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优秀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浅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优秀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幸福观【第一篇】
幸福,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共鸣,也带来了对幸福图景的再次审视。日前,一份家庭幸福白皮书的调查结果显示,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反而较低。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财富快速增长的时代,我们的幸福为何难以同步提升?现实中又有哪些因素淡化了我们的幸福感?
“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面对未来,我们怎样获得更多的幸福?这当中,政府有着怎样的责任?社会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去追求幸福?普通人又对幸福有着怎样的理解和期许?
本期“时事观察”,让我们一起品味和讨论“幸福”。
经济增长转化为幸福感需要条件
幸福是人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一般认为,经济增长、收入提高可以使人感到更幸福。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与人们的幸福感往往是正相关的。
这种相关却是有条件的。总体而言,收入水平高且分配相对公平的国家,国民幸福指数也会相对较高。尤其是当收入水平起点较低时,人们的幸福指数会随着收入增长而增长。但是,随着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幸福感与GDP增长的关系逐渐呈弱相关状态。从国外经验看,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收入增长就不一定能够导致幸福感的增长。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国民收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持久增长,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得到相同比率的持续增长。
必须承认,某些情况下经济增长本身无法直接增加幸福,甚至其过程会带来痛苦。原因在于,这一阶段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迅速发生变化,且尚未来得及合理调整,而人们又很难迅速适应由变化所造成的落差。因此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的幸福感,通常都会明显低于生活在社会转型前和转型完成后的人。
找出幸福“最大公约数”是政府职责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文盲充斥、生态赤字的人口大国。60年后,中国成为世界人力资源大国、科技实力大国、经济实力大国和综合国力强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是我国国民的幸福感并没有因此得到同比例的大幅度提高。固然制度的变革以及经济的增长会极大地提升我国国民的幸福感,但今天住房、医疗、就业、教育等诸多民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国民的幸福水平。
客观地讲,幸福是一个多元的概念,是人的灵魂与外在世界契合程度的度量。幸福体验对于每个人而言,是具体的、专有的,而个人也很难影响和改变外界环境;但从国家的角度看,个人幸福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国家和社会负有更大的责任。
追求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如何实现我国国民幸福的最大化,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最重要的职责。因此,找出人们幸福的“最大公约数”,最大程度地实现最多数人的幸福应当作为现代公共管理重要的原则之一。国家需要强化有助于人们产生幸福感的条件,消弭不利因素,不仅包括帮扶弱势群体、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提供完善服务,更包括更加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利益分配机制安排,并为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经济转型要与社会转型良性互动
从深层次来看,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人,是人的需要和利益,而自由和发展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和利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形成人的发展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和谐统一和相互促进,才能真正有效提高国民的幸福水平。
而以人为本正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并且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人民幸福观。
追求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如何实现我国国民幸福的最大化,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最重要职责。社会转型期人的幸福感相对较低,未来中国的发展,要加强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的良性互动。
幸福,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共鸣,也带来了对幸福图景的再次审视。日前,一份家庭幸福白皮书的调查结果显示,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反而较低。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财富快速增长的时代,我们的幸福为何难以同步提升?现实中又有哪些因素淡化了我们的幸福感?
“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面对未来,我们怎样获得更多的幸福?这当中,政府有着怎样的责任?社会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去追求幸福?普通人又对幸福有着怎样的理解和期许?
