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愿景口号大全【汇集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班组愿景口号大全【汇集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班组愿景【第一篇】
班组愿景
一、将企业与员工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制订为大部分员工所认同的电力企业的发展理念、目标,使员工的个人期望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统一起来,即让员工树立起“我与企业共发展”、“企业兴衰,匹夫有责”的观念。
二、在企业内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对于员工来说,除了希望丰厚的薪酬、良好的待遇外,他们更渴望得到是真正公平的对待,公开的考核、公正的评价。
三、在企业内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企业要创造条件,为员工创造一种快乐工作的氛围,在企业内培育“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土壤,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出个人潜能,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四、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学习。首先、这是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其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不断的变化。
对于班组的期望如下:
一、能够深入到企业的各业务方面,学到更多的知识,接受更多的挑战。
二、个人收入能有大幅度的提升,增长速度能高于社会平均速度。团结奋进、相信自己、行动起来、展现专业精神 做一个健康、乐观、勤奋、积极向上的优秀企业员工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 永存自信 奋斗不惜。
班组愿景【第二篇】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比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不是得到更多的信息,而是人生存能力的成长。此组织是一种“习重于学”的创新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即实现学习与工作之融合,通过工作学习化与学习工作化来实现个人价值(生命意义)与组织绩效最大化的新型管理模式。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对教师班级管理角色定位的启示
学习型组织理念下的教师班级角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定位。
第一,共同愿景的设计者。
所谓共同愿景,就是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事实上,人们内心都渴望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学生也不例外。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厘清并建立个人愿景,然后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建立班级的共同愿景,向学生们描绘一幅班级未来的美好图景,以此来凝聚人心,催人奋进,促成奉献。教师应把共同愿景细化为多个具体可感的目标,当一个目标实现之后,应该适时地提出新的目标,使全体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追求之中。
第二,班级团队学习活动的激发者。
学习型组织重视团队学习,所以班级上师生需要在不断自我进修,交互学习下,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教师应透过多元化的活动设计,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能整合班级学生的特性及教育目标,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透过师生良性的互动,去营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乐于学习,在班级中产生一种无形的秩序,优质的学习文化,让学生能自主的学习,在自我实现的历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促进个人愿景和班级共同愿景的融合和实现。
第三,改善心智模式的服务者和合作者。
学习型组织视野下的教师不应只把自己定位在知识传递和生活管理上,还必须言传身教地引导学生从与生命相处中反思学习,改善心智,思考生命的核心价值与责任。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创设各种集体学习交流的环境,引导学生透过了解问题现象背后的原理及事物之间的关联,去系统把握问题的本质,以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也要作为学习中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深入认识自我思维中原有的偏见与“盲点”,承认过失与失误,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三、在实践中探究教师的班级管理角色
笔者在S中学从事班主任工作5年,一直在学习探索高效优质的班级管理之道。借助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习,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个案研究,探索在此理论指引下的教师班级管理角色定位问题。
(一)问题提出
班级建立初期,首先面对的是学生存在恋旧心理和归属感问题。
在新的集体里,很多学生心理上他们还是把自己归属于原来班级。总认为自己原来的班级是最好的,同学是最棒的,做任何事都喜欢与原来的班级比较,他(她)谈论起来总会说“我们班的某某同学怎么怎么;我们班的某某老师如何如何。”他所指的“我们班”实际上是一个已经不存在的集体。这种心态严重影响学生的归属意向,使他们很难主动地把自己归属到现在这个新的集体中来,很难适应新的环境。
案例实录
