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蛙精选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莫言小说蛙精选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莫言小说蛙【第一篇】
关键词: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魔幻现实主义 人性 文学创作的终极意义
一、文学分类:魔幻现实主义
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写作标准。情节怪诞、突显真实,在荒诞中呈现现实的真实面目,来得更加透彻与深入……
20世纪50年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随即在世界产生轰动效应,成为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诞生至今,在世界文坛上有着全方位的广泛影响。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整合现实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多重经验,并融汇、吸纳美洲本土文学,将幻象与现实、神话与现实相互渗透,大胆借鉴象征、寓意、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文学各种表现技巧、手法,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伴随以鲜明独异的地域色彩为特征。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表现现实生活。
“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1]
二、西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品读解
1982年,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因魔幻现实主义巨著《百年孤独》获得当年诺贝尔文学奖,使西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登上巅峰,成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
《百年孤独》以独树一帜的魔幻主义手法,通过描写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以及人性在其中的淋漓表现。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地球是圆的,像橙子。”
“乌苏娜失去了耐心,‘如果你想发癫,你就自个儿发吧!’她嚷叫起来,‘别给孩子们的脑瓜里灌输吉卜赛人的胡思乱想。’霍・阿・布恩蒂亚一动不动,妻子气得把观象仪摔到地上,也没有吓倒他。他另做了一个观象仪,并且把村里的一些男人召到自己的小房间里,根据在场的人谁也不明白的理论,向他们证明说,如果一直往东航行,就能回到出发的地点。”[2]
《百年孤独》中的小镇马孔多在一百年中, 绕了一圈, 同样是没有起点, 也没有终点,从无到有, 又从有到无。从小说的整体结构来看,小说的主题展现的人性的孤独在时间的循环中得到全面解析――孤独意味着冷漠、消极、贫困、愚昧和落后,还有封闭的社会。针对拉美社会难以改变的怪异现状,作者表达了渴望孤独的拉丁美洲从此一去不复返, 代之以一个崭新、团结而富有朝气的拉丁美洲。
三、莫言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解构
在中国众多同时代及书写时代背景下人物不同命运的同类作家中,莫言以其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独树一帜,也因对人性的真实淋漓表述而获得非凡成功。
莫言最早的魔幻现实主义思想当然来自中国古代的魔幻巨著《聊灾志异》,当后来拉美文学中的魔幻主义作品传入中国时,莫言成为中国作家中借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一个最成功的范例。莫言自己毫不回避马尔克斯对他的影响和启示。他在陈述这种影响时说:
“《百年孤独》、《喧哗与骚动》与中国文学界见面后,面对巨著产生的惶恐和惶恐过后蠢蠢欲动, 是我的亲身感受,别人怎样我不知道, 蠢蠢欲动的自然成果就是使近两年的文学中出现了类似魔幻或魔幻的变奏。”[3]
莫言在早期的代表作《红高粱》系列里,整体上的魔幻现实主义构思充分展现,如同《百年孤独》一样,魔幻现实主义的架构一脉相承:“高密东北乡”,莫言的故乡,作品中悠久的历史、肥沃的土地、先人的传说也被糅合而成了一个神话的世界,让人的生活、人的命运在神话的氛围中展开。
“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的退化。”[4]
