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培养考察情况记录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94683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培养考察情况记录通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培养考察报告【第一篇】

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他们整个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都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状态,由于家庭和社会原因,他们面对升学、就业、学习困难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各种压力,常感到苦闷、彷徨、困惑和失落,同时他们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烈,喜欢赶时髦,对新思想敏感,但辨别能力差,因而社会上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加之在家庭中物质生活充足而优越,学生适应社会的本领较弱,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要为学生建立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生活空间。长期在压抑的环境中成长,只能培养怪癖、脆弱的性格。因此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切忌将学生禁锢在可望而不可攀的“榜样”、“名人”的光环之下,使学生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从而产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的情绪。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进行良好的精神辅导。教师的作用不只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因此,教师要学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虚假、不伪装,这样学生才会信得过老师,愿意表露自己内心的一切,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同时,与学生采用平等谈心、切磋、协商的方式,相信他们的可塑性和可改变性,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对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以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此外,对学生还要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一味地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处于成功的快乐之中,学生接受新知的效果固然不错,但这些学生往往性格脆弱,经不起打击和失败。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因此在教育中人为地给学生设置一些挫折的经历,从挫折中战胜自我,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从而培养他们勇敢果断的品格。

培养考察报告【第二篇】

一、考察报告的文体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名级各地公派人员的外出考察活动日渐增多。每次考察活动结束之后,考察人员往往要将考察的情况、学到的经验及受到的启示等,写成文字材料报告本单位或上级有关领导,以便借鉴外地有益的做法和经验,推动和改进本单位的工作。正因为如此,这些年外出考察报告的写作频率明显提高,而且越来越为各级领导所重视。

考察报告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事务公文,是一种类似于调查报告的独立的应用文体。它既不属于记叙文,也不属于论述文,有三个明显的文体特点:

一是记叙和论述兼而有之。考察报告的写作以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常要用一定的篇幅对考察的情况和事实加以叙述和说明,有时还需要少量的描写或抒情,需要引用一些当地的谚语、惯用语或群众议论等。在叙述情况的同时,考察报告中还要明确地表示出作者对考察对象及有关情况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有时还要将外地的经验与本单位的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比较,提出一些评价性、结论性或启示性的意见。而这些又需要用议论的方式来表达。可见,考察报告中的记叙和论述缺一不可。

二是观点支配和统帅材料。考察报告的写作同其他应用文写作一样,写作者必须先对考察中所获取的大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综合性、结论性的观点或意见,然后才能进入实际的写作状态。离开丰富的考察材料,就难以提炼报告的主题和观点;离开正确的结论和观点,同样无法准确地归纳考察的情况、事实和典型事例。在考察报告中,议论成分明显地占居着主导地位,而叙述成分只是对结论和观点起着配合作用。

三是语言和材料客观准确。考察报告选词平实准确,用语质朴自然,基调庄重严肃,措辞讲究分寸。它既不同于以说明为主的解说词和简介材料;也不同于描绘性情感性较浓的事件通讯或游记散文。在材料的选用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报告中所引用的数据应是经过当地核实和确认的数据;报告中所列举的事例应是真实的、新鲜的、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事例,不允许使用道听途说的有水分的材料。

二、考察报告的基本结构

在外观结构上,考察报告有标题、正文和落款。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关于赴海南经济开发区参观考察的情况报告》。也有的标题略去事由,直书《参观考察报告》、《出国考察报告》等。落款一般写“××考察团(队、组)”,也有的在落款中标明考察人员的姓名。落款之下写年、月、日,一般不加盖公章、私章。在正文内容的结构布局上通常分为三部分:

(一)考察概况部分

这部分是考察报告的前言或序言。通常包含以下一些内容:有的重在介绍起因,简述本次考察的动因及背景,指明为什么要对某地区某项目进行考察等;有的主要简述过程,叙写本次考察的时间、地点、涉及范围及考察方法等;还有的侧重说明情况,介绍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突出成绩、显著特点、典型经验及对其考察的意义作用等。这部分内容的写作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篇幅不宜太长。

