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厨师出国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76589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厨师出国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厨师出国【第一篇】

春分时节,来自中国三大厨乡河南长垣、陕西蓝田、广东顺德的200余名名厨大师共聚长垣,探讨如何打造餐饮界的工匠精神。

厨业匠心:敬畏、卓越、坚守、传承

在“厨乡餐饮高峰论坛”上,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就《中餐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厨师的“工匠精神”》作深入解析:去年我国餐饮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万亿,今年前两个月也达到了5651亿,

全国注册的餐饮主体达到了340万家,餐饮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国家宏观产业经济的利好政策,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为餐饮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内需,让“中国餐饮业产值从3万亿元增长至4万亿元”成为可能。

作为传统行业,要想在互联网时代屹立不倒,除了积极拥抱互联网,也要恪守餐饮人的“工匠精神”:一是每一个餐饮人,都应该对厨祖、师傅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二是餐饮业是一个讲究工艺的行业,不能停止对卓越的追求;三是坚守职业的实干精神,既然选择了,就应该一生坚守;四是创新发展的传承责任。

武汉烹饪学院教授陈光新谈了《新常态下的餐饮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道》:从古至今,餐饮业都不是暴利行业。未来餐饮业依旧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永远不会被机器所取代。

高级烹饪技师、国家一级评委,北京新派八味珍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威,在讲述自己从《从学徒工到烹饪艺术家的涅》时说: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守道”:要传承,不能丢了老祖宗传给我们的好东西,不能放弃练内功,不能急功近利。时刻怀着作为中国厨师的民族荣誉感,是做好一名中国厨师之根本。我们的中国符号,就是厨师的涅之道。

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海林,在《豫菜发展路在何方》中说,河南的餐饮文化博大精深,不要盲目“拿来主义”,学刀叉、学装盘、学西餐,丢了为厨之本。中国餐饮文化就是靠着我们手里的那双筷子来传承。“好在还有这么一群人死死抓住手里的勺子把儿!这就是中国餐饮文化传承的希望!”

作为中国烹饪大师侯润轩的关门弟子、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烹饪大师李志顺,谈了《厨师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古代的工匠里,木匠、瓦匠、裁缝等,只有做饭的,里面有个师字。当前很多厨师做不好饭,就是因为对这个行业没有崇敬感。《辞海》给“厨师”的定义是:厨师是以烹饪为终身事业的人;行业要发展,厨师就要传承匠心、回归厨房、好好做菜,这才是厨师的本分。“药食同源、医食同根”。 厨师和医护人员一样,也是穿白大褂的;医者治病,厨师养胃。行厨如行医,都要专业有德。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阿五黄河大鲤鱼品牌创始人樊胜武受邀出席活动,并担任此次活动主持嘉宾。樊胜武指出,工匠精神也分伪匠心和真匠心。前者是不思进取,保守固执,后者讲究传承,不断创新,有使命感。他呼吁各位餐饮同仁恪守真正的“匠心”,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品牌之路即坚守之路

餐饮业界精英还以满天星为例,就厨乡本土餐饮品牌的发展之路进行了圆桌对话,探寻厨乡餐饮奥秘,共话厨乡品牌发展未来。

厨乡满天星,是由中国烹饪大师冯建忠2001年创建的,现拥有“满天星粥屋”、“厨乡满天星火锅坊”两个国字号餐饮品牌,一个2016年1月开业的新品牌“垣厨味道”。不同主题、不同文化、不同消费定位的三个品牌,拥有中国名菜一道、中华名小吃三道、冠军菜三道、金牌菜五道、河南名菜五道、河南名吃三道。

对此,品牌之路,也是坚守之道。面对餐饮新常态,我们要顺势而为,不忘初心。

中国烹饪大师杜新敬表示:中餐的连锁、配送,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大众餐饮形式下,标准化流程的制定,势在必行。

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三大厨乡之一广东顺德是粤菜的发源地。早在十八世纪末期,凤城(顺德别称)厨师就出外闯世界。顺德厨师善于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烹饪河鲜和蒸炒各种菜肴,以风味清淡香脆驰名海内外。顺德的厨师代表认为:新的餐饮形式下,品牌特色非常重要,只有坚持差异化,品牌才能长盛不衰。

