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范例(实用5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范例(实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1
一、研读人教版教材,明确模块特点
1.对人教版教材选修模块的认识与分析
人教版选修3在栏目设置方面,恰当地增加了教材知识的选择性与灵活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丰富而又多变的扩充与衍生。在知识体系方面,以必修2为基础,体系和内容上避免雷同和重复,切实把握基础性,又恰当增加一定深度。内容设计上深入浅出,在原子结构与性质中介绍了原子轨道、原子光谱、激光等简单知识,引出分子结构时结合了范德华力,讨论极性时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等,既有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又能联系其他学科和生活实际,拓展了知识的内涵。
2.对选修3结构化学教学过程的思考认知
针对物质结构与性质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了解原子构成和核外电子排布,又在高中必修2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和化学键等知识,在此基础上人教版选修3对物质结构与性质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与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学生认知方式的培养,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真分析,探讨影响学生认知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其次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力求通过课上课下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价值。
二、立足教材根本。探求知识点体系
1.突出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基础与重点
人教版化学选修3按照模块可以分为四个模块。模块一: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模块二:化学键与物质的空间结构;模块三: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模块四: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分析课程模块,首先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再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物质的相关性质,最后升华到物质构成的内在价值,这有助于高中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实践中,应首先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认识物质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运动状态、原子的内部构造、元素的性质,学会化学键的辨别与应用,晶体的分类及相关性质,形成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概念,从而才能掌握客观规律,积极探究新物质。最后,教学实践中要立足基础,把握重点,全面而有逻辑的进行讲解和练习。
2.认真做好高中化学选修3的知识衔接
对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习,良好的知识体系十分重要,要充分认识到知识衔接的必要性。本部分内容的讲授,是在已有知识层次上引入新概念能层与能级,在此基础上直接给出构造原理,并讲解、练习核外电子排布,并由此引出能量最低原理,在电子云基础上引出原子轨道,为后面学习化学键构建了框架,再由原子到分子,接下来再到晶体的学习,这是一个连贯而有序的知识衔接过程,注意过渡和引导的重要作用。本部分内容在分章节学习时,注重体系的建构,如原子结构与性质这部分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内容线索力求符合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性,主次分明。图1是部分知识的脉络图。
三、利用课前课后。激发深层探究点
1.努力为选修课程创造动手实验的条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造安全可靠的实验条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力求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寻找并提供合适的探究方向,探究点要注重实际可操作性和前沿性,使学生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亲自参与化学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成就感,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还要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意义的探究问题进行探究。例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晶体堆积模型,利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和牙签制作氯化钠晶体的模型,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晶体结构的深入理解,对晶体构造、配位数、微观概念与宏观的概念等有进一步的深入理解。
2.逐步完善知识体系,善于归纳总结
在学习中善于归纳各种知识的脉络,总结蕴含在繁杂知识点、探究点中的规律方法。例如:随着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每到出现碱金属时,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电子层,随后最外层上的电子逐渐增多,最后达到8个电子时,出现稀有气体,然后又开始由碱金属到稀有气体,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周期规律。还可以根据在教学中所接触到的知识,编写一些方便记忆的口诀,例如:“手性碳,四键连,皆不同,始为然,含氧酸,比酸性。非晶体,量很少,有玻璃,和橡胶,得晶体,三途径,析结晶,多面体,能衍射,各向异,多晶胞,六面体,需并置,且无隙”。要明确知识点的基础性,探究点的针对性,并对此进行归纳总结才能真正的有的放矢的学好这本书。
四、关注高考考点,研究复习策略
1.把握重点考点的出题规律
在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中人教版的理科综合占300分,其中化学100分。从全国各地高考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高考命题看,由于本部分知识近年才在高考中单独命题,故结构与性质之间的紧密联系不深,试题只能是拼盘式的。高考中本部分内容的题干主要以相关背景知识、元素周期律或物质之问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设置主要元素推导,设计一系列关于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晶体类型性质的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本部分的高频考点有: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化学键的辨别、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类型、元素的性质、四大晶体类型的判断及相关计算等。
2.对于各省市历年高考真题的部分研究探讨
2014年、2015年高考选修3方面的试题难度总体来说趋于稳定,知识点考查的类型相对固定。现行高考省份中,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海南以及通用全国大纲卷和全国新课标卷的省份采取单独设题,分值范围在12分到15分不等,其中海南卷20分。主要难点失分点是分子构型,晶胞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之间的计算和根据已有条件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等。题目设置精确到细小的知识c,如(2015年福建卷31题第1问)CH4和CO2所含的三种元素电负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学生根据所学关于判断元素电负性大小的知识,可以快速解答出H
五、注意处理好知识点、探究点与考点的内在关系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2
[关键词]校本教研 必修 选修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在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源于必修又高于必修,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应该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如何把握必修和选修内容的衔接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如下。
一、教材对必修、选修内容编排不同,把握好从定性到定量的衔接
必修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仅涉及对反应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或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间反应速率的简单相互换算。学生只需在可逆反应的基础上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并通过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初步建立“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这里对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一笔带过,且不涉及化学平衡的计算。而在选修中,不仅从定量的角度引入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而且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还要求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平衡转化率,根据浓度熵和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完成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教学要求,不能随意提高知识难度。
二、必修、选修课程标准不同,把握不同阶段目标的衔接