以该校03届01班为例。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教师首先向同学们提出了班级发展的指导思想:学好做人,学做学问。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明确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让他们理解学习将成为他们在班级成长与发展的自觉行为和内在要求的理念,这种确立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实现自我成长、自我愿望的意识能有力地推动学习型班级共同愿景的形成。
接着,我给该班每个学生发放了一个《班级建设调查表》,其中,涉及到学生的个人经历、家庭情况、爱好特长和兴趣、学习状况、对父母老师的期望、自己的目标、对班级的期望等,这其实就是对班级成员个人愿景的初步调查。综合学生的个人意愿,我把03届01班的共同愿景归纳为:提高师生素质,在共同学习中充分发挥集体成员的特长,实现个人和集体的自我超越。
紧接着,我尝试发挥“监督者”和“咨询员”的角色,教师发挥“监督者”与“咨询员”的角色,鼓励学生拿出落实个人愿景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愿景的可行性、达成愿景的策略和方法、对未来面临的困难的预测、具体的应对方法等等。
反思
在班级组建初期,为了让学生尽快建立对新集体的归属感,教师需要发挥“引导者”和“咨询监督员”的角色,帮助学生厘清个人愿景,引导班级形成共同愿景。在班级共同愿景的形成过程中,不应是班主任强加于班级成员的,而应该是与全体班级成员共同商讨过的,是得到班级成员的认同的。在班级共同愿景实现的过程中,应伴随着班级成员个人愿景的实现,只有这样,共同愿景才会具有感染力、号召力,班级成员才会感受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最终有力地推动班级的形成和发展。
(二)问题提出
在班级磨合发展期,学生有了一定时间的组织学习和共同生活的基础,形成了一定的交往圈子和习惯,各种各样的非正式团体随之增多。由于认识的局限和心智的不成熟,他们有的可能拉帮结派、组成不良的小圈子。这些小团体的形成,一方面说明中学生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对新班级的融合和班级共同愿景的实现设置了路障。
案例实录
以该校08届初二11班为例。笔者着手组建班级共进小组活动。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组建
以自愿为原则,组建四人小组,建议其中一个为优等生,两个为中等生,一个为后进生,自选一组长。座位安排以小组成员集中就作为原则。
第二:具体实施
班组愿景【第三篇】
一、开好主题班会,
构建班级的立体式分层愿景
凝聚力是衡量一个班集体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要表现在集体成员的团结程度。开学之初能否形成班级的凝聚力,直接影响到一年中班级的运行状态,因此利用好主题班会是形成和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在班会上,班级的每个成员在班级的发展目标上将达成一致的共同愿景。如我们可以把愿景分层定为:课堂纪律和课堂听讲方面;日常行为方面(包括仪表、礼貌以及同学之间的相处等);作业完成的情况;体育(包括课间操和体育的出勤和效果等);中考的升学率。制订班级共同愿景的同时必须尊重个体,因为每个个体都是不可代替的,都应在集体愿景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感。班级有共同规则共同理想,但也应该留下个性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并尊重个人理想。否则,班级中那些无法达到班级愿景或在班级愿景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学生就会成为班级管理的负面因素,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也是班主任最不想见的。
班级成员在制定订自己愿景的时候,参考班级愿景,制订适合自己的体现自己个性的愿景。比如在课堂听讲方面,班级愿景是要求课堂听讲的效率达到70%,即当堂掌握70%的课堂内容。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学习特点,尖子生可以要求自己达到100%,同时完成自己的分层作业,做到智者加速;中等基础的学生可以要求自己达到60%~80%,实现高效课堂;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给自己制订只要掌握基础知识的目标。
这样通过构建班级的立体式分层愿景,接纳学生的个性,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
二、立体分层,实现多层次的分层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分层教学一般局限在知识的传授方面。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把传统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在班级的管理中加以创新,应用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
一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实现教学和管理上的分层。首先,根据学生的原有基础,重新估量学生的潜能,把学生分成各层次水平基本相当的小组,每个小组中有一个组长,再设置各个学科的学科长。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通过培训优生,尤其是小组长,在一些基础知识上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让学生成为教师的帮手,帮助学困生及时解决知识的难题,使师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都得到提升。
划分小组后,不仅在教学上可以实现立体的分层教学,在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上,也可以实现层级式管理。班级事务由班主任下达给班长,班长下达给小组长,小组长下达给小组的每一位成员。这样,班主任只负责下达给一人,而且能保证工作能传达到每一个班级成员,大大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强度,而且有很好的管理效果。得益于小组合作的分层管理,班主任就可以从繁杂而琐碎的班主任日常工作中脱身,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上。
