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课文实用5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日月潭》课文实用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日月潭资料范文1
一、介绍日月潭,导入新课
1.你知道日月潭吗?给大家介绍你了解的日月潭。
2.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找到台湾、日月潭,教师板书课题。
3.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
(将学生自己搜集的有关台湾、日月潭的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资料作为一个大的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阅读,学生就会领悟到,日月潭的美不仅仅因为她的风光秀丽,更因为她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那里有我们的台湾同胞。)
二、自渎感知,自主识字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出生词,把带有生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二读课文,同桌互查,一人一段,错误的地方多读几遍。
3.你帮同桌学会了哪个词语。容易错的句子全班齐读一遍。
4.用各种方式巩固识字。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朦、胧、境”
用熟字换偏旁识字:坏——环、镜——境
扩词识字。
5.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对日月潭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用一两句话介绍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日月潭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6.顺势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联系《黄山奇石》小结:写景的文章一般在开头和结尾简要介绍这个地方的特点。
(学生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是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前提。因此,在学生几次与文本的对话中,教师分层次提出了阅读要求,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品读感悟,自主体验
1.以情激情: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共同进入课文情境。
2.交流欣赏后的感受:日月潭的什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3.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随机学习。
第二段:让学生画一画华光岛、日岛、月岛的位置。重点品味“圆圆的太阳“”弯弯的月亮“,抓住这两个句子想象,并结合插图体会日月潭的神奇。夸一夸日月潭的神奇。
第三段:找到相应的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朗读。抓住“薄薄的雾”“天上的晨星”“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品读想象清晨的风光。美读升华,内化情感:带着品读后的体验和感受走进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读课文。先自由读,再赛读,配乐读,看谁能把日月潭的美充分地表现出来。
创设情境,学当导游。
假如有一天,你带着爸妈去日月潭旅游,你会怎样介绍日月潭?
(这里的教学,重点在对文本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借助画面,通过独具个性的朗读、想象、体验、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四、快乐积累
1.积累词语:日月潭真美啊!是哪些词语把日月潭的美表现出来的?把它写在日积月累本上。课后读读记记。
2.指导背诵:多美的日月潭,多美的课文,让它们永远留在我们心里吧!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在阅读对话和生动的情境中积累,积累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也积淀了情感和语感。)
五、实践活动
1.进一步查找有关台湾的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主题为:台湾在我心中。
2.仿照课文的写法,试着给你喜欢的一处风景写一段赞美的话。
(这是对阅读的延伸,是一种处于更高层面和更广阔视野中更自由自主的对话,体现了在人文精神的关怀下,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等能力的整体协调的发展。)
六、书写指导
1.学生自主观察,发现书写规律。
