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讣告范本范例(实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76876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讣告范本范例(实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讣告范本范文1

说起个人生活,绯闻几乎和谭咏麟绝缘。然而事实上,他婚外生子的尴尬私情已是公开的秘密。能让两个女人在背后默默地为他奉献,一个理财、一个养孩,坐享齐人之福的阿伦(谭咏麟)确实让外人羡慕。

号称永远25岁的谭咏麟在流行乐坛的影响力持续不衰,他虽然很少在公开场合谈论私生活,但那已经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有一个多年来默默在背后支持他的结发妻子莎莉(中文名杨洁薇),还有一位叫温迪(中文名朱泳婷)的红颜知己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谭晓峰。

儿子在一天天长大,默默养了十几年孩子的女人当然希望得到一个名分;糟糠之妻似乎也不可能将明星老公拱手相让。虽然两女表面看似和平,实质难忍对方存在,一场妻妾暗战在所难免。人们都只看到阿伦享受齐人之福的表面风光,却不知道他维系“三人行”的痛苦和无奈。

大老婆为他理财

其实,谭咏麟属于艺人中成家较早的一位。

大学还没毕业,谭咏麟就和钟镇涛等人组建了温拿乐队,并且一炮而红。当时,他结识了一个叫莎莉的女孩。此后,莎莉辞去了美容公司的工作,一心一意地当起了谭咏麟的后勤总管,精心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还负责他的形象和服装设计。在她的打理下,谭咏麟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魅力四射。

不过,两人到底什么时候结的婚却一直未对外公开。直到1993年1月,莎莉的父亲去世,谭咏麟以女婿的身份列于讣闻上,才间接承认了他与莎莉的夫妻关系。讣文在报纸上登出以后,公众一片哗然,大家这才知道无数女人心目中的超级偶像、“钻石王老五”谭咏麟原来早在多年前就结婚了。当时,很多女歌迷都认为谭咏麟欺骗了她们的感情。

1995年,谭咏麟在接受采访时终于公开表示:“莎莉是我的太太。”他还说:“我对莎莉是十分尊重的,这么多年来,我赚的钱。全部交给莎莉打理,她手上拥有的金钱与物业比我还多,我绝对信任她、爱惜她。”

曾有媒体希望直接采访莎莉,但谭咏麟说:“你们尽管问她,但她是一定不会答应的。”果然如他所说,莎莉婉拒了一切媒体的采访。做了谭咏麟背后的女人近三十年,她从没接受过传媒访问。其实谭咏麟每次出门演唱,莎莉都会同行。却从没有被摄入镜头,因为她总是躲得远远的。关于此事还有一个“经典故事”:许多年前,谭咏麟与莎莉到中环一家茶楼饮茶,一推开他经常入座的房间,发现里面竟然全是记者。他警觉地看看身边,发现莎莉早就不见了,不论记者们怎么追都没追到,从此莎莉赢得了“飞毛腿”的外号。

红颜知己为他养娃

有这样一位聪慧得体的贤妻,谭咏麟本该知足,但有块心病却横亘在这对夫妻面前,那就是结婚多年却无子嗣。

这时候,另一个女人出现了,那就是温迪,外界一直传言说温迪是“谭咏麟歌迷会”的会员。但谭咏麟自己澄清了这种说法,他透露,其实温迪最初是张国荣的忠心歌迷,不喜欢听阿伦的歌,但当两人相识后,温迪对他有很大改观。

那时,温迪还是香港岭南大学的学生。她清秀的相貌和温婉文静的性格深深吸引了谭咏麟,尽管两人的年纪相差20岁,但还是私下走到了一起。

1996年,谭咏麟的婚外情败露。原来,温迪为谭咏麟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谭晓峰。一次,朱温迪要抱着儿子出去晒晒太阳,并且要孩子的父亲作陪。谭咏麟戴上墨镜和一顶帽子,把帽檐拉得低低的带着温迪母子出了门。谁知出门后不久。嗅觉敏感的香港狗仔队就跟踪而至。

后来,谭咏麟抱着儿子的照片在香港某娱乐周刊登出了,他身旁还靠着温迪。眼看纸包不住火了,谭咏麟终于坦白了一切。据说他硬着头皮要发妻莎莉在公众面前为自己的婚外情做掩护,并且许诺了两点:一、所有的财政大权仍然由莎莉掌管,温迪不得插手;二、平时他仍然和莎莉住在一起,温迪母子还是住在外面。从此以后,谭咏麟开始在两个女人、两个家之间周旋。

爱子有望继承5亿家财

表面上,现年58岁的谭咏麟十多年来享尽齐人之福,不过,两女侍一夫,争宠在所难免,早前便有人爆料说莎莉不敌年轻美貌的温迪,一怒之下削发为尼,远离情欲纷争。

谭咏麟承认潜心修佛的莎莉多年来一直吃素,为的就是给谭家积福,但他澄清莎莉并没有出家为尼。

但随着谭晓峰日渐长大,他的生母和“大娘”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三年前,谭咏麟的父亲去世,老人家临终前唯一的愿望是和乖孙晓峰的关系公开。孝顺的谭咏麟当然不会忤逆父亲的遗愿,正式将儿子谭晓峰的名字刊登在讣文上,让“爷孙俩”名正言顺公开关系,也等于正式向外界公开儿子的身份。