另一个厨乡陕西蓝田的厨师代表分享道:蓝田县烹饪文化源远流长,名厨辈出,西安当地较为有名的酒店均由蓝田大厨掌勺。民间有句俗话:“凡是衙门冒烟的地方,就有蓝田乡党。”近代陕西官府菜创始人李芹溪,陕菜大师张兴寿等都出身蓝田。作为历史底蕴深厚的中国三大厨师之乡,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将美食文化发扬光大。

开的店多,拥有的大师多就叫品牌吗?用简单的方法做到极致,品牌带着一个品类做到极致,这才能做出品牌!煜丰汴京烤鸭创始人顿玉松认为打造品牌就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打造极致的产品,占领消费者心智。

厨乡都有文化渊源,三大厨乡从不同角度体现着行业精神。会议认为,在全国庞大的就业队伍中,餐饮业需要新的面貌,培养新人。作为东道主,长垣烹饪协会副会长、满天星餐饮品牌创始人冯建忠为此次论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他说: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厨乡一定会出现更多更有影响的餐饮品牌。

作为中国首个厨师之乡, 长垣烹饪协会会长江榜成表示,长垣要继承并发扬好“厨师精神”。并打造出厨乡3个100的概念:100位烹饪大师,100道名菜,100家名店,实现走遍全国都有豫菜馆的宏伟目标。

厨乡里的工匠精神传承

“中华厨者,遍布五洋。行之万里,念之一壤。走遍世界,心归厨乡!恭祈故土,福祉绵长。秉承祖志,续写辉煌……”

活动压轴节目是由三大厨乡联诀烹饪打造的“中国厨乡名菜品鉴第一宴”,这场盛宴因三大厨乡数十位名厨一人一道拿手的名菜而命名。

由中华名厨、豫菜泰斗吕长海,河南省名厨委员会主任杜新敬,首届注册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赵留安,资深级中国烹饪大师徐书振、董学亮和中国烹饪大师李志顺、樊胜武、冯建忠、顿玉松、成国富等组成的河南长垣队,用红烧黄河大鲤鱼、炸八块、扒广肚、酸辣乌鱼蛋汤、金葱烧海参、尚品豆腐、煎扒狮子头等特色豫菜,向人们展示了真正的工匠精神――那一道道菜品,都是大师们几十年如一日的钻研才历炼出的人菜合一的上乘境界、人间绝味。

陕菜用料广泛,刀功细腻,瓢功精妙。蓝田厨师代表烹制了陕菜金钱发菜、长安水晶糟肉。发菜与“发财”同音,旧时富商大贾举办酒宴,多以此道菜作为头菜,象征着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后者选用上等五花肉,煮至半熟捞出,浇上醪糟原胚、冰糖,蒸制而成,形态美观,色泽红亮、软糯甜香。

顺德厨师代表为现场嘉宾准备了顺德经典名菜――金玉满堂和顺德酿鲮鱼。“金玉满堂”,就是炸牛奶拼煎鱼饼,口味一甜一咸。酿鲮鱼,须将鲜活鲮鱼处理后片开,仔细剥下完整的鱼皮,然后仔细去掉鱼骨,将鱼肉完全剁碎后调味成羹泥返身又酿回到完整的鲮鱼皮中,继而烹制浇汁呈盘上桌。看似“原条”的鲮鱼形神俱在,内里却远比先前的鱼肉增多了内容,丰富了味道和口感。鱼皮在外爽脆,鱼肉在内绵香,令人印象深刻。

当衣着红旗袍的礼仪表演上菜秀,整齐地排成两列端着佳肴珍酿进入会场时,引得全场拍照摄像,惊呼这饭吃得太有仪式感了。中派影业董事长崔建国代表活动策划执行单位说,短短两天,200多位餐饮大咖齐聚厨乡长垣,烹制美味,开办论坛、敬拜厨祖,打造了一场绽放味蕾、开启心智、澄澈匠心的三重盛宴,为餐饮发展探索了道路。他在活动中感受到这个勤劳的行业向上的力量,厨乡工匠精神让人敬畏,中餐抱团意识值得学习!