必修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内容确定教学三维目标如下: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选修教学的三维目标为:在必修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掌握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学生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不同,把握好难点、重点的衔接
必修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的建立。必修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化学平衡的建立。
选修教学重点: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其表示的意义,知道转化率的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选修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我们在教学中要熟知必修、选修中的重难点,才能很好地衔接。
四、教学课时不同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把握好不同年级学生认识水平的衔接
高一开设课程多、课时少,知识的拓展对教学的进度会很难把握。比如, 在高一课堂上 想拓展“同一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点,但学生接受起来很难。又如,“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计划在必修来完成,但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而对于程度弱的学生,若增加这部分内容却是负担。其实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再在选修中学习则效果会更好。
高二开设选修模块专题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达”,运用相关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进行理论解释;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提出了明确要求;让学生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加以应用;对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定量描述,则限制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转化率、平衡常数的计算方面。
在进行必修模块的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对教学内容深广度的把握,切忌:超标、超前、超量,这样会导致课时紧张,学生压力过大。必修模块教学的顺利实施,为选修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法与学法不同,把握好教法学法的衔接
必修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产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探究实验来提升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认识,以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
选修则是在必修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采用发现、探究的教学模式,其设计的教学指导思想由浅入深,从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教会学生进行思考,理智学习,学会学习。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3
关键词:有效学案 自主学习
学案就是指以课程标准为纲,以教材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法在化学教学上运用十分广泛,但在实际运用中,一些编写的编写不当的学案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些学案存在的问题有:学习目标不明确、问题设计缺乏梯度、只注重"知识点"而忽略了实践、创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对知识体系的构建等等。本文就如何设计一个符合新课改精神,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学案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高中化学学案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学案应体现目的性提供
著名学者胡适说过:"无目的地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预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和具体,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成效。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在必修阶段我们强调不能"一步到位"。而高中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设置的,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化学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学案中学习目标的设立要有针对性、具体性,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明确指出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的。让学生了解要学什么和要学到什么程度,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掌握核心知识点。
二、学案应具备多维性
学案应改变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目的的单维的学习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学案的设计上应加强教学情境的设置,关注化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意识到化学知识在科技、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实践证明,学案设计注意情景的创设,最能触动学生心灵,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引入氯气生产原理时,学案中可利用大海丰富的资源创设情境:背景知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中蕴藏着,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氯化物是,可以用方法从海水中提取,它的用途有。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想深入学习的欲望,并了解到化学研究对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化学学习的意义和趣味。
三、学案应注重条理性
学案的设计应体现对知识体系的建构,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新课改的精神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究,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节课热热闹闹地进行讨论探究,但课后学生却不知道这节课学了什么,对知识点只剩零星的印象。因此,在探究的同时,学案中应注重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让所要掌握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对于通过教材阅读就能得到的简单的知识点如概念、性质、用途等,可通过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填写总结。对于课本没有给出的结论,需要探究的知识点,在探讨研究后,学生先进行总结,让学生体验化学学习过程,同时掌握相关知识,了解化学方法、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四、学案应强调主体性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教学采取的是"注入式"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读死书,没有自己的想法,甚至离开了老师就不知如何学习、复习了。因此要想办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例如,《氯气的制备》是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首次接触元素性质、制备的学习,许多学生仍停在以前听课的模式上,本节处理得当便可为后面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完成相应问题。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是高中生的基本素质,阅读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手段之一。学案中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本就能顺利解答,老师就可以从长篇大论的讲解中解放出来,学生也能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成就感。接着马上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这样收集到的气体纯净吗?让学生思维上受到触动:原来书本上的方法并非全都完美。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充分思考,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五、学案应考虑差异性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同,学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体现分层次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吃得到",也让有能力的学生能够"吃得好"、"吃得饱"。因此学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有一定梯度,由基础到拓展延伸,问题不宜跳跃性太强,跨度太大,让学生找不到思路。《氯气的生产原理》一节,在探讨氯气实验室制法的改进装置时,可借助实验仪器,并层层设问:〖思考〗1、按课本中的实验装置,能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氯气吗?2、若不能,可能含有什么杂质?3、如何除去这些杂质?4、如何对装置进行改进?
