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鲁滨逊漂流记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795297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鲁滨逊漂流记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鲁滨逊漂流记1

这时,风暴来势大得可怕,我看到,连水手们的脸上也显出惊恐的神色。船长虽然小心谨慎,力图保牢自己的船,但当他出入自己的舱房而从我的舱房边经过时,我好几次听到他低声自语,“上帝啊,可怜我们吧!我们都活不了啦!我们都要完蛋了!”他说了不少这一类的话。在最初的一阵纷乱中,我不知所措,只是一动不动地躺在自己的船舱里――我的舱房在船头,我无法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最初,我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忏悔,而是变得麻木不仁了。我原以为死亡的痛苦已经过去,这次的风暴与上次一样也会过去。

但我前面说过,当船长从我舱房边经过,并说我们都要完蛋了时,可把我吓坏了。我走出自己的舱房向外一看,只见满目凄凉,这种惨景我以前从未见过:海上巨浪滔天,每隔三四分钟就向我们扑来。再向四面一望,境况更是悲惨。我们发现,原来停泊在我们附近的两艘船,因为载货重,已经把船侧的桅杆都砍掉了。突然,我们船上的人惊呼起来。原来停在我们前面约一海里远的一艘船已沉没了。另外两艘船被狂风吹得脱了锚,只得冒险离开锚地驶向大海,连船上的桅杆也一根不剩了。小船的境况要算最好了,因为在海上小船容易行驶。但也有两三只小船被风刮得从我们船旁飞驰而过,船上只剩下角帆而向外海飘去。

到了傍晚,大副和水手长恳求船长砍掉前桅;此事船长当然是绝不愿意干的。但水手长抗议说,如果船长不同意砍掉前桅,船就会沉没。这样,船长也只好答应了。但船上的前桅一砍下来,主桅随风摇摆失去了控制,船也随着剧烈摇晃,于是他们又只得把主桅也砍掉。这样就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甲板了。

这时风浪更加凶猛了,我看到了平时很少见到的情况:船长、水手长,以及其他一些比较有头脑的人都不断地祈祷,他们都感到船随时有沉没的危险。

到了半夜,更是灾上加灾。那些到船舱底下去检查的人中间,忽然有一个人跑上来喊道:船底漏水了;接着又有一个水手跑上来说,底舱里已有四英尺深的水了。于是全船的人都被叫去抽水。我听到船底漏水时,感到我的心就好像突然停止了跳动;我当时正坐在自己的舱房的床边,一下子感到再也支持不住了,就倒在了船舱里。这时有人把我叫醒,说我以前什么事也不会干,现在至少可以去帮着抽水。听了这话我立即打起精神,来到抽水机旁,十分卖力地干起来。正当大家全力抽水时,船长发现有几艘小煤船因经不起风浪,不得不随风向海上飘去;当他们从我们附近经过时,船长就下令放一枪,作为求救的信号。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要放枪,听到枪声大吃一惊,以为船破了,或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一句话,我吓得晕倒在抽水机旁。

这种时候,人人都只顾自己的生命,那里还会有人来管我死活,也没有人会看一下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另一个人立刻上来接替我抽水;他上来时把我一脚踢到一边,由我躺在那里。他一定以为我已经死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苏醒过来。

我们继续不断地抽水,但底舱里进水越来越多。我们的船显然不久就会沉没。这时,尽管风势略小了些,但船是肯定不可能驶进港湾了。船长只得不断鸣枪求救。有一艘轻量级的船顺风从我们前面飘过,就冒险放下一只小艇来救我们。

小艇上的人冒着极大的危险才划近我们的大船,但我们无法下到他们的小艇,他们也无法靠拢我们的大船。最后,小艇上的人拚命划浆,舍死相救;我们则从船尾抛下一根带有浮筒的绳子,并尽量把绳子放长。小艇上的人几经努力,终于抓住了绳子。我们就慢慢把小艇拖近船尾,全体船员才得以下了小艇。此时此刻,我们已无法再回到他们的船上去了,大家一致同意任凭小艇随波飘流,并努力向岸边划去。我们的船长许诺,万一小艇在岸边触礁,他将给他们船长照价赔偿。

