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喜帖格式(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23131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喜帖格式(精彩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喜帖格式范文【第一篇】

古代书法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宝贵的书法理论和浩如烟海的优秀碑帖,当代硬笔书法名家如王正良、沈鸿根、卢中南、田英章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成熟的学习硬笔书法的经验和规律,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经验和规律沿着正确的学书方向走下去,只要做到长期坚持、少走弯路,就能实现对现有书写水平的飞跃,有一个质的提高。

一、坚持临习,学用结合

学习书法的最佳阶段应该是在小学一年级。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初学汉字,如同在白纸上写字,“先入为主”,写上什么就是什么,只需经过科学的训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他们即可学得汉字的书写规范。而在成年时期学书,则如同先要将一张写满字的白纸擦掉,然后再写字一样,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作为成年人,他们现有的字体可能是规范的,也可能是不规范的。对于后者,要想提高书写水平,先要纠正过去经长年建立起来的不规范的字形,纠正过去的错误的书写习惯,这是要花费一番工夫与努力的。有时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临帖时,感觉效果很好,书写水平提升,当离开字帖时,原有的字形又出现了。出现学习的反复,这时一定要坚持临帖,并注意在平时书写时多回忆字帖的笔法与结构,时时加以应用,直到新字形得以巩固才算入门。

二、以点及面,举一反三

汉字的数量庞大,我们只需练习常用字即可。依拙见,初学钢笔字亦可从每种结构类型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字,在“独体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包围结构”当中分别选取50个字进行临习,把握这些例字的结构特点,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之后再逐渐进行拓展练习。在熟练掌握这些例字的特征之后,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书写水平,坚定学书的信心,调动学书的兴趣,这时,初学者已经向书法艺术殿堂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三、正确择帖,先专后博

选好一本入门的字帖十分重要,如同一座建筑物的奠基工程,关乎今后书法水平的发展,以及今后书法风格的走向。当前在书店出售的钢笔字帖多达几百种,让人眼花缭乱,该如何选择呢?对于初学钢笔书法者,他们可先学楷书,再学行书,这样的学书道路较为普遍,也经历了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是极为成熟的学书路径。

1.根据喜好与水平择帖

择帖时,可根据自身性情、喜好、书写水平、学习程序来决定。以上几个因素需综合考虑,应同时具备。若学习自己喜欢的、与自己性情相近的、适合自己书写水平及学书程序的字帖,则容易较快入门。如果选择的是自己不喜欢的,或难度较大的字帖,则困难与阻碍加大,不利于较快入门,容易走弯路。

2.根据学习目标择帖

(1)以实用为目的可达悦目

如果只想达到实用水平,可以选择通俗的钢笔书法字帖临习,因其共性较多,可以使初学者较快地入帖,进步较快。当前钢笔字帖鱼龙混杂,应注意病笔较多、书写质量较差的字帖不要选。

(2)以艺术为目的可达赏心

在经过初级阶段的训练后,如果想达到艺术层次,择帖须“取法乎上”。 依照“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古训,应该择上等好帖习之。若习俗字,则俗上加俗,等而下之。以习楷书为例,应先立法度,学书者可选择欧阳询、钟绍京、颜真卿、赵孟兆页、文徵明等书家的楷书作品进行临习,以上均为楷书碑帖上品,因其法度完备,可为入门者习之。既立法度,当求意趣。如钟繇、二王一系的魏晋小楷以意趣为尚,意境高远,多隶书笔意,笔势变化细微且丰富,字形与章法多有变化,不易观察和表现。因而法度未立者,不宜习之。学柳字宜当谨慎,因柳体楷书方笔较多,骨力偏胜,初学者容易在习柳时描头画角,刻意模仿柳字的顿挫、转折,容易把柳字写得生硬、呆板,不易写出应有的形神。

