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散文优秀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席慕容散文优秀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席慕容散文【第一篇】
异域
席慕蓉
于是夜来了
敲打着我十一月的窗
从南国的馨香中醒来
从回家的梦里醒来
布鲁塞尔的灯火辉煌
我孤独地投身在人群中
人群投我以孤独
细雨霏霏不是我的泪
窗外萧萧落木
(选自《席慕蓉诗集》)
赏析
席慕蓉除了爱情诗以外,有关乡情、乡思、乡愁的诗歌也不少,而且这类诗歌她写得更是情难自抑,更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席慕蓉曾于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入油画高级班,《异域》这首诗就写于那个时期。诗歌表达了她初到布鲁塞尔时想念家乡的真挚情怀。
诗句一开头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气氛。梦中,“我”回到了家乡,一切都那么美好,好似充满了醉人心扉的香气。然而,好梦难久,从思乡的梦中醒过来,窗外的街市灯火辉煌,而窗内却充满着十一月的寒气,“我”是那么的孤独、失落!这一切都是因为“我”身在异乡。
于是“我孤独地投身在人群中”,虽然人潮汹涌,但周围陌生的人也只能带给自己孤独。在这悲凉之时,窗外更是一片凄凉,昏昏暗暗的,只剩下“萧萧落木”,无人来问。窗外的萧萧落木、绵绵细雨、模糊的双眼、雨水和泪水,共同描绘出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在这样冷清的异域他乡,怎能不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结尾的现实与开头的梦境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了夜幕降临,心里浮影的故乡、亲人在诗人心中的沉重分量。那时那地,“馨香”“细雨”“泪水”……无一不宣泄着诗人对回家的渴望。
总结
席慕蓉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和小说,而她的诗歌最具特色,成就也最高。席慕蓉的诗自然流畅,完全是从心中缓缓流淌出来的,全然没有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
思乡的情绪、对爱情的信仰以及对时光与生命的理解是席慕蓉诗歌的重点。她的乡愁,不会因生活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随文明的发展、世事的喧乱而淹没,那是一种忧郁的、缘于上古时代的渴望;对爱情的信仰则来自历史与现实的彼岸,来自她心灵的深处,绝对的宽容,绝对的真挚,绝对的无怨和美丽,它生长在灵魂的家园,照亮的是她整个人生的长河;在她眼里,她认为时光和生命是没有起始也没有终结的。这三个内涵汇成了她的诗歌所独有的情致与境地,浓缩成一个爱的世界,而那淡淡的感伤、空灵澄澈而又极富内涵的文字,又使她的诗歌具有美感。
席慕蓉范文【第二篇】
整个人类的生命就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
从出生,到长大,我们在每个时刻都经历着生命的征程。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生命,每一分钟都有新的生命诞生,也有衰老的生命离我们而去。而我,此时正拥有着一个鲜活的生命,正拥有着一个享受生活的权利。没有灾难,没有痛苦,没有恶疾,生活在世上的我理应多么幸福!
而并不是没有大灾大难就能完全开心地生活。我们有很多烦恼,有很多不随心意的事情市场发生。急促的脚步下,我们渐渐变得不像了原来的那个自己,渐渐在疲惫的旅途中迷了路。生活充斥着混乱,懊恼,悔恨和无所适从,原本清朗的生命,因生活的琐琐碎碎改变了面貌。
席慕容的散文【第三篇】
关键词: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课程知识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62-01
慕课是一种参与者课程材料和资源、课程参与者分散于世界各地的网络之中的课程,这种课程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较传统的课程规模大,且越大运行效果越好,课程通过讨论和交流的问题或主题将分散于各地的教师和网络在线学习者联系在一起。它是以开放访问和大规模参与为目的的一门在线课程,是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传统课程相比,慕课不提供学分,但是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以提供相关认证。
一、慕课背景下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慕课风暴席卷全球,中国的教育业也不可避免的收到了冲击。慕课有着其自身优势,由于大规模的开放,课程设置透明,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途径,近年来逐渐进入到高中各门课程教学中。新时代背景下慕课的课程内容设置对课程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结构的划分提出了新的要求。
1、熟识课程知识体系和课程地位
教师应该钻研教材,熟悉和深刻了解高中课程知识内容,并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调整课程知识结构和内容。高中阶段的各门课程的知识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联系都非常紧密,逻辑清楚,每门课程及每门课程中的各个章节内容都在高中课程体系中有着独立、重要的地位,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对高中阶段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脉络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在课程设计和实践中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适当安排,游刃有余。和传统课程生源较为齐平的现象相比,网络课程的学生都是通过网上注册,其来源更为广泛,差异性大,并且每个学生对网络课程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对每项课程学习前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的要求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让学生了解这一课程在高中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2、了解课程知识结构和知识点关系
