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阅读答案及赏析【汇编5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阅读答案及赏析【汇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第一篇】
中考古诗词鉴赏应试对策,应先高屋建瓴从总体上把握,再有针对性地做好应试技巧训练。
一、站在一个高度俯瞰诗词
(1)诗词的题目是了解诗歌的窗户,学会从内容上分类鉴赏诗词。诗词的题目往往告诉人们诗歌的内容,如,2012年红河州卷的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说明内容是射猎,描写的是打猎时的壮阔场景。昆明市2012年中考卷的《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经过零丁洋时,自己的百感交集。确定了诗的内容,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2)诗词的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如,2012年西双版纳卷,陆游的《游山西村》,抓住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涵的哲理,可以起到提纲挈领、迁移发动全身的作用。
(3)抓词语的隐含信息,诗词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如,2012年大理等8州卷的《闻雁》,“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表面写的是淮南下着秋雨的夜晚,听到大雁的声音,实质是漫漫长夜、绵绵秋雨、由远而近的雁鸣声,诗人的思乡愁绪更浓了。
(4)典故有特定的内涵,对整体把握全诗是大有裨益的。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传达出的新的含义。如,2012年红河州中考卷第9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抒发了苏轼怎样的情怀?“射天狼”指抗击入侵的西夏军队,词人借助典故,抒发了自己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5)风格,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是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许多诗人都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柳永、李清照的婉约,李煜、刘禹锡的隽永,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陶渊明的淡远闲静,王维的恬淡优美,李贺的雄浑奇特,王昌龄的雄壮豪迈,等等。不同类型的诗也有不同的风格,能准确把握不同的诗歌风格,更能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6)灵活运用古诗词鉴赏术语,准确得体地表述自己“就诗论诗”的心得。鉴赏术语一般有:评价主旨方面的,有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深化主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等;表现手法方面的,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侧面描写等;语言特点方面的,有浓墨重彩、惟妙惟肖、诗情画意、朗朗上口、富有哲理、淋漓尽致等;语言风格方面的,有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舒缓、雄健、深厚等。恰当运用鉴赏术语,使表达更准确,更符合鉴赏诗歌的要求,能提高答题的质量。
二、做好答题技巧训练
(1)词语赏析类。
红河州卷第8题,“统摄全篇的一个字是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2)名句赏析类。
昭通市卷第9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什么样的特点?西双版纳州卷第9题1小题,《游山西村》“颔联蕴涵了怎样的哲理?”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迪和思考。
(3)主旨情感类。
昭通市卷第9题,画线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玉溪市卷第9题,《客晓》第2小题 “请分析三四句写景的作用?”红河州卷第9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抒发了苏轼怎样的情怀?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等)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4)想象描述类。
曲靖市卷《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第10题,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暑假**报告【第二篇】
巴铃镇坐落于贵州省黔西南部的一个城镇,沿着关兴高速一路驰骋,经过几小时我终于到达了。
一下车,一条大路伸向远放,路两排的房屋和树都整齐的排列着。
我在这里也受到了村委的'热情接待,据村委介绍,这里在十几年前还是一个小村庄,这里的人们也都主要以农业为主,在十几年的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发展的重镇!
在国家发展方针的指导下,在该地不适应栽种粮食的土地上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一些开始出现石漠化的地方得到缓解。
我随着当地居民上山,看到了一片片绿葱葱的树林,居民透露,在树长成之后,可以作为经济林卖给国家,并且在这期间国家还有经济补助。
在这里医疗**也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刚开始也只是国家只是出资进行药费补助,但在近几年后,看病拿药都不会再花一分钱了。说着,居民们都露出了笑脸,说到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学费全免的方针下,原来因为没有学费而辍学的孩子也进入了学校,走进了他们另外一条人生的道路。
农业税的减免,更为农民心里一大快事,农民的压力越来越少,生活越来越轻。
在村委的带领下,我走访了几户农家,每家都是窗明几净的,后来才知道,原来的这几户是村里的危房户,在当地*的出资帮助下建了新房。 后来又更随村委走访了几个临近的村子,都由原来的石子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边也没有再看到村委说的危房了。
现在此镇也实施了小区式管理,各个街道都有办事处每村都有村委会,人们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提高了,以前都只是在晚饭后,坐在房前聊天,现在还有了专门的中老年活动中心,为中老年提供了专门的休闲娱乐场所。
在这里的一周时间,彻底的打破了我最初的对乡镇的看法,在意识里还认为是原来的贫穷落后,至少不会是我现在所看到的样子,但我才发现是我落后了。
在这里,我看到了**开放,农村建设的实绩,看到了农民的生活的改善,生活越来越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原文及翻译赏析【第三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44卷。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作者: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注释
①早春:指长庆三年早春。参见王元启《读韩纪疑)。
②天街:长安宫城承天门南有南北大街,称承天门街,街东西皆百僚廨署。《中朝故事》:“天街两畔槐树,俗号为槐衙。”参见(唐两京城坊考》卷一。
③烟:全诗校:“一作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翻译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息了一场**。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赏析
