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通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26958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通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创新思维训练【第一篇】

关键词: 课堂气氛 创新意识 信息储备

所谓创新,一般是指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规律,获得新成果,建立新理论、创新方法、发明新技术,研制新产品,作出新成绩或解决新问题等。而创新思维就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即只要思维的结果具有创新性,则它的思维过程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合理地、协调地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使有关信息有序化,以产生积极的效果或成果。它具有新颖、独特性、突破常规和灵活变通的特征。可以说,创新性思维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思维方式。创新性思维与它的结果,是人类智慧的花朵和文明的结晶。正如华罗庚教授所说:“人的可贵,在于能创新性思维。”

一、营造民、平等、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多么重要。在这种气氛中,教师由领导者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变“我教你学”为“你学我教”。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在这种氛围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灵感。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质疑,甚至指出老师讲课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对学生不成熟或错误的见解,教师不要压制、讽刺或嘲笑,而应多些肯定、鼓励,这样才能激励他们继续创新和进取。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创新诱因,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诱因指能诱发思维主体产生创新意识的各种因素,其作用是形成问题情境,促使主体形成积极的、有明确目的思维活动,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它包括主体强烈的创新欲望、兴趣爱好,社会或个人需要,原型或相关信息的启示,旧有的理论或方法的缺陷、矛盾,试图对某种现象作出解释,以及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出的课题或预习性猜想。创新诱因所产生的问题必须在思维主体的认知结构中是新颖的,才能形成创新机制。由此可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例如:计算+++……+的值。大多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缺乏创新意识,直接计算+++……+的值,这种方法显然是行不通。教师若能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1-,=-,=-,那么此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通过简单化、带有技巧性的问题,适当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真理,引导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新问题或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教学问题的热情和毅力,激发学生一切有创新因素的思维活动。

三、抓好“三基”教学,重视信息储备,为训练创新思维打好基础。

信息储备是指思维主体形成问题情境时的相关信息的质与量是否足以推动问题的解决。如果主体的认识结构中已经具备了相关信息,则主体就能以这些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展开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使主体逐步逼近问题解决的目标。若主体的认知结构无充分的信息储备,则主体就要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钻研相关问题等各种手段获得更多的可靠信息,以形成有关的最佳知识结构,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而信息储备主要来源于“三基”学习的积累。正所谓“熟能生巧”,“三基”掌握扎实,信息储备就多,创新思维的训练,就得心应手。试想一下,对电脑知识一窍不通的人,能设计电脑软件吗?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注意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并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平时的综合题教学,正是创新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综合题涉及知识广、教学方法多,使得大多数学生一见它,便退避三舍。究其原因,那是由于“三基”掌握不扎实,信息储备不足造成。因此,课堂教学只有把“三基”抓好,才能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探索,调动学生所有的信息储备,为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打好基础。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创新性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不能没有方法,但又不能采取固定不变的方法。有一条原则必须遵循,那就是不能单纯地把数学知识当作结论交给学生,而应把数学教学作为一种过程,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既学会知识,又学会数学思维方法。由于创新思维并非是一种单一性的思维,而是与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息息相关。这些,决定教师课堂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创新性教学方法。

例如:解方程组x+y=3……①y+z=5……②z+x=4……③

可以采用“看、议、分、归”的教学方法,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人个发言的教学法,也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本题学生大部分采用加减消元法:由①-②得x-z=-2……④,然后由④+③和④-③便可得x、y、z的值。为训练和培养创新思维,教师可启发学生由①+②+③得出x+y+z=6,然后由④-③,④-②,④-①,便可以求出x、y、z的值。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活课堂气氛,而且能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主动猜测与积极探究,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均亮。擦出“创新思维”火花,培养数学创新思维。科学教育前沿,2010,(9).