活动链接:

2016年3月19日,长垣再次迎来盛会――由中国烹饪协会支持,长垣烹饪协会、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河南省厨乡满天星餐饮有限公司承办、河南中派影业有限公司策划执行的“厨星满天耀中原”系列活动盛大举行。

长垣,位于中原地带偏东北方向,东临黄河,南接开封,因菜肴名品众多,厨师人才荟萃,烹饪文化底蕴厚重,饮食业历史悠久,被国家认定为第一个“厨师之乡”。

长垣烹饪协会会长江榜成介绍,长垣自古就有尚厨之风,民间素有“长垣村妇赛国厨”之说,加之紧临黄河,黄河一决堤,老百姓家毁人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最好做的职业就是从厨,帮厨,学厨,开饭馆。长垣又离4个古都――河南开封、洛阳、安阳、郑州都不远,因此技术精湛的长垣厨师自古就是京城餐饮业的主力军。有文字记载的清光绪皇帝的御厨王蓬州,慈禧太后的面点师李成文均为长垣人。新中国成立后,总理拍板定调,国宴以豫菜为根基。被誉为当代“国宝级”的烹饪大师,原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首任总厨、长垣人侯瑞轩,先后为、邓小平、三代领导人服务,并无数次为国家外事部门设计、制作国宴菜肴。

厨师出国【第二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和各位亲爱厨房兄弟们:

大家下午好!

我将利用本次演讲的契机,认真回顾检查自己履行职责的工作以及生活态度,诚恳听取上级领导的审议和批评,不断改进工作,更好地履行职责。

我是厨政部的一名员工,一名普通的厨师。我的工作岗位不是在火焰洪亮的炉灶,也不是在直接对客服务的明档,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凉菜师,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岗位也同样如此,我保持了我良好的心态,以稳定我对待工作平稳的发挥,因为我充满自信,对自己,对生活,对将来,那是因为我的脑子里永远都有着一种坚定无比的信念。

我一直都在不断的告诉自己:"失败的原因只会有一个,那就是半途而废!成功的准则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不懈努力!"

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珍藏着一份信念鼓励你走向成功。因为只有了信念,才能拔起擎天的巨木,才能升腾冷漠的生命,才能裸露许多灵魂,以及在长长的黑夜袭来时也有耐心期待天光。

我用我的信念不断在影响着周围的人群,让他们也能感染到这份担负着历史责任的荣耀。

亲爱的朋友啊,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花,也别忘记,在幽寂偏僻的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厨师,是一个庞大的集体,是一个有很强凝聚力的战斗队伍,象酒店任何部门任何班组一样,都是酒店这个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象孩子一样在酒店母亲的怀抱里哺育下不断成长,象兄弟姐妹一样和各个部门各班组共同进步。它充满了战斗力,也充满了激情和渴望。酒店开业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是他们的身影,来回在酒店的各个位置,布草,家电,设备以及摆设,都费劲力气让他们挥洒着汗珠,让他们无怨无悔的散发着男性的荷尔蒙,充斥在周围的空气当中。

开业前后,行政总厨一面是给厨师队伍组织专业培训,另一方面,不断对菜品进行研讨和出新。备货,备料大家有是干劲十足的,加班,加点,那是司空见惯的。"勤奋敬业,业精技高,追求完美,严字当头,永争第一。"咱们的企业精神不断的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做到精益求精,不断的做到更好…我们的菜品,历来为北京的食客津津乐道,所谓品牌带动品质,品质推动品牌,口味带动口碑,口碑传播口味。

太阳总在有信念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信念的地方朦胧,信念是永恒的微笑,使你的心灵永远充满激情,使你的双眼永远清澈明亮。厨师就像一颗星,没有太阳那样热烈,没有月亮那样温柔,没有朝霞那样眩目,没有白云那样高远,不同于明星那样耀眼,不同于教师那样让人尊敬,不会同于police那样让人崇敬和敬仰,也不会同于护士那样被人亲切的称为“天使”,但是,这样的人群就是这样的默默的,无私的,无怨无悔,与世无争,总是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默默的奉献那份光和热。

我会和所有厨师以及全体兄弟同仁一道,奉献我们全部的青春,智慧和力量,投入到企业,和她一起成长,一起强大,一起感受荣耀,一起见证辉煌!