若无法对着毛笔字帖练习钢笔字,不知是取其筋还是取其骨,则可选择王正良、卢中南、田英章、邹慕白等当代著名硬笔书法家的字帖。

选好一本字帖之后,应反复研习该帖的笔法与结构,争取较快领会该帖的形神。抱守此帖不应少于两年,以完成实临、意临、默临的学书过程,并体验以该帖的笔法、结势进行各种章法格式的早期创作,以最终可摆脱字帖,能够用所学之体进行实用书写为宜,切不可经常换帖。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因为没有某一家的字体来做根基,经常换帖容易造成笔法、结构的混乱,一幅字中字体混杂,无法统一协调,始终不能成体。

喜帖格式【第二篇】

关键词:论坛;模块;数据库;控件;艺术品

网上论坛是网站的功能之一,某一主题的论坛为特定用户群服务,该文设计艺术品相关知识信息交流平台。用户通过访问网站,查看所有帖子内容。在注册成为会员后,可以发帖子,或是查看其他用户发表的帖子并进行回复。同时设有特殊板块提供艺术品首饰相关小知识,并展示部分商品,供用户收藏标识自己喜欢的款式。管理人员以管理员身份登陆后,可以查看管理用户信息,对帖子进行删除等管理。

1艺术品论坛各模块功能设计

论坛的制作划分为六大模块,各模块功能如下。用户注册及登录:通过注册成为会员并可以以会员的身份登陆论坛。管理员登录后可以进入用户管理页面。帖子标题显示与:显示所有帖子的标题,点击标题可以跳转页面,实现帖子内容的查看;登录会员可以帖子。帖子内容与在线回复:在上一级点击了标题后,可以进入该级查看帖子内容,登录会员还可以对帖子进行在线回复。小知识板块:该论坛提供相关艺术品鉴赏知识。艺术品鉴赏与心愿单:在这里可以看到市面上的人气商品,登录用户可以标识喜欢的商品,完成心愿单。用户信息管理:管理员可以新建与注销一个用户,也可以查看登录信息更改注册资料。

2数据库连接的实现

建立数据库后,需要连接数据库。使用驱动程序,利用Provider属性连接到Access数据库。对于在数据库,在建立的时候,自动在文件夹中生成,实现链接。

3各模块的实现

首页

利用工具箱中WebParts控件组中的控件。主要有WebPartManager控件、WebPartZone控件。将用户控件放入WebPartZone控件中。在使用用户控件之前要先用Register指令来注册。网页包括的两个用户控件分为显示日历和一段文本。CatlogZone控件,用来放置Pagecatalogpart控件等。Pagecatalogpart控件让用户通过选择复选框的方式,选定将哪些控件添加转移到其他的WebPart区域中去,就是显示所有已经被关闭的Web部件的列表,用户可以再次把它们加到页面上去。EditorZone控件用来放置AppearanceEditorPart控件BehaviorEditorPart控件。

注册

利用CreateUserWizard控件来实现用户注册功能。CreateUserWizard控件有许多属性。属性MailDefinition,设置为true时,当前账号密码创建后,发给用户电子邮件内容及相关信息。LoginCreatedUser属性设置为true,则可以利用生成的账号登陆。关于网站安全,也就是对数据的验证,利用数据验证控件。RequiredFieldValidator控件,可以判断文本框控件中是否输入了数据。ControlToValidate属性设置要验证的控件的ID、ErrorMessage属性,设定当验证无效时显示的信息。在验证“再次输入密码”和“密码”的时候,使用CompareValidator控件,其ControlToCompare属性设置要比较的控件的ID,其ControlToValidate属性设置要验证的控件的ID。同样的,ErrorMessage属性,设定检验不合格时显示的信息。RegularExpressionValidator控件,可以设置和验证特殊字符,确定输入控件的值是否符合正规表达式的模式。在该系统里,用此控件来验证输入的邮箱号码是否格式正确。ValidationExpression属性中,提供多种标准表达式模式,选择其中的“电子邮件地址”,便实现了对用户输入的邮箱号码格式的检验[2]。