六、学案应有反馈评价
课堂巩固练习能检验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理解吸收程度如何,有利于学生了解自身不足,老师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学案中一般要有反馈评价性练习。巩固练习不宜过难,计算量过大,应针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巩固性训练。通过学生解决问题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对薄弱点或易混淆点进行讲解。当堂检测题要做到"少而精"。
当然学案在编写过程中除了应体现目的性、多维性、条理性、主体性、差异性、评价性之外,还应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改变,合理制定。总之,有效学案的编写应注意贯彻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曹星。《编写有效"学案"提高高三化学课堂复习的有效性》.现代中小学教育,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4
关键词:高中网络选修课;混合式学习;微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2-00033-04
一、 引言
2012年,浙江省制定《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设了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旨在通过课程改革,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所有课程的教学资源以视频课程为主,教学形式以“教学视频展示+学生自学+完成作业”的传统模式开展。通过对浙江省网络教学平台中各门课程视频资源的研究发现,冗长的视频资源、单向的视频呈现、缺乏教学互动的过程等问题很难将课程的真实情境进行还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趣味性。
本文基于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对课程视频资源进行“微”知识点重构,设计线上线下、同步异步的教师引导和教学互动模式,包括:(一)实时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同步课堂教学、互动和记录;(二)异步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实践辅助指导和互动。
二、 理论支撑
1.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是指为了达成最佳的学习目标,以最合适的学习方式与正确的时间,应用恰当的学习技术,将正确的知识及技能传递给所有人。混合式学习是国际教育技术界对网络化学习深入反思的结果,美国教育界曾对“有围墙的大学是否将被没有围墙的大学所取代”这一问题展开过辩论,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实践发现,混合式学习不可能单纯意义上“取代”网络化学习,更确切的讲是对网络化学习的一种超越和提升[4]。何克抗教授对混合式学习是这样定义的:“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1)混合式学习应用层次
混合式学习基本形式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课堂教学)的结合,是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但它不是两两相结合的简单组合,需要通过各方优势的发挥和 “混合”来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
根据“混合”的简单与复杂程度的不同,混合式学习分为四个应用层(见表1):
(2)混合式学习的设计步骤
Harvey Singh在《Effective Blended Learning Programs》一文中划分了混合式学习纬度:混合离线和在线学习、混合自定步调学习和实时的协作学习、混合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学习,混合传统知识内容和最新内容,混合学习、实践和绩效支持。[5]那么根据这一系列复杂的学习纬度,如何来设计一个混合式学习的过程呢?我们可以将设计的过程分解,按步骤进行具体设计:
步骤一:确定混合学习目标。
步骤二:确定通过混合学习应取得什么样的绩效。
步骤三:选择传递通道和媒体。需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可供选择的传递手段,包括学习方式与媒体,主要有在线、课堂、视频、技术支持、PDA、电子绩效支持、组合、自我指导、教师指导、协商、同步、异步和实况e-Learning;二是要考虑同传递手段有关的效能和成本因素,如存取方式、成本、教学模式、交流、用户友好、组织授权、新颖性和速度。
步骤四:学习设计。邀请课程专家、教育专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并形成混合学习计划。
步骤五:支持策略。确定完成混合学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策略。
步骤六:计划实施的行动观察。设计在实施计划过程中需要观察记录的项目(表格)。
步骤七: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步骤八:修订学习。根据学习评价的结果,对学习计划进行修订,然后进入下一轮学习。
2.微课程概念
微课程(microlecture)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1]国外,“微课程”(Microlecture)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2]2008年,祝智庭教授指出,微课程需要具备一种完整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学者设计有效的支架,设计学习路径,引导学习者有效利用微课程学习。[3]笔者认为,微课程需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并按照一定的结构形成关联,这种关联是伴随着学习支架、路径、讨论、协作、练习、反馈不断动态变化的,只有这种微课程和教师引导的教学互动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激活传统网络教学模式。