(二)考察内容部分

这部分是考察报告的主体。要写出考察对象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做法、基本经验、突出成果等。内容布局上可视情况采用纵式、横式、合式的结构安排方式。

采用纵式结构的考察报告,通常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按照考察的先后顺序,自然地逐“点”叙写。即以作者的考察活动为线索,把参观的若干个单位、走访的若干个人、考查的若干个“点”串在一起去写。既要交代各“点”情况,又应突出考察重点。有时还可以对每个点侧重讲一个特色或一条经验,防止报告内容重复。另一种是按照考察对象本身发展变化的过程或时间顺序来写。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可将其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去写,然后归纳综合其做法和经验。

采用横式结构的考察报告,主要是按照考察对象的几种做法、几条经验、几点体会或认识来分别组织材料,逐项加以叙述或论述。采用这种写法要在材料的筛选分类和各个小观点的提炼上下功夫。为使叙述眉目清楚,对于各个相互并列的内容往往要分段叙写或者用小标题分隔。各段的小标题或头一句话就是小观点,它们与考察报告的主题或总观点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

采用合式结构的考察报告,通常按总分式或对比式安排材料。总分式安排,就是对考察对象的情况先从总体上展现概貌,然后分述各部分内容;或者先分述各部分内容,然后从总体上加以概括和深化。对比式安排,就是将两个不同的考察对象或者将某一考察对象内部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对比;也可以将考察对象的情况与本单位的情况加以对比。通过对比区分优劣,突出考察成果,获得某种启示或借鉴。

(三)收获与启示部分

这是考察人员谈收获、讲认识的部分,以议论为主。在这部分内容中,有的是对考察对象提出总的印象和看法,总结本次考察所受到的教育和启发;也有的是对考察内容从理论高度加以概括和升华,指出其具有规律性的可借鉴的东西;还有的是根据考察的情况和结论,联系本地实际,针对性地提出学习与改进工作的意见或建议。这部分内容具有结论性、启示性和参谋性,是对报告主题的深化和升华,虽不宜详写,但不可不写。

三、考察报告的写作要点

考察报告是用来反映考察情况、传达外地经验、为本单位领导的决策和工作提供参考的。因而对其材料的真实性、经验的先进性、观点的新颖性和内容的适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写作中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首先是考察要细。细致地、系统地观察,充分地详尽地占有材料,是考察报告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浮光掠影式的考察或者满足于掌握考察对象准备的某些情况简介材料,那就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考察报告。一般来说,考察报告的写作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考察目的。单位派出人员考察通常有两种动因:有的是为了打破本单位封闭保守的现状,让干部职工通过外出参观考察开扩视野,解放思想;有的是为了针对性地解决本单位改革发展中的某些关键性问题,吸取和借鉴外地的宝贵经验。对于领导者既定的考察目的,撰写人员应心领神会,并从考察目的出发,牢牢把握考察的范围与重点,有意识地收集和积累相关材料,做到考有所向,察有所获,胸中有数。二是要有相关的业务知识。确定考察目标后,考察人员应加紧做好与考察课题相关的知识准备工作。要主动熟悉和钻研与考察课题有关的理论或业务知识;学习和重温有关的方针政策与报刊资料;尽可能提前收集掌握一些与考察对象相关的史地材料或背景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考察工作的主动权。三是要有科学的考察方法。考察中除认真看资料、听讲解和实地察看外,还应采取个别走访、小型座谈、参与当地某些活动等方法,尽可能多地了解和记录第一手材料。占有材料越充分,考察报告的内容就越厚实。

其次是开掘要深。考察报告的写作中有一种通病,就是过程细,内容杂,篇幅长,像是1篇考察活动的“流水账”,让人看后不得要领,甚至引起领导厌烦。这类报告的失误就在材料的梳理和开掘上。一般来说,考察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仅仅是感性认识,其材料往往比较分散、零碎,往往只是些表面的事态,还缺乏较强的系统性和深刻性。只有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飞跃到理性认识阶段,形成明确的结论和观点,提炼出报告的主题思想。实践表明,对考察材料的深度加工是写好考察报告的前提。对考察材料开掘越深,认识越准,写出的考察报告才越有参考使用价值。

