的含义不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提醒大家对幸福要珍惜。题目的“提醒”可以用“珍惜”来替换。
五、学习文章的第二大节,围绕下列问题学习。
1.默读这一节课文,寻找作家给“幸福”下的定义与解说,每人至少找出三条。
A.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E.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C.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D.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
E.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F.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在暗淡中降临。
G.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纸条……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H.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J.幸福有时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
K.苦难的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L.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这句话要用数学知识解说—下。)
2.轻声朗读这些定义与解说,想—想,毕淑敏与张洁对幸福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讨论理解:从这一段里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中可以看出,毕淑敏所举出的几乎都是平凡的人和事。而她以为幸福就正是包含在这些平凡的人事中。因而可以看出,张洁以为的幸福足和平、安宁、生活富足;而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要宽泛得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小事都可以包含幸福,关键是要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感受。
3.理解这段文字里不容易理解的—些句子。配合作业 题的第二题做。
A.第15自然段里的2、3两句怎么理解?
讨论归纳:“感官的享受”即指感觉器官的好的感受,这是人们天生就会的,比如天生能感觉到人体的舒适与否,但是“灵魂的快意”即心灵的快乐,却是要不断地训练自己才能很好地感受到的,怎样进行训练呢?即要能时时发现日常平凡生活中的美处,同学的一个微笑,老师的一次无声的鼓励,这些都是幸福,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这种幸福,能做到这样就可以“掌握幸福韵律”了,也就能区分什么是“灵魂的快意”,什么“感官的享受”。
B.第18自然段的比喻句。
理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标本”人手理解这个比喻句。
标本是我们见过的东西,五色无香,不生动,不灵活,而未制成标本之前,却是生动、灵活、色香俱全的,作家用“回忆幸福标本”的说法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忽略:在幸福之中时,不知道感受,幸福离我们而去了,却去回味、追寻,念念不忘。
C.第24自然段的“幸福”借了“机遇、友情、成功、团圆……”的衣裙而来,它们却不一定是幸福,甚至可能有“钢铁般的心核”,这些怎么理解?
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
“机遇……”这些东西很多时候确实带来幸福,但许多时候也带来不幸,这就是“钢铁般的内核,是我们不能把握、无法享受的那一部分。再说,难道没有那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幸福吗?显然不是,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发现幸福,所以并不一定要有那些东西才是幸福的,作家也就是这个意思。
六、学习课文的最后一节内容。
设想:少讲多读,在读中感受作家所说的应该如何享受幸福。
要求:注意段落的排比,要读出气势。
提醒幸福【第四篇】
教学建议
一、题解
课文标题中的“提醒”并不是对未来作某种预见(人们习惯的“提醒”一般都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让人们“珍惜”幸福。
二、思路结构
作者借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举例叙说人们往往注重提醒灾祸,而忽视了幸福的存在,以此告诉人们不要患得患失地去期待着灾难的来临,而应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刻,尽情地享受幸福。
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作者从生活中人们常被提醒防备灾祸入手,谈到人们经常忽视了,其次谈了为什么要,告诫人们要珍惜幸福、提高对幸福的敏感,人们便会拥有更多的幸福,最后呼吁人们“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
三、独到的构思
文章的题目是,“幸福”还需要提醒吗?这正是作者心思敏锐眼光独到之处。
作者发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太苦太累,人们只知道一味地去追求,而不懂得享受生活,漠视身边的幸福,因此作者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现象设譬发问,告诉人们不要只注意苦难,而忽视了幸福。然后,作者谈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幸福也有它的征兆,为此作者提醒人们要珍惜幸福,懂得享受幸福。最后作者指出,幸福其实并不需要很多的金钱、很高的地位,因为“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文章条理清楚,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四、排比手法的运用
课文不仅有句与句之间的排比,还有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如:
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提醒小心跌倒……注意路滑……;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地震的;
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如:
我们已经习惯……;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当春天的时候……幸福的时候……;
所以,丰收的时候……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
这样运用排比,能用各种相类似的生活现象,说明作者的观点,阐述清晰明了,让人信服。在行文上一气呵成,连贯有力。
五、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建议
作者所说的幸福是“心灵的感觉”,人们要抓住当前的欢乐等看法只是人类诸多幸福观的一种,并不是定论。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是正常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也可以和《热爱生命》中“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观点相比照。
教学设计示例
一、预习课文。
1.至少读两遍课文。
2.查词典,做下列作业 题。
A.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姗姗( ) 怅然( ) 惴惴不安( ) 谆谆告诫( )
甘霖( ) 祈盼( ) 袅袅婷婷( ) 熠熠夺目( )
B.解释下列各词语。
希冀枕戈待旦南辕北辙瞻前顾后
温馨相濡以沫荣辱不惊踌躇
二、学习新课。
1.检查作业 。
2.以“幸福”为话题导入 新课。
什么是幸福?我们可以说自己是幸福的吗?
