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例优秀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例优秀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第一篇】
关键词会计;文化;传承;创新
文化如水,润物化人。目前,举国上下掀起了文化建设的大潮。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于提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实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的文化激励引领,社会成员就会精神空虚、神情没落,全社会缺乏向上的动力和追求;一个事业、一个行业没有文化引领也不可能发展壮大。文化的传承要有独特的内涵,更要有其思想。文化于会计,如水之源、树之根、塔之基。文以化之,会计乃成。笔者也从会计文化的角度研究探讨会计文化的发展史,探寻会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一、从历史角度分析会计文化的传承
文化一个是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中外许多学者对其下过定义,可谓见仁见智。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有人类活动,就有了人类文化,因此,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史学研究者们认为人类的会计行为先于文字产生,会计发展史上的绘图记事法是人类科学、文化创造中所出现的一个奇迹。因为,人类由”直观绘图记事“向”抽象绘图记事“法的转变,不仅标志着原始计量记录法的改进,而且也表明人类创造表形文字时代的来临。图画符号再向前推进一步便是象形文字,而象形文字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所用文字的始祖。
随着人类社会的数次变迁,文化也同样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在这几千年的洗礼中,人类舍弃糟粕,传承精华,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人类文化是特定社会和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必然有不同的时代文化。每一代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下,也自然地从上一代那里继承传统人类文化,并根据时代需要对其进行利用和改造,以使其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是需要承传和创新的。正是通过世代承传积累,人类文化才会日益丰富起来。
会计作为人们记录与报告经济活动、提供经济活动信息的行为,同样也留有深深的文化烙印。一位会计大师讲的好,自有天下之经济,便必有天下之会计;经济有多大,会计也就有多大。会计因经济而生,更为经济而延续,会计印刻着时代的烙痕,为不同的时代社会记录着社会喜怒哀乐和生生不息地生活。会计的产生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会计的发展;而会计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会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代代会计人的传承和创新的结晶。
会计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会计实践过程创造出的、具有自身特点的会计行为模式、价值观、精神意识的总和,会计文化是会计赖以存续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会计的灵魂。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选择、对各种会计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会计模式的形成以及会计实务的发展方向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会计所处的文化环境决定的。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化决定着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会计文化。会计文化只有适应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文化环境才能够促进会计的发展。今天我们研究会计文化,探寻会计文化的演变,就应该对会计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及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进行探究。笔者仅从我国会计文化演变历史,从中寻求我国会计文化的发展,目的就是利用会计的文化来更有效的指导会计行为与经营管理活动,并使它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虽然我们对会计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会计文化存在的事实早已深深印刻在会计实务之中。古代中国的“结绳记事”,既是文字的起源,也是会计记录之始。从夏禹时代“会稽”二字的产生,可以读出中国会计文化诚信的品格。《周礼·天官·冢宰》载“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日入其成,月入其要”,已有了初步的会计报告思想。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会计当而矣”,意思是会计要真实、准确。随着唐宋经济繁荣兴盛,会计也有了质的飞跃,唐宋时期出现了“四柱结算法”和“四柱清册”,是唐宋时代在会计方法方面的重大贡献。“四柱结算法”是系统反映国家经济和私人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科学方法,它集中归结了中式会计的基本原理,是中式会计方法体系的核心与精髓,为中国会计从单式帐法向复式帐法的演变奠定了初步基础。从世界范围讲,“四柱结算法”中的“四柱平衡公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和“四柱差额平衡公式”(新收-开除=实在-旧管)的建立、运用,比西式簿记中的平衡结算法的出现要早得多。珠算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于何时,认识不一,无论起于汉代,还是产于宋元,但作为我国特有的计算方法,是中国古代数学在计算方法方面继筹算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发明,并成为中国会计文化的特有符号,广泛应用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方便,沿用至今。由此可见,四柱结算方法的应用、算盘的发明和使用足以证明是我国会计发展在当时是何等先进,会计文化何等繁荣。
明清理学的兴起,票号(钱庄)的繁荣,民间商业会计的发展,会计又有了新的突破,诞生“龙门帐”,设计发明了“四脚账法”,“四脚账”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复式记账方法,已与西式复式记账法相同,而会计由附带的工作转变成为独立的工作,受托责任会计随之而产生。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近代中国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外国经济侵略下,小农经济瓦解。西方各种学说良莠不分,在爱国救国的感召下,社会文化发生大的变革,我国的会计也力求仿外,开始西化,会计出现改良派和改革派。
二、从传承的角度分析会计文化内涵
鲁迅先生指出:“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我国拥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曾为人类文明演变发展过程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在我国文化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支柱和基础,以道家和佛家文化为重要的内容的传统文化,它渗透着我们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负载着我们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聚拢着我们自我认同的凝聚力,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人格、价值观念和思维定势。由此也影响着我们的会计文化,形成我们独特的会计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成熟的伦理文化之一,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实用化的价值取向,它强调“德政”思想,强调道德感化作用和身教作用。道德人格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着无形且很强大的影响,是一种比法律更为有效的手段,人们首先考虑的不是遵从国家法律,而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履行好自己的道德伦理义务。伦理道德问题贯穿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对会计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会计人员的行为始终受到伦理道德的影响和制约,以无私奉献、廉洁奉公为核心思想。主要以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行为,依靠会计人员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行为。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形成传统的美德、人格价值和品行修养。会计文化是根植于传统文化中,也必然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一是会计文化以“仁”为最高境界,追求自我完善。“仁”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是儒家道德的基础。孔子曰:“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美德的最高概括,“仁”的核心是仁爱,也即同情人和帮助人。在会计文化的历史发展中也立足儒家的“仁爱”思想,增强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追求自身价值和自我完善的仁爱思想。儒家经典《大学》和《中庸》中都提出了“君子慎其独”的思想。“慎独”是指一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要谨慎地约束自己的内心和行为,防止有违背道德的思想或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礼记·中庸》:“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郑玄解释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强调君子在闲居独处、他人看不见、听不到自己言行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检点自己。“慎独”对会计而言同样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
二是会计文化以“义”作为行为准则。儒家思想以“义”为准绳。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曰:“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义”,基本的准绳就是“齐之以礼”。作为会计文化历史进程就是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提倡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共同发展。