二是多方位的分层思想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特有的家庭背景,我们的思想工作也不能够一刀切,而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分层对待。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育者:“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学生千差万别,有的需要不断鞭策,有的需要及时表扬,有的学生性格外露、比较张扬,有的比较内敛。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背景是不同的,要找到每一个学生心灵的那把钥匙,班主任就绝不能按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要先从各种渠道去了解学生,学会尊重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把好脉,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那把钥匙,掌握最佳教育时机,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是学习方法的分层指导。教育离不开成绩,班级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包括学习成绩、文体成绩、学生的综合发展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也要承认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智力方面的差异。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抓住教学过程中的不同时机加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取得满意的成绩。
三、实现与家长的立体沟通
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我们经常说,孩子的行为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从学生在学校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家长自身的行为和教育理念。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书中说:如果没有合格的家长,就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没有完整的优质教育。所以,要成为一名班主任,就必须重视家长的教育者身份,通过各种途径,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事务中来,让班级管理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首先,建立班级的家长委员会。在家委会中设置不同的岗位,如主任、秘书长、委员等,每个岗位有不同的职责。建立起家委会后,充分利用家委会的作用实现学校与家长的沟通。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交流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方式。如家委会可以建立班级QQ群,请班级的所有家长和任课教师加入到QQ群中,随时可以对班级的工作提出建议,也便于教师和家长随时沟通学生在校和在家的情况。同时,班主任和家长不一定有时间随时在群里,还可以建立飞信,电话或短信也是比较便捷的联络方式。
其次,开好家长会。利用家长会,交流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分享教育心得。还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时机,请一些优秀的学生家长现身说法,去影响另一部分还不够优秀的或正在转变的学生家长,通过家长来影响转化家长,这在很多时候效果胜过班主任的长篇大论。
班组愿景【第四篇】
关键词:学习型班级;胜任力;胜任力要素;高校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6-0037-05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和社会对于知识和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高校因其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及学术组织特点在推动学习型社会进程中处于引领和核心地位。因此,构建学习型高校对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而作为学校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型班级构建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一、学习型班级理念下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要素分析
彼得·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可以使组织内的人员全心投入学习,从而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成功。他提出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已获得了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公认,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学习型班级的建设过程是一个班级师生共同努力、持续团队学习、系统自主管理的过程,是一个营造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的过程,也是一个典型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
学习型班级理念下的辅导员胜任力要素应从共性和个性两个大的方面来分析:共性指的是国家、社会以显性的方式对于辅导员这一群体的胜任力要求,可以划分为理论层面和实务层面,决定着辅导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质量;个性则指辅导员个人的个性特征及人格魅力,它是隐性的,却影响着着共性能力要素的外在呈现。在构建学习型班级过程中。辅导员需要具备9种胜任力,每种又包含多种具体的要素,具体分析如下:
1 共性之理论层面
