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路历程(精编3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大学生心路历程(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大学生心路历程论文1
关键词顶岗支教;农村;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师范生农村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意义十分重大,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师范生顶岗支教网络资源平台面向支教学生和支教点师生,收集、整理和积累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素材和论文心得,通过网络共享,有利于师生的学习和知识、经验的传承,对师范生农村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有积极的意义。
一、师范生顶岗支教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的主要问题和措施
资源库的网络平台建设从技术角度已经成熟,能够满足各种需求,程序设计及系统建设相对容易,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支教学生的资源建设相对容易,乡村资源收集、整理加工较难
静态资源建设相对容易,动态资源建设比较难。支教学生的素材建设可以在校内培训形成优秀案例、录像课、课件、动画素材、图片素材、心路历程、支教心得、论文交流、支教感悟等内容,供在校生参考。而支教点的资源,需要收集、发掘再开发,形成课题等。
主要措施:
(1)支教点的教师应该先培训,在“教学实践网上”,以实名制注册,经实践科带队教师确认,学校审批,网站管理员分配权限,予以开通。(2)对提供资源的质和量进行定期评比,通报、表彰。(3)可以由支教学生对其进行培训、加工和上传。
2、资源平台的使用培训相对容易,形成自觉使用的意识比较难
师范生顶岗支教网络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首先为支教生和支教基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教学生和支教点的教师使用资源库提供的教学素材,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依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局面,开阔了的视野。由于每个支教学生和支教点教师的教学资料都可以保存在资源库中,这便于师生的交流和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其次,未来的幼儿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而网络化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提高这些学习能力搭建了新的平台。
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激发实习生与支教网点教师参与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的积极性。(2)加强数据库的基本设施建设,创建教学改革的平台。
(3)坚持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并举,实现顶岗支教资源共享。
二、师范生顶岗支教网络资源平台建设的特色
(一)资源库的幼教特色
1、面向使用对象:师范生顶岗支教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面向在校幼师学生,面向乡村幼教,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本资源库的知识,查阅资料,就能够学到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的、较为全面的幼教基本知识;乡村幼教工作者,通过本资源平台同幼教同行进行交流,借鉴优秀案例、视频,提供乡村幼教的特殊资源,共同提高。
2、乡村素材特色:注重乡村素材建设,收集、开发有特色的乡村素材。在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活动中,为乡村幼儿提供了自主的环境,创设探索、实践、创造的自由情境。以“服务乡村幼教为本”,充分利用本地、本园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等乡土资源,为农村幼教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形成了一批优秀案例,如:乡村奥尔夫、用桔杆自制手工艺品等。
3、顶岗实习平台的文化特色:在网站的文化建设中,我们设立了文化长廊专题,其中有兰草葱葱和国学经典两个主要栏目。把兰文化做为本资源库的文化特色,融入资源建设之中。使网站在文化氛围中升华,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将乡村、教师、学生和家长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二)顶岗实习资源库的精品意识
以质量为本,树立精品意识,克服资源库中的资源存在着多而杂、重复建设、良莠不齐等缺点。我们在顶岗实习资源库建设中,注重网页届面精美、资源分类明确、严格审核等。始终坚持“精品意识是资源库建设的灵魂”的指导思想,突出精品创设。
1、资源网的界面力求简洁严谨、风格优美、颜色协调,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2、在资源使用上,有点击,就有回应。做到有标题就有资源、有链接就有内容,不留任何空白,清除死角,给使用者一种信任与满足感。
3、在资源分类设置上,对于每种类型的资源都有严格框架。比如乡村幼儿园优秀案例,要有相应的标准模板和范例,使用者可方便地查找和使用资源,满足对资源的需求,增强亲切感。
4、严把资源审核关,在众多资源中取其精品。实践科把关支教学生的优秀资源,如事迹、心得、论文等需要认真审核,每一个资源都要有特色、有激励作用。科研处对支教点的资源进行把关,从大量的乡村素材中,提取、升华出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汇总,进一步申请立项、推广。