登录与注销

登录功能用Login控件实现。Login控件提供了用户名和密码按钮,它是一个复合控件,对网站上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所需的所有常见UI元素。注册时,由使用的CreateUserWizard控件中的LoginCreatedUser属性,设置为true,则可以利用生成的账号登陆。Login控件的方法主要有3个:Authenticate方法,用来查验身份验证是否通过;Membership方法,用来访问管理网站上数据库(即)中的成员数据;ValidateUser方法,用来判断账号,密码是否正确。对于管理员登录,该系统管理员也是会员之一,不过是在的用户管理中被赋予了特殊角色,即管理员角色的特殊用户。在母版页上,加入LoginStatus控件用来显示用户验证时的状态。在登录状态下,显示的是“注销”,此时,只要点击注销,即实现注销操作,并跳转到登录页面。

发表帖子

利用数据源控件,读取App_Data/数据库中的数据。运用GridView控件,在前台显示数据库中的数据,即帖子的作者点击回复,发帖时间,及标题。点击“发帖”,即实现将会员写入的帖子写入数据库。

帖子查看与回复

使用AccessDataSource和FormView控件,并在AccessDataSource控件中设置了绑定条件(SELECT*FROM[跟帖]WHERE([id]=?)ORDERBY[发帖时间]DESC)显示帖子的标题与内容。小知识版块在此页面,论坛为用户提供艺术品鉴别、艺术品养护、经典艺术作品介绍等,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此页面由管理员更新。

艺术品鉴赏与收藏

在此页面,论坛为用户提供最新最热门的商品介绍,并且用户可以添加感兴趣的商品到心愿单,随时查看喜欢的商品。

用户管理

分为两个页面:其一,管理会员注册信息;其二,管理会员角色。利用ObjectDataSource控件,并设置其TypeName属性值为System。配合使用DetailsView控件,选择数据源为新建的ObjectDataSource1,事实上,是利用mem-bership类对会员注册信息完成的修改[2]。在管理会员角色页面中,利用两个GridView控件:第一个显示会员列表,第二个GridView控件则用来为会员配置角色。

4结语

论坛设计基于技术,使用C#为开发语言,采用Web显示层与Access数据库的两层架构模式,系统经测试运行正常,实现了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春葆,金晶,喻丹丹动态网站设计教程基于C#+Access[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4-36.

喜帖格式范文【第三篇】

在中国历史上,能在书画、诗词、文学诸多领域都有杰出成就者,苏轼当之无愧。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苏轼为文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家”之一;其诗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深远;他擅画竹,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可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在书法艺术上,作为“宋四家”之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相比,苏轼的书法更注重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点画之间。在谈到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苏轼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的再创造,用笔上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从而形成其特有的深厚朴茂的风格。苏轼早年学“二王”,笔触精到,字态妩媚,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朴厚圆劲,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等。《黄州寒食诗帖》是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的。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几近达到了“心手相畅”的完美境界。所以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明董其昌更盛赞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 苏轼晚年学李北海,兼收晋唐诸家风韵,气质古雅,沉着大方。其代表作主要有《洞庭春色赋》、《祭黄几道文》、《答谢民师帖》、《渡海帖》、《江上帖》等,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具有“气势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而为后世楷模。

苏轼的书法于“二王”后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其字丰满肥润,跌宕生姿,有天真烂漫之趣。崇尚自然是苏轼书法创作一贯的审美追求,也是他书法美学思想的核心。同时追求气韵生动,也是他书法风格的另一特点。虽然苏轼书法楷行兼擅,但真正意义上的能反映其崇尚自然、气韵生动的书法作品,当是他的行草手札。我们可以从他的早期、中期代表作品《治平帖》、《新岁展庆帖》、《归安丘园帖》等帖中找到答案。这些手札均为作者的信件往来之作,信手为之,不计工拙。苏轼曾说:“故仆书尽意作之似蔡君谟,稍得意似杨风子,更放似言法华。”也就是说,只有在放意的状态下才能进入书写境界,真实地表现出作者的个性和神采。古人评“东坡狎书,姿态横生,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萧散容与,霏霏如甘雨之霖……”充分表现出其合乎自然、不矫揉造作的艺术追求。

