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月光日记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98093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月光日记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月光日记1

月亮躲在夜空美丽的阁楼里,露出半边脸窥探人间,不动声色地聆听人间的动静。静谧和安祥萦绕在她的衣袖里,裹不住的溢了满怀。她用那如玉的手指,撒下一片清纯而饱满的目光,为万物披上了一袭安谧的白纱。朦胧在影影绰绰间,若隐若显的迷离。

我的眼里有盈盈月光。月光,在那闪动的光影里跳跃。粼粼月光,如幻如影的轻盈。我伸出手臂梦呓般的拥抱,月光恬静的笑容在指缝间流淌,映了我满脸的波光,从我的眼角飘过……

小小的院子,已被月光填满。风儿从梦中飘来,送来一份优柔。月光的身影在风中飘摇,摇。夜空中燃起的点点星辰,与月光追逐,闪耀。

如水般的月光,绘出一个如水般的月夜。同样清澈,却也易碎。玉落则殒,水激则碎。轻柔的月光吹不走这片月光。夜,却并不宁静。

那些污浊的昏黄色灯光,混杂在夜空中。轻蔑的眼神,把清纯的月光覆盖,舞动妖娆的身姿,在我的眼前炫耀。令人生厌的嘈杂,通通灌入耳中,撕破了夜的宁静与和谐,露出狰狞的嘴脸。

轻柔的月光也略显单薄,月亮清澈的眸子已疲惫不堪。火车长鸣隆隆过后,抖落了一地的失落。声响,忽如其来,惊跑了我的思绪。叹息依偎着月光,在夜空回荡……

盈盈泪光,赶不走缠绕这夜的烦躁;无声泣泪,躲不掉零落一夜的忧伤。

月光日记2

从前有个女孩叫雪,她有个知己叫慕容月,她称呼她为月,月称呼她为雪。

她们同在一个课外班学校,但不同班。住在同一幢楼,却不同门。即可以说有缘无份了。

雪性格沉着,活泼、可爱,却有些鲁莽。月总是那么美丽,浪漫,文笔很好。总是在课余时间写她的日记,却不让别人看。

在一个柳絮轻拂的春天,月和雪结伴而行,在辽阔无垠的草原散步。走久了,累了,便坐下歇会儿。月用她纤细的手,从草丛中拾起一丝柳絮,给雪看,对她说:“你看这像不像雪?和你一样如此纯洁?”“呵呵,才不是呢,像月啊!”两人快乐地聊天,晚上一起看皎洁的月光,美丽的夜景,甚至忘了回家……突然,月问雪:“你说会有天堂吗?”“应该会吧!我们生死不弃!”雪许下了如此宝贵的诺言。月说:“假如我先死,那你就别死了!”“为什么?”“我怕你……对了,夜景真美……”月故意逃避了话题。雪也没在意。

过了几天,雪与月的友情像石头那样坚固——无坚可摧。于是,雪请月到家里做客,月同意了,把她的本子(日记本)带上了。

月玩累了,睡了会儿午觉。雪在收拾桌子,偶然发现月的日记本并没有关上。因好奇心的驱使,雪打开了日记本,从本中滑落了一个信封。信封上字体隽秀,是月写的。上面写着:“给亲爱的雪,署名为“慕容”,看来是没写完。雪把信打开,里面写着:“雪:请你原谅我,没有告诉你所有真相,在人间时的日子不多了,请我们珍惜现在的友情。”

看完手中的信,雪的心起伏不定,凉了大半截儿……

“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迫不及待地问。她抽噎了一下,对我继续说。

转眼间,过了一年,雪一直在忐忑不安,提心吊胆度过。那是一年落雪的冬天,寒风刺骨,路旁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雪球,雪只瞅了一眼,就快速奔向慕容月的家。慕容月对雪说:“你写过文章吗?写过小说吗?”雪纯洁地说:“没有,我们来共同合作一部小说吧!”月淡淡一笑,露出了一丝怜悯的目光,说:“好吧!题目叫做《塔罗之恋》吧!”说罢,月拿出了一个本子,并告诉她:“用这本写。”雪同意了。