三是诚信是会计的灵魂。“诚信”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中庸》指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等等。儒家思想中“诚信”被视为处世之道,为人之本,正如大儒所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诚实守信不仅作为为人处世的原则,也是会计人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四是真实反映是会计的核心。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说过:“会计当而已矣”,意思就是会计要真实、准确。其中的“当”字的意义就是“当会计的也必须按照财制的要求行事,当收则收,既不可少收,也不可超越规定的标准多收。当用则用,既不能以少用违礼,也不能违反财制要求滥用。要做到俭不违礼,用不伤义,一切应力求适中,适当,适可而行,适可而止。”,会计文化在漫长的历史社会里一直渗透着依法理财、客观恰当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五是变革改良是会计的主旋律。无论儒家上说下教,自任天下之重,也不论墨家“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还是法家“信赏必罚,以辅礼制”,策略有所不同,都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经邦济世的价值取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会计文化发展进程。这一系列文化的发展变迁,也把会计文化由原始会计计量记录文化转向农业会计文化和商业会计文化,进而影响近代会计文化和现代会计文化发展。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会计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官僚垄断资本的压榨下趋于破产的现状引起了当时会计学界爱国人士的广泛关注。他们认为会计的落后也是造成工商业日趋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围绕着传统中式会计应如何改进问题产生了两大派别—改良中式簿记派与西式簿记改革派。一时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进中国会计的运动。在二十世纪初期,越来越多的会计人认为“中式簿记制度不善,条理毫无,有失会计本旨”,因此有必要进行改变。改良中式簿记派主张用西式会计改良传统中式会计,保留传统中式会计的优点。而西式簿记改革派主张全面引进西式会计代替传统中式会计。
改良中式簿记派认为,“自西式记帐传入中国后,中国簿记之为之鄙弃久矣”,在这种情况下,仍坚持中式簿记有其自身的优点,如理论浅显,容易掌握;方法简便,易于操作,通俗易晓;节省经费,且簿记人才容易物色。并且改良派并不是固步自封地盲目排斥西式簿记,而是立足于两者优点的结合之上。强调不能拾人牙慧、食而不化,应将西式簿记中国化并加以发展,才不会在理论上与思想上永为时代落伍之国家。确实在当时“风气未开,人才未备”的社会环境下,对于改变中国传统会计的面貌功不可没,也是当时最经济最有效的改变中式会计落后状态的方法。
改革派所认为,全面引进的借贷复式簿记确实是在本质上优越于传统中式簿记的,极力倡导推行西式簿记,使得社会上有更多的人开始了解西式簿记的种种优点,动摇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关于“理财”、“做帐”的落后封建意识,客观上促使更多工商业主接受和采纳了用西式簿记改良他们传统中式簿记的主张,即接受改良派的主张。改革派在分化瓦解传统中式簿记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的巨大阻力,并且忽略了我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以及西方先进的会计在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环境中的可移植性,再先进的制度若远远偏离了其依存的制度环境,也是“中看不中用”。
会计上两派之争、两种簿记长期并存,直到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要采用借贷记帐法核算,形成强制性会计制度变迁模式才结束了两者并存的局面。会计上两派之争、两种簿记长期并存源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会计思想缺乏,自然存在会计文化的争鸣,争鸣的结果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会计的发展,谱写了会计改革创新、求实发展的新篇章,影响着会计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从继承创新的角度分析会计文化
会计是一种确认、计量、记录经济事项的技术,以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会计始终处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从文化发展的延续性看,发展会计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汲收国外的先进会计文化,同时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
一是坚定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会计文化。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文化,都有其传统的、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文化血脉,丧失了文化的特质。深厚的传统会计文化、丰富的会计思想文化,就是我国会计安身立命的根基。因此,我们要坚持会计文化自信,这一自信不仅源于我们拥有辉煌的深厚的会计历史文化,更源于当今中国的伟大复兴和文化的大繁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会计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有坚守的从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国会计文化本身就代表着责任和担当,就是继往开来血脉传承。因此,会计文化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品格、客观公正的意识、开放广阔的胸襟和进取创新的追求。这就是会计文化的光荣传统和良好风范。从我国会计文化历史传承实践证明,诚实守信是会计文化之魂,客观公正是会计文化之本,廉洁是会计文化之律,创新是会计文化之源。
二是兼收并举,立足国情,汲取外来优秀的会计文化。文化不分国界。每个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都值得世人欣赏和赞美。文化只有广泛地传播,普遍地被接受,才能进一步发扬光大。会计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会计文化语言是相互融通的。不同类型的会计文化是不断交流碰撞、相互冲突、相互融通,世界上不同国家会计文化、不同历史时期会计文化总是以吸收和继承其精华,借以丰富和发展自身的会计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与国之间交流更加密切频繁,会计文化也从一国之内走向世界。会计文化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加快从国内舞台发展壮大,伴随和推动自身会计走向国际舞台。会计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通过会计文化传播有助于世界多角度了解中华文化。会计文化是引领中国会计走出国门到世界执业的一面旗帜。同时我们会计文化也必须立足国情,汲取外来优秀的会计文化,而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做法。会计文化既要大胆借鉴国外的优秀会计文化,洋为中用,又必须扎根于中国的土壤,坚持中国特色。在吸收外来会计文化方面,我们是有过先例的,是有必要借鉴的,(☆)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阶级性观点和工具论观点的影响,我们全面引入苏联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抛弃了我国传统的会计模式,会计文化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改革开放之初,解放思想,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对内搞活、对外开放。为了引进外资,开始创办中外合资企业、引进外资企业,但在会计方面遇到了障碍。会计被动应对,改革在这里变成了“拿来主义”和“实用主义”,会计文化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格局,会计文化过多的丢掉了我国固有的传统的优秀文化,没有及时形成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致使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因此,会计文化在吸收外文化时切忌“拿来主义”,生搬硬套,全盘“外化”或“西化”。
汲取外来会计文化,不仅要勇于开放,又要敢于取舍,更重要的是兼收并举,转化成自己的。 我国会计文化要有坚定的自信力,还要秉承开放包容的态度。这是因为开放包容并不是要盲目崇外,学习借鉴更不是照抄照搬,全盘“西化”。文化的多样性也同时决定了会计文化的多元性。因此,我们要有分析、比较和鉴别,做到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如果不加鉴别、良莠不分,甚至把糟粕和垃圾当宝贝加以引进,就会贻害无穷。
三是创新会计文化是会计文化的灵魂和生命。文化创新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发展不是推倒旧仓库建立新大厦,而是像登山一样视野不断开阔。文化创新的前提是继续思想解放、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是我们时代的核心,是不断进步的源泉,也是推动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会计文化只有坚持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会计文化,也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才能使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在世界会计文化领域内流光溢彩。
历史上我国会计人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是鼻夹厚眼镜、长袍加算盘的“账房先生”,固执、保守、呆板,缺乏灵活性。因此,会计人有责任掀起一场会计文化革新,打破旧观念,摈弃旧形象,树立宣扬中国会计人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新形象,彻底改变对我国会计的偏见,用会计文化成就会计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会计文化对会计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多方面、多层面的影响,渗透到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取得的突出成绩离不开会计文化正面作用的发挥,但是会计文化还要继续解放思想,用于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既要做到立足于国情,又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相互借鉴,丰富我国的会计文化。特别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会计文化也已超越了传统的账册文化和计算文化,形成了一种信息文化和社会服务文化,会计人正是在这种特定类型的会计文化中受到熏陶。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第二篇】