日月潭资料范文2
一、招聘人数
根据后勤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本次招聘7名后勤服务人员。
二、招聘范围
清远市户籍人员。
三、招聘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素质过硬,遵纪守法;
(二)身体健康,形象端正,能吃苦耐劳,品行良好,无违反计划生育有关条例及无违法违纪行为;
(三)年龄、学历等其他条件可见附表。
四、招聘与审批程序
(一)按照本人申请报名、资格认定、笔试、面试、体检、上报备案、签订聘用合同的程序进行。
(二)招聘工作由镇委组织办组织,成立招聘领导小组,根据笔试、面试成绩及组织考察确定招聘人员。
五、人员的待遇
(一)人员管理。聘用人员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聘用,并签订劳动合同。
(二)相关待遇。聘用人员的工资待遇为大专40000元/年,本科45000元/年,包住宿,不包吃(有饭堂);签订合同后按有关规定购买五险;其他补贴和奖金视工作业绩酌情发放;其余未尽事宜面议。
六、报名时间和方法
(一)报名起止时间:2月26日至3月4日。
(二)报名方法:凡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者可到石潭镇组织办报名,填写报名表。
(三)报名要求:应聘人员在报名时需提供本人户口簿、身份证、毕业证及报名岗位要求的其他证件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大一寸正面近期免冠彩色照片2张,并如实提供无违计违法的记录证明材料和填写《2017年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人民政府公开招聘后勤服务人员报名表》。
(四)联系电话:0763-5622209。
七、考试时间
(一)笔试 (具体时间以电话通知为准)。
(二)面试(具体时间以电话通知为准)。面试主要测试应聘者的形象气质、举止礼仪、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和普通话表达等能力。
原标题: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招聘后勤服务人员工作方案
点击下载>>>
日月潭资料范文3
我出生在丽江古城,从小生活在那里。我家的门口有一条小河,黑龙潭流出的清泉,便从这条河里流过。小时候,我曾在小河里戏水、浣衣、捞水草、捉鱼……记忆里,河水是那么的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水草细长,随着水的波浪飘荡……那时候还小,曾问妈妈,小河水是从哪里来的?妈妈说,是从黑龙潭里流出来的。后来我去黑龙潭,看到黑龙潭旁边卧着的象山,便想,这泉水可能是大象妈妈的乳汁吧。
后来出嫁了,家住丽江北郊。这时,家离黑龙潭也不远,黑龙潭的水却不能从家门口流过了。许多时候,都会想起童年的那条小河,情不自禁地去到黑龙潭,带上一个大塑料瓶,灌满清泉回家,喝到这甘甜的泉水,像是回到了童年……然而,关于黑龙潭的文字,却是感到更难写了。可能是感情太深,写出来怕情不真,没有表达出自己最为真挚的感情的原因吧?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黑龙潭历史厚重,文化内涵深。资料记载,黑龙潭始建于乾隆二年(1737),其后乾隆六十年、光绪十八年均有重修记载。黑龙潭旧名玉泉龙王庙,因获清嘉庆、光绪两朝皇帝敕封“龙神”而得名,后改称黑龙潭。黑龙潭古建筑非常多,这些古建筑随势错落,最有名的有龙神祠、得月楼、锁翠桥、玉皇阁、五凤楼、一文亭、文明坊等等。我要写好黑龙潭,并一一表述这么多的文物古迹,那是多么的难啊!
不过,去黑龙潭的次数却是明显地增多了。儿子长大了,在黑龙潭边的“丽师附小”上学。儿子上学时间早,送他入学以后,我还有一段时间才上班,便可以从容地游逛黑龙潭。
清晨的黑龙潭,人还不算多,只是一些晨练的人,他们有的是来取饮水的,更多的人爬象山、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我把车停在大门外的停车场上,便信步朝黑龙潭大门走去。黑龙潭的大门富丽堂皇,涂金绘彩,门楼的匾额上有“玉泉公园”几个大字,为红底红字,苍劲有力、气韵非凡,是著名画家吴作人先生所书。大门两侧,蹲踞威武雄壮的石狮子,忠实地守卫着古城的生命之源。
慢慢步入公园,我沿着五色彩石林间道缓步前行,两旁树木郁郁苍苍,繁茂的叶子问透出密密的花朵,石路上、草丛里,自然地散漫着许多飘落的花瓣。此时,让人心清气爽,如到了世外桃源一般。慢慢再往前走约百米,我便来到了锁翠桥。
说到锁翠桥,我脑海里便浮现出这样~幅画:近处一湖碧水,水质清如翠玉。清池湖畔,杨柳依依,浓荫蔽日。往湖中看,有一座五孔石拱桥,酷似长虹卧波,将潭一分为二。湖中,得月楼分别屹立内外潭心,楼房四面临水,有一木桥将得月楼与岸上相连。远方,玉龙雪山银装素裹,倒映在清波之中……这美丽的画卷,在我们心中永远定格。
黑龙潭得月楼,融纳西、白、汉、藏等民族建筑风格,属于檐钻尖顶楼阁式建筑,基座呈八角形,高约4米。整座楼高20米,楼、门、窗均为彩绘,缕雕精细,形象而传神。许多个早晨,我站在得月楼旁,舍不得离开。
时间还早,可以走得更从容一些。感觉道路稍窄了些,路边古栗树丛中,有历代石碑林立其间,这些石碑,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日月潭资料范文4