本期“时事观察”,让我们一起品味和讨论“幸福”。
经济增长转化为幸福感需要条件
幸福是人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一般认为,经济增长、收入提高可以使人感到更幸福。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与人们的幸福感往往是正相关的。
这种相关却是有条件的。总体而言,收入水平高且分配相对公平的国家,国民幸福指数也会相对较高。尤其是当收入水平起点较低时,人们的幸福指数会随着收入增长而增长。但是,随着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幸福感与GDP增长的关系逐渐呈弱相关状态。从国外经验看,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收入增长就不一定能够导致幸福感的增长。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国民收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持久增长,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得到相同比率的持续增长。
必须承认,某些情况下经济增长本身无法直接增加幸福,甚至其过程会带来痛苦。原因在于,这一阶段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迅速发生变化,且尚未来得及合理调整,而人们又很难迅速适应由变化所造成的落差。因此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的幸福感,通常都会明显低于生活在社会转型前和转型完成后的人。
找出幸福“最大公约数”是政府职责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文盲充斥、生态赤字的人口大国。60年后,中国成为世界人力资源大国、科技实力大国、经济实力大国和综合国力强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是我国国民的幸福感并没有因此得到同比例的大幅度提高。固然制度的变革以及经济的增长会极大地提升我国国民的幸福感,但今天住房、医疗、就业、教育等诸多民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国民的幸福水平。
客观地讲,幸福是一个多元的概念,是人的灵魂与外在世界契合程度的度量。幸福体验对于每个人而言,是具体的、专有的,而个人也很难影响和改变外界环境;但从国家的角度看,个人幸福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国家和社会负有更大的责任。公务员之家:
追求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如何实现我国国民幸福的最大化,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最重要的职责。因此,找出人们幸福的“最大公约数”,最大程度地实现最多数人的幸福应当作为现代公共管理重要的原则之一。国家需要强化有助于人们产生幸福感的条件,消弭不利因素,不仅包括帮扶弱势群体、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提供完善服务,更包括更加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利益分配机制安排,并为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经济转型要与社会转型良性互动
幸福观【第二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大学生;幸福观;对策
幸福观是人们对于“幸福”的系统认识,是人生观的基本组成单元。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幸福观有利于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合理地进行人生规划,进而为自身所设定的目标努力奋斗,最终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极大提高,物质生活条件逐步达到幸福程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当下九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们,他们开始思考“幸福到底是什么”,对于幸福的相关问题有着很多困惑。这样来看,如何加强对于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成为了高校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于幸福观的理解较为浅薄
幸福和幸福观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范畴。幸福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达到了之前所设定的目标而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而幸福观是人们在意识形态范围内对于幸福的理解,是对幸福的整体看法和认识。从各大高校范围来看,有相当多数量的大学生对于幸福观的理解和把握出现了偏差,甚至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幸福观”、以追求物质为目标的拜金主义“幸福观”、以沉迷感官满足的享乐主义“幸福观”等错误的认识。
(二)高校对于幸福观教育的重视度不高
普遍来看,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往往侧重于专业知识的讲授和大学生实践技能的获得,相应的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在幸福观教育方面的比重。而从高校已经开展的幸福观教育形式上来看,这类教育活动仅仅依托于传统的思想教育环节,没有设置专门式的讲授课程。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采用的多是直接灌输式的教育,侧重于理论课堂的教学,没有融入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这样就使得学生片面的理解幸福观,没有做到真正理解幸福观的基本内涵,最终导致教育的效果不太明显。
(三)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不够全面
高校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内容涉及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方面的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幸福观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针对学生主体的不同差异,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有所侧重的教育内容。而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仅仅停留于心理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范围内,很少与大学生实际的生活、学习、就业等具体情况相联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较为空泛。在教育技术手段上,高校所开展的幸福观教育也只是涉及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围内进行,没有做到与相关学科有机结合。
(四)幸福观教育方法单一、多流于形式
从高校所开展的幸福观教育来看,其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极大的影响了幸福观教育的效果。其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任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只是单纯的把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灌输的方式讲述给大学生,并没有结合大学生实际的生活、学习状况。其二,不乏有一定数量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混淆了幸福与幸福观等概念的基本内涵,片面的理解了幸福观,使得大学生不能全面、深入的把握幸福观教育的实质。最终,导致了高校所施行的教育多流于形式,教育效果不容乐观。
二、加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幸福观的重要意义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众所周知,健康科学的幸福观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这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积极、健康的幸福观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的德育建设一直以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为最终目标,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进而形成正确的三观,能够使得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与学习,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高校应把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开展集体讲授、个别辅导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幸福观的内涵,逐步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国际间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与此同时,西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不断涌现,严重冲击着我们的大学校园。面对新环境、新问题,有相当多数量的大学生由于自身辨知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一些变化,进而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幸福观,这无疑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应正确引导大学生思考“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真正的幸福”,培养其树立符合时展的幸福观。因此,引导大学生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态度,培养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化的工程,不仅需要国家意识形态作为支撑,而且也离不开每个成员的意志体现。高校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其价值观和幸福观状况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家庭角度看,大学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其具有正确的幸福观,有利于整个家庭的和谐,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从社会角度看,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高校大学生以其积极向上的幸福观投入到社会进行工作,能够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对于净化社会环境有着一定的积极效果。可见,加强幸福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有效对策与建议
