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桐华经典小说汇聚【精彩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59342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桐华经典小说汇聚【精彩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桐华的小说【第一篇】

叶汉:死在赌桌边最幸福

叶汉1906年出生于广东江门市一个小商人家庭。他5岁时辛亥革命爆发,随即全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广东军阀为了榨取省内民间财富,开放赌禁,在广东的大街小巷都开满赌摊。叶汉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很快就成了一个“赌鬼”。据说叶汉幼年时,父亲前脚刚给他零用钱,他后脚就把这些钱都扔在了赌桌上。因此,他的父亲非常讨厌这个不务正业的儿子,认为叶汉这辈子算是废了。

从小荷官到大佬。但叶汉的父亲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儿子对非常有天赋,很小就学会了传说中的“听色术”,别人常常是“十赌九输”,而他是“十赌十赢”。为了,叶汉废寝忘食,不思学业,21岁时,他在父亲的朋友叶作鹏的拾掇下,来到澳门发展。

在澳门,叶汉加入了由赌业巨头卢九开设的豪兴娱乐公司做荷官,负责发牌、掷色子以及每张赌桌的运作与秩序。由于他动作利索、善于营造气氛,赌徒们争相到他的赌桌旁赌钱,所以叶汉入行没几年,就成了卢九手下的头号荷官。

叶汉为卢九赚了很多钱,可是卢九并没有给过他像样的待遇。渐渐地,叶汉对此产生了不满。恰在这时,另一个来自深圳的赌业巨头――傅老榕派人过来“挖墙脚”,叶汉便趁机转投傅老榕门下。自此,叶汉如鱼得水,不仅使东家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自己在赌界也声名鹊起。1946年,不甘久居人下的叶汉索性自立山头,开设了石歧镇。

然而,起初叶汉对经营缺乏经验,石歧镇很快就陷入困境。到40年代末,澳门的再次进入繁荣期,屡屡受挫的叶汉决定参加澳门专营权的竞拍。但是,他接连两次输给了傅老榕。1960年,傅老榕病死,叶汉的人生终于迎来转机:他与叶北海、高海林、叶德利、何鸿、霍英东联合起来,以万元的价格赢得投标。随即,他们组成了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叶汉任总经理。

公司刚成立时,叶汉大权独揽,完全是澳门新一代赌王的架势。但好景不长,何鸿利用公司扩股的机会,逐渐成为整个娱乐公司最大股权的拥有者。就在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的生意蒸蒸日上之际,叶汉却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

叶汉处处受到何鸿的排挤。1972年,叶汉被迫离开澳门,去欧洲散心、考察。在此期间,何鸿乘机接管了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的所有生意,并逐渐成为澳门业界的总代表。最后,叶汉只好放弃了公司的全部股份。

32小时赌输200万美元。叶汉回到澳门后决定搞赛马车。1977年8月,澳门政府正式给予叶汉赛马车专营权,合约规定期限为20年,每年向政府缴纳专利税450万元。然而,叶汉的赛马车一直没有盈利。到1988年,赛马车总共亏损了10亿元,叶汉不得不退出马车会。1989年,他干脆放弃了手上的“东方公主”号赌船,正式“金盆洗手”。

不过,已经80多岁高龄的叶汉,尽管不再经营,但他的“赌性”没有丝毫改变。他与拉斯维加斯赌王史蒂夫・韦恩是莫逆之交,因此经常去他那儿“消费”。叶汉每次去,不必带现钱,史蒂夫会为他提供500万美元的信用赌资,并派出房车把他从寓所接到机场,然后再乘坐的私家飞机抵达美国。叶汉在拉斯维加斯经常乐不思蜀,好几次春节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如果碰上这种情况,史蒂夫便会在自己的门口贴金字春联,按照中国风俗舞狮舞龙,金发碧眼的女郎还会卷着舌头对这位华人赌王说“欢迎光临,恭喜发财”,以博叶汉开心。

有一次,叶汉在恺撒皇宫玩“”入了迷,不休不眠玩了32小时,结果输掉200多万美元。但他眉头也没皱一下,哈哈一笑,起身回去睡了几天,又杀了回来。这一次,叶汉不仅把先前200多万美元的“亏空”全部赢了回来,而且另外多赢了100多万美元。方面为此还赠送给他一辆“劳斯莱斯”房车,成为轰动一时的国际花边新闻。事后,叶汉把这100多万美元都捐给了慈善事业。

叶汉赌了一辈子,据说,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死在赌桌旁边。1997年,91岁的叶汉在医院病逝,没能完成自己的“夙愿”。

何鸿:澳门第一赌王

“亚洲四大赌王”中,名气最大、对世界业影响最深的无疑是何鸿。

何鸿20岁时带了十元钱到澳门闯世界,在“联昌”公司打工,后因工作关系认识了当时的澳门第一美女黎婉华。为了能娶到黎婉华,何鸿专门去学葡萄牙语,又日日骑车到她居住的山水园约会。1942年,他终于如愿以偿。黎婉华很“旺夫”,婚后第一年,何鸿便成功地赚得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元。

1962年,何鸿和叶汉等人合作赢得了澳门的专营权。后来他又运用种种手段将一代赌王叶汉排挤掉,自己成为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的第一把手。此后,何鸿一步步将事业向四面八方拓展,最终成为一代赌王。

何鸿身上最“经典”的故事莫过于他与亲妹妹“十姑娘”何婉琪的恩恩怨怨。1962年,何鸿与人合伙获得澳门经营权时,何婉琪拿出了万港元(现在价值200万港元)资助哥哥。没想到,澳门娱乐公司雄霸亚洲界后,何鸿翻脸不认人,要求何婉琪让出其在公司内所担任的职务,并用他所知道的一则“家庭丑闻”相威胁,逼迫亲妹妹交出上亿元资产。

被逼到绝路上的何婉琪最后铤而走险,自己向外界披露了那则“家庭丑闻”。原来,她的儿子麦舜铭并非她与丈夫所生,而是与堂弟何鸿章恋情的产物。

这件事后,何氏兄妹彻底决裂。但那场精彩、悲惨的豪门恩怨至今仍是港澳一带人们饭后的谈资。

林梧桐:扩张到公海上

林梧桐1918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据说他的父亲嗜赌成性,林梧桐出生时,接生婆跑到问林父该给新出生的儿子起个什么名字。当时林父赌局正酣,举着麻将大喝一声:“五通!”接生婆马上跑回去报告说孩子的名字就叫“林五通”。后来林梧桐发迹,觉得“五通”这个名字实在不雅,便改成了“林梧桐”。

