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维轶事典故【推荐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唐代诗人王维轶事典故【推荐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王维和元二的关系【第一篇】
元二是唐代的名人,因排行第二而被称为元二,与著名诗人王维是至交好友。在元二即将远行时,王维还曾为元二写下了一首诗。从这首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王维与元二之间的深情厚谊了。
有一次,元二奉命前往安西,于是王维就在渭城给元二送别,并为元二写下了一首诗,名为《送元二使安西》,因是赠别之诗,所以又名《赠别》。《送元二使安西》全文如下: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在这首诗中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与环境和气氛,脱口而出的一句劝酒词更是可以看出王维对元二的不舍之情,那浓烈的惜别之意全都集中在了一起。元二即将西出阳关,不难想象其路途的艰难和寂寞。在这临别之际,王维向元二劝酒,不仅包含老友间即将分别的不舍,也有对元二旅途处境的体贴和心疼。王维是希望通过劝酒,可以让元二感受到自己对他的心意,也是希望可以拖延分开的时间,能够与元二再多呆一会儿。在这分别的时刻,往往是有千言万语却又无从说起,“劝君一杯酒”也是为了打破沉默,对其复杂情感的一种宣泄。
从王维为元二所作的这首诗中,就可以看出王维和元二是感情至深的好友,否则面对元二的离去,王维不会有那么浓烈而又复杂的情感。
关于王维的古诗【第二篇】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秋槐叶落凝碧池【第三篇】
大唐的盛世终于走到了尽头,这回、充当改变历史的`人变成了安禄山。
“安史之乱”一下子让依然沉醉于大唐雄风中的人们醒了过来。于是,唐玄宗醒了,带着他的爱妃、儿孙逃了出去;长安的大臣们醒了,但金殿之上已无皇帝的踪影。他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便成了安禄山的俘虏。有些人投降了,成为名副其实的伪官;有的官员被强行带到了洛阳,东去的人群中就有王维。
王维被囚禁在菩提寺中,环刃交加。在来之前,他本想能逃过去的,可是不容分说,仍被带了过来。没办法,树大招风,他虽然不是政治上很重的砝码,但却名气很大,而安禄山要的就是这个。
在菩提寺中,王维也很想逃,可是逃不了,他没有杜甫那样的人身自由。一次,凝碧池头发生了惨案。有人忍不住内心的愤慨在演奏中把乐器捧碎,向着玄宗南逃的方向痛哭,结果被残忍地杀害了。裴迪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维,王维听后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一首《凝碧池》:“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在这首诗中,他的政治态度极其明确,他是站在大唐这一边的。这首诗当时在暗地里流传,竟传到肃宗那里。王维也许当时不会料到,就是这首诗日后救了他一命。
在刀剑的逼迫下,王维还是接受了给事中的伪职,这也就是他备受后人指责的原因,宋人甚至因此认为王维人品不好。王维是软弱了一点,没有杀身成仁的大义凛然,但他自己也是很痛苦的。从此之后,陷贼一事犹如在他心上刻下了深深的一刀,伤口再也愈合不了。
从此,王维才真正沉溺于佛理与山水之中,“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他精通佛学,且悟性很高,能把很多人看不懂的佛理理解得很透彻,甚至与大师们论道,倒真有些维摩诘居士的意味,而且他是真正地融会贯通,能将佛理融入诗画之中,尤其后期的有些诗,读完之后甚至会使读者也产生那种寂灭的心理。
都说涛是穷而后工,而王维一生虽然有起有落,但总体来讲一直在做官,而且他官至尚书右丞,职位不可谓不高了,可称是富贵了,然而诗却依旧写得这么好。因此,王维在当时声名很高,被称为“天下文宗”。他流传下来的诗将近四百首,但因为战乱,“十不存一”,很多都遗失了。
王维一生清高宁静,他的诗也是一样,澄清精致,贵在于洁,彰显了他作为士大夫的风雅与自矜。《诗人玉屑》评王维说:“秋水芙蕖,倚凤自笑。”闻一多先生曾说:“王维替中国诗定下了地道的中国诗的传统,后代中国人对诗的观念大半以此为标准,即调理性情,静赏自然,他的长处短处都在这里。”
公元761年,王维悄悄地离开了人世,然而,他的诗还有他的故事,却令后人说也说不尽——“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桃源行》【第四篇】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