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个人简介优质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徐志摩个人简介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徐志摩代表作【第一篇】
关键词: 徐志摩诗歌“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他的诗歌主题多为歌咏爱情与理想,追求光明与自由,抒唱爱与美。徐志摩的诗歌之所以如此清新优美,一方面是因为他留学在外,两年的康桥留学生活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这一人生理想便是他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与信仰。另一方面,他深受前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所提出的“诗歌三美主张”的影响。徐志摩将自己的才华与“诗歌三美”深深地结合在一起,使其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浅析徐志摩诗歌中的美。
1.从语言上看,徐志摩受了三美主张中“绘画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诗歌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要讲究绘画的美,这主要是指诗歌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徐志摩的诗歌词藻华美,风格明丽,文词丰富,色彩斑斓。这些特点尤其表现在他的一些赞美爱情的诗歌中。如《她是睡着了》一诗中:“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涧泉幽抑制了喧响的琴弦,奢侈的光阴,静,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醉心的光景,给我披一件彩衣,啜一坛芳醴,舞,在葡萄丛中颠倒,昏迷,静默;休教惊断了梦神的殷勤,神阙,安琪儿的歌,安琪儿的舞,可爱的梨涡……”在这首诗中,徐志摩连续采用星光下的“白莲”“香炉里的碧螺烟”“琴弦”“粉蝶”等一系列优美的意象,用优美的词语勾勒出优美的意境。
又如,我们所熟悉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那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全诗虽仅四句,但句句传神,仅以水莲这一意象就将日本女郎的容貌姿态等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语言自然,感情细腻动人,读来有清新之感,显示出徐诗特有的柔婉情思。
在徐志摩康桥系列的诗歌中,“绘画美”尤其体现了这部分诗歌明显地带有抒情的神韵,同时又带有众多外国作家的影子,如《泰山日出》有泰戈尔诗歌的冥思闲适,而《海韵》《杜鹃》则与济慈的《无情女郎》《夜莺》神似。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在语言方面是独特的,可以说,徐诗的语言是精挑细选而来的。
2.从音律上看,徐志摩受了三美中“音乐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的美。这里所说的音乐美是指诗歌音节和韵脚要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我们从徐志摩的诗集中可以发现,徐诗韵律和谐,富有音乐感,读来优美动听。徐志摩自己也曾说过:“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纵观徐诗,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诗歌有很多都是以四行为一节,并且常常采用重复、排比等手法,形成一种重章叠唱的句式。如《雪花的快乐》:“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在这首诗中就是采用了反复的手法,诗人以三个“飞扬”,三个“消溶”进行抒情,分别以五行为一节,相互押韵,节奏感十分强烈。
又如,在《为要寻一颗明星》中:“我骑著一匹拐腿的瞎马,向著黑夜里加鞭;――向著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那明星还不出现;――那明星还不出现,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著一只牲口,黑夜里倒著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在这首诗歌中则采用抱韵的方式。韵律的和谐对于诗歌的节奏十分重要,我们在朗读徐志摩的诗歌时常常会有轻松明快的感觉,就是因为其诗歌的韵律使得其诗歌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3.徐志摩的诗歌还具有“建筑美”