(三)资源库的共建共享
网络环境下资源库的共建共享,是第三代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模式和发展方向。我校的顶岗实习资源库,在注重面向在校学生、面向乡村幼教的同时,还要面向幼儿园、面向社会,其资源的“量”与“质”的保证,必须是共建共享模式。
1、开发校本资源。在校内,以教务处教学实践科为管理单位,基础教育系的信息工程系为主要技术支撑,以学前教育系为主建设校本资源。主要包括:实践剪影、支教培训、优秀案例、录像课、课件、动画素材、图片素材、心路历程、支教心得、论文交流、支教感悟、总结报告、支教花絮等。这些资源是顶岗支教工作的经验积累,是幼教特色资源库的一部分,也是对外交流的宝贵资源。
2、开发各支教点的乡村幼儿园特色资源。乡村幼儿园是我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基地,每个支教点都有自己的乡村幼儿园特色,并积累了大量的乡村幼教实践素材。我们在顶岗实习平台建设中,选择有实力的优秀支教点作为试点,参与特色资源库的共建工作,上传他们的资源,主要包括:乡村素材、创新、故事、事迹、多采乡村、乡村课题等。达到资源的共享。这些资源对提高学生尽快适应支教工作有很大帮助,使他们更好地进入角色,服务于乡村幼教。
3、分布式共享网络优秀资源。积极参加黑龙江省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龙学网”的建设,将“师范生顶岗支教网络资源平台建设”与“龙学网”接轨。对于优秀的网络资源,如中国幼教资源网、中国学前教育网、山西师范支教网、忻州师范学院支教网等国内实力较强的资源网开展合作,互相开放相应的资源,实现分布式共享资源。
参考文献
[1]杨勇帆。校园网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胡宁晖。 教学资源库建设探讨。中小学电教,2003,6
[3]由显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
作者简介
方振宇,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网络中心主任,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信息化管理、网络资源库建设。
侯博宇,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网络中心干事,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校园网信息平台建设。
基金项目
大学生心路历程论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心理动机 心理特征 方式 措施
高校学生读者是一个庞大且特殊的读者群体,他们乐于研究、探索新事物,可是分析、判断能力却较薄弱。研究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的个性化心理特征以及形成和发展规律,对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学生借阅书籍的心理动机
借阅动机是反映读者阅读需求、引起阅读动机、满足阅读愿望的原动力。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彼此沟通、认知的心路历程。高校图书馆的学生读者是主要且活跃的借阅群体,拥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活泼好学,对借阅书籍有着自己的目的和方向。分析大学生借阅选择中反映的阅读动机有以下几方面:
(一)求知阅读动机
这类学生求知欲望较强,是以获取知识为特征的阅读需要。学生偏爱名家或学派的代表作,选取图书资料的目的明确,渴望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扎实的本领,从而开始主动学习相关的书籍。查阅有关改善现实状况的策略、方法等图书资料,想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运用深刻的观点、内容,来处理好自己在学业、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
(二)兴趣、爱好阅读动机
这类学生阅读的范围与兴趣、爱好有关,如男生、理工科学生偏重于逻辑性较强的书籍,而女生、文科学生偏重于文史类、生活类书籍。但是学生随着专业课的深入,在阅读兴趣上明显地表现出集中于本专业书籍的倾向。对某一领域的求知欲望较浓厚,具有一定的深度认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促使他们对相关书籍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探讨,寻求有助于自己巩固、深化和扩展专业知识的书籍。
(三)被动型阅读动机
这类学生的阅读具有较强目的性,由于某种客观现实导致的被动型阅读,这种阅读需求将随着目标结束而不存在。由于学生所学专业需要,专业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参考书,拓展课堂的讲授内容,以及学生会面临的各类考试、论文、作业等,学生必须查阅那些相关的参考文献,表现为被动阅读心理。一旦这类学习项目完成,对此类书籍的需求也就结束了。这些学生通常选书的能力强,目的明确,注重参考文献的时效性,涉及范围相对狭隘,知识的连贯性不强。
二、学生阅读行为的探析
阅读是人们探索、认知世界的行为方式,阅读的行为方式始终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阅读行为是阅读中读者实现阅读活动、内容、目的、效果的手段。阅读是一种主动从书面材料中提取精神食粮的过程,是读者可根据自身不同的目的自由控制和调节的行为,是在潜移默化中思想升华的形式。不同年级的学生因目的不同,心理素质不同,所选读物和阅读效果是有差异的。分析研究学生借阅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是对学生读者高度重视的态度。
(一)消遣型阅读
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为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会进行轻松而愉快的阅读。有的学生欣赏文学艺术佳作,有的学生欣赏名人传记,有的学生欣赏人文地理读物……他们借此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性情,通过消遣和娱乐得到美好的熏陶。据统计在全国各类高校图书馆的借阅排行榜前十名中,文艺作品占去了近六成的比例。文学性读物不分阅读群体的,受众面广,通俗易懂,深受学生的喜爱,所以借阅的人数多。