(一)丰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上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这其中就包括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高校的德育工作要把幸福观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利用丰富的师资力量和专业资源,不断充实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理论内容,以期提升大学生发现幸福、感知幸福以及创造幸福的能力。首先,发挥课堂优势,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要阵地。思政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基本依据,通过课程设置系统地、有计划地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其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坚持集体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使得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始终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就业等实际情况密切联系,着重增加教育的时效性;并能够针对不同学生主体的差异,采用更适宜的教育方式与手段,设置有所侧重的教育内容。最后,开展对于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在形式上还要有所创新。高校要把幸福观教育贯穿于各种教学形式之中,同时把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教学方法融入到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来,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高层次的文化熏陶和专业教学手段,全面的提升自身的幸福观境界,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二)提升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众所周知,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上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可以说,高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养以及道德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高校教师应具备专业化的业务知识储备,掌握科学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在教学目标的认定上,要从单纯的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着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境界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幸福观教育活动;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互动式等教育模式,引导学生自主的加强对于幸福观基本内涵的学习与理解。其次,高校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高校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在同学们中起到表率作用,使得大学生能够在内心里对优秀的道德品质实现在价值上的认同,进而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可见,高校教师的这种榜样示范力量在大学生情感教育上起到了很好导向作用,有助于其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最后,高校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多加注入幸福理念,可以用身边切实的幸福事迹感染学生,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帮助大学生认知幸福,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幸福的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切实的感知幸福,树立起科学的幸福观。
(三)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蓬勃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也随之不断涌现,西方一些不良的思想意识侵蚀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应加强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特别是幸福观教育,以期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首先,在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而使得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与身边老师、同学的关系,做到能够坦然面对失败和痛苦,增强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其次,高校应设立专门化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向大学生们系统的讲授有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方法和经验。最后,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整体队伍的建设,努力打造出一支业务素质强、专业水平高的心理咨询力量。同时,还要成立专门化的心理咨询中心,建立心理咨询活动室,定期开设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组织学生骨干力量队伍培训,及时对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进行跟踪回访。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还要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将二者形成合力,互相补位,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大成效,学生能够拥有丰富健康的情感,最终形成科学、健康的幸福观念。
(四)加强校园内部的文化环境建设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幸福观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组成单元,在其具体的教育实施过程中,必然受到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幸福观。一般来说,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并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活动文化三方面共同加强建设。在物质文化方面,高校应加强各项服务建设和设施建设,为学生们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增强服务意识,不断优化服务育人的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在精神文化方面,要继承与发扬高校自身优良的校风校训精神,以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引领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提升和对于幸福的崇高追求,增强大学生对于母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活动文化方面,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烘托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价值观教育、幸福观教育的稳步实现。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活动文化环境的共同建设,不仅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而且还能传承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同时也为大学生营造了学习和生活的“幸福”环境,极大的提升了大学生的幸福感。所有这些,对于树立良好的幸福观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晗 宋殿娇 单位: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赵峥,卢敏,程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目标———大学生幸福观有效途径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12).
[2]齐立强,王川,宋素艳。加强幸福观教育,架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幸福观【第三篇】
关键词:幸福观;幸福观培养;人性关怀
一、当代大学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幸福观危机
幸福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等问题所持态度的系统观念。大学生作为青年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幸福观念代表着青年人的主流和方向,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进步。加强大学生幸福观培养是以大学生生存关怀为出发点的人性化德育模式,在目前多元社会经济关系影响下的社会转型期也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个真切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幸福观培养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德育内容上,我们偏重一种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政治教化;在德育范式上,我们偏重一种以道德知识灌输为主导的德育方法。二者都与目前社会发展阶段的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现状相矛盾,也都脱离了大学生的正当的人性基础。在这一意义上,近二十年的大学生德育还有许多不成功之处,这集中表现在大学生幸福观危机的日益突出。