走高层路线获准玩。原本林梧桐很有做生意的天赋,可是由于家乡土匪闹得厉害,他只好远赴吉隆坡谋求发展。林梧桐做生意目光敏锐、气派又大,很快就发达起来。1964年,林梧桐开始在马来西亚的金马仑高原修建世界级的旅游胜地――云顶乐园。

同时,林梧桐有着更为野心勃勃的计划――把业引入云顶。为此,他专门到澳门和韩国考察,探讨邀请当地人士合营云顶的可能性。在澳门,林梧桐拜会了一代赌王何鸿,并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何鸿却只是笑了笑。林梧桐心里明白,在何鸿看来,自己连执照都还未领到,哪里有资格与他谈合作的事。

恰在此时,林梧桐手下的重要智囊――李旺财在一次酒会上,意外地见到了同窗好友的父亲――马来西亚一个州的州长。酒会上,李旺财向州长提出,自己的老板正在想办法申请执照,希望得到帮忙。那州长满口答应,果然不久之后,林梧桐的申请书就批复下来了。云顶由此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拥有执照的公司。当林梧桐拿着执照再去找何鸿时,何鸿吃惊地说:“你是全世界取得类似执照最快的人。”

1971年5月,林梧桐在云顶的森林地区建成了闻名遐迩的云顶山庄,迅速发家致富,并很快跻身“亚洲四大赌王”行列。

购豪华邮轮在公海开设赌局。不过,马来西亚并不是好赌之国。当地的宗教人士一直反对在马来西亚开赌,因此林梧桐总担心执照到期后,马来西亚政府会不再续发。于是,他近年来积极向外扩张。除云顶外,林梧桐还在澳大利亚、菲律宾、卢森堡、美国康涅狄格州开设有多个。林梧桐目前坐拥约2000亿元财产,在《福布斯》排名榜上超过了何鸿。著名的丽星邮轮赌船队也是其资产。林梧桐前后总共购买了18艘用来的邮轮。这些邮轮大多装饰豪华、设施一流,一到公海海域就开设赌局。很多游客本来只是上邮轮来“开开眼界”,并没有的意思,然而在巨大的诱惑下仍然会身不由己,加入这场纸醉金迷的游戏。

如今,90高龄的林梧桐开始退居二线,其儿子林国泰已经接任云顶集团董事主席一职。

田乐园:韩国赌业的垄断者

田乐园是韩国赌王,上世纪20年代出生于首尔。他父亲是个基督教牧师,而田乐园自己也终身信奉基督教,曾经在韩国和朝鲜陆续建立了14个教会。

长期以来,韩国是严厉禁止的。1961年,通过上台的朴正熙就曾经下令禁止韩国人参与。但与此同时,为了发展经济,朴正熙又希望开设只面向外国人的。田乐园与韩国上层人物关系密切,因此及时地了解到这一情况。他随即四下活动,终于在1967年获得了韩国第一张执照。同年,田乐园在仁川的奥林匹斯酒店开设了韩国历史上第一家挂牌的。第二年,他又在首尔喜来登酒店开设了华克山庄。之后,田乐园的生意陆续扩展到济州岛、光州、釜山等韩国大城市,全韩国的业都被他牢牢控制在手里。

此外,田乐园还在非洲开设。为了方便在非洲拓展业务,田乐园甚至担任了韩国驻肯尼亚的名誉总领事。他利用和“名誉总领事”的身份在非洲到处活动,结识了当地许多政商两界的上层人物。上世纪80年代,韩国申办1988年奥运会,田乐园使出浑身解数,拼命发动他的非洲朋友帮忙。韩国最终获得举办权,田乐园从非洲各国拉到的选票功不可没,为此,当年韩国政府还给他颁发了一个“社会发展有功国民勋章”。

桐华的小说【第二篇】

清朝亡国,缘由殊多,其中一个要因便是掌权者的颟顸无能。环顾彼时朝堂,有一位重臣,身居要职,面临危局,却终日捞钱、吃喝、听戏,一副“太平宰相”模样。此君便是辛亥年内阁协理大臣(相当于今日的国务院副总理)——那桐。

叶赫那拉·那桐(1856—1925)字琴轩,一字凤楼,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在清末光绪、宣统年间先后充任户部尚书、外务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内阁协理大臣等,并兼任过京师步军统领和管理工巡局事务。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慈禧西逃,那桐充任留京办事大臣,随奕劻、李鸿章与联军议和。《辛丑条约》后,任专使赴日本道歉。清帝退位后,迁居天津。1925年病逝于北京“那家花园”。

那桐何许人也?他的姓怪怪的,百家姓中找不到。其实他叫叶赫那拉·那桐,出生于满洲贵胄之家,与“老佛爷”慈禧是一家子。清朝廷完蛋,树倒猢狲散,他们为了不受歧视,混迹于民间,纷纷改姓,通常爱新觉罗氏改姓“金”;叶赫那拉氏改姓“那”。

升官有术

那桐是满洲镶黄旗人,举人出身。此人可不简单,凭借显赫的身世,深得老佛爷赏识,平步青云,官位一级一级朝上爬,直到升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军机大臣,成为晚清政坛上炙手可热的高官。

论才情,那桐有一点,他号称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尤其一笔书法,华丽腴润,颇具官家气派。前几年,由那桐家的后人捐出给档案馆的《那桐日记》,洋洋80万字,详细记录下清末风云变幻的政坛变迁,文笔清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说到那桐的仕途,是从户部开始的,因工作勤勉,终于盼来了人生的伯乐——翁同龢。翁同龢当时既是帝师,又是军机大臣,最为关键的他还兼任户部尚书,是那桐的顶头上司。经翁龢同推荐,那桐升任银库郎中,职位相当于国库大管家,是公认的肥缺。野史记载,该职一律由满人充任,“三年一任,任满贪者可余二十万,至廉者亦能余十万。其下司库书役人等,无不肥美。”