与传统教学相比,慕课的课程将整个课程的知识内容细分为更小的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短小、所含信息量小,为的是方便一些工作比较繁忙、无法抽出整块学习时间、基础较为薄弱的网上注册学习者接受、理解和记忆。这就要求教师在熟悉和清晰了解高中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之上把知识内容分割为细小的知识点,并且根据知识点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搭配,并在课程设置中给以说明,让注册学习者对所学内容有更清楚的认识。另外,慕课课程的学生出于不同原因和需求选择课程,有些知识内容可能是他们学过的,他们可以跳过,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选择那些对他们来说没学过或没掌握的知识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熟悉知识结构和知识点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将课程知识内容重新整合,把有逻辑关联的知识点组合成独立的知识群,并把知识群里知识点间的关系对学生清楚的说明,好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二、慕课背景下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
慕课课程的学习者来源广泛,其学习目的和学习基础差异性大,针对这一特点,构建慕课课程知识体系应该着重于下面几个方面:课程体系和课程地位、课程结构、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知识群的构建。
1、分析课程间的逻辑关联,构建课程知识体系
应该对课程教学和培养目标进行深刻的分析,研究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形成高中阶段完整的知识体系。高中课程的设置每一门课程之间都有着复杂的逻辑关联,在整个高中阶段知识体系中有着其独立的课程地位和作用,并不是杂乱无章、毫无关系的课程的拼凑。因此,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立足于宏观、长远的眼光分析该课程在整个高中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分析每个章节对学生完成高中阶段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在慕课课程中对各章节的地位做准确、简要的描述,使选修此课程的在线网上学习者能够依据自身的课程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目标进行合理的选择。
2、合理划分课程内容知识点
在熟悉各门课程及课程章节在课程知识体系和高中教学目标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对安排讲授的知识划分为一个个细小的知识点。出于对网络在线课程用户无法利用整块学习时间学习考虑,划分的知识点要细小,不超过网络在线课时的10-15分钟,且每个知识点应该独立,不仅方便与学生理解、接受,而且也方便教师对教学。划分知识点时注意可以讲有逻辑关联的知识点组织成一个个独立单元的知识群落,而且教师应该对知识的重点、难点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和定位,在网络学习课程中向学生进行详细和明确的说明,这样不仅有力于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分配精力,也方便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
3、构建课程知识点网络
将课程知识点划分出来之后,依照其相互紧密关系将知识点分为知识块或知识群,还可以将课程之间的关系采用纲要图表的形式把课程知识的脉络和逻辑关系向网络学习者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帮助学习者构建完整、直观、系统的知识点网络,方便他们理解和记忆。
当今网络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网络课程的发展,慕课在诞生、发展至今的短短六年时间里以其不可抵挡之势给各个国家的教育业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越来越多的用户注册成为网络免费在线学习者,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中。慕课的盛行给高中课程的知识体系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各科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切记,构建专业、高质量的课程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课程学习,掌握薄弱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 郝 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42-50.
[2] 邓宏钟。李孟军。迟 妍。谭思昱。“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学研究,2013,(7):5-7.