考试成绩很好,那是幸福;有父母的关怀,听了老师的表扬,那是幸福;与同学尽情地玩了一场,那是幸福;看了好风景,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那是幸福……这样说来,我们的生活好像真的不缺少幸福。
作家怎么说呢?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说的是她对幸福的理解,今天我们来细细读一读,看我们能不能认同她的看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
方法:互相讨论,老师提示。
提示的内容:
A.作家说人们总是习惯在提醒中过日子,这种提醒有效没有?
显然,作家说多半没效,这到了第几自然段?应该是到第9自然段。
B.作家说了很多幸福是什么,最后则说要“激情地享受每一天”,举了“春天”时应该怎样?“幸福”时应该怎样。还有那些“所以”打头的段落,当然也是“享受幸福”,更应该放在—起。
理解:将课文简要地分为三大节,1到9自然段为第一节,10到25自然段为第二节,26到最末为第三节。也可以把文章最末一段划出来当第四大节。
四、讨论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的第一节,提出以下问题:
A.“提醒”本来是什么意思?作家说,这个词的后面总是跟着不好的东西,所以有
“淡淡的贬义”,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
理解:“提醒”本来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之意。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比较,会发现作家讲得还真是那么回事,“提醒”确实老跟着不好的东西。
B.作家说的“风暴”与“良宵”各比喻了什么?如果把这种形象化的说法换成直接说理,那又会怎样?
理解:答案可以不求—致,但要理解“良宵”是比喻好的、美的、幸福的东西,“风暴”则恰恰相反。不能想象换了以后成什么样子。我们经常所说的“文采”就在这些地方。
C.朗读第2至第8自然段的内容。
D.请把“提醒”两字在文中的意思说一说,它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
理解:这里的含义不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提醒大家对幸福要珍惜。题目的“提醒”可以用“珍惜”来替换。
五、学习文章的第二大节,围绕下列问题学习。
1.默读这一节课文,寻找作家给“幸福”下的定义与解说,每人至少找出三条。
A.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E.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C.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D.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
E.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F.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在暗淡中降临。
G.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纸条……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H.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J.幸福有时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
K.苦难的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L.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这句话要用数学知识解说—下。)
2.轻声朗读这些定义与解说,想—想,毕淑敏与张洁对幸福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讨论理解:从这一段里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中可以看出,毕淑敏所举出的几乎都是平凡的人和事。而她以为幸福就正是包含在这些平凡的人事中。因而可以看出,张洁以为的幸福足和平、安宁、生活富足;而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要宽泛得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小事都可以包含幸福,关键是要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感受。
3.理解这段文字里不容易理解的—些句子。配合作业 题的第二题做。
A.第15自然段里的2、3两句怎么理解?
讨论归纳:“感官的享受”即指感觉器官的好的感受,这是人们天生就会的,比如天生能感觉到人体的舒适与否,但是“灵魂的快意”即心灵的快乐,却是要不断地训练自己才能很好地感受到的,怎样进行训练呢?即要能时时发现日常平凡生活中的美处,同学的一个微笑,老师的一次无声的鼓励,这些都是幸福,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这种幸福,能做到这样就可以“掌握幸福韵律”了,也就能区分什么是“灵魂的快意”,什么“感官的享受”。
B.第18自然段的比喻句。
理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标本”人手理解这个比喻句。
标本是我们见过的东西,五色无香,不生动,不灵活,而未制成标本之前,却是生动、灵活、色香俱全的,作家用“回忆幸福标本”的说法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忽略:在幸福之中时,不知道感受,幸福离我们而去了,却去回味、追寻,念念不忘。
C.第24自然段的“幸福”借了“机遇、友情、成功、团圆……”的衣裙而来,它们却不一定是幸福,甚至可能有“钢铁般的心核”,这些怎么理解?
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
“机遇……”这些东西很多时候确实带来幸福,但许多时候也带来不幸,这就是“钢铁般的内核,是我们不能把握、无法享受的那一部分。再说,难道没有那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幸福吗?显然不是,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发现幸福,所以并不一定要有那些东西才是幸福的,作家也就是这个意思。
六、学习课文的最后一节内容。
设想:少讲多读,在读中感受作家所说的应该如何享受幸福。
要求:注意段落的排比,要读出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