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会计报表范例实用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98978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会计报表范例实用3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会计报表1

关键词合并报表;会计实务;特殊事项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企业集团化的浪潮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合并会计报表应运而生。如何通过单个企业个别会计报表的科学合并,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集团的整体全貌,成为国际会计界深入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国情的因素,我国企业集团化的进程较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历史仅十几年而已。2006年,财政部在全面考察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有益经验,总结我国在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处理规定方面的得失,顺应国际化趋同的大趋势,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准则》)及其指南,规范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本文从实务出发,选取准则中未明确成文的某些特殊事项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合并调整中的特殊事项

(一)个别会计报表的调整

我国现行《合并准则》规定: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这一规定要求将企业集团视为统一的会计主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符合会计主体的基本假设。然而,当企业集团内的各子公司分别采用属于不同的行业或不同规模或不同地区时,这一调整要求有可能降低合并报表的会计信息质量。这是因为各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尽管存在差异,但却符合其各自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状况,是各会计主体的最佳选择。例如高科技子公司选择加速法计提折旧,存货单品价值较大的子公司采用个别认定法计量期末存货等等。而按照《合并准则》的调整要求人为地调整其会计政策,将有可能造成调整后的个别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降低了其会计信息质量,进而降低了企业集团整体的合并报表质量。另外,这一调整要求在实务操作中也颇为复杂,对于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各子公司很难按规定达到完全调整的要求。

对此笔者认为,统一母子公司会计政策的规定作为合并会计报表的基础必须得到执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当会计政策差异不大且对合并结果影响不大时,可以直接合并,并在附注中披露未调整差异的影响;当会计政策差异影响较大而必须调整时,则应同时将该子公司作为报告分部单独披露,并说明差异调整的影响。

(二)交叉持股的核算方法

随着我国企业集团证券化的发展,企业合并过程中开始出现交叉持股的现象。对此种复杂股权结构的报表合并问题,《合并准则》中没有给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在实务中,对于交叉持股的核算有两种方法:交互分配法和库藏股法。交互分配法以权益法为基础处理集团内部的相互持股,通常将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账户相抵销。库藏股法是将子公司持有的母公司股份视为企业集团的库藏股,因此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成本加以保留,并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将其从所有者权益中扣减。

笔者认为,采用交互分配法虽然较为正确,但计算复杂、运用难度大,而且子公司持有母公司的股份实质上应当认定为企业集团的库藏股。因此,考虑到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水平,采用库藏股法更易于操作也更加符合交叉持股的经济实质。而对于库藏股法下子公司不计提母公司投资收益而导致的少数股东损益(权益)的差异,则可以通过编制调整分录进行合并调整。

(三)中期处置子公司时未实现利润的抵销

《合并准则》对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情况下的合并利润表编制作出了一些规定。指出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但《合并准则》没有明确指出中期处置子公司时,其内部未实现利润的抵销方法。对此,会计实务中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作为合并投资收益,视未实现利润的实现为处置该项投资的收益。二是作为本年已实现内部利润,视同本年对外销售。

笔者认为,根据此种情况的经济实质,应视同对外销售为宜。即当存在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产品而形成的内部未实现利润时,在中期处置该子公司时视同对外销售,作减少主营业务成本处理。

(四)购买日前母子公司之间交易形成资产的抵销

对于购买日前母子公司之间交易的抵销,《合并准则》中没有相应规定。从理论上讲,购买日之前的母子公司之间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因此双方之间的交易不属于内部交易,相关交易也无需进行抵销。然而,在会计实务中,当母子公司在购买日之前的资产交易中存在账面价值与交易价格差异较大的情况时,会计报表使用者通常有理由怀疑二者之间的交易动机与合并报表的可靠性。例如,母公司某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0万元,在购买日之前以5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其未来的子公司,其后对该子公司进行合并,则在期末合并报表中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变为5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将会产生是否应对该项无形资产交易进行抵销的疑问。

笔者认为,尽管从结果上看该笔交易相当于母公司自买自卖,但该项交易发生在购买日之前,从理论上讲不属于内部交易,因此不必抵销。但是如果该项交易不公允,新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市场价格或公允价格,则在会计期末必须进行资产减值测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五)合并会计报表的所得税处理

