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书》阅读答案实用5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我喜欢书》阅读答案实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语文阅读答题套路1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掣肘难书古诗阅读答案2
掣肘难书古诗阅读答案
宓子贱治单父①,恐鲁君之听谗言,令己不得行其术也,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单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②矣!”
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又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
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③,而令之单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单父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④单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⑤。”宓子敬诺,得行其术于单父 。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宓子贱:名不齐,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单父:古地名。②勉归:回去努力。③所爱:宠幸的人。④有便于:即有利于。⑤言其要:言,报告。要,要点。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 宓 子 贱 从 旁 时 掣 摇 其 肘 (2) 此 臣 所 以 辞 而 去 也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 吏甚患之( ) (2) 君曰:“何故?”( )
(3) 必数有之矣( ) (4)遂发所爱 (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1)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
(2)微二人,寡人几过。
小题4:宓子贱“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5:“掣肘难书”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分别从宓子贱和鲁君的角度加以阐述。(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共2分)(1) 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 (2)此/臣所以辞而去也
小题2:(共4分)(1)很,非常(2)原因,缘故(3)屡次,多次(4)于是,就
小题3:(共4分)(1)你们的书法很不好,你们还是回去努力吧!
(2)(如果)没有你们两人,我几乎犯过失了。
小题4:(共2分)宓子贱治单父,恐鲁君之听谗言,令己不得行其术。
小题5:(共4分)示例: 鲁君的角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宓子贱的角度:要善于动脑,注意方法,以争取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意对即可)
阅读理解不同类型的题目不同的解法
1、上下联系。将问题放在上下文中思考。此方法适用于理解词义;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找近义词、反义词等。
2、换位思考。就是让我们与作者进行角色互换,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做出回答。此方法适用于问答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联系生活。即从文本中跳出来,把思维的范围再扩大,想想与此有联系的东西:如学过的课文、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是否可帮助自己解题。此方法特别适用于谈自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类题目。
4、立足中心。这是解答阅读题最不能忽视的一种方法。从文章中心出发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答案就有了落脚点。
语文阅读答题套路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掣肘难书古诗阅读答案3
宓子贱治单父①,恐鲁君之听谗言,令己不得行其术也,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单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②矣!”
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又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
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③,而令之单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单父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④单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⑤。”宓子敬诺,得行其术于单父 。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宓子贱:名不齐,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单父:古地名。②勉归:回去努力。③所爱:宠幸的人。④有便于:即有利于。⑤言其要:言,报告。要,要点。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 宓 子 贱 从 旁 时 掣 摇 其 肘 (2) 此 臣 所 以 辞 而 去 也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 吏甚患之( ) (2) 君曰:“何故?”( )
(3) 必数有之矣( ) (4)遂发所爱 (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1)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
(2)微二人,寡人几过。
小题4:宓子贱“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5:“掣肘难书”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分别从宓子贱和鲁君的角度加以阐述。(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共2分)(1) 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 (2)此/臣所以辞而去也
小题2:(共4分)(1)很,非常(2)原因,缘故(3)屡次,多次(4)于是,就
小题3:(共4分)(1)你们的书法很不好,你们还是回去努力吧!
(2)(如果)没有你们两人,我几乎犯过失了。
小题4:(共2分)宓子贱治单父,恐鲁君之听谗言,令己不得行其术。
小题5:(共4分)示例: 鲁君的角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宓子贱的角度:要善于动脑,注意方法,以争取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意对即可)
古诗阅读答案4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问题
1、这两首诗各是从哪些角度来写蝉的形象的?请作简要分析。(2分)
2、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作者借“蝉”的形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2分)虞诗从“垂绥”蝉的外形、“饮清露”蝉的生活习性、“流响”蝉的声音三个方面来写蝉的高标逸韵。李诗则从居高难饱徒费鸣叫、彻夜鸣叫到五更碧树依旧无情来写蝉的凄惨处境。
2、(4分)虞诗托物言志,诗中的蝉是作者自己的自况,喻指作者虽处显赫之位,却德行高洁自立,决不凭借外在势力。李诗托物抒怀,诗中的蝉却是作者困窘凄凉形象的写照,作者通过蝉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自己困窘落魄、郁郁不得志遭遇的愤愤不平之情。
我喜欢出发阅读答案5
我喜欢出发
汪国真
①我喜欢出发。
②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
③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 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_______A____,仍然遗憾;见了 A 没见过 B ,依旧遗憾 。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④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
⑤打破生活的平静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真庆幸,我还没有老。即便真老了又怎么样,不是有句话叫老当益壮吗?
⑥于是,我还想从大山那里学习深刻,我还想从大海那里学习勇敢,我还想从大漠那里学习沉着,我还想从森林那里学习机敏。我想学着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
⑦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
⑧是的,我喜欢出发,愿你也喜欢。 (选自《时文选粹》)
1:请给第③段划线的词各写一个近义词。(2分)
巍峨( ) 广袤( )
2:联系语境,说说文章第⑤段中成语老当益壮的意思。(2分)
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标题我喜欢出发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⑦段中画线语句的理解。(3分)
5:请联系前后内容,在A、B处填上适当的话,使它们句意连贯。(2分)
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_______A____,仍然遗憾;见了_______A____ 没见过_______B____,依旧遗憾。。
参考答案:
1:(2分)雄伟 、广阔
2:(2分)年纪虽老,劲头更大。(意近即可)
3:(2分)喜欢出发是一种不停的追求,即时刻在追求着人生的进步、完满。
4:(3分)这句话告诉我们不停的追求应具有志向(或目标)与意志,只有如此,人生才会变得丰富而充实,才能不虚此生。
5:(2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