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范例【热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04636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生涯人物访谈报告范例【热选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第一篇】

威廉姆斯姐妹就像是父亲老威廉姆斯送给网球界的礼物,两人统治女子网坛已经超过20年。威廉姆斯姐妹在加利福尼亚州小镇康普顿度过童年,理查德保护姐妹俩免受外界的影响,并向她俩灌输了追逐远大梦想,立志成为世界最佳女子网球选手。

这也是大威接下来所做的。职业生涯至今,大威赢得了49个单打冠军,

22次双打冠军,总参赛场次的战绩为929胜178负。她还是7届女单大满贯冠军得主,4次夺得奥运会冠军,目前在WTA单打世界排名中列第十二位。

遗憾的是大威在迈阿密公开赛半决赛中被孔塔淘汰。有媒体报道大威与父亲分享胜利喜悦的感人瞬间,不过,更多人将她视为一位实力相对较弱的挑战者。人们不太关心大威接下来的比赛。

大威没得到应有的尊重。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大威都是非洲裔美国女子网球选手的代表人物。对于这一点,她的妹妹塞雷娜・威廉姆斯永远不会忘记。 大威(后)是妹妹小威的坚强后盾。

过去多年以来,无论经历职业生涯的高潮抑或低谷,小威在无数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总是坚持告诉公众,她的姐姐才是创造威廉姆斯时代的那个人。

今年1月份,小威在澳网决赛中击败姐姐夺冠。赛后,她动情地说:“如果没有她,我不可能赢得23座大满贯冠军。如果没有她,我什么都不是。她是威廉姆斯姐妹存在的唯一理由。”

每当谈到威廉姆斯姐妹时,人们似乎经常忘记这一点。虽然姐妹俩年龄只相差一岁,不过,大威率先成名,为妹妹进入职业网坛铺平了道路。

虽然威廉姆斯姐妹并不是第一位统治体育界的黑人女性,但她俩的经历让人们意识到种族主义和偏见在网坛依然存在,有时甚至会有球迷为之摇旗呐喊。

今年的澳网,大威成为历史上进入半决赛年龄最大的女选手。出于对网球运动的热爱,已经36岁的大威仍然在赛场上拼搏,与职业生涯最大的敌人对抗。

人们经常忘记大威作为一名网球运动员所需要付出的勇气。她不但被诊出患有运动性哮喘,还患有干燥综合症,这是一种自发性免疫疾病,可引发疲劳、疼痛、肿胀和导致身体衰弱的关节疼痛。大威从未试图隐瞒或逃避疾病,她在2014年接受ESPN杂志采访时,谈到了自己的身体障碍。

大威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意识到我仍然可以打比,但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像个女超人那样训练和比赛了。我仍然可以参与竞争、赢得比赛,不用像过去那样给自己太大压力,挑战身体的极限。对我来说,打比赛的意义在于享受它带给我的快乐,无论面对什么情况,我都会昂首挺胸,无论比赛的胜、平、负。”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第二篇】

关键词:团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校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了多种探索,开设了课程并初步形成了教学体系。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服务精神和协作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职业生涯发展中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中,引入“团队”概念,加强团队精神培养,有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有效地规划职业生涯。

一、团队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所起作用分析

1.学生团队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的培养并非朝夕之事,应重视平时之功。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引入“团队”概念,引导学生自行组建团队,指导学生团队适当开展团队活动,要求学生做到守时、投入、尊重、合作、倾听,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使他们具有更强的合作意识和进取意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做好铺垫。

2.学生团队的建立有助于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的,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而学生身处团队组织中,受到团队目标和团队责任的引领,更容易化被动为主动,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认识、职业探索、生涯规划与实施。学生还可以通过不同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影响,帮助个人提高认识、开阔思路,进而带动个人的生涯规划进程。

3.团队压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生涯规划起到带动、督促作用

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认识自我、探索职业、生涯决策、规划实施到反馈提高,周而复始,每个环节都有细致的工作要完成。团队压力源自团队的共同约定,对每一个成员产生约束力,使其服从团队利益,为共同的目标而行动。在课程教学中,团队压力可以带领成员共同完成生涯规划的各项工作,对成员个人的生涯规划起到很大的督促作用,带动成员个人的生涯规划进程。

二、团队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华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采用了多种方法组织教学,除课堂理论讲授外,大量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素质拓展、实践走访、视频分享、报告评估、总结分享等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而“团队”作为主要实施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就团队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试举几例。