这样,小艇半划着,半随浪逐流,逐渐向北方的岸边飘去,最后靠近了温特顿岬角。离开大船不到一刻钟,我们就看到它沉下去了。这时,我才平生第一次懂得大海沉船是怎么回事。说实在话,当水手们告诉我大船正在下沉时,我几乎不敢抬头看一眼。当时,与其说是我自己爬下了小艇,还不如说是水手们把我丢进小艇的。从下小艇那一刻起,我已心如死灰;一方面这是由于受风暴的惊吓,另一方面由于想到此行凶吉未卜,内心万分恐惧。

尽管我们处境危难,水手们还是奋力向岸边划去。当小艇被冲上浪尖时,我们已能看到海岸了,并见到岸上有许多人奔来奔去,想等我们小艇靠岸时救助我们。但小艇前进速度极慢,而且怎么也靠不了岸。最后,我们竟划过了温特顿灯塔。海岸由此向西凹进,并向克罗默延伸。这样,陆地挡住了一点风势,我们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靠了岸。全体安全上岸后,即步行至雅茅斯。我们这些受难的人受到了当地官员、富商和船主们的热情款待;他们妥善安置我们住宿,还为我们筹足了旅费。我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或去伦敦,或回赫尔。

当时,我要是还有点头脑,就应回到赫尔,并回到家里。

(节选自天涯在线书库)

鲁滨孙漂流记2

编者按:《鲁滨孙漂流记》一经问世就风靡全球,目前仍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小说主要讲述了出生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冒险出海航行,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坚强地度过了20多年孤独时光的生动故事。

1659年9月1日,鲁滨孙在几个商人的怂恿下,乘船去几内亚做生意。船行12天后,突然遇上了风暴,同船的人全都遇难了,只有鲁滨孙一个人脱险。他被巨浪冲上了一座小岛,除了一身湿透了的衣服,什么也没有,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也没有防身的武器。绝望的鲁滨孙爬上一棵大树,准备等到天亮再说,由于太累了,他很快便在树上睡着了。

第2天,当鲁滨孙醒来时,发现大船被冲到了岸边。鲁滨孙爬上船,发现船上还有不少有用的东西。于是,他做了一个木排,把一些面包,一点麦子,几件衣服,几箱酒,尤其重要的是一箱木工工具,还有一些枪支和弹药运到岛上。鲁滨孙上岸13天,到船上去了11次。他把凡是能用双手搬动的,统统搬到了岸上,包括锚索、绳子、帆布和斧头等,以及衣服和吊床。

鲁滨孙发现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决定找一个有淡水、能遮阴、能避免野兽袭击和能望见大海(如果有船经过就不会失去脱险的机会)的地方居住。他选定一个山坡旁的一块平地。他用木桩和绳索做成一道半圆形的栅栏,依靠一个短梯子做出入工具,又做了一个大帐篷来防雨。然后,他开始在岩壁上打洞,挖了一个洞穴当做自己的地窖和厨房。

为了不忘记时间,鲁滨孙在一个大柱子上用小刀刻下“我于1659年9月30日在此上岸”。他把柱子做成一个十字架,立在他第一次上岸的地方。在柱子的两边,他每天用刀刻一个短痕,每7天刻一个长痕,每个月刻一条更长的痕,这样就不会忘记时间了。

他还用船上的木板做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并开始写日记,直至墨水用完。如果早上不下雨,他就出去打猎。中午炎热,他就傍晚再继续工作。除了桌椅,他还做一些其他的工具,如铲子、鹤嘴锄等。

一次,鲁滨孙打伤了一只小山羊,就带回家养了起来,这样,即便弹药用完了,他也不用担心会挨饿。有一次,鲁滨孙发现地上长出几棵麦苗,非常激动,起初他认为这是上帝的恩赐,但他想起自己曾在这里整理过一只装过谷物的袋子。到了收获季节,鲁滨孙把麦子都小心地保存起来留做种子。到了第4年,他才吃上自己种植的粮食。