最后是选材要精。有了明确的结论和观点之后,就要根据这些结论和观点来选取和组织材料。通常的做法是,先要对掌握的素材特别是例子进行分类梳理,然后将观点和例子对应起来,组合成一个个有观点、有材料的“文章块”,再把这些“文章块”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在一起,便是1篇完整的考察报告。可见,要使报告有深度、有分量,除了观点必须正确外,还须在选材用材特别是选用例子上下功夫。一要选用恰当的例子,防止例证不充分或观点例子“两张皮”;二要选用有代表性的例子,确保经验本身的先进性;三要选用典型的例子,体现报告内容的指导性;四要选用新颖的例子,使报告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总之在考察材料充分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选取那些最能说明问题、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来证明考察的结论和观点。只有观点正确,选材精当,写出的考察报告才会有质量,有分量,有较大的参考使用价值。

考察报告范文(一)

考察内容:关于人防通风设备及水箱确定

考察厂家:河北科力空调工程有限公司

考察地点:河北省枣强县富强北路167号

参加人员:潘工聂瑞生(建设单位)陈志国(北区监理)

公司以“冀峰”商标注册,主要产品有:空调系列产品:FP系列风机盘管、ZK系列空调机组、FK系列铝合金风口、FHF系列防火调节阀、HYF系、排烟风机,消声器、冷却塔等:

工业搪瓷制品:SMC水箱、不锈钢水箱、搪瓷水箱、镀锌钢板水箱等。

管道、罐系列产品:管道、罐、大口径PVC、PE管道、瓦斯管道等:

消毒剂系列产品:一元化粉状二氧化氯消毒剂、中央空调清洗剂、油井解堵剂、灭藻剂、脱色除臭剂等:

新材料系列产品:防眩板、护栏、护网、污水厂用转碟曝气机、拉挤型材、格栅、填料、采光板及各种玻璃钢制品等30个系列、280多种规格,产品覆盖全国各省市。

首先去的是通风管道加工基地,查看风管加工情况,加工区正在加工通风管道,原材料为热镀锌板,经检查为?,外表镀锌层光亮,没有氧化脱层现象,板材平整。管道法兰平整,风道规矩。车间各种设备正在运行,有折边机、咬口机、数字折方机、等离子切割机等。加工完的通风管道标准,工艺先进。然后去可库房查看人防专用通风设备,有防爆波阀和除湿机,过滤器和人防两用风机,库房宽大平整,设备码放整齐。

最后去玻璃钢水箱生产基地考察,首先查阅厂家资质原件,经查阅核实资质齐全有效。然后去车间实地考察生产情况,车间内各种设备在运行,设备齐全、先进。水箱的玻璃钢板块尺寸一致,孔距一致,韧性大,板材码放整齐。

对该公司考察分影像资料介绍、查看生产现场和参观材料库、成品库。总体感觉原材料存充足、生产工艺先进、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使用该公司产品应放心,质量有保证。

考察报告范文(二)

为提升我学区幼儿园办园理念,积极探索新时期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路子,我们于XX年6月16日由教体局吴局长带领三所学区校长、研训室人员、各校的宿管人员30人,对围场的四合永学区幼儿园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现将参观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办园特点

1、基本情况

围场县四合永学区服务于四合永镇、广多镇,主要以农业为主,经济条件比较落后,与我学区经济状况相似。

2、幼儿园建设特点

(1)基础设施完善。一是领导重视,全力建园。政府在历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中,都把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力宣传,提出目标要求,并且常抓不懈。二是社会支持,原来小学合并的校舍,经过改扩建全部给了幼儿园,因此建筑面积非常大,各室齐全,活动场地富余。三是自己动手,勤俭建园。各幼儿园面对办园时间不长,设备积淀薄弱的现状,积极筹措资金,添置教玩器材,并发动教职工修旧利废,尽力保证保教活动正常开展。我们参观的两所幼儿园的室外大型玩具(包括自制)都达到五件以上。室外壁画、室内布置、活动场地等都做到了美化、绿化、儿童化,给幼儿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2)整章建制,管理规范。参观的两所幼儿园都能根据《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指导纲要》等政策条例规定,结合本园实际,制定或修改了教学管理制度、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家园联系制度等多项制度,使园务管理有章可循。