席慕蓉诗集【第四篇】
对于席慕蓉,熟知是细腻婉转的女诗人、作家、斩获多项绘画大奖的画家。除去这些头衔,她是有一双儿女,更是那个对孩子的成长不断感悟的母亲。
顺其自然的艺术培养
席慕蓉早年曾写过一本献给年轻妈妈的书――《画出你心中的彩虹》。在书里,她将自己的育儿经如同朋友聊天般传递给读者。从中,她提倡顺其自然的艺术培养方式。
现如今,太多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担忧、恐慌,因此付出昂贵的学费,送孩子去学音乐、绘画、芭蕾舞……这些在席慕蓉看来,都无可厚非,因为她认为:“我们可以借助后天的兴趣培养来弥补先天的不足和缺失,就算我们的孩子不能在成人之后成为一个很伟大的艺术家,我们却可以让他们在一生之中都具有很好的艺术修养以享受作为一个欣赏者的乐趣。” 然而,这过程中要注意顺其自然,也就是说要坚持好的、向上的初衷,同时要有科学的培养方式。这种方式,席慕蓉指的是一切的教育都该是自然而渐进的,发自于内心的。
对此,席慕蓉谈到音乐培养时,提到音乐能超越一切限制的艺术存在,无论你是山野村夫,还是稚童小儿,它都能直接引起心弦的共鸣,所以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将音乐注入孩子的心间。她就是这样做的,在同一个时期,基本每天都会在家播放音乐,但注意数量,一次不会播放特别多,除非孩子特别要求,她只会选择3、4首曲子放给他们听。一方面是让他们熟悉音乐的旋律,培养乐感,另一方面不要养成孩子缺乏耐心的习惯。同时在音乐熏陶的过程中,父母要注意攀比、模仿等不良的心态。 有时,父母认为孩子会弹琴是一种了不起个人才艺,其实会影响孩子对艺术的理解。另外,有些父母了解到其他人有一个不错的教育方式,或者有什么学习的榜样,立马就照搬照抄地实施到自己孩子身上,这时就忽略了孩子的特性。孩子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不是每个好的措施具有普世性的,虽然可以借鉴,但要有针对性地借鉴,这才符合顺其自然的培养模式。
另外,作为画家的席慕蓉,参与过很多绘画比赛、大师班,从中她看到了很多问题,父母对孩子强加了很多意见。比如,从小在孩子身边,美其名曰是指导,更多的是干涉,固执地告诉他们:树是绿的、花是红的,画山的时候该如何……假如孩子没这么做,那就是错误的。可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都是天马行空的,是最珍贵的灵气,而不是在他们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给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这里不单是指画画,更多是针对生活。
人生是孩子自己的
很多家长认为:为孩子的教育与成长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孩子理所应当是自己的,或者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给他们,无论是否需要;抑或为他们劳心劳力地规划的那条最好的路,无论是否合适;要不就是过分地关注和在意孩子。对此,席慕蓉是很不赞同。她曾说:“随着孩子的成长,他需要的扶持越少,就表示他将离你越远。若他有了悲伤,已不是母亲的一个拥抱或者一次亲吻可以安慰得了的,若他有了恐惧,母亲的怀中也不再是最安全的地方,有些事情,已非亲情力所能及了……原来,我给了他们的,殊不知也是从他们手中拿走的。原来,过分的注意与关怀也是一种阻挠和障碍。”说得很无奈,却不得不承认:世界如此之大,人作为渺小的个体,一己之力为他人能做的事实在太少,父 母的肩膀也没那么宽广足以让孩子依靠一辈子。
除此之外,席慕蓉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个人体验,谁也取代不了,不要把家长自己的愿望加在孩子的身上,不要要求他们来实现父母的愿望,要让他们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繁花似锦的人生路。席慕蓉曾举过很多例子。比如,对于孩子初接触一件事时,很多父母就会告诉他,这件事是什么,该如何处理。然而,这就剥夺了他们感受与犯错的权利。其实,这是父母忘记自己曾经也有过很多独一无二的经验。也许只是一次坐汽车、第一次旅行,哪怕是第一次闻玫瑰花香的经验,那时看过的风景,感受到的快乐、委屈是不是和以后千万次的经验有所不同,那种甜蜜的花香就永远存在心里,是成长的一种标记。为了防止孩子走弯路,以长者身份的经验之谈,某些时候成为一种束缚,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遗憾,错过了就不会再有的惋惜。
学会宽容
宽容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在席慕蓉看来,宽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人、事的宽容;另一方面是感受大自然对人的宽容。前一个方面很容易明白,就是培养孩子拥有恢宏的心胸,能包容并且容忍个体差异性的一种心胸。其中,席慕蓉认为父母必须让孩子明白缺点是一种什么定义,怎么样的行为与表现才算缺点,引导他们抛开外貌、家庭条件等外在因素所导致的结果去评判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