由于长期风里来雨里去,鲁滨孙得了疟疾。他将烟叶浸在甘蔗酒里制成药酒,睡前喝下去,并用烤烟熏头,结果竟然恢复了健康。

病好后,鲁滨孙开始对小岛进行仔细勘察。他在树林深处发现许多瓜果和野葡萄。他晒制葡萄干做食物。为了充分利用山谷中丰富的物产,鲁滨孙在这里造了一间小茅屋。渐渐地,他摸清了岛上的旱季和雨季的规律。雨季时,为了避免生病他就尽量待在家里。他制作了一些陶罐来装粮食,并做了一只锅来煮汤。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做出了面包。

鲁滨孙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终于做成了一只独木舟,可他无论如何也没法把小舟弄下水,只好十分绝望地放弃了。乘舟返回大陆的梦想破灭了,鲁滨孙只得安下心在岛上生活。就这样,鲁滨孙在岛上生活了11年,他已经安于自己的境遇,甚至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烧陶器,编藤筐,挖陷阱捕猎,驯养山羊,鲁滨孙觉得自己已经成了这个小岛的国王。

一天中午,鲁滨孙在海边发现了一个人的脚印。他吓坏了,三天三夜不敢出门。当他鼓起勇气又去看那个脚印时,发现这个脚印比自己的脚印大得多,他判断这是野人或者土人的脚印。鲁滨孙感到十分恐惧,赶紧跑回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自己。他筑起一道防御工事,又加固了外墙并种了很多掩护用的杨柳树,然后又在墙上打了7个洞并安上了枪,最后将出入用的梯子也收了进来。为了保护自己的山羊,鲁滨孙在树林深处找个地方把山羊藏起来。当他走下山冈,来到岛的西南角时,惊恐地发现海滩上满是人的骨头,地上还有生过火的痕迹。显然,那些土人曾在这里吃过同类的肉。鲁滨孙赶紧回到自己的住处,检查了所有的武器,以防土人的袭击。从此,鲁滨孙每天都惶惶不安,可再也没有发现过土人的踪迹。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在岛上已经生活了23年,对土人的恐惧也渐渐消失了。

又过了几年,一天清晨,鲁滨孙发现至少有5只独木舟靠了岸,下来30来个土人。他们生起火,准备烤肉。他们从独木舟上拖下两个俘虏,打死了其中一个,另一个俘虏发现自己的手脚被松了绑,立刻向树林里逃来。鲁滨孙救下了这个俘虏,并收留了他。

这是一个年轻壮实的土人,面目并不可憎。鲁滨孙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星期五”,因为这是他获救的日子。鲁滨孙开始教他说英语。鲁滨孙教他称自己为主人,又教了他一些简单的词句。鲁滨孙还教给星期五文明人的生活习惯,给他衣服穿,给他羊奶和面包吃,并警告他从此不许再吃人肉。起初鲁滨孙对星期五还存有一丝戒心,但他很快就发现星期五是一个忠诚老实的仆人,而且对自己已产生了依恋之情,不愿意离开了。

星期五告诉鲁滨孙,自己的部落在这个海岛的西北面的一个大岛上。鲁滨孙想如果能到达那个大岛,也许就能回到大陆去。于是,他和星期五开始制造一条大一点的船。选木材,挖船身,做桅杆和船帆,并把船推下水,这一切,如果没有星期五,鲁滨孙根本做不到。鲁滨孙又教会星期五使用帆和桨,又准备好粮食,只等雨季过后就可以出航了。

出海的日期一天天临近了,突然有一天,星期五发现又有一些土人上岛来了。鲁滨孙和星期五拿起武器,做好战斗准备。他们走到树林的边缘观察土人的行动,发现土人们正在吃一个俘虏的肉,还有一个俘虏手脚被绑着放倒在海滩上。让鲁滨孙吃惊的是,这个俘虏竟是个白种人。就在土人们准备杀死那个白人的时候,鲁滨孙和星期五的枪响了,土人们吓得赶紧划船逃走了。

被救下的俘虏是一个西班牙人。在一只土人未划走的独木舟上,鲁滨孙又发现了一个俘虏,星期五一看,大哭起来,原来这是他的父亲。鲁滨孙从那个西班牙人那里了解到还有16个人被土人抓走了,鲁滨孙决定派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去把那16个人救来。