(3)面向全体,发展特长。培养能力,提高保教质量。为了促进教研教改,深化教学改革,两所幼儿园都能积极组织教职工进行学习,讨论新大纲,刻苦钻研新教材,办公室醒目的地方都张贴上办园宗旨和五大领域教育目标。和字幼儿园为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需要,建立了幼儿社会活动室、音乐活动室、家园活动室等大型活动室,使幼儿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大有作为,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使幼儿体会到音乐和生活的丰富多彩,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感受到了活动的成功感。

(4)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布置,坚持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他们发动教职工献计献策,充分利用当地秸秆、沙石、蛋壳、铅笔屑等废旧材料装饰教室,如四合永幼儿园为幼儿设置了戏水池、投掷桶、自制滚筒、和字幼儿园在室外活动场地上画上了孩子做操、排队占位的图案标记、特别是别致的动物钻洞式墙体,设计新颖、巧妙。为幼儿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5)加强督导。实行定级定类管理。几年来四合永学区根据河北省幼儿园验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对所辖幼儿园全部进行验收,分出一类园、二类园、三类园、三个档次,有力的促进了全县幼儿保教水平的提高。

二、围场县幼儿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充分利用布局调整后的小分校建立幼儿园,解决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2、加大宣传力度,实行学前三年教育,保证4、5、6周岁的幼儿全部入园。解决生源不足的问题。

3、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解决幼儿多玩教具少的问题。

4、环境布置幼儿化。室外活动场地、大型器械供幼儿玩耍,室内壁画高墙与低墙巧妙结合,桌凳符合标准,玩具厨向幼儿开放,从根本上解决小学化倾向的问题。

三、影响和制约我学区幼教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普三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学区以学前教育三年普及程度为重点,遵循“先抓园舍等基本的办园条件落实,保证幼儿先入园,再抓办园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几年来,尽管纵向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总的来看,我学区幼儿园建设在数量和规模发展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园舍大受局限,以前村小合并以后,部分学校没有用于幼儿园改造,而是由村部直接卖给个人或直接占有,更让人痛心的是部分幼儿园即便没有被村部直接占领,也和幼儿园在一个院里办公,对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其资金、人才、管理以及新的教育理念等高质量的教育核心资源也相对缺乏,我学区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困惑。

1、基本建设有待规范化。由于部分园所对国家提出“为幼儿创设适应的教育环境,”的基本要求认识上有偏差,低成本运作的现象较为严重,教室布置、桌凳小学化,大部分幼儿园没有玩教具购置计划,并未安排专项资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总体上看,幼儿园玩具种类不全,数量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幼教工作的需要。

2、教育行为有待科学化。在下乡视导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把应试教育作为立园之本。突击表现在:一是语言、数学训练较多,其余课程严重不足。二是按小学模式进行教学,并且把识字、计算能力当做衡量保教优劣标准。有的幼儿园私自学习小学一年级知识,留家庭作业。三是幼儿活动形式单调。有的教师往往就内容论活动,把组织幼儿活动看做一种程式,按部就班履行自己职责,缺乏深层次的探究。每天上几节课,一日活动安排乏味,上课不是以游戏为主,未能满足幼儿好奇心、求知欲、违反了《纲要》的规定,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