1.幸福理想的丧失和失范
幸福观是对某种整体生活目标及其精神根据的态度,进一步表现为我应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和我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幸福观两个基本的幸福问题。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幸福观危机首先表现为对某种生活目标及其根据的怀疑、动摇甚至否定。
2.幸福情感困惑、麻木
从构成幸福观的基本要素看,幸福情感是对幸福目标和精神依据的敬重、忠诚、向往等强烈的情感。而在幸福危机的发生过程中,人们的这些情感逐渐淡化、消失甚至走向反面。人们对原来幸福价值系统的崇敬感、神圣感没有了,感到困惑、迷茫、彷徨甚至幻灭。大学生不再满腔热情地称赞高尚的幸福理想,不再以崇尚的人生追求为自己的幸福依归。社会中享乐至上等庸俗的幸福观不再被大学生所鄙视、避而远之,相反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幸福观核心。
3.幸福人格与生活方式的分裂、扭曲
人格是精神世界的整合,幸福人格是道德精神世界的整合。幸福人格的分裂意味着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孤独感、空虚感以及如履薄冰般的苦涩、烦恼和无奈。这表现在一部分大学生价值目标的丧失,整个道德生活没有一个支撑点,对现实生活的价值失去了判断能力,总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从。在生活方式上,他们由于意志薄弱,趋利避害的自然选择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经不起钱、权、色、利的考验。他们反叛原有的道德规范,蔑视原有的道德楷模,亵渎原来视为神圣的道德理想,又因为没有新的幸福理想的召唤和约束,所以感到空虚、无聊,甚至感到人生的荒谬。在他们看来,宁愿过没有道德却很快乐的日子,不愿过有道德却穷困潦倒的生活,道德价值在人生幸福观中自然被边缘化。
二、幸福观危机的原因分析
引发幸福观危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一危机既是社会转型时期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经济关系的表现,也与高校德育中幸福观培养边缘化密切相关。
1.从社会生活来看,德行与幸福存在严重背离
德行统一是社会秩序、社会道德生活是否公正稳定的基础。美国思想家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就认为,如果一个社会好人得不到好报,恶人受不到惩罚,却仍然要求人要无条件地讲道德,把道德的本性看做自我牺牲,就会造成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的悖论——“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目前,我国社会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老实人吃亏”现象,使道德反成为获取幸福的障碍,道德自然就失去了魅力和感召力,这也深深影响了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养成。
2.较为稳定的大学生幸福观受到社会经济关系的冲击
从社会经济关系来看,由于经济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与变迁,原来大学生较为稳定的幸福观受到了巨大冲击。“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长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利益关系的变化必将引起社会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的道德价值观日趋多无化,人们不得不面对多种多样的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大学生幸福观也不例外。
3.从高校德育的现实来看,在德育内容上,我们偏重一种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政治教化,而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幸福观边缘化,这与目前社会发展阶段的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经济生活明显脱节。在中国古代,相对落后的的社会状态具备取消道德作为个人幸福的权利的基础,儒家把以“三纲”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政治化,形成了伦理政治的文化模式,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价值基础。但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下,学生主体性有了大大上升,只有符合大学生人性的、与他们社会经济生活相适应的幸福等道德内容才能真正被学生认同。我国高校纯以政治化理想为核心的德育无法真正取得大学生的真正认同的,这表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很少出现崇高的幸福理想。而在教育方式上,我们偏重一种以道德知识灌输为主导的德育方法,这也脱离了大学生的正当的人性基础。“光凭掌握知识是培养不出诚实、正直和原则性的品质的。渗透在理论材料里的这些精神,只有当青少年的生活实践也显示出这种精神特征时,这种精神才能被他们的心灵所感悟”道德是不可教的,道德知识与道德并不是同一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道德仅仅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而生活中难以体现或找不到这种精神,那么,道德就永远只可能是一种高不可攀的或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的道德教育也永远只可能是低效的。因此,德育应该也只有植根于生活,才能具有浓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生活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塞满,实现德育的目的。在目前学生对什么都怀疑的情况下,符合大学生人性需求的具有现实基础的幸福观培养就成为高校德育成败的关键。
三、大学生幸福观的养成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产生幸福观危机无序、混乱的社会消极现象的消除;二是从使人们重新回归正确的幸福观。这里所说的“重新回归正确的幸福观”,既包含有重新回到原来的幸福观(前提是原来的幸福观仍具有合理性),也包括走向新的幸福观(前提是比原来的道德信仰更具有合理性)。从这双重意义上,大学生幸福观培养是复杂而艰巨的。大学生幸福观培养离不开他们的生活世界,从社会角度看,至少要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社会机制
从对大学生幸福观危机的根源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建立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社会机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涉及到社会公平和长治久安的大事。如果一个社会一直处在与个人利益相对立和冲突的状态,时时处处要求个体为其作出牺牲,我们便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的正当性了。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社会称为“虚假的集体”。现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之中,阵痛中的幸福观危机的重要根源是善恶因果律的中断与紊乱。善恶因果律的中断,导致伦理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缺乏。现代中国伦理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就是重建道德的善恶因果律,由此建立新的正确幸福观的合理性基础。
2.确立幸福观培养在高校德育中的核心地位
幸福观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幸福观是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心、呵护以及给以人文基础上的幸福观,是一种满足人的合理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品位,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的幸福观。“学校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授给学生从事劳动及合乎要求的社会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而且也在于给每个人以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确立健康的幸福观,获得幸福的感受,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德育观的重要举措,也才能真正得到大学生的真正认同。“因为每个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特殊的、对他们说来是同他们的共同利益不相符合的利益(普遍的东西一般说来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所以他们认为这种共同利益是‘异己的’,是‘不依赖’于他们的,也就是说,这仍旧是一种特殊的独特的‘普遍’利益,或者是他们本身应该在这种分离的界限里活动。”对于个人来说,大学生对以维护这种“共同利益”的幸福理想要求的接受要以个人幸福感满足为基础。高校德育归根到底是围绕人的幸福而展开,“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3.实现高校德育要由重幸福观知识的教育向现实中大学生科学幸福观培养转变
每一种幸福观都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它为人们提供一个关于人生行为善恶的最高标准,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为人生指明了一个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域里,幸福是一种主客观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基础即是人的实践”,而“人的实践是一种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活动……因此任何幸福的获得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它离不开追求幸福的‘所欲’所指向的对象的刺激或满足。”作为伦理德性的幸福也是“一种获得性的人类品质”。亚里多德始终坚持人的伦理德性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习惯性的行为实践,必须“进行现实活动,才能得到这些德性”。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我们要以科学幸福观为切入点,促进大学生幸福生活方式的养成,从而使高校德育充满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7.