清末之官场,官员若能迅速升迁,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出身高贵,二是跑官能力一流。那桐自然深谙此道,经过一番选择,发现荣禄最靠谱。那桐瞅准了荣禄贪财的嗜好,每逢荣禄生日,必定登门送礼。有一回,那桐升任京堂,向原来的上司行感谢礼,“以千金拜荣仲华相国(前户部)受,四十金拜崇文山尚书(前户部)受,四十金拜徐荫轩相国受……”。按照常规,京堂送礼,四十两为准,而那桐唯独下血本塞给荣禄一千两,可见他明显是有意讨好。一来二往,荣禄便把那桐视为亲信,重点栽培,不久便将其扶上礼部右侍郎的位置。

谁成想荣禄于1903年便一命呜呼。那桐此时虽已是副部级干部,但仍需寻找政治后盾,转了一圈,他找到了庆亲王奕。奕是清末最著名的贪官,其“自当国以来,政以贿行,官以私进”。那桐甘愿与之同流合污,他们将国家库银大把大把捞进自己的口袋,主要用以个人和家族的享受,养鱼赏花、听戏唱曲、觥筹交错。正是凭借送银子、找靠山和搭帮派等手段,那桐在清末十年内风生水起,一跃成为中枢大臣。

残存的那家花园

那桐还有一个特殊癖好,那就是把捞到的钱换成房产。投资房产,让资产加快升值,不能不佩服那大人独到精明的眼光。《那桐日记》光绪二十三年8月24日记载:“余托孟丽堂价买北新桥北大街路东增裕当铺作为己产。”一年后的10月15日又记:“余托孟丽堂价买灯市口北东厂胡同口外路东元丰当铺作为己产。”当铺属于商业地产,增值潜力大、速度快,晚清京城里的贪官,凡头脑活络者,无不囤积房产,坐收渔利。

那桐家宅更是了得,位于首善之区的核心地带,即如今王府井大街与东四之间的金鱼胡同,那栋豪华的别墅花园,人称“那家花园”。那桐在位时,曾三次大兴土木,兴建宅邸,建成了住宅、花园和大戏楼,亦称金鱼胡同一、二、三号院,共占地18200平方米。花园不仅规模大,而且风格独特,仿照江南园林而建。东西布局,环环相套、层层进深,形成许多形状大小不同,意境各异的空间。整个花园以游廊相连,除住宅、戏楼、祠堂等建筑外,并有观鱼池、石桥、竹林,奇花异草点缀其间。

那家花园也曾是晚清与民初时达官显贵们的重要活动场所。清末,袁世凯、徐世昌等达官贵人,是那家花园的常客。1912年孙中山先生赴北京,曾三次到那家花园出席欢迎会。这里还曾招待过外国公使,也曾有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等在此演唱,这里是近代政治风云和社会变迁的重要舞台和见证。

那家花园的原来范围,东西从金鱼胡同东口到现在台湾饭店的东墙,南北从金鱼胡同到西堂子胡同,原有房廊三百多间。那家花园里包括味兰斋、瀓清榭、双松精舍、水涯香界、吟秋馆、翠籁亭、筛月轩、园妙亭、井亭、叶赫那拉氏宗祠、乐真堂戏楼、遂初庵等等。日寇入侵中国后,那家花园一度为张璧强行租占。1950年4月7日,金鱼胡同一号院由国家收购,并在此建成了和平宾馆。20世纪80年代后,那家花园仅存翠籁亭、井亭、假山。现在的金鱼胡同上还有一家饭馆叫那家花园餐厅,其实这里也是那家花园残存的一小部分,虽然餐厅院内也有亭台水榭,但大多为现代复古建筑。餐厅门口的铭牌上,仅有那桐的简介和餐厅由来的简单记载。

这些京城内的豪华住宅,那桐未能享受终身,辛亥革命的巨浪,打碎了昔日王公贵族的美梦,随着清王朝的,他们也一起走向灭亡。

不一样的贵族

那桐位高权重,绝对算得上是晚清的贵族了。但在这个贵族身上却有着不同于多数人的生活细节,比如他没有姨太太、家中老小没有抽大烟的。这其实与他的出身有关,因为那桐一家是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咸丰皇帝时,肃顺和柏相争引起一个科场案,那桐的父亲被牵涉其中,家庭开始败落,后来直到那桐任职后才恢复了元气。据说那桐那时上朝连靴子都不肯穿,先走路到朝堂前,然后再穿靴子,因为生活困难,所以要经常到他姑姑家里打鞋带子。这样的生活经历,让那桐后来在家庭生活方面也不肯太高调。

但行事谨慎并不代表生活单调,那桐还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他爱好集邮,尤其热爱的是戏剧。据说那桐是个超级戏迷,他的有些行为甚至超过现在的“追星族”。在朝廷上,那桐位居高位,威震四方。但是,这位重臣若遇到京剧演员便忘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甚至对京剧名家不惜低声下气,谄媚讨好。有一次,庆亲王奕在家中为福晋祝寿办堂会,谭鑫培应邀献艺。庆亲王出门迎接谭鑫培,并和谭鑫培商量:“谭老板,今天能不能请您给我唱个双出?”谭鑫培说:“行啊,但得有哪个大臣给我磕个头啊。”庆亲王面有难色。孰料,军机大臣那桐双膝跪地,虔诚地说:“请谭老板赏脸。”谭鑫培非常惊讶,自然唱了“双出”。那桐在谭鑫培演出时,还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朝台上作揖,以示自己的仰慕之情。

这个做过大官、爱好戏剧,历经晚清民初政治风云的那桐,在1925年时因病在那家花园内去世。但无论是他留下的《那桐日记》,还是位于金鱼胡同那家花园的旧宅,都是关于逝去年代的最好记忆。

桐华的小说范文【第三篇】

舒其琳和陈青桐分开有三个月了。

这三个月,他们极少有联系,分开就是分开了,还藕断丝连做什么?按说真应该是这个道理,可他们有藕断丝连的理由。

山顶上那所房子是他们一起贷款买的,当时,看中了风景好,山上有茂密的松林,还有一些法国人留下来的老房子,上世纪30年代的那些殖民地房子和现在新开发的小区相映成趣,两个人一眼就看中了,那时还在热恋,一下贷了三十万,二十年还清。舒其琳说,到那时我就四十五了,人到中年了,你还爱我吗?