今年14岁的谭晓峰长得高大俊朗,与年轻时的谭咏麟酷似。谭咏麟曾自豪地向圈中朋友炫耀:“儿子比我还高,女孩子见到他都会流口水。”

谭咏麟虽然现阶段还避免让儿子过度曝光,但他一直在刻意培养儿子的音乐细胞。据唱片公司职员说:“阿伦整天在公司高层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说他长得帅唱歌又好。”表明谭咏麟有意让儿子继承自己的演艺事业。

谭咏麟对这个儿子非常疼爱,不仅在公开场合对儿子赞不绝口,甚至为了儿子改掉了深夜在外的习惯,变得非常顾家。近年来,谭咏麟更是不避嫌,时常带儿子一起看电影、逛街游玩,尽量抽出时间跟儿子一起共享天伦。

尽管多情,但谭咏麟对自己的“两个老婆”都十分疼爱,最明显的是一幢幢豪宅送给她们,而收得最多物业的,莫过于为他打点一切内外事务的发妻莎莉,她名下的房产超过3000万港元。温迪得到了两处房产,但母凭子贵,她的下半世应该不用愁。

谭咏麟恐自己如有什么三长两短,大小老婆会出现争产纠纷、家丑外扬,同时也为儿子的将来着想,谭咏麟早就打算将资产转移到儿子名下,据说谭的资产在5亿港元左右。

谭咏麟及背后的两位女人,都承担了很大的苦痛,这位天王巨星对两人深感歉意。他说:“有两个老婆一点都不好,她们承受太多的委屈,希望大家不要学我。”

大小老婆的资产比一比

大老婆莎莉的物业有:

手上的物业超过3000万港元,还有与阿伦的3间联名公司,身家估计超过1亿港元。物业包括:

愉景湾海堤居复式单位800万港元

湾仔大王东街地铺:1500万港元

红馆骏升中心单位:1200万港元:

宝云道宝德台两单位:6000万港元(联名)

弥敦道华丰大厦地铺:1500万港元(联名)小老婆温迪的物业有:

跑马地比华利山顶楼:1250万港元

跑马地愉宝大厦中层:250万港元

看起来她拥有的物业较少,不过,有14岁儿子这张王牌,暂时金钱虽不及大老婆多,但因为有阿伦陪着,还经常带她和儿子外出旅游,精神上还是比大老婆“富足”。

专家的说法

主持:卫理小姐

重婚属于自诉案件范畴

讣告2

1959年的一天,高尔夫球明星阿诺德・帕默(Arnold Palmer)与年轻律师马克・迈克马克(MarkMcCormack)用一个握手,建立起非正式的合作约定。这是历史性的一次握手,它代表着现代意义上的大规模体育商业化的开始。

马克・迈克马克并不是第一个体育经纪人,阿诺德・帕默也不是第一个商业化的体育明星。在他之前,运动员们也热衷于拍广告赚钱。然而,从未有人想象过体育与商业可以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迈克马克所创立的IMG(国际管理集团)成为体育商业化的范本,其模式已深深植入美国体育产业中。

“花雨伞”品牌的诞生

1936年,六岁的马克・迈克马克遭遇一场严重车祸,他的腿部粉碎性骨折,医生说他将一生不能从事足球、篮球等剧烈的体育活动。在生性好动的童年,马克只能选择一种温和的运动――高尔夫。

在学校中,马克成为全国范围内的高尔夫好手,他结识了业内的明日之星阿诺德・帕默。后来马克考入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律师。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朋友,经常在业余时间帮助帕默和其他的职业高尔夫选手做合同方面的法律咨询。1958年,阿诺德・帕默赢得了自己首个大师赛冠军。迈克马克突然意识到,他们应当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马克来找我,说想要成立一家高尔夫经纪公司。我说,请按照你的想法去做,然后告诉我,我该怎样配合。”帕默回忆道。他们握了握手,帕默成为迈克马克新成立的经纪公司IMG的首位签约明星。

迈克马克为帕默建立起一套全面的商业推广计划,从组织比赛、电视广告到形象代言。IMG赞助举办了多次全国范围的高尔夫大赛,帕默毫无悬念地成为获胜最多的球员。迈克马克还把帕默“租”给著名的公司老板们打友谊赛,当时高尔夫运动在美国的普及度远远不能和今天相比,很多人不了解这项运动,却不可避免地注意到这个经常出现在备大公司老总身边的、风度翩翩的体育明星。

征询了多个设计公司意见后,迈克马克决定以一个伞形图案作为阿诺德・帕默的个人标志。这源自一次击球后,帕默顺着高尔夫球的轨迹望向远方的彩虹时看到的奇异景象。随着帕默赢得一个叉一个的冠军头衔,这个标志迅速出现在专卖服装、汽车广告、饮料包装、甚至航空公司的宣传画上。“花雨伞”成为时尚的图腾,帕默比赛时,成千上万的球迷撑着雨伞站在场边,那种辉煌的景象成为一代美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而“花雨伞”作为一个集服装、设计、旅行为一体的国际品牌,至今仍享有盛誉。

