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草原课文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草原课文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五年级下册草原课文范文1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其中“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与“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两者之间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亦即当某一语法修辞现象出现时,“必要的”知识是指哪些?具体教学时要教到什么程度?往往只能凭教师个人的理解而定,实际上没有一个定准。就以比喻为例,来看小学语文教材的关注和要求:由于教材是文选型的,所选文章多为优秀范文,其中不乏精彩的比喻句,一些课后练习以及语文园地的训练也时常围绕比喻来进行,但教材中却没有一处正式提出“比喻”的字眼,这大概就是编者为了体现课程标准中关于“必要知识”与“系统知识”关系的要求吧。其实笔者认为,简单地介绍“比喻句”还是属于“必要知识”的,特别是在教学实际中,总像教材中用“这样的句子”来指称“比喻”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的,因为当还有其他修辞现象出现时,教材也用“这样的句子”来称说,时间一长,内容一多,“这样的句子”到底是指什么,学生自然无从把握。因此说,有必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适时指出像“比喻”这种称呼的必要知识。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没有出现“比喻”的字样,但对于“比喻”的知识安排还是循序渐进,颇有章法的。
一、低年级,从练读、练说开始认识比喻
人教版教材中最早出现的比喻句是儿歌《过桥》中的“计算题、三四道,一排等号像小桥”。随后的课文中还陆续出现一些,直到《小小的船》课后练习“我会说”才正式开始推出有关比喻句的认识:
·弯弯的月亮像________。
·蓝蓝的天空像________。
·闪闪的星星像________。
这个仿说练习从课文的原句“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出发,引导学生用“像(什么)”拓展课文内容“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从而在练说中初识比喻中有“像什么”,一般情况下,教师会用“打比方”来指称它。
在《我们成功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后练习“我会读”中有三个句子:
·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后两句为比喻句,而第一句不是比喻句。这样安排读句子似乎与比喻句没有关系,但我觉得从这两个句子可以了解“像(什么)”之外还有别的打比方的句式,算是进一步认识、了解比喻句吧。
在《清澈的湖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后练习“读读说说”中,认识比喻句又更进了一步:
·湖水像一面镜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________像________。
这种从读到说的过程中,完成了打比方就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的简单认识,而这种认识在《数星星的孩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后练习“我会填”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满天的( )像( )撒在碧玉盘里。
·那七颗星星,连起来像( ),叫( )。
低年级段在《语文园地八》(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以日积月累“我会读”的方式安排四个比喻句的学习,算是对初识比喻句的一个小结。
二、中年级,在积累、比较中逐渐加深认识
进入中年级,随着课文容量的增加,比喻句的出现也越来越多。教材开始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学习积累、比较比喻句。
在《秋天的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后练习中就出现了以下一题:
我把下面的句子抄下来,你抄了哪些?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这两个比喻句,与低年级出现的比喻句相比,在内容上更丰富些,表达效果也更生动形象。应该说这些变化正是中年级在认识比喻方面的新要求。学生通过在学过的课文中寻找类似的句子并认真抄写,借以在积累中深化对比喻句的认识。
在《语文园地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读读记记”中的句子都是前面课文中学过的,并且在“读读记记”的要求之外又提出“我还能从学过的课文里找出这样的句子”。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二月春风似剪刀。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我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类似的要求还出现在《白鹅》(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后练习中:“下面的句子写得生动有趣,课文里这样的句子很多,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再抄下来。”其中“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是一个比喻句。
学生在学习中要想再找到“这样的句子”,必须弄明白它们都是些什么句子,才能顺利地去完成“在积累中进一步认识比喻句”的学习任务。
在《语文园地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的发现”栏目中,用泡泡提示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比喻句:
·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
·一棵高大的橡树像草原的哨兵,挺立在路旁。
这样的比较至少可以让学生有两个方面的认识:一般的句子适当地加上“像(什么)”可以构成比喻句,比喻句能更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在《语文园地四》(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我的发
现”中安排的是比较比喻中喻体感情色彩的训练:
两组比喻句中的“像条小泥鳅”“像小鸭子一样”是用来表现雨来可爱与机灵的,“像鹰的爪子”和“恶狼般的眼睛”则是用来表现恶势力的凶残。有了这样的比较,读起来能让人感受到比喻可以把感情上的爱憎表达得更分明,也能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形象、更深刻。
三、高年级,在深入体会中全面理解