《红高粱》中,真实纯粹的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更多可以看到的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化背离的人性回归。在谈及《红高粱》时,莫言表述了对传统道德人性禁锢的痛恨:
“小说中奶奶和爷爷的‘野合’在当时是弥天的罪孽, 我之所以用不无赞美的笔调渲染了这次‘野合’ , 并不是我在鼓吹这种方式, 而是基于我对封建主义的痛恨, 我觉得爷爷和奶奶在高粱地里的‘白昼宣淫’是对封建制度的反抗和报复, 极度的禁欲往往导致极度的, 这也是辩证法吧! 。”[5]
大陆作家中,莫言是第一个以如此大尺度、大规模描写“”的当代作家。当然这种是以出离的魔幻方式呈现。《丰乳肥臀》中,上官金童拥有成人的身躯、婴儿的思想;上官领弟接受鸟儿韩的帮助,却又身中邪气,居然变幻成能洞悉过去与未来的鸟仙;张天赐具有引领死人回乡的本领;国营农场里的养鸡场场长龙姑娘是狐狸精变的。这些人物渗透到现实中去,给现实造成一种魔幻神秘的氛围。作者还赐予所有的事物以魔幻般的生命,沙月亮身上的那块皮肉被削了下来:“那块皮肉很快地从伤口上跳下来,往草丛里钻。”[6]女军医将受伤的马排长眼球摘下随手一扔,“那只眼球在泥土上噜噜转动着,最后定住,仇视地盯着我们”。[6]
《檀香刑》写作风格集中地体现了魔幻式语言和狂欢化叙事的调子:钱丁的本相是白虎、赵甲的本相是豹子、袁世凯的本相是一只大老鳖;魔幻现实主义的描述手法让故事情节更加离奇曲折,让真实人性更加生动感人。《檀香刑》尤其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赵甲这一集恶魔、人渣、杀人机器于一体的刽子手形象――他充分展示出那个黑暗社会的罪恶,表现出深刻的人性异化主题。赵甲杀人前双手会变成火炭一样通红,以致浸入水中会冒出蒸汽……
“他身上散发出一股凉气,隔老远就能感觉到。刚住了半年的那间朝阳的房子,让他冻成了一座坟墓,阴森森的,连猫都不敢进去抓耗子……”[7]
《生死疲劳》中,套用了佛教里的六道轮回的故事,地主西门闹一生勤勉、待人宽厚,靠智慧与勤劳致富,但是却因为是地主而被枪毙。在不断地向阎王控诉后,阎王让他转世六道:变驴、变牛、变猪、变狗、变猴、又变人……最后终究让他认识到人性中循环往复的丑恶与扭曲,而人性中的真善、道义一面在扭曲压抑人性的荒唐时代终究归于湮灭。《生死疲劳》通过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完成了对中国20世纪半个世纪土地问题和农民命运的一次重新讲述,并创造出了中国人人性经验中的文学史诗性篇章。
“冤枉!”
“我喷吐着腥膻的油星子喊叫:冤枉!想我西门闹,在人世间三十年,热爱劳动,勤俭持家,修桥补路,乐善好施……像我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大好人,竟被他们五花大绑着,推到桥头上,枪毙了……我不服,我冤枉,我请求你们放我回去,让我去当面问问那些人,我到底犯了什么罪?”[8]
诺贝尔文学评审委员对莫言的评价是:以魔幻现实主义融合民间故事、历史和现实。这一点在其后期的代表作《蛙》中全方位展现。《蛙》同样表现了魔幻主义在现实社会的反讽投影。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的姑姑的故事,姑姑起初是接生,抗击封建社会遗留的接生婆给产妇造成的伤害,迎接每个生命的到来,而后是计划生育,迫使生命夭折。这两个事业呈现极其怪诞的魔幻主义效果。晚年,反省的姑姑通过泥塑送子而救赎,最终正视生命的高度、体味生命的价值。《蛙》以魔幻色彩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成就了莫言近年的写作巅峰。《蛙》中“姑姑”对“我”说过一段话:
“为什么人类的始祖叫女娲?‘娲’与‘蛙’同音,这说明人类的始祖是一只大母蛙,人类是由蛙进化来的,那种人由猿进化来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9]
四、结论
作为华文作家的代表人物,莫言的获奖有着深刻的内外因的结合。外因自然是整个华语文化世界特别是中国大陆在多年偏离世界主流发展方向回归后,历经三十年的文化创造积累获得了世界认同;而内因我们应当明晰地看到,正是莫言先生作品中对人性这一亘古不变的真性情的执著追寻获得了诺贝尔评委们的一致认同,这次获奖实至名归,不应有任何杂音。
参考文献
[1] 阿莱霍・卡彭铁尔。卡彭铁尔作品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2]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北京:北京新经典文化出版社,2011.
[3] 张卫中。论福克纳与马尔克斯对莫言的影响[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1).
[4] 莫言。红高粱[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1.
[5] 李国。欲望化的历史叙事――莫言小说创作的三向维度[J].中国学术期刊,2010,6.