[3]沈文选编著。数学建模。湖南师大出版社,,第1版。

创新思维训练范文【第二篇】

基于我国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缺乏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活动课程短缺的现状,我们开发了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学思维”活动课程。该活动课程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林崇德的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由思维内容一思维方法一思维品质构成的思维能力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型,见图1。该课程包括动机激发、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和应用迁移五个方面的基本原理,遵循发展性、全体性、主体性、互动性及实践性的教学原则,分别设置了基础思维能力训练、问题解决基础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训练三种课型。每一个活动均以一定的材料作为载体,设置了活动导入、活动过程、活动心得和活动拓展环环相扣的四个环节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而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一、基础思维能力训练

基础思维能力训练包括形象思维能力训练和抽象思维能力训练。形象思维是以表象为思维材料而进行的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对事物表象进行取舍而形成的、以反映事物形象特征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思维形式。它用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包括观察、想象、联想、空间认知等。抽象思维是以概念为思维材料,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来反映自然界物质的形态、结构、性质、运动规律及物质间相互作用,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包括比较、分类、推理、综合、抽象与概括等。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整体规划,也需要分步实施;既需要教授方法,也需要训练品质。每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均要求教师熟知其内涵和外延概念,并设置利于激发动机和积极思维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找到自我建构的途径,能较准确地给每种思维方法下定义,并能在随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相应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情境导入、方法感悟、方法归纳、方法运用、评价反思和迁移巩固六步。每一步都为下一步埋好了伏笔,做好了铺垫,在活动过程推进的每一个环节中,层层衔接,由简入繁,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会每一种思维方法的精髓,并努力运用抽象化的语言概括每一种思维方法的概念,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我们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业成绩进行了跟踪检验。数据显示,一、二年级实验组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学思维”活动课程教学实验后,总体思维能力水平明显比控制组学生提高,而三、四年级学生则在半年的教学实验后即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中年级学生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期,有意识地进行整体规划及系统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对于语文和数学学业成绩的跟踪研究表明,“学思维”活动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具体表现为:低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需要较长的时间,中年级学生则需要较短的时间。且效果明显。这种现象的产生,一定程度上与活动材料的设置有关。我们提出的思维能力三维立体结构模型中除了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即思维内容(材料)。每一个活动的材料都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涉及语文、数学、自然、社会、艺术等学科知识。每一种思维方法的学习都是在情境丰富的活动中进行的。都是以一定的生活知识或者学科知识为载体的,不是单纯学习思维方法的理论、过程和原则。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思维方法。迁移运用到学科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另外,我们知道,三、四年级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学业成绩,但存在一定的延迟效应。由此可见,思维方法的训练一定要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业成绩。

二、综合能力训练

问题解决型思维能力训练是一种综合活动,是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法、优化设计、判断决策从而得出最佳性价比的问题解决方案,包括问题提出、问题解决、创意设计、故事创作和探究活动等综合能力的训练。这种课型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判断决策等能力,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缜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是同问题解决过程比较一致的一种课型。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问题导入、问题剖析、产生解法、解法选优、评价反思和迁移巩固6个步骤。

研究者对中英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明显低于英国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在创造性的物体应用能力、问题提出能力、产品改进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低于英国青少年。研究还发现,从12岁到17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青少年创造性的产品设计能力持续下降,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强调死记硬背、强化训练。忽视学生创造力的系统培养,缺乏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各种课程和活动。

学科课程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活动课程则不同,不仅鼓励学生大胆创造,而且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课程中的创意设计、故事创作和探究活动,均以日常生活和相应学科为基础,通过创意活动、故事续编和实验探究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活动课上,教师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诱发认知冲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最后进行反思迁移。学生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途径、完成任务的方法,教师均不加限制、不设框框,只需要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抽象出一套客观的评判标准,学生可以在活动课上自主地开动脑筋,大胆假设。