在诗歌三美主张中,诗歌的建筑美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匀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但是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我们看徐志摩的诗,像《再别康桥》《爱的灵感》等长达96句,《翡冷翠的一夜》则是一节有74行,而《火车擒住轨》这首诗则一节只有两行。我们可以发现,徐志摩的诗章法整饬,灵活多样,这与徐志摩自身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他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在此基础上,他又受诗歌三美的影响,所以他的诗歌呈现形式多样的外在特征,但如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我们发现徐志摩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会因为诗歌的结构而影响主题,也不会因为主题而束缚诗歌的形式。总之,他十分讲求句式的整齐而又不拘泥一格,其诗的句法、节式、章法、韵脚等体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
当然,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他的诗歌构思精巧,想象独特,尤其是他的抒情诗,艺术造诣非常高。我们在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时总会被一种熟悉的气息所感染,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体味出其诗的意蕴。
如散文诗歌《婴儿》:“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但她还不曾绝望,她的生命挣扎着血与肉与骨与肢体的纤微,在危崖的边沿上,抵抗着,搏斗着,死神的逼迫;她还不曾放手,因为她知道(她的灵魂知道!)因为她知道这苦痛是婴儿要求出世的征候,是种子在泥土里爆裂成美丽的生命的消息,是她完成她自己生命的使命的时机……”
在诗中,诗人用一个临盆的产妇对腹中婴儿的期盼来表现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在描写过程中,诗人注意节制与驾驭,并将它们转化为艺术情境和氛围,使之产生更大的象征力量和暗示性。在这里,诗人表现出了超越性的建构力与艺术技巧,有力地把握了读者的情感和联想。这种描写引起了读者的生理震颤,表面上写的是美的变形,其实是以丑写美,写美的转化和升华,写安详、柔和、瑞丽的优美,是一种义无反顾地献身的壮美,是一种更神圣、更接近本质的美。正是通过《婴儿》这种不同于传统的美感,我们既感受到“产妇”的崇高悲壮,又感受到“生产”的艰难。这首诗歌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中国人民自“五四”以来追求民主、自由、解放的悲壮曲折的历史进程。“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的形象,既概括了当时的时代状况,又是这之后境况的预言性象征。
又如,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将自己比喻成雪花,他借助扬的雪花来传达出追求真爱和理想的美好心声,意象鲜明,主题突出。
徐志摩在诗中,常常用白云、流水、大海、山川、星空、落叶、秋声、莲花等一些美好的意象组成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图画,组成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徐志摩的诗或精致,或精悍,或宏伟,或奔放,或清秀。他赞扬爱情,歌咏自然,以爱来调和一切,热烈清新,真挚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语言优美,结构精巧,音律和谐,想象独特。徐志摩常常把自己热烈而真挚的情感融合到所创作的诗歌中去,并且他的创作总是灵活多样。所以他的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独特清新之美。
徐志摩代表作【第二篇】
1926年9月18日,主持《晨报》副刊的徐志摩收到署名“张象鼎”写于当天的一份信稿,稿子的内容引起徐志摩的注意,他漏夜不眠捉笔回应。次日,张徐两稿发排上版,20日的《晨报》副刊上,便有了一次通栏为“关于党化教育的讨论”。
讨论因胡适而起。胡适在莫斯科仅三天,便写信夸赞苏俄新教育。先于胡适去过苏俄的徐志摩深谙其底蕴,在发表胡信的同时,作了篇不以胡适为然的“按语”,指出:胡适笔下的苏俄新教育“几乎完全是所谓‘主义教育’,或是‘党化教育’”;“拿马克思与列宁来替代耶稣,拿资本论一类书来替代圣经”;并讥讽:“这也许是适之先生所谓世界最新教育学说的一部吧。”“党化教育”或“主义教育”流被整个20世纪,也许我陋寡,在我个人接触的资料中,最早言及这个问题的,就是徐志摩。
徐志摩和胡适的文字都刊载在《晨报》上。年轻的张象鼎读了,为胡适不平,于是便有了上面他给徐志摩的信。张其时的身份是员,1927年又入中共,1928年改名张友渔,后成为著名法学家。这是他日后的自述:“我的思想是由孔孟而康梁,由康梁、胡适而社会主义。”此刻,张为胡适辩护时的胡适,其思想也正受染于苏俄社会主义。不过,胡适是不会认同“党化教育”的,只是他在苏俄问题上没有徐志摩的眼睛尖,一眼便能洞穿苏俄新教育的真相。张与其是为胡辩护,不如是在表达自己。他的观点是:“‘党化教育’便是最新的教育”,“便是新时代的新教育”,“苏俄能实行‘党化教育’,苏俄的教育,便是新教育。”“如果你赞成‘政党制度’,赞成凡一政党,都应该确信本党的政策为好政策,而努力其实现,那你便不能不赞成‘党化教育’!”