1.不断强化团队意识,在“破冰”中组建团队

组建团队来展开课程学习,是部分大学课程正在进行的尝试。以帮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也需要他人给予协助,很适合以“团队”方式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体验。组建团队时可以采用“破冰”的方式进行教学,特别是在第一堂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不太熟悉的时候。“破冰”指的是培训当中一项专业的技术,目的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间隔,特别在户外拓展中,成功的破冰是整个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

2.开展团队素质拓展,在体验中凝聚团队

团队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贯穿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除了团队的组建,更需要在组建之后不断给团队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使学生在体验中逐步凝聚成一个真正的团队。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专门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团队素质拓展,结合职业生涯发展和职场环境的要求,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刻“体验”。团队素质拓展的实施遵循“导人—体验一解决问题和建立信任-反省-总结”的模式,使学生“体验-提升-再体验-再提升”,不断强化学生对所在团队的归属感和对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解。

3.进行生涯人物拜访,在实践中考验团队

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的,而且要与社会环境、行业发展、岗位需求相结合,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设置社会实践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调动学生参与、考验团队协作的绝佳机会。

4.注重共同承担责任,在评价中提升团队

如果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组建了固定的学生团队,设置了团队活动的环节,那么成绩考核可以考虑对团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生涯人物访谈”实践活动实施团队整体评价。在此环节中,每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只有一个共同的分数,这个分数将占学生课程成绩的30%,教师团队从严对各团队提交的实践报告和课堂汇报交流进行评分。

三、团队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大学课程以讲授式的教学为主,大多数学生较少接触到以团队为单位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而团队学习的体验式、互动性、实践性,恰恰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形式。通过团队学习,我们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赋予一些有别于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了他们学习热情。

2.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虽然说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过对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而言,只要课程教学设计合理,实践内容安排得当,学生的团队精神是可以得到提高的。从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交流分享和对课程的书面反馈意见来看,多数学生印象最深的课程内容基本上都集中在两项团队活动——团队素质拓展和生涯人物拜访,多数学生收获最大的方面就有团队精神的提高。

3.敦促学生制订和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规划不够系统、半途而废、无法付诸实施等情形。而团队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将有助于缓解这些情形。学生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认识自我,探索职业,提高生涯规划意识。

四、团队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反思

“团队”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从我校开设的生涯规划课程来看,“团队”的运用在许多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1.进一步发挥学生在团队中的自我管理作用

“团队”在教学中的运用,基本上是以课程和教师主导实施的,而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则需要调动起来。我校课程教学中大量采用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对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有较明显的帮助。不过,课程的相当一部分团队活动或社会实践环节是由学生自行组织、课后完成的,教师是对这些环节的把关就稍显不足了,如:学生的参与率高不高、参与程度如何等。

2.进一步加强教师对团队的互动指导

无论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要求,还是充满体验式、互动性、实践性的团队学习模式,都强调了师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团队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则对教师参与学生团队的互动指导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学生对课程的书面反馈意见来看,渴望与教师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是学生希望课程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是讲授,而要在完成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更多地考虑与学生形成互动。

作者简介:

张思慧(1984-),男,广东揭东人,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辅导员、团委书记,助教,本科。

参考文献:

[1]谢珊,马强,陈丽冰。“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运用[J].高教探索,2007(3).

[2]王政忠,雷蕾,侯永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

[3]徐雅颖。浅析团队在大学生生涯规划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0(5).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第三篇】

关键词汶川地震 网络新闻评论 类型 文风

去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级特大地震,举世震惊。在地震发生后,世界目光聚焦四川,新闻媒体的地震报道让人目不暇接。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评论数量也非常庞大,本文试以区别于一般传统媒体的网络媒体为主,分析此次汶川地震报道中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型、文风。

一、汶川地震报道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型

综合此次汶川地震的网络新闻评论,有关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型,大概可以按两个标准来划分。

第一,按照评论的主体来分,可以分为编辑评论、专家评论和网民评论。

编辑评论即由网站或与网站相关的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或者网站的特约评论员所撰写,代表整个网站的立场和观点,类似于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比如5月13日红网刊发了作者胡建兵的评论文章《应急机制迅速启动,灾民请放心》,作者古洪庆的评论文章《汶川地震,让我们看到中国的应急速度》。6月10日,人民网刊发了作者蒋萌的评论文章《震灾中,“80后”“90后”是好样的!》等等[1],此类新闻评论文章,作者代表了整个网站的立场,直接地给出了判断,旗帜鲜明的进行了分析评论。