拓展阅读:厨师职业道德演讲稿

厨师是有着几千年传统的职业。国人有句至理名言“民以食为天”,“食”离不开烹饪,烹饪离不开厨师。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以及餐饮业的日渐繁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注。我们用高超的厨艺、辛勤的劳动给人们奉献了一道道精美的菜点,也创造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然而,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个别厨师做出了不守规律、不讲诚信、缺少厨德的事情,以严重危害了厨师的形象。作为厨师的我们重新树立自身形象和加强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那么做为现代职业厨师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职业道德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所谓职业道德,我认为就是行业规范和个人的行为意识。厨师在传统的职业道德方面主要表现在师徒之间或与老板之间,并无成文的规定,但大都约定俗成。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餐饮业以及厨师间的竞争加剧,厨师职业道德,越发显得重要而迫切。

一、对国家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做为职业厨师首要的一条就是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忠于自己的国家。只有树立这样的信仰,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伟大位置,才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

二、对职业

厨师,是一门职业,要想把它做好,做出成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认为:对待这个职业首先自己要尊敬她,也就是说首先自己要喜欢并热爱这个行业。因为,就职业而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自己都看不起,不喜欢,又怎么谈到敬业爱岗呢?既然选择了厨师,就要把它当事业,当学问来做,你才会感到充实、有方向、人生才会得到不断升华,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三、对顾客

我认为对待顾客,首先要真诚服务,用心对待。也就是说对待我们的客户,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热情和真诚的服务才可能使客人感到亲切和愉快,使其达到满意为标准。因为客人来自四面八方,饮食习惯也千差万别,做为厨师,要尽可能根据客人的喜好,来调整你的菜品,尽可能的达到食客的满意。只有顾客满意,企业才有效益,你的工作才能得到别人认可。

四、对师傅

厨师这个职业千百年来是非常讲究尊师重道的,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这句话语虽然简单,但一针见血的说明了徒弟应该如何对待师傅。我认为首先要尊师重道,虚心学习。因为,厨师学艺大多是靠师傅手把手教的,即使我们这些烹饪学校毕业的学生,到酒店工作时,还是要跟师傅学书本上学不到的技术和更好的经验。只有对师傅尊敬,并不厌其烦的虚心的学习,师傅才愿意主动并从心里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你。其次,在跟师傅学徒期间,一 定不能偷懒或耍小聪明,如果只想收获而不想负出,那么你就不可能学到师傅的精华部分,也不可取得多大的成绩。我个人认为:作为学生的我们要知道“一日为师,终伸为父”的道理,应该尊敬,应该感谢,应该回报师傅。

五、对同事

任何一个饭店都是一个集体,任何一个厨师都有其相处的同事。同事间相处的好坏会直接会影响到企业或个人的发展。那么如何与同事和睦相处呢?我认为:大家要团结互助。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任何人都有其长处,特别是做厨师的,一个人不可能所有的技术都会,也不可能将厨房所有的工作都由你来完成,大家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和指标。所以,对待同事一定要团结友善,互相学习。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六、对厨艺

众所周知,做为职业厨师靠的是厨艺。厨艺,就是厨师的手艺。手艺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成为名师、大师的重要标志。那么,做为职业厨师如何对待自己的厨艺呢?我认为:

首先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厨师是技术人员,其中有刀工、配菜、火候、原料、涨发等多项专业基本技能,如果基本功不扎实,就无法将原料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加工、改刀、配菜、烹调。也可以说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不可能烹制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菜点。所以作为现代厨师提高基本功水平是相当重要的。

其次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现代社会飞速前进,对传统烹饪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一定文化知识,就无法利用现代媒体,如报刊、杂志、互联网等传播方式快速补充知识,也可以说没有文化知识必将被社会淘汰。所以,作为现代厨师不仅要从师傅那里学到技术,还要多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懂得与烹饪有关的原料学、营养学、烹饪化学、烹饪美学等等。只有这样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竞争力。