政治水平:营造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它的建立对组织实现高效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共同愿景是班级内所有成员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是学生对于班级成长的主观认同。辅导员的本职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建立班级共同愿景过程中。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教育学生,使其形成对国家、社会和周边人、事、物的正确看法,准确把握形势要求,了解自身在当前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这就需要辅导员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理论功底深厚,政治敏感性强,具备积极向上的三观,从而正确地教育引导学生。
专业知识:激发创造性张力。创造性张力是自我超越的重要一环。能够促使个体认识到理想愿景与现实的差距并自觉向愿景努力。在构建学习型班级进程中,创造性张力有助于正处于人格形成期的青年大学生形成恒心和毅力,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实现理想。对于辅导员来说,需要掌握所负责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科背景,了解学科人才培养方向和发展前景,帮助学生认清当前应关注的专业学习问题,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成就事业的内在力量。
知识结构:引领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也是学习的最高状态。学习型班级内部的团体学习消除了学科的界限,注重资源共享,关注团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使学习成为具有创新性而又协调一致的趣味化行动,从而促进整个学生队伍素质的提高。辅导员要成为团队学习的启航者、引领者和指挥者,不仅在思想政治领域做到职业化和专家化,还应掌握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实现知识结构的广博化和合理化并具备科研能力,在日常教育管理、心理辅导和专业教育时发挥导师作用,主动与学生交流不同学科领域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钻研和创新的习惯,实现班级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
2 共性之实务层面
工作能力: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个体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的长期积累,影响个体如何认知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不完全性的个体心智模式因阻碍发展和进步而需要改善。在学习型班级中,辅导员同样担负着改善思想尚不成熟的青年大学生心智模式的任务,这些问题的改善融合在日常的事务管理、咨询与指导T作之中。辅导员要与学生达成互相交流的关系,通过反思和探询了解学生以及班级组织内的信息,分析了解其心智模式,并将改善的想法通过交流传达给班级,使班级成员主动挑战自己的心智模式。因此,心智模式改善成效取决于辅导员所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以及认同能力的高低。
领导能力:实现有机管理。无为而为的有机管理是组织有机体维持稳定与成长的健康状态的控制流程,也是激发个体自我责任感从而提升组织学习效率的动力。学习型班级的建设过程中,班级内部个体之中普遍存在的无力感侵蚀学习动机,需要辅导员发挥组织领导能力将班级组织扁平化,以便将班级愿景传达给每一个人,使个体明确自身在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中的角色,使个体拥有自身时间管理、机会管理的决策权。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要具备统领全局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判断能力和知人善任的能力,从而实现学习型班级的有机化管理。
创新能力:升华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修炼,也是五项修炼技术中最高级的层次。系统思考要求学习型班级在强化每一项修炼的基础上,基于个体的实践活动创造性地实现有机整合,发挥潜力以实现整体学习效果大于个体之和的效果。身处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情景中,辅导员要整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社会、高校、家庭、同龄群体的资源和力量,塑造并提升集理论、观念、思维、方法于一体的创新能力,从系统的角度营造学习型班级的良好氛围。
3 个性因素
职业素养:发展同理心。同理心又称共情,即个体在互动过程中站在他人立场角度思考问题的一种心态,在学习型组织构建过程中,基于本位主义的互相挑剔与自我强迫的个体学习是组织系统化、有机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同理心使人们能够看到个体在结构化组织中的定位,从而改变怪罪他人和过分自责的态度。作为学习型班级的领导者和年长者,辅导员要努力在实际工作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以自己的职业素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亲和,从而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友善的关系,引导他们自然而然地发展出更多同理心。
道德水平:搭建个人愿景。个人愿景是个体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积极的、正向的个人愿景是个人克服学习障碍、追求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形成共同愿景的基石。个人愿景的形成除了来自社会人文环境以及自身生活、工作、学习实践外,更需要有丰富人生经验和较高素质修养的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习型班级中的青年学生来说,一位社会责任感强、正直无私、诚实守信的辅导员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社会、道德与私利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对立统一关系,搭建理想的个人愿景。