3、教师配置和管理有待标准化。目前,我学区幼儿班、幼儿园教师配置和管理比较混乱。一是有部分代课教师,学历不合格,没有上岗合格证。二是教师配置缺乏稳定性。有的学校把从事多年幼教工作的老教师调到普教,而把从未从事幼教工作的普教老教师调到幼教。三是服务意识差。有的幼儿园对幼儿教育的任务理解不透彻,认识不明确,服务项目少,工作不到位。如:幼儿离园时间安排不合理,与农村家长下地干活时间冲突。

四、关于加快我学区幼儿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办园条件。各幼儿园拟定添置玩教具计划,及时增补富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幼儿智力开发和品行培养的玩教具,定期维修、更换院内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使办园条件逐年有所提高。

2、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各幼儿园、幼儿班室内外环境建设,要注意与小学的区别,增强对幼儿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把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纳入工作范畴,认真贯彻新《纲要》精神,把五大领域课程开齐、开全、开足采取多样形式,游戏贯穿课堂活动始终,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努力提高教师素质。高质量的幼儿园一定要有高水平的教师。各幼儿园、学前班要把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当做大事来抓。力争三年内使目前的在职幼儿教师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这就需要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以教体局、学区中心校为龙头、乡镇中心园为研训基地,在园内开展“吹、拉、弹、唱、跳、写、画、做编导”十字练功活动,指派骨干教师担任辅导员,互帮互学,提高全体幼儿教师的整体水平。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幼教质量。狠抓保教常规,健全业务活动制度,改革传统的教研方式,加强幼儿园自身的园本研究,联系日常的教育教学具体事件和教育行动进行行动研究,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加强集体性研讨,认真学习幼儿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要以游戏为主,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一日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游戏活动等,要加强老教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使得每位教师从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以中心幼儿园为龙头,抓出典型、树立样板,带动其它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在动态活动中提高幼教质量。

5、加强学习,提高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各园要以“为社会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出发点和归宿,提高保教质量,使幼儿入园后舒心,家长放心。

培养考察报告【第三篇】

关键词:艺术考察课 实践性 可操作性 创新

不身临其境也就无法真实感受。在传统的艺术教学中,我们只能通过临摹的手段达到学习与借鉴的目的。今天,当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数码技术的便利去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在校的大学生已经越来越不愿意走出去了。探寻其原因不难发现,除了学生对网络、数码科技的依赖之外,还存在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艺术考察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问题。当代的教育改革创新是以实现专业教学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改革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而当代的高等职业教育更以突出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相结合为培养目标。

一、艺术考察课的实践性

艺术考察的目的是通过考察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学校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近生活,贴近自然,从中汲取创作素材,激发设计灵感,鼓励学生在考察中多听、多记、多想、多动手。因此,在艺术考察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成为这门课程教学的重要特点。艺术考察课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艺术考察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考察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应设计符合本专业特点的考察目标与教学计划,使考察课具有更强的操作性。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有准备的教学活动与有计划的教学过程相结合获得最有效的考察结论。在考察的实践环节中,指导艺术考察课的专业教师应是配角,活动的主体始终是学生,把所学专业与要考察的对象联系起来,让艺术考察课体现出实践性的特点。

1.系统地规划艺术考察课实践性教学体系,加强考察过程的分析和研究环节并进行综合性实践。通过对考察课题的设计,增强实践操作,更新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索更多的科学艺术考察课教学方法。在考察的过程中突出考察课程的主题性在教学中的功能与价值,以考察报告作为实践结论的方式,搜集资源、获取考察内容以体现课程的目标与要求。

2.以多元化、多样性的考察课题,体现考察课程的过程性与开放性。采取教师与学生针对不同的课题、共享资源进行考察课题的讨论、评析、构思、设计和总结,完成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教学方式,来加强考察课题教学环节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3.借鉴其他院校的考察课教学方法,尤其在课程理念、教学、内容、考察报告方面吸收其他院校中合理而具有创造力的因素。鼓励学生在考察中积极思考,敏锐观察生活及身边事物,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予以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对自然事物的艺术感知能力,通过观察、感知、归纳、实践和联想等方式循序渐进地认知自然事物的过程, 强调学生对考察课程过程的体验,强调设计草图的实践,要有多种设计方案备选,经常性地进行师生的教学互动。