三、技能类高中网络选修课的教学设计
依据以上混合学习原理,结合目前浙江工业大学开设的面向浙江省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网络选修课程《微视频之微中有戏》的实际需求,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并在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
1.课程的教学要素及需求分析
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形式和教学评价等各项教学要素的分析是进行混合学习设计的基础。综合学习主体的各项绩效评价,反馈、比对学习效果,是对课程的后续教学实践进行优化的依据。
(1)教学内容微型结构化
面向高中学生的技能类网络课程教学目标清晰明确,需要教师机智的构建“片段化”、“碎片式”的拼图式学习资源,既有独立性,又不失联动。既能满足教师学生同步课程的教学需求,又能针对同步或异步互动中的交流需要,进行有引导性的自主学习。
(2)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化
高中网络选修课网络教学平台中大多课程的教学形式缺少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团队的组成大多由课程的开发者构成。混合式学习设计理论中强调课程专家、教育专家和技术专家共同制定混合学习计划,让授课教师的队伍综合理论与实践的多样化,又能通过技术专家打造的实时授课平台实现课程灵活自主的学习。
(3)教学评价综合开放性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面向高中技能类网络选修课,教学评价需要综合课程教师、校本教师的评定,还需要鼓励学生同步异步的互动交流、提交作品,并通过平台数据统计作开放性的评定。这一系列的评定过程都将反馈给课程的后续计划实施做参考指标。
2.教学模式设计
综合以上各项教学要素和混合学习理论分析,结合学习者自身的特点,本文设计了课程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见图1)。
(1)微课程设计。依照学生特点及课程目标要求,编写电子教材,构建课程知识结构(见图2);对教师及学生的线上操作进行课前、课中、课后引导(见图3、图4);基于原有课程视频资源进行知识点微片重构,并参照每章节教学目标及内容进行知识关联(见表2);依托网络在线课堂教师备课空间进行每课时课前备课时间线设计(见图5),并在实时课堂中根据上一个知识点学生的互动需要,机智地进行下一个知识要点。
(2)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采用在线学习互动参与度、课外主题讨论参与度、作品成绩、高校教师和校本教师评价等环节综合评定。
四、 教学实践
为形成对比教学,授课对象分一班(16人)和二班(9人)作为对比。一班采用本文设计的线上线下、同步异步的混合教学模式,二班采用传统的网络在线教学模式。
1.教学环节设计
2.教学评价对比
(1)一班课程,分别由两位高校教师进行在线授课,两位校本教师做课堂实践辅助,课程中穿插在线专家交流,现场指导交流,学生在线互动比较活跃,兴趣度高。100%学生都能达到本课程学习目标,其中有4位优秀学习者能自主合作完成微视频创作及拍摄。
一班部分学生学习评价见表5所示。
(2)二班课程,教师引导以静态指令模式为主,没有在线专家交流、现场交流活动。学生在线互动一般,兴趣度不高。没有教师引导交流,学生自主性学习减弱,完成作业被动,70%的学生能完成课程基本学习目标。
二班部分学生学习评价见表6所示。
五、 总结与分析
如何将冗长的、单向的视频教学转化为“微视频+教师引导+教学互动+教学评价”的课程单元,让学生通过知识单元的连接,获取比现有的知识体系更多、更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成为网络教学设计的一个难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以上难点的分析,在混合式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微”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通过多层次的教师引导、教学互动,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系统化连接,最终使学生能掌握视频拍摄及剧本设计、表演形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接触信息技术和媒体传播学。研究过程中,通过两个班级的数据对比,反映出课程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教学互动的重要性,同时印证了“只有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微课程和教师引导、教学互动相结合,才能有效激活传统网络教学模式”的观点。
参考文献:
[1]余胜泉,陈敏。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3,20(1):100-102.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 - 73.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4]周红春。 基于Blackboard学习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2011(2):87-91.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5
关键词化学;复习;导学;反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28-01
高中化学既有必修模块又有选修模块,既有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又有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内容多、范围广,到了综合复习阶段,教师需要明确目标,统筹规划,合理搭配,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一、科学定位,明确目标