英国Philip Adey教授的研究结果显示,思维能力训练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参加训练活动的学生在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创造活动及总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参加训练活动学生的得分。“学思维”活动课程在实验组的学生身上同样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在创造想象、实验设计、问题解决和创造活动方面,这一结果与已有的研究完全一致。此外,在一项关于语文写作能力的跟踪研究中发现,学生善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获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并且能独立设计剧本表演活动,积极踊跃表现自我,因此,实验组学生在写作构思与短文写作等项目上,均表现得优于控制组。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训练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结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目的性和价值性的思维活动,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性思维方法包括发散思维、类比思维、臻美思维、迁移思维、重组思维、突破定

势等。创造性思维提升训练的首要要求是必须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在训练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想法,教师的态度应该是多加鼓励,注意量胜于质,不做过多的批评,但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最独特的方案,并尝试将此方案付诸实施,以评价其现实性和性价比。另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产生更多的方案,并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一定的评价标准。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任务导入、热身活动、点拨归纳、头脑风暴、归纳选优、实现成果、评价方式和迁移巩固8个步骤。

创造性思维的评判指标可以通过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来表征。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流畅性品质的训练方法:(1)使学生掌握概念、规律之间的关系,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结合问题的解决,在大脑中形成合理的“知识组块”;(2)教给学生一定的提高速度的方法和技巧;(3)通过做作业和测验等方式,给学生提出速度要求,并加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灵活性品质的训练方法:(1)抓住知识、方法间的“渗透”与“迁移”;(2)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立体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多题归一的能力;(3)教给学生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训练:(4)帮助学生形成事物的正确的动态图景;(5)使学生掌握其中的辩证关系。思维的独创性又叫做创造性思维,是指独立思考创造出来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份的智力品质。独创性品质的训练方法:(1)提倡“新颖性”,包括问题的新颖性、思路的新颖性、方法的新颖性和结果的新颖性,指导学生挖掘解题的各种方法,方法越多越好,越独特越好;(2)狠抓学生自编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编习题,这样体现了独特性(每个学生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编题)、新颖性(每个同学均对新的情景提出新的方案)和发散性(每个学生编的题几乎都有差异)三个独创性品质的特点;(3)改进实验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结合课外活动,开设了一些研究性的实验、设计性的实验及小制作;在实验课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独立选择实验设备、独立组装实验仪器、独立读取实验数据和独立分析实验结果。

“学思维”活动课程设置了许多活动用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在教学别强调互动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营造出一种开放、活泼、积极向学的课堂氛围,教师能放下“严师”的尊架,以完全开放、平和的心态来组织教学活动,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方法,并对学生的方案进行客观详实的评价和及时的反馈。积极进行小组建设,并给予更多的时间鼓励小组讨论、独立思考,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习同伴的优秀思维方法,有效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通过对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的跟踪测量,发现不同年级的实验组学生在思维品质的不同方面都达到了与控制组学生的显著差异。第一,低年级实验组学生比控制组在思维的流畅性方面表现良好。经过一年半的教学实验,低年级实验组学生的流畅性得到显著提升,流畅性思维品质的训练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这是获得更富创造性思维的第一步。第二,中年级实验组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显著优于控制组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助于三年级以上学生的认知思维更加成熟,能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不再刻意追求答案,而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以及多题归一的能力,并给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跟踪研究还表明,实验组在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方面都表现出优于控制组的时期出现在三年级。这说明,三年级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学思维”活动课程的教学研究表明,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个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一般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从二年级开始培养,更有利于关键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对教师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在“学思维”活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双主体”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倡导师生的课堂互动。“学思维”活动课程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不但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创新素质有显著的效果,而且对教师提出了许多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要求,包括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突出知识形成过程,联系已有知识经验,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训练思维品质以提高智力、能力,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分层教学、因材施教7个方面的课堂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实践,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我们的一项跟踪研究表明,经过对实验组教师进行一年的“学思维”活动课程教学指导后,其教学行为在回到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后出现了明显的迁移现象,并有了显著的改变。与控制组教师相比,实验组教师使用高认知水平问题的频次明显多于控制组,由原来的%提高至%,有效提问策略由%提高至%,同时,实验组教师使用中性和负性反馈的次数明显低于控制组,并更多地使用等待、积极的表情、接近和靠近学生等非言语行为,实验组教师的这些行为大大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教师经常会评价一个学生“不想学”或者“不会学”,这两种不科学的评价指的便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的问题。“双主体”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是“学思维”活动课程非常强调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改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的改变。2006年开始进行的一项跟踪研究表明,经过一年半的学习,不同年级学生的表层动机、深层动机和成就型动机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二年级学生的成就型动机得分提高了%。并且实验组的学习策略得分均高于控制组学生。究其原因,在活动导入环节,教师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鼓励学生探索学习方法和策略,保持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并在“两难情境”的认知冲突中激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不断探索,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看法,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活动的进程。师生的任何一方都不是“一厢情愿”的单边活动。这样的一种探究式的活动氛围将“不想学”和“不会学”的学生最大程度的引上了正途。