在他们走后的第9天,鲁滨孙和星期五发现一条小船向小岛驶来,不远处还有一艘大船。小船靠了岸,下来11个人,其中3个人被绑着。鲁滨孙和星期五救下这3个俘虏,得知他们是大船的船主、大副和乘客。原来,大船上的船员叛乱,准备夺取大船,要把船长等人丢在这个荒岛上。鲁滨孙帮助船长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平息了叛乱,夺回了大船,而那些叛乱的人则被留在岛上。

1686年12月19日,鲁滨孙乘着大船离开了荒岛,于1687年回到了故乡。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范文3

[关键词]文学;影像诠释;《鲁滨孙漂流记》

文学与影像的完美结合产生了电影和电视剧两种艺术形式,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情趣,优秀的文学著作逐渐被人们改编成影视作品,给人们带来了一场又一场视觉盛宴,实现了文学艺术向影视艺术的华丽转身。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甚至经历了多次的改编,根据时代及文化视角的不同被改编成诸多的版本。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不仅继承了影视界传统的发展模式,而且还为影视艺术拓展了发展空间,是一种创新之举,既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又使之成为影视发展的新特征与新途径。《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经典之作,因而被广泛改编成影视作品,拥有20多个改编版本,在不同时期被多个国家改编过,如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将文学作品《鲁滨孙漂流记》改编成影视作品,不仅使原著所蕴涵的文学与美学价值实现了不同时代的展现,而且通过影视独特的艺术特征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实现了在银幕上时间与空间的直接再现,同时通过影视特殊的后期处理(剪辑、特写、特技等)将小说进行了艺术的二度创作。小说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可以通过电影或电视剧的方式直接展示给观众,同时还能使观众对小说的叙事逻辑与艺术想象由于不同的艺术时空而产生不同的感悟。

一、人物角色的多重解读

《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不愧是一个写作奇才,他具有高超的写作技巧能够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叙述得新颖而独特,并且给人真切感,能够让人们从中收获诸多感悟。笛福在描写鲁滨孙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对他进行精神上的深入分析,笛福只想塑造一个平凡的鲁滨孙,通过讲述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来向人们揭示一个深刻的人生寓意。因此,对于鲁滨孙精神世界的描述仅停留在表面,而没有剖析到他的灵魂深处,小说中对人物与命运的刻画充满了现代思想的科学性与理性化,仿若只是用现代思想来刺激人们对精神及命运的幻想。尽管过去了几百年,但文学家与批判家始终无法诠释鲁滨孙为何痴迷于出行航海,为何宁愿放弃富裕的小康生活也要执意出海,即使航海充满了危险而且还入不敷出也仍阻止不了鲁滨孙出行航海的步伐。对此,文学家与批判家们作了诸多的猜想,这是由资产阶级狂乱而偏颇的贪欲、殖民欲望、个人英雄主义、新教徒信仰等的驱使。马克思也对此作了专门的评论,认为该著作想要表达的绝不是如文学家们猜想的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对追求风雅的举动,这种自然主义思想的猜想不符合原意,原著想要传达的仅是对漂流的审美幻想。启蒙主义将鲁滨孙行为定义为一个脱离社会生活的个人活动,但弗洛伊德心理学却将鲁滨孙充满意义的航海误解为人类缺乏理性思考的回归自然。因此,人们对这一时期精神认知的理解存在差异性,将《鲁滨孙漂流记》理解为是类似于非理性时期作家们(如弗吉尼亚·伍尔夫)不被人类所理解的精神存在。

笛福在创作《鲁滨孙漂流记》时深受新型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因而他所传达的精神与伦理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鲁滨孙对航海的执意与古典文学作品中人物反抗命运的举动有所不同,古典英雄悲剧性的情感被宗教情感的热烈所替代,同时还将清教徒炙热的宗教情感融入世俗生活的细节中。该作品里人类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人类征服自然的自豪举动实质上也是对上帝的崇拜,这种独特的精神内涵令鲁滨孙充满了现代感,是一位个性化的新英雄形象,具有个体英雄的经济性。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生活有别于中国古代文人的隐居生活,鲁滨孙并非是有意逃避俗世生活与人际关系,实际上荒岛生活始终都充满着深刻的反思及以高尚的生活态度而存在。