很难说清究竟是高尔夫的发展成就了IMG,还是IMG的商业推广成就了高尔夫运动。迈克马克亲自设计的高尔夫球员积分和排名方法,后来成为全世界通行的标准。可见迈克马克对这项运动的贡献,绝不仅限于捧红了几个体育明星而已。

在商尔夫界获得成功后,迈克马克和IMG的领域很快扩展到其他体育项目,更重要的是,他们迅速走出美国的范围,开始了全球化的商业冒险。

电视:超越体育与国界

60年代著名的英国高尔夫选手托尼・杰克林(Tony Jacklin)在某场比赛获得胜利后,一个葡萄酒公司请他手拿一瓶酒拍照,这时马克・迈克马克走上去,把酒瓶商标转到里侧。“如果你们想让自己的商标和杰克林出现在同一张照片里,那么就得先付钱。”马克强硬地说。

此时的迈克马克已经把IMG分部开到了欧洲各地,他旗下的运动员包括足球界的球王贝利,他让贝利领衔的一支美国球队与他的巴西队友踢了一场“世纪之战”友谊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再然后是网球天王桑普拉斯、女子网球名将纳芙拉蒂洛娃和克莉丝・埃弗特、F1赛车的迈克尔・舒马赫,在迈克马克去世前几年,他还签下了年轻的泰戈・伍兹。

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迈克马克发掘了商业体育的另一个重要部分:电视。他创办了体育节目制作公司TWI,他举办的体育赛事和旗下运动员的品牌形象通过电视荧屏传遍世界各地。目前TWI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节目制作公司,每年制作6500个小时的节目,输送至200多个国家,涵盖的体育项目超过200种。

IMG前联合首席执行官鲍勃・凯恩这样评价自己的老板:“迈克马克之前,体育行业基本上是区域性和国家性的,是迈克马克首创了大规模、国际化的商业体育模式。”而迈克马克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得益于他在体育界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迈克马克能把全世界最不可能在一起比赛的体育明星聚到一起进行商业表演,这一点任何其他经纪人都做不到。”《商业周刊》评论道。而《体育画报》则评选迈克马克为“体育界最有权势的人”。

迈克马克的“权势”甚至超越了体育的范围,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甚至还有罗马教皇保罗二世都曾是他的客户。为这些超级名人设计形象、安排活动、组织宣传,IMG的实力得到充分彰显。

谦逊和蔼的迈克马克

2003年5月16目,马克・迈克马克因心脏病去世。在他的讣告中,阿诺德・帕默的挚友、同时也是迈克马克的早期台作者加里・普莱尔说:“迈克马克的第一个客户就是阿诺德・帕默――一个伟大的运动员,你们可能会说迈克马克很幸运。但在我看来,他是个天才,他深深地理解体育、理解商业,而且,他深深地理解人性。”这句话点出了迈克马克体育商业帝国的成功之本。

正如阿诺德・帕默所说,迈克马克最重视的并不是他的成绩,而是他诚实、坚韧的品质。“我告诉马克,我绝不为自己没用过或觉得不好的产品做代言,他深表赞同。”帕默在自己的网站中写道,“马克最聪明之处,就是从不把我的品牌和成绩联系在一起。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我不可能一直赢下去。”如今帕默退役已经数十年,

“花雨伞”的品牌仍然屹立。

前滑雪运动员简-克劳德・基利(Jean-Claude Killy)仍然记得第一次认识迈克马克的那个下午:“他向我走过来,跟我说话,非常友善。他不是在讨论滑雪运动,而是在讨论滑雪运动员本身。我当时觉得,我要跟这样一位理解体育的专业人士合作,虽然他打着那么令人生畏的彩色领带。”要知道,在当时滑雪是一项十分小众的运动,虽然基利得过三次奥运冠军,但他的商业价值并不被看好。然而迈克马克并不这样看,他重视的是基利的个人品质与魅力,而不是他从事的运动著名与否。现在,基利(Killy)作为顶级运动服饰品牌,已经风靡世界各地。

目前,IMG是全球最大的品牌许可(non-character licensing)提供商,它旗下的每个品牌都有一段震撼人心的体育传奇,而这一切背后,则是迈克马克慧眼识人的能力。

母亲逝世的讣告3

各位亲朋,父老乡亲:

感谢你们在百忙中抽空前来参加我爷爷的追悼会。

非常感谢各位今天能参加我爷爷的追悼仪式。爷爷生于1929年,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于20xx年1月9日十二时十分与世长辞,离开了我们,告别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享年83岁。

首先,我代表我的奶奶,代表全家向前来参加追悼仪式的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百忙之中前来和我们一起分担悲痛,给予我们巨大的精神安慰,与我敬爱的爷爷作最后的告别!爷爷,我们相信你还没有走远,相信你还可以感知,此刻,与您相伴一生的奶奶、深深爱戴你的儿女、家人都在你的身边和你作最后告别。关心你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也都到来为你送行。爷爷啊,天堂路上,一路走好,安息吧!