创新思维训练【第三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思维训练;原则与方法

作者简介:王雪琴(1965-),女,陕西合阳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人文社科部,副教授。(北京 100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研究”(项目编号:2013JXYJ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67-02

课堂教学反映高校的教学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高校课堂教学应将理论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训练有机结合,使课堂成为创新思维的训练场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是今天的时代特征,中国高等教育把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思维发展看做大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国内有关创新思维的理论研究相对成熟,但在实践中如何结合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尚缺乏系统研究。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高校应把创新思维训练寓于教育活动之中。课堂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但当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主要以知识讲授为主,学生接受以教材为主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虽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被发现、被创造过程中所采用的思维方法,因而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强调教师主导性,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如何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训练有机结合是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高校课程课堂教学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把创新思维训练寓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智慧型经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本质上是人才的差距,尤其是人才创新能力的差距。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性思维已成为时代要求。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比较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在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训练动手(实践)能力为手段,增长创造能力为根本,发展个性为目的”。教育“带动学生的实践,引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1]全球知名大学哈佛大学强调,“在哈佛大学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什么,而是怎样学”。“它不一定培养‘知识分子’,但肯定是培养‘能力分子’”。[2]创新人才培养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高等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应是高校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同时,信息化时代带来了学生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不断变革,对课堂教学提出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影响下,21世纪的大学生在视野开阔的同时,接受的信息冲击在深度、广度、速度与丰富程度上都远超其前辈。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潜质,19~22岁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培养期,是开发创新思维的关键期。高校教师首先要主动接受来自时代和学生的挑战,更新观念,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次,信息技术也为教师提供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平台,使教师有可能把主体性、活动性、问题探究性等自主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促成师生间多向互动教学关系的形成。再次,信息技术使教师从传授知识的繁重任务中解放出来,从而使课堂思维训练得以实现。面对日益丰富的信息资源,面对充满创新潜质的青年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应当是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为此必须探讨课堂创新思维训练的原则和方法,为课堂创新思维训练提供指导。

二、课堂思维训练原则

1.强化创新意识教育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能产生创新愿望和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造潜能。课堂思维训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教育,唤起学生的创新冲动,所以教师必须把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转移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自主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自我思维训练、建构新知识结构的过程。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发展认知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新的教学观,把课堂作为教师主导下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场所,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变为创造性思维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使创新思维训练成为可持续的课堂教学常态。只有具备这种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才能通过课堂得以体现。

2.尊重学生思维主体地位

自主性和创新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特征,是人之主体力量的展示。失去主体性的人无自主性,创新性更无从谈起。因此,课堂教学在承认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断增强内在的主体意识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因此,创新思维训练中,教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要求,顺应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其成为充分表现自我的创新主体。课堂教学中要给每一位学生自主参与课程任务的机会,使其积极思维,从思维训练中得到乐趣,主动融入课程,自主学习、理解课程乃至创新课程,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3.思维训练以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为基础