陈青桐说,当然,我喜欢老太婆的你,也许更有风情,杜拉斯七十多岁还谈恋爱,你四十多岁,正是风情万种的时候,一句话就说到了舒其琳的心里去。

两年之后他们却分开了。

都搬离了那间叫做雪屋的房子,回到单位住单身的宿舍,舒其琳的电话偶然响起,她去接,里面却没了声音,她知道一定是陈青桐,可他为什么不说话?她问,谁,谁?心里空洞得很。单位里单身的人极少,只有吴舒一个,吴舒根本不来单位住,她有同居男友,而且不止一个。

有时,她去逛街,一个人走在繁华大街上,看到有男子牵着女孩子的手,或者过马路时紧紧拉着她,心里就泛起酸来,那样的幸福牵扯,她也有过。陈青桐总是会牵着她的小手,那双大手十分有力,在过马路时,会裹紧了她走过去,可现在,她要一个人孤单单地走了。

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比如外遇。无论谁有了外遇,爱情总是会中断,但现在不是,她观察过陈青桐,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有外遇,他办公室里是有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女大学生也向他表示过好感,陈青桐开玩笑说,如果再年轻五岁,我要考虑,可是现在,我不想老牛吃嫩草。舒其琳就跑到他怀里,揪着他刚生出来的胡子说,说,动没动过心?

动什么啊,陈青桐说,连个胸都没有,不性感。

两个人好的时候,什么都是好的,坏起来,就什么都是坏的。

签字的那些天,他们故意在给对方别扭,没什么财产可分,只是对方的东西,陈青桐拿了舒其琳的夏奈尔口红,舒其琳说不要脸的,拿我口红做什么?陈青桐就回答,给下一个太太用,省得买了。

她便拿起他的雪茄烟,朋友从德国带回来给他的,所有的全拿走,他咆哮起来,你个变态女人,你拿我烟做什么?

抽啊,舒其琳说着就抽起一支来,呛得眼泪流出来,雪茄烟不是这么个抽法的,可她愿意糟蹋他的东西,抽不了,我就给情人抽。她得意地说着。

后来,她把给陈青桐买的所有衬衣全撕成了条,反正不过了。

后来,他们就签了字。

唯一没有分开的,是丽景园那间雪屋,钱太多了,没法分,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先放着吧,一人供一半贷款,谁先结婚,房子就给谁。

接到陈青桐的电话时,舒其琳正和一个男人约会。

是吴舒介绍给她的,海归,二十八岁,有良好家世,舒其琳不想去,她说,他这么好的条件,怎么会找一个二婚的,又不是卖不出去?

见了才知,人才一米六五,只到她的肩,她穿五厘米高跟鞋,站起来时,好像看着一个孩子。

硬着头皮坐着,电话就响了。

是陈青桐,他说自己正在逛商场,然后说,你把我所有衬衣都剪了,我得再买,麻烦你告诉我,我穿多少号衬衣?

你蠢啊,过了三年日子不知道自己穿多少号衬衣?42号,以后少来问我。舒其琳的火气很大,好像还没有离婚时,想了想不对,离婚了,怎么还对人这么说话。

你前夫?男人问她。

她没好气地说,什么前夫前夫的,我没前夫!说完转身走了,打电话给吴舒骂她,死妮子,把几等残废发给了我,别说海归,外星人我也不要他。

吴舒说着对不起,然后说,舒其琳啊,别把陈青桐当尺寸啊,那样的老公不好找了。

舒其琳想了想,还真是把陈青桐当尺寸了,一米八的陈青桐配上一米七的她,真真是养眼呢。

她想起接的那个电话,才知道这个男人是没什么生活能力的,他的衣服,全是她打点的,竟然不知自己穿多少码的衬衣,真是笑话。

刚想到这,电话又响了,又是他,他再问,我穿多长裤子?多肥腰?

舒其琳问,十什么这样置备新衣,要去干什么啊?

相亲。陈青桐说,我怎么也得给对方留一个好印象吧。

三尺一裤长,二尺九腰围。舒其琳报给他。

相亲?相你个头。舒其琳泛上醋意,二十八岁的男人离婚了找小女孩子是太简单的事情,她就不行,她找什么样的男人?离婚的,死了太太的,想想就可怕,唉。

她是故意这么说的,一米八的陈青桐,要穿三尺三的裤长,二尺六的腰,她是知道他的身材的,她是故意的,让你去相亲!

两天之后,陈青桐打电话约她吃饭,他说,你请客吧,你害死了我,那条裤子让我穿上如卓别林,人家女孩子笑死了,说我开她玩笑,你耽误了我的美好姻缘。

舒其琳哈哈笑着,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她想,离婚后,没想到自己还嫉妒陈青桐,她是不是还爱着他?爱他吗?他嫌她乱花钱,入不敷出,他嫌她不会做饭,嫌她不会做家务,哼,这样的男人,能跟着吗?又不是你的保姆!

离就离了。

第二天,他们一起吃饭,见面的刹那他们愣了。

他们说了同样的三个字:你瘦了。

丽景园的房子升了值,有人要出钱买下他们的房子。

比从前多十万块啊,仅仅五年时间。

陈青桐和舒其琳商量着,不如卖了吧?你爱花钱,这十万全归你,我不要。

不卖!舒其琳很坚定地说,以后还得升值,等我老了,这房子会值二三百万,我无依无靠没儿没女的,我还指着它呢。

陈青桐嘻嘻笑着说,你不会指着你情人啊?你不是整天把情人挂在嘴边上吗?舒其琳呸了他一口说,陈青桐,你没良心,才有情人呢。

再次见面是陈青桐打来电话,求求你帮个忙,我妈要来,她还不知道我们离婚了,你再出演一次儿媳好了。

谁让你不告诉妈?舒其琳说,我不去,我和你没任何关系了。

陈青桐说,我送你一套兰蔻,好吧?算帮我一个忙。

两天后,他们重回雪屋,屋子干净如新,舒其琳想,也许陈青桐常常回来打扫,他是爱干净的人。

陈青桐的母亲是上海一所大学的教授,很有风度的一个女人,买给舒其琳的礼物是一个红色大披肩,是她去苏格兰讲学时带回来的,舒其琳很喜欢,亲热地叫着妈。

饭是她和陈青桐一起做的,老住单身宿舍,学了几个小菜,鱼籽茄子,素烧带鱼,还有几个海派菜,陈青桐看着她,说,看不出啊,士别三日,真让人刮目相看。

舒其琳冷笑一声,别以为离了你活不了,这世界上,谁离了谁还是一样活。话说得没有底气,心里暗自浮上一层冷来,一个人睡,总是嫌被子大;病了时,也只有一个人躺着,不会有人端来热水,小心翼翼地问寒问暖,这婚离的,是有些仓促。陈青桐的母亲待了三天,三天里和舒其琳谈着心,讲着陈青桐小时候的故事,说他长得好看,班里的女生写情书给他,他倒吓跑了,又说当年他是够了复旦的分了,偏偏跑到这里来,大概是要遇到舒其琳吧,这样的姻缘,真是天造地设的,听得舒其琳感动了几次,特别是听到陈青桐小时候的故事,心里生出怜意来,好像这个男子与她有着切肤之痛。