专家评论是由网站邀请的各领域专家学者对新闻事件发表的评论。这里所说的专家,主要是指对某一领域或问题有专门研究的人士,并不仅限于专业的研究人员。专家评论既可以由专家来撰写,也可以是由网站采访并撰写,还可以采取与专家与网民直接的交流,如在线访谈、聊天室嘉宾座谈等形式。比如6月11日10点16分,新华网刊发记者车玉明、程云杰、李骥志的评论文章《汶川地震带来的6个启示:城市应当有紧急避难所》[2],文章在为逝者哀痛的同时,思考了公共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危急关头的紧急避险知识、突发灾难后的保险赔付等六个问题。6月1日,陆航团一架救援直升机失事,近两万人搜寻了十余天才找到失事飞机残骸,新浪网于6月16日,邀请从地震灾区归来的一线记者,中央电视事频道记者邓新力和李际,新华社记者唐师曾做客嘉宾访谈,讲述了陆航团如何在气象恶劣的灾区超负荷坚持进行救援工作,直升机失事后进行搜救的巨大难度等,并与新浪网友进行了交流。通过亲历者和专业军事记者的讲述,网友们被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救援不幸遇难的邱光华机组深深感动,被那些冒着不断滑坡、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不懈搜寻战友的官兵们深深感动。

网民评论就是由网民发表的各种形式、各种方式的讨论和意见,既有一两句话的简短评论,又有上千甚至上万字的长篇大论。与编辑评论和专家评论的相对权威性有所不同,网民评论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自由性。在这次地震灾害面前,全国同胞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举国上下团结一心。虽然一直以来,网民的学历层次、知识水平和个人素养参差不齐,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也是各式各样,有的激进,有的保守,很难有一致的时候。但在这次的地震新闻评论上,几乎所有的网友都展现出善良、识大体的一面,很多网民呼吁捐款捐物,充当志愿者,并在网络上一呼百应。在搜狐网的四川地震图片感动瞬间栏目,截止到去年6月17日,网友的原创评论达42380条。在搜狐新闻《四川发生级地震 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震感》的新闻后,网友的原创评论更是多达864759条[3]。

其次,从网络新闻评论的载体来分,可以分为网络新闻评论专栏、网民即时评论、网络论坛三种。

网络新闻评论专栏主要是指网民在网上发表的评论文章,有一定的长度,能独立成篇,就像报纸的言论专栏。这类评论文章是网民通过浏览网络媒体上所报道的重要新闻事件,或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就事说理,提出一些看法。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红网的“红辣椒评论”,千龙网专门推出的《网络传情 守望灾区》抗震救灾评论集。这些文章,涉及普通的救灾细节、感人事迹、个人反省、民族意识、国家形象等等,有点有面,有通俗有深入,丰富全面。

网民即时评论是指网民在浏览新闻时对某条感兴趣的新闻迅速作出回应,长短不限,一两句者见多,这种形式是报纸上没有的。新浪网在每一条新闻后面都有“发表评论”的链接,可与所阅读的新闻实现传受二者的及时性互动。截止到6月17日,在新浪网关于地震报道的新闻后,相关的留言数量为3093722条。在《察看北川中学废墟拒绝戴口罩》新闻后,新浪重庆网友写到:“有这样的总理,是中国人民之福”,新浪广东手机用户写到:“总理感动人民,人民爱戴总理”,新浪辽宁网友写到:“应该戴上口罩,总理的身体也很重要啊”等[4],这些文字平实、普通,完全是民众的肺腑之言,老百姓对公仆的真情流露。

网络论坛、电子公告栏(BBS)是网民围绕网络编辑已推出的话题各抒己见、讨论交锋、网络新闻评论文章。它们利用网络的互动性特征创造出的新形式,是因特网上功能强大的大众化信息服务,为现实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多元的空间。各大门户网站的论坛在地震期间,发表了大量的主题跟地震相关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在天涯论坛《天涯互助――汶川地震》版块,截止6月17日,共有相关论题200446,总帖数为3158853,一个网友的《以人类的名义,向中国军人致意》的帖子,共有96324人访问,1341人留言[5]。在新浪论坛,一个题目为《一只救了35条人命的搜救犬牺牲了》的帖子,共有166315人点击。