个体的思维能力只有在学习、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随着主体经验的丰富得到完善和发展。创新思维是人们调动既有的知识储备进行新的组合产生新的思维成果,没有知识和经验,创新思维无从谈起。生活是创新的源泉,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教育才能引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这种生活体验式的创新思维训练以学生学习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体验创新思维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围绕他们关心的问题积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以及日后面对世界的紧密联系。这样就能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有所思考,通过思考有所创新。

4.思维训练应循序渐进

课堂思维训练必须以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为基础,由低到高逐渐展开。为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训练伊始教师应把思维过程具体分解,逐个加以训练,最后把过程联系起来组成完整的思维程序,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分解到综合,使学生能够逐渐适应。同时注意过程性原则,不要急于求成。首先让学生尝试完成任务,然后教师提出自己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比较,从中学会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其中重要的环节是思维基础的设置,这一基础既要源于学生也要略高于学生的现有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创新思维,从已有知识中孕育生长新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反复训练,在反复过程中形成思维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三、课堂创新思维训练方法

1.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尝试的氛围

思维始于对问题的思考,为此教师要有积极的思维习惯。课程教学伊始,教师首先阐明该课程的由来及其不断完善的历程,让学生明白教材的设定,就是学术史上那些勇于探索的人们的创新过程,这一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其次,要有与学生进行探讨的愿望。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激发求知欲,就可能形成积极的思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广泛参与,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观点的新颖性等纳入考评范围。在引导过程中,注意研究学生思想的最新发展,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点燃头脑风暴,产生智慧火花。这样,既使学生看到创新范例,又使学生了解创新的现实性与必要性,激发创新欲望,从而使课堂教学从知识型向思维创新型逐步转变。

2.精心设计内容

学生的兴趣一旦调动起来,必然关注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首先要有知识性、学术性,具有向深度、广度拓展的思维空间。其次,一定要有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导学习,通过学习生成问题。教师创设问题应源于教材,但要层层递进,由浅入深,体现问题的关键性,也要高于教材,体现思想性、挑战性和一定的拓展性。当然,创设问题要对应学生的思维水平,使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重组再造,从而产生积极思考、不断探索的思维过程。最后要平衡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的关系,做好思维训练的铺垫,使学生感到既有压力又有信心。最后注意提问的目的是指向思考方法而不是最终答案,使学生审视自己的思维模式,而不是仅仅知道问题的答案。

3.构建思维训练型教法体系

随着学生思考的逐步深入,教师要启迪创新思维方法,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进入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统一,但发散思维更集中体现思维的创新性特点,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大特点。流畅性强调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指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提升分析问题的层次。独创性要求采用联想、引申、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方法,由单一思维转向综合思维,形成独创性思维。[3]教师可采取两种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发散思维训练:一是以具体时间为纲进行空间的横向分析,扩大思维的广度;二是以具体问题为纲进行时间范围的纵向延伸,加大思维的深度。

4.收敛思维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通过思维的发散,学生思路开阔,形成多种观点。新的观点只有通过验证和评价才能完成真正的知识建构。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功感,希望获得认可。同时,总结自己思考的过程也是自我知识建构、理论升华的过程。此时,教师设计5~10分钟的总结环节,由学生阐述己见,然后教师点评、归纳。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随时都可能产生新的灵感、顿悟,这些灵感和顿悟都将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一总结过程即是收敛思维。发散思维拓宽视野,收敛思维归纳总结,二者有机结合便形成创新思维。这一创新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应用不仅使问题的阐释更深入,且使学生在思维训练中孕育创新,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可见,在以上原则和方法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就不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在掌握知识基础上的思维训练。知识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固定信息,而成为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强调知识和思维的合力作用才能培养出充满自信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

[2]王晓阳。 大学社会功能比较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第四篇】

、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主要可以提升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灵活应变能力,这两者对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提升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在大学的体育教学及训练当中,创造性思维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大学体育是一门对实践与操作要求都比较大的学科,所以其往往需要学生们应具备动手动脑的能力。创新性思维的理念作用于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中,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创新思维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使得大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体育知识和相关动作要领,在学习和实际操作上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研究的习性,最终完善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任务。