据监测,中国七大水系达到三类水质可以进入自来水厂最低要求的仅占百分之二十九点五,劣五类水质高达百分之四十四;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百分之五十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约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但到目前为止,全国仍有六成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
仇保兴今天在全国城镇污水处理交流研讨会上说,根据对全国六百六十个城市的统计,到二00三年底,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能力相当于一九九七年的三倍,其中二级处理厂的能力接近一九九七年的四倍。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正以超常规的速度推进。但目前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还存在着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滞后、污水处理收费不到位、一些企业排入下水道的污水严重超标以及监管不到位等情况。
仇保兴说,中国正面临着水污染加剧和水资源短缺的双重挑战,解决好水问题,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前要进一步优化污水处理工艺,研究适合国情的排水体制和污水收集体系,加强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和开发研究,促进污水资源化发展,建立城市水务的良性循环体系。
海南省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但是,这样一个降水丰富的海岛,却有万农民饮水不安全,占农村总人口的%。
吴琼开委员在此间召开的海南省政协大会上发言说,随着农业大开发及各方面因素造成地表水严重污染,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倒灌等,海南一些地区普遍出现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影响到群众的饮水安全。海南万饮水不安全农民中,水质不达标的万人,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及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70万人。大部分农村饮用水源是未经处理的地表水或浅层水;部分地区饮用水水质超标,还有一些地区饮用苦咸水;部分农村饮用水源还遭受程度不同的污染。
据调查,造成农民饮水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污染问题。2004年以来,海南江河湖库水质总体下降,一类、二类水质河段比2003年降低9个百分点,水质达到或优于三类标准的湖库减少6个百分点。
海南省人大组织的《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暨2005年海南江河环保世纪行活动历时两个星期,所见所闻触目惊心。检查团成员痛心地说:“海南已经很难找到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了!”
虽然政府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处理湘江镉污染事故,但记者从湖南省湘潭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污染仍在继续,湘潭供水源仍超标。这与1月8日湖南省有关部门的有关水质达标的消息明显不同。
污染仍在继续,湘潭供水源仍超标。1月8日,湘潭市环保局向湖南省环保局提交一份紧急汇报材料,其中表明:2006年1月6日发生了污染事故后,虽然各地采取了措施,但该市的3个水厂供水水质仍然出现超标情况,尤其以第二水厂超标问题突出。
根据2006年1月8日下午湖南省环保局传送的霞湾港污染数据表明,镉超标排放浓度仍超标22~40倍。这给湘潭及下游城市饮用水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针对这种情况,湘潭市环保局有关人员于当天16时50分赶到当地,对霞湾闸周围进行现场调查,发现该闸仍然在排水,并且该闸和株洲市冶炼厂渣场周围20多个水塘和积水已经被严重污染,却没有采取任何处理措施,存在大量隐患。
据悉,1月7日湘潭市环保局对污染源区域被污染的水塘采样监测,积水的镉浓度超标200多倍以上。这些被严重污染的积水还在不断地渗透到霞湾闸,并排入湘江。同时发现霞湾闸大堤旁一家炼铟厂堆放了大量的渣,浸泡池中仍有大量的浸泡液没有处理。有的池已发生渗漏。炼铟厂旁边的一家较大规模的硫酸锌厂仍在生产;硫酸锌厂旁边的水沟水体污染。
炼铟厂一名工人向湘潭市环保局人员介绍说,市里通知炼铟厂停产,但没通知硫酸锌厂,而且,该厂一直在生产。由此,他们感到霞湾港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并且涉镉源企业没有停产到位,仍在给下游城市饮用水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必须引起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此该局建议:1、必须立即关闭霞湾闸,不能让污水再度排入湘江。2、对霞湾闸和株洲市冶炼厂渣场周围几十个被镉污染的水塘和积水池立即采取投放石灰等方法进行处理,以降解水池和水塘的污染浓度,并对被污染的水塘和积水池的镉浓度情况进行监测。3、株洲市所有涉镉企业必须无条件立即停产。
为什么是下游城市湘潭先发现?