二、网络新闻评论的文风

评论的语言风格就像评论的结构一样,一般也可以说是“文无定法”[6]。从评论的写作来说,长期以来,媒体承担的基本上是单向传播功能,也就是通过评论引导舆论、教育群众的功能。这种“机关报”体制下的评论,也很容易把机关作风和机关语言移植过来。[7]中国当代新闻评论的文风与语言,正在由官话转向民话,在这当中,由于网络媒体的开放、自由等特性,网络新闻评论的文风显得更加的贴近普通受众。个人化的选题、个人化的视角、个人化的判断和个人化的语言增多,凸显出多元的文化和多元的视角。由于是整个民族遇到的巨大灾难,整个地震期间,大部分的网络新闻评论都饱含深情、深晓民族大义,发出的声音大都凝聚着巨大的人文关怀和普世的价值,但其中发生的具体事件,在网络新闻评论则有着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声音。比如“范跑跑事件”。范跑跑原名范美忠,5・12地震发生的时候丢下了学生一个人跑出了教室,并在天涯上发帖《那一刻地动山摇――“5・ 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他的话如重磅炸弹,瞬间在网络引爆,各大网站网友的讨论铺天盖地。

在严肃稳重的新华网,以“范跑跑”为内容的专门评论也多达数10篇,其中有痛斥“范跑跑”的,如《“范跑跑”亵渎“自由”》《不是妖魔化范跑跑,是拆穿伪自由》;也有为其辩护的,如《感谢“范跑跑”讲出真话》[8]。这些评论文章,没有恶意攻击人身,而是针对事情的本身,各自进行了讨论和说明,显得有理有节,从事件上引出了自由言论、理性思考的观点,拓宽了评论的深度和广度。

而在天涯论坛,关于“范跑跑”的评论则对立明显,这也与其大部分作者为普通网友有关,他们的观点直白,冲突激烈。在作者“相信AI”的《支持范跑跑的一些同志,请你们看了之后留回一点口德了吧!谢谢!》的帖子里,作者说,“汶川发生了这样重大的地震,举国上下都很悲痛,而这个时候范跑跑竟还理直气壮的拿本能当幌子,大谈所谓的‘自由’和‘公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让我告诉你吧,什么叫做人性。”网友“doggybread”回复:他的行为没什么好指责的,但是他的思想需要批判!而宣扬这样的思想更是要被猛烈抨击!没什么好维护的!网友“随机存在”回复:姑娘,在表示你的愤慨前请去看看范跑跑的相关原话,一虎一席谈和腾讯网等对他的访谈里面有。另外再多读点书[9]。在名为《本人之愚见――范跑跑之跑跑得对跑得快》帖子中,网友“gxnnhxj”说:他的跑,是人的本性在跑,他的跑,是理智的跑,他的跑,是在为国家的长远计划在跑,难道这样是错的吗?网友“xiaoaoshusheng”回复:一个人nc(网络上关于“脑残”的缩写)可以原谅,太多的人nc那是教育的悲哀。网友“qxmqy”回复:楼主脑袋长包了,问题很严重,赶紧去医吧[10]。网友间的回复和讨论已经开始脱离事件本身,转而直接进行人身攻击和争吵。除了天涯论坛,新浪、搜狐、网易、猫扑等论坛所展开的网友评论大部分也以愤怒的声讨和争吵为主。

这是由于,互联网为网民的自由发言提供了一个浩瀚的虚拟空间。作为一种传播媒体,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自由出入以及匿名性的特点使网民获得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因而评点时事无所顾忌、无话不谈。在文风上表现为个性化语言十足,观点尖锐,并迅速形成派别,各方旗帜鲜明,互相攻击,有少部分能言之有理,平和地进行激辩,大部分则直接宣泄情感,甚至展开谩骂和人身攻击。

三、总结

总之,整个汶川地震报道中,网络新闻评论占据了极其重要的部分,开始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并驾齐驱,这与网络媒体本身的崛起有关。很多事件的讨论都是从网络发起并引起全社会的讨论,如“范跑跑事件”、“敬礼娃娃”、“可乐男孩”等。但是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相比较,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型和文风都显示出不同的特点,一方面,网络新闻评论更自由、更灵活、更迅速,文字更个性化、更犀利、更多样。另一方面,尽管网上信息极大地丰富,但绝大多数的信息的第一来源仍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信息,直接影响着网络新闻评论的范围。此外,网络新闻评论的文字缺乏理性或者偏少理性,易于偏激,这也要求网民提高自身素质,进行自我约束。■