、锻炼学生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要的就是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上可以创新与多变,在不同的思考模式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此法可有力改善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形成优质丰富的思维体系。在大学体育训练当中,创新性思维在很多项目都可以得到高效利用,比如篮球、足球等项目。这些项目中都要求良好的战略战术体系,而这些体系的好坏都依仗学生的思维方式,其中包括制定战术、执行战术以及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变的能力。创新性思维在体育教学训练中不仅是提升体育教学的水平,也是为了锻炼大学生的多项思维方式,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体系,以成为优质全面的人才。

、整体提升体育训练效果

合理运用创新性思维,对体育训练的效果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也是整体提升体育水平的有力条件。创新性思维的应用,极大地激发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研究与创新,使体育训练的效率显著提高,故而训练效果和水平可以得到有效保证。创造性思维的应用正好一改传统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可有效激起学生对体育训练的乐趣,并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创新出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模式,极大有助于训练效果的提升。

2、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中应用创造性思维存在的问题

、不够重视创新性思维

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都不太重视创新性思维的运用,所以其很少被用于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当中。许多大学体育教师对创新性思维的认识了解都比较匮乏,以致对创新性思维的应用不合理或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起到协助教学的作用。正因为教师没有掌握好创新性思维的应用,故而学生也无法领悟和认识到创新性思维的应用,致使体育教学及训练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学生无法领悟到创新性思维的意义,就不能积极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导致其对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不能起到实质意义的作用。

、创新性思维培养方法过于单一

过于单一的培养方式使得创新性思维的成长应用都比较缓慢且效益不高。目前,创新性思维一般用于大学的课堂教学上,而在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上,应用得较少,某些学习即使运用,也是机械化敷衍式运用,缺乏实质性。通常情况下,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都是教师单一地指导,学生简单地听从,这种实际上沿用的还是传统教育模式,并没有真正落实创新性思维理念,导致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没有得到实质性、真实性的培养。

、教学氛围影响到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应用

拥有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对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应用而言同样如此。而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氛围不太理想,这严重制约影响着创新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中的培养和应用。教学氛围的古板老套,使得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失去积极性和激情,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完全没有兴趣。这样使得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显得更加乏味,渐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教学状态,致使创造性思维完全不能作用于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当中。

3、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中有效运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对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予以更多重视

把创新性思维作用于大学体育教学这个理念重视起来,目前来看,是最为首要的任务,这要求学校教育相关人员首先认识到这一点。只有教师及相关教育人员深刻认识到培养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才可以深入探究了解这种教学理念,从而将其有效运用到大学体育教学当中。并且,由教师自身对创新性思维理解的提高,带动学生培养创新性思维,使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我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借此,教师形成良好的创新性思维教学体系,也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思维理念,对大学体育教学事业提供切实帮助。

、塑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塑造一个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对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中有效应用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感,激活培养创新性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眼下的大学体育教学课堂应该建立一个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和教师可以平等交流,相互总结,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例如,某市一所大学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开放式互动化教学模式,有效调节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在课堂上,教师先将课程中的知识简要传达,接着安排学生们分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践,而后学生对实践结果进行总结回馈。大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思维不断碰撞,遇到专业性难点时再和教师进行交流探讨。最后,不仅学生学到了相关知识及技巧,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思维能力,即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教师要积极正确鼓励学生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引路,同样也需要教师适时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自信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更好地完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完善大学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不断的应用改进过程中,采取激励手段,促进学生更有信心将这项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加上自信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更切实际地作用到体育学业当中。例如,在一所大学里面,教师在田径教学训练项目中,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技术动作展开研究,选用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案进行训练。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训练阶段和情况,予以最适合的鼓励,激发学生不断进步的决心和动力,最终有效完成训练任务。