[6] 莫言。莫言精品集・丰乳肥臀[M].上海:作家出版社,2006.
[7] 莫言。莫言精品集・檀香刑[M].上海:作家出版社,2006.
[8] 莫言。生死疲劳[M].上海:作家出版社,2006.
莫言小说蛙【第二篇】
一、活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要想学生“主动求知”,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主动求知”的情境,给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有效学习。比较直接的方式就是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
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我首先和学生一起回忆一年级学的《乌鸦喝水》一课,聪明的乌鸦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又活起来了。接着引入本课:“今天又有一只乌鸦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呢?让我们快点来认识它吧。”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
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有的课文想象力丰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质疑、游戏等手段来创设情境;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桥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完成任务。比如音乐熏陶、画面再现、角色扮演等等。教师可经常引导学生说一说、读一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画一画、动脑想一想,或者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莫高窟》一文介绍了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那精美的彩塑壁画。但学生对莫高窟了解得很少,彩塑的神态各异、壁画的精妙绝伦,若仅仅透过语言文字,学生就很难感受到其艺术魅力,就很难产生学习热情。针对这一问题,我从网上搜集了有关莫高窟的图片、资料,并制作了课件。课堂上,当我和学生们谈论到这里的彩塑时,就提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谁能根据课文介绍,结合自己的想象,把那些彩塑的神情给大家演一演?”顿时,学生个个高举着小手,那样子是要把手伸到我的面前呢!学生们积极投入的表演,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大家对神态各异的彩塑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标新立异,放飞心灵,展现自我
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拘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辩论中,思维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感悟第四段中所描写的小青蛙对荷叶的喜爱、感激之情,我让学生想象:如果没有了荷叶,小青蛙会怎样呢?这时,一些平日里害怕回答问题的同学也把小手高高地举起来了。一种成就感涌上我的心头,微笑荡漾在我的脸上。有的学生说:“如果没有荷叶,小青蛙就没有唱歌台了。”有的说:“如果没有荷叶,小青蛙会失去快乐。”还有的说:“如果没有荷叶,小青蛙会很伤心,那它就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就不会唱歌了。”
按照备课思路,我该马上总结,并引导学生用感激、高兴的语气去朗读这一段。可这时,我班洪吉却高举起小手,并郑重其事地说:“老师,我不是这样认为的!”“那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吧。”洪吉说:“没有了荷叶,小青蛙可以把草地、石头当唱歌台呀!”
莫言小说蛙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莫言;生育;蛙;寓意;审视
一、生育观念
小说以《蛙》为题,具有极大的寓意和深意。“为什么婴儿刚出母腹时的哭声与蛙的叫声十分相似?为什么我们东北乡的泥娃娃塑像中,有许多怀抱着一只蛙?为什么人类的始祖叫女娲?‘娲’与‘蛙’同音,这说明人类的始祖是一只大母蛙,这说明人类就是由蛙进化而来,那种人由猿进化而来的说法完全是错误的…” [1](P223)
青蛙在文中出现过多次,如陈眉寻找儿子时,一遍又一遍地写青蛙遍地都是;姑姑在典礼上被青蛙吓晕;姑姑被青蛙追命……这些情节到底赋予了什么样的蕴含?文中的“我”多次说到,蛙是当地的图腾,多子的象征;“蛙有着旺盛的生殖能力,犹如过去一个时期的民间。在提倡有人便有世界的年代,‘蛙声’随处可听可闻,忽然,因为某个自上而下的声音,嘹亮的啼哭戛然而止。” [2]
在文中“蛙”是一种隐喻,一种象征,它表面上指的是娃,而更深的隐喻是女娲――人的生育问题。用蛙借指人的生育问题,造成了文意的陌生化。蛙是生育的象征。蛙的背后是东北乡人的生育史和他们内心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了他们深受毒害的灵魂。当地有一种蛙的图腾,表明人们对生育的崇拜,在当地人们的心中,生活的目的最终指向的就是生孩子。当地的风俗也是如此,一直以来娘娘庙的香火十分旺盛,各地的人都来参拜。尽管中被夷为平地,但后反而更加兴盛。当地人为了拴一个娃娃,不惜花大钱,在他们看来,花的钱越多心越诚。蛙是多子的象征,人们都祈求多子多福。因此蛙的背后,既有作者的赞扬,更有深深的批判之意。