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淡,实则是绝不*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淡”(《送无本师归范阳》)。他的“*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早春二月,在长安,冬天未过,春天还未来临。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最初的春草芽儿就冒出来了,作者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作者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作者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接下来的第三、四句是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心裁。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在最后,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作者喜爱了。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这首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 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上既不赞成**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繁体对照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第四篇】
1古代诗歌对气象的关注与表现
气象描写在古诗词中最早出现并发展成熟。大量的古代诗歌或以一种欣赏的闲情描写风云雨雪,或借自然气象抒发抑郁不得志的感慨,不仅真实地记录了由于四季更替形成的风雨变化,而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据专家统计,《诗经》三百零5篇中,具有一定气象意义的诗歌就有四十多篇,如:《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殷其雷,在南山之侧。……殷其雷,在南山之下。”这说明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观察并总结出雷雨形成与地形的关系,认识到雷雨是有它的发生规律的。人们由此进入一个认识气象的新境界。又如《邶风·终风》:“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曀。不日有曀,……曀曀其阴,虺虺其雷……”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图景:狂风挟裹着暴雨,汹涌而至,乌云蔽空,不见天日,天空漆黑一团。紧接着雷声轰鸣,由远而近……。这首诗形象地再现了暴风骤雨来临时的景象,堪称经典。
在《诗经》中能够准确地描述天气演变过程的诗歌共有三十几首,汇集起来可以构成一幅先秦时期的自然气象图。到了唐代,更是出现了大量的描写气象的诗歌。唐诗不仅是文化艺术的高峰,也有非常丰富的气象描写。有学者通过分析和统计《唐诗三百首》中用到云、雾、雨、雪等字的百分比,占总首数的45%;这说明唐诗中所体现出的气象类内容数量巨大。早在我国周、秦时代,人们就开始就把物候和农时结合起来,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从那时起人们就关注见霜、下雪、结冰、打雷等自然气象。唐代中叶诗人元稹在湖北玉泉道中所作诗有句:“楚俗物候晚,孟冬始有霜。”这是诗歌中对“物候”一词的最早记载。大诗人白居易十几岁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了一年一度的季节交替。诗仙李白“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他们都用自然气象描写来抒情、遣怀。刘禹锡《竹枝词》:“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王之涣《出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都是以杨柳始绿来标志春天的到来。气象描写又是诗人性情所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有不同的气象描写。同是写雨,或温润如酥,或寒凉如水。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雨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雨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雨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而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雨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们可以看出杜甫雨中的焦灼抑郁,韩愈雨中的喜悦洒脱,王昌龄雨中的孤苦凄凉和李商隐雨中的迷惘缠绵,各有深味,余韵无穷。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雪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中有英豪之气。陆游所作《初冬》:“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他借雪表达一种人生思考:人生当然最好是成熟后壮年,但是人生不能嫌老,也不要嫌少。“老”愈好,“少”已香。古代诗歌中气象描写十分丰富,尤其是唐诗创作和发展中,伴随着对气象的高度关注和丰富的艺术表现。
2气象描写在词中的审美意蕴词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第五篇】
最是⑤一年春好处,绝胜⑥烟柳满皇都。
注释
①呈:送给。②张十八员外:诗人张籍,在兄弟中排行十八,当时任水部员外郎。③天街:唐时长安城朱雀门大街亦名天门街,简称天街。这里指京城的街道。④酥:酥油。此处形容小雨滋润着早春的土地,使之变得松软湿润起来。 ⑤最是:正是。 ⑥绝胜:远远胜过,抵得上。
品析
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句描绘出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犹如是妙手丹青把早春的自然美转化成了艺术美。
首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春雨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小雨的特点。一个“润”字写出了春雨的及时与可贵。大地经过严冬的孕育,万物正在复苏萌生,就在此时,春雨来了;更妙的是诗人又把这滋润万物的及时春雨比作“酥”,让人在阅读回味的过程中仿佛也深深地被春雨陶醉了。
第二句写草沾春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的手法,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诗人定点观察,遥看“草色”,只见春草刚刚发芽,远远望去,一片绿意萌动。加上小草经过春雨的洗涤,“草色”真是有点让人心生怜意,不知不觉走近了细细端详,不曾想,走近之后才发现:草色若有若无,只有稀疏、矮小的春草贪婪地吮吸着珍贵的春雨。
第三、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诗人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此时,作者心中已满是对早春美景的雕琢与赞誉,哪是一个“最”字能表现得了的呢!于是,作者便把这如诗如画的早春巧妙地加以修饰,用“绝胜烟柳满皇都”来做个对比。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烟柳满都固然是景色明媚,但已是暮春季节,春光将逝。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赞美了报春的小草,更赞美了“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诗人在提醒人们:要善于发现这种潜在的早春美。
此诗景中有情、有理,寓意深刻,加上如妙手丹青的表现手法,难怪会千古传诵了。
真题链接
1.(2011吉林长春卷)古人说:“人人共有之意,共见之景,一经说出便妙。”韩愈从人们常见的细雨新绿中觅得早春的踪迹,尽得其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道出此意境的诗句是:
, 。
2.(2011广西柳州卷)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2011贵州毕节卷)阅读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回答: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