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基本结构【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应链基本结构【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供应链的基本结构与流程【第一篇】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商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供应商、承运人、仓储设施、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以便将顾客所需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总成本最低。
二、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4个领域,即供应、生成计划、物流和需求,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的生成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以互联网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计划、物流(主要指生产物流)和需求来实施的。
在以上4领域的基础上,可以将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划分为职能领域和辅助领域。其中,职能领域主要包括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而辅助领域主要包括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等。
由此可见,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只是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之一。除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运输问题和实物分销外,供应链管理还包括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等合作伙伴的关系管理、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管理等内容。
三、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
“横向一体化”又称水平一体化或整合一体化,是指企业收购或兼并同类产品生产企业以扩大经营规模的策略。“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强调企业狠抓核心资源,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助于保持和强化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强调把供应链看成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由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构成的一些分离的功能模块。
(三)合作性竞争
合作性竞争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与过去的竞争对手相互结盟,共同开发新技术,成果共享;二是将过去由本企业生产的非核心零部件外包给供应商,双方合作,共同参与竞争,这实际上也提现出核心竞争力的互补效应。
(四)以顾客满意度为目标
让最终顾客满意是供应链全体成员的共同目标。供应链节点企业可以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改善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等措施来增加顾客所期待的那部分“价值”,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
(五)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等。这就需要节点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大道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
(六)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
供应链管理中常用的信息技术有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些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信息流管理的先决条件。
(七)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缩短物流周期比缩短制造周期更为关键。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一种从整体上响应最终用户的协调性,没有物流企业的参与,这一目标无法实现。
什么是供应链物流【第二篇】
供应链物流(Supply Chain Logistics), 供应链物流是为了顺利实现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物流,协调运作生产、供应活动、销售活动和物流活动,进行综合性管理的战略机能。
供应链物流是以物流活动为核心,协调供应领域的生产和进货计划、销售领域的客户服务和订货处理业务,以及财务领域的库存控制等活动。
什么是供应链物流【第三篇】
供应链物流的竞争优势
森尼尔·乔普瑞、彼得·梅因德尔认为供应链的特点是在反应能力和盈利能力之间进行权衡。
每一种提高反应能力的战略,都会付出额外的成本,从而降低盈利水平。
因此供应链有两种类型的竞争优势:一是反应优势,二是成本优势。
影响供应链反应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因素包括库存、运输、设施和信息,从这些影响因素来看,森尼尔·乔普瑞等所指的供应链,更倾向于指供应链物流。
所以,笔者认为生产企业供应链物流也应具有两种类型的竞争优势:反应优势和成本优势。
森尼尔·乔普瑞等认为供应链的反应能力主要体现在完成以下几个任务的能力:对大幅度变动的需求量的反应,满足较短供货期的需求,提供多品种的产品,生产具有高度创新性的产品,满足特别高的`服务水平要求。
笔者认为可以把这些任务细分成两类反应能力:一类是需求变化反应能力,另一类是供货需求反应能力。
需求变化反应能力指当市场需求发生波动时,依据需求变化速度来改变供货速度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大幅度变动的需求量的反应,提供多品种的产品,生产具有高度创新性的产品等能力上;供货需求反应能力是指在客户发出货物订单后所需要的供货周期,主要表现在满足较短供货期的需求,满足特别高的服务水平要求等能力上。
生产企业供应链物流的反应优势指的是具备需求变化反应能力,或是具备供货需求反应能力,或是同时具备这两种反应能力所产生的竞争优势。
日本诊断师物流研究会认为现代物流成本是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的合计。
生产企业供应链物流成本所包含的成本也应该是这两者之和。
