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建平安城市的建议(优推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对创建平安城市的建议(优推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对创建平安城市的建议【第一篇】
一、行政区划工作
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我市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对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较快、对周边有带动作用并符合建镇条件的乡,提出了列入建制镇设置规划的建议,对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周边乡(镇)改设街道办事处,使区划工作为实施新战略服务。
指导面临新的形势,各区、县(市)抓住发展机遇,积极谋划发展途径。
二、地名管理工作
(一)完善地名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导各区、县(市),完成了地名数据库版软件的安装工作。地名数据库的录入量大,内容复杂,对此我们积极加强指导和培训,此项工作计划在8月份全面完成数据录入工作,上报省和国家。地名数据库的建立对我市地名管理和为我市经济社会服务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继续开展地名门牌专项整治工作。针对我市地名门牌混乱等问题,2010年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地名门牌管理专项整治,研究制定了《市民政局关于集中开展门牌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通过两年时间的专项整治,切实解决我市门牌管理混乱和覆盖率偏低的问题。2010年完成了城区一、二类街路门牌的整治工作,今年将完成三类以下街路门牌的整治工作。3月份我们召开了有关工作会议,对去年的门牌整治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南岗区已全面完成了三类以下街路设置工作,其他区正在积极推进当中。
(三)为了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把“建设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和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全面提升地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公众服务,提出了将我市主城区街路地名标志牌全部更换成错落式标志牌的创新理念,经市政府同意,我们积极与财政协调,已落实资金500余万元。目前此项工作已进入招标程序,计划8月份全部更换完毕。同时对三类以下街路墙挂式地名标志牌计划6月底前全部补设完毕。
三、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
(一)根据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民政部及省厅关于《印发全国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考评方案的通知》要求,为了加强我市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我们与市社会综合治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了《2011年度全市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考评方案》的通知,对创建平安边界组织领导、工作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创建平安城市的建议【第二篇】
以党的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城市消费环境质量为目标,整合政府规范管理市场经济秩序资源,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安全消费、放心消费体系建设。通过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全力打造“诚信、消费天堂”的城市新形象,使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全面提高消费环境的安全度、经营者的诚信度和消费者的满意度,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促进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力争三年时间建成“全国消费放心城市”。
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出发,从服务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从治本入手,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健全维权网络,不断完善行政监管、行政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消费者权益保障体系,支持媒体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曝光,切实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的质量保障,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任务职责
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各界推动,整合创建资源,形成全社会合力推进创建活动的工作局面和氛围,打造诚信,营造消费天堂。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围绕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围绕产品安全和优质,物价管理部门围绕物价合理平稳,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围绕食品卫生和药品、医疗等安全和质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围绕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安全和质量,教育管理部门围绕学校收费项目及标准公开透明,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围绕实施名牌战略,农林管理部门围绕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粮食管理部门围绕保障粮油产品安全和供应,科学技术部门围绕“科学消费”指导,旅游管理部门围绕组织实施品牌旅游推荐、特色旅游的开发,房产管理部门围绕规范房产交易行为,交通管理部门围绕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安全及时的交通条件,城市管理部门围绕提供城市道路、排水、污水处理的安全、质量和服务,建设管理部门围绕住宅与房地产开发及商品房的预售、销售规范管理。以上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安全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职责,制定具体的创建指标;各镇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创建指标,经梳理整合、专家认证、审核认定,最终形成完整的创建指标体系。
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和其他社会团体组织本着“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协调、监督作用,制定本行业的行规公约,协助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社会各行业的管理。
各公用事业单位主动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义务,倡导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根据消费需求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满足群众对水、电、气、通讯、公共交通等方面的要求。
消费者协会依法组织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认真受理调解消费者的投诉,及时向社会公布消费信息和消费警示,提供消费咨询服务,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予以揭露、批评。
各新闻媒体组织广泛深入的宣传,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曝光。
广大消费者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的消费权益,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活动,并对全市消费环境和各职能部门行政管理监督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四、方法与途径
(一)市人民政府报请市创建消费放心城市指挥部、市人民政府对《市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指标体系与考核细则》审核认定。
(二)市人民政府对各镇及有关部门下达创建工作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集中3年时间,建成“全国消费放心城市”。
(三)创建工作按照3年总体目标和指标体系,分阶段组织实施,每年分解下达主要创建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制,并对完成情况组织检查,第3年在全面完成目标和规划的基础上组织考核验收。
(四)创建活动中,要利用多方面的力量,通过法律、行政、社团、舆论监督,积极推动创建活动,务求实效。
(五)按照市创建消费放心城市指挥部、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迎接并通过上级对我市的各次考核验收,建成“全国消费放心城市”。
