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网络存储设备的四个特性(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5892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网络存储设备的四个特性(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网络存储技术初探【第一篇】

1 IP技术介绍

IP存储涉及到了一系列的技术,它可以使块级存储的数据存基于IP的网路中传输,这里面有两个技术需要阐明:IP技术的利用和块级存储,网络中块级存储的数据传输不是新技术,今天的存储区域网络SAN即便采用是光纤通道FC技术业仍旧如此。然而,新的IP存储协议则可将多个SAN通过IP如以太网的结构建立起来,并且完全互联。通用互联网文件系统CIFS和网络文件系统NFS是将文件级的请求发送到拥有这些文件系统的服务器上,这些请求得到那些文件服务器或网络存储NAS设备的响应,并发送到网络上的主机。

2 IP存储适应不断增长的网络需求

今天,IP已经成为稳固的且重要的通用网络协议,lP存储自然成为最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网络存储需求的技术。

2.1日益增长的网络存储

国际数据协会IDC预计在以后,存储容量将每年增长85%,这一增长表明:重要数据在不断增长,而对存储资源的管理越来越难。因此,各个公司都在致力于开发基于SAN的网络存储系统,用于存储、访问、保护和管理关键业务的数据。实事上,IDC预测到,全球92%的存储将实现网络 化。

2.2 IP是早已应用在网络的协议与其他网络协议相比,在全球范伟内关键业务应用中,IP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在以太网环境中,lP技术也是较为经济实用的。得益于IP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其低廉的价格,很多信息专家都致力于IP技术的应用,使得IP技术的开发拥有更广更扎实的基础。IP的 这种质量服务体系、链接优先技术和安全机制推动了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开发的不断扩大。

2.3 IP存储是IP技术的下一个阶段在早期的IP技术开发中,多是IP构架在所有事情上,像Ethernet、Token Ring、ATM等,而今天的视频、声音,以及块级存储技术则都是基于IP进行传输的,形成了一切构架在IP 上的态势。

3 IP存储的标准过程

目前IETF开发的三种IP存储压缩协议:iSCSl、基于 TCP/IP的光纤通道FCIP和互联网光纤通道协议iFCP。

3.1 iSCSI通过lP方式传输SCSI指令 将来 iSCSI可提供必要的映射,通过IP传输SCSI指令就像今天的光纤通道可以传输SCSI指令一样。iSCSI是为 主机到存储设备的端到端连接而设计的,类似于光纤通道的SAN构架,iSCSI技术包括可使主机到兼容的 存储设备之间通过IP交换机进行通讯,

而驱动器仍可以使用真正的SCSI驱动器,因为iSCSI并不等同于今天的硬盘连接技术。

3.2 FCIP光纤通道SAN环境的互联就像iSCSI协议将SCSI指令压缩为IP包一 样,FCIP协议将光纤通道指令压缩为IP包,FCIP协议允许独立的SAN环境通过IP网络互联在一起。每个 SAN采用标准FC寻址,在FCIP的端点之间建立IP隧道或网关,一旦隧道建立,扩展的FC设备将被视为标准 的FC设备,并予以FC寻址。典型的应用是在一个FCIP端点上连接两个或更多架构在标准IP网络之上的FC 交换机,通过内部交换链路与先前的SAN光纤环路相结合。

3.3 IFCP具有不同的寻址模式在最新 的IP存储协议中,iFCP介于前面介绍的两种协议之间,如同FCIP一样,iFCP将FC帧压缩,采用通用FC压 缩格式,通过IP架构进行传输,与前两种协议的主要区别在寻址模式。FCIP协议是在两个SAN之间通过以 太网建立点到点的隧道,构成一个统一的SAN环境。与之相对应的是iFCP在FC和IP之间建立网关到网关的 连接是FC帧可以路由到正确的目的地址。与FCIP协议寻址方式不同的是目前的iFCP寻址模式是它可以允 许每一个互联的SAN都拥有独立的命名空间。