参考文献

[1]人民网

[2]新华网?channel=gn&newsid=1-1-156075

46&style=0

[5]天涯论坛cache.省略/publicforum/content/help/1/

[6]马少华 著,新闻评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43页

[7]马少华 著,新闻评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44页

[8]新华网news.省略/comments/2008-06/12/content_

[9]天涯论坛cache.省略/publicforum/content/help/1/

[10]天涯论坛cache.省略/publicforum/content/help/1/

[11]彭兰著 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2]红网、千龙网、网易、tom网、猫扑网、大旗网等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第四篇】

[摘 要]基于营销职业能力形成的课程综合实践,以营销岗位能力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在每一学期单门课程实训的基础上,采用渐进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和锻炼学生营销实践能力,经过四个学期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实施,使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从懵懂状态到深层次的解读,并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较好地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实施

[中图分类号]G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174-03

1 引 言

近年来,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但市场营销等商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我院市场营销专业是为经营金属材料、汽车、通专用设备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商品的制造类流通业企业培养专门营销人才而设立的,在培养过程别强调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要求从事生产资料商品销售的营销人员除了营销通用能力外还应该具备生产资料商品的识货能力,是营销人才中的专业人才。市场营销专业这种显著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营销理论基础后,更要重视营销技能操作的训练。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有效沟通能力等,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按照营销专业学生营销职业能力递进培养规律,实践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要求,以营销岗位能力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在每一学期单门课程实训的基础上,采用渐进式的教学模式,通过集中教学对学生重复进行各种能力训练,经过四个学期的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实施,使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从懵懂状态到深层次的解读,并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能较好地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2 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建立校内模拟系统

为了降低实训成本,提高实训效果,许多学校都为此而建立了一整套校内模拟系统。营销专业的校内模拟实训系统通常通过建立若干模拟公司来实施。先由老师分组,组成几个“公司”,再将学生分到各个“公司”,然后,针对产品目录表上的商品进行“买”或“卖”。由于没有涉及真正的商品、利润,更不可能面对多变的市场,所以,学生在几天后就变得敷衍了事,根本达不到实训的目的。

成立实验商店

一部分商科类院校为配合学生的实训还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实验商店,通过安排学生到实验商店站柜台,达到学生熟悉产品,培养学生的恒心和耐心的目的。但由于它主要以零售为主,所以实训内容显得过分单一(只是商店营业员的工作内容),难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营销能力。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是:单项性实训多,综合性实训少;静态性实训多,动态性实训少;重技能训练,轻职业素养养成;理解型、技能训练型实训多,工作任务型实训少;实训教学内容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尚未形成系统的实训内容规范和考核标准体系。总之,目前高职市场营销等商科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

3 高职营销专业职业课程综合实践重要性分析

高职营销等商科类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单门课程实践教学、集中一周的校内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但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弊病。单门课程实践教学、集中一周的校内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模拟仿真在校内进行,谈判、沟通、销售等营销业务活动往往是通过学生一方代表销售人员,另一方代表顾客来完成,就连最基本的市场调查也因为交通、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是要求学生设计一张市场调查问卷了事。其优点是实训场地要求不高,一个教室、几台电脑、几张桌椅板凳就能完成。其不足在于买方是模拟的顾客,信息单一,而实际营销工作中要面对真实的顾客,销售过程中情况又千变万化,营销工作岗位所需的市场调查、人际沟通、信息收集和处理、谈判、销售等实战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顶岗实习一般安排一至二学期时间,要求在企业参与生产经营实践。这一实践环节实施到位,其优点有目共睹,但也因为时间较长,受种种因素的限制,会有一些学生“放羊”,找个单位盖章向学校交差了事。无法达到实践目的。

在教学中,我院市场营销专业也采用了以上三种实践教学环节。为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并结合学院的专业教学改革,我们开设了《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营销专业职业课程综合实践在真实的市场和企业环境中展开,直接接触市场、企业、相关产品。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主要围绕市场调查进行,在市场调查过程中同时培养和锻炼沟通、应变、谈判等营销职业能力;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到企业参与经营性实践。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其优点是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触行业、市场、企业,面对真实的、千变万化的市场情况,锻炼营销实战能力。通过四个学期的实战训练,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顶岗实习和就业。

4 高职营销专业职业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实施

营销职业岗位能力要点分析

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具有市场意识、良好的个人素养和专业素质,具备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和组织实施等营销通用能力以及生产资料商品识货能力和业务流程的分析与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专业营销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就业岗位群为工业品销售代表、业务主管,工业品采购主管、市场策划、产品管理等。