复习的目标定位很重要。复习阶段,教师要以考纲的要求和学情实况的剖析为切入点,立足学情,解决学生在学习新课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正确处理好必考模块和选考模块的关系,以及知识与试题的关系,定好选考模块,以知识整合和题型的特征归属为基本策略,立足思路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以高考的能力要求为落脚点,立足考情解决针对性问题。一般来说复习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重点知识强化,对易混知识归类、比较,对易错、易漏知识解析、巩固;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建立化学模型,能迅速将题目给的信息与化学模型建立联系,从知识网络中提取有用的知识解题,并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进而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总结答题的规范化要求,进行规范化训练以形成应试技巧。
二、根据实际,统配课时
综合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可按每周的课时数量安排复习进度。化学学科的课时往往偏少,这就要求我们提前做好教学计划,把原有的小专题进行整合,把教学任务细化到每一节课,以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我将主干知识分为了五大板块: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必修、物质结构选修。检测、讲评均列入计算课时中。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包括物质的量与物质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电化学、物质结构等内容,可以用较多的课时;元素化合物包括常见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常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物质的制备与分离提纯、简单化学实验设计评价与改进,可以用较少的课时;综合性实验探究,包括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三个专题,可以穿插其中,一般用四五个课时即可。这样周密安排,教师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三、设定专题,学案导学
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专题的设定很重要。设定的专题要尽量与高考试题接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解题能力,使其做到活学活用。复习之前,要合理分工制定计划和小专题,把整个复习专题细分给每一位教师,两位教师一组作为主要备课人,提前一周精心编制完成学案初稿并发送给全体组员,全组教师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主备人做好记录,及时修改、定稿,最后由备课组长审核后印刷。导学案的设计可分为“考纲解读”“课前预习区”“课堂互动区”“课后巩固区”四大部分。“考纲解读”能使学生明确高考考什么;“课前预习区”要呈现不必在课堂上重复的但仍然重要的知识点;“课堂互动区”主要按照如下模式编写:典型例题―规律总结――拓展与归类――变式训练,即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了解、掌握高考试题如何考查,从而梳理考点、总结规律、拓展归类,通过变式练习来应用、感受规律;“课后巩固区”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规律的总结与灵活应用。
四、形成网络,突出重点
第一轮的复习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一般通过阅读梳理课堂笔记、编制表格、画知识网络图等方式,可以使学生较快速地形成化学知识网络。第二轮的复习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突出重点。在学案设计中,教师要注意选取高考中的难点作为复习重点,对于那些易错、易混、易漏点,则要求学生反复复习;同时还要通过拓展与归类,引得学生复习与这个知识点相关或相近的知识,即抓住线。二轮的复习不需要面面俱到,要注意把点复习到位,把线梳理清楚。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将知识的复习置于问题情境中进行,例题的选取即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在题目解决过程中的拓展与归类或将题目进行变式训练也很重要。复习课上教师要尽量少讲,应多设置有层次、有思维容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知识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力求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关注一个高考热点,掌握一类题的解题思路,构建一种解题模型。
五、适时检测,反馈补救
复习效果如何,需要检测才能了解。因此,教师要适时安排单元检测,一般在每个板块复习后进行,试题除了考查学生对该板块的掌握情况外,还要联系前一板块的内容。命题由该部分学案编写教师负责,做题时间严格限定,检测安排在课堂时间内。试题设计力求紧扣知识点,难度、题型、分值、时间设置尽量接近高考,以便于指导学生的平时复习。试题的来源一般是各地精选试题、近三年高考题、学生学习中的错题以及各地的新颖题。选题时教师要把握回归教材、回归基础、回归学生和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到位的原则。同时选编题也应坚持正确的方向。今后的高考题会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选编题目时教师要注重把科技创新、生产生活实际的热点与考试内容结合起来,并体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从内容上看,社会热点题、体现新课程标准的题、生活中的化学用品的题;从题型上看,创新试题、开放性试题、图表信息分析题、新视角的情境题、涉及以一带多的考查多个知识点或知识块的题、以操作为主线物质在两边制取材料的流程图的题、要求用准确的化学语言解释的简答题、用规范的化学用语作答的题,都应着力关注。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则要通过反馈及时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补救,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