再次应具备超强的创新意识。一个再好的品种,只能适应当时,如果长期不变,必然会使人们产生厌倦,从而影响到企业发展。因为现在的餐饮业已从传统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从过去的食品决定客人变为现在的客人决定食品,这是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那么就要求我们新时代的厨师在烹饪原料、制做工艺、口味,形状,就餐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只有具备敢于创新的思想,厨艺才会进步。所以,创新是厨师的生命,发展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最后应具备一定商业素质。也就是所谓数字概念。厨师能否在日常工作中掌握各种数据呢?如上客率、毛利率、成本费用、营业状况等等。我认为:不懂数字的厨师,只不过是一台简单工作的“机器”。这话可能听着不顺耳,可仔细想想是有道理的。因为,做为现代厨师特别是厨师长,如果你不懂或不能及时掌握这些数字的变化,那么你如何去准备原料,如何控制成本,如何为企业创造利润呢?所以,不具备商业素质的厨师,是不合格的厨师。

七、对自己

厨师出国【第三篇】

“甄能煮”的创业史

甄文达原本有机会成为一个普通厨师,但一个厨艺节目改变了他。出生于广州的甄文达,13岁定居香港,后承袭父业,入读香港海外烹饪学校,1967年毕业后赴美国留学,1975年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获得食品加工硕士学位。大学时的甄文达已表现出商业天赋,为赚取学费,他找到一份教中式烹饪的工作,还兼售中式餐具。学成后,他先回港任职于一家食品公司,后又移居加拿大,协助同学经营中餐馆并开办中国菜烹饪班。他风趣健谈的授课引起了当地一位电视台制片人学员的注意,由此成为该台烹饪节目主厨的助手,并于1978年开始主持一档为他贴身打造的中国菜烹饪节目“YahCan cook”(甄能煮)。

节目中,甄文达不仅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快刀功夫,还表现出了富于感染力的幽默和热情,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羞涩寡言”的中国人,“我不会死板地说‘姜一碟、葱花一碟’,而会不停拿东西给观众看,不停地说话”。他会深入市场,教主妇如何选择新鲜食材,还会穿上龙袍介绍中国御膳、扮成摔跤高手介绍蒙古火锅。他的谈笑风生,成就了节目的高收视。1982年,美国公众电视网(PBS)购买了这一节目的版权,并将其培育成一档播出30年、总长超过2000集的长寿节目,中国餐饮文化、中国菜烹饪技巧遂与MartinYan(甄文达英文名)一起在全美广为人知。上世纪90年代末,香港的亚视国际台开始以“食得是福”为名播出这一节目,珠三角观众也认识了这位另类的厨艺主持人。作为出色的中华美食文化推广者,他获得了美国约翰威尔斯大学颁发的荣誉美食博士学位。

民以食为天,在成熟市场,厨艺、园艺等生活类节目有着广阔的受众。从香港市场就可以看出饮食节目的重要性。今年5月以来,为争夺这一市场,香港无线电视(TVB)推出新一辑的“蔡澜叹名菜”,与亚视台柱黄丽梅主持的“越食越有机”对撼。根据CSM媒介研究的统计,前者收视率最高达32点,后者最高9点(一个收视点约代表62940名观众),甚至高于同期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在中国从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的行进中,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园艺、茶艺、厨艺、家居等生活内容的节目也日益受到欢迎,不仅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天天饮食”、“美食美客”等栏目,凤凰卫视也端出了“美女私房菜”。趁此势头,2005年,甄文达也开始从美加而涉足国内市场,他与华南的民营电视内容供应商英扬传媒合作的一辑52集的“美食甄功夫”节目,近年已在湖北台等多家电视台播出。与此同时,节目内容被制作为一套VCD以12元的定价在全国销售。

传统的名厨收入模式

当一个厨师成为名厨,他就有了更广阔的收入途径。厨师创富的例牌菜包括出书、出碟、办学、开餐厅等。甄文达亦不例外,目前他身兼厨艺作家、烹饪导师、饮食顾问、食品代言人、连锁餐厅经营者等多重角色。2006年,他甚至参演了毕国智导演的电影《海南鸡饭》,与张艾嘉分饰男女主角。

作为个人品牌的衍生品,出书、出碟是名厨的必然之举。其内容可以是拿手的菜谱,也可以是行业内幕的揭秘,以名店厨师长身份出版畅销书《厨室机密》的安东尼・伯尔顿,即是一例。每年,甄文达都会出版一本烹饪书,迄今已达30本,包括《甄文达宴会精华》、《亚洲美华》、《中国美食人人懂》等。2008年1月,他的新一辑节目“MartinYan’s China”在PBS开播后,同名图书与DVD即于2月推出,售价分别为美元和美元。