爷爷生于乱世年代,是一位亲身经历多次变故的世纪老人。他21岁时母亲去世,他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整个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他的肩头,但他并没有畏缩,而是勇敢的挑起了重担,照顾父亲,弟弟妹妹,终于他和弟弟妹妹在亲戚乡邻的照顾下长大成人,娶妻生子。由于家庭贫寒,他也受了不少的委屈,但他都坚强的挺了过来,靠的就是他的勤劳、正直、宽厚、仁爱。他一生都在辛勤的劳动,为了弟妹,为了儿女,他操碎了心,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他一直勤勤恳恳,看看院子里的柴火堆,那就是爷爷劳动的成果,柴火堆还在,而爷爷却离我们远去了,仿佛我仍旧看见他在辛勤的劳动。

今天爷爷走了,我们相信爷爷是位有情有义的人,在另一个世界他一定会继续回报有恩于他的人。爷爷一生养育三儿、一女,教子有方,儿女成家立业,事业有成。爷爷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是汇集了劳动人民优良特征的:朴素、善良、勤劳、正直的一生。他以男人特有的深沉厚重、伟大慈祥的爱铺垫了儿女和我们子孙后辈的人生之路。

人间有爱,岁月无情。爷爷最终离我们而去了,老人家您放心的走吧!虽然您离我们走了,但您的每个儿女、子孙都继承了您正直、勤劳、自强、奋发的品行,继承了您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博大、宽厚、仁爱等优良品德,都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后会好好的照顾奶奶,让她老人家心情愉快、幸福美满的欢度晚年生活。同时我们也会脚踏实地、奋发图强,以实际行动和优秀的业绩来告慰您老人家的在天之灵。爷爷,天堂路上您放心的走吧!

敬爱的爷爷安息吧!我们知道:在这二年里您与病魔搏斗,已经很累,需要休息了,现在您安息吧!我们相信逝去的是您衰竭的身体,但你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望着爷爷灵前的遗像,我知道您老人家并没有走远,我们实在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向您诉说。然而阴阳相隔,咫尺顿成天涯,你是再也听不见,也再也看不到了!

爷爷,安息吧!爷爷!!我们会永远的怀念您!

讣告4

关键词 布卢姆菲尔德;职业指导;人事管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6-0075-05

迈耶・布卢姆菲尔德(Meyer Bloomfield,1878~1938)是20世纪初美国职业指导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他在30年的职业指导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1907~1917年,先后创建了国家生涯发展协会和美国管理协会,创办的《咨询与发展》已成为美国咨询协会的会刊。为培训职业指导的从业人员,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同时出版了大量职业指导著作和论文供专业人员和大众使用。除了引导青年选择职业外,布卢姆菲尔德还建立了职业安置、雇员选择和人事管理等与职业指导相关的专业,他认为,没有与相关学科的紧密联系,职业指导将会失去效用,所以他在职业指导和人事管理上付出了同样努力。

一、职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

20世纪初,许多人受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选择职业》(Choosing a Vocation)的影响投身于职业指导运动,迈耶・布卢姆菲尔德成为卓越的领导人。1878年2月11日,布卢姆菲尔德出生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4岁时举家迁往曼哈顿东城区,父亲给移民教授英语,他在波士顿公立中学接受教育。纽约《时代周刊》在布卢姆菲尔德的讣告中写道:“他初到美国的那些年是在东城度过的,在大学和亨利大街的教育中心,他获得了在社会工作中的最初兴趣和持续一生的信仰――职业指导。”[1] 1899年,布卢姆菲尔德获得纽约城市学院AB学位(与文学学士学位相当的艺术学学士学位),1901年,在哈佛大学获得社会工作第二个AB学位。在哈佛大学时,他就成为希伯来工业学校(Hebrew Industrial School)雅各布―赫克特俱乐部(Jacob Hecht Club)男生项目的第一位主任。布卢姆菲尔德曾回忆大学图书馆里的一位女教师,在借书前她注意了解每名学生的理想,并向他们推荐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书籍,这也引起了布卢姆菲尔德对职业指导的最初兴趣。

(一)公民服务之家的工作

1901年,慈善家保罗・阿加西・肖(Pauline Agassiz Shaw)出资在波士顿北部设立公民服务之家(Civic Service House),为移民提供教育并帮助青年找工作,由于在赫克特俱乐部的出色表现,布卢姆菲尔德被任命为公民服务之家的主任。公民服务之家向注重自我提升和追求成功的成年人提供更多援助,1901年开始,为在服装、水果、蔬菜和海鲜市场工作的移民教授英语、美国历史及其他社会化技能。1906年,布卢姆菲尔德编辑《公民手册》(A Handbook for the Citizens)作为公民课程的入门读物,2年后出版的《新美国公民读本》(Civic Reader for New Americans)被所有“夜校”使用。1902年7月,布卢姆菲尔德在波士顿大学学习法律,期间在公民服务之家帮助成立了妇女工会联盟(Women's Trade Union League)等组织。1905年,布卢姆菲尔德获得律师资格。