命题趋势:从内容上看,本专题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保护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意义等知识点上。在近三年的高考命题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继承与发展、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一直作为重点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构建和谐文化结合起来考查。高考命题多以社会文化生活热点为背景,取材广泛,如影视、戏剧、动漫等文艺创作以及中医药传统文化等,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应对策略:在备考中,应以“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为主线,既要从横向理解文化多样性的特征,加强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从而加深对交流和创新关系的认识;又要从纵向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方向,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注意结合每年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情况;我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具体事例;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中国与其他国家互办的“文化年”及文化交流活动;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我国建筑、服装等风格的变迁和至今仍频繁使用的传统道德格言或经典传统故事;当代优秀影视作品的热播等事例,尤其要关注南京青奥会开、闭幕式中呈现的文化多样性,以及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因素,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重难点突破
1.文化多样性
(1)表现: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都要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能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原因: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但各民族间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作用: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4)尊重文化多样性: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2.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元化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第一,基本内涵不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文化的多元化则主要从文化的性质来说的,性质上泛指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腐朽文化。第二,社会作用不同。对人类社会来说,正是有了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而文化多元化的存在对社会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第三,对待态度不同。对待文化多样性,就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对待文化多元化,既要大力维护和发展先进、健康的文化,又要坚决克服和抵制落后、腐朽文化。
(2)联系: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3.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不是绝对稳定。所谓相对稳定性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它的不变性,二是它的应变性。即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原有的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从形成过程看,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特定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从功能效用上看,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对现实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所以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能够而且必须因时而变,与时俱进。
4.文化的传播
(1)途径: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等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另外,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意义:对内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对外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加强各国之间人们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5.正确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
(1)文化传播的途径是指与人们进行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文化怎么传播的问题。
(2)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3)无论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注意的问题。
①文化传承不等于文化继承: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可见,文化传承包括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两个方面。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
②正确把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
7.文化创新
(1)是什么: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为什么: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怎么样(途径):①根本途径,即立足于社会实践。②基本途径,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应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⑤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8.准确理解对待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
(1)“以我为主”,就是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汲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
(2)“为我所用”,就是辩证取舍、择善而从,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
(3)同时应高度警惕文化殖民主义,防止西方国家用文化手段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输入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
典型例题
1.(2014・浙江)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古村落属于文化遗产,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②③符合题意。①不是保护好古村落的原因,也不符合现实,故排除。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批判地继承,④说法错误。
答案:B
2.(2014・江苏)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展示具有民族和地域色彩浓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了
A.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
D.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既重视民族和地域色彩,又寻求世界共鸣,体现了A。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包容外来文化的信息,排除B、C。D强调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要求,与题意无关。
答案:A
3.(2014・福建)精湛绝伦、底蕴深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对待一些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反对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的观点,因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对展现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C符合题意。A中“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说法错误,违背了文化多样性的观点。B、D持赞同观点,显然错误。
答案:C
4.(2014・新课标全国Ⅱ)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①符合题意。该纪录片通过介绍我国的饮食文化,引起极大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体现了③。②说法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现代传媒促进了中华餐饮文化的传播,但并没有丰富和扩展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④说法错误。
答案:B
5.(2014・新课标全国工)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题干要求回答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的原因。审题时关键要抓住“各自”一词,两国文化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这是两国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的原因,②③符合题意。①中的“相互融合”和④中的“都源远流长”表述错误。故答案选C。
答案:C
6.(2014・江苏)“沙画瓶”是一种源自中东地区的艺术品。它是将死海海底的彩矿石磨制成的沙子填入玻璃瓶中,组成沙漠、骆驼等形状。一位中国女孩受此启发,用来自海南的岩石磨制成粉末,替代原来的稀有材料,并将五彩斑斓的沙漠奇景和古老的中国文字相结合,打造出“中国文化遗产系列”“古诗词系列”等“沙画瓶”,受到极大的欢迎。材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②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有助于文化创新③在实践中可以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④文化创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联系的客观性的相关知识。①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排除。中国女孩借鉴中东文化,打造出颇受欢迎的中国文化产品,体现了②。中国女孩用来自海南的岩石磨制成粉末,并将沙漠奇景和中国文字相结合,体现了③。材料没有涉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排除④。