从株洲到湘潭很近,不足40公里。两个城市和相邻的湖南省会城市长沙,经常被说成“长株潭”。两个城市都在湘江边上,株洲在上游,湘潭在下游,“所以我们不得不取用株洲流过来的水”。3名湘潭市人大代表分别是王国祥、王秀连和汪孝仁,是对株洲污染一直心存疑虑的人,他们曾接到无数湘潭市民的投诉。株洲清水塘工业区是中国南方一个工业污染重灾区。
湘江从株洲霞湾港到湘潭马家河断面,只有12公里距离,无法完成足够自净。
据王国祥介绍,最初了解湘江的镉污染情况是在2004年六七月。当时湘潭市人大常委会指派他,到市环保局参加局长的述职评议工作。
在汇报中,市环保局局长黄常见提到了湘江镉污染严重的情况。他这才知道,原来湘江湘潭段的污染,80%以上来自株洲。于是,当即提出了应该去株洲了解和反映情况的想法。
王国祥说,当时为了引起该局重视,他提出,即使该局长既懂技术,也干得不错,但如果这个污染不解决,也应该属于不称职。一时语惊四座。
他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防治水污染的事情中来,先后请教了一些专家。
2005年1月,湘潭市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污染的问题引起了各界的重视。会议期间,他们牵头30多名代表提出了议案,要求加强对污染的治理和预防工作。
也就在这次人大会上,他和另两名代表王秀连、汪孝仁,因为对水污染的关注而走到了一起,并开始搞湘江水资源保护协会,同时一直在跟踪议案结果。
最初是王等人自筹资金做调研。后来,此事引起了湘潭市政府的重视,也给了部分资金。通过细致地调查,他们摸清了湘江上游工厂的规律:多数在凌晨4~8时,将污水排入湘江。
今年1月5日,环保部门取样调查。6日下午,黄常见局长告诉了王国祥等3名人大代表5日的取样监测结果,一看结果吓了一跳。5日的结果是3个水厂的水质污染都超标,但在历史上第一水厂是很少超标的。他们马上给湖南省政府值班室打电话,告知湘江有镉污染。随后又打了湘潭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电话。
王国祥说,2005年11月,代表们找了市环保局谈了10多次。市局开始缩短了监测周期,变成了每周报一次。在这次污染事件中,这一改变,起到了巨大的效果。“我们至少让大家早几天了解到了污染情况!”
湘潭市决定暂不停水
1月6日23时许,湖南省环保局局长蒋益民到达湘潭,和湘潭市党政领导召开紧急会议。与此同时,大批环保官员被派到株洲对湘江的多处直排口,在寒风里寻觅可能的污染源头。
一个知晓紧急会议内情的官员告诉记者,当天晚上,湘潭市环保局大楼灯火通明,很多官员紧张得一夜未眠,他们遭遇湘潭一场严峻的危机。
依照常理,政府应该停止对市民供应镉金属严重超标的水。1月5日,株洲、湘潭交接断面马家河右岸镉超标25.6倍。不久前,发生在广东北江的镉污染事件中,镉超标10倍,城市就开始了停水。
湘潭市环保局一官员透露,镉的污染在重金属中排列第二,也是世界8大污染物之一。“吸入它会把你骨头里的钙置换出来,让人患上疼痛病,甚至癌症。”曾有死亡者,身上发现有56处骨折。坚硬的骨头可以像玻璃一样易碎。
湘潭市官员都在为是否停水而争论。但问题也随之暴露:如果真的采取停水措施,怎样把消息迅速告知市民,而不至引起恐慌?此时已是凌晨二三时,电视、报纸、广播等传播手段已基本失效。让市民清早起来发现水荒的危机后果无人敢揣测。
同样棘手的还有:生活、工业、农业给水都是靠一套体系完成。切断供水,市里众多的制冷制热设施,工厂、医院、电力系统的生产和运转等,都会冒出许多难以预计的问题。
有可以参照的经验是:一个10万人的城市,应对缺水危机的时间是10小时。人数越多,则极限时间成反比。以此为比较:有60万人的湘潭呢?