根据供应链物流的竞争优势理论,对于分析生产企业供应链物流模式的成本优势,我们主要关注对供应链物流总成本起决定影响的那部分。
基于此,认为生产企业供应链物流成本应该包括三个方面:过剩成本、投资成本和批量成本。
过剩成本是由于生产过剩所引起的供应链物流成本,为过剩产品所支付的销售、生产、采购和物流成本。
过剩成本包括两类:一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了数量过剩的产品,即实际产出量大于实际的需求量;二是在规定的时间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即在需求产生之前完成了生产任务;分别把它们称为过剩成本1和过剩成本2.投资成本指的是为了实现供应链物流的高效率而支付的成本,如为提高客户的需求反应所投资的成本。
批量成本是指在供应链物流过程中由于流量的大小所引起的成本。
供应链物流的成本优势是指供应链物流的总成本达到行业的最低水平。
[编辑]供应链物流模式的竞争优势分析
生产企业供应链模式主要包括三类四种形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各自特征,体现出不同的竞争优势。
批量物流是基于客户预测驱动的供应链物流模式,因此其采取的是批量采购,最大能力的大规模生产,实行库存销售。
这种模式在投资成本和批量成本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但是由于大规模生产,这种模式会造成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完成任务,造成第二类过剩成本处于高的水平;对需求的预测的不准会导致渠道中产生过多的库存积压,产生高的第一类过剩成本,所以这种模式的过剩成本很高。
在反应能力方面,由于采取了最大能力的批量生产,对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非常弱,因为最大能力的批量生产很难调整生产的品种数和品种量;而采取存货销售,最终消费者总能即刻获得购买的产品,这对最终消费者的市场供货反应能力非常强。
所以批量物流的需求变化反应能力弱,市场供货反应能力强,过剩成本高,投资成本和批量成本都低。
戴尔式物流是基于最终消费者订单驱动的供应链物流模式,是通过生产而不是库存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戴尔式物流能够及时准确的反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但是戴尔的客户必须等待1~2星期才能得到订购的产品,所以市场供货反应能力非常弱。
在物流成本方面,戴尔式物流通过生产消费者订购的产品,使戴尔消灭了过剩生产所导致的积压库存,使第一类过剩成本很低;戴尔采用了大规模生产方式,这造成高的第二类过剩成本。
戴尔式物流模式决定客户的订单规模小,订单数量大,这要求戴尔有非常强大客户订单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信息设备的投资成本大。
戴尔式物流采取的是大规模定制,生产批量大,而另一方面其客户规模小,客户量大,为了能够缩短产品交货时间,戴尔采用了包裹式运输,这导致配送批量成本较高,所以戴尔式物流的批量成本居于一个适中的水平。
因此,戴尔式物流的需求变化反应能力强,市场供货反应能力弱,投资成本高,批量成本适中,过剩成本1低,过剩成本2高。
海尔式物流的实质是把客户的预测前移到渠道顾客,根据渠道顾客的订单驱动企业的运作,所以海尔的产品应该能够满足渠道顾客的需求变化,但是不能随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而变化。
由于渠道顾客对最终消费者的预测比海尔自己对需求的预测更为准确,所以海尔物流对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反应比批量物流要强,但是比戴尔式物流要弱得多。
海尔式物流是由渠道顾客的订单驱动的,所以渠道顾客都保有海尔产品的库存,这使对顾客的及时供货反应保持高的水平。
因为是渠道顾客订单驱动的,海尔式物流在流动批量上虽然没有批量物流那么大,但是渠道顾客的订单规模比最终消费者的订单要大得多,所以在批量成本上居于两者之间。
由于采用了批量生产,海尔式物流还是会产生高的第二类过剩成本,而其产出的产品都是渠道顾客订购的,所以第一类过剩成本很低。
因为是来自渠道顾客的订单,采用批量生产,因此生产设备投资成本较低,在对顾客的订单处理能力方面虽然要比批量物流高,但比戴尔式物流却要低,所以海尔式物流的投资成本处于中间水平。
因此海尔式物流在市场需求变化反应能力比较差,市场供货反应能力强,过剩成本1低,过剩成本2高,投资成本和批量成本居中。
丰田式物流也是由渠道顾客订单驱动的供应链物流模式。
但由于丰田的生产计划来自渠道顾客最近一个星期的订单,这为丰田式物流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提供了有效的条件;而且丰田采取了均衡式生产,看板式管理方式,能够及时对市场的需求变化做出反应,调整生产计划,这为丰田式物流方式创造了很强的需求变化反应能力。
而另外一点,丰田的渠道顾客总是能够维持一定量的丰田产品的库存,虽然在量上比不上批量物流和海尔式物流模式,但其快速的供应链物流反应,能够保证对最终消费者的及时供应。
丰田式物流通过渠道顾客订单驱动,采取均衡式生产方式,使两类过剩成本都降到了最低。
但是为了实现这种模式,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充分利用生产能力;而追求准时化生产,使物流都在小批量的状态下运行,批量成本非常高。
为了实现生产的柔性,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动态,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生产和信息设备的投资成本也相当的高。
所以,丰田式物流的需求反应能力强,市场供货能力强,过剩成本低,投资成本和批量成本高。
什么是供应链物流【第四篇】
供应链物流的模式
根据协调运作生产、供应活动、销售活动和物流活动的机能的差异性,可以把生产企业供应链物流归纳成三种模式:批量物流、订单物流和准时物流。
批量物流的协调基础是客户需求的预测,生产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基于对客户需求预测而产生的。
在预测前提下,生产企业的经济活动都是批量运营的,批量采购、批量生产和批量销售,这也必然伴随着批量物流。
订单物流的协调基础是客户的订单,生产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基于客户订单而产生的。
在订单前提下,生产企业的经济活动都是围绕订单展开的,根据订单进行销售、生产和采购,而物流也是根据客户订单产生的经济活动而形成。
订单物流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一是以最终消费者的订单为前提的最终消费者的订单驱动模式,如戴尔模式;二是以渠道顾客的订单为前提的渠道顾客订单驱动模式,如海尔模式。
海尔式物流最大的特点是“一流三网”的物流体系。
“一流”是订单流,海尔通过客户的订单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海尔的客户主要是海尔专卖店和营销点,所以海尔是渠道顾客订单驱动的供应链物流模式。
准时物流是订单物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建立在准时制管理理念基础上的现代物流方式。
准时物流能够达到在精确测定生产线各工艺环节效率的前提下,按订单准确的计划,消除一切无效作业与浪费,如基于均衡生产和看板管理的丰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