二、民族灵魂与文化的审视
莫言的长篇小说并不是“全景式”或“史诗性”的描绘,他着意于捕捉一段历史的片段或本质并通过荒诞的意象、夸张的行为和艳丽多彩的画面来展现一个非理性的现实。长篇小说《蛙》更倾向于对现实的真实书写。在文中作者直面现实,向人们揭示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从而展现出了扭曲的历史下人们的丑恶心理。
莫言在《蛙》中描写了一群无聊的围观者,他们的灵魂是麻木的。比如当王脚的儿子王肝劝他做男扎时,王脚大骂王肝并追打他,“爷俩团团旋转,仿佛推磨。围观者甚众,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引起一阵阵笑声。”[1](P59)尽管作者没有写出他的愤怒,但“甚众”、“煽风点火”、“阵阵笑声”,足见作者的鄙夷之情。再如,在姑姑逼王仁美出来那章中,描写到“工作队的车,停在我岳父家门前。村里人凡是能走路的几乎全都来了。连得了风瘫、口眼歪斜的肖上唇,也拄着拐杖来了。” [1](P126)作者只用三言两语便勾勒出了这群看客的丑陋嘴脸。
然而,有些看客并非完全麻木,他们还有感情,还会感动,还有一丝同情心,当姑姑去东风村为张拳做男扎时,张拳让三个女儿演苦肉计又哭又喊,使得“围观的女人们,有许多流了眼泪”。作者对围观者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是对鲁迅精神的继承,体现了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忧虑。
对于围观者,作者并未表现出极大的愤慨。然而对于中人们的行径,作者的褒贬之情却显于笔端。“批斗县委书记杨林的大会,因为参加的人数太多,无地可容”,简单的一句话却刻画出了当时的可怕与人们的疯狂。在批斗中,人们的丑恶心理得以全面显现。黄秋雅的诬告,纠察队员的猛烈压制,红卫兵的疯狂,姑姑为了保全自己竟然诬告、打击老院长……在那个荒唐的年代人们已出卖了自己的良心,正如文中所说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创造力,也蕴藏着邪恶的想象力。批斗中的揭发满足了人们变态的心理,他们在别人的“坦白”与隐私中满足着内心的淫欲。在《蛙》中批斗大会成为东北乡的邪恶节日,人们只是当作节日,而忽略了其中的罪恶。对于这群疯狂的人们,作者以报复的心理让他们落入了冰冷的水中。
莫言在文中涉及了一个极为敏感的题材――计划生育。作者写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府在计划生育问题上所做的努力,人们只注意了它取得的巨大成果,而忽略了它的手段与过程。同样,作者在这个问题背后隐含了另一个问题――封建文化痼疾的毒害。
计划生育这个问题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方面是政府的误导,那些认为人越多越好的观点助长人们多要孩子的风气。尽管政策改变了,但人们还是偷着生、抢着生,这就有更深刻的原因了。张拳为了让妻子生出第四胎,不惜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拼命,当他无法再抵抗下去不得不让其妻子流产时,便“蹲在地上,双手抱着头,呜呜地哭着说:‘我张拳三代单传,到了我这一代,难道非绝了不可?老天爷你睁睁眼吧……’”[1](P107)还有,王仁美为了要一个男孩,竟让人偷偷地取出环来。更有甚者,陈鼻为了要个儿子,费尽心机,与工作人员“斗智斗勇”,尽管让妻子王胆生下了二胎,但却是个女孩,“陈鼻垂然颓首,仿佛泄了气的轮胎。他双拳轮番击打着自己的脑袋,痛苦万端地说:‘天绝我也……天绝我也……老陈家五世单传,没想到绝在我的手里……’” [1](P174)从此陈鼻走向堕落,终日沉迷于酒色之中。
作者用血的事实、死的代价向我们呈现了一幕幕生育悲剧。这些悲剧产生的根源是那些几千年来一直毒害人们的文化痼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重男轻女”。因此,作者更多的是对这种文化的批判。目不识丁的农民也好,还是妇女、儿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都深受其害。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在《阿Q正传》中就有对这种思想的批判,就连一无所有的阿Q,也忽然觉得“不错,应该有一个女人,断子绝孙便没人供一碗饭,……应该有一个女人,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5](P499)八十年后的今天,莫言延续了鲁迅的批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他把笔触深入到了当下社会,文中那个牛蛙养殖厂,实际上是一个“代孕中心”,当代人终究未能摆脱这种封建文化痼疾的毒害。作者在其他作品中也有论述,《丰乳肥臀》中写了一位具有博怀、巨大承载力的伟大的母亲。然而,她为了传宗接代却到处“借种”,这是封建道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畸形结果。这其中隐含了作者深深的隐忧和批判。