答案:C
7.(2014・福建)图1是关于我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图,从图中可推出
A.图书阅读水平大大提升
B.数字媒介阅读增长较快
C.人均阅读图书量增长迅速
D.数字媒介阅读比图书阅读重要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及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取坐标图信息的能力。坐标图内有两条曲线,上方带三角形的实线,体现的是2009年到2013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数据的变化情况,从曲线走势看,变化不大;下方带正方形的虚线表示的是数字媒介阅读变化情况,从虚线走势看,呈逐渐上升状态,说明我国国民对数字媒介的阅读量呈不断增加趋势,B符合题意。A、C、D三项都与材料不符合。
答案:B
8.(2014・海南)饱经沧桑的海口骑楼镌刻着历史的印记。随着商业开发的扩大,骑楼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好骑楼,正确的做法是
①修旧如旧、禁止利用②保护为主、合理利用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④社会主导、市场运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骑楼遭到破坏主要原因是商业开发过度,为此,政府必须加强调控,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做到以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②③符合题意。①“禁止利用”说法过于绝对。④中“社会主导、市场运作”的做法可能使破坏更加严重,说法错误。
答案:C
9.(2014・北京)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北京地铁宛若一条条彩带串连起北京不同区域的“文化珍珠”:颐和园、天坛、鸟巢、什刹海、南锣鼓巷、王府井、中关村科技园等等。一座座地铁站造型别致,站内设计装饰与地面文化景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仿佛在讲述着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北京地铁还举办了“祖国你好”大型公益广告活动、“民俗风、中国年”迎新春活动、儿童文学专列、诗歌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地铁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新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地铁串连“文化珍珠”,体现了地铁对文化交流的作用;地铁讲述着昨天、今天和明天,体现了地铁在文化继承和发展中的作用;北京地铁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文化创新的实践基础。
答案: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北京地铁挖掘和展示了北京丰富多彩的文化。北京地铁成为继承和传播北京文化的载体。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北京地铁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有利于推动北京文化创新发展。
创新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14年5月15日晚举行的温州市第二届市民文化节暨温州医科大学第三届国际文化节文艺演出,来自51个国家的150多位留学生共同奉献了一场异彩纷呈的文艺盛宴。留学生们不仅表演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独唱《望月》、歌舞《绣香袋》等节目,还献上了轻快优美的泰国舞蹈《天使之舞》、巴林歌舞《幸福时光》等富有各国民族风情的歌舞表演,来自印度、美国、不丹、南非、索马里等各国留学生联合带来的时装表演更是掀起了晚会的高潮,掌声、欢呼声、相机的“咔嚓”声此起彼伏。回答1~2题。
1.来自51个国家的150多位留学生共同奉献了一场异彩纷呈的文艺盛宴
①展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④表明文化活动也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中国特色的节目,富有各国民族风情的歌舞表演,各国留学生联合带来的时装表演等,形态各异,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流融汇,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异彩纷呈的文艺盛宴。这表明
①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趋同②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③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相互交流借鉴④文化交流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每年6月28日的斡包节是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达斡尔族的民族传统节日。2014年6月28日,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达斡尔族民众从四面八方欢聚在一起,庆祝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斡包节。由此可见,民族节日
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蕴含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③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④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年8月15日,金沙讲坛邀请著名世界遗产保护专家、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旃作了题为《世界遗产的现状和思考》的讲座。近2个小时的讲座里,郭旃带领听众感知了世界遗产的魅力,并针对世界遗产保护进行反思。之所以要反思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它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③它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④它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纪录片《人参》于2014年8月11日登陆央视科教频道,这部纪录片从历史、人文、社会、民俗、科技等角度解读这味神秘而古老的药草,第一次全面展示“百草之王”――人参。这说明
A.电视已成为最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
B.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C.现代媒体已发展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D.电视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全球同时、双向互动的特点
年9月27日-10月7日,以“两岸情相连、宝岛灯荟萃”为主题的首届“两岸情――宝岛台湾民俗文化灯会”活动在北京朝阳公园万人广场举行。中华两岸产业联盟发展促进会理事长陈光华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同根同源,是中华民族一脉之延续……”这句话告诉我们
A.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一成不变
C.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标志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7.“2014泰国・中国河南文化年”系列活动于2014年7月2日在曼谷拉开序幕。该活动由中国文化部主办、河南省文化厅与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承办,一直持续到7月7日。在泰国曼谷举办中国河南文化年的意义在于
A.求同存异,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B.兼收并蓄,促进不同文化融为一体
C.相互借鉴,促进各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D.相互交流,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8.由山西省民俗博物馆、泰和礼乐文化推广中心主办山西省孔子文化研究会、山西省文瀛书院、山西省唐风琴协办的“成长的美丽和责任――2014年山西省文庙集体成人礼”活动,于2014年8月17日在山西文庙举行。本次活动旨在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下列对“成人礼”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④立足实践,推陈出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来自南宁剧场内的1000多名观众齐声朗读《弟子规》。2014年8月16日上午,《德行天下・幸福中华》公益大讲堂在南宁剧场举行,它的主旨在于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传递出去,让国学滋润日益浮躁的现代人的心,该活动同时还是一次爱心的宣传。这些活动的举办启示我们
A.传统文化都可为我所用,要全部继承
B.传统文化都不符合时代特点,要全部抛弃
C.否定旧的文化传统,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态
D.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0.大部分人都认为腾讯是抄袭起家,可如果腾讯真的只是一味地抄袭,如何能够成就今天企鹅帝国的伟业。马化腾告诉我们他成功的秘诀:“如果只是抄袭和模仿别人,没有自己的创新,一定是战胜不了竞争对手的,而QQ和微信都是其中的典范。”这一秘诀深刻地告诉我们
A.文化的自我淘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年7月6日,《中国成语大会》总决赛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段播出,成为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又一档语言文字类的电视节目新品牌,再掀传统文化热潮。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的挖掘,对自身传统经验优势的有效利用,顺乎时代潮流。《中国成语大会》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说明文化发展
①离不开社会实践②不能失去文化的民族根基③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④离不开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年7月2日,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新疆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扶持、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时尚文化,打造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氛围,提升社会精神文明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新疆创新、发展时尚文化,需要