二、人物性格的重塑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较受欢迎的小说,被广为流传已成为一部经典之作影响着后世小说的创作,但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却有不足之处。现代读者与批评家们深受心理学及意识流写作技巧的影响,因此他们对原著中鲜明的殖民主义思想及被粉饰的个体英雄主义精神带有抵触心理,若将这种思想直接转移到影视作品中易产生扭捏与突兀性,加之现代人类在经受了启蒙思想与近代科学文化的熏陶后,如今早已进入理性主义时期,人类会用乐观的意志、理性的坚持来抵制内心的孤独、异化与疯狂,因而对非理性时代存在的精神世界(自我探究、自我体验)难以理解。由于影视改编是针对特定时代的观众而言,因此为了不使观众对改编发生审美厌倦,则需要在人物性格上进行重新的塑造。

小说中,鲁滨孙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代表着当时人类利用社会知识、权力、意识来战胜自然的伟大之举。但为了符合时代的需求,对展现鲁滨孙典型形象中的某些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与添加。如淡化了鲁滨孙的殖民主义形象,其中改编最显著的是将其重塑成一个反殖民化的形象,在原著中为引出鲁滨孙与“星期五”的关系小说花费了诸多文字讲述西班牙扩张殖民地的故事,但在影视改编中对此完全没有涉及。对殖民与冒险起推动作用的是获取财富,同时也推动着小说剧情的发展,鲁滨孙虽在岛上离群索居多年但仍受金钱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其离开孤岛时也顺带将钱财带上岸便于使用,但在改编的电影中将鲁滨孙对财富的欲求做了处理,在孤岛上时他的思想发展了转变由拜金主义变为淡薄金钱,起到了反讽的效果。2003年的法国版本中出现了这样的对话,鲁滨孙望着岛上的土地感叹若是有许多奴隶在此一定能制造出诸多财富,“星期五”却反问难道这些财富如今不是他的吗?在岛上鲁滨孙表现出来的精神特性是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这是为适应荒岛生存所必需的,同时也是他内心世界的外化转变。小说中,鲁滨孙作为理性经济思想的个人英雄主义代表,他的行为逐渐发展着改变由最先的连续记录到最后有条不紊开辟荒岛,这些行为充满了理想化,象征着人类对回归自然的向往、对劳动的尊重、对财富的追求。但影视中鲁滨孙的精神特性被做了改编,他是一个普通人的存在,不再充满理性与自信,会孤独、会对命运担忧、会质疑殖民扩张。在前苏联电影版本(1946年)中,为了表现鲁滨孙从绝望转向希望的历程,电影用孤立地对望荒岛、独木舟制造失败的两个特写镜头来表现,并利用画外音来传达信息:在一开始鲁滨孙不会向命运屈服,他想做成大船让自己离开荒岛,可是尽管他费尽心思仍不能如愿,于是放弃了造船离开的想法,即使后来他已有经验能够造船离开荒岛,他却没有勇气再去尝试。

三、孤岛困境式的现代寓言

鲁滨孙代表着英国一定时期的精神气质,且不受时代的限制,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体现。该小说文本打破了古希腊反抗命运的悲剧性故事模式,小说的历史背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将性格作为发展变化的动因,而大自然是人类意志与世界变化作斗争的载体,在斗争中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小说中,人与世界要实现互动的载体是自然,在自然文明的环境中获取个人生存的感悟,进而促进个人与社会历史的向前推进。同时,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去,鲁滨孙发挥了他理性的思维,战胜了精神上的绝望,利用科学实现了生存技艺的突破,将人类充满能动性的创造力呈现出来。作者让鲁滨孙置身在无助又荒芜的孤岛中,但鲁滨孙却用行为向人们演示如何战胜自然、摆脱精神困境,孤立的劳作实质是对人类灵魂的自由耕耘。