五、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工作的领导,市人民政府成立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具体承担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的组织、协调、检查、考核工作,以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市政府将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落实责任制。
(二)健全运作机制。制订市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实施方案。市创建指挥部及办公室建立指挥部成员会议、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创建工作例行会议和创建工作集中办公、创建工作情况通报、创建工作检查考评等项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的作用,依靠社会、民众、新闻的监督,形成工作合力,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心严,违法必纠,推动各项创建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落实检查考核。市创建工作指挥部每年组织一次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工作实地考核验收,并将考核情况书面向市创建消费放心城市指挥部和市人民政府汇报。市政府将对完成创建任务成绩突出的镇、部门、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同时对努力不够、达不到要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批评。
(四)广泛宣传发动。市各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的重要意义,宣传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是一项全社会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全市上下积极投入和参与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努力营造全社会“诚信、消费天堂”的良好氛围。
对创建平安城市的建议【第三篇】
大关中发展论坛组委会主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田源:
大关中论坛已经成为共谋西部发展的重要平台
大关中发展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过去3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陕、甘两省相关兄弟城市的共同努力下,“大关中发展论坛”的影响越来越大,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的范围不断拓展,水平不断提高,受到了政府、学术界、新闻媒体的关注和重视,推动了关注“大关中”、研究“大关中”发展问题的热潮。论坛的许多观点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
今年是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
目前,陕西省、市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如何在保增长的同时,“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如何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如何增强创新能力,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调整城乡结构,推进城镇化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如何抓住建立“一高地、四基地”的机遇,从政策和制度上解决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问题,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如何加大工作力度,切实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如何进一步加快民生工程建设,落实惠民政策,使广大群众的收入有较大增长,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信出席本届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一定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厘清思路,畅所欲言,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为编制好“十二五”发展规划,出良谋,献良策,不辜负省市领导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
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董军:
建设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
2009年6月颁布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历史性地将西安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与北京、上海共同形成中国国际化大都市的“大三角”,由此也凸显出西安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这对我们西安来讲,既是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在国际范围,建成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东西文化交流平台,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
在全国范围,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国际航空枢纽城市,中国中西部交通枢纽城市。
在西部地区,建成区域性经济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真正成为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辐射北方内陆地区的核心城市。
结合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三步走的发展目标。
第一步,从2010年到2015年,搞好规划、打好基础。确立和落实西安推进国际化进程、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思路、规划和政策措施,部分国际化重大举措和项目启动。到2015年,GDP达到6500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7万元左右。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巩固,城市的集聚、服务和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国际化主要指标得到较大提高。
第二步,从2016年到2020年,重点突破、基本达标。在经济活动国际化、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国际化、城市管理和环境标准国际化、基础设施功能国际化、社会文化交往国际化、居民素质国际水准等方面取得明显提高,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协调发展。2020年,GDP超过1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0万元国际化主要指标大幅提高,一些优势领域国际化水平基本达到世界国际化城市的水平,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
第三步,从2021年到2030年,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再用10年或者稍长的时间,继续推进西安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到2030年,经济功能达到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的水平,科技、教育在亚洲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文化、旅游更加具有世界性,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特征明显。
咸阳市副市长严维佳:
发挥咸阳区位优势助推关中发展
2010年2月,陕西省启动实施西咸新区建设方案,拉开了建设西安(咸阳)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帷幕。
咸阳将以《规划》定位为蓝本,以“迈向国际化,融入大西安,建设新咸阳”为目标,以泾渭新区建设为重点,提升境界,整合资源,转变方式,破解难题,全力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在新区建设上谋求率先突破。泾渭新区建设是咸阳抢抓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机遇的主战场,是咸阳实现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力争到2020年,把新区建成生态景观横贯东西、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现代产业高度聚集、人居环境适宜优美的大都市特色功能区和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一体化开放开发示范区。
二是在结构调整中实现协调发展。按照“―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特”的思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
三是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实现新跨越。按照“科学、理性、绿色、效益”的原则,坚持产业对接、园区承载、大项目支撑,专业化运作的思路,深度解析国家产业政策,研判东部产业转移趋势和规律,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能耗污染低的大项目、好项目。
