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对贪婪的惩罚》【热选5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寓言故事《对贪婪的惩罚》【热选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贪婪的惩罚【第一篇】
2011年11月16日,由于一名司机的贪婪造成了20名小朋友的死亡。他将仅能载九人的校车,一下塞进了45人,在陡坡上下车时,,由于超载的原因,使重心不稳定,与一辆运煤车相撞,随着‘砰’地一声。20朵鲜花毁灭了……
2011年12月2日,在即将接近新年的时候,江苏徐州丰县又发生了一起校车事故,15个孩子在即将迎接新年时,与上帝共进了晚餐……
一朵朵鲜花的毁灭,一次次由于贪婪造成的死亡,这是什么?这是上帝在惩罚我们。失误造成的后果太严重了,与上帝见面的人太多了,上帝生气了。如果那些司机不那么贪婪,不那么粗心,那么这些无辜的孩子就不会惨遭厄运。新年,在一家团聚的时候,那些家长只能抱着孩子的遗体哭泣,那该会有多惨。
贪婪的惩罚【第二篇】
观众生出诸多疑问,关键在影片《长城》没有分清主题层次、抓住主要矛盾。本文从价值观、主题及意象三方面入手,阐明影片问题的症结。
一、“信任”――个人主义与集体牺牲精神的价值观矛盾
作为个人主义代表,欧洲雇佣兵威廉与托瓦尔的价值观在开场就已现端倪。两人的队伍被契丹人追杀后,对话透露出他们不远万里来中国偷黑火药的目的。托瓦尔体现的完全是个人主义:队中伤员拖后腿就主张丢下、行李中发现无用磁石就要扔掉……勾画出他的功利;威廉看似没什么不同,但威廉不同意抛弃伤员(担心伤员报复,仍是利己主义)、带无用的磁石上路,击退偷袭他们的怪兽后,坚持带上其断肢,以便查明是什么怪物。威廉明显更谨慎多虑,也是这份担当,使他成为两人中的领导,也为价值观的转变埋下伏笔。
(一)讲述失败的“正义与邪恶”
个人功利与无影禁军集体精神的第一次冲突,是在威廉和托瓦尔第一次帮助抵御饕餮后。从林梅与威廉的对话中得知,两人都从小在军队长大,但林梅训练一生为国家而战,威廉却辗转在各军队中为吃饱饭、为钱而战,信奉弱肉强食。也是在回答威廉,禁军为何而战时,从林梅口中第一次出现了“信任”这个主题。耐人寻味的是,威廉不肯尝试鹤军腰间系绳飞下长城的特技,理由是“我能活到现在因为我只相信自己”。那么林梅口中说她的“信任”,到底是什么呢?是信任同伴和军队,进而信任集体和国家吗?按当时对话的情景来分析――林梅和威廉站在鹤军作战的飞台上,只要腰上系上绳索,命就掌握在拉动绳索的同伴手上――的确是信任同伴,而且作为个人与集体价值观矛盾的其中一方,威廉代表的是“只信任自己”,那么与之相对的当然是“信任集体”。但别忘了,影片还有另一个大线索,即无影禁军和饕餮之间的战争。如果说食人饕餮是邪恶象征,那么林梅的“信任”就变成了“相信无影禁军的事业是正义的”。这两个“相信”看似没有不同,从影片的暧昧态度看来也把“服从集体”和“服从集体的事业”混为一谈。然而这其实是两件非常不同的事,前者是不问对错缘由的集体主义,没有个性和感情,只有服从和信任;而后者则是涉及一个常用的套路:正义与邪恶。
相信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全心实意地为此奉献,这是英雄电影常见的主题。然而,片中却没有就正义或邪恶作出深入对比。饕餮的塑造没有突出邪恶,对战沦为普通的人与动物的抗争,何以体现人的正义?无影禁军在无名关上终其一生只为对抗60年一遇的饕餮袭击,这本是很好的牺牲精神和为了人类安危的正义体现,却只在预告片中用旁白解说时才突出这一点,在正片中从未提及……再者,饕餮是在人类的贪婪中降生的,其邪恶也来自人,归根到底真正邪恶的是谁呢?正义与邪恶是否能够站得住呢?