在《鲁滨孙漂流记》中作者不仅探讨了荒岛生存,而且还对精神气质作了深入的探究。这种探究精神对现今仍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无论时代与社会如何变迁,人类都要面临怎样处理好人与外界自然的问题,人类只有借助科学的知识及勤奋的劳作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实现生命的延续。这种精神探究作者将其变为荒岛生存的技艺传递给人们,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孤岛困境式的现代寓言故事,海洋与孤岛是刻意制造的困境,目的是让鲁滨孙克服困境实现自我超越,在实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能够调动不同阶层的人群追求理性主义、实现个人人格的独立。对孤岛困境的挑战实质就是对自由的追求,这种奋斗精神既具有朴实性又带理想化,向人们传递了一个永恒的规律,即人类所追求的物质品、恒久的精神原则极具务实性、朴实性。现代人仍对孤岛困境的游戏充满期待性,把个人放置在一个没有任何援助的困境中,只能通过个人的力量与智慧为自己创造生存机遇,这样的游戏情境能够调动人类的广泛遐想。随着现代人知识水平的逐渐提高,他们已不再相信上帝眷顾的神话,古代所流传的关于上帝恩惠的故事往往是由于当时人类知识水平低下造成的,而鲁滨孙的事例却让人们明白一个道理,没有所谓的上帝眷顾,人只有让自己拥有实力才能战胜困境,人自己就是上帝的化身。

四、结语

影视改编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同一主题由于作家和影视改编者审美情趣与个好不同,进而产生不同的效果。虽然文学艺术与影视艺术在叙事上用不同的符号表现,但由于文字与影视存在共通性,改编时根据需求利用特定的方式来进行诠释,而这种诠释会时常超越时空限制,优秀的影视改编不仅完美融入了原著的精华部分,而且更有艺术价值,具有超越性意义。影视改编也是文化传播的另一种途径,通过独特的讲述角度及艺术表现形式对原著进行全新的阐释,拓展了小说的传播手段,通过影像将原著的深层寓意传达给观众,进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让观众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反思。受时代价值观、艺术审美、市场需求的影响,小说《鲁滨孙漂流记》的影视改编产生了全新的艺术特征,为观众带来了欢乐产生感性的乐趣,实现了影视娱乐消费的目的,同时还令观众产生理性的反思。虽然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给观众及影视研究者带来不同的反响,但主体上是有益的,为影视改编增添了丰富、经典的案例,影响着新时代对影视改编的延续与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改进过程,相信影视改编会朝着更深远的路线发展,探究原著更深层的思想内涵,完善小说影视改编的理论体系,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影视改编作品。

[参考文献]

[1] 成明茗。《鲁滨孙漂流记》主人公的内心矛盾与冲突解析[J].作家,2011(14).

[2] 许晓琴。《鲁滨孙漂流记》:18世纪典型的殖民主义叙事文本[J].世界文学评论,2007(01).

[3] 王艳。论《鲁滨孙漂流记》中主人公的形象塑造[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6(08).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范文4

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几天,我就通过读《鲁滨孙漂流记》,受到了许多启发,明白了许多道理。

《鲁滨孙漂流记》最精彩的部分是“海岛遇险”。主人公鲁滨孙不怕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多令人佩服呀!鲁滨孙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孤身一人,种种的不幸与困难并没有压倒鲁滨孙,反而使他更加坚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没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在这荒无人烟的海岛上,鲁滨孙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问题。我最喜欢这部分内容不仅仅是因为这段文字写出了主人公勇于冒险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更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决不能吓倒,不要失去信心,而要像鲁滨孙那样想尽方法用聪明的头脑与勤奋的双手去创造,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困难。

比起鲁滨孙的漂流岁月,我是多么幸福啊!我在家里拥有一个自己的房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所用的一切东西都是爸爸、妈妈送到我身边,我所要做的就是负责吃,负责拿就行了,并且对我现在拥有的生活习以为常,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要去买什么,更没有想过去创造什么;在学校又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和照顾,生活是多么美好!可我有时会为学习上的一点点困难而犯愁,为那些并不多的家庭作业而叫苦,多么没出息啊!我终于明白了自理对于我们多么重要呀!不要说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在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住二十七年,就是叫我这个小皇帝把自己现在居住的城市绕一圈,我都可能迷路。真是惭愧!