(二)解疑型的阅读
这类学生读者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需要查阅有关图书参考资料,涉猎一些对培养个人道德情操与文化修养起重要作用的名家传记或经典古籍是必须的。寻求具体知识、情报或方法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类学生读者占较大比例。
(三)研修型阅读
这类学生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洗礼后,一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已有了一定的掌握和研究,为了拓展丰富自己的学识,既要了解书包范文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又要掌握最新的科技情报以作参考。他们除了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外,此类学生阅读心理具备成熟性、系统性、创新性等类型特征,已由娱乐型阅读向研修型阅读转变,这尤其考验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服务质量的广度、深度和均衡性。
三、针对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借阅情况的服务措施
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而学生读者的借阅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更好地为学生读者服务,就要针对学生读者心理的需求,同时也考虑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图书馆馆藏资源应该根据本校专业的设置要求,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学科研、学术研究的需要去选购书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读者群的不同需求。
(二)通过图书宣传,推荐优秀的书籍资料,要根据不同学生读者的学科专业向他们推荐好书、新书,以满足他们强烈地求知欲望,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进而倡导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高校图书馆最为活跃的读者群。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广博而精深,他们思维灵活,善于自学,图书馆自然而然的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具有传统文化和人文底蕴的良好氛围,在努力发展、完善图书馆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强馆藏数量、规模,提高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并且应掌握大学生的阅读心理,采取行之有效、科学的引导、教育等服务措施,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工作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把方便学生、满足学生需求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深入探讨、研究大学生读者的借阅心理,才能更好的开展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及服务措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迎春。高校图书馆大学生读者教育的思考[J].图书馆,2010,(02).
[2]尹育红。基于读者阅读心理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探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01)
[3]孙桂洁。对大学生阅读经典问题的深度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9,(04).
大学生心路历程论文3
2.生动传神和谐感人——读王经春的水墨人物画许评
3.正午的阳光(八章)亚楠
4.爱的断章王惠娟
5.董忠堂时代文学(双月版) 的诗歌
6.杨宗荣的诗歌
7.《红楼梦》中秦可卿的梦境窥探马跃
8.《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俗语与其性格的和谐美刘伟丽,赵艳平
9.情爱边缘的友情——秦钟和宝玉情爱关系的现代透视刘秀玲
10.假作真时真亦假——论甄家故事在《红楼梦》中的作用王传明
11.阿Q典型性格探源易鲜花
12.论《肥皂》的解构李知
13.《庄子》与艺术审美本质韩贻杰
14.历史上汉语中存在过的"巴人"词语罗姝芳
15.略论《左传》的战争描写纪倩倩
16.人性在雷雨下迸发——《雷雨》中四人物的色彩分析毕垒
17.论曹禺《雷雨》中的"恶魔性"因素张新民
18.论中国现代诗化童话的特征曹文英,李伟
19.冰波童话:诗意天空中的上下求索陈曦,曹文英
20.论余华《活着》的死亡叙事功能李延凤,任红娟
21.屈原的教育理念探析李霁
22.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态度新探朱崇娴
23.班彪《北征赋》探析王征
24.危情攀援——邱华栋小说人物心态分析李娜
25.魏晋文学精神与写作感悟能力培养张军涛
26.我国古代文人的进退观——从苏轼的诗词看其思想的转变于志强
27.诗意的融通——老庄与海德格尔哲学语言之比较郭德君
28.浅论赵执信对中国传统诗学精神的继承崔德博
29.无法追寻的家园之梦——萧红、丁玲、张爱玲女性意识比较黄玉梅
30.萧红笔下的"阿Q"——马伯乐形象分析李秀清
31.写心抒情,曲尽其妙——《古诗十九首》艺术谈片陈增印
32.《金锁记》悲剧形象与悲剧根源探析闫薇
33.永恒的美源自艺术空白——古诗《蒹葭》赏析许小丽
34.中国哲学观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主脉刘钟华