授课教师设定考察的目标、具体计划,考察的任务、路线,并与学生讨论实施方案的思路。在讨论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开启个性思维,把这些想法最终通过他们最熟悉的表现形式(如速写、摄影、DV录影、文字等)表达出来,展示在他们的考察报告中。思维被打开的一刻便是考察的开始,这个过程在考察的实践中加以扩展,在考察的最后阶段得到升华,到学生作品出来的一刻得到结晶。

二、艺术考察课的可操作性

当下各类艺术高校大都开设了艺术考察课,但考察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让人提出一些疑问,存在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各类专业方向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情况。课程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课程理论的指导与缺乏课程设计的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失偏颇,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实施中存在重技术、轻创造力培养的倾向,等等。

1.教学基地的建设。为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生建立稳定的艺术考察课教学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以往艺术考察课教学的对比,笔者认为,艺术考察课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能满足学生写生与实践的基本需要,这种基本需要包括写生环境与人身安全。

2.对考察基地的文化了解。依据立足生活、研究自然的原则,考察基地为学生提供自然地表现客观现实的空间。因此,学生有必要对确定的考察基地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出书面的材料以备考察中使用。如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将专业考察、社会实践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对中国革命发展道路和历史进程的考察,增强了学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为了保持实践教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该院与相关地方和部门联合组建了“湖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并在湖北省的红安、麻城、洪湖等地建立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使基地成为师生稳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基地建设水平和质量。

3.考察线路的安排。目前,大部分艺术院校都有相对固定的艺术考察课线路和艺术考察课教学基地。如四川的洛带古镇,安徽的宏村、西递村,云南的丽江古城、西双版纳等地,这些地方在不同的季节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师生进行写生或考察,而考察线路也大都集中在西部与南部地区。

艺术考察教学基地的建设、考察基地的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和艺术考察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具有可操作性,是艺术考察课教学运行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校的艺术考察课的教学已日臻成熟,但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考察课教学中仍存在教学与学生多方面的问题。如学生对待此门课程的学习态度、课程考试制度、学生的学习方法,等等。经过艺术考察实践后,学生递交考察报告作为考察课的总结。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这种形式是他们最愿意接受,也是最容易完成的考试方式。但一些学生利用网络下载相关资料或文章拼凑考察报告,更有学生直接从网上原文下载,打印出来的考察报告其网址还在上面。

学生应利用考察中获得的资源,图片、影像、速写、文字等资料,在考察课结束前的一周,利用回校后的时间经过整理、修改、制作,完成自己的这份考察报告。最后,院系根据参与此次课程的学生数量组织一定规模的主题性考察展览,展出优秀的学生作品,通过宣传使本院的师生、兄弟院校的师生、不同专业的学生参观展览,通过考察学生形式多样的作品与报告,达到交流学习的目的。

在课程设置和管理中,还应确定艺术考察课成绩的评判标准。艺术考察课应由专业教师带队,依据学生在艺术考察前期的准备、考察过程的实践情况、考察结束后的考察报告,综合评定后给出学生的考核成绩。在艺术考察课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将以往的理论课程与实践的相关课题进行整合,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艺术考察课程有机结合。而学生也应通过考察实践将其学习行为自觉地与本专业相关领域进行结合,提高艺术创新能力。

四、艺术考察课的创新

艺术考察课的创新是以实现高等职业院校设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为目标,充分发挥各方向专业课的学习特点,并与艺术考察课紧密结合,探索有效的产学结合运行机制,为学生打开设计思路、开启创造性思维提供手段和条件。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校外学习的适应性。我们必须清楚,艺术考察课的目的是巩固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展览,并以此为契机,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研讨,鼓励学生发表相关的一系列论文或其他作品。有计划地组织实地考察,到博物馆、美术馆、名胜古迹去观看美术作品,以增强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如现代图形、图案设计是综合美学、心理学与现代构成学多学科的专业课程,较之传统设计课程无论是图案的表现手段还是表现领域都有极大的丰富,成为现代设计观念与设计思维训练的设计基础教学课程。艺术考察课的创新将起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创新艺术考察课的模式,建立起与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此外,考察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工作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数周的考察课学习,使学生在与自然、现实生活的接触中,感受艺术生活的真实,体会绘画艺术或设计艺术的无穷乐趣。只有这种亲身的接触才能唤起学生的艺术思维,使他们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真正涵义!