《治平帖》是苏轼34岁时所写的一件信札。元代书法家赵孟兆页 誉之为“世间墨宝”,由此也可以看到苏轼早年书艺的风采。此帖只署月、日,而未署年。据考证,帖中“治平”乃东坡家乡眉山县的僧寺。受信人史院主、徐大师乃二乡僧。东坡信中拜托二僧照看先祖坟茔,且流露出归乡之意,语句真切,结构自然,肥瘦适中,浓淡相宜,此帖也因而成为苏轼的早期代表作品。

苏轼写《新岁展庆帖》时,46岁,正是其书法创作的黄金时期。此帖挥洒自如,姿态横生;笔力雄健,骨劲肉丰。我们可以想象出,千年以前依然风华正茂的苏轼,当时举笔伏案的情景。这是一封他写给好友的私信,写这封信的时候,苏轼刚买了几十亩土地,自耕自种,衣食无忧,后又造了新居,因此诚意邀请朋友到黄州来,共享新居竣工之喜。综观此帖,洋洋洒洒,信手写来,一气呵成,无拘无束,毛笔在作者的手中横竖斜直,随心所欲,似乎有一种大大咧咧、悠然自得的畅意,甚至连添加的漏字也赫然地留在信里而不予理会,其天真洒脱、无拘无束的本性由此可见。董其昌跋此帖后说:“东坡真迹,余所见无虑数十卷,皆宋人双钩廓填,坡书本浓,既经填墨,盖不免墨猪之论,此二帖(包括《人来得书帖》)则杜老所谓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也。”由此可见苏轼秀逸劲健、天真烂漫的书风。

《归安丘园帖》书于宋元v元年(公元1086年)。此帖又名《致于厚宫使正议尺牍》,虽比《新岁展庆帖》晚了两年,但其书法风格却有了较大的变化,结体扁平,丰满肥润,已是苏轼比较成熟的作品,与他晚年的作品《次辩才诗帖》、《江上帖》等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帖也可以认为是苏轼书法由中年向晚年过渡的转型之作。该帖共十行,行行字数不等,字字独立,笔断意连,具有浓郁的书卷之气。结体肥厚而不臃肿,墨色稳重,观之如浴春风。故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从苏轼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庭坚的评语实不为过。

喜帖格式范文【第四篇】

有些事情在开始的时候,你是不明白的。你不可能明白。你只能在以后的过程中慢慢知晓它的深意。比如一句唱词之于我。

很小的时候,我不爱听戏。长辈们爱听。犹记得夏日的黄昏,他们在院子里乘凉,舒躺于长竹椅上,开着收音机。河南三大地方戏:豫剧、曲剧和越调,在我耳朵里全都一个样,都是那么聒噪,土气,“呕哑嘲哳难为听”。

我长大着,他们老着,然后一个一个病逝,之后再听见这些戏,我忽然觉得亲了。

不知不觉,我开始对这三种戏有所甄别,甄别的根据自然就是剧目。曲剧的标志性剧目便是《卷席筒》,被拍成电影之后更是广为人知。那时候,电影进村很流行,村人们很珍爱地称之为“请电影”,逢到红白事,都习惯请一场电影。《卷席筒》便是他们最爱请的戏曲片之一。怎么就这么待见它呢?成年之后我才渐渐猜度到其中滋味:它虽然是伸张正义的苦情戏,很悲伤,但主角小苍娃却是一个十足的丑角,惯于调皮搞笑,于是这部戏便既是悲剧,又是喜剧,喜中有悲,悲中有喜,便红白事上皆为适宜。

“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这是《卷席筒》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唱词。于是,小苍娃是登封人,登封人会唱曲剧,这将戏曲和现实混为一谈的糊涂逻辑便深植于记忆之中。直到2016年的春天,我和几个朋友来到汝州,才对此进行了重要的更新和修订。