有参加会议的官员事后对记者表示,大事临头时,才发现了其实可以选择的手段不多;处理问题的预案缺失应对实际困难的能力。
有人大代表对前来开会的省环保局局长公开质疑其失职。理由是:2005年5月,湘潭市就将镉污染湘江的事实报告给了上级,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才引发了这场灾祸。
有务实的领导认为应对危机比追究责任更加重要,开始安排调运物资、人员、警察等,防止一旦停水后可能出现的哄抢、骚乱。商务、公安等部门开始受命行动。
会议中也传来好消息:省长亲自调度衡阳、株洲水利工程放水施援。这寄托了很多人希望―――在冬季的枯水期里,把污染物质稀释,并冲过湘潭。而长沙到湘潭的河道有几十公里,让水流自净。
但也有人忧心忡忡。惹祸的镉在水中是以离子状态存在,很难以稀释。即使1998年的大洪水,以每秒1万多立方的流量,如此快速地过湘潭也不轻松。何况眼下水流只有不到1/10的威力。并且,沉积在湘江中后,今后还会留下反复发作的后患。
真正解决问题的是监测的数据。一名官员告诉记者,当时的水厂出水水质状况稳定,这让大家最终吃了定心丸。1月7日凌晨3时50分左右,会议结束。按照部署,各部门领导领命而出。省环保局的负责人也马不停蹄地赶往污染源头―――株洲市的老霞湾港。
“早一点行动,就可以多挽救一些人的健康”
“早一点行动,就可以多挽救一些人的健康。”王国祥抱怨,对环保,有的地方总要到出了问题才重视,甚至出了事也是草草应对。
而湘江镉污染事件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更让他们感到了组织代表在省里的人大会和全国人大会上提出相关议案的紧迫性。
在今年的湘潭市人代会上,他们又提出了保障饮水安全的议案。
该议案称湘潭市城乡大部分居民的饮水质量极差,城区自来水质量连续3年排名在全省倒数第一,其中镉严重污染湘江。证据为:2004年到2006年,有的水厂超过90%的月份镉量超标,砷含量也不时超标。
他们提议,政府应该制定实现优质饮用水的规划,争取在5年时间内完成;建立预警系统,预防和处置突发事故。及时掌握污染情况,在湘江枯水季节和发现水源水、出厂水有一类污染物超标时马上启动。
王国祥等人指出,还要对株洲排放口确定专门的监测方案,以人大代表监督为题,对严重污染该市水源的制定专门的检测方案;并建议湘潭的省人大代表联合其他地市代表在省人大会上提出治理湘江污染,保障饮水安全的议案。同时,重点加强株洲镉污染湘江对湘潭饮水安全及湘江湘潭段被污染后的生态变化和人们使用水产品有关影响的研究。
记者还了解到,1月8日在长沙召开的全省水利(水务)局长会议传出消息,今后5年,湖南省规划投入347亿元,重点解决水多、水少、水脏和水土流失问题,实现防洪除涝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等目标。
其中,在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方面,加大水污染监控和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修复河湖生态环境,使生活供水水源水质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其他供水质量基本满足用水部门要求。以湘、资、沅、澧四水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为重点,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0平方公里。
河南省沈丘县周营乡黄孟营村坐落于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颍河畔,全村1600人,大约从十几年前开始,这个美丽的村庄就逐渐被由于水污染而诱发种种疾病的阴影所笼罩。笔者于前一段时间走进这个村庄,真实记录了他们的生活……
患直肠病4年、已经动了三次手术的村民孔贺勤说,我小时候身体很好,从来没看过病。自从10年前嫁到黄孟营村,就一直喝不惯这里的水,一喝就拉肚子,后来又发展到恶心呕吐,吃啥药都不见效,到周口市一检查,说是严重肠炎,医疗费花了七八万元,还是没治好。
村民刘玉芝的家就在沙颍河一干渠边。她家的压井已经打了十多米深,水还是咸、涩,闻着一股怪味,喝着一股苦味。由于长期饮用不洁的水,她患上村民们常说的大骨头病。
根据黄孟营村委会对1990年到2004年全村情况的统计,该村已有105人因患各类疾病死亡,年龄大多为50岁左右,最小的只有1岁。在调查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黄孟营村的残疾及其他疑难病症也很多,据初步统计,村里失明、聋哑、四肢残疾的有41人。
据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黄孟营村的8米、10米、30米三种压水井的检测,水质都不同程度地超过了《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标准,水井越浅,超标的项目越多,污染物的含量也越高。村民孙德义家中8米深的水井中有八项污染物超标,而村里的压水井大多在8米左右。三种压水井的超标项目主要包括:硝酸盐氮、锰和总硬度。其中8米井的硝酸盐氮超标近3倍,锰超标近6倍,总硬度超标近3倍。据专家称,国际上有很多的研究报告发现,过量地摄入高硝酸盐氮的水或者食物会诱发一些消化道疾病,甚至罹患癌症。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安全存在问题,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共同努力,健全法制,依法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投身环保,真正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