在《蛙》中写到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生育问题。作者写到了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残暴与血腥,这是以往作品中从未出现过的。这表明作者以一种公正的态度来对待历史:没有人可以否定计划生育的功绩,但也不能掩盖其中的罪恶。作者以知识分子的眼光来审视历史和个人,敢于面对现实。作者还写了一个由计划生育带来的社会问题――“黑孩子”。这个人人都知道,但人人又都不愿意提及的问题,被作家毫不迟疑的揭露出来,像揭起了人们身上一块未痊愈的伤疤,让人们隐隐作痛。作者以清醒的态度来面对历史,似乎在告诉我们:历史问题不能回避,沉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蛙》触及了中国五六十年代乡村女妇产科医生的经历和灵魂,是作者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深处的长篇力作。
注释:
[1]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甫跃辉。蛙声十里,声声惊人[J].作品与争鸣,2010,(1).
[3]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王小波。黄金时代[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莫言小说蛙【第四篇】
莫言,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县,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80年以一系列充满“怀乡”以及“怨乡”等复杂情感的乡土作品崛起,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8月,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莫言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体。”
名人评价
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审评委马悦然评价莫言说:“莫言非常会讲故事,太会讲故事了。他的小说都很长,除了在《上海文学》发表的《莫言小说九段》。”“我感觉他写得太多了,他的书如果只有现在的一半厚就更好了。”他还曾亲自对莫言说:“你的小说太长了,你写得太多了。”莫言幽默地回答:“我知道,但是因为我非常会讲故事,只要开始了就讲不完。” 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认为,莫言是中国作家中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
研究中国文学的著名教授霍尔德·戈德布拉特曾将莫言的作品翻译成英文,他还将莫言与狄更斯相提并论,说这两位作家的作品都很宏大、大胆、风格华丽、神奇、有力,而且都传递了道德信息。
阎连科:这是对中国文学30年大发展的肯定,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这表明了中国文学乃至亚洲文学的提升。这个奖项对莫言来说是公正的,他的作品多,并且优秀,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何向阳:莫言创造力旺盛,想象力丰富,每部作品都不重复,具有探索精神,是不断挑战自我的作家。从《红高粱》到《丰乳肥臀》,再到《蛙》,莫言一步步走来,他一直在写故乡的亲人。他的作品始终贴近土地,他是一个忠诚于故乡和文字的作家。
张 宇:莫言获奖是众望所归。像王蒙、莫言、余华、阎连科这些作家,不管哪一个获奖都不会让人吃惊,他们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
韩少功:这是中国大陆作家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对中国文学的肯定,是一个好的起点,也鼓励了众多中国作家,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学的善意表达。当然,也不要把这个奖看得太重,最重要的还是作品本身。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学越来越有力量,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中国文学要想进一步得到世界的认可,还需要好的翻译,只有好的翻译越来越多,才能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认可中国文学。
苏 童:莫言获奖是中国作家的成功,也是文学、文本以及他个人文学特质的成功。诺贝尔奖的评委都是专家,以前总有人说“诺贝尔文学奖”带有政治性,我看未必是这样,这次莫言就是以纯文学性的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书完全可以跟大师的作品平起平坐。
相关故事
1.酷爱阅读。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
2.书架上只剩经典。谈到阅读,莫言说,现在的书太多了,但是他基本只读经典。“我这两年一直在书房里做减法,每年会清理一批书送给一些学校,现在书架上就剩100多本书了,都是经典。比如,中国几部古典小说,鲁迅、托尔斯泰的作品。我觉得有这些书就足够了,因为每次拿起一本书来,还没有读一半就被别的事情打断了,等下一次拿起来,又把前面的内容忘掉了。我觉得越是经典的书越耐得住重读。”
3.孤独是一种财富。莫言在很多地方重复过一句话:“海明威曾经说过,‘不幸的童年是作家创作的摇篮’。”莫言常说,饥饿与孤独是他创作的财富,其实莫言童年时正是中国最困难的时期,饿得面黄肌瘦、被生活折磨得痛苦不堪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最后饿成作家,特别是像莫言这样有名作家的,屈指可数。他的不幸,也是他的财富。