1906年,布卢姆菲尔德聆听了帕森斯《理想城市》(The Ideal City)的演讲,演讲预言了未来城市的交通、医疗和法律等发展趋势,帕森斯长期号召的职业指导对布卢姆菲尔德产生了重要影响。从1894年开始,帕森斯就努力促进人职匹配,“人们在最适合他们的工作中表现最佳,一个适宜的工业体系应合理分配人们,就像木材、石头和铁要呆在最适合它们的地方一样”。

帕森斯认为,理想的城市将帮助年轻人选择职业而不仅仅是找工作,布卢姆菲尔德非常欣赏这一观点。他邀请帕森斯会见了60名波士顿高级夜校即将毕业的男生,其中,1/3的人想当律师,1/3想当医生,超过12个人想读大学。布卢姆菲尔德认为,这些男生的情况比没有职业计划的人更糟,因为他们的计划会带来失望。帕森斯的职业指导意见被广泛接受,很多学生要求私人会谈,于是布卢姆菲尔德恳请帕森斯制定建立相关组织的计划,以便向青年提供职业指导。1908年1月13日,职业指导局(Vocation Guidance Bureau,VGB)作为公民服务之家的一个新部门成立,帕森斯任局长。

(二)职业指导局的实践

1909年11月,担任VGB局长的布卢姆菲尔德专注于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兴趣并做出明智选择,他希望学生和家长在生涯选择的动机上考虑更周全。布卢姆菲尔德担心没有人真正为引导和评估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负责任,他认为,社区的责任是保证学生教育投资的有效性,而避免社会损失是使学生进入工作世界时并不是处于“没引导、没准备和一成不变”的状态。布卢姆菲尔德按照帕森斯的三步模型(自我评估、职业信息并使二者匹配)进行职业指导并增加了指导人员,他教给指导者跟踪学生的进步并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为促进职业指导人员的交流,1910年11月15~16日,布卢姆菲尔德召开了社会工作者、商业人士和教育学家参加的第一次全国职业指导会议。在1913年10月密歇根第三次会议上成立了国家职业指导协会(现在的国家生涯发展协会),布卢姆菲尔德担任主席(1916~1918年)。为便于会议交流,1911年布卢姆菲尔德和弗里德里希・J・艾伦(Frederick J, Allen)开始印刷《职业指导通讯》(现在的《咨询和发展》)[2]。

(三)职业调查

布卢姆菲尔德很早就意识到帕森斯职业指导三步模型需要可靠的职业信息,他没有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而是采用社会工作的工具,特别是通过面谈和研究,去调查各种职业的需求、日常工作和薪酬。为收集、整理职业信息,1910年,布卢姆菲尔德聘请了两个全职人员调查与波士顿大型商业和工业相关的工作,具有教师热情、气质和观点的艾伦成为第一个职业调查者,他曾在高中和大学教过15年的数学、英语和历史,1904年担任波士顿城市历史俱乐部的主任,教授男孩城市和政府的历史。艾伦还是VGB的副局长,1910~1911年,他调查了200个企业里的职业,1911~1912年出版了8本职业信息的小册子,这些小册子被VGB员工和其他人作为职业调查的关键材料。其中,《导游职业的研究》颇具影响,艾伦的基础性工作创立了职业研究的范本。1915年,波士顿公立中学建立了职业指导部,VGB停止了个别咨询,继续给机构和学校系统做咨询,并进行职业调查。

(四)培训从业人员

为了发展职业指导,布卢姆菲尔德认为,除了提供职业信息外,还需要在学校增加更多的从业者。1910年,他向117名志愿在日常教学活动外对学生进行咨询的教师教授职业指导技能,VGB也协调了其他有兴趣的小组和机构。1911年7月,布卢姆菲尔德在哈佛大学的暑期学校讲授职业指导,这是职业指导首次进入大学课程。1912~1913年,课程由最初的10次讲座发展为连续6个星期的讲座和会议,并增加了商业、教育和社会机构补充的系列读物。由于许多哈佛暑期学校的学生都寻求机会拓展职业指导的工作和研究,从1912年10月开始,布卢姆菲尔德在VGB组织了星期一下午的系列讲座,吸引了来自切尔西、剑桥、萨默维尔、曼彻斯特、普罗维斯登、罗德岛和其他城市的教师。1914年,哈佛大学的课程转到波士顿大学并建立了职业指导部,由布卢姆菲尔德管理。1914~1915年夏,布卢姆菲尔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讲授“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1916~1917年夏,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暑期学校教授此课程。

布卢姆菲尔德出版了两本职业指导课程用书,《职业指导读本》汇编了演说、文章和报告的观点,包括职业指导的基础和方法,形成了与心理、经济、教育和社会服务相关的职业指导的准则。《青年、学校和职业》适合愿意提供综合性职业指导并与其他社会机构合作的学校使用,书中详细介绍了关心学生职业的计划,包括从调查者那里收集精确的职业信息、通过专家分析学生的性格、与公立学校合作的部门商讨等。