在《鲁滨孙漂流记》里面,有这样几句话让我十分欣赏:“神赐给众生同一种能力,有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创造出奇迹。而有的人则相信天命,不肯去开创自己的生活,他们认为‘奇迹’都是上天安排的,其实只要去创造,奇迹就会出现”从今天起,我要把这几句话当作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从一个小皇帝摇身变为一名家庭助手,变成一个能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的好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自己动手做事情中体会乐趣、培养能力。你们呢?就等着我的进步吧!

六年级:yjh_123456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范文5

《鲁滨孙漂流记》写的是鲁滨孙出海冒险,在途中遇到了大风,船翻了,船员全部淹死了,却只有他活了下来。鲁滨孙漂到了一座荒岛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鲁滨孙漂流记名著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鲁滨孙漂流记名著读后感范文1在生命的旅途上,也许我们经常遇到困难,如果我们整天沉浸在这些挫折不能自拔,那么我们将永远走不出这道坎,要乐观面对才能解决,才快乐地生活下去。这是我读了《鲁滨孙漂流记》得出的观点。

《鲁滨孙漂流记》中记述了主人公鲁滨孙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除他外其他人全部遇害。他漂流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他心中充满了无助及孤独不知道该如何在这个孤岛上生活下去,但他又不断地安慰自己,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克服了许多困难,把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并且找到了许多生活的乐趣,在他渐渐淡忘要回到文明社会中去的时候,他却得到了获救的机会。

在故事中,坚强不屈鲁滨孙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在废船上找到的工具,在荒地上建起了住所,种起了麦谷,还饲养了动物,完成了生活基本所需。他在这个过程中也遭到了困难和挫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例如,他那个有两层围墙的房子差不多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建成的;他在第一次播下大麦和稻谷的时候,由于刚播种的种子被鸟类袭击,这些宝贵的存货就浪费了一半;为了挖几个地窑贮存淡水,鲁滨孙辛辛苦苦干了几个月。但是,这一切的困难都要被鲁滨孙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给征服了。每当我看到这些片段,我内心的感觉简直不能只用一个“佩服”来形容,我真正地被鲁滨孙那可贵的精神征服的五体投地。

《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以后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上,只要我们像鲁滨孙一样,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有他那种不畏困难的精神,在绝境中有求生的信念,还有什么事情不会成功呢?又有什么事情比鲁滨孙的遭遇更糟呢?

现在我们就像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人生真正的挫折,只有经历过磨难,才能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鲁滨孙漂流记名著读后感范文2我读了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我深深的被这本书所吸引。它让我体会到鲁滨孙那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英国青年鲁滨逊不愿在家过富裕日子,去外地冒险经商,在去非洲途中遭遇风暴,船沉后孤身一人流落到荒岛上,凭个人智慧和勤劳,在荒岛生活。后来,他从来岛上杀浮的生番人手里救了一个土人,给他取名礼拜五,把他调教成自己的奴仆。28年后,一艘过路的英国船只发生水手叛乱,他帮船主镇压了叛乱,带着礼拜五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英国,成了受人尊敬的创业英雄和拥有一个岛国、大片巴西蔗田的大富翁。

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如果我也遭遇到像鲁滨孙那样的困境,我能够像他一样顽强生存下去吗?不,我做不到。因为我几乎没有生存、自理的能力,不会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生活。对我而言,钉纽扣、缝衣服,这些工作都很费力。

从小到大,父母就一直保养着我们,没有风浪和挫折。整天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可我们还在抱怨这,抱怨那。。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又一次:我的辅导班书丢了,我找遍了所有房间,可还是没有。所以,我就心里一团糟,真想发脾气。我已经灰心了。书丢了还找什么呀!真是浪费时间。可是过后,冷静一想,不对,好像放在教室里了。于是,打电话跟老师询问,果真如此。其实,只要我们像鲁滨孙一样,有那种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和在绝望中生存求生的信念,并在平时坐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在艰难的困境,我们也能够化解。

鲁滨孙漂流记名著读后感范文3如果我们遇到这种事,可能会不知所措,也有可能像故事的主人公鲁滨逊一样吗,沉着,冷静,但只是少数,我来跟你们讲讲他的故事吧。

鲁滨逊是一从小有一个爱冒险的心,不顾父母的阻拦劝告,踏上了冒险之路,历经几次“翻船”也没有阻止他爱冒险的心,之后他又一个人在孤岛上生存,救下了‘星期五’,和“星期五”在孤岛上生存,直到最后乘上了一艘开往英国的船。