四是在城市环境优化中提升品位。未来,咸阳将着眼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把现有城区和西咸新区建设统盘考虑,抓紧修订完善现有建设规划,对老区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重新定位,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
五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夯实基础。按照“东进、西联、北强、中富”的发展布局,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为重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宝鸡市副市长丁琳:
努力实现宝鸡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发展
着眼长远,高点定位,我们提出了 “一核心、一枢纽、三基地、两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500亿元,力争3800亿元,市区人口达到13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1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0%,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居民收入位居全省前列。
为此,宝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实现宝鸡率先在西部工业化的目标,把宝鸡建设成西部最具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工业强市。
一是推动百亿企业集团加速崛起。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东岭集团、宝石钢管、宝石机械、秦川机床等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核心企业聚集,努力在全市形成12户百亿元大企业集团。
二是全力打造战略支柱产业。着眼于构建宝鸡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以百亿大企业集团带动形成大产业。精心培育优势产业,倾力打造5~8个千亿元级和5百亿元级工业支柱产业。
三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重点抓好总投资110亿元的15个新能源重点项目,使新能源产业很快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板块。以宝钛集团为核心,全力建设“宝鸡・中国钛谷”。
四是推动工业园区超常规发展。以建设一流创新型园区为目标,创新体制,优化资源配置,高起点建设科技新城,促进宝鸡部级高新区由投资驱动向创新推动转变。
安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巨拴科:
加强安康富硒食品产业与关天经济区合作
2008年以来,安康市委、市政府将富硒食品产业列为支柱产业进行精心培育,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颁布实施了《关于推进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目前,安康已搭建了比较健全的富硒食品产业框架,创造了比较完善的富硒食品产业发展条件和基础。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精神,建议省上将富硒食品产业纳入省级产业发展规划,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措施,加大对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二是与杨凌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立合作机制。
三是把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纳入关天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范畴,享受关天经济区中小企业贷款、农户小额信贷、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建设用地等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
四是将安康富硒产业项目纳入省上的陕南突破发展项目、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贴息贷款项目等项目盘子,在项目规划、论证、申报、审批等工作中予以优先安排。
五是建立与关天经济区长期合作交流互动机制。
庆阳市人民政府秘书长樊得智:
努力使庆阳成为关天经济区能源化工基地
主动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庆阳贯彻落实甘肃“两翼齐飞”发展战略,打造部级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我们建议:
一、在能源化工开发建设方面,拟制定符合低碳发展和循环经济要求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形成生产力布局科学合理、上下游产业衔接配套、基础资源配置高效的区域能源开发格局。
二、在农业产业开发方面,建立统一的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和营销网络,形成信息共享、人才共用、产业布局合理、抱团发展的格局,以抵抗市场风险,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立互通互用的交通运输网络,开辟农产品“绿色”通道,增强产品竞争能力。
三、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建议各成员城市充分利用各自独特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文物古迹,打造旅游精品,共同构建区域一体化旅游网络,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四、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拟研究制定统一的水源、土地、植被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商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程诗有:
努力使商洛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
商洛要做强“六大产业”、打造“七大基地”、推进“八项工作”。
“六大产业”是:现代材料、生态旅游、现代中药、绿色食品、新型能源和劳务输出产业。
“七大基地”:一是打造现代材料工业基地;二是打造最佳生态旅游基地;三是打造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四是打造优质绿色食品基地;五是打造新型能源基地;六是打造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基地;七是打造全国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八项工作”是:加强项目建设、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园区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推进循环发展、加快城镇建设、强化区域合作和创新体制机制。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东南大通道建设,强化交通区位功能;积极推进“商丹一体化”进程,构建引领商洛突破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为此,我们向有关部门呼吁并建议:
一是将《规划》中的政策措施具体化,特别是有关财税、投资、环保和统筹城乡方面的政策应细化到具体的产业或项目,以提高《规划》实施工作的有效性。
二是高度重视关天经济区的生态旅游产业,将“大秦岭”作为大关中生态旅游的品牌响亮地提出来,抓紧研究制定发展规划,指导并引领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把“大秦岭”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旅游基地。
三是将商洛尚未纳入《规划》的三个县按照规划区内的县区同等对待,在相关支持政策上统筹安排,促进商洛各县区间整体协调发展。
四是进一步改善商洛融入关天经济区的交通条件,将西安―蓝田―商州城际轻轨、关天经济区外环线、洛南―卢氏―栾川高速公路、丹凤―山阳―镇安―宁陕高速公路、商洛支线机场等重大项目列入全省“十二五”规划,并尽早启动实施。
五是在制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政策时,在资金补偿和项目投资上加大对商洛的扶持倾斜力度。
天水市常务副市长柴金祥:
努力使天水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次核心城市
天水提出了“1135”区域发展战略,即:建设“一圣地”(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一枢纽”(区域综合运输交通枢纽)、“三基地”(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示范基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航天育种示范基地),打造“五品牌”(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城市、西北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国家重点旅游城市)。
具体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85亿元,年均增长%;财政收入101亿元,年均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7亿元,年均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年均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35元,年均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5216元,年均增长%。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建立完善合作的长效机制。建议规划区各城市树立全局和整体观念,努力突破行政区划限制,规划同做、产业同构、项目同建,携手共进。