在这一辑节目中,他的合作伙伴包括厨具制造商三洋(SANYO)、通用(GE)、生产扭纹宝(CIRCULON)易洁厨具的香港美亚(MEYER)以及调料生产商李锦记、加州的农产品供应商Melissa’s等。通用与李锦记都与甄文达有多年的合作,他的厨房仿佛一个展场,冰箱由通用赞助,案头则摆着林林总总的李锦记产品。在节目中,他还会深入李锦记在广东新会的豉油生产车间与养蚝场,探访它的巨型黄豆储缸,并在蚝场示范蚝油捞面及蚝仔烙的做法,令自己的主持风格更见亲和,同时也宣传了李锦记的产品。李锦记还会邀请他到大卖场、展览会现场示范,以吸引主妇买家。看重甄文达的影响力,统一集团2004年亦邀请他作为旗下方便面产品的代言人。他还担任多间食品公司与餐馆的顾问。

身为名厨,他也可以推出自己的厨具、调味品、餐具,甚至其他家庭用品品牌。中国人熟悉的方太电器,入市时即巧妙借用了香港著名饮食节目主持人方太的名气。甄文达刀功了得,以快刀闻名,他根据自己的体会,对刀具的设计进行了改良,并以“YanCan Cook”的品牌销售一套包括刀具、刀架、竹筷在内的餐具。其刀具合作伙伴最初是德国的双立人,目前则是中国的阳江十八子,“每年可以销售3000套”。

一个名气足够响亮的厨师,也可以创立自有品牌的连锁餐厅,或开办厨艺培训班,授人以渔。名厨主理,往往是许多餐厅的生意招牌。那些富于创意精神的名厨,尤其受到青睐。他们之中最成功者莫过于费兰,安德里亚(Ferran Adria),他首倡的“分子料理”,以颠覆传统的方式分解、重构各种食材,并另行搭配,从而创出鹅肝雪糕、荔枝鱼子酱、椰汁芒果蛋等匪夷所思的美食。他设于西班牙巴塞罗纳北部的米其林三星餐厅伊尔布利餐厅(EIBulli),2008年已连续第三度蝉联英国杂志《饭店》(Restaurant)评选的全球50间最佳食肆冠军。进店食客要在一年前订位,但最终每年只会有8000人有幸品尝他的分子美食。

在中国,众多大厨也沿袭了这一发展模式。他们之中,以善烹鲍鱼闻名的杨贯一为代表。通过阿一鲍鱼富临酒家集团,杨贯一在京港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开设近10间“阿一鲍鱼酒家”。其弟子常胜任董事长的香港冠宇(国际)酒店公司,近年全力亦在内地发展主题餐厅“常胜鲍鱼”,目前已拥有连锁店超过10家。香港冠宇开办的“阿一鲍鱼高级研修班”,1天的学费高达3998元,常胜主讲的4天培训课程则收费6566元。另一位由厨师起家的餐饮业者麦广帆,掌舵的广东中山海港饮食娱乐管理有限公司2007年营收达到亿元,居全国餐饮企业百强中的第十位,其经营方式不仅包括输出管理策划等,且同样办有餐饮业职业经理人、鲍燕翅制作等培训班。

甄文达亦不例外。1985年,他即在旧金山湾区创办了甄文达国际烹饪学院,传授中国厨艺。后来更在加州开设“甄能”餐厅(Yan Can Restaurant)及亚洲激情餐厅(Sens Asian Restaurant),

推广亚洲美食。据他介绍,其连锁餐厅最多时达12家,后因精力有限,收缩到目前的4家,但2009年准备在拉斯维加斯再开3家。不过,作为一个更富野心的名厨,甄文达的兴趣在于开创崭新的商业模式。对他而言,目前最具引力的舞台是2007年12月落户深圳世界之窗的甄文达国际厨艺中心。