徐志摩一生短暂,以诗人名世。他遇难后,有那么多朋友在《新月》上纪念他,夸他的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包括他的人。正如溢美之词难免,遗漏却也惊人。怎么没人夸他在《晨报》副刊的作为呢?怎么没人夸他在思想观察上的手眼俱高呢?他的这一面,被那些谬托知己的浮朋滥友“不著一字”了。1925年接手“晨副”时,徐志摩痛感自己“不能制止我看了这时候国内思想界萎瘪现象的愤懑与羞恶,我要一把抓住这时代的脑袋,问他要一点真思想的精神给我看看”。他其实是把他的真思想通过“晨副”给那个时代看了。苏俄教育所以触动他,不仅在于他深感当时流行的思想都是从苏俄那里“借来的税来的冒来的描来的”,更在于他认为苏俄“党化教育”的结果便是思想自由的消失。所以徐志摩也并非是要回应张象鼎,而是借此重申此前按语中未能尽申之意。
徐志摩眼里,历史上的“党化教育”有两例,一例是中世纪,一例就是苏俄(如果再往前,徐志摩还提到了古希腊的斯巴达)。因此,胡适眼中的苏俄教育到徐志摩眼里谈不上新,包括它的政治,不过是“中世纪的一个返(反)响”。下面,徐志摩开始了现代苏俄和古典中世纪的比较:“有观察力的人到过俄国的,都觉得俄国的新政治是一种新宗教;不论他们在事实上怎样的排斥宗教,他们的政治,包括目的与手段,不但是宗教性,而且是中世纪的教会性的。”至于和这种政治配套的教育,亦即“党化教育”或“主义教育”,徐志摩认为只是“‘划一人生观’的训练,说什么教育”。“当然”,徐志摩笔锋一转,在苏俄的统治下,“你可以得到不少的自由。正如在中世纪教皇治下,你也得到不少的自由;但你的唯一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不再是你的了。”徐志摩行文,往往不出文章出句子,这最后一句委实精彩!
历史不幸。胡适所迷惑的苏俄新教育,很快就在中国兑了现。北伐成功后的逐步开始推行苏俄性质的“党化教育”。尤其是1929年胡适发起“人权论战”,锋芒直指。除了打压胡适,它的中央委员会第44次常委会还特地通过“因警诫胡适而引起之《各级学校教职员研究党义暂行条例》”。该条例要求全国各级学校都必须研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并规定“平均每日至少须有半小时之自修研究,每周至少须有一次之集合研究”。
徐志摩的诗【第三篇】
摘 要:徐志摩一生致力于对爱、对美和自由的追求。然而,在现实的土壤根基上滋生出的唯美理想,终究逃不出现实的束缚与干扰。笔者主要分析诗人寻爱寻美的短暂一生中,在理想与现实的纠缠和交织之间行走的诗人形象。
关键词 :徐志摩 唯美追求 爱情追求 诗歌创作
在中国文坛上有一位诗人,他倾尽毕生精力和心血去实现对爱、对美和自由的追求,在追求唯美的路途上艰难地行走,痛并快乐着。他就是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胡适在《追悼志摩》中写道:“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1]回顾徐志摩的简短生平,不难发现他为了这个“单纯的信仰”耗尽了自己的一生,经历了一条“不满现实-追求理想-理想幻灭”的人生路径。或许,正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激烈碰撞,成就了徐志摩作为一位诗人在文坛的地位;正是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以及期间的种种遭遇,所经历的情感纠葛与人生困顿,所目睹的黑暗现实,才让他写下了以此为题材的许多经典诗作。读志摩的诗,在他对爱与美的记录中,感受他那跳跃于诗行的敏感而灵动的情思,正所谓“亦品诗,亦品人生”。
一、视“爱”如命,情感之旅多坎坷