二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对接。
三是密切优势产业协作配套和旅游文化合作。
四是构建多层次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五是共同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和项目。
渭南市常务副市长雷超武:
立足区域定位谋划渭南率先发展
渭南市坚持“依托优势、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把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作为主线,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全民创业作为主要抓手,突出城镇化和产业园区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围绕西安大都市发展配角经济,立足关中东部中心城市发展主角经济,率先打造优势产业高地,率先构建区域性发展核心,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建立多层面合作发展机制。由省级部门牵头,建立各城市政府、行业、企业之间多层面的合作交流平台,重点协调区域性排污、治水、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合力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特别是借鉴发达区域成功经验,携手共筑区域投融资平台,创新和谐互助的区域经济关系。
二是建设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彻底拆除市场壁垒,完善配套政策,构建大关中一体化的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
三是合力打造区域品牌。把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策划、包装、宣传、推介,统一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统一举办宣传推介活动,提升大关中的知名度,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冷劲松:
围绕示范壮大杨凌特色产业
今后一个时期,杨凌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聚焦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围绕示范做大产业,依托产业搞好示范,坚持示范带动、项目带动,科技支撑、产业支撑的工作方针,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完善科技创业推广服务体系,扩大产业化示范效应,加强国际农业合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次核心城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5到10年的努力,把杨凌示范区建设成为陕西乃至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农业科技创业推广服务的重要载体、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的重要基地、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陕西涉农工业发展的战略高地,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农业科技创新型城市,为引领和支撑陕西及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各相关市区要进一步增强板块意识,主动加强相互联系和沟通,建议尽快建立省际会商和沟通机制,定期研究沟通相关规划衔接等重大问题和事项。
二是建议由两省发改部门牵头,单独编制规划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作为两省“十二五”规划的独立篇章或子规划。
三是建议各界加大对关中行政区划调整的呼吁力度,支持和推动杨凌设市工作。
铜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省安:
力争使铜川成为渭北中心城市
铜川将抓住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成员城市的重要机遇,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再翻一番,到2020年把铜川建成55万城市人口、市区面积6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为此,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坚持以园扩城,构建大城市格局,形成“北市区―黄堡―董家河―耀州区―新区―坡头”大城市格局。
2.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3.主动融入西安大都市圈,积极推进西铜同城化发展。
4.谋划铜川―富平区域统筹示范区建设,扩大铜川辐射带动效应。
5.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和旅游精品区,提升铜川对关天经济区的支撑力和影响力。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加大支持铜川产业基地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使铜川更好地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关中城市群建设提业和能源支撑。
二是站在建设西安大都市圈的战略高度,考虑和推动西铜同城化发展。建议陕西省政府在推进西咸一体化的基础上,把推动西铜同城化发展摆上重要日程,从规划、措施和机制上予以推进。
三是扎实推进关中一体化进程,真正形成大关中交通圈、经济圈、城市圈和生态圈,坚持错位发展、功能互补,把关中五市一区作为整体考虑,一切从有利于关中率先发展的大局出发。
陕西省西咸新区办副主任喻建宏:
加快西咸新区建设推进规划实施
依据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总体规划,西咸新区将结合区内现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着力构建科学合理、效应积聚、城镇与功能区相配套、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空间布局,形成南有沣渭新区、北有泾渭新区、渭河百里生态景观长廊相连接的“两区一带”开发建设格局。
目前,沣渭、泾渭新区功能定位和城市空间布局初步确定。沣渭新区将重点打造城市特色功能区和生物产业聚集区,建设西咸都市圈人居环境最为适宜优美的新型都市商务中心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及环保产业基地,形成“两河两心三园五基地”的城市空间布局。泾渭新区则按照空港产业园、历史文化聚集区、现代产业聚集区三大功能区进行打造,建成西部最大的临空产业园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秦汉历史文化聚集区和西部地区重要现代产业基地。
陕西省副省长姚引良:
对创建平安城市的建议【第四篇】
一、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全区第二季度调度会暨政府廉政建设和安全生产会议在对第二季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的同时,对我区城市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街道、部门工作职责,实行捆绑考核,杜绝街道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现象;二是强化监督。在专业部门加大督查力度的基础上,采用视频监控和社会监督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监督工作;三是完善考核体系。针对考核办法试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区情实际将其修改完善,健全考核体系;四是加大经费投入。针对人员不足和经费紧张的实际情况,加大城管工作经费投入力度,保障城市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五是严格落实问责。结合“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加强城管工作中责任主体的问责力度,以此提高各街道和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会议要求为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指明了奋进目标,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为全力推进我区城市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长效化、精细化建设步伐创造更好的平台。
二、结合实际明确任务
下一步,我委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安全生产任务。
(一)城市管理方面。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着力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深入探讨城市管理规律,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切实发挥牵头抓总、承上启下和监督考核职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工作制度和程序,确保各项城管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我们将继续保持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善于抓重点、抓具体、抓成效,勇于抓难点、抓热点、抓矛盾点。用更大的决心、更新的观念、更大的气力、更大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