按照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当期所得税的计算应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当企业集团发生内部交易时,其收益一方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计提了所得税,但该项交易对于合并整体来讲只是内部资源转移,其内部利润并未实现。因此,企业集团的合并会计利润将小于合并应纳税所得额。随着我国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日益频繁,集团内部的未实现利润金额日益增长。为保证合并会计报表的可靠性与相关性,需要在合并时考虑所得税因素的影响。目前,《合并准则》未对此问题作出规定。

笔者认为,按照配比原则的要求,合并会计利润与合并应纳税所得额的差额应可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在未来予以抵减。建议实务操作中可以设置合并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用以反映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所产生的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并且相应调整合并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

二、完善合并报表编制的建议

合并报表作为会计领域的难点之一,在基础理论上尚未成熟,在实务操作方面更是复杂难为。随着资本运作取代产业运作成为合并的主要驱动因素,企业集团的结构越来越显得臃肿而凌乱,对合并报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我国目前在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不在于相关企业是否编制并提供合并报表,而在于其合并报表的信息质量。不讳地说,因报表合并方法的复杂性与外部审计的局限性,我国合并报表的质量令人堪忧——这与现金流量表的情形颇为类似。

为此,笔者建议应首先明确合并报表的编制理论,这是完善合并报表编制的基础。在明确理论基础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的实际可操作性,避免形成空中楼阁式的所谓理论。其次,应提高对会计实务的重视程度,及时总结实务中对规范报表合并有益的经验,用以对现有准则的规定进行创新与充实,逐步将合并程序中的难点与特殊事项以修订准则或解释的方式进行厘清,做到有成文可循。这一过程应注意不可操之过急,避免朝令夕改的情况发生。最后,还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培训,使得外部审计真正起到监督复核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建民。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研究。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C].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06.

[3]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4]葛希群。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会计报表2

一、常见的舞弊手段

1、瞒报利润:企业管理者瞒报利润一般有两种目的,一是偷税漏税,通常通过增加成本、费用来人为抵减利润,包括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具体表现为虚开发票增加费用,发出成本计价时不按规定的方法计价,将资本性投入费用化而不是资本化,多计折旧,多计算当期摊销费用,或者将收入计入往来账项,如应付账款、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付款,再通过以还款为借口的方式提出这部分收入挪作他用,并冲销往来账项。另一个目的是为以后企业编制会计报表留有余地,通常隐满一部分收入,将应该记入当期的收入不记入当期而是计入下一个会计期间,以保证报表上的利润稳步增长。

2、虚报利润:通过虚增资产调节利润,如虚增应收账款;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混淆会计期间;隐瞒费用,少计成本,发出成本计价违背会计准则;对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处理不按规定方法处理该摊销的不摊销,该预提的不提,少计费用;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处理不当,任意调解利润;销售退回不作处理,或者虚开当期销售发票,虚增收入,并于次年以退货为名开红字发票冲销;将其他收入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入账;将费用不计入期间费用处理而是作为递延资产达到降低费用虚增利润的目的。

3、漏列负债、虚列负债,常见的主要是漏列负债,或低估负债,少计提利息,不按实际发生的负债金额入账,人为降低资产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或者将长期借款列为短期借款等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虚增企业的偿债能力。

4、人为抬高企业资本周转能力。资本周转能力是企业有效利用其经济资源或资本,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能力,主要反映企业使用其经济资源的效率及有效性。企业往往通过调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现金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等提高现金的存量和流量,以达到不正当目的。

5、实收资本造假。实收资本或股本,是反映投资者所有者权益的账户,我国相关法律对经营各种业务的公司的注册资本都作了最低限度的规定,为了保障各相关利益人的权益,相关部门还需对此进行验资。在实际工作中,投资者投入的注册资本没有按规定的章程缴足,以实物资本投资的资本未按评估或双方协议价入账,入账金额不正确,现金投入的资本根本未存入银行,外币投入的资本不按规定的汇率折算,随意抽逃或虚增注册资本。