可是,却在那天,月却永远地离开了雪,只想好了一个题目,却没有来得及实现雪那永久的诺言。

而就在那天,月因病抢救无效失去了生命。

那天,月死了,雪的心也死了,她再也没有像对待月那样的坦诚对待任何人,她怨自己怎么没能实现月的诺言?再次能见到月。她的心如刀割,悲痛的无法再悲痛,心已冷透,就像世界再死去了一位亲人。

月的葬礼那天,雪眼看着月被火化,眼眶溢出了记事后的第一滴泪水。雪走了,在人群中谁也不知道她怎么走了。沉静地走了,没有言语,沉默之中,所有人都默视着离开他们的视线。

雪天持续了四天,当雪回家时,又看到大小不一的雪球,两颗挨得最近的,一个像月,另一个像她自己。还记得春天的柳絮、夜景、月光……雪的世界少了一个称呼:月。

我的朋友说到这里,我已明白她心里的酸楚、苦寂。我也和她一样,心中充满忧伤。我满怀同情地看着她,对她说:“雪……是你吧……”她擦去眼泪说:“是的。我相信我应该交一个最好朋友了。”“你能明白就好。”我欣然地说。

这时,我看到雪对着月光,说了几句话:“月,你在天堂一定很快乐吧。我知道,我无法兑现我的诺言,你在天堂的生活一定很好,雪永远祝福你幸福、快乐。”

一切,恍如一场梦,洒满了我的阴霾的心田。我肯定地说,雪的心中一定洒满月光,如此温暖,有了月光,她一定希望月在另一个世界快乐、幸福。

月光洒满了屋顶,我仿佛看到了月在天堂中跳舞,用她那真挚的友情,来表达对雪的情感。

雪的唯一愿望实现了,月在她世界的另一端获得了幸福、永远没有悲伤。她们永远珍藏着那份彼此的情。

月光日记3

月亮躲在夜空美丽的阁楼里,露出半边脸窥探人间,不动声色地聆听人间的动静。静谧和安祥萦绕在她的衣袖里,裹不住的溢了满怀。她用那如玉的手指,撒下一片清纯而饱满的目光,为万物披上了一袭安谧的白纱。朦胧在影影绰绰间,若隐若显的迷离。

我的眼里有盈盈月光。月光,在那闪动的光影里跳跃。粼粼月光,如幻如影的轻盈。我伸出手臂梦呓般的拥抱,月光恬静的笑容在指缝间流淌,映了我满脸的波光,从我的眼角飘过……

小小的院子,已被月光填满。风儿从梦中飘来,送来一份优柔。月光的身影在风中飘摇,摇。夜空中燃起的点点星辰,与月光追逐,闪耀。

如水般的月光,绘出一个如水般的月夜。同样清澈,却也易碎。玉落则殒,水激则碎。轻柔的月光吹不走这片月光。夜,却并不宁静。

那些污浊的昏黄色灯光,混杂在夜空中。轻蔑的眼神,把清纯的月光覆盖,舞动妖娆的身姿,在我的眼前炫耀。令人生厌的嘈杂,通通灌入耳中,撕破了夜的宁静与和谐,露出狰狞的嘴脸。

轻柔的月光也略显单薄,月亮清澈的眸子已疲惫不堪。火车长鸣隆隆过后,抖落了一地的失落。声响,忽如其来,惊跑了我的思绪。叹息依偎着月光,在夜空回荡……

月光日记4

赵烈文(1832~1893年),字惠甫、惠父、伟甫,号能静、能静居士,江苏阳湖(今常州)人。少时有文誉,讲求经世之学。成丰五年(1855年)应曾国藩之邀入幕,期间因其对湘军有所批评,数月后即辞归故里常州。咸丰十一年七月,赵烈文第二次入曾幕,帮助曾国藩策划大计。清军攻克天京后,他即促曾国藩制止清兵屠城。后曾国藩保荐其为直隶州知州,因性刚直,不愿为吏,辞不就任。同治六年(1867年),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赵烈文于是年四月第三次入曾幕。曾国藩调直隶总督后,赵烈文奉曾国藩命,于同冶八年赴保定,这是他第四次入曾幕,其间一度参与由李鸿章主修、黄彭年主纂的《畿辅通志》的编纂工作,分纂《河渠》《金石》二略。赵烈文著作颇多,其中以《赵伟甫先生庚申避乱日记》《能静居日记》《落花春雨巢日记》《庚申避乱日记》四部日记最为著名。正是这四部日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关赵烈文读书、购书、藏书的真实记载。民国年间陈乃乾在日记的基础上编成了《阳湖赵惠甫先生年谱》,方便了我们研究赵烈文的藏书活动。