以厨艺搭建的资源整合平台

包含特色餐厅、厨艺沙龙、厨艺培训等多种元素的甄文达国际厨艺中心,是甄文达涉足国内市场的第一个项目。其股东包括香港新光饮食集团创办人胡珠、台湾嘉信饮食集团等,甄文达则占股8%。

“在这里,外国人可以来学中国菜,中国厨师、餐饮企业经营者可以接受培训、咨询、认证,美食、美酒、茶艺爱好者可以尝新历险,食品、家居用品制造商可以展示商品。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平台,是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新生意。”整合中西饮食资源,以饮食整合各方资源,是甄文达对厨艺中心的定位。

提供厨艺课程是中心的基本功能,与国内各培训班不同的是,由于甄文达在海外拥有巨大号召力,其目标主要瞄准了对中餐有兴趣的海外人士,目前,厨艺中心提供10天、14天不等的厨师课程,费用分别为3800、4388美元。这一费用不仅包括在香港、深圳的学习,还包括到北京、西安、成都等地的游学。其合作方是甄文达的十多年伙伴香港中旅。他之前每次率领海外的美食交流团到国内访问,均由港中旅安排食宿线路。负责教授的大厨则包括日本的尹达刚和中国香港的杨贯一、台湾的何京宝、澳门的林镇国、儿等名厨,厨艺中心演示室的墙上,挂满了他们的高级教授聘书。

在甄文达看来,中国的崛起与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中餐带来了走向海外的机遇,“日本料理已经随着日本的发展在全球扎根了,现在,俏江南、小肥羊、马兰拉面也都在海外开了连锁店”。因此他认为,“中国餐饮企业要有世界观,要把中餐推广到全世界”。在这一进程中,甄文达希望自己丰富的经验与人脉可以令厨艺中心起到中介的作用,比如,“为本土餐饮企业在海外扩张提供咨询”,而海外的餐馆可以通过厨艺中心咨询中国市场发展策略,甚至订购价廉物美的桌椅碗碟等中国造餐厨用具。

与此同时,甄文达将美食旅游概念首度引入中国。针对海外美食爱好者,厨艺中心开设了美食历险班,10天费用约为2()700美元,14天约为3288美元,“马上就会有一个夏威夷的美食团过来。”与此同时,针对本地人士的品酒班、茶艺班、美食亲子活动等也都在筹划之列。厨艺中心与多间酒庄都有合作,对于后者而言,这里的品酒班无疑打通了一个向高端人士推介产品的渠道。

事实上,整个厨艺中心堪称一个展厅。入门处与餐台上摆放着辣椒的广告与产品,安利在此展示家居用品,加拿大海鲜鱼业有限公司在此示范海鲜的烹调,“酱料、薯仔等等各类食品生意都可以在这里推广示范”。

厨艺中心的一楼是设计舒适简约的餐厅,巧妙的间隔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避免了客人的互相干扰,方便举办不同规模的主题晚宴;一侧的玻璃房又将四周的荔枝林引入视野,令人倍觉清新;墙上悬挂的几台电视,则循环播放着甄文达的节目与介绍。

二楼的厨房不仅足够阔绰,可以容纳4组厨师同时操作,更重要的是明亮洁净,显然不同于一般餐馆厨房的杂乱闭塞,透过两面对流的窗户不仅可以看到苍翠的荔林,更能体会徐来的轻风。这个“独一无二的中式厨房”,明确传达了甄文达“健康快乐的菜式源自健康快乐的厨房”的理念。虽然“以前厨师属于比较低级的工作”,但如今,随着厨事成为厨艺,厨师可以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厨师的地位与自信心正不断提升,甄文达亦希望推动这一进程。为此,厨艺中心正寻求与暨南大学、香港大学和旅游、劳动部门等机构合作,开展国内厨师的培训与认证等工作。

厨师出国【第四篇】

而对于远涉重洋在海外经营或者从业的日籍厨师来说,在所在地他们也经常会彼此结合、联络、报团,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当地日籍厨师业者协会,而今天我们就有幸采访到了中国当前在日籍厨师圈子中知名度较高,也十分重要的日籍厨师业者协会:北京日本料理调理师会,会长小林金二先生我们介绍了当前中国餐饮市场中日籍厨师的状况以及他本人在中国的从厨经验。