(二)不够深化的“绝望与信念”
“信任”无法展开为“正义与邪恶”,显然《长城》选择了这一条路,即深化为“绝望与信念”的主题。人类是弱小的,禁军装备再精良,面对排山倒海的饕餮也是渺小的。在绝望处境之下,无影禁军仍坚守信念,既体现了奉献精神也深化了“信任”。且威廉价值观的转变,正是在他看到张涵予饰演的邵殿帅,为战争事业牺牲后。士兵为殿帅点孔明灯送行的一幕是全片最美丽的场景,“秦时明月汉时关”苍凉的音乐非常感人也深化了无影禁军的“绝望与信念”。可惜这已是全片中对于禁军最有人情味的描画。对军队的描写过于注重庄严和勇猛,无法深入刻画“绝望”,也就无法体现信念可贵,武打电影尚且要让主角先输得惨烈才能突显最后胜利的难得,《长城》缺失的正是铺垫。
观众感觉威廉从“只相信自己”到“相信无影禁军的事业”转变非常突兀生硬,正是因为军队缺乏人情味。没有感情共鸣,怎能信服禁军的集体牺牲精神并转变观念呢?影片中偶有留下对军队人情味的刻画,除了上述所说的殿帅牺牲情节外,主要落在了鹿晗扮演的小兵身上。威廉和托瓦尔第一次抵御饕餮并且顺便救了小兵,与其说是帮助军队不如说是为了自救,正是用威廉和托瓦尔第一次见到饕餮时的惊恐,侧面渲染了“绝望与信念”主题,这段描画中笨拙的小兵也表现出害怕的情绪,可惜在其他军人中,这种恐惧再也没出现过。在用麻药活捉饕餮时,威廉原本没有打算帮忙,反而已在往回走,这时小兵因慌张而失误被罚下长城,才明显看到威廉的纠结和动摇,最终挺身而出跳下长城帮忙活捉饕餮。
二、“贪婪”――缺席的“角色”
怪兽电影借怪兽讲的是人性。《长城》铺陈了两条线索,一是威廉内心价值观战争,饕餮在此体现其“表”:恐惧,突出禁军牺牲自我的信念;另一条则是人类与饕餮之战。饕餮的“里”象征人性丑恶的贪婪,本是非常好展开的人性内核主题,在预告中威廉的旁白也有点出:“我曾为贪婪而战,也曾为神而战,只有这一场战争是值得的。”然而正片中却就此放过,让“贪婪”躲了起来。
饕餮最早见于《左传・文公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贷贿,侵欲崇奢,不可盈厌,聚敛积食,不知纪报,不分孤寡,不恤贫匮。天下之民以此三凶,谓之‘饕餮’。”[1]在《长城》中,由军师用卷轴解说,水墨洇染的画面解释饕餮在暴政与贪欲下诞生,每60年硐只为侵食人类满足贪婪。人性贪婪,贪婪的化身反过来吃人,这本是很好的隐喻,然而除了饕餮贪吃外,本片中出现了任何有关细节了吗?无影禁军显然不可能存在贪欲;片中皇帝和官员的奢华宫殿并未深化为“贪婪”;黎民百姓作为保护对象在片中根本没出现……
全片唯一出现“贪婪”迹象的竟是外国人。威廉和托瓦尔为钱而战,来到中国也为偷黑火药。且不论生在中国的饕餮,竟用偶然误入的外国人作为贪婪的对照,这对升华贪婪的主题到底有什么帮助?难道威廉从贪婪到无私是因为看到饕餮的恐怖醒悟过来了吗?显然不是。
只论影片对两人贪婪的处理也是弱化到几乎没有。威廉虽然说他现在为钱而战,但在那之前他是军队的孤儿,努力成为士兵只是为了吃饱饭活下去,因此他才信奉弱肉强食。把“为钱而战”等同于“为了生存”,有洗白之嫌,虽是利己主义,但彻底弱化了“贪婪”。托瓦尔在与威廉产生价值观冲突时骂他:“你是小偷,是骗子……别以为他们会把你当英雄。别忘了我们为何来这。”虽然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改变过,却从来没正面提过偷火药到底为了什么。观众心里明白偷火药确实是“贪婪”,但没有亲眼看见透露任何贪婪,反倒是托瓦尔逃走时还折回跳下长城救威廉,威廉更是多次救下小兵、帮助军队、为军师献策,均是道义的行为。
本该与“贪婪”相对的无影禁军,本来体现了与贪相反的特质,也被转嫁到“信任”以及与威廉的价值观矛盾上,转移了注意力。主题不集中,失去了对比,更没有了应有的力量。
三、“长城”――意象的失败
《长城》上映前曾有一轮骂战,中心在于主角是谁?中国史诗大片虽用马特达蒙然的视角展开,但他只是切入口,引出的是禁军与饕餮的战争。影片女主角戏份最多,但她和其余将军一样面目模糊,刻画的是军队集体群像,不是代表个人。而饕餮是反派,虽有智商但没感情。最合理的解释,真正“主角”不是无影禁军,就是“长城”了。
移情于物以抒情表意的“意象思维”,是一种思维主体通过一定感官接触外物引发的体验、想象与知觉所形成于心中的图像,再诉诸于文字或符号,使之形迹化与可视化的思维模式。[2]正如片中用五禽为军队象征,看到虎就想到力大无穷、想看鹤就想到飞一样。然而这个“围绕长城的其中一个奇异的传说”,长城在其中起什么作用呢?我们不妨以城墙常有的意象代入检验。