徐志摩曾在《哀曼殊斐儿》一诗中直白道:“爱是实现生命之唯一途径。”由此可见,爱情之于他,犹如生命,是生命的全部意义;没有爱,生命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徐志摩也正是以其一生来证明自己对爱的信仰的。然而,尽管对爱情的追求过程是那么让人欣喜激动、血液沸腾,但如果由此而带来婚姻变故与风流韵事的话,这个过程也就于甜蜜中多了几分苦涩,甚至痛苦、挣扎与涅槃。再次翻阅志摩的情感之旅,不得不感叹他当初经历的是一个多么艰辛的历程。
1923年英国著名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离世无疑让徐志摩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他写下《哀曼殊斐儿》一诗寄托哀思。在深切的悲痛背后,是诗人毫不掩饰的深切爱恋,如此魂牵梦萦,却已是阴阳两隔。虽然两人仅有一面之缘,极短的相见却使他经历了一次爱与美的洗礼,受到了思想与精神上的启迪。他对她一见倾心,一生都铭记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对她的爱恋促使他之后全力投入对其作品的译介工作中,成为国内译介曼斯菲尔德的第一人。
除却这段异国的精神之恋,徐志摩一生中还与三个女人有过情感交集:
1.不爱的却已结婚。这是由父母包办,徐志摩被动接受的结发妻子张幼仪。婚前与她未曾恋爱,缺乏共同语言,婚后聚少离多。从婚前到婚后,徐对张的态度近乎“鄙弃”,婚后更没有正眼看过她一眼。他对她的这种漠视是源于对封建礼教的厌恶。张幼仪深受旧式中国礼教的束缚,个性沉默坚毅,举止端庄,料理家务、照顾公婆等都甚为得力。但正是这些优点,在张扬独立自我的诗人眼里却成了没有见识,呆板乏味。因而这一桩没有爱情可言的包办婚姻最终逃不出离婚的结局。
2.爱慕的却得不到。徐志摩离婚前就已经在伦敦与林徽因相识相恋了。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往来。1924年共同担任泰戈尔的华文翻译,之后徐去了日本,林去了美国,再次相见已是四年之后。期间,因尚未离婚,加上周围舆论,徐志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情感难关。[2]林徽因后来与他人坠入爱河并另嫁他人。但徐志摩对她的爱慕和向往、欣赏与合作,从未停止,直到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她演讲会却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诗人在《月下雷峰影子》一诗中写道:“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他梦想着和情人游着西湖,划着小艇,互诉衷肠。当然,这种幸福仅仅是一种建筑于“假如”这一脆弱词根之上的幻想而已,现实并没有给他如愿以偿的机会。他只是用诗人独有的曼妙情思与浪漫,在内心构建起一座虚拟的爱情天堂,塑造了一个梦幻般的幸福空间。多年以后,林徽因对自己的儿女如是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3]
3.得到的又让他焦头烂额。和林徽因恋爱失败后,徐志摩结识了王赓之妻陆小曼(1925年离婚)。面对新的爱情和自由人生,诗人展开了热烈的追求。然而,这是一段和有夫之妇的爱情,有背伦理道德,故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徐志摩当时的心情亦可从《翡冷翠的一夜》一诗中看出:“这阵子我的灵魂就象是火砖上的/熟铁,在爱的槌子下,砸,砸……我晕了”“反正丢了这可厌的人生,实现这死/在爱里,这爱中心的死,不强如/五百次的投生?”当诗人无法从感情风波及热烈的感情中脱离出来,他亦痛苦彷徨,矛盾和无奈。但在他内心,在伟大而唯美的爱情面前,这一切又不足为道!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是任何外界力量都无法抵挡的,他可以为爱赴汤蹈火,甚至勇敢地“死”在这爱里也心甘情愿,认为这样为爱死去其意义远超“五百次的投生”!