她决定,找个时间和陈青桐谈谈,她要表明自己的态度,离婚是冲动了些,不如还在一起过吧,因为一个人的滋味太孤单,过了两个人的日子才发现,还是两个人温暖一些,何况,他们那么深爱过,爱情曾经盛开如蘩花,如果成了一地落英缤纷,那只能是他们两个人的责任。

陈青桐的母亲走后,陈青桐就去了抗洪一线。

那年夏天的雨水仿佛特别多,郊区一些农民的房子全被淹了,舒其琳那些天看新闻,看得惊心动魄,陈青桐走后,舒其琳天天盯在新闻上,水越涨越高,说超过了警界线多少米多少米,总之,新闻上说,好像是历史上最高水位了。

她想打个电话给陈青桐,可又怕他笑话,离婚了还这样关心人家,什么意思啊?

吴舒再给她介绍对象时,她摆了摆手说,算了算了还是一个人清静清静吧。

下了班,她会先打开电视,然后再做饭,那天晚上也是如此,打开电视之后,她去给自己煮了一碗面吃。

忽然她听到了陈青桐的名字,再跑出去,听到的就是陈青桐被洪水卷走,至今下落不明,陈青桐是为了救一个妇女和儿童被洪水卷走的。

舒其琳的筷子一下就掉到地上,她呆在那里三分钟,然后跑到屋里换上衣服就出了门,她要去找他,无论多久,无论多难,她要把他找回来!

那天晚上的雨特别大,她是找了好几个人才找了一个车,车在雨中行走着,她浑身哆嗦着,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恐惧,如果陈青桐这次再也回不来了,她怎么和他说清她的爱啊,她是爱他的,是的,这是不能更改的东西,他一直在她心里,她只是碍于面子不肯认输,婚是她要离的,她说没了激情,她说麻木了过不下去了,从陈青桐问他衬衣号码那天她就输了,从婆婆来之后她就投降了,可是,面子却拦住了她。

车上,舒其琳一直咬紧了嘴唇,都快咬出血来了,结婚第一年的时候,陈青桐想要孩子,她怕影响体形就吃了避孕药,但现在她多想有一个孩子,她和陈青桐的孩子,和他们俩一样美丽英俊,和陈青桐一样善良多情才华横溢,她多想啊。

到了那里,她发疯一样在雨中跑着,当到达抗洪指挥部时,她被迎面跑出来的陈青桐撞倒,陈青桐向她吼着,你怎么来了?这关键时刻你添什么乱啊,你知不知道这里很危险?

她却紧紧地抱住陈青桐没有撒手,她泪流满面地说:亲人啊,原来,你还活着!

秋天的时候他们复了婚,重新住到丽景园的房子里,在别人看来他们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依然上班下班,还房子的贷款,没有人知道他们离过婚,以为他们出去度假或者出差了,舒其琳下班买了菜做饭,陈青桐有时和朋友喝酒,有时出差,大多数时候陪舒其琳在家里看电视聊天做饭。

日子和从前一样有条不紊。

桐华的小说范文【第四篇】

紫桐想换一个环境生存。她的理由很简单。她说,这些年,自己不是北漂就是南下,看厌了大城市的浮华,但也不想留在生于斯长于斯的省城。紫桐微微叹气,吸溜着鼻子,带着浓重的鼻音颇有诗意地说,小即是美好,大城市自有繁华,小县城独有清雅。

这些话,紫桐是说与吴彤听的。吴彤并不答话,他正在小心地配药。之后,他举着注射器走到紫桐身边,比划着让紫桐退下些裙子。紫桐紧张地交代,轻点啊,我最怕打针了。

吴彤点了点头,丫头,打完了针,我请你喝咖啡。说着,针管便刺进了紫桐的皮肤里。紫桐蹙着眉,着的少许肌肤紧紧地绷着。吴彤缓缓地推注着药水,问,疼吗?嗯。紫桐点点头。呵呵,我还没打针呢,刚才只是在擦药棉。吴彤故作轻松地说。紫桐这才松弛下来。

紫桐说,你打针,比别的医生轻多了,我还没感觉到,就已经好了。吴彤笑了,当针管刺入皮肤后,才会发现,打针根本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疼痛。紫桐听了,若有所思。

紫桐想换个清静的城市生活,缘于她的感情出了问题。紫桐大学毕业后,一直独自漂泊在外。她在网上认识了网名叫子未的男子,两人有了小小的牵挂和思念。就在两人约定过完春节就相见的时候,紫桐回老家省城过年期间,别人给她介绍了男孩伊凡。

伊凡高且帅。有些清冷,有些寡淡。紫桐一见倾心,和伊凡交往一段时间后,她的心彻底安稳下来。于是,她便消失在茫茫网海,再也没有和那个网友联系过。之后,紫桐很快就和伊凡订了婚,并定下了婚期。

直到结婚的前一天,紫桐喜滋滋地试穿次日的礼服时,伊凡的家人突然通知她,明天的婚礼取消。原因是新郎伊凡不见了。紫桐一下子就懵了,回想着和伊凡在一起的每一个片段,都是那么温馨完美,伊凡没有一点点弃婚的破绽。

而次日,在紫桐欲哭无泪的时候,伊家却仍在之前预定好的酒店大张旗鼓地举办婚礼。走上红地毯的,竟是另外一个女子!紫桐是一周后得知的消息。那一刻,她便没有了思维。

打伊凡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到单位找他,也总避而不见。她承受不住。她承受不住的,除了伤害之外,还有一个分手的理由。