看开头字幕“长城是世界伟大的奇迹……围绕长城的奇迹故事有很多,而这是其中一个传说……”似乎长城见证历史沧桑屹立不倒,象征数千年不变的古老帝国?然而影片没有明示,更没有在这方面留白、加深韵味。长城又是战争与和平的象征,片中也说是“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它并没完成任务,反而让饕餮挖穿长城长驱直入。
长城作为围墙有“闭关”,及“墙外的新世界”的象征。然而片中并没有角色想要探索墙外世界,只有外国人在留下和回去间挣扎。片中也没有固守火药和武器技术不让外传,他们不允许的是“偷”这个行为而不是偷的是什么东西。军队面对60年才来一次的饕餮,却留守长城只守不攻,似乎有暗示“保守”的意思。在在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建造时》中使用过这种“长城”的意象。“长城”是一个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意象,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对外来事物的拒斥态度,是一种沉淀在骨子里的防御意识。卡夫卡又从永远处在进行时态的无意义的修长城转到了这场悲剧的制造者帝国和皇帝身上。它作为政治机关的一部分,暗示政府不作为。然而片中的汴梁只昙花一现,坐享太平的皇帝虽有埋怨禁军,但也没继续暗示。
长城在影片中最明确的功用,是用来加深“绝望与信念”的“信任”主题。威廉与托瓦尔疑惑“有这么高大的城墙,他们还害怕什么敌人?”片中大量大仰角、大俯拍以及各种俯冲和快速拉近的镜头,以突出长城的魁梧和宏伟,对比饕餮的可怕,加深绝望从而突出军队信念。
预告片反而有对于长城意象的暗示。张涵予的旁白说在无名关中一支神秘军队,不为名利保护世人又不被人所知,“是英雄队让长城屹立不倒”。这才是影片想说的“精神长城”。军队体现出“无私、无谓、无影、无名”及信念,确实完成了“保卫家国的最后一道防线”。可惜正片没有点题,也没明确把禁军和长城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看预告又怎么知道军队和“精神长城”互为意象呢?
“意象”原本就是以比喻、暗示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使了解文化的观众一看到意象就能联想到含义。《说文解字》中“意”即“志”,是“识心所识”,即内在抽象的情意;“象”即“象”,为“似”,是外在具体的物象,也是意的承载与寄托。因此做到“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3],不说就能懂,还能增添余味“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4]然而,片中的长城更多是具象,作为意象背后的寓意很弱、很容易被观众忘记,没有做到意象应有的深入人心。
这不是本片唯一失败的意象,饕餮的唯一隐喻只剩下缺席的贪婪以及对人类60年一次惩罚的贪吃怪兽。换成其他怪兽也无不可。康德所说“审美的意象(德文为Vorstellung)是指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能引人想到很多东西,却又不可能由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表达出来,因此也没语言能完全适合它,把它变成可以理解的”。[5]作为意象的饕餮显然不能做到。荣格又说:“这种经验深不可测,因此需借助神话想象来赋予它形式。”[6]饕餮作为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异兽形象之一,围绕它的故事典故并不少,如果用于丰富细节,本可以建立更加立体、可信的形象,使其性格更加丰满、意味更加丰富。相反影片中饕餮的象征意没有成为主要矛盾,连示意都不明确更别提能深化主题了。这与《大鱼海棠》等中国风电影一样,用典故却只为引入、汲取古雅意象却只用作名字……这是试图融入传统文化时易犯的错误,也是中国风电影难以讲好的中国故事的共通错误。“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7]用好意象,或许是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电影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0.