①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坚持文化创新②继承传统,保持地方特色③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邹城市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故里,是我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邹城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优势,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宗旨,积极开展儒家文化“修学游”活动,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欢迎,“修学游”已成为展示该市素质教育的崭新名片。2014年上半年,邹城市致力于打造“孟子修学游”品牌。针对“修学游”市场,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精心设计了“教子有方”亲子游、儒家文化体验游和国际修学游三大产品,推出了“我的成人礼”观赏版、体验版、私人定制版,努力打造具有孟子故里特色的经典“修学游”活动。
(1)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分析说明“修学游”活动的意义。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文化。
14.在2014年8月16日的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郑和宝船、南京云锦、紫金山天文望远镜这三大南京元素让观众叹为观止。三大元素地融入,将南京的历史文化,民族工艺和科技水平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开幕式表演中,超大面积投影、120人威亚表演,以及紫金山天文台与天文望远镜、浑天仪、青铜器、丝绸之路等极具中国历史与古典韵味、带有南京特色的意象,将梦想贯穿历史、现在与未来。先进科技与表演创意设计,让现场地面、空间与上空相互呼应,这种多空间流动性连接的形式,让数虎视觉创意专业人员赞叹。在这场青年人的盛会中,历史与现代相会,文明与友谊交融,东方与西方握手,青春的气息与活力处处洋溢。
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结束后,总导演陈维亚给出了如下的自我评价:“开幕式所有仪式和文艺表演的要素都完美地呈现了,从奥运五环的展开到火炬点燃,从郑和的大船起航到‘筑梦之塔’在空中盘旋,我们把应有的艺术效果都奉献给了南京人和全世界青少年。南京和北京一样精彩!”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南京青奥会开幕式和北京一样精彩。
参考答案及解析
留学生们不仅表演了中国的节目,还献上了富有各国民族风情的歌舞表演、时装表演,表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①符合题意;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与题意无关;材料中未涉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问题,故③排除;通过观看留学生们的表演可以让温州市民了解各国的文化,说明通过文化活动也可以传播文化,故④正确。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民族特色,而不是“趋同”,①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的节目,富有各国民族风情的歌舞表演,各国留学生联合带来的时装表演等,形态各异,体现了文化具有多样性,故②正确;各国留学生联合带来的表演是在进行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故③正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④错误。
①③是对民族节日的正确认识;②说法错误,夸大了民族节日的重要性,不是“全部”;④阐述的是文化遗产的地位。
①③④都是对文化遗产的正确认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②表述有误。
电视属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也不是最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故A、C错误;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全球同时、双向互动的特点,故D错误;材料反映了通过电视这一媒介向人们介绍“百草之王”――人参,使传媒发挥了其文化传递、共享的功能,故B正确。
通过举办民俗文化灯会,有利于传承传统习俗,传统习俗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D正确;A与题意不符;B中“一成不变”说法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表述错误。
在泰国曼谷举办中国河南文化年,使两国文化相互交流,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故D正确;B错误,不同文化不能融为一体;A、C与题意不符。
“成人礼”文化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①②④都是我国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故选B;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点,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③与题意无关。
《弟子规》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要发挥其积极作用,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故选D;A、B、C说法错误。
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腾讯通过创新可以战胜竞争对手,说明创新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C、D表述与题意无关。
①④说法与题意无关;“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的挖掘”,说明文化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②正确;“对自身传统经验优势的有效利用,顺乎时代潮流”,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③正确。
题干强调文化创新、发展需要采取的措施,即文化创新的途径,①②④都是文化发展所要采取的措施;③说法错误,经济建设是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
13.(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修学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弘扬儒家文化中的精华,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修学游”活动有利于激发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奋发图强的学习热情,增强中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①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儒家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要辩证地认识儒家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儒家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儒家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③要正确处理儒家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要在继承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儒家文化,在发展儒家文化的过程中继承儒家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4.(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先进科技与表演创意设计,让现场地面、空间与上空相互呼应,这种多空间流动性连接的形式,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2)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南京青奥会开幕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是其和北京一样精彩的重要原因。
(3)南京青奥会开幕式做到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体现在利用郑和宝船、南京云锦、紫金山天文望远镜展现三大南京元素,将南京的历史文化,民族工艺和科技水平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第三篇】
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也是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过程。寝室文化既积淀着校园深厚的人文底蕴,又饱含着大学时代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信息量大且繁杂,已是高校主体的“90后”大学生在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环境下成长起来,思想意识呈现出新的特点,已不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用“火红的青春”在农村接受锻炼、80年代青年唱出“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激情豪迈。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个性张扬、接受新鲜事物快、追求新奇时尚、敢于挑战质疑并行动迅速,是极富活力、思维活跃和意识超前的一个群体。明确提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的路径。为此,在寝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要抓住正能量的时代新要求,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和多样的表达方式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践行文化的新理念,以中国梦为生动素材,以优秀寝室文化为根基,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丰富营养,结合时代精神开展教育,增加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结合大学生的价值观,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寝室是同学们思想最活跃、最宽松的地方,这里往往是多种文化形态的综合体现,每个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寝室的文化传统怎样就相应地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与之相匹配。当今大学生成长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这种多元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现实问题己经在不停地影响着大学生们的价值认知。寝室文化建设工作不应是空洞的理论宣传、花花绿绿的装饰、随波逐流的文娱活动,不了解大学生,不懂得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就不能取得好的实效。因此,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在中国梦的引领下贴近实际,关注大学生的价值愿望,关照大学生的寝室生活,着眼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寝室文化的共鸣点和利益的交汇点,区分层次,创新形式,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面向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寝室文化要紧抓时代脉搏,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充分研究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探索新思路,善于用“9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唤醒其内在的利益需求,建立一套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养成的文化传播方式,发挥大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等优秀品质,克服其自我中心和功利心等不良表现,增强其爱心和责任心,立足实际提升建设效果。要将时代要求与学生价值观相融合,这是在社会意识多元化、多样化、多变性和差异性的今天,弘扬寝室文化的必然要求、改进工作的迫切需要、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应对诸多挑战的现实需要。