4.面向苍生,背对文坛。莫言曾说:“背对文坛是我对自己精神上的提醒。不要被文坛的名和利控制了自己、左右了自己。应该知道作家最神圣的东西是什么,作家应该追求的是什么,这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并不代表一种行为。”
5.写作源于生活。《蛙》是莫言的代表作,小说通过讲述一位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既反映了乡土中国60年的生育史,又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这部作品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长篇力作。他说,触发自己写这样一个故事的动因并非因为其敏感,而是人物——“生活中一些人物感动了我,触动了我的心灵,引发了我的创作冲动。我是先被人物感动,然后才去关注事件的。”这部小说中“姑姑”的原型,是莫言大爷爷的女儿。莫言想以姑姑为原型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由来已久,以前也在一些中短篇里写到过一些,而这次的出手,莫言称之为“算总账”。
6.媒体上很少露面。2011年茅盾文学奖的获奖名单出来后,其他获奖者在接受采访时,莫言正悄悄地待在山东高密老家的村子里,记者几乎找不到他。他说自己不是低调,也不是不看重茅盾文学奖,只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对作家来说,写作是最难的,但也是不可控的,写完了之后读者买不买,能不能得奖,就不是作家能决定的了。”
7.谦虚。尽管作品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和声望足以让莫言骄傲,但他仍然常常怀疑自己配不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号。有时候,他会说自己是个写小说的,甚至不太愿意用“小说家”这样的字眼。他的谦虚不是表象,更非伪装,只有对自己、对他人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的作家才会这样谦虚。莫言曾说:“不能因为名声大一点儿就目空一切,应该对别的作家、别人的作品持有尊敬的态度,不是伪装,而是发自内心。只有看到别人的长处,你才有可能进步。如果把自己的作品看得比谁的都好,那这个作家也就到此为止了。”
8.获奖不能代表什么,将会继续努力创作。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表示,“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但是我觉得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我认为中国有很多优秀作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被世界认可。接下来我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我会继续努力。”
相关链接一
莫言获诺贝尔奖引发三大思考
孙丽萍
以书写山东高密乡村形成鲜明文学风格的中国著名作家莫言,于2012年10月11日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次标志中国当代文学进入世界主流社会视野的重大文化事件,也给中国当代文学如何融入世界以许多启示和思索。
毋庸置疑,中国已经拥有包括莫言在内的不少世界一流作家,但中国文学与世界的交流还是存在不小的障碍。莫言此次获得最受关注的世界文学奖项是一次奇迹般的突破,但中国文学要真正走向世界依然任重道远,作品必须善于触动灵魂、书写人性、摒弃浮躁、关注现实,还要通过翻译努力跨越文字和文化的围墙。
中国文学应该关注现实,书写灵魂
长期居于世界文坛一隅的中国当代文学如何为世界做出贡献?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赞扬莫言的文学作品发人深省,并评论说,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
许多评论指出,莫言在《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中,以乡土中国为原型塑造了一个充满生命张力、寓言式的而又充满深厚历史感的世界。
《收获》杂志执行主编程永新说,莫言诡谲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力令人赞叹。他更以持续30年的丰盛的文学创作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
莫言的想象力从来不脱离现实: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蛙》通过一个乡村妇科医生来反思计划生育、代孕生子等社会问题;《檀香刑》则通过描写暴力、酷刑和苦难,警醒世人抑制贪欲和邪恶的人性。
莫言不回避黑暗和丑恶,他通过写作来解剖人类灵魂,认为“只有跟恶和平共处,善和美才可以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莫言还曾多次表示“作家要写灵魂深处最痛的地方”。
在巴金故居纪念馆副馆长、文学评论家周立民看来,“莫言的贡献在于,他从《红高粱》开始,就在寻求讲述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方式。他始终没有从当代中国的现实中退场。”而缺乏对现实的关注,正是不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软肋。
拒绝浮躁的写作态度
今年57岁的莫言小学辍学,1981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踏上文坛。30年来他的写作态度始终如一:摒弃浮躁世界诱惑,潜心文学创作。