阳湖赵氏是地方上一个声势显赫的家族。赵父赵仁基为道光六年(1826年)进士,通经史,工诗。其兄赵熙文曾任直隶州知州,好书版碑帖,精文字训诂。这种家族传统对赵烈文的藏书颇有影响。

除了家族传统对赵烈文的藏书具有一定影响外,赵烈文四人曾国藩幕,结识了著名学者、藏书家方宗诚、汪士铎、郭焘、吴汝纶、莫友芝、薛福成、华蘅芳、徐寿等,随着交往的日深,赵烈文的学问也不断提高,藏书观不断更新。

赵烈文的藏书据《落花春雨巢日记》所记,其21岁时已整天在家整理藏书,这些藏书主要是他父祖辈留下的,亦有一些是他从好友处获得的。如《能静居日记》成丰八年五月初五日日记载:“待购书目:艾儒略《万国全图说》、汤若望《坤舆全图说》、南怀仁《坤舆图略》、陈伦炯《海国见闻录》”。咸丰九年二月初二日日记所列“待访书目”包括图书100余种,其中以经部、子部书为多,并对有些书还有版本要求,如“扬州局本《集韵》《类篇》”“《孔子家语》不要汲古本”等;同年十二月三十日日记又开列“访求各书”的书目,有400余种,仍以经、子两部之书为多。

赵烈文从24岁至44岁四人曾国藩幕期间转战南北,每到一地都要尽力搜集购置图书。如以成丰九年三月份的日记为例:初五日到苏州,访杨松琴、马远林于书肆;十一日出苏州胥门返木渎,道过紫阳居书肆;二十一日在书肆见宋椠本(后判定为明椠)《准南子》,上有养一老人李兆洛跋。

太平军破江南大营进入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前夕,嗜书如命的藏书家已有山雨欲来之感,太平军以反孔、烧书闻名于世。当时,避难的人们一般只能携带少量传家之宝,有的藏书家只好把珍藏多年的书籍廉价转让给书贾。因此,这一时期江浙书贾非常活跃,赵烈文从那得到不少好书。如成丰八年六月初二日日记载:“购得士礼居校刊嘉靖本《周官》,精好无比,又得吴山尊覆宋乾道本《韩非子》,余他书二种,废装得之。”赵烈文的日记中还多次提到当时书之价廉,为之不惜倾囊而出。如他从安吉返家时,船到宜兴,“有以书来售者,廉价甚,解囊尽有之”。

后太平军进攻苏州,赵烈文不得不带着他木渎老屋的藏书辗转各地避难。咸丰十年四月,他雇船两只,将行李书橱20余件装在一艘船上,而他的30余函400余册图书因无大箱装放,只好散放在船上。这两船书先到湖州,又到上海,最后到达崇明城东南的堡镇时已六月初了。七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赵烈文在崇明整理出了12橱经历多次辗转跋涉的书籍。清点完毕,他深为自己的图书庆幸,并在成丰十年七月二十八日的日记中日:“此书自常州至木渎,自木渎至崇明,舟车七八易,残少不及十种。”

保存古籍的艰辛,同样亦激发了赵烈文的购书欲望。咸丰十一年他第二次入曾国藩府后生活相对安定,一有机会仍经常出入书肆,在上海购到了多次求访不可得的《樵书初二编》及卢校《白虎通》《史记索隐》及经训堂校《吕氏春秋》等。

同治四年赵烈文接家眷移居常熟。托友人帮助,其在常熟城西南购筑“赵园”,环境幽雅,湖光山色。他在这里藏书、读书,自得其乐。同治五年十月,他写成《卜居诗》18首,其第一首诗写道:“平生囊箧藏,四壁罗图书。”次年七月,他把原藏于崇明的图书用船全部运至常熟赵园。