[2]施旭升。艺术即意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0.
[3](清)叶燮。原诗[C]//丁福保。清诗话(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585.
[4](清)王夫之。古诗评选[M]//张国星。古诗评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27.
[5](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51.
[6]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87:136.
贪婪的惩罚【第三篇】
??题记
常常不能相信回声在17米远才能听见,因为即使是近在咫尺我也常常听见那在空中飘荡的声音。或与你也听见了,只是没有刻意去发现罢了。虽然我承认我看不见回声,但它有脚印,印在别人心里,而且是深深地印上。
(?)人生,回声
人生分成了四个季节,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在这回声荡漾的季节里,春天发出了原声,相应的,秋天就想起了回声。像人生一样?
春天,这个关键的时刻,智慧的人就会勤奋的学习,因为他们知道,要想得到一个美妙回声就必须努力去发出一个好的原声,而最终,是因为他们的刻苦,回声必然会回报他们,回声必然会回报他们,回声确实很现实,因此他们获得了美妙的声音,也就是人生秋天的那些丰富的收获,甚至得到的是美好的福。
懒惰的人便会在春天播下稀疏的种子,每一颗都是劣质的,因此他们这时就开始了贪婪的玩耍,就这样,他们无知的快乐了几分钟,但是人生惟一的一个春天就发出了凄惨的原声。因此,那个本该收获的季节却淡然无色,整个秋天听到的只有恐怖而悲伤的声音。甚至是更巨大的惩罚。
(二)瞬间,回声
不要小看瞬间,仅仅是一个瞬间,却决定许多难以预料的事。
瞬间,当你不小心撒了一个谎,(这就是原声),发出了就不会收回了,不能抹去了,它的回声就是别人心上的那深深的烙印,是你做错事的那一瞬间,还有是对这仅仅瞬间的行为作出的反应,对你失去信心,即使你千遍万遍的想要抹去,去后悔,也不能挽回了,因为他已经印上了……这就是回生的力量,瞬间做错了,也不能回头了,而迎来的是相应的反应,不需要太远,仅仅在近处,却人又回声,因为它很现实。
贪婪的惩罚【第四篇】
检察机关指控,2012年2月,时任兵团某水管处分局局长的许朋,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将晓白等人交纳的土地管理费万元,存入以其个人名义办理的中国农业银行卡中。后在退还该笔土地管理费的过程中,许朋先后退还了晓白1万元、李强3万元、王四万元。同时,又让李强起草了一份万元的虚假收条,以此证明万元土地管理费已全额退回给当事人,未退还的万元土地管理费被许朋非法据为己有。案发后,许朋的家属主动将其占有的万元公款退还有关机关,此款现已上缴国库。公诉部门依据该犯罪事实向法庭提供了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书证等证据,认为许朋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之规定,构成贪污罪。但由于许朋的认罪态度较好,并能积极退赃,可从轻处罚。
在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过程中,许朋对检察机关指控其涉嫌贪污的犯罪事实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也未提出辩解意见,对自己涉嫌贪污的万元土地管理费的犯罪行为感到十分悔恨。许朋的辩护人却认为许朋的行为不构成贪污罪,理由是许朋前期收取的万元土地管理费已在2013年的3月前退还给当事人万元,李强写了一张万元的收条后,此款由公款转变为私款,该单位也无义务退还此款。李强让许朋用这万元,是属于李强与许朋个人之间的债务纠纷了,许朋没有侵吞公款,没有损害国家的利益,故不构成贪污罪。另认为许朋在合议庭认定其构成贪污罪时,有自首情节,能积极退赃,平时工作上一贯表现良好,家庭也存在着许多困难,故建议对许朋免予刑事处罚。