小林金二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1989年就来到中国的小林金二先生已经在中国近25个年头了,现在的他不仅是北京日本料理调理师会的会长,也是知名日料店藏善的主厨和经理,更是国内许多料理大赛的评委和嘉宾。在2013年由世界中国联合会和青岛市商务局联合主办的中日韩厨王争霸赛上,小林金二就被邀请作为日本方面的厨师代表担当大赛评审,以其丰富的料理经验和对日式料理殿堂级的深刻理解,赢得了包括现场观众和厨师的赞赏和尊敬。

“在中国的时间几乎占了我人生的一半”采访过程中,小林先生笑着对我们说。从最初北京饭店的资深料理长,17年后自己开店做老板,小林金二先生走过了跟许多日料厨师一样艰辛而又辛苦的摸爬滚打之路,刚来时的语言不通,食材难以找到,人员难招最难的时候他连一个好的助手都无法找到。这些海外日籍厨师常碰到的问题他几乎每天都在面对。现在的他已经是可以操着一口流利汉语的中国通,我们采访的时候他刚从外面进货回来,新鲜的海产和鱼鲜,是特别通过大连的港口和渠道引进,保证了最大的新鲜度和安全。蔬菜和调料都是一一选择周边最为优秀的供货商,根据他的要求特别培育的,现在的他更享受作为一个日籍厨师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为客人呈现精致的日式料理,推广和宣传日料的文化和精髓这样的成就感。

在当前北京活跃着的日本厨师当中,小林金二先生无疑是在中国时间最久,知名度最高的厨师,然而无论何时你见到他,他始终保持着日本人特有的谦恭和蔼,这也为他赢得了更多声望和美誉,在他自己的店里随处也可以看到与各界名流和知名人士的合照和纪念。

小林先生对我们表示,他非常珍惜自己和中国这么长时间的一场缘分,“能够在中国做一些对推广日式料理有益的事情,我觉得很满足。”

小林金二与他的日本料理调理师协会

“当初成立协会没有想很多,就是作为一个日本人在外面,多少都会感觉一些孤单,所以就想邀请一些志同道合的厨师们,能经常聚聚,联络感情也交流技艺。”这是小林金二倡导建立北京日本料理调理师会的初衷,也是他对协会的根本定义。

许多在中国的日料厨师,初来的时候基本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小林金二先生因为资历老、名气大,自然也成为许多厨师投奔和求助的对象,开始的时候只是三五十人的小团体,小圈子,后来越聚越多,随着北京日式料理市场的不断繁荣,和国内日料市场需求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日本料理师远涉重洋来到中国,来到北京。

这时候协会的重要性就逐渐凸显出来了,许多问题可以借助协会进行解决,小林先生也乐于把自己多年来在中国从业的经验和收获与大家分享。小林先生介绍说,一般日籍厨师来到中国,往往会遇到三个问题,文化差异、人力和食材,而他大部分时间也都在帮朋友们处理这些问题。

比如食材,许多日本厨师来到中国后发现和日本当地的食材类型完全不同,“2008年前这个问题比较突出,很多东西北京根本都没有,市场很贫乏,要去香港才买的到,价格又贵”,当年还在北京饭店任厨师长的小林先生对我们解释说:“后来奥运会后,来中国的日本厨师多了,喜欢日料的人也多了,市场繁荣了,许多东西也不再那么难找了。”“总体上好了很多,尽管有些东西还是不一样,需要厨师自己靠智慧和经验去筛选,而且其实中国土地辽阔,物产更丰富,好的厨师应该能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成就一道优秀的料理。”

经常的,小林先生会组织在京的日料厨师聚会交流,在他看来这也是一个相互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从丰富的中餐烹饪中汲取更多的优势是他最近极力在推动的事情,“很多日本厨师抱着一种固定的料理理念,这样是行不通的,也不是日式料理的根本精神。”

小林金二和他的藏善

位于好运街的藏善是非常特别的日料餐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普通的日料餐厅,分布着散台和隔间,而地下二层的小林厨房,则是小林先生个人的表演舞台。他特意在这里设置明档,客人可以围坐在操作台周围,看他娴熟的将一条新鲜的明金枪鱼料理烹制成一道道精美的日料菜品。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67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