[2]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J].浙江社会科学,2001,(1).
[3]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前言: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8.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6]林剑。幸福论七题[J].哲学研究,2002,(4).
幸福观【第四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富足了,精神生活领域,却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虽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人们的幸福指数却没有提升,尤其对于当代当学生来说,多元化的社会经济,使其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在一些大学生中流行,不仅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于幸福的理解和认同,还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幸福的内涵,科学的指导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意义
幸福话题始终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各种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第一次将人类的幸福与道德结合起来,与对社会的奉献结合起来,与人类生存的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强调在实践中创造幸福,社会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因此,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价值。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符合党和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解读幸福,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是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的幸福观。它能够很好地指导大学生怎样去正确的追求幸福并实现幸福。其次,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还有利于提升其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而认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再者,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还有利于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指数,提升其社会服务意识,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结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提高创造幸福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在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时代,文化冲突、价值冲突,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时代特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因素
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多元化的社会经济,对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多元化的社会经济,必然会导致价值观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仅缺乏社会阅历,立场也不够坚定,受多元化经济的困扰,他们的价值观难免会走向偏颇。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在一些大学生中流行,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也带来了两种价值观的碰撞,部分大学生崇尚金钱,崇尚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缺少应有的热情。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给一些大学生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钱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今社会,个人利益受到了普遍关注,金钱不仅影响着一些人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也影响着一些人的幸福观。社会腐败等不良现象,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幸福观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培养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排除外界不良信息的困扰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不仅有利于引导大学生通过劳动和创造感知幸福、体验幸福,还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其排除外界社会环境不良信息的困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是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幸福观,培养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更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不应该是简单的文化思想教育,其教育内容,应具有较强的人文主义精神,充满更多时代色彩。针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使其关注自己精神家园的建构,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弥补内心的苍白和空虚,排除外界不良信息的困扰,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简单的追求物质享受,满足低层次的物质欲望,不可能给人带来持久的幸福感。精神家园的“富足”,充实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是人获取幸福的源泉。因此,当代大学生要学会用丰富的知识来武装头脑,胸怀祖国、胸怀人民,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学习和实践,使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再荒芜,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追求更高境界的幸福。
2.培养“德福一致”观念,消除大学生个人主义思想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情感、人际交往等各种压力,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生存压力,是大学生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所以,要想积极的面对这些压力,必须培养自己积极的心理品质,消除个人主义思想,树立“德福一致”观念,时时刻刻保持一个乐观的态度。一个人能否谋得幸福,给自身带来福祉,个体的德行非常关键,如果“德”、“福”相背离,就会损害自身的福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德”、“福”是否一致,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还影响着道德建设。德福一致是常规,当然,在社会发展中,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德”、“福”相背离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只能是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个例,并且这种个例,在社会的发展中,就像是“海市蜃楼”一样,不会久远,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坚定德福一致的信念,不能够只注重个人享受,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割裂开,忽略集体利益、社会利益。要积极消除个人主义思想,加强责任意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增强道德责任感,为获得高层次的精神幸福,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而努力学习。
四、结语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能够指导学生认知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并能够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追求幸福,怎样才能够获得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提升幸福感的层次,引导大学生走出幸福观误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王晓明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思政教学部
参考文献:
[1]崔鹏,孟凡拼.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论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启示[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2]范双利,刘新秀.加强与改进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