进入高年级,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后练习就要求“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
这种关于比喻的训练,有承前启后的用意:一方面是从形式上推出用“是”作比喻词的比喻句,联系中低年级认识的一些用“像”“似的”“一般”作比喻词的情况,可适当进行小结;另一方面提出读书的感受问题,是对所提供的比喻句的体会,即用“是”作比喻词可以连续出现不同的喻体,表现同一事物的不同特质。这是对比喻句更进一步的认识。
随后几次出现的关于比喻的训练,一般都转入到“体会表达并理解”方面来。
《草原》(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后练习要求就很明确:“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两个句子突出了草原如诗如画的静态美以及新奇独特的民族服饰,令人陶醉,这应归功于比喻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在《回顾·拓展三》(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交流平台”中要求体会《唯一的听众》中的“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着重体会对人物心理描写的好处。
《匆匆》(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后练习2:找出如“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威尼斯的小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后练习2:“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特点,并体会加点词句的好处。”
对于这些比喻句的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认识和积累的阶段,还应按学习要求升入更高的层次。我们不能满足学生已经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了,而要在学生对比喻句已知的基础上,指出他们对比喻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揭开语言表达的秘密。学习这些内涵深刻、形式独到的比喻句,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才能体会、感悟表达的精妙与美好。从中发现作者在比喻句中遣词造句的艺术,熏陶自己的表达灵感,使自己走出写比喻句总是停留在简单、人云亦云的水准线上,逐步走入让比喻达到形象、生动、新颖、独特、深刻的境界之中。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姑娘好像花一样”即把姑娘比喻成花,这个比喻句本身是看不出优劣高下的,只要把它用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都可以称得上是好的比喻。换句话说,学生学习和使用比喻句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比喻使用得恰当和妥帖,能如此就把比喻句体会、理解到家了。
五年级下册草原课文范文2
关键词:农场;大语文;实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念,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语文,语文教育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增加语文教学的渠道、凝聚语文教学合力的变革性教育实践。如何利用好这块小小的农场,开展大语文教育,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呢?笔者就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利用小农场,促进课文教学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田园、乡村、动植物等内容的课文,如一年级上册的《菜园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五下的《祖父的园子》,六上《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等。如果利用好农场,就能对这些课文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我们的教学中很多环节都会辅以直观的手段,特别是低年级教学。以一年级上册的《菜园里》为例,在对这样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我们老师常常采用的是看图法,如在教学“萝卜地下捉迷藏”这句时,学生也能理解,但是只能局限于平面认识。现在有了农场之后,我们就可以这样来教学: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到了农场。请找找看,萝卜在哪?
生:老师,萝卜在这里。
师:可是我没有看见萝卜啊!
生:老师,萝卜在地下呢!
师:哦,原来它藏起来了,它是在和我们――
生:捉迷藏。
师:所以这个藏字上面是草字头,盖上一些伪装的东西,别人就找不到啦!再找找看,农场里还有哪些东起来了?
生:土豆。
生:番薯。
生:大头菜。
师: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土豆地下――
生:捉迷藏。
生:番薯地下捉迷藏。
生:大头菜地下捉迷藏。
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萝卜地下捉迷藏的意思,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到其他蔬菜的一些知R,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这样新鲜的环境中充满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2.体会课文情感
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不采用一些手段,学生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以二年级上册《农业的变化真大》为例,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孩子观看农业科技成就展览,感受科技带给人类的好处,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但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杂交水稻、大棚、彩色棉花、无土栽培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刚好我们的农场里就有大棚,这不是让学生能直观感受的绝佳场所吗?于是就有了以下片断:
我把学生带到大棚里,让学生看看大棚里种植的草莓以及其他的一些蔬菜、多肉植物等。
师:小朋友们,我们走进这大棚里有什么感觉啊?
生:这里非常暖和。
生:这里有很多外面没有的蔬菜和植物。
师:这就是书上说的――
生:(齐读)这种大棚能准确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师:如果没有这种大棚呢?