与莫言相识20多年的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形容,无论是当年初登文坛的腼腆少年,还是后来名满天下的著名作家,莫言“始终低调,窝在山东老家的乡村里写作”。
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上,对于微博,莫言直言,“我经常在睡不着觉时,闭上眼睛想象:此刻的空中有数以万计的短信、微博,在不断地覆盖。上亿人都在写微博,将来谁的微博能够留下来?绝大多数微博都是写作者自娱自乐、自我膨胀的产物。”
与一些作家热衷于网络曝光率、关注度和点击率相比,莫言始终保持着一个写作者的本色和对文学的虔诚。
中国文学需要翻过“翻译围墙”
程永新指出,莫言获得诺奖,将大大鼓舞与刺激中国作家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回顾历史,鲁迅、沈从文都曾经离诺奖很近。但不可回避,“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汉语的特质,还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中国文学与世界的交流还是存在不小的障碍”。
事实上,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批世界一流的作家,在世界上也享有广泛声誉。王安忆、王蒙、北岛、欧阳江河、苏童、余华、格非、贾平凹等众多作家正在让中国当代文学不断前行。
“中国文学一直在进步。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要说不足,我们缺少强大的哲学背景,还缺少一点宗教情怀。”程永新说。
但唯一令人忧虑的是翻译会成为阻隔中国文学和世界联系的围墙。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认为,莫言此次获奖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他笔下的乡土中国吸引西方文学界和读者。二是因为莫言的作品已经被大量翻译成世界各种语言,不仅仅是英语,还包括很多小语种,在西方的传播比较广。
以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地瑞典来说,莫言就有三部代表作被西方汉学家陈安娜翻译出版,分别是:《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生死疲劳》。“中国当代虽然有许多像莫言一样的优秀作家,但他们的作品往往很少被以精妙的翻译传播给世界各国的读者。”
史领空期待,随着莫言的获奖,世界将把目光到更多的中国当代作家身上。这也会激励更多外国翻译者、作者翻译介绍中国的文学作品,这对于中国文学真正走向世界意义非凡。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出版界、文化界等方方面面也应该增强文化交流意识,推动更多中国优秀当代文学作品走向西方读者、走向世界。
(选自2012年10月12日《新华日报》)
相关链接二
莫言 ——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
桔 梗
由于童年大部分时间在农村度过,莫言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的影响。幼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成为莫言荒诞小说的材料。如《十三步》中出现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红树林》实现了小说题材的时空转换和创作方法的探索更新。莫言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是其最大特色。张大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曾说:“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莫言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对于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强悍的民风与凛然的民族正气的混声合唱”,振聋发聩。冯牧文学奖评委曾评价说,他用灵性激活历史,重写战争,张扬生命伟力,弘扬民族精神,直接影响了一批同他一样没有战争经历的青年军旅小说家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战争”,使当代战争小说面貌为之一新。
莫言的《蛙》则折射出中华民族在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以一位乡村妇产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为线索,重点回顾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刻变化与影响,以多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
莫言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国内影响较大,在国际上也已享有盛誉。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对其评价称:“您以有声有色的语言、对故乡山东省的情感、反映农村生活的笔调、富有历史感的叙述,将中国的生活片段描绘成了同情、暴力和幽默感融成一体的生动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