二、审计方法探讨:

1、结合审阅法、比较法,充分运用分析性复核。分析程序是20世纪7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审计方法,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中,更加重视的是资产盘点表、函证回函、银行对账单等实物证据和书面证据,而对于分析性复核一般视为证明力较弱的“软证据”,使用相对较少,直至197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颁布的审计准则公告,才正式建议使用分析程序。可见分析程序和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审阅法一直是目前审计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对会计报表总账、明细账及其他经济资料的审阅,易于发现会计报表中显见的重大的舞弊行为,而审计分析性复核有益于发现审阅法不易发现的、隐藏的异常交易或变动以及舞弊行为,再结合比较法进行横向、纵向比较,甚至更有益于揭示企业内部更深层次的管理问题。不仅可以减少审计风险还可以为管理决策提供深入的管理建议。如当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其销售利润率处于稳定增长趋势,可是资本金利率却在下降,就很值得分析,说明了利润的增长有可能是建立在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基础之上的,会计利润增加了可是却忽视了资本金成本,企业效益并没有得到提高,反过来就应该查找原因;或者企业利润的增长是否是虚增了收入?或者在存货计价、成本核算方法上违反了会计准则任意调减了成本?还是由于资本金利率下降是由于管理决策错误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

同时还应注意利用各类会计报表的钩稽关系和账户的相互联系进行比较。

2、结合当时的经济情况、经济形势,对会计报表披露的信息进行审计。由于各种利益的驱使,以及为了达到各种目的会计报表的舞弊手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有时仅仅通过技术方法纯粹仅在会计报表数字层面上审计也难免有局限性,比如会计报表各余额看似合理,且各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也没有问题,就很难查出造假行为,这时如果结合当时的经济形势,如物价变动情况,本行业在当期的发展、衰退情况及其它非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长安股份公司对2002年的会计报表中利润大幅度增长的解释之一是公司深入实施了成本工程,并且配套零部件价格降低,导致成本降低,而事实上是当年钢材、轮胎价格大幅上升,因此有力地驳斥了由于物价因素导致当期生产成本减少从而导致利润猛增的结论

3采用询问法。审计人员对有关人员进行询问是发现舞弊行为的重要途径。任何舞弊行为都会有蛛丝马迹,但审计技术方法往往是对以往的审计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就是说审计方法可能滞后于舞弊手段,东方电子审计失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东方电子改变了惯用的利用增加资产虚增利润的舞弊手段,而将投资收益洗成主营收益,并不增加资产,这在舞弊手段上具有创新性,如果审计人员依然沿用以前的习惯方法就很难查出问题,如果在审计过程中积极使用询问法,广范进行调查,有意无意地扩大调查范围,并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对象询问,不仅对有关财会、业务人员询问,同时对公司其他高级、中级、低层管理人员或者有关业务单位进行询问,并注意询问的技巧和方法,把握对方的心理特点,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6、强化风险意识,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极其环境,以风险决定实质性测试。目前我国审计行业要全面的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是不现实的,但可以建立风险意识。账项基础审计是完全依赖于实质性测试,即会计报表余额的测试,是对会计报表、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等之间的核对,“一条龙”造假基本能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所以实质性测试基本失灵。制度基础审计与账项审计基础审计相比增加了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测试和了解,但在高层管理者传统舞弊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是绕过内部控制舞弊,所以对内部控制测试后的审计基本也是无效的。如果引入风险概念,对被审计单位从战略管理、战略目标、计划上、从整个公司的营运上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以确定被审计单位可能会在那些方面舞弊,概率大小如何,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证据收集的数量,有针对性、有目的的进行审计。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会计报表3

关键词:会计报表;附注;数据披露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附注应当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相关信息应当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披露

按新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应披露本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净利润、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减额等数据。建议上市公司按照新准则列报口径提供截止报告期末前三年主要可比会计数据和财务比率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股东权益、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另外,以上数据因会计政策及会计差错更正追溯调整以前年度会计数据的,应在附注中同时披露调整前后的会计数据。