(五)对大众的教育

布卢姆菲尔德在著作和公众演讲中大力宣传职业指导,以提高其地位,在《青年职业指导》中向教师、家长和大众指出了明智选择工作的重要性。1917年出版的《寻找生活的位置》帮助青年制定生涯发展计划,他认为,每个人都要为生活制定计划和目标,生涯发展不能靠心血来潮,生涯意味着为未来制定计划并听从生命的召唤。“因为世界对未来的工人有太多激烈的要求,每一个认真思考的教师和家长,都应该规划新世纪适合孩子们生活和需要的道路。”他建议在研究职业为生活做准备的同时还要研究自己,许多生涯发展中的问题是由于职业信息的匮乏或不能面对真正的自我造成的。

这一时期,作为咨询专家的布卢姆菲尔德行迹遍及美国各大城市和政府部门:1911年,作为军事部门的特别委员去了波多黎各;1912年,作为印第安事务局的职业指导专家去了华盛顿;1913年,到克利夫兰帮助YMCA和商业团体制定发展职业指导的计划;1914年,和纽约市的失业委员会商讨制定解决失业问题的计划。同年,美国内政部教育署请他检验、评价国外职业援助的试验,以期将其引入国内。布卢姆菲尔德出版的《学校和生活的起点》介绍了学校和就业的关系,尤其是英格兰、苏格兰和德国的职业指导计划。

(六)将人事管理与职业指导相结合

虽然布卢姆菲尔德被认为是职业指导运动的先锋人物,但他并未将精力仅仅集中在指导学生上,他认为,民主社会的学校和工作密不可分,很早就想把指导的方法运用在工业上。1910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业工程教授雨果・迪默(Hugo Diemer)首先指出企业中人事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必须使雇佣工人、支付工资、保管工效记录等工作专业化。布卢姆菲尔德同意并发展了他的思想,认为对人的管理需要特别的训练、公正的态度、合作的能力并且了解工人的需要和愿望,促使最早被称为“处理人的新职业”的人事管理的形成。

布卢姆菲尔德认为,“工业指导的项目”与“学校指导项目”有许多相似之处,且彼此依靠,VGB的成功也需要和就业者合作。1911年秋,布卢姆菲尔德在大波士顿地区举行了一次工厂人事管理者会议,艾伦邀请他会谈过的60个对职业指导感兴趣的人参加。1912年12月12日,布卢姆菲尔德在波士顿城市俱乐部成立了职业经理人协会(Employment Managers Association),该协会是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人事管理商业特点的组织,1910年7月,“人事管理”作为术语第一次出现在艾伦的调查表中。

职业经理人协会的成员鼓励几所东部大学开设人事管理课程,提出了在达特茅斯学院的阿莫斯塔克管理与金融学院开设试验性的人事管理课程的原则,该学校1914年秋成为第一所开设“人事管理的作用”课程的大学,布卢姆菲尔德是主讲人之一。1915年,当波士顿公立学校模仿VGB开始进行学生个人咨询时,布卢姆菲尔德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了人事管理,1916年,他和沃顿学院教授约瑟夫・威尔茨(Joseph Willits)收集了重要的教育家和职业经理撰写的32篇人事管理的系列在《年刊》上。人事管理运动不久扩大到其他城市,1916年1月19~20日,布卢姆菲尔德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职业经理人会议。沃尔特・迪尔・斯考特(Walter. Dill. Scott)阐述了选择销售人员的新方法,卡内基工科大学使用客观方法来选择销售人员,包括评定等级、能力测试和兴趣评价[3]。1917年,布卢姆菲尔德将所有的时间用于人事管理领域,研究了人事经理的资格、责任和机会。1月开始编《工业管理》杂志的一个新栏目“职业经理部”,他认为工人应该被视为人而不是机器,并在拉萨尔大学业余进修班开设雇员经理的培训项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政治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生产需求的急剧增加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开始变得短缺,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减少劳动力骚乱和工人高周转率的问题。人事管理在1918年进入高潮,商业领导人希望能复制美国军队聘请心理学家运用能力和智力测验来筛选新兵的成功经验[4]。1918年成立了国家职业经理人协会(现在的美国管理协会),1920~1921年,迪默与布卢姆菲尔德兄弟合作出版了《人事管理》和《现代工厂制和生产方法》,人事管理作为一个独立部门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

1923年,布卢姆菲尔德前往纽约专门从事移民法,作为纽约和波士顿公司的劳工顾问和律师偶尔也做仲裁和调解工作,同时进行工作分析,为纽瓦克的Bamberger百货公司做薪酬建议[5]。1929年,重新专注于职业指导,成为纽约市立大学的咨询者和职业指导教授,1935年,成为亨特学院的咨询者,直至1938年辞世。

二、结论与启示

(一)职业指导是长期性的工作

职业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工具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适宜的职业选择关系着社会安定和个人福祉。职业贯穿于人生的大部分时段,职业的长期性决定了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因此职业指导工作也具有长期性,社会应提供长期、持续的职业指导以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

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职业指导需要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进行职业调查、实施职业测验、举行职业演讲、组织职业参观、进行指导谈话、开展跟踪服务等。布卢姆菲尔德在专注于职业指导的同时,还注意到人事管理的重要作用,并将其作为职业指导的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改变了职业指导截止到就业的观点。布卢姆菲尔德认为,职业指导和人事管理应紧密相联,职业指导不仅要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而且要引导他们进入最适合个人才能的工作岗位,并通过不断地学习成为适应岗位需要的人。人事管理部门要了解工人的需求和愿望,并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这对工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大有裨益。