合议庭根据公诉方、辩护方提供的证据,经审理查明:许朋于2006年4月,被二师某局任命为某水管处分局局长,在其担任该局局长期间,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违反财经纪律,将2012年2月晓白等人交纳的土地管理费万元,不通过财务人员开正式收据、不将此笔款项交纳单位入财务账,而是采取公款私存,将此款打入个人银行账户。过了一段时间,许朋经请示上级部门的主要领导,决定将收取的万元土地管理费退还。后在退还该笔土地管理费的过程中,将其中的万元占为己有。直到去年的5月至6月间,许朋为了证明自己收取的土地管理费均已退清,于是找到当事人李强,授意其书写了一份收到万元的虚假收条以此来平账。许朋在检察机关的侦查过程中,也如实供述了自己并没有把剩余的万元退还给李强,并在被送往某看守所时,企图通过写条子传话给当事人李强,让其作证收到这万元,作虚假证明的犯罪事实。2013年10月,许朋的家属主动将其占有的万元退回有关部门。经过法庭进一步证明,该收条属于假收条,李强和许朋个人之间不存在借贷、合伙关系。认为许朋在任兵团某水管处分局局长期间,利用其管理土地管理费职务上的便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吞公款万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贪污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许朋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认罪态度较好,具有坦白情节,可从轻处罚;并在案发后积极退还赃款,可酌情从轻处罚。对辩护人提出许朋的行为不构成贪污罪的辩护意见,因没有事实及法律依据,不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故作出以上判决。
贪婪的惩罚【第五篇】
一天,渔夫像往常一样在海边打鱼。他把网撒了下去,等把网拉上来时,发现网里有一条巨大的,浑身发着金色耀眼的光的比目鱼。这时,比目鱼说话了。它说:“我是一个被施了魔法的公主。如果你肯放了我的话,我一定会好好感谢你的。”
渔夫看着比目鱼清澈恳求的目光,起了同情心,就把比目鱼放回了海里。比目鱼非常惊讶,感激地对渔夫说:“谢谢你!善良的渔夫!如果你有什么愿望,就到海边呼唤我。”说完,只闪一下金色的光芒,比目鱼消失不见了。回家后,渔夫把今天的遭遇告诉了妻子,妻子大吃一惊,暴跳如雷,指着渔夫的鼻子大骂:“你怎么这么傻呢!你放了它,下次,下次你召唤它,它还回来吗?唉,白白浪费了一个致富的大好机会!”
渔夫一言不发,他在沉思:自己是不是太傻了?竟然相信了一只鱼的话?如果自己当初把它捕回来,可能现在住的就不是这艘破船了,而是一栋金碧辉煌的大城堡呢!第二天,渔夫来到河边开始找唤起比目鱼来:“比目鱼,比目鱼,你快出来吧!”眼前又是金色的光芒一闪,比目鱼如期将至。渔夫欣喜欲狂,一想到以后的大好生活,渔夫便马上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住了比目鱼,将比目鱼带回了家中,把它放到盛满水的大锅里。
妻子一看到比目鱼,兴高采烈,她说:“比目鱼,快快给我变出大城堡来!”比目鱼吐着泡泡,在水里游来游去。妻子一看,发现这比目鱼不会说话,以为渔夫用一只普通的比目鱼糊弄她。妻子火冒三丈,不停地责骂着渔夫。渔夫有些难以置信,自言自语地说:“不会呀,我刚抓回来可不是这样的……”“什么一样不一样!你就在骗我!”妻子忍耐到了极点,开始破口大骂。突然,一阵灿烂的金光亮过,比目鱼变成了一位穿着用金子做成的裙子的美丽的公主。她注视着贪婪的两人,微微叹了一口气,缓缓开了口:“我并没有受什么巫师的魔法,我只是为了测验你们这些人类到底是不是贪得无厌的人,可惜,你们让我失望了,我要惩罚你们!你们从此将没有房子,只有这碗大锅!希望你们可以改正自新,到了你们不再贪婪的那一天,我就将实现你们的一个梦想!”说完,公主不见了,那搜破船也不见了,妻子的手中,还抱着一碗大锅。
从那天起,渔夫和妻子每天呆呆地坐在地上,仰望天空,希望公主什么时候下来,能给自己无忧的生活。可是,公主可能再也不下来了,因为他们两个贪婪的毛病是再也改不了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