水的选择
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真正健康的水。历史上人类对水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提高深化的过程,一开始人们饮用的是河水、湖水等自然水――继而是井水(第一次饮水革命)――到自来水(第二次饮水革命)――到桶装水(第三次饮水革命)――直道现在的直饮纯净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四次饮水革命。“喝纯净水,用自来水”是现代饮水新观念。欧美一些国家以及日本、韩国、香港等,从80年展至今,其纯净水的普及率已达到70% ――90%以上,据资料透漏,日本人因喝纯净水,吃全天然营养食物等,比中国人均寿命延长了20年,身高增长了5――10公分。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也提出2008年,所有与奥运会相关的楼堂馆所,要全部引进纯净水入户。
日月潭资料范文5
[关键词]浙大西迁;抗战教育遗产;开发利用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抵抗日军侵华的战争全面展开。抗战期间,沿海地区大片土地相继沦陷,政府由南京迁往武汉后又再次迁往重庆,一批学校、文化机构、团体、文化人也相继西迁。高等院校及教育机关在这次战争中常常成为攻击的目标;为了能够继续发展教育事业,保存教育资源,更好地宣传抗日,许多高校把西南大后方作为内迁的目的地。浙江大学几经迁移到达贵州,“民国二十六年(1937)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学校在校长竺可桢率领下西迁。师生辗转跋涉,过吉安,去宜山,几经周折,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2月,胜利结束‘文军’的长征,抵达遵义。浙江大学迁来遵义后,校本部集中于遵义县城,其后于当年5月至年底,先后确立湄潭分部和永兴分部。至民国三十年(1941)初,校址基本稳定。”[1](p363)“在湄潭,浙大分部办公室设在湄潭文庙。其中:文庙大成殿为图书馆,其余各处为办公室、医务室、公共教室和部分教职员工及留学生宿舍”;“文庙北侧求是路旁的半坡上,新建了女生宿舍‘信斋’。城东玉皇阁设立了浙大附小。玉皇阁旁边的扶风山下,修建了浙大男生宿舍‘仁’、‘义’、‘礼’、‘智’斋。湄江岸边新建了浙大礼堂、膳厅、足球场和游泳池等。城西贺家祠堂一带,规划200余亩土地,建成浙大农场和苗圃园。农学院除农经系设在财神庙,农化系设在禹王宫外,其他如农艺、园艺、桑蚕等各系均设于该农场内贺家祠堂里,并在农场中央修建了‘病虫系大厦’和‘七七亭’。双修寺设立了物理系,并在此建实验大楼。将梵天宫、朝贺寺、唐家祠堂作为理学院各系办公室、教学的地方。万寿宫内设有研究生院,湄江林场建有农学院、畜牧场、实验楼等。湄潭分部教职员工则分别居住在文庙、天主堂、朝贺寺、魏家院子、尚家院子及城内外部分民宅。”“浙大实验中学与湄潭中学合并后,更名为浙大附中,校舍设在文庙北侧皂角树下。湄潭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2](p32)从现有资料看,抗战期间西迁至湄潭的浙江大学的办学规模、设备、师资都是相当完备的;辗转2600多公里,冒着战火从富庶的江南西迁到相对落后的湄潭后,浙江大学不但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在科研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浙大在湄潭培养出了以李政道、程开甲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为新中国的建设储备了重要的丰富的人才资源。同时,竺可桢校长为湄潭创办的黔北地区最早的一所实用技术职业学校,利用湄潭当地丰富的农业物产资源,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科研活动,也为地方培养了大量的农业科学实用技术人才。”浙江大学的学者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陈建功等人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而且完成了与湄潭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相关的多篇论文,如《湄潭之农业》、《湄潭榨菜研究》、《湄潭茶树土壤之化学研究》等。因此,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1944年到湄潭考察时称浙江大学为“东方剑桥”,把湄潭称为“浙大科学活动的中心”。
应该看到,西迁到湄潭,对于这片相对落后的土地来说,浙江大学的师生不是以一种精英的立场来看待;而是极力融入这个新的生存空间,在从事教育科研的同时还不忘当地的发展,将湄潭当作“第二故乡”。浙江大学所包孕的先进的科学理念、文化精神、思想资源由外渗入,虽然只有几年的时间;但它应该能够内化为湄潭历史文化中的一些因素。当下如何来开掘,利用这些资源为湄潭、遵义乃至贵州的发展所用是一个具有较高实用性的课题。本文仅仅是对此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下面从开发利用的角度试作讨论。
一、搜集、整理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的历史资料、图片,以湄潭县抗战时期的整个社会为背景,呈现较完整的历史景象