4、结束语

创新思维训练【第五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思维训练;教育创新

当前中学,尤其是公办中学的英语教学中,基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语法+单词”的教学模式。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只在考试用,而生活中不会使用;只会读,写,而不会听,说的局面。随着对素质教育要求的呼声不断提高,在中学生英语教学中改变这种局面,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在教学中有意识加强英语思维训练,让学生具备英语思维的能力,让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1.什么是英语思维及其必要性

英语思维的定义是:英语的掌握程度与母语一样,可灵活的使用流利的、纯正的英语表达所思所想,形成本能的、条件反射式的思维方式。

斯大林说:“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情景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英语也不例外,英语也是交际的工具,既要让中学生学会对外用英语言语来表达,又要学会对内用英语进行思考。

2.建立英语思维的理论基础

著名的布鲁姆(Bloom)认知理论认为:建立思维通常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记忆和理解。第二个阶段是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故事发展有几个阶段?哪个阶段决定了最终结局?要求学生们在纷繁信息里,筛选有用信息。针对学生的答案,教师可问一些开放的问题,启发学生批判性思考,如:你同情主人公吗?为什么?最后,学生们以小组讨论,用英文陈述本小组的结论,让语言回归于实际生活应用。

3.英语思维的训练的内容

“英语思维”就是将英语作为工具,能用英语进行思考问题和表达情感、观点和思想。因此围绕着一般性思维的内容类别进行组织训练内容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思维训练的内容包括:

(1)系统思维;

(2)逻辑思维;

(3)创新思维。

系统思维是对整体和局布的关系的一种认识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是剖析局布的属性、特点的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是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4.英语思维的训练的方法

对于英语思维训练课程,在选材上要十分重视,要遵循以下原则:

(1)内容为学生们所熟知。即在内容上是学生们已经学习过的,对于学生的理解并不造成任何难度;一种方法是可以以同步学习的其他为主题,如化学、物理等学科。另一种方法是尽可能使用低一个年级的其他学科为主题,如初中的,甚至是小学的物理、化学、数学课程为内容。

(2)适合于每次训练的思维类别。

1)系统思维,让学生能认识事物的整体与局布的关系

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们建立一个事物的整体概念以及各部分的构成。第二个问题要让学生们建立事物的各部分之间的功能和作用。一般来说,一节训练课安排这样一二个素材就可以了,如果让每个同学都能够有机会参与,素材多,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选出一名代表来做小组观点陈述。

2)逻辑思维,让学生掌握剖析局布的属性、特点的思维方法

a.比较(Comparison and Contrast)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中学中学习过的数学中的一些定理和性质来做为练习的内容。

b.分类思维(Classification),让学生能够找到同一类别事物的共性、辨别特征。

这种训练旨在对杂乱的事物,制定一个划分类别的标准并将各个事物按照标准归于不同的类别。

例如:教师可以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要求他们完成任务:

c.归因思维,让学生找到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这部分训练旨在让学生能在原因与结果间建立联系,能找到某一现象的原因。

d.判断推理,让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判断推理旨在训练学生通过一些基本信息的提供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推测。

3)创新思维,让学生掌握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维方法 这是培养学生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思维。下面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

中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需要体验成功喜悦刺激的群体。在课堂教学的创造教育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以及学生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非常离奇的想法。这时候,教师如果给以严厉的批评、指责、训斥,就将会压抑学生那些朦胧的、零碎的、不成片段的思想,从而会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课堂上,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关系、环境之中,才能激起主动的内部活动。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评价中,笔者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评价:

1)鼓励性评价。

2)分层次评价。

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设以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分层次评价指导。

教师只有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会取得进步,同时注意给予积极的评价,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发展,并最终使学生发展成为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新时代的接班人。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出,英语思维的训练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相比在提升中学生整体的听说方面有明显的效果,而在读写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王乐平。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 IELTS 2009-2010 Edition, KAPLAN Publishing

[3] 维基百科“Bicycle”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826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