4 IP存储的寻址

IP存储是一个新兴的技术, 尽管其标准早已建立且应用,但将其真正广泛应用到存储环境中还需要解决几个关键技术点。

4 .1 TCP负载空闲由于lP无法确保提交到对方,而将TCP作为底层传输的三种IP存储协议则需要再拥挤的、远距离的IP空间中确保传输的可靠性,由于IP包可以打乱次序传送,因此,TCP层需要重新修正次序,以提交到上一层的协议中,如SCSI。TCP完成这一任务的典型操作是使用重调顺序缓冲器,将数据包的顺序完全整理为正确方式,完成这一操作后,TCP层将数据发送到下一层。

4.2价格性能比尽管IP 技术很有可能得以应用,但如果对性能较为看重的话,不推荐使用标准的以太网卡。如前所述,TOE可以 减少服务器的处理负载,但由于TOE设备较新,其硬件成本及复杂程序都比标准网卡更高。其广泛应用可 能会由于价格性能比过高而受阻。像那些增强的iHBA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已达到FC技术的水平。

4.3安全性当存储设备通过IP架构进行远距离连接时,安全性变得愈加重要。生产厂家必须明确 产品的安全级别,并确保其安全性。在IP存储产品广泛应用之前,这一问题时IETF需要解决的。

4.4互联性基于IP的技术并没有被所有厂家共同使用,虽然这个协议的标准早已被公布,但并不 能保证厂家和厂家使用相同的协议或技术。为了保证这些产品能够互相配合得更好,必须保证厂家之间采用相同的协议,使各厂家产品具有良好的互联性。

5 IP存储的应用现状

SAN网络存储・什么是设备类型【第二篇】

SAN网络存储・什么是设备类型

在SAN存储网络里所指的主要设备包括光纤通道交换机和光纤通道卡。

(一)光纤通道交换机:(FC SWITCH)

光纤通道交换机在逻辑上是SAN的核心,它连接着主机和存储设备。

光纤通道交换机有着许多不同的功能,包括支持GBIC、冗余风扇、电源、分区、环操作和多管理接口等。每一项功能都可以增加整个交换网络的可操作性,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用户设计一个功能强大的大规模的SAN。光纤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如下:自配置端口、环路设备支持、交换机级联、自适应速度检测、可配置的帧缓冲、分区(基于物理端口和基于WWN的分区)、IP over Fiber Channel(IPFC)广播、远程登录、Web管理、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以及SCSI接口独立设备服务(SES)等。

光纤交换机往往根据其功能和特点被分为不同的类别。通常硬件可能都是基于相同的基本架构或者相同的ASIC芯片,只是软件的功能不同,光纤交换机的价格是根据它所能满足的需求来制定的。高冗余的核心级交换机是个例外,它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硬件容错平台开发设计的。以下是各种主要类别的交换机的不同特点。

入门级交换机

入门级交换机的应用主要集中于8到16个端口的小型工作组,它适合低价格、很少需要扩展和管理的场合。它们往往被用来代替集线器,可以提供比集线器更高的带宽和提供更可靠的连接。人们一般不会单独购买入门级交换机,而是经常和其他级别交换机一起购买,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存储解决方案。入门级交换机提供有限级别的端口级联能力。如果用户单独使用这类低端设备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可管理性问题。

工作组级光纤交换机

光纤交换机提供将许多交换机级联成一个大规模的Fabric(光纤通道)的能力。通过连接两台交换机的一个或多个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所有端口都可以看到网络的唯一的映像,在这个Fabric(光纤通道)上的任何节点都可以和其他节点进行通信。从本质上讲,通过级联交换机,能够建立一个大型的、虚拟的、具有分布式优点的交换机,并且它可以跨越的距离非常大。

工作组光纤通道交换机数量众多并且更加通用。用户可以将工作组交换机用于多种途径,但应用的最多的领域是小型SAN。这类交换机可以通过交换机间的互联线路连接在一起提供更多的'端口数量。交换机间的互联线路可以在光纤通道交换机上的任意端口上创建。不过,如果计划使用多家厂商的产品的话,一定要确保设备可互操作。

核心级光纤交换机

核心级交换机(又叫导向器)一般位于大型SAN的中心,使若干边缘交换机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具有上百个端口的SAN网络。核心交换机也可以用作单独的交换机或者边缘交换机,但是它增强的功能和内部结构使它在核心存储环境下工作的更好。核心交换机的其他功能还包括:支持光纤以外的协议(像InfiniBand)、支持2Gbps光纤通道、高级光纤服务(例如:安全性、中继线和帧过滤等)。