浙江大学几经曲折,西迁湄潭办学只有短短的六、七年时间,但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对这些做一个梳理、呈现是极有必要的。而且,西迁至湄潭前浙江大学在校长竺可桢率领下的几次迁校的历史,也有必要作梳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湄潭县委员会编的《永远的大学精神――浙大西迁办学纪实》一书以及“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湄潭县城内文庙)中,都有极为丰富的资料。《永远的大学精神――浙大西迁办学纪实》中不但对浙江大学的西迁历程、在湄潭的办学理念、所取得的成果、浙江大学著名的专家学者等进行了介绍;同时还考察了浙江大学在湄潭办学的旧址,并作了简略的介绍。而“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中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图片资料及浙江大学师生教学、生活用具。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高位文化具有强势性,它具有较大的影响能力、渗透能力。浙江大学的西迁,对当地的经济、教育、农业等发展都产生了促进作用,并推进了当地抗日救亡运动。“浙大在贵州遵义一带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爱国民族运动,对闭塞的贵州专县和农村,无疑是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力量,所以有人说,这使它同西南联大一样,被誉为国统区的‘民主堡垒’。”[3](p291~292)浙大西迁对湄潭社会的诸多领域产生影响,然而它不可能作为一个孤立的存在,西迁后它也就成为湄潭社会的一个有机部分,浙江大学如何对湄潭产生上述影响,湄潭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如何与之交融共生,这些都应该在整个湄潭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来展现,以此更好呈现出其独特的文化资源的价值。
二、加强对办学旧址的保护、开发力度
浙江大学在湄潭办学之际,湄潭县城犹如“大学城”,不过现在遗留下来的办学遗址主要有文庙(浙大办公室、图书馆、医务室旧址)、万寿宫(浙大研究生院旧址)、天主堂(浙大谈家桢等教授住处)、李氏古宅(当时浙大学生李政道等住处)、欧阳曙宅(浙大文艺活动旧址)、永兴分校教授住处、西来庵(浙大湄江吟社、浙大师生郊游处)、浙大农学院畜牧场实验楼旧址及双修寺(浙大理学院物理系旧址)。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发现万寿宫破损严重,农学院畜牧场实验楼因地处偏僻也损毁较重;而欧阳曙宅、李氏古宅及永兴分校教授住处因与当地民居混杂也不易保护和开发。鉴于这种现状,当地政府及相关教育、文化部门除了应该对文庙等处于县城中心地带的旧址加以保护、管理之外,同时还要针对其余的旧址制定切实的保护、修复措施。
湄潭文庙于1990年修复后并成立“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以图片、文字、实物等展现了浙江大学“文军长征”的历史面貌。笔者认为还可以在文庙的陈列馆中单独用一个展厅展示关于浙大西迁办学旧址的图片、文字等资料;特别是对保存较完好的西来庵、李氏古宅等。而位于文庙边上的天主堂不但是办学旧址,还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司令部旧址;这些都是极好的文化、旅游、思想资源,可以将其作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宣传。
三、联系当地教育的发展,充分利用它的思想、教育资源,加强宣传,落实实处
抗战爆发后,浙江大学几经迁移来到湄潭,当时的办学、科研条件艰苦;但却培养了如李政道、程开甲等一批杰出人才,在学术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积极开展爱国抗日活动,并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助;这与浙江大学“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宗旨及“求是”校训是分不开的。这些资源对发展当地教育极为有利,应该充分利用,整合进当地教育发展资源的规划中。文庙和天主堂等旧址作为“求是精神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该成为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可以考虑将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的精神、成果等汇编成册作为本地各级学校学生的课外读物,以此促进青少年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发展,同时使抗战精神在青少年中得以更好地传承。
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所遗留的文化、教育遗产对湄潭县来说是一笔异常珍贵的财富。把这笔财富充分利用,为湄潭经济、社会、教育及旅游发展提供动力,这也是有待深入研究探讨的。
参考文献:
[1]《遵义地区教育志》编纂领导小组.遵义地区教育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