把戏剧史上的资料找来细读,简直如小说一般:1926年的某个春日,汝州大张村“同乐社”的一帮业余演员来到了登封县颍阳镇李洼村,他们演出的是高跷曲子,每人足下一支高跷,便是舞台了。演唱的主要内容是自明清流传下来的民歌小调,经典的唱腔曲牌是“打枣杆”“剪剪花”“银纽丝”“太平年”“劈破玉”“小桃红”等四十多种。婉转轻快,唱调柔和。

他们夜驻李洼,单等翌日演出。不料一夜大雨。乡村的春雨是贵重的,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愁人的。地面泥滑,高跷难立。左右为难之际,李洼村保长李祖白提出要他们去掉高跷站在台子上演出。于是,破天荒的,由原本运载高跷的牛车搭成了高台,他们忐忑地站了上去,出乎意料地大受欢迎,得了个满堂彩。

梨园无落木,新曲有知音。从此,高跷曲变成高台曲。在那个碧树如玉鸟声如洗的早晨,高跷曲由一般的民间歌舞开始向正式的戏剧形式看齐。它开始讲述复杂的故事,开始有家庭戏、生活戏、伦理戏和历史戏,开始向豫剧、京剧的打击乐靠拢,根据演唱伴奏需要丰富了管弦乐,各个行当也逐渐完善起来,逐渐发展成为健全的“文武场”,又由中小戏渐至大戏,演员的足迹更是走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曲剧也成为它庄重的姓名。

直到今天,虽然它仍然是国内最年轻的剧种,但已届九十,将近百年。

它的童年是在汝州。如果给它起个小名儿的话,我觉得可以亲亲地叫它一声:汝戏。它是我祖母喜欢的戏,是我父亲和母亲喜欢的戏,现在,也是我喜欢的戏。在它的音律中,我可以让自己走得很远,遥遥的,似乎能看见亲人们的背影。

2

很惭愧,作为一个凡女俗妇,第一次听汝州的朋友谈起汝帖的时候,我想到的是乳贴――一种时尚女人用的时髦事物。被他们科普了好大一会儿才知道,《汝帖》的存在有着怎样的意义。

帖,这个字有意思,读起来轻飘飘的音儿,组词时却格外有仪式感。庚帖画帖字帖请帖自不必说,到了碑帖字帖的时候,简直都沉甸甸的,仿佛有金石之质。

同行者有书家内行,对我谆谆教诲:碑和帖自有区分。铭功纪事的石刻谓之“碑”,书疏往来谓之“帖”,米芾《值雨帖》,杨凝式《韭花帖》,柳公权《蒙诏帖》都属名帖……哦,他这么一说我便想了起来,我热爱的坡先生留下了《寒食帖》呢。我是多么喜欢他的这些诗句啊:“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既风情又苍凉,既纯真又绝望。这“天下第三行书”,公论是“通篇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庭坚曾言:“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最后一句大可品味:“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这简直是一定的。某时某刻的某种心境,成就了某件事情,这种事情,不可复制。

帖字还有一解:石刻、木刻的拓本,书画的摹临范本。《汝帖》的帖,当作此论。《汝帖》是宋大观三年(1109年)时由汝州郡守采集《淳化阁帖》《绛州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书百家”刻成,共12块汝帖碑,汇帖12卷,每卷首均刊目录,卷末刻帖的数目,共77家23种,因刻于汝州,故名《汝帖》。此帖既成,便被镶嵌在汝州官衙“坐啸堂”的墙壁上,后移至望嵩楼。望嵩楼是唐宋名楼,在汝州北城门附近,楼高30米。登楼远眺,山川如画,可以让目光和心走得很远。

比目光和心走得更远的是《汝帖》。望嵩楼上,金文、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珍品芳华,枝枝绚烂,作为一种公共财富,欲沐恩泽的人前仆后继,“松煤拓纸岁万本”, 一卷卷倩影复制成册,浩大的墨香随风流转,如鱼翔深海,又如舞鹤游天。