核心级光纤交换机通常提供很多端口,从64口到128口或更多。它使用非常宽的内部连接,以最大的带宽路由数据帧。使用这些交换机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和提供更大的带宽,它们被设计成为在多端口间以尽可能快的速度用最短的延迟路由帧信号。另外,核心光纤交换机往往采用基于“刀片式”的热插拔电路板:只要在机柜内插入交换机插板就可以添加需要的新功能,也可以作在线检修,还可以做到在线的分阶段按需扩展。许多核心级交换机不支持仲裁环或者其他的直连环路设备,它们只关心核心交换的能力。

各类别光纤通道(FC)交换机之比较

(二)光纤通道卡

光纤通道是高性能的连接标准,用于服务器、海量存储子网络、外设间通过集线器、交换机和点对点连接进行双向、串行数据通讯。

对于需要有效地在服务器和存储介质之间传输大量资料而言,光纤信道卡提供远程连接和高速带宽。它是适于存储局域网、集群计算机和其它资料密集计算设施的理想技术介质。

光纤通道卡的优势

・在一个arbitrated环路可连接最多126个设备

・通过交换结构最多可连接1600万设备

・低CPU占用

・在服务器不关机就可增加和配置所连设备

・易于扩展以加大存储容量

・利用SCSI至光纤桥可实现对现有SCSI硬盘的高速连接

・可实现光纤和铜缆的连接

・全双工传输速率达兆/秒

智能网络存储方案【第三篇】

智能网络存储方案

一、概述

目前,数字视音频网络和数据网络的大量应用成为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提供更大、更快、更有力的网络数据存储和共享途径。网络存储技术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网络存储技术的分类

目前的网络存储技术大致分为三类:

1、直接依附存储系统(Direct Attached Storage, DAS)

DAS又称为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存储体系,如图一所示。其特征为存储设备为通用服务器的一部分,该服务器同时提供应用程序的运行,即数据访问与操作系统、文件系统和服务程序紧密相关。当用户数量增加或服务器正在提供服务时,其响应速度会变慢。在网络带宽足够的情况下,服务器本身成为数据输入输出的瓶颈。现在已渐渐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不再为大家所采用。

2、网络依附存储系统(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NAS的结构是以网络为中心,面向文件服务的。在这种存储系统中,应用和数据存储部分不在同一服务器上,即有专用的应用服务器和专用的数据服务器。其中专用数据服务器不再承担应用服务,称之为“瘦服务器”(Thin Server)。数据服务器通过局域网的接口与应用服务器连接,应用服务器将数据服务器视做网络文件系统,通过标准LAN进行访问。由于采用局域网上通用数据传输协议,如NFS、CIFS等,所以NAS能够在异构的服务器之间共享数据,如Windows NT和UNIX混合系统。NAS系统的关键是文件服务器,一个经过优化的专用文件服务和存储服务的服务器是文件系统所在地和NAS设备的控制中心,该服务器一般可以支持多个I/O节点和网络接口,每个I/O节点都有自己的存储设备。

3、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 SAN)

SAN是一种以光纤通道(Fiber Channel, FC)实现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通讯的网络结构,如图三所示。SAN的核心是FC,其中的服务器和存储系统各自独立,地位平等,通过高带宽(传输速率为800Mb/s,双全工时可达/ s)FC集线器或FC交换机相连,可避免大流量数据传输时发生阻塞和冲突。各应用工作站通过局域网访问服务器,在各存储设备之间交换数据时可以不通过服务器,这样就大

大减轻了服务器承受的压力。

三、NAS与SAN的'比较

NAS、SAN与传统网络存储技术相比而言,无论是从网络传输带宽、数据共享性还是从存储容量的可扩充性、数据的一体化和安全性等个方面来说,其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现在众多的用户在对其存储方案进行选择时,实际上也就成为对NAS和SAN的选择了。