生:我们就吃不到美味的草莓。
生:我们就吃不到很多新鲜的蔬菜。
生:这些多肉植物也会死亡。
师:以前可是没有这样的技术,所以人们想吃脆脆的黄瓜、甜甜的西瓜只能等到夏天,可是现在,我们就能吃到很多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了,这都是科技带来的啊,所以书上说――
生: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有了这样亲身的体验,不用教师再出力不讨好地解释各种知识,学生自然而然就体会到文章要表达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利用小农场,积累作文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说,小学生的作文只要能以自己熟悉的事物为素材,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即可。
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单元的口语交际、作文内容都是关于农村、动植物的,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植物》、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作文《我们的课余生活》、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作文《我们的校园》、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等。遇到这样的内容时,如果学生平时没√阿拉文库★√有注意积累,作文就会言之无物,套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农场去观察、体验,获取素材。
1.积累观察类素材
五年级下册草原课文范文3
关键词:文言文教材,演变,教学目标
一、文言文教材变化的影响因素:
1. 根本原因:文言文教材的编制受政治环境、时代思想文化潮流影响。
2. 直接原因:伴随着教学要求的变化,教学内容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文言文教学亦如此。随着文言文教学的教材随着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二、文言文教材的演变:
从清末明初开始梳理的原因:
因晚清政局动荡,文言文地位发生动摇,文言文教学目标因而改变,进而影响文言文教材的编撰。
演变历程:
(一) 阿拉文库运动时期
清末民国初期,即(1919)之前
背景介绍之教学要求/目标(从政府颁布的政策中得出):
1、1903清政府颁布《学务纲要》――对于国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官私实用。但取理明辞达而止,以能多引经史为贵,不以雕琢藻丽为工。”
2、1912年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施行细则》的要求则是:“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国文首宜授以近世文,渐及于近古文,并文字源流、文法要略,及文学史之大概”。
由此可见,该时期的教学目的即“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官私实用”,或“能自由发表思想,……兼以启发智德。”非常明显地可以看出,此时强调的是文言文工具性的作用。
背景介绍之学制:
1、壬卯学制(1904年,注:1905年废科举)
该学制的课程设置中,学堂语文分三科:“修身”科、“读经讲经”科、“中国文学”科。
其中,“中国文学”相对外国文学而言,它实际上包括文章、文学在内,不纯是文学课的内容,也不是后来语文课的内容,而是以文言文为主要内容的。显然,文言文教学此时仍然基延续着传统国学得内涵,即包括经学、诸子学、文学等内容,唯独把史学另列为历史一科。
“中国文学”中,较有影响的教材:吴增祺所编《中学国文教科书》。
2、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
1912年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立“国文”一科。国文学科仍是是文言文教学,教学内容是“中国文学”的继承。但是,其工具性发生了转变。从要求中“能自由发表思想”“兼以启发智德”可看出,文言文教学“很大程度上已不是封建道德教育的工具,而成为培养人们应付日常生活所需的语文技能(尤其是写作技能)的载体。
这时,所使用的教材:除继续使用吴增祺所编《中学国文教科书》外,还有中华书局谢无量编的《国文教本评注》四册和商务印书馆徐国英编的《中学国文读本评注》。
文言文教材:
1、吴增祺所编《中学国文教科书》:特点(一)选文全部是文言文,数量达七百余篇之多,篇幅一般不长,平均每篇约八百字左右。(二)编排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根据文体,以类相从。清为第一集,金、元、明为第二集,五代、宋为第三集,自晋到唐为第四集,周、秦、汉、魏为第五集。
2、谢无量编的《国文教本评注》四册:这套教材也完全是文言,文体以散文为主;选文按文章体制分类编排,每类大致按时代先后排列。
3、中华书局谢无量编的《国文教本评注》四册和商务印书馆徐国英编的《中学国文读本评注》“略选经史子书的文章外,多数是古文。”
小结:
从癸卯学制到癸丑学制,“中学的文言文教学由多元或二元变成了一元”,即文言文教学由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历史教学任务”“道德教育任务”等多元任务的载体变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技能。这不仅体现了文言文教学仍强调文言文的工具,还与上面说到的“工具性转变”相辅相成。这就导致文言文教材也发生转型。
(二) 时期
()后的20世纪20年代
背景介绍:
这期间,总体呈现出语体文(即阿拉文库)和新文学兴起,“国语教育与新闻学运动相互配合,形成汹涌澎湃的语文教育改革。” 这个时期,语体文进入了国文教材,但是比重小于文言文,约占百分之四十。
“五四”运动之后,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所规定的高中国文科涉及到文言的“教学要求”的四分之三:“培养欣赏中国文学名著的能力”“增加使用古书的能力”以及“继续练习用文言作文”。可见彼时文言文在课程标准以及教材中所占之统治地位。