后来,吴彤与紫桐一起喝咖啡的时候给紫桐讲了一段闲话,据说是真事:某男之前曾有个很相爱的女友,女友是学舞蹈的,漂亮风情,身材尤好,心气也很高。她不顾某男的劝阻执意要去京城发展。某男以分手相逼,但仍不能打动女友追求更高更好生活的决心。女友以为,男友只是说说而已,感情并不是说放下就可以彻底放下的东西。直到半年后,她收到男友以特快专递的方式传递来的婚帖的时候,她才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于是,俩人一合计,导演了结婚当天换新娘的闹剧。

讲这些的时候,吴彤叹了口气:追求爱情没有错,只是不要无辜地伤害别人。

吴彤是个医生,他在紫桐所住的小区附近开着一家诊所。紫桐与他一见如故,总觉得在哪里见过。那段时间紫桐的身体不怎么好,有些小痛小痒常来吴彤的诊所,吴彤为人热情,医术也不错,一来二去,紫桐便与吴彤熟识了。

紫桐说,我想换个环境生存,最好去个小县城,住在城乡结合处,住那种很大的院落,院子里种些竹子、茶花,最好还要种着西红柿、黄瓜,我要随时都能吃到新鲜瓜果,永远享受童话田园的美好生活。

说这些的时候,紫桐漫不经心地用手里的汤匙搅了搅杯子里的咖啡,又搅了搅另一个杯子里的酸奶。其实,她不想喝酸奶,只想喝咖啡,但她怕自己喝了晚上会睡不着觉。

吴彤微笑着,接过话茬半真半假地说,你描绘的怎么和我老家一模一样啊,你去我家住得了,要不,我陪你一起住?

最近这段时间,紫桐情绪低迷,身体也不怎么好,经常感冒,三天两头地往吴彤那里跑。常常看完病后,紫桐还不肯走,会和吴彤多聊一小会儿。吴彤给她饮料的时候,她执意要了咖啡,其实她不想喝下去,她只是喜欢咖啡的味道和颜色而已。她固执地觉得咖啡这种饮料就是专门与失恋匹配的。

吴彤给她冲好咖啡后,又细心地热了一杯酸奶放在了她的面前。紫桐看得出吴彤对她有深深的好感。所以,吴彤调侃着说要陪她一起住的时候,她相信,吴彤绝对有那份心意。但紫桐没有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

吴彤不比伊凡,他不高不帅也不酷。他很干净,很温暖,很细腻,给人很踏实的感觉。属于与伊凡完全不同的类型。可是紫桐喜欢和他聊天,却并不爱他。因为伊凡的影子,从来不曾从她心里抹去。她还爱着那个负心的伊凡。

最初被愚弄的愤懑退去之后,对伊凡的恨意也一点一点地消逝。相反想起伊凡,她的胸口便隐隐地作痛。伊凡对爱情专一执著没有错,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令人感动,可是,他以婚姻的名义,以爱为利刃,将已爱他深入骨髓的女人刺得鲜血淋漓。

伊凡一直没有给她一个解释,紫桐的心便更加地放不下。她一直耿耿于怀,她想知道,是伊凡一开始就在利用她,还是对她也有那么一点点的感情,只是那点感情最终敌不过对前女友的眷恋。虽然自己已经在这场情事中荒芜,可紫桐仍然情愿伊凡对她是第二种。

那晚紫桐又失眠了。半夜里便爬起来打开了电脑。她登陆了那个弃置很久的QQ,发现这么久没有登陆,这个号码依然还是属于自己。QQ里网友子未的头像还亮着,紫桐点击子未的视频,那边一下子就拒绝了。

紫桐突然想起以前与子未聊天种种有些暧昧和美好的感觉,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她小心翼翼地问子未,你现在在哪里?子未简单地说,我一直都在这里。紫桐没话找话,在哪个城市呢?子未回复:郑州。

紫桐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我也在郑州呢。咱们哪天见见?

子未好久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为了和你的约会我筹备了很久,也期盼了很久,可是,有些事情,怎么说呢,有些事情过期不候。

紫桐的心冷了下去。子未的言外之意,是不是在告诉自己他已另有可以温暖心绪的女孩呢?

紫桐的感情总是一波三折。总是在回过头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感情的匮乏。与子未的聊天,让她有种小小的失落;可真正伤害至深的,仍是伊凡的悔婚。

唉,这般年龄的男女,谁又会是一张白纸呢?可之前那些爱情里的分分合合,从来没有刺伤过她。直到遇到伊凡后,一切完全变了样。

紫桐精心地呵护着与伊凡的爱情,敏感地回避着一切有关前段感情的任何话题。尽管她也知道,伊凡之前有个相爱的女友,女友并不是像别人说的那样为了追求所谓的事业离开了家乡,她只是爱上了别人,抛下了伊凡。而伊凡,却仍然对女友念念不忘。

爱情在紫桐的操控下稳步进行着,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伊凡在这场爱情里一直表现得平和而理智,紫桐不知道伊凡到底爱不爱自己,但她知道,有时候爱情与婚姻无关,婚姻甚至比爱情更加保险。

在紫桐与伊凡定下婚期的时候,紫桐以为自己终于抓住了到手的幸福。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她悄悄打听到伊凡前女友的地址,给她寄去了一张红色请柬。

她想,他们之间即便有藕断丝连的心绪,这下,便会彻底地了结了吧。

不想,一切都因此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伊凡连一个解释,一个暗示都没有,就一下子踢开了她。

若不是吴彤把别人齿缝间的闲言传递给紫桐,紫桐恐怕一辈子都不知道,葬送这段姻缘的罪魁祸首,原来就是她自己。

紫桐想起这些的时候,便成宿成宿地睡不着觉。她想,假如自己不曾寄去那张红色请柬,自己是否就能与伊凡情汇一处、水融?

失眠的夜晚最难熬。紫桐需要倾诉。可翻遍了手机里所有联系人的号码,紫桐不知道和谁聊这些更合适。她随心所欲地随便拨通了一个号码后,才发现,自己拨打的是吴彤的手机号码。

那边很快就接通了。紫桐憋了很久,才有些突兀地说,如果男人的前女友没有收到婚帖,也没有突然赶回来,那男人会不会和女人幸福一生呢?

吴彤声音惺忪着,说什么呢?不明白。

紫桐说,我就是突然想起了你以前给我讲过的结婚当天换新娘的那件事情,颇有兴趣,睡不着,就想和你聊聊。

那边慵懒的声音说,当然不会幸福了。我觉得,他们即便走到了一起,也不会幸福的。

为什么?