NAS和SAN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提供集中化的数据存储和整合优化,都能有效的存取文件,都允许在众多的主机间共享并支持多种操作系统,都允许从应用服务器上分离存储。而且,它们都提供数据的高可用性,都能通过冗余部件和RAID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NAS和SAN也有着一些不同点。首先,实施和维护的难易程度不同。上面曾提到,NAS的存储设备与众多访问客户的连接是通过标准的LAN进行的,也就是说,直接将NAS存储设备接入LAN中就可以使用了,管理者所要做的只是来定义网络寸取权限或为每个用户定义磁盘限额。而且由于NAS采用了热插拔和即插即用技术,所以在新设备接入时无需关闭数据服务器或进行重新配置,新增的存储空间可以立即为众多的应用服务器和客户机所共享。而SAN的存储设备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专用FC集线器和交换机来进行的,如果客户端增加,就要对交换机进行级连,这就大大增大了安装与设置难度。其次,二者的设备管理难易成度不同。由于NAS中每一个I/O节点都有自己的存储设备,而这些设备又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的界面,所以管理人员就

[1] [2] [3] [4]

计算机磁盘存储设备【第四篇】

摘要: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扩大,计算机发展的创新动力不断涌现,计算机原本的一些原始配件和问题凸显出来。

计算机硬盘的常见问题就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其中一些与硬件修理技术相关的技巧性修理需要不断改进,在网络计算机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计算机硬件的问题与改进需要不断的完善。

在文中作者以计算机硬盘存储为主要方向讨论了计算机硬盘存储常见的问题和改革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硬盘存储;常见问题

一、计算机硬盘存储的概述

在日常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需要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项数据和使用性能,更需要注意计算机硬盘存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硬盘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硬盘是一个可以存储的设备,可以暂时储存很多有效的资源,在一台电脑之中必须要配备硬盘才可以实现电脑的正常运用,硬盘对电脑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它存储了电脑的一部分资源和信息,在电脑的运行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个好的硬盘可以实现无故障运行两万个小时,一个较差的硬盘则难以实现长期运行,如果错误的使用硬盘,则会对硬盘造成巨大的损害。

笔者站在使用者和教学者的角度在文中分析这个问题。

硬盘具有一些其自身的特点,比如说转速,硬盘的转速是决定硬盘写入速度和写出速度的一个关键点,硬盘的转速标示的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硬盘档次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决定着硬盘的品质。

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

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PM是的缩写,是转/每分钟。

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

二、计算机硬盘存储常见的一些问题分析

(一)计算机开机无法识别硬盘

计算机开机无法识别硬盘是一个最常见的硬盘存储自身的问题,这类问题对硬盘造成了一定的使用障碍。

计算机开机时不能够被识别,系统从硬盘处无法启动,从软盘或者光盘引导启动也无法访问硬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检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现存的计算机硬件问题。

系统在使用硬盘时无法进入A盘也无法进入C盘,对于CMOS的自动检测没有办法实现全时监控硬盘,不能实现硬盘的顺利运行。

对于这类故障的分析作者主要进行两点归纳:第一,这类故障属于硬性故障,指的是磁头损坏、主线路板烧毁、微线路损坏、盘体损坏等故障。

磁头损坏的典型现象就是开启计算机没有办法进行自我检验和识别,并且硬盘无法实现运转的咔嚓的声音,硬盘的马达没有转动起来,用手贴近硬盘也没有丝毫的震动感,这类就是硬故障,如果排除了电源及其线路的故障,就有可能是硬盘电路板的损坏导致的故障。

第二,是软故障造成的,这些问题表现在连接线的差错或者是IDE端口的位置错误。

(二)硬盘坏道的故障与问题

硬盘故障中硬盘扇区的坏道是造成硬盘使用障碍的主要问题,硬盘使用会导致微电路的数据传输太快而造成硬盘的烧毁,这类故障的表现主要是:突然间硬盘使用速度下降,出现操作变慢和使用变异常的现象,有时会发出异响,系统会直接提示系统无法读取或者无法写入该文件,每一次开机时就会启动自动磁盘扫描程序,自动运行该检测程序

但是却难以实现全面和顺利的检测,有时启动硬盘没有反应,无法进行有效的引导,用软盘或者光盘进行工作与驱动时会显示硬盘盘面不存在,而且在我的电脑操作中看不见盘符,具体表现如开机自检过程中,屏幕提示“Hard disk drive failure”,读写硬盘时提示“Sector not found”或“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等类似错误信息。