二、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注重统合共同追求和个性特征
提起中国梦,会立即唤起每个青年学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省思和当今感悟。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发展中最富有朝气、创造力和理想追求的群体,他们的梦想与中国梦始终交相辉映,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有着不同个性特点和梦想,与此同时,又有着学业、就业等共同的理想追求。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不再相信任何权威,不愿意让别人来领导自己,即便如此,在这个群体中,始终有着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共同的追求和梦想、共同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信息时代、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寝室文化建设要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培育学生们的历史情感,认同“稚嫩”的梦想追求,镌刻共同记忆、烙印下四年寝室生活的文化印记,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学生群体自身凝结的共同价值追求。寝室文化更应“接地气”,符合寝室成员的个性特征。毋庸置疑,各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开展各项活动。如果说,来到一个学校,问大学生,知道“寝室文化节”么?最开始大部分人可能会回答不知道,那么,经过几年常态化、固定化的开展,一定会人人皆知。但是,在人人知晓活动开展的情况下问到“:寝室文化跟大学生有什么关系?”笔者认为,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恐怕是很难精准了。高校寝室文化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既尊重和保持个性独立、又相互适应共同生活的历史,但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由于对学生个性缺乏尊重和关注,导致大学生的个体功能难以纳入到寝室文化建设体系之中,并发挥其更加积极的作用。再好的建设项目如果没有群众基础,只能流于形式,必定收效甚微。如何能够在构思建设文化项目过程中,充分调动寝室成员共同参与,又不泯灭个性,把文化渗透、介入到同学们的寝室生活、基本情感之中,这才是寝室文化和大学生相依相靠的持久之道。共同追求和个性特征是辩证统一、互生互荣的。寝室文化不仅是一个寝室、一个生活区的文化,更是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个人的文化,彰显个人主体性是寝室文化的意义所在。寝室文化既要代表整个群体的共同意涵,也要具体到每个人的个人主体。传承和创新的好坏,关键就在于是否顺应时展大势,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共同追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具有亲和力和向心力。
三、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注重挖掘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是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是能具体感知、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在寝室文化中是第一需要和基础的内容,能够直接体现出文化的性质和程度的高低。历史遗存的物品,现代设计理念的楼宇建筑,具有科技含量的生活用品,报刊书籍、文娱活动、作息习惯等都是寝室物态文化的具体形式。物态文化既是学生主观世界外化的产物,也是学生价值精华的承载体。现在的寝室文化受到商业化、世俗化等现代性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另类的价值张扬,有主流文化价值观被弱化的倾向。不容忽视的是,个别高校在寝室文化建设中随心所欲、无实质创新、流于表面形式、娱乐大众,隐私、搞怪当噱头的低俗文化被放大到公众平台上,缺乏价值凝练,导致青年学生的文化价值观错位和混乱。物态文化的引导在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生活区后勤社会化的今天,如何转化机制,从单纯重视经济效益拓展到实现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值得管理者深思。中国梦内涵的核心价值要嵌入寝室物态文化生成的全过程,传承和创新有灵魂的文化作品,不仅愉悦感官,更要陶冶情操、撼动心灵,传播价值内容。所谓心态文化是包涵心智、情感、精神、创造力、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综合体,指某一个阶层的人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对社会存在的感知和认同,并由此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文化的现代化趋势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心态的复杂性,“中国速度”催生了每个人的“快”生活节奏———娱乐“快餐化”、阅读“快餐化”……“快”也许是大学生们对自己生活的最真切感受。心态是文化的反映,更是寝室文化落地生根的心理土壤,心态文化是寝室文化中的深层结构,与物态文化一起构成了寝室文化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大学生渴望生活在和睦友好、奋发进取、宽容自由的寝室环境中;另一方面,疏离隔阂日益明显,诚信友善度不断接受挑战。错综复杂、自相矛盾的心态折射出的是价值矛盾和冲突。因此,心态文化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关键部分,应该以此为入手剖析、探求。良好的心态需要引导和关怀,需要寝室文化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强化主流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增强和促进广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构建系统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承创新机制。
四、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更要注重强化政治认同教育
每一个寝室文化都必然重视大学生主体的政治认同教育。认同对于寝室成员个体和寝室整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是向心力、凝聚力和整合力的体现,认同能够让大学生获取自我认知,知道什么是好或坏的、什么是正确或错误的、什么是值得或不值得的,能够规范他们在寝室中的群体生活。政治认同是个人在人文环境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对政治权利的承认、接受和赞同并以其规范自身行为,是寝室文化得以存在的前提和保证。试想,如果群体生活在一起的大学生们连“中国情怀”都没有,寝室文化在“胡言乱语”下如何能够传承下去呢?更何谈创新?无论寝室文化的结构模式和管理建设发生何种变化,加强政治认同教育始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在当今各种社会价值标准与文化氛围的包围下,文化传统遭遇挑战,政治信念有待巩固,这些都为中国梦很好地融入大学生生活带来了困难。从寝室文化发展的空间来讲必须具有政治的同一性,当个体政治认知与中国梦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一致时,将产生负面的政治情感,不利于甚至会阻碍寝室文化的发展及其教育功能。因此,在寝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应认识到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国家主流思想强化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使之稳定发展。虽然寝室中来自不同地域的大学生、特别是现今的“90”后大学生在文化接受上面临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在生活态度和政治观念等方面拥有自己的特色与认同;但是,应该肯定的是多数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中国心”。我们要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努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寝室文化的协同发展,避免臣服式、权威式的强压政策,做好民主参与式的“心甘情愿”,形成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的永恒思想,较好地疏导个别学生扭曲的价值取向,善于用“艺术范儿”的形式把深刻的大道理和贴近学生实际的小道理结合起来传播好,使同学们在得到魅力文化的同时感受到真理,更加增强政治认同。文化是灿烂的,同时也是脆弱的。中国梦为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导向,是重要的思想基础和释放正能量的重要保障。通过中国梦这一主流价值观的政治认同,不仅能够为寝室文化的发展奠定广泛、良好的群众基础,更为寝室的整体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可靠支撑。高校寝室文化要与实现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寝室“人文化”过程,发挥文化的载道、释道、传道优势“,以文化人”,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形成对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政策的高度认同与共识,以积极的政治认同反哺寝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要始终把政治认同教育作为寝室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逐步构建符合教育规律、具有时代特色、彰显价值体系的政治认同教育理论和活动模式,加强文化的正能量传播,加强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推进寝室文明建设;其次,要在当今中国现实及寝室环境的发展动态中,实现寝室文化的物质平台建设、传统文化建设、制度载体建设、学术与文体活动建设与政治认同教育实践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努力探索和掌握寝室大家庭中的交往群体对认同的基本规律,结合不同群体的实际特点,开展文化活动,进行政治认同教育。中国梦是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指南和方向,在实践中不能顾此失彼,寝室精神文化、寝室物质文化和寝室行为文化等不同类型要相融、和谐,不断增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效性,以面对各种思想融汇交锋、学生需求不断增强的态势。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第四篇】