参考文献:

[1]王坤庆,尹梦。关于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C].第全国部属师范大学教务处长联席(扩大)会议交流资料。

培养考察报告【第四篇】

关键词:地理教师;如何组织;野外实践;意义

一、地理教师如何有效组织野外考察实践活动

野外调查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基础地理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活动,它改变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等职能。地理学科是比较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学习地理我们就必须走进生活,贴近自然。新课程改革对地理野外实践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并且专门增设活动设计、建议等内容。这说明新课程更加强调地理课程教学的实施要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十分有必要。要做到这一点,地理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宽松而又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野外考察实践活动的展开,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在课外教学实践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如何更好地组织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呢?

1.要设计制订完备的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方案

野外考察活动选择的地点是脱离校园和家庭环境陌生的环境。因为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如果地理教师事前没有制订完备的方案,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考察结果,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设计和制订完备的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方案极其重要。所以,组织野外考察实践活动首先必须制订完备的计划,设想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和达到的预期效果。

2.野外考察实践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安全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这是当前我国教育所提倡的基本理念。从学生性格以及生活习惯来看,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参加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地理教师在组织学生外出考察时,身体条件和生活习惯较差的同学一般不适宜参加。地理教师组织野外考察活动时还应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并在活动展开之前辅导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紧急避险和急救措施,以免安全事故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学生和老师束手无策。

3.地理教师要注重开展野外考察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野外考察活动长期以来被许多学生和家长误认为是旅游,所以,地理教师在展开野外实践活动时,必须明确活动的教学目标。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课外教学活动发展水平很高,这些国家课外教学活动目标明确,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牢固,考察工具齐全,时间准备充分,对如何采集样本或数据比较熟悉。要使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效果更突出,地理教师必须让学生和家长明白考察的重要作用,并对学生进行一系列考察技能的培训,准备必要的考察工具,同时还应合理分配人员,从而提高考察活动的效果。

4.要注重野外实践活动结束后的总结工作

野外考察实践活动过程中,地理教师应根据活动目标,指导或帮助学生收集材料(如岩石标本)或数据,做好考察记录,为考察报告撰写做准备。考察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考察活动具体情况,要求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考察报告。中学生一般对考察报告写作方式陌生,因此地理教师要对考察报告的题目拟定、考察目的、方法、内容以及原始资料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以便学生得出考察结论。最后,教师还应该邀请专家或家长参与学生考察成果交流与展览总结会议,以便为以后更好地组织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总结经验教训。

二、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野外考察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因为,野外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相对课堂教学而言是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使创新能力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覆盖面极广的学科,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而不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完全理解相关基础知识。所以,教师有必要组织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融汇课本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2.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许多地理知识都是时空交错的现象,是极其复杂和抽象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大多难以理解,但地理教师如果组织适当的野外实践等课外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接触自然去观察、思考,则会更好地开阔视野,丰富地理知识,加深教材知识与实践关系的认识。所以说,如果抛开学习成绩这一评价机制,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地理野外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3.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理野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教室,直接面向社会和自然,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变化,这样可以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枯燥的局面,从而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属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同学和师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增进友情,所以野外实践活动的展开还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4.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活动不再受课堂教学的束缚,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活动学生真正实现动口、动手、动脑的全方位发散思维,达到知识、能力、智力的全面发展。

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所探索的一条教学新路,它作为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的拓展和补充,不应该受到传统教学的轻视,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走进生活,去探究活动存在的优势和作用,带领学生开展一些内容丰富、与课堂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野外教学活动,因为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真正地将地理学科教学融入实践之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294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