教材:
总体来说,有的把语体文、文言文分编成两套教材,有的合编为一套教材; 编排体系同前一时期有所不同,按记叙、抒情、议论、说明分类,低年级多选记叙文,高年级多选议论文; 文学作品在课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还有学术论著,以灌输国学知识。
1、顾颇刚、叶绍钧等合编的新学制初中《国语教科书》六册(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2、沈星一编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古文读本》三册,《初级国语读本》三册(1925年中华书局出版)。
3、穆济波编的新中学教科书《高级古文读本》三册,《高级国语读本》三册(1925年中华书局出版)。高中国文分文言文与语体文教学,文学作品占较大比重,并增加了学术论著以灌输国学知识。
小结:
由于语体文进入教材,虽然仍未撼动文言文在教材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读经废止后,学生文言素质的下降和国文教师的难觅。由此可见,文言文教材的延续性第二表现在选文的多元化。
(三) 民国期间
政策背景:
1928-1949是统治时期,则此时的文言文教材的编撰从横向上来看,分为国统区和解放区。
1940年颁布的《修正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规定学生必须“养成了解一般文言文之能力”,并在“教材大纲”中规定了初中三年阿拉文库与文言文教学所占比例依次为七比三、六比四及五与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②
在解放区,中学语文教学亦沿着自己的道路前进,据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编审室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草案》可看出,没有从文体的角度对文言文之地位予以说明。从实际选文情况来看,比例过低。
教材:
国统区出版的语文课本很多,其中较为通行的有两种:
1、傅东华编的复兴初中教科书《国文》六册(1933至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2、宋文翰的《新编初中国文》六册、《新编高中国文》六册(1935至1936年中华书局出版)。这两套课本都是根据1933年政府教育部课程标准教材大纲的规定编辑的。
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从选文篇幅和线索来看,初中国文选文篇幅较短。年级愈低,语体文愈多,年级愈高文言文愈多,篇幅也愈长。高中国文,第一学年以体制为纲,选文以能代表或说明各种体制为标准;第二学年以文学源流为纲,选文注意各个时期的文学派别及流变;第三学年以学术思想为纲,各授以代表作品。第二,两套课本编排顺序不同:宋本按由古到今的顺序;傅本按由近及远的逆序。第三,两套课本都注意灌输给学生以文学和国学知识,文言比例很大。③
3、夏丐尊、叶绍钧合编的《国文百八课》(原定六册,实出了四册)。此教材中,阿拉文库与文言文之比例约为4:6,这一比例从今天看来已具有先进水平,但文言依然占有很大比例。
解放区
1、陕甘宁边区教育厅主编的《中等国文》
2、晋察冀边区出版的《中级国文》
这两部教材体例基本相似,文言文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而且在第四、五册教材中才稍有触及,而且难度浅易。教材的单元安排也以阿拉文库为重心,文言文的体例意识并不明显。④
小结
民国期间,即使文言文教材分别在国统区和解放区有所不同,且无论在哪一个党派领导下的教学中,语体文势头都越来越猛烈,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低,但是文言文选文仍然占据主导性地位。由此可见,文言文教材的延续性表现为对其自身发展的稳固态势。
(四) 建国(1949年)后
1、前17年受政治影响:文言文作为一种独立的体裁现象几乎被遗忘了,它是现代文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没有真正的独立性。
在1956年的《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中才提到了“古典文学作品”,而且多是诗歌,少数作品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因政治原因保留。
2、1963年政治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日盛,整个大纲中充满了浓重的说教特色。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的“教学要求”中没有对初中文言文学习提出任何要求,对高中生学习则要求“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如:在初中第一、二册教材中出现了《爱莲说》《为学》《学弈》《论语六则》《卖油翁》等共计20篇浅易文言。
3、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在“教学目的与要求'`中没有涉及文言文教学的相关要求,但在各年级训练要求中有所涉及。
如:初一阶段“开始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和简单的文言句式”。
4、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明确指出中学生须“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个明确“要求”的提出在文言文教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20世纪90年代后
特点:1)目标明确,且逐步提高。2)继承传统,加速语文学科的民族化进程。⑤
小结:
建国后,文言文教学及其教材的编撰起初严重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后随着政策的不断开放,目标的不断明晰,文言文的教学才逐步受到重视,但从教材的角度来看,其数目和内容变化基本不显著。由此可见,文言文教材的延续性表现在它一直处于从(与语体文比例)失衡(选文内容)混乱不断向平衡稳定发展的活动状态。