赵园原为明万历监察御史钱岱“小辋川”遗址的一部分,亦为明邑人钱允辉南皋别业旧址,于清嘉庆、道光间为吴峻基所有,造为小筑,种荷养鱼,名水壶园,又名水吾园。赵烈文购得此园后,筑天放楼、能静居、柳风桥、静溪、梅泉志胜、似舫及假山两座等,并榜其门曰“静圃”,名声遂振,成为江南园林中的佳构,人称赵园,又称赵吾园。

赵烈文在购筑赵园时,首先想到书籍的安置,因而专辟天放楼为藏书之处。舒适的藏书环境越发提高了他访书、购书的热情。同治八年他第四次入曾国藩府,天津、保定、磁州、易州等地书肆常能见到他的身影。如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赵烈文与黄彭年等在保定书肆购得《黄峪集》《赵州金石志》等数种;十二月初三日又到书肆购明版《元氏长庆集》《白氏长庆集》等近20种。光绪元年(1875年)九月十一日,在天津书肆得明版《潜夫论》《白虎通》《申鉴》《文心雕龙》等,十一日又到书肆购《唐四家诗》一部。同时,赵烈文还托北京方w购买了宋椠《名画史》、精抄《五代史节要》、明版丘仲深《海国开合集》以及北监本《二十一史》等47种图书。期间,他还得到友人惠赠的一些图书,有些非常珍贵。同年十一月初三日日记载:“接孟舆(赵烈文甥周吐澄)十月三十日信,寄来淳祜本《文选》一部,又《鹤林玉露》一部,又《十七史详节》一部。”据赵烈文记载,其中《十七史详节》系内府秘藏,见于《天禄琳琅书目》。书中遇清帝讳均用金笺贴之。又如光绪元年任道F来访,赠与赵烈文明柯氏本《史记》、明版《汉书》《文献通考》等。同时,赵烈文也赠送或为友人代购了一部分图书。如好友金安清50岁生日时,他赠送了宋刻《司马书仪》一部、黄刻《仪礼》单疏影宋本等。同治十一年十一月初三日,他为任道F寄去代购宋版书二部。这些当时学者文人之间图书交流的真实记录,为我们研究近代图书流通提供了帮助。

光绪元年十月二十五日,赵烈文引疾离开曾国藩幕府,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常熟。他除继续购置图书,还修缮了藏书楼,并系统地整理了藏书,从而奠定了他在藏书史上的地位。期间又常与常熟藏书家宗源瀚、赵宗建交往,并从宗源瀚颐情馆、赵宗建旧山楼的藏书中得到启发,逐步完善藏书结构。赵烈文所逛书肆 主要在常熟、苏州两地。一些书肆主人闻其大名,常上门推销图书,其中上门最勤的是抱芳阁书肆主人鲍叔寅,他为赵烈文带来了大量图书,如明人重刻宋绍兴无注本《通鉴》等。同时赵烈文还与藏家交换藏书,如光绪七年九月初一日日记载:“以殿版前后《汉书》换得赵宗建所藏元版《汉书》,与自己旧藏元版《前汉书》合成一部。”

赵烈文在藏书的同时,又多次修缮赵园。光绪八年,桐城方宗诚来访,观其亭榭,极为叹赏,以为非凡俗能及。光绪十二年,赵烈文以其庭园西南隅荒芜犹甚,决定重为整治。他在制订全园结构时,首先特别关注藏书处的设置。光绪十二年二月初一日日记载:“余初定全园结构,南洲之上为楼五楹,移天放楼名之,家藏典册,悉度其中。四围皆水,无毗连屋舍,庶期永久。”六月,天放楼成。十二月,其住宅已有楼堂亭榭等房屋120间,走廊内外通共80余间,大小桥6座,果树花卉数以千计。在这样一个幽雅舒适的藏书、读书环境中,赵烈文在光绪十三年整理了所藏法书名画,选取其中的精品书以署签,照宣和式用月白纸总编为20 O号。