(二)学校是实施职业指导的重要场所

职业指导的实施固然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机构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但各级各类学校是实施职业指导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培训更多的职业指导人员,帮助学生选择契合个人兴趣、能力和未来发展的职业,课程内容应有助于学生达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学生实施职业咨询和指导,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弊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并通过教学环节帮助学生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进行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保证教育投资的有效性,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避免社会矛盾。布卢姆菲尔德用毕生的精力来缩短学校和工作间的鸿沟,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意味着校园生活更有趣,有目标,使工作更有教育意义并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二)关注环境与人的关系

布卢姆菲尔德作为一名律师和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厚的社会学背景,他不是单纯从心理学看待职业指导,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它。布卢姆菲尔德认识到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正如很多社会工作者认为,有时候需要改变的是环境,而不是个人。虽然布卢姆菲尔德对心理测验很有信心,但基于社会学,他认为,实施职业指导要考察个体的家庭、邻居、学校和宗教等方面,更注重对个体的研究、信息的调查和自我学习等。他的研究被称为“环境中的人”[6],即个体被嵌入环境中且与环境密不可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环境都会影响他的成长。建构主义模式与实证主义模式在分析个人与环境匹配时是互为补充的,即注意孤立的个人变量(能力或兴趣)和孤立的环境变量(资格或报酬)之间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5]Savickas, M. L. Meyer Bloomfield: Organizer of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Movement(1907-1917)[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3rd ed.,2009:

[2]Greenwald, R, A, “More than a Strike”: Ethnicity, Labor Relation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Protocol of Peace in the New York Ladies’ Garment Industry[J]. Business and Economic History, 1998,27, 318.

[3]Savickas, M. L., & Baker, D. B. The History of Vocational Psychology: Antecedents, Origin, and Early Development[M]//In W. B. Walsh & M. L. Savickas (Eds.), Handbook of Vocational Psychology (3rd ed.). Mahwah, NJ: Erlbaum,2005:15-50.

[4]Kaufman, B, E. Personnel/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ts Roots as Applied Economics[M]//In R, Backhouse & J, Biddle (Eds.), Toward a History of Applied Economic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6]Wapner, S., & Demick, J. Person-in-Environment Psychology: A Holistic, Developmental, Systems-oriented Perspective[M]//In W. B. Walsh, K. H. Craik, & R. H. Price (Eds.), Person-environment Psychology: New Directions and Perspectives. Mahwah, NJ: Erlbaum,2000:25-60.

An Overview of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Thoughts and Practices of Bloomfield

LIU Jing1, LIU Zhen2

( Research Institute f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71, China)

Abstract Meyer Bloomfield was the prominent leader of vocational guidance movement during the first 20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He worked to establish the 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and the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and founded 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He worked at Civic Service House and Vocation Guidance Bureau to promote vocational guidance thoughts and practices. He trained vocational guidance personnel, published several books and many articles on vocational guidance for both professionals and the public. Bloomfield also advanced Employment Management. His vocational guidance thoughts has enlightenments to China.

Key words Bloomfield; vocational guidance; personnel management

收稿日期:2014-04-10

讣告5

远离华尔街的成长史

111年前的1900年9月9日,在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之一――墨尔本,在一户驻澳美国人的家庭中,一名男婴呱呱坠地。在通用电气担任行政管理人员的父亲亚瑟欣喜异常,为其取名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这位小琼斯就是后世公认的对冲基金之父。

4岁那年,小琼斯随父母迁回美国纽约州东部城市斯克内克塔迪。1919年,天资聪颖的他被哈佛大学录取。也许是怀念年幼时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墨尔本的岁月,1923年大学毕业的琼斯登上了一艘货船,担任事务长,开始周游世界。

不知是否是这段周游列国的经历让其对外交事务产生了兴趣,在船上待了一年后,琼斯通过了外交部的考试,成为美国国务院的一名工作人员。1930年12月,他任职美国驻德国柏林领事馆副领事。也就是在德国,他喜结良缘。

1932年,琼斯与德国著名画家约瑟夫・布洛克(Joseph Block)之女安娜结婚。安娜是一位活跃的共产主义者,她的母亲埃尔斯是德国银行家约瑟夫・门德尔松的后代。约瑟夫的父亲就是号称“德国的苏格拉底”、领导了德国启蒙运动的摩西・门德尔松。

1804年,约瑟夫与自己的弟弟亚伯拉罕合伙开办了门德尔松银行,这家银行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德国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银行之一,直至1938年由于其犹太人背景而被纳粹强行关闭。而这位亚伯拉罕就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的父亲。

除了这三代声名赫赫的杰出人物之外,这个家族还出过多位成功人士。也许正是因为这次婚姻,才使得琼斯与金融业首次产生了联系。但这次婚姻仅仅维持了两年便宣告结束。

1934年,在外漂泊多年的琼斯回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研究生,并于1936年与弗吉尼亚女孩玛丽・伊丽莎白・卡特结婚。此时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内战正酣,有传言说琼斯和妻子玛丽曾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服务,深入西班牙内战战场,为美国送回了重要情报。