珍品亦如美人,备受宠爱的同时往往注定命运多舛。明末战乱,楼焚碑残。清顺治七年(1650年),《汝帖》又被修复一新,并加跋2刻,共14块碑刻,重新收藏于衙门,安置在西园存古轩中。两百年后,碑文已经漫漶,州守白明义自洛阳购得《汝帖》宋时原拓一部,重摹诸石,又加上序、跋和目录,并加盖汝州官印为记,碑刻变成了20块,仍藏存古轩中。1947年汝州解放,碑帖再次毁散。新中国成立后,时任县文化馆馆长的张久益等人多方收集,在火神庙街一户人家门口找到了第一块……现在,汝州文庙大成殿的《汝帖》碑刻,900多年前镌刻者的气息浓酽,那些字仍然活着,铁画银钩,摄人魂魄。

民间,每当想到这个词,我都心生敬畏。深不可测的民间,苍苍茫茫的民间,她是母亲一样的大地,是大地一样的母亲。她以我们不能明了的浑厚和宽容,怀抱着所有看得见看不见的珠宝,修复着所有看得见看不见的伤痛。

3

名声太大,故事太多,器形太美……但凡想到要去形容汝瓷,我总是很没出息地离不开这个“太”字。也许是太喜欢汝瓷了,总会让词语陷到贫乏困境。而欣赏汝瓷的时候,哪怕是最平板的说明文,我也能读出其中的矜雅之味。

比如描写一只盘:“盘口微撇,制作工细,釉质纯净,开冰裂纹片。”

或者描写一只樽:“天青釉弦纹樽,器形规整,仿古逼真,釉色莹润光洁,浓淡对比自然。直口,平底,口、底径度相若。外壁近口及近足处各凸起弦纹两道,腹中部凸起弦纹三道。下承以三足。外底有细小支烧钉痕。里外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 ――我尤其喜欢樽。樽,写着就敬重,听着就高贵。最早是盛酒的吧,不知怎的就成了一种陈设。它变得不实用了,无用了。只适合欣赏,而且须得摆放到高处欣赏。这种骄傲的瓷器,它的经典颜色和造型终是决定了它不是用来实用的。或者说,它最实用的地方,就是让你停下来去看它。

更遑论先贤们的如流辞韵:

“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典出明代曹昭《格古要论》。

“宋时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建青器窑,屑玛瑙为釉,如哥而深,微带黄,有似卵白,真所谓淡青色也。汁水莹厚如堆脂。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土脉质制较官窑尤滋润。”典出清代梁同书《古窑器考》。

对了,还有欧阳修的《汝窑花觚》:“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粉翠胎金洁,华胰光暗滋。旨弹声戛玉,须插好花枝。”

“雨过天晴云,这般颜色做将来。”此语的言者在传说中有两个版本,一是“柴窑色”的主角、五代后周柴世宗,另一个就是“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尔”的天才文艺皇帝宋徽宗。二者相较,我更愿意相信它出自后者。在我的想象中,这更像是他的一贯语气:眉宇风流,唇角浅笑,淡淡一语,微微戏谑。抬头望望天空,正是新雨之后的润蓝――这般颜色做将来。

这个国度,君无戏言。于是这道仙气飘逸的任性旨意被伟大的能工巧匠们用血汗浇灌着,一代又一代。瓷光如河,涟漪无穷,千年之后,汝州的名字也依然在涟漪中回荡,且当之无愧地回荡在涟漪的核心之中。

作为创烧于北宋晚期的宫廷御用瓷器,以文物之名的汝瓷很贵。金灭北宋后,汝瓷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瓷已经非常稀有。现今存世的汝瓷,一般认为仅65件,能不贵吗?

恢复了古老工艺的新汝瓷没有多么贵。但在我心中,她还是很贵。因为她从器形到颜色的简约干净。说到底,之所以喜欢汝瓷,我最中意的还是她的这份简约干净。极致的美色便是素淡。绚烂之至,归于干净。

宋徽宗想要的也是那份干净吧?有时候想想,他的内心该有着怎样的疼痛和委屈呢?他心念之系,不过是自己钟爱的一点儿意趣而已,这点儿意趣,就是他的诗与远方。

过分吗?似乎不过分。但于他而言,就是过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6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