关键词:两汉时期;汉武帝;司马迁;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148-06
春秋战国之交,中国封建社会发端,文化趋于繁荣。到了魏晋南北朝,封建社会及其文化走上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两汉时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封建秩序得以巩固,文化事业日益兴盛。纵观两汉王朝,形成三次群英荟萃的格局。第一次是刘邦时代。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统计,当时“定天下安社稷者”有萧何、曹参、张良、陈平、韩信等31人。第三次是刘秀时代。《后汉书》卷22记载,明帝追感前世功臣,在南宫云台阁供奉其画像,包括邓禹等28将的画像在内,计32幅。第二次是汉武帝刘彻时代。《汉书・公孙弘传》说:“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兄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落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帅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碑。其余不可胜纪。”比较而言,这次人才云屯雨集,最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与因素,他们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故事。我们首先锁定武帝本人,然后选择其中几位典型人物,再旁及相关的人物和事迹,并以此为突破口,勾勒两汉时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轮廓,从中归纳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反秦之敝。尤其是惠帝、吕后以来,采取黄老清静无为之术,为政崇简易、尚宽柔。文景之治末期,经过近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海内晏然,府库充实。汉武帝即位,所谓“存抚天下,安集中国”,指他欲在文治武功方面均有建树的时机已经成熟,西汉王朝将翻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瑰丽篇章。这样的客观形势,需要汉武帝及时调整文化政策。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不满17岁的武帝试图推行自己偏爱的儒术,由于好黄老之言的祖母窦太后从中作梗而未能如愿。这至少说明他少年时代就有志于文化传承与创新。少年立志,至关重要。窦太后驾崩的第二年,即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来,武帝屡次招贤良文学之士,也就是开展全国规模的选贤活动。主考官为其本人,每次的测试题目,也由他通过诏书形式开列。在这种系列活动中,最早脱颖而出的是董仲舒。数年之后,大器晚成的公孙弘,答卷成绩名列第―,相当于后世的状元。不难看出,武帝开展的这项活动,是后世科举制度的真正源头。仅从这一点看,其文化传承与创新意义也是重大而深远的。
董仲舒自幼研习《春秋》,景帝时已是博士。他广招弟子,精于讲诵,三年不窥园圃。他的代表作《贤良对策》,其实就是三次回答武帝测试题目的答卷,也等于三次向武帝提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议。第一次建议:强勉于事,不懈行善,刑罚得中,正心以正朝廷,以教化为大务,当更化(革新)而更化,修饰五常之道。第二次建议:因时制宜,移风易俗,兴办太学,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第三次建议:上承天意而下务化民,正法度而别上下,防微杜渐,遵循古道,不违天理,官不与民争业,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最后综述自己的核心观点:“《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青年武帝全盘采纳他的观点,并且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
武帝为何确立这样的文化政策?董仲舒补出其原由:儒家经典《春秋》等表现的尊王攘夷的大一统思想,最适应其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最适合其缔造大一统局面的需要。正因如此,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远远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也就悄然退出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此后,这一文化政策一直风靡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自然是由于儒术有利于维护各个朝代的封建统治秩序。然而,由于封建社会的长期存在,中国未能像西方一些国家那样,及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尤其到了近代,饱受外国列强侵凌、蹂躏之苦。千秋功罪,谁与评说?是中国应该及早抛弃儒术,提前结束封建社会?还是董仲舒不该充当始作俑者,武帝不该推行儒术?我们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于任何事物和现象,都要看到它们产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分析它们发生、发展以及衰落的全过程。同样,对于各种社会制度和文化现象,都应当将它们纳入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视角考察之。完全可以说,儒术独尊,是有其历史与现实,内在与外在原由的,包括上述董仲舒补出的原由。儒术独尊,不仅仅是董仲舒投合武帝需要、武帝敢为天下先,君臣密切合作的结果,也是由中国社会经济基础等因素决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还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然结果。如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其文化政策的先进性,给我们开拓了利用儒家学说的极为广阔空间。我们面对儒家学说,自然用不着顾虑重重,小心翼翼,应该比任何一个时代利用得高妙、恰当、合理、从容。
返回原来的话题,武帝确立了文化政策以来,主要有哪些活动?第二年,便以马邑为诱饵,拉开“兴师出兵,北代匈奴”的序幕。随后的若干年,“南诛两越,东击朝鲜,北逐匈奴,西伐大宛。”正是这一系列的战争,造就卫青、霍去病等杰出的军事将领。其间,必然实现民族之间的大融合,因此,涌现出张骞、苏武等优秀的外交官员。这些武将文臣,或为解除边患、国威远扬,或为民族融合、内外贸易往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武帝发动的一些不义战争,给周边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给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事业,带来巨大损失。还有,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正月开始,武帝依次巡幸缑氏、东巡海上、登封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行程一万八千里。同年十月,武帝巡边,择兵振旅。从云阳出发,出长城,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这就从侧面透露:西汉王朝的强盛已经达于极限,其文化传承与创新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已经相当牢固。无可讳言,武帝无休无止的巡幸、封禅、求仙活动,耗尽国家的财力、物力,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事业,起到极大的破坏作用,武帝的功过是非,成为历代人们关注的焦点。
武帝的一些活动主要表明:他雄才大略,好大喜功,贪多务得,敢作敢为。
透过汉武帝、董仲舒的相关事迹,我们感悟到: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以人才荟萃为基础的。上到国家,下至单位、部门,都要造成人才荟萃的局面。全国规模的选贤活动,可以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奠定人才基础。国家的文化政策,是营造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直接或间接地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发生联系。每一文化现象都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然结果。国君的个性,严重地影响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进程。推此而论,领导者的意志、决策机关的指令,对文化传承与创新起着导向作用。
武帝统治时期,最应该提到的人物是司马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他同样表现出雄才大略,好大喜功,贪多务得,敢作敢为的本质特点。由此说来,武帝与司马迁分别是当时政治与文化领域的两颗最耀眼的巨星,在历史的长空的一瞬间相互辉映。
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处处闪烁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光泽。我们从他的家学渊源说起。
司马迁自己介绍:父亲司马谈曾跟唐都学习天文星象,这方面的学问与战国阴阳家相关联。杨何又向父亲传授《易经》,灌输融合阴阳家吉凶祸福理念的儒家思想。又在黄生那里研习黄老之术,将天道纳入研究的视野。毫无疑问,父亲是司马迁的第一个启蒙教师,他受到家学的熏陶,从小已经朦胧认知阴阳家、儒家、道家等学派的理论,为后来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奠定基础。此外,《史记・太史公自序》全文收录父亲的《论六家之旨要》。该文对阴阳、儒、墨、名、法五家都有褒有贬,唯独全盘肯定道家,认为其学说“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司马迁接受家学影响,留恋曾流行一时并兼容各家观点的黄老道家学说。然而,他并不是一味地留恋过去,而是更着眼于现实与未来。一旦被时代所洗礼、改造的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他没有逆历史潮流而动,而是欣然地接受之,具备从事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的应有素质。
司马迁自言:出生于龙门附近,即今陕西韩城市北。乾隆年间的《韩城县志》描述:龙门,由当年治水的大禹开凿而成,黄河南北纵贯,东西“两崖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日龙门。”每年总有群鱼聚集其下,跳上龙门者,化而为龙,跳不上者,碰壁而退。我们总是喜欢把人杰与地灵联系在一起。龙门的壮丽风光,象征着司马迁比黄河风涛还要澎湃的情感,拓展着他比万里云天还要开阔的胸襟。龙门鱼要跃的神话,好像注定由他来实现,他真的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雄奇瑰伟乐章,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巨匠。
幼年司马迁,除了接受家学熏陶,还“耕牧河山之阳”,形成吃苦耐劳的风格。这种风格,不仅是其人品形成的根基,也必然化作其文化传承与创新事业终将成功的重要因素。
。