徐志摩爱陆小曼爱得近乎失去理智。然而,他仍然想用他的理想主义来诗化他的爱情和生活。他希望与陆小曼结婚后从此可以诗一般地生活,但因为经济困难等种种缘故而使他的爱情理想再次以失望告终。结婚后,徐志摩一味纵容陆小曼的各种奢华喜好,庞大的开销让他挣扎得很辛苦,他授课、撰稿,奔波异地兼职,但钱还是不够陆小曼花。浪漫的诗性气质与现实的无奈使他陷入爱情的感伤行旅。不能说是陆小曼最终杀死了徐志摩,但徐志摩的死与陆小曼也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4]
徐志摩认为:“恋爱是生命的中心与精华,恋爱的成功是生命的成功,恋爱的失败是生命的失败”。(《爱眉小札》)在他心里,爱情婚姻如此重要,几乎是他生命的全部。基于对自由爱情的强烈向往和追求,他曾三次与现实作激烈斗争,两度构筑爱情的天堂,而两次誓死追求爱情的梦想都破灭了,最后只能以其倾尽感情换取现实的叛离而告终。
二、视“诗”如歌,创作之路犹未尽
作为一位诗人,徐志摩善于将他所追求的爱情、他对美与自由的渴望安放于诗歌中加以歌唱,或浅吟低唱,或引吭高歌,一路走来,且行且歌。他在《我有一个恋爱》里歌唱爱情的美好,在《决断》里为爱呐喊:“不可迟疑”,“要恋爱,要自由,要解脱——”;在《再别康桥》里漫溯“放歌”,在《呻吟语》里质询而歌,在《落叶小唱》里梦呓而歌。他的思绪像“一条解开缰绳的野生马”在诗行中驰骋,他对自由的追求坚定而决然:“即使打破了头,也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
徐志摩喜欢在自己独有的文字里放飞性灵,追寻自由之梦、美之梦和爱之梦。他是一位始终想“飞”的诗人,飞翔是他的生命姿态,飞翔让他的生命如诗[5]。在他为数不多的诗文中,诗人多次选择了“飞”的意象。在《雪花的快乐》中“飞翔,飞翔,飞翔”;在《想飞》里“飞上天空去浮着”。他还希望自己像云一样飞,在诗里给世人展现着“云游”的姿态。诗中出现的“云”意象,时而因为他对生活、对理想化的爱情感到怀疑和对未来的迷茫,而化为他心中的一团愁云,让他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同时,云又是飘浮不定、稍纵即逝的。像《偶然》中的“云”一样,徐志摩恋上有夫之妇陆小曼,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深爱,把握不定又不忍舍弃。在《再别康桥》中他又把“云彩”当作老朋友,作为寄托自己离愁别绪的载体,向它们倾诉,与它们告别,在淡淡的离愁中显出离者的轻盈洒脱。“游云”意象还有“自在轻盈”“逍遥”而“无拦阻”的特征,是一个极度自由的形象。在诗中,诗人构筑着自己的自由飞翔之梦。空中飘荡的游云适性而往,不拘一地,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由的心灵,同时也是他消极逃避乱世的心理的反映。[6]
在诗中歌唱也好,飞行也好,云游也罢,一方面是在唯美浪漫、潇洒无拘中追寻他的精神家园,一方面也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和绝望之后的一种逃避,从而使他产生想“飞”离现实的念想,追求内心世界的安详与宁静。然而他的浪漫遭受了现实的巨大反击,无法实现,结果他成了行走在信仰与现实之间的“折翼天使”,无法以浪漫的姿态再次“展翅飞翔”。直到他真正飞翔于云端,带着理想在“云游”中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
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领旗手和诗歌理论的倡导者,一生都在探索诗歌艺术,在创作上不断尝试创新,主张理性和节制,既要自由又要讲求格律。他积极实践新月泒提出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的“三美”主张,主张在诗的内容和形式上完美表现美的力量。其诗歌无论是在创作内容和题材上,还是在写作风格和技巧上,都很好地体现着唯美主义的追求,这也使他的诗歌语言至今成为诗学语言的重要研究资料。其诗作包括译诗在内共149篇,数量并不算多。对于一位诗人来说,他的创作之路或许还刚刚开始,但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在创作即将步入巅峰的时期,他却带着他诗意的梦想,随“云”而“飞”去了浩瀚的宇宙。