二、会计报表重要项目披露

在附注中披露重要报表项目方面,应体现重要性原则。重要项目数字变动会引起报表相关数据的较大变动,要在附注中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在披露应收账款时,上市公司应按照客户类别及账龄,披露应收账款的余额以及发生坏账损失的情况。同时,应增加披露应收账款余额位列前十名的公司具体名称、款项形成的原因以及主营业务范围。这样企业就可以据此制定不同的收账政策,保护投资者资产的安全。又如对存货信息的附注披露,应增加披露各类存货的库龄信息。一般来讲,存货的库龄(即指某类存货从入库日到报告日的时间期限)越短,说明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越快,流动性越强,那么企业的运营状况就越好,产品越畅销。通过披露的各类存货库龄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判断存货的周转速度,从而预测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盈利前景。此外,存货中库存商品的物理质量、时效状况(如产品保质期的长短、技术更新速度)等都对企业未来的收入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建议上市公司报表附注中披露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单、各批产品生产及到期日期或其他决定产品时效状况的指标情况。

三、重要事项披露

上市公司报表附注中应披露发生在报告期内的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陈述该事项基本情况、涉及金额。尚未结案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应陈述其进展情况及影响;已经结案的,说明其执行情况。公司应披露报告期内收购及出售资产的简要情况及进程,说明上述事项对公司业务连续性、管理层稳定性的影响,所涉及的金额及其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和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同时,公司应披露重大合同、担保事项及其履行情况,并详细披露有关合同的主要内容,如有关资产的情况,涉及的金额和期限、收益及其确定依据,同时披露该收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重大担保应说明担保金额、对象、类型、决策程序等。对于未到期担保合同,如有迹象表明有可能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应明确说明。最后,公司董事会如在报告期内有受中国证监会稽查、行政处

罚、通报批评、交易所公开谴责等情形,应当说明接受稽查及处罚的原因和处罚结论。

四、细化“表外事项”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或有事项、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债务重组事项、非货币易事项、资产置换(转让)事项和其他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有影响的重要事项,都是“表外事项”。

如,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关联方关系披露原则是: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均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信息。企业与关联方发生关联方交易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关联方交易应当分别关联方以及交易类型予以披露。类型相似的关联方交易,在不影响财务报表阅读者正确理解关联方交易对财务报表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合并披露:企业只有在提供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才能披露关联方交易是公平交易。在购销商品、提供劳务发生的关联交易,公司报表附注应披露关联交易方、关联交易的内容、价格、金额、定价原则、占同类交易的比例、结算方式。实际交易价格与市场价格有较大差异的,应说明其原因。公司还应对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和持续性及其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做出说明。在资产、股权转让发生的关联交易方面,公司报表附注应披露关联交易方、交易内容、定价原则、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评估价值、结算方式及获得的收益。转让价格与账面价值或评估价值差异较大的,应说明其原因。公司与关联方存在债权、债务往来、担保等事项的,应披露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公司的影响。

上市公司应该重视会计报表表外事项的披露,强化对会计报表表外事项披露的监督检查,保证会计报表表外事项披露规范行之有效,推进表外事项的深化、细化和规范化。

五、加强会计报表项目异常变动披露

上市公司应根据比较会计报表信息,对报表重要项目的趋势进行分析,对异常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附注中加以披露,使报表信息使用者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报表,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六、加强行业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还应该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相关的行业资料,提醒投资者关注国家在某行业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报表,上市公司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及产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对上市公司财务、经营的影响。作为前瞻性信息重点标注该企业重点从事行业,并作为提醒性质信息供报表使用者参考。当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及产业政策倾斜于该行业时,报表使用者可以从附注所披露信息中得出企业的发展潜力,以及是否继续投资于该企业。反之,当相关政策限制于该行业时,报表使用者及时查阅相关政策对自己所投资行业的影响,并就应该慎重考虑自己的决策,以便做出适当的决策。

(作者单位:1.人保财险唐山分公司;2.唐山学院)

参考文献:

[1]侯吉英,王坤,张新英,关于会计报表附注问题的探讨,时代经贸,

[2]刘宝柱,浅谈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煤炭经济研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098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