与汉武帝少年立志,敢为天下先相比,司马迁并不示弱。他很早告别邻里乡党之人,跟随时任太史令的父亲来到京都长安,仰观天子宫阙之壮。同时师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又投于董仲舒门下,解读《春秋》。他曾兴奋地回忆:“年十岁,则诵古文。”孔安国、董仲舒都是经学大师,仍套用苏辙的话来说,司马迁“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十年辛苦,饱读诗书,为后来从事文化传承与创新事业,铺垫深厚知识底蕴。
弱冠之年,司马迁独辟蹊径,决然走出书斋,“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他曾回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研习学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行饮酒射箭之礼)邹、峄(邹县峄山);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司马迁的这次漫游兼考察、询访、研习活动,熟悉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搜集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使其《史记》创作进入酝酿阶段。照此说来,这是继孔子周游列国之后,首开考察与写作相结合的风气,也开创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的范例,更为如何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树立了样板。
漫游结束,司马迁步入仕途,当了郎中。十余年间,曾扈从武帝西登崆峒山,又出使巴蜀,南略邛、笮、昆明。时隔不久,中道追随汉武帝进行那次行程一万八千里的大巡游。至此,司马迁的足迹遍及祖国的东南、西北、中原、西南、东北、朔方。他已经尽得江山之助,为自己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蓄足气势。
就在中道追随汉武帝大巡游的前一刻,当36岁的司马迁从大西南归来复命之时,父亲病危,他只好改道洛阳探望。父亲临死主要对他说:自古以来司马氏家族,天文、历史学家辈出,将来你一定当太史,绍复祖业,像论诗书、作《春秋》的孔子看齐。司马迁自从接受父亲临终嘱托的那一刻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突破口随之最后确立。与其说天随人愿,不如说父亲的遗愿化作激励自己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动力。三年之后,他真的当了太史令。这在客观上,使他拥有方便条件:可以缀集大量史料,阅览国家典藏之书。既然主客观条件齐备,在正式拉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序幕之前,司马迁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42岁的司马迁正式开始了《史记》的写作。在中国文化史上,称得上继孔子修订的《春秋》之后的一项最伟大工程,开始破土动工。四十而不惑,四十日强,司马迁进入人生最聪明、精力最旺盛的阶段。加之他的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而圆满,出色完成这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伟大工程,已在情理之中。
“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的司马迁,无暇思索“变故在斯须”的现实。这时,李陵之案悄然而至。那是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一经武帝询问,司马迁则直言不讳:李陵虽身陷匈奴,“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武帝认为他有意诋毁出师无功的皇亲国戚李广利,而为李陵游说。武帝一怒之下,加上无财自赎,交游莫救,他被处以宫刑。这使司马迁看清世态的炎凉和最高统治者喜怒无常的本质。然而,个人的恩怨早已置之度外,他唯一的念头是:完成《史记》的创作。此后,他的人生体验更深刻,其创作进入最为成熟的阶段,并更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分量。据说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马迁出任中书令,三年后,基本上完成《史记》的创作任务。《史记》的创作前后约十年,其间,司马迁恪尽职守,包括随时扈从皇帝出行等,创作主要是业余时间进行。这需要顽强的敬业精神,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尤其李陵之案发生后,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他需要拿出坚不可摧的意志,忍辱含垢地活下去,完成《史记》的写作。约在武帝死去的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59岁的司马迁走完人生旅程。
从司马迁身上我们发现: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良好的家学影响、吃苦耐劳的风格;需要少年立志,读万卷书,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需要行万里路,掌握第一手材料,得江山之助;需要确立既定目标,抛弃个人恩怨,需要敬业乐群的精神,笑傲人生、忍辱负重的态度。
据说春秋时期各国均有史书,通称《春秋》。其中晋国别名《乘》、楚国别名《祷杌》。司马迁十分推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史书《春秋》,指出,虽仅1万8千字,其指归却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其实,《春秋》一书甚多疏略,仅类似后世许多新闻标题的汇编。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当然,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自有填补空白之功,自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随后,左丘明的《左传》试图解释《春秋》,等于在它的一些新闻标题下面补出正文。记事下限延至鲁哀公27年(公元前468年),比《春秋》增多13年。又有《国语》,记载周朝及诸侯各国之事,从周穆王说到鲁悼公。据说《世本》一书,记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期的帝王、公侯、卿、大夫的家世或世系。还有《战国策》,记事上限大体与《左传》、《国语》的下限相衔接,下迄于秦统一六国。陆贾《楚汉春秋》专门记载秦末到汉初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
司马迁对上述史书提供的史料,或采掇补缀,或删繁就简,在此基础上,“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著成《史记》130篇,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记事起于黄帝时代,终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上述任何一部书,都没有也不可能像《史记》这样,用纪传体形式勾勒中国社会三千年发展历史的轮廓。尤其上述任何一部史书的作者,未能像司马迁那样,奋扫如椽之笔,写尽胸中块垒。正因如此,其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到文化传承与创新,没有上述史书,就没有《史记》。然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史记》规模之阔大、立意之超绝,驾上述史书而上之。
司马迁《报任安书》透露《史记》的创作意图:“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请看:其一,探讨道家所重天道,儒家所重人道,同时推究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将道家与儒家的视野纳入《史记》的创作之中。这就说明《史记》的文化传承因素。其二,揭晓从古到今的历史变化规律。这与《春秋》等书的创作意图基本一致。其中透露的仍然是《史记》的文化传承因素。其三,郑樵《通志序》说:“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这又是说,司马迁的确“成一家之言”,《史记》包含着极大的创新因素。总之,司马迁与《史记》,象征着一座难以逾越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峰。
司马迁《史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价值远不止此,甚至是无法全部说清的。
刘向、扬雄是最早评论司马迁与《史记》的专家,认为司马迁“有良史之材”,《史记》“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历史著作的第一要素是叙述事理,而且叙述高妙;其科学性在于直接记录历史,经得起事实的检验。历史学家的第一要素是,对于笔下的人物能“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语言风格既接近纵横家又非华而不实,既质朴又不俚俗。司马迁与《史记》分别占尽这些第一要素,分别摘取良史与实录的桂冠。其人其书像特殊符号一样,所标志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司马迁为后世史学家树立了学习的样板,其创作端正了我国“正史”创作的方向。
班固对司马迁与《史记》颇多微词,其《汉书・司马迁传》说:“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今天看来,这恰恰从反面道出《史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处。我们知道,司马迁曾用高山景行之语,表达对孔子的仰慕之情。然而,他不与圣人同是非,正好说明其具备文化创新思维,这种思维必然反映到《史记》里。给黄老以一席之地,更体现出他的文化创新主张:处于独尊地位的儒术,需要包容百家之说。他为游侠立传,概括游侠足可称道之处,揭示侠义精神的核心内容,阐述社会需要游侠、时代造就游侠精神之理,尤其重新确立道义标准,突出游侠应有的社会地位与重大的历史作用,其立场不是站在统治阶级而是劳苦大众一边,从中表现出来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理念,都是骇世惊俗的。至于《货殖列传》包含的趋利患贫是人之本性的提法,家畜、工虞、商贾各业并举的经济思想,对于商品流通等领域,政府部门只能因势利导,不得横加干预,人人需要遵循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等观点,是具有超前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意义的。
受班固的影响,还流行一些非难《史记》的言论,如郝经《内游》所录:“其于书法也,则记繁而志寡。项籍,一夫也,而述本纪与尧舜并;陈涉,役徒也,作世家与孔子同。其失岂浅浅哉!”又从反面道出《史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充分肯定陈胜领导的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进步性,热情赞扬项羽继陈胜之后,率其主力部队推翻暴秦的辉煌功绩。这些,正是其民主性的精华所在。
郝经《内游》说明前人评定《史记》意境,曾用了十个字:奇、深、雄雅健绝、超丽疏越。辛弃疾《沁园春》词,别开生面地以山水之景等,仿拟《史记》的意境,将前人十字评语予以形象化。他觉得“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的山水之景是:“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在辛弃疾眼里,叠嶂、惊湍、跳珠、小桥、缺月、小庐、十万松的龙蛇影、风雨,才能编织出《史记》的意境。在我们看来,这些山水之景等,正可比拟《史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高妙之处。
如前所说,《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后世正史创作奠定框架,从《汉书》到《清史稿》的创作,都奉《史记》为圭臬。我们仅从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略说《史记》与《汉书》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