还用想啊。很简单,就是爱得不够啊。一辈子那么长,连一点点突如其来的事情都承受不了的感情,怎么能指望一辈子幸福呢!这样也不失为美好结局,否则,结婚生子之后再离婚,那伤痛和麻烦就更大了……

紫桐哦了一声,尾声便低沉了下去。

吴彤这才警惕地停了下来。问,怎么了,不会和你有关吧?

紫桐好久没有吭声。

第二天是休息日。吴彤早早地安排好诊所的工作,一大早,他就打电话给紫桐,神神秘秘地说要带她去一个保证喜欢的地方。

紫桐在车上昏昏欲睡辗转了两个小时后,来到了一个县城城边的乡村。

这里依着环城河,碧水绿柳蝶舞花香,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芍药花。吴彤告诉她,这就是自己的老家,全省闻名的芍药基地。

吴彤带着她走进了河堤边的一栋两层楼的小院里。是那种紫桐梦里见过的那种稍大些的院落,院子里种着竹子,开着星星点点紫桐叫不上名字的花儿。吴彤指着院落一角长得郁郁葱葱缠在架子上的青藤说,你说你住的院落里最好要种着西红柿、黄瓜,你好随时都能吃到新鲜瓜果,所以,我就特意为你种上了,等个十来天,你就能吃到新鲜的西红柿和黄瓜了。

正说着,一个憨厚朴实的女人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吴彤一怔,随即拉住了紫桐的手,说,妈,我带女朋友回家看看。女人听了,打量着紫桐,笑得合不拢嘴。

紫桐羞涩地笑着,叫了一声“阿姨”。

回来的时候,吴彤傻笑着说,紫桐,你老早就说过小即是美好,大城市自有繁华,小县城独有清雅,想换一个环境生活,最好去个小县城,住在城乡结合处。我觉得,这里挺符合你的要求的,既然你都默认咱俩的关系了,不如……

吴彤没有继续说下去,他闭着眼俯下头,浓郁的男人气息便扑了过来。紫桐的手一挡,吴彤的嘴唇便贴到了紫桐的手上。紫桐瞪着他,我只是给你面子,可没有默认什么。吴彤的头垂了下来。

好几天吴彤都没有主动跟紫桐联系。紫桐有种小小的失落。

好好的天气突然就下了雨,紫桐有些鼻塞,她打着伞,去了吴彤的诊所。诊所里没有人,电脑开着,吴彤正在上网。开完药方,紫桐说她想要喝咖啡,吴彤冲咖啡的工夫,紫桐无聊地把鼠标放在右下角那个小企鹅的头像上,屏幕上就出现了吴彤的网名:子未。紫桐的手指一下子就颤抖了起来,她迅速点开了吴彤的QQ,在好友里找到了自己的号码。

吴彤端着两个杯子走了过来,他说,一杯咖啡,一杯酸奶。感冒时,人的整个身体状态就会比较差,相应的脾胃消化功能就会下降,会有口淡乏味。酸奶可以提高人的免疫能力,帮助人体消化食物。我建议,你最好还是喝酸奶。酸奶我热过了。

紫桐接杯子时,就握住了吴彤的手,略带着几分撒娇几分蛮横地说,不喝咖啡喝酸奶,我要你天天给我热酸奶!

吴彤一怔,抑制不住的笑便漫延了开来。他俯下头,捉住了紫桐温软的双唇。紫桐闭上了眼睛。

绕了一大圈,爱情又回到最初的地点。

桐华的小说【第五篇】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刘凤桐今年62岁,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但是在村民心中,他是一位德高望重、人人敬仰的英模人物。村民们曾两次自愿为他立碑树传,让他的先进事迹广泛传颂,流芳千古。今年推荐他为西华县政协委员、清河驿乡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全县大政方针。

艰难的创业史

在人们的心中总是有这样的传统观念,农民就应该面朝黄土背朝天艰苦劳作,过贫穷困苦的日子。刘凤桐就不信这个邪,他要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闯出一条致富路,脱离贫穷,改写命运。早在90年代,刘凤桐和妻子看准了养殖是一条致富门路,1995年就坚持养猪,他先是在庭院养猪,每年养猪10多头,收入稳定,明显改变了经济紧张、生活质量差的状况。但是,这是小打小闹,要彻底改变一穷二白面貌,还是杯水车薪。2000年后,刘凤桐打算养猪上规模、上水平,决定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拿出自己积蓄,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一部分,投资20多万元,在自己5亩责任田上建猪圈,买仔猪,规模养猪。谁知事不随人愿,当年因为规模养猪没有管理经验,猪得了传染病,百头猪死亡过半,不但没赚钱还亏了本。刘凤桐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第二年,他又凑借了10万元,购买种猪、母猪,走自繁自养的道路,发展规模养猪。他在加强管理的同时,高薪聘请兽医师,及时给猪防疫治病,猪长的膘肥体壮,出栏快,赚到了大钱。就这样,刘凤桐闯过缺资金、少技术、生猪价格低落等道道难关,“滚雪球式”发展养猪,走过了养猪发展“三步曲”,养殖规模成倍增加。2007年,他又租赁了农场的大型养猪场养猪,家中、农场一起养猪,他养猪规模达到了存栏母猪660多头,生猪6000多头,年创利润500多万元。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他一干就是20多年,养猪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刘凤桐懂得“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道理,为使更多农民靠养猪富起来,2010年,刘凤桐成立了“凤桐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建立了以徐棚、三马两个行政村为中心的生猪养殖小区,推行“公司加农户”的运行机制,引领3000农户从事生猪养殖。他向养殖户提供仔猪和技术,农户饲养,他高于市场价收购,外运出口,实现了公司与农户双羸、双增,带动一大批农户靠养猪致富。

要想富先修路

徐棚村通往淮西公路的土路有两公里左右,是全村与村外相连的唯一道路。过去路面坏,路辙深,三轮、四轮不断下陷拉不出来,产品运不出,客户进不来,农副产品卖不成好价钱。刘凤桐决心自己出资,为村里修一条柏油路,帮助村民致富。