无论理想多么丰满,心灵多么自由,唯美依旧逃脱不了现实的羁绊。徐志摩一生行走在唯美追求与残酷现实之间,追求爱情,爱情没有给他百分百的甜蜜;追求诗意的人生,人生给他的答卷并不完美;追求唯美的文学创作,笔端却如折戟般沉没于短暂的人生之沙。他用纤纤笔端塑造了“云”与“飞”的意象,最后却在云端被抛向无边的宇宙。现实淹没了他唯美的理想,吞噬了他为诗而生的性命。当最悲的剧情上演,其英年早逝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损失,一颗诗坛巨星的陨落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遗憾,令人痛定思痛。如果有先知可以预测未来,即使徐志摩知道故事的结局,但为了爱、自由和美,他或许仍然会选择去爱,爱林徽音、爱陆小曼、爱诗,仍然会去追求完美和自由,为此搭上性命也义无反顾。这——或许就是一位诗人的刚性与执著。
注释:
[1]胡适:《追悼志摩·胡适文集(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朴安沫:《爱、自由与美的渴望—中国现代抒情诗人徐志摩》,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刘东黎《一代才女林徽因:三个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中国网-03/26/content_
[4]叶细细:《民国女子:此情可待成追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徐志摩的诗【第四篇】
一、对康桥美丽景致的留恋
康桥是美丽的,有协调匀称的建筑群,有晚钟撼动的黄昏,有没有遮拦的田野;尤其是作者笔下的康河,“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在徐志摩眼里,康河是梦幻的乐园,在康河里划船,或躲着念书,或做着美梦,“槐花香在水面上飘浮,鱼群的唼喋在你的耳边。”(《我所知道的康桥》)所以作者在?再别康桥?里吟唱着愿作康河的一株水草,与康河相生相伴,临别之际,还划着小舟,去聆听夏虫的伴唱,告别康桥,就是告别那诗情画意的康河。这美丽得令人心醉的康桥,叫多情的诗人如何开口说“再见”?
二、与美好爱情的作别
在康桥求学的日子,徐志摩对美丽的林徽因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们一起谈理想,谈人生,在这里徐志摩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美好的一段时光。但是,林徽因回国后,却与梁思成结为秦晋之好,这一消息,对徐志摩是沉重的打击。在《一代才女林徽因》一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他们发现了一座僧墓,林徽因说:“也不知道这青石底下埋的是谁?”徐志摩说:“是我。我从上个世纪已经埋在这里了。现在的我只是一个躯壳,我的心,我的爱,我的希望早就埋在这青石板下了,你从这块墓碑上读不出年代,读不出姓名,读不出心里渗出的血,那是不应该写在石头上的。”从这段话中,我们读到了徐志摩那颗受伤的心。康桥是徐与林爱情的摇篮,那河畔的金柳下,留下了二人散步的足迹,那夕阳中的林徽因就是徐志摩心中的新娘;那康桥,有二人荡舟时甜蜜的回忆,林徽因灿烂的笑容,就像青荇一样,“在康河的柔波里招摇”。这一切的一切,叫徐志摩这位缠绵的诗人如何放得下?但是,如今,林徽因已成他人之妻,美丽的康桥只留下凄美的回忆,徐志摩无可奈何,只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三、与心中理想的告别
徐志摩最初赴英留学,是满怀忧国忧民之心,充满着报效祖国的热忱的。当时的中国,按徐志摩所说是“……大厦将倾,因非一木所支,且社会道德日益滔滔,庸庸者流引鸠自绝,而莫之止,虽欲不死得乎?”(《民国七年八月十四日启动赴美分致亲友文》)在康桥求学的日子,徐志摩充分感受到剑桥大学浓郁的学术氛围,清新的人文气息,他如醉如痴地享受着西方文化的瑰宝,尽情呼吸自由的空气。“就我个人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康桥的生活和当时国内军阀混乱的局面比较起来,简直是天堂和地狱。离开康桥,回到满目疮痍的中国,尽管中国照样有柳树,有潭水,但是满腔报国热情无处喷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叫徐志摩这位柔弱的诗人如何去解开?康桥,是诗人心中的第二故乡,“康桥,谁知我思乡的影忧?”当他再度重游康桥,再次要与康桥再见时,离别,对诗人来说是犹如一次小小的死亡,诗人感到他的思想也随着黄昏的云彩一样消逝了,他只有无奈的挥挥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