知天命而知金融

1941年,琼斯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生命、自由与财产》(Life Liberty andProperty),在论文中,他探索了俄亥俄州橡胶城阿克伦市民对财富的态度,这篇论文后来成为教科书式的范本一版再版。与此同时,已届不惑之年的老博士琼斯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为《财富》杂志撰稿。

老实说,一开始琼斯对金融并不太感兴趣。但1948年《财富》杂志向他约稿时,他还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分析了众多市场预测方法和工具后,他写成的《预测的时尚》一文发表在1949年3月的刊物上。

中国古语说“五十而知天命”,这话放到琼斯身上可就不成立了。也许琼斯注定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他可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在50岁时就开始走下坡路。此时的琼斯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希望自己的家人生活得更好,但仅仅“爬格子”满足不了物质上的需求。再加上为了写这篇文章所做的研究工作让琼斯也心痒起来,于是有了在投资领域一试身手的念头。在文章发表前两个月,琼斯筹集了10万美元(其中有他自己的4万美元),在百老汇街上租了半间办公室,与人联合创办了一家投资公司,他的“多/空”策略于是可以应用于实际的投资活动中了。

简单地说,所谓“多/空”策略,就是在市场上做多业绩优良的股票的同时,做空业绩较差的股票。当市场上行时,由于业绩优良的股票涨幅一般会高于业绩较差的股票,所以会获得收益;而当市场下行时,由于业绩优良的股票跌幅一般会小于业绩较差的股票,所以同样会获得收益。也就是说,市场无论涨跌,琼斯都可以赚钱。这种方法早已存在,伟大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就曾在上世纪20年代通过做空获得不菲收益,但当时凯恩斯更多拿的是自己的钱去冒险,琼斯则不然。

事实上,琼斯的公司业绩斐然,成立的第一年投资回报率就达到了%。据塞巴斯蒂安・马拉比(Sebastian Mallaby)《富可敌国:对冲基金与新精英的崛起》一书透露,到1968年,琼斯的累计回报率高达5000%,远远超过他的竞争对手。在1965年之前的5年里,他的收益率是325%,远远超出当时最热门的共同基金225%的收益率。在1965年之前的10年里,琼斯的收益率差不多是他竞争对手的两倍。

除了通过空头对冲来系统性地控制风险之外,琼斯的公司还收取管理费与业绩提成,并为了逃避法律的监管而将投资者数量限制在99个。此外,为了不被对手知悉自己的投资策略,也还为了逃避税收和监管,琼斯一向保持着神秘的行事风格,这些规则和习惯日后都成为了对冲基金公司固有或默认的行为规范。

在1966年发表在《财富》杂志的那篇让琼斯名扬天下的《没有人比得上琼斯》(The Jones Nobody KeepsUp With)的文章中,卡罗尔・卢米斯(Carol Loomis)写到:“现如今,世界上最棒的、最职业的资金管理经理就是这个说话轻柔的、使人印象深刻的男人。”在这篇文章中,卢米斯第一次创造出了“Hedge Fund”这个词,从此它成为了对冲基金的标准名称。文章中称,琼斯的对冲基金绩效比过去5年表现最佳的共同基金多出44%,比过去10年表现最佳的德莱弗斯基金(DreyfusFund)多出87%。文章刊发后,迅速激起一股对冲基金热潮,3年内至少有130家对冲基金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这其中包括后来叱咤风云的索罗斯的量子基金(Quantum Fund)以及“世界级短线杀手”迈克尔・斯坦哈特(Michael Steinhardt)的合伙公司。

虽然琼斯的公司直到1966年才出名,但“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Buffett)和传奇投资大师巴顿・比格斯(Barton Biggs)在这之前就已经用琼斯的策略赚了大钱。不过比格斯在所著的《对冲基金风云录》(HedgeHogging)中却公开表示,“不是特别喜欢琼斯先生”。这从他对琼斯外貌的描写就能看出来:“他坐在那儿,看上去有60多岁,身材矮胖,眼睛近视,神态倨傲。”

尽管如此,比格斯还是应邀帮助琼斯设计了一个投资组合,并且让他的公司赚了大钱,这导致琼斯想将他从原来的公司挖过来。然而,颇得琼斯欣赏的比格斯非但没有被琼斯挖走,反而撬走了琼斯公司的投资组合经理迪克・雷德克里夫(Dick Radcliffe),两人成立了另一家对冲基金公司,这件事可着实让琼斯恼怒了很长时间。

“和平队”的对冲

琼斯的公司的确业绩辉煌,在其34年的历史中仅有3年是亏损的,而同期标普500指数有9年是下跌的。琼斯最差业绩出现在1970年那一财年,他亏损了%,而同期标普500指数只下跌了%。

1984年后,琼斯逐渐离开了自己奋斗半生的基金行业,在另一个领域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和平队(PeaceCorps)。和平队由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1年3月1日成立,它的使命包括:向国外提供技术援助,帮助美国以外的人民了解美国文化以及帮助美国民众了解别国文化。和平队计划实施至今,已有超过20万名美国青年志愿者在139个国家服务过。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276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