基于以上营销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通过对营销专业实际岗位职业能力要点的分析(见图1),细化、分解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的培养环节,通过“认识、做、多做、高效的做”来达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理清高职营销专业职业课程综合实践的教学思路,提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案和考核体系,达到综合实践教学的最佳效果。

项目实施方案、考核方法

在营销实际岗位职业能力要点分析的基础上,分学期渐进式开展教学,见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渐进图。

营销专业职业课程综合实践在真实的市场和企业环境中展开,直接接触市场、企业、相关产品。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主要围绕市场调查进行,在市场调查过程中同时培养和锻炼沟通、应变、谈判等营销职业能力;第三学期侧重在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资料销售流程的掌握;第四学期到企业参与经营性实践。教师全程跟踪指导。

第一学期

学时:60(两周)。

实践项目设置:专业认知;专业调研;客户模拟拜访。实践组织实施:①指导教师组织营销专业培养计划学习与讨论。②教师布置任务,集中讲解要求和重要性;确定主题,布置市场调研内容,要求学生到专业对应的企业实践;调研后进行沟通交流。③拜访准备;模拟拜访:每两位同学一组,角色互换,模拟客户拜访、产品介绍和答疑,教师现场指导、点评。考核方法:面试+笔试(调研报告)。(备注:如果未到实际企业调研,一律作不及格处理。)教学目标:使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训练与人沟通能力;就大一学生而言,同时是人生历练,增加社会经验,以丰富阅历;明确学习目标,进而制定出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

第二学期

学时:60(两周)。实践项目设置:问卷设计;实地调研;调研汇报;调研报告撰写。实践组织实施:①教师确定主题,布置市场调研内容。②进行实地调研。③要求完成一份与专业有关的调研报告,分小组进行研讨。鼓励兼职。考核方法:面试(分小组以辩论形式进行,学生相互打分,教师打分)+笔试(问卷设计+调研报告)。兼职加分。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本专业的特点。明确自身特点,确立今后就业方向。能考虑各种专业证书问题并有计划地准备。

第三学期

学时:60(两周)。实践项目设置:营销管理案例研讨;生产资料相关案例交流;职业生涯规划交流;生产资料销售流程模拟实训;营销岗位综合实训。实践组织实施:①教师准备典型营销管理案例,组织学生观看和讨论。②学生收集准备生产资料相关案例,与同学分享和讨论。③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交流。④在生产资料销售流程模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实训。考核方法:面试+笔试。自主创业或兼职加分。教学目标:在前两个学期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网络、信息与多媒体等高技术设施设备与手段,进行理论上的提升,加之营销综合实训,实践商科类高素质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型教学改革。

第四学期

学时:60(两周)。实践项目设置:营销实践;企业见习;自主创业。实践组织实施:①营销实践:市场论证,学生进行充分的信息收集和市场调查,选择适合的产品。实地销售,组织货源,将货物运送到实训场所,实地销售。售后工作,处理剩余货物,对销售情况进行盘点。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联系企业进行见习,并按照企业要求认真工作。③根据创业计划开展相应营销活动。考核方法:面试+笔试(备注:以企业证明为准评分),自主创业或兼职或专业证书加分。教学目标:已经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对本专业所从事的行业及企业有较深的理解,进一步明确职业岗位能力,树立较强的自信心,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经过2007级市场营销专业四个学期的实践教学,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实施的效果比较明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大提高,适应营销岗位的工作能力大幅度提升。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为指导教师的差异,在实践环节的操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学生调研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使项目实施进程和项目实施效果无法一致。②因为学生的调研是开放式的,给教师的监督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有少数一部分学生没有主动进行调研,有不诚信的表现,即使深入实践调研的同学也无法对他的调研情况进行合理与准确的评判。③虽然制定了考核标准,但还比较笼统,在实施过程中就出现了上述的差异和问题,考核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针对以上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的教学效果,建议如下:

①项目指导教师,应充分了解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就业岗位及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指导教师要多沟通交流。②在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的同时,结合营销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精神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给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培训,让其担任组长,对组员进行管理和监督。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开发式实践教学带来的监管难的问题。③进一步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围绕考核标准,构建合理的考核体系。考核体系应该体现《课程综合实践》的特点,有效衔接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将企业考核纳入考核体系中。并及时与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根据实施情况对考核体系进行完善,以求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汤百智,蒋满英。高职“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开发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6(1).

[2]廖秀云。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例谈[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3]王正。高职高专实践性课程设置模式的新探索[J].职业教育,2008(6).

[4]周科。关于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和实训教学的思考[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90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