成就特征:引领自我超越。学习型组织提出的自我超越一方面是一种动力,激励个体发现自身的不足和成长极限并以极大的热情和自信去为目标努力,另一方面是一种状态,组织与个人之间通过个体自我超越达到契约平衡,实现工作学习与家庭、组织、社会的多赢。高校班级中的辅导员要用自己的言行做自我超越的表率,表现出理想远大、笃学不倦、百折不挠的特质,始终保持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研究化、研究精深化的状态,用自己在工作、学习和人格魅力方面获得学生的威信,使得学生自觉服从辅导员的指导,模仿并超越辅导员在个体成就方面的特征,引领整个班级氛围积极向上。
二、构建学习型班级理念下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结构
基于上文分析,结合彼得·圣吉构建学习型组织相关观点,综合考虑各要素相关关系,如图1所示,可以将各胜任力要素划分为三个层次:
1 核心层次
在构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系统思考是最重要的修炼,是整个学习型组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其他四种修炼方式联系在一起,强调全员学习与创新精神,在共同愿景下进行长期而终身的团队学习的状态。同理心和有机管理是实现系统思考的有效方式。与之相对应的领导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即为核心胜任力要素,在构建学习型班级工作中,辅导员必须要精通这些能力。
2 基础层次
自我超越面向组织人力资源。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其他流程的达成依靠于个体的努力,组织内的个体必须具备超越自我的意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修炼。自我超越又可以通过子系统修炼的方式来达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个人愿景和培养创造性张力。道德水平、专业知识和成就特征在内的胜任力要素在构建学习型班级工作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3 关键层次
共同愿景是对未来生动的描述,将个体与组织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联系在一起;改善心智模式是修正固有的认知模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容纳他人的想法;团队学习是面向组织内部的学习,能够产生出色的学习效果,提升个体成员的成长速度,是落实共同愿景和改善心智模式的有效手段。对于这些的关键节点,辅导员应具备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成就特征方面的关键能力,以保证学习型班级目标的实现。
总之,五项修炼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之相对应的辅导员胜任力要素同样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共性之理论层面更多体现了国家、社会对辅导员在高校中发挥作用的期待:共性之实务层面体现了高校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个性层面从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角度反映了实现职业化、专家化和终身化的有效路径。胜任力要素与其所对应的五项修炼每一层次目标的搭乘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但并非只在本层次内孤立、单一的发挥作用,如同无法将五项修炼割裂开来谈论一样,学习型班级理念下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要素同样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构建学习型班级过程中发挥作用。
三、建立健全基于学习型班级建设的辅导员胜任力提升体系
在构建学习型班级的进程中,辅导员应充当学习型班级的规划者、引导者、组织者、带头者和管理者。高校要充分运用知识管理的方式来对待辅导员队伍,在充分整合辅导员胜任力要素的基础上,以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为目的,建立健全融选拔、培训、管理、考核于一体的辅导员胜任力提升体系,使其充分发挥在构建学习型班级中的作用。
1 规范选拔配备机制
从辅导员队伍的入口为出发点,以胜任力要素为基础对辅导员岗位进行职位分析。根据辅导员的关键特征和高校实际对应聘辅导员岗位者进行融合共性与个性的人才测评,选拔符合辅导员职位胜任要求的优秀人才进入辅导员队伍。根据班级所在年级的特征以及自身在学习型班级建设中所处的修炼阶段配备合适的辅导员,对于低年级班级应重视辅导员基础层次和共性方面的胜任力,对于高年级班级则突出辅导员核心层次及个性方面的胜任力,做到人职匹配。
2 创新管理协调机制
按照五项修炼的要求,以创新的观念对辅导员管理制度进行优化组合。首先要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辅导员工作重心转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发展指导,将繁杂的学生管理事务划归学校职能部门,赋予辅导员更多的决策自,提供其学习与施展才能的空间;其次要建立现代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充分运用3G网络技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实现各种知识、信息在师生之间的自由交流与共享:第三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发挥校园文化这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作用,从物质、制度、精神、实践等多个方面广泛宣传学术文化和创新文化,促使辅导员增强学习动力,不断树立超越自我的信念从而实现成长。
3 完善培训学习机制
基于辅导员胜任力要素,以知识储备和更新训练、开发辅导员个体潜能为目的。从提升胜任力要素的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建立培训学习机制,使辅导员队伍走向知识化、正规化和稳定化。一方面根据辅导员自身的胜任力特征和学习型班级发展阶段的要求制订培训计划,设计培训内容,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系统培训与工作交流相结合的多种培训,确保培训效果;另一方面,在辅导员队伍中按照年级或学科为特征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团队学习,小组内采取导师制、课题制和资源共享的学习组织方式,创造条件使辅导员将自身特质与职位需求相统一起来,深入了解个人职业发展路径。
4 优化激励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