35.中国上古神话的"祭礼化"及其影响许风申
36.论梁实秋散文的艺术特色张彩霞,孙中宁
37.消逝的心灵之静——评析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象的失踪》崔颖
38.《大师和玛格丽特》中人物形象的宗教文化色彩杨慧
39.劳伦斯小说《虹》虹的象征韩凌,张素敏
40.《愤怒的葡萄》——现代社会的《出埃及记》宁晓慧
41.浅析唐·吉诃德信念追求的人文内涵施琦
42.布莱希特对中国戏曲的理解与接受张秀婷
43.时代文学(双月版) 菲茨杰拉德笔下的女性众生相高梅
44.世界影坛的两朵"姐妹花"——《蝴蝶君》与《霸王别姬》题材的陌生化解读冯春园
45.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论海明威的"硬汉"精神唐万珊
46.浅析海明威的语言艺术王锦芳
47.迷乱的感性叙述——海派小说叙事研究之一冯昊
48.试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寓意王宁,杨斌
49.普列姆昌德童年根性与文学生涯孙光勇,郝宝燕
50.民间的巨人——浅谈《巨人传》中民间诙谐文化的语言表征世间焦宏丽
51.苔丝的命运,时代的必然——哈代对时代的洞察杨新慧,陈天,乔秀全
52.哈代小说悲剧性的思想根源刘进水
53.亨利·詹姆斯的小说艺术在《螺丝在拧紧》中的体现杨永春,徐显静
54.解读华兹华斯的诗歌语言马志民,刘芳
55.《双城记》中的"仁爱"主题李世荣
56.一本东方主义的启蒙教科书——解读萨义德的《东方主义》谭杰
57.中希神话的文化阐释吴金涛
58."胡美丽"的心路历程——从《美丽的权利》和《孩子你慢慢来》看龙应台的女性观唐冰炎
59.男性批评家的女性主义批评实践述评吴芳
60.《小二黑结婚》:解放区新型小说的传统底蕴余萧群
61.小说《取经》散论时暝
62.中国绘画重"神"传统的当代考察——由两则经典画论引发的思索程淑彩
63.主位结构理论和语篇的构建与解读杨敏,李顺清
64.从"小康""大同"思想到小康社会孙崇梅
65.论原始思维与隐喻的关系盛汝真
66.召唤结构理论及其阅读教学运用李通
67.诗心词境堪吟赏——素质教育观下古诗词鉴赏教学三法单秀凤
68.《神曲》文化成因的现代性思考李素敏
69.身体写作的迷香程昊
70.论艺术内涵与修养王文权
71.汉语方所框式介词的句法分析曹志希,杨烈祥
72.艺术——完善人格的教育——浅议学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培养王钟
73.中国民族歌剧艺术魅力之初探季向敏
74.从传播理论的角度浅谈相声的发展王春玲
75.论音乐创作与文学创作思维的异同罗相巧
76.试论音乐的共同性方鸿学
77.美声唱法的喉腔状态和运用方式对其风格的影响樊霞
78.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时代文学(双月版) 韩晶岩
79.玩耍的帝国——周杰伦现象与当代青少年的经验世界王伟
80.谈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特征李斌
81.论电视广告的语言特点刘书营
82.广告语——经济活动与文字的结缘张华玮
83.大众文化:审美体验的演习场陈海英
84.论清末女学钱莹瑾hHTTp://
85.模糊话语及语用交际类型探析廖国强
86.试论创作方法对世界观的体验与置换孟宪浦
87.浅析东北方言的词汇学意义于丽新
88.论意境的空间构型高淑珍
89.突出重点促进高校健康发展陈承社
90.论翻译过程中双语转换的"语言开关"刘桂英,董天
91.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探讨杨德嵩
92.浅析地方高校学生力量素质的发展研究周军华,胡国生
93.地方高校工会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中的历史定位徐晓庆,袁小武
94.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探讨龙海,吴惠英
95.高校学报建设中人的因素初探龚晓宁
96.撰写毕业论文资料查找方法及建议邓妍娑
97.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职能窦英华,曲修河
98.试论高校档案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邬艾原
99.礼仪,助你求职成功李晓军,陈秀君
100.大力推进就业导向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马景玲
101.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浅谈夏继周,周鑫
102.浅析高校财务工作要与时俱进侯秀丽
103.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的培养方向何耀云
104.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实施途径王雅卓
105.民俗文化学视野下的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张斌
106.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艰辛历程张明祖
107.浅析城市公共设施中的文化传承赵红,李静
108.应用型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培养方案的研究罗冬兰
109.山区新农村建设人才与技术需求状况研究范红红,林燕华
110.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与分析孙垂青,卢艳春
111.广西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黄艳雁,邓一帆
112.论新农村建设五要素郭炳章
113.探讨景观设计的定位与发展吕在利
114.浅谈现代服装理念下的设计思考杨永庆,刘乐
115.时代文学(双月版) 对法院调解的思考肖庆华
116.考前焦虑团体心理辅导实践及探讨丁正员
117.谈中国法治教育张虹
118.职业院校青年学生心理教育探析寇振华
119.浅论青少年犯罪成因与解决对策乔瑞堂,成晓玲
120.利用网络游戏促进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析邹瑜,周雯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