赵烈文生有三子四女,长子赵实,次子赵宽,三子赵路(早卒)。长女嫁方w,次女嫁方w弟方恒,四女嫁邓邦述。赵烈文身后,其藏书主要由赵宽继承。

赵宽(1863~1939年),字君闳,号止扉、传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诸生,由江苏学政瞿鸿S保荐经济特科,旋以知县分发浙江。历任嵊县及富阳知县。后任江西巡抚李兴锐、两江总督端方幕僚。曾随冯煦纂辑《江苏通志稿》。

赵宽早年即博览其父藏书,并致力于金石文字研究。晚年益发潜心考订之学,家藏金石碑版几乎都有他的题识。其与叶昌炽、缪荃孙交往甚密。因追慕明代赵琦美脉望馆藏书,又同为赵姓,故藏书处取名“小脉望馆”,有《小脉望馆书目》存世。据《小脉望馆书目》载,全部图书总计22958本。如此数量的藏书,当然不可能全部是赵宽自己入藏的,其主体部分应该是其父赵烈文天放楼的藏书。赵烈文为自己藏书所编书目虽无人看到,但通过赵烈文的日记及《小脉望馆书目》,我们对天放楼的藏书有了一些了解。

书之聚散无常。常熟晨星楼主人萧益友在陈眉公《读书镜》封面题记:“此赵氏天放楼旧藏,岁壬戌,作客携来检阅,原叙为十卷,今存两卷,以为不合本也,以贱直得之。近阅《来青阁书目》载:宫氏刊本亦为两卷,岂原刻十卷宫氏并为二卷耶?宫序未载明卷数,书以待考。得书后十二年甲戌六月二十四日并装记。”从中看到,这册陈眉公《读书镜》是萧益友在1922年从赵宽处购得的。

晨星楼与天放楼、咫园、缃素楼相距百余米,萧益友与赵宽、宗舜年、丁祖荫又志趣相同,楼主们来往密切,交换图书亦是常事。笔者从晨星楼的藏书中看到了咫园宗舜年、缃素楼丁祖荫赠与萧益友的不少校本,而卷首盖有“天放楼”朱文大印,或钤“阳湖赵烈文字惠父号能静侨于海虞筑天放楼收度文翰之记”朱文长方条印的图书亦有10余部,这些图书均未列入《小脉望馆书目》。宣统三年(1911年)赵烈文生前所藏曾国藩信函在其老家武进被陶湘购得。陶湘《昭代名人尺牍续集跋》曰:“江南某故家其先人久佐曾文正公幕府,集成函牍最夥,后大半散佚,剔其丛残犹存百数通。乃辗转以厚值得之。”这里所说“某故家其先人”显然指赵烈文。说明赵宽可能在民国初期因经济等原因开始向好友出售天放楼藏书、藏品了。

天放楼藏书自民国初渐渐散出,后又因赵宽为治咯血症,出售部分。赵宽晚年偏盲,群籍丧失殆尽。曾在光绪末年与赵宽同在端方府中的叶景葵所著《卷血书跋-赵君闳行略》载:“天放楼余籍去年(1939年)经京贾囊括而去。”由此,我们真切地了解到赵宽小脉望馆藏书的主体就是天放楼藏书,而天放楼藏书最终亦是在赵宽病卒沪上前,经他之手全部变卖了。

所幸的是,天放楼遗书虽然散失了,但其藏书尚多留在世间。赵烈文藏书散见于国内各大图书馆,如明何楷撰、嘉庆十八年(1813年)周氏书三味斋刻本《诗经世本古义》28卷首1卷,有赵烈文跋,现藏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钱大昭撰《诗古训》清抄本,有赵烈文校并跋,今藏北京图书馆;清龚翔麟编《玉玲珑阁丛刻三种》,康熙刻本,有赵烈文跋,藏于常熟图书馆等。赵烈文最著名的《能静居日记》64卷54册稿本,今珍藏于台湾“中央”图书馆;《落花春雨巢日记》6卷稿本,则藏于南京图书馆。

赵烈文购筑的赵园,民国初年归常州盛氏所有,为天宁寺下院,又名“宁静莲社”。赵烈文婿邓邦述《沤梦词・忆旧游》记述,1931年偕宋舜年策杖重游旧地,当他看到物是人非,书去楼空时,不觉感慨万端,凄然而归。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398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