三、总结
文言文教材演变经历了阿拉文库运动时期、时期、民国期间以及建国后四个发展阶段。纵观其沿革的历史,其延续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文言文工具的坚持和转变;第二,文言文教材选文的多元化;第三,文言文选文发展的稳固态势;第四,文言文教材一直处于从失衡混乱不断向平衡稳定发展的活动状态。我们不禁感叹:文言文教材在强大的政治影响下仍能够延续至今,其生命力及发展力何等之大。
参考文献
[1]张锋。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及革新策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莫艺萍。文言文教学“三转变”――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浅见[J].中国教师,2010年,第125期。
[3]李杏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4]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阿拉文库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注解
①张锋。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及革新策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②张锋。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及革新策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③张锋。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及革新策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五年级下册草原课文范文4
最后,再启发学生想象一下,生活中还碰到什么东西声音长,什么东西声音短?你会模仿一下吗?这样一来,学生在童话的引导下,通过听辩和模仿,很轻松地掌握了分辩长音和短音乐理知识。
五、 童话导入歌曲教学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识字量少,让他们一本正经地看书朗读歌词,或者反复地跟老师朗读歌词,是一件很乏味、很头疼的事。因此我常常根据歌词的内容编成童话,在学习歌曲之前,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有声有色地进行演讲,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唱好歌曲。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唱游第一册第八课歌曲《小小的船》时,我编了这样一个童话: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坐在庭院里的椅子上,一边乘凉,一边看着夜空中那一轮弯弯的月亮。忽然,我感到自己飘了起来,飘到了月亮上。弯弯的月亮成了一只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尖的,我就在这小小的船里坐着,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呼——”突然,一阵风吹来,我浑身一抖,惊醒了。原来,这是我在做梦。可是这梦太美了,我真想什么时候真的能到月亮上去看一看。
这时,我趁热打铁问学生:“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坐着月亮小船,在星星之间穿行的感受?”学生马上回答:“我们想。”我又问:“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歌曲的音乐演唱起来好吗?”学生齐答:“好的。”这样一来,我演讲的童话,既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理解了歌词内容,还启发了学生上天揽月的?蒲е鞠颍媸且痪俣嗟谩?BR>六、 用童话导入歌表演
在一、二年级中,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歌表演,而且一般的学生都能当堂学会。这是因为,他们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我常用童话先行导入,使学生明确自己所表演的角色、应做的动作和表演的顺序,从而使歌表演更加生动活泼。例如:在学习二年级唱游第三册第四课《大鹿》的歌表演时,我编了下面一段童话:在一个美丽的清晨,森林里的花朵、小草、树木、小鸟、蝴蝶等许多动物、植物都醒来了,它们都在早锻练呢!瞧,大鹿站在门后边也在做健美操。突然,小兔蹦蹦跳跳地出场了,它跳到门口,慌慌张张地向大鹿求救。门开了,大鹿把小兔拉进“房”里,又把门关上。不一会儿,另一只小兔又慌慌张张地跑来敲门,也被大鹿拉进房里,大鹿手拉两只小兔的手,高举过头,表示从猎人手中脱险了,它们在跳跃欢呼,庆祝胜利。
讲完童话以后,我问:“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把刚才的情景 表演一下呢?”学生们齐声叫道:“想表演!”于是,学生们戴着头饰兴奋地边唱歌曲边表演起来,兴趣特别高。
七、用童话导入综合活动
唱游课,唱游课,有唱歌,有玩耍,玩中学,更轻松。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兴趣,我也把童话介入其中。例如:在二年级唱游第三册第六课玩玩《草原之声》时,我根据玩的内容编了童话:我是一片云,飞呀飞呀,我飞到了大草原上。听,小鸟在“叽叽、叽叽”欢快地叫着;风在“呼——呼——”柔和地吹着;鸟声中还有小河水在“哗——哗——”地流动声;水声中夹着牛和羊的叫声:“哞——”“咩——”;鸟声、水声中夹着马蹄声:“的的答答、的的答答”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直至消失在天边。哎呀,草原的风光真是美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