2000年刘凤桐规模养猪还刚刚起步,资金并不丰厚,为了让乡亲们走好路、早致富,他与妻子商定,拿出现有的10多万元,又借贷20多万元修柏油路,勉强凑够了修路资金。就在这时,他大女儿的郑州大学入学通知书下来了,每年需学费和生活费2万多元。刘凤桐经过再三思考,决定中断女儿学业,他给女儿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改年上大学,把钱集中用在修路上。修路期间,全村人男女老少上阵,有的拉车、有的平整路面,没有工具自己带,没有车辆自愿找,就连70多岁老人也坐不住了,他们说:“凤桐给大家修路,俺去送茶水”。在修路的日子里,刘凤桐更是亲自干,亲自办,出力流汗,操碎了心。路修好了,刘凤桐因劳累过度患病,住院治疗20多天。在刘凤桐的带动下,全村老少经过半个多月的共同奋战,一条崭新的柏油路呈现在大家面前,行走、运输特别方便。2000年底,村民为了感谢刘凤桐修路有功,为他建了一座功德碑,功德碑上雕刻着“无私奉献,一心为民”八个大字。邻邦的闫营村村民张佩龙羡慕地说:“刘凤桐要是俺村的人该有多好!俺们也可以沾光享福了”。

村子建成集市

徐鹏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买卖困难。多年来群众都要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购买化肥、农药等农资,买卖交易农副产品。为了服务群众,便利群众,2007年刘凤桐本着发展农业、便利交易的原则,决心自己亲力亲为把本村建成一个商店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小集市”。他自费购买了一套扩音设备,租来了一辆大蓬车,装上两只高音喇叭,跑遍十里八村,宣传徐棚村建集贸市场的消息,自费在县电视台做了7天的宣传,又到周口重金聘请皇后豫剧团连唱10天大戏,大力宣传建市场的意义。

在大造舆论,挣得村民支持的情况下,刘凤桐拿出了15万元建起集贸市场,并鼓励支持其他村民参与市场建设,建厂、办店经营各类商品。经过刘凤桐的努力,很快建成了场地、房舍、配套设施齐全的市场,从事商铺经营的商户超百家,经营项目有农机、农资、日杂百货、五金交电、粮食、纺织、木材、建材、畜牧交易等10大类别,上千个品种。辐射到太康、淮阳、周口、西华、扶沟等10多个县市,日成交额达10多万元,不仅方便了群众,服务了群众,而且为群众开辟了一条很好的挣钱门路。2007年底,村民们再次为刘凤桐立碑树传,碑上刻写着“百世流芳”大字。

为留守儿童建“家”

进入20世纪以后,农村兴起了打工潮,大部分农村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西华县又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打工者达30万人以上。众多的农民外出打工,家中撇下许多的留守儿童,有的由爷爷奶奶照顾,有的由姥爷姥姥照看,有的甚至无人监管,让孩子们自己生活、学习。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安全出现诸多忧患,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了外出打工父母的“心病”。刘凤桐筹划创办一所学校,为留守儿童创造生活、学习、安全的良好环境,解除外出打工父母的后顾之忧。2013年2月,刘凤桐筹备300多万元资金,其中200万元贷款,每年仅利息就需要20多万元,租赁曹河五二农场为校址,创建了“北大博文双语学校、北大博文双语幼儿园”。万事开头难,办学校需要教师。为组建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刘凤桐费尽苦心。为了招聘一批智深历厚、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任教,他多次到县乡有关部门,查阅退休教师档案,对合适对象登门拜访,身体健康、又愿意继续任教者,就招聘为本校教师。每年大中专生毕业时,刘凤桐也要到县乡有关部门查看大中专毕业生档案,对学校需要的学科毕业生,就与他们商谈,只要大中专毕业生同意,就高薪聘请为教师。通过几年努力,刘凤桐组建了50多名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有德才兼备、具有教学经验的30多名老师,有学有所用的大中专毕业生教师20多名。现在每年招收学生600多名,其中小学部学生200多名,幼儿园学生400多名。学校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教师实行“包班”、“包学生”制度,严格监督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清河驿乡大朱楼村9岁学生朱新宇,父亲服刑,母亲严重痴呆,家贫如洗;皮营乡西冯营村6儿童宋明阳,父死娘嫁,跟着80多岁的姥姥过日子,生活、学习无人监管。刘凤桐对这样的孤儿、特困学生,除免除学习费、生活费外,节假日照常让他们吃住在校,组织老师辅导他们学习。同时,每年为20名贫困学生减免学费,减免学费生活费2万 多元。学校管理到位,教师质量高,学生学习安心,教学质量年年提高,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热爱公益事业

2010年12月,刘凤桐出资8000余元,把村里的摄像头安装齐全,为村民安全、社会稳定做出了努力;2013年徐棚村东西大街修水泥路,刘凤桐自捐37000元,无声的行动带动村干部捐献一个月工资,用于修路之中。每年春节他都要为全村40多名老弱病残老人每人送去现金50元。

农民高本妻子身体不好,腰部作过大手术,孩子幼小,家庭困难。2001年,刘凤桐送给他两头母猪,并帮他配料和预防疾病,指导他在家养猪。四年后,高本家母猪发展到60多头。手里有了钱,又在天津承包土地4000多亩,年收入40多万元,脱贫致了富。近年来,刘凤桐已向30多家贫困农户免费提供母猪70多^,价值达60多万元,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刘凤桐想到福利院的老人无儿无女,生活孤单,为使老人安度晚年,2012年春节,他自己出资购买,为福利院老人送去48套棉衣,每套价值300余元,共计14000元。2009年春节,他想到乡敬老院慰问,当时猪场的猪卖不出去,资金紧张,他想到了出嫁不久的女儿,连忙给女儿打电话借钱,但又恐怕亲家知道找女儿借钱,晚上让女儿悄悄从窗户口扔出来5000元,买来米面油,敲锣打鼓送到敬老院,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汶川地震刘凤桐想支援灾区,手中又没有钱,就在东夏镇王卜化村贷款5000元,以特殊党费交县委组织部;临村王子营村修路,刘凤桐捐款3000元;刘凤桐还自筹资金6万元,设立奖金、购买奖品,表彰孝老爱亲、优秀党员、热爱公益事业的30多名模范;连续坚持20年,主动到乡敬老院探望老人,送米、面、油、肉、慰问品,冬送棉衣、夏送单衣,每年花费现金一万多元;无数次地赞助、救济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已有23人在他的资助下走进了大学学堂,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45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