鲁宾逊身上的聪明能干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一开始并没有住处,第一晚只好在树上睡觉,他还把一根树枝削尖,拿来做防御。第二天他就动手把那艘破船上的东西朝陆地上搬,然后建起了“房子”,当晚就住了进去,还自己去砍树,做成树桩,做起了一道“护墙”,然后自己利用一点点种子反复播种、收获,最终能够吃到自己做的面包和种的粮食。

他很善良,遇到野人“星期五”时“星期五”正在被追杀,他开枪把追杀的野人打死,与“星期五·”建立了友谊。后来遇到一位船长,他的船员背叛了他,船长答应鲁滨逊只要帮他夺回船,他就带鲁滨逊回英国,鲁滨逊靠着自己的智慧,其他人的帮助,替船长夺回了船,船长说到做到,载着鲁滨逊回到了英国。会到了英国后,鲁滨逊就开始了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

鲁滨逊身上的好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说的只有两样,如果想真正了解他,不妨走进《鲁滨逊漂流记》里认识他。

鲁滨孙漂流记名著读后感范文4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小说。读完后,深深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鲁滨感动。

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流落到了一座无名的荒岛上,后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住所。,驯养野山羊,养蜂:种植粮食,一个人独自生活了20多年。最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在这个故事里32年这么长的时间里,主人公,不仅要战胜饥饿疾病,更要克服寂寞和孤独在困难面前他总是乐观地去面对一切,不放过每一个可以让他生存的机会。在困难面前他也曾经逃避过,害怕过,也想过放弃过,但最后战胜了自己而获得了生的机会。他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把自己从绝望中解救出来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百折不绕的毅力,鲁滨逊在荒岛上二十几年靠的就是毅力,和永不放弃的的精神。

我要有主人公百折不绕,永不放弃的精神去面对我们遇到的压力和困难,才能战胜困难,在战胜困难的同时我们会在不断的进步,让自己学到的东西更充实,要知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见,只要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在学习和生活中就会迎刃而解。平时我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有时候就放弃了,可是在考试时却总是找到头上来了,那时候才后悔没有把难题克服。

当我们遇到挫折要积极对待,《鲁滨逊漂流记》给我们的启示是:遇到困难,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不抱怨,不放弃,努力去克服。

鲁滨孙漂流记名著读后感范文5我轻轻地翻过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我结束了我对这本书的探索。想感叹一句:“好跌宕起伏的故事!”我崇拜着鲁滨逊,他像一座山似的那么雄壮高大,他是崇光精神的象征,是一种难以倒下的学习榜样!

鲁滨逊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家庭,但他为实现自己的航海梦想,毅然放弃那安逸舒适的生活,去远航,实现他的人生理想。也许如果是我,我会胆小,我会不敢坚持自己的梦想,会退缩,会逃避。

他经历各种挫折,在灾难中仅自己幸运存活,一个严峻巨大的挑战正在他面前。沙浪把他卷到了一个荒岛上,他并没有为之而放弃生命。他心中的希望正在一点点地发芽。他为了找到合适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鲁滨逊无意中掉在墙角的谷壳,竟然长出绿色的茎干,这真是老天的恩惠。从此,鲁滨逊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数种子来试验,以得到更多的粮食。为了造船回乡,鲁滨逊又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无数的心血。但由于事先没有考虑周全,船离海边太远,他怎么也无法让船下水。一切希望都破灭了。他发现一群野人在吃人肉,鲁滨逊决定要救出受害者,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鲁滨逊成功救出了一个人,并为他取名为星期五。直到星期五的出现,这个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辛勤的劳动使他在小岛上生活了28年最终回到家乡。

也许现在的生活让我们都很满足,父母的努力让自己感受不到一点艰难。遇到挫折,幼时的我们会以哭泣对待,现在的我们会以逃避对待。人身处逆境,就是应该要有鲁滨逊的这种精神,不向任何困难低头,不放弃任何希望。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不是抄袭而是努力征服它;生活上,遇到苦难不是哭泣而是面对。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愿面对挫折。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7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