造成这类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硬盘出现坏道的一种表现,硬盘坏道是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两种情况的综合体,逻辑坏道是可以用软件来修复的,而物理坏道是无法利用软件修复的,物理坏道是一种不可修复的坏道,会造成硬盘分区失败,扇区数据丢失。

(三)无论使用什么设备都不能正常引导系统

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硬盘被病毒的“逻辑锁”锁住造成的,“硬盘逻辑锁”是一种很常见的恶作剧手段。

中了逻辑锁之后,无论使用什么设备都不能正常引导系统,甚至是软盘、光驱、挂双硬盘都一样没有任何作用。

“逻辑锁”的上锁原理:计算机在引导DOS系统时将会搜索所有逻辑盘的顺序,当DOS被引导时,首先要去找主引导扇区的分区表信息,然后查找各扩展分区的逻辑盘。

“逻辑锁”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导分区记录,将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盘指向自己,使得DOS在启动时查找到第一个逻辑盘后,查找下个逻辑盘总是找到自己,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死循环。

三、针对计算机硬盘存储常见问题的一些解决措施

(一)计算机硬盘开机不可识别的故障排除

对于这种故障的排出,根据其自身故障形成的原因可以实现故障的排出,作者认为应该先从软故障排除开始入手。

软故障的排除做法主要有:第一,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第二、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

而硬故障的解决方式也是一种有技巧性的选择,如果是硬盘电路烧坏采用的解决措施,那么就是盘体造成的问题,这就需要硬故障检测手段来解决这类问题。

第一,采取替换零部件的方式,第二,采取将数据转换出来重新更换在新的硬盘之中,避免数据丢失,硬盘修复后再将其还原。

(二)解决硬盘坏道的措施

硬盘坏道对计算机使用带来了困境,作者选用的针对性解决措施有两种:第一,针对逻辑坏道,推荐使用MHDD配合THDD与HDDREG等硬盘坏道修复软件进行修复,一般均可很好的识别坏道并修复。

或者选用插入软盘进入DM界面,选FILL ZERO选项执行就可以了,清零速度很快,只需一两分钟就可以了,清零以后就可以推出DM,重新启动计算机,坏道就可以进行修复了。

第二,针对物理坏道,直接推荐选用新的硬盘。

(三)解决硬盘设备的引导问题

在计算机的硬盘设备使用过程中硬盘设备会出现设备的无法引导问题,在出现无法引导时一般称为“逻辑锁”问题,针对“逻辑锁”的解决方法是进行“热插拔”硬盘电源。

这种方式的主要功能在于可以在系统启动时,先不给锁定的硬盘加电,而是等待启动完成后再给硬盘进行“热插拔”电源上的充足性。

启动完成插上电源后就可以实现系统正常控制硬盘了。

但是这种做法风险较高,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后,选择两种比较科学合理,风险较低的方式进行修理。

第一,先准备一张启动盘,在正常使用的机器上进行二进制的工具修改软盘的文件,在文件中搜索寻找一个新的字段为“55AA”字串符,在确定字符串之后修改为其他的任意数值,利用这张修改过后的系统软盘可以顺利的带着锁定的硬盘启动。

第二、因为DM是不依赖于主板BIOS去识别硬盘的一种工具,

就算在主板BIOS中将硬盘设为“NONE”,DM也可识别硬盘并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等操作,所以我们也可以利用DM软件为硬盘解锁。

首先将DM拷到一张系统盘上,接上被锁硬盘后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将所有IDE接口设为“NONE”并保存后退出,然后用软盘启动系统,系统即可“带锁”启动,因为此时系统根本就等于没有硬盘。

这样设置后再重新启动DM就可以发现D,M可以识别硬盘了,而且选中该硬盘就可以进行分区格式化的操作了。

参考文献:

[1]姜峰。计算机硬盘常见故障及维修,计算机软件与光盘,2牛牛范文010,9,80-82

[2]陈峰。计算机硬件故障分析与维护探析,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10,9,43-45

[3]郑国栋。如何充分发挥计算机硬盘系统的性能,硅谷,1,23-25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35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