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我的情书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49270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我的情书优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我的情书【第一篇】

情书在路上走,思念与等待也在路上走,连同那些美好或者焦虑,连同默默埋藏的心愿,一起,在路上走。

情书通常是寄平信,偶尔寄一次挂号信是相当了不起的奢侈。为了不让平信丢失,有人会每天守在学校或单位的传达室,那种等待的心情甚至相类于如今的年轻人看演唱会时等待偶像登场。

因为学生做功课用蓝黑墨水,许多人便觉得它不够浪漫,写情书时,会特意去买来纯蓝或炭素墨水。接下来便是选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工工整整地写下每一个字。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文采,但每一个人都希望在情书中留下一些文采。诗歌的兴盛与情书的普及似乎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起初,最钟爱的是舒婷的《致橡树》,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以及汪国真。后来,有了席慕容与三毛,张曼娟与张晓风,散文诗的语言比诗歌更容易被嫁接进情书,使它变得更加缠绵。大凡写情书的高手,几乎没有不“抄”的。愿意抄也是一种用心,一场恋爱谈下来,即使感情没有开花结果,提高了文学修养也是意外之喜。

我的情书【第二篇】

我算不上什么才子,但我挚爱着书,对书有着不可言语的热情。当我郁闷时翻开书来寻找快乐理由;高兴时与书分享这段快乐时光;伤心时让书给我安慰;愤怒时与书一起发泄……我与书建立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书给我很多,有时带给我丰富的知识,有时则是由衷的感受。家里有一套百科全书,可以对天文地理了如指掌。这些书可以说是一部艺术的结晶,是知识的源泉,让我充实了自己。冰心,巴金,鲁迅等文学家写出来的着作让我回味无穷。这些着作有些语言也许太深奥了,但它很耐读,反复琢磨了几遍方能体会到这些语言的特别之处。

妈妈经常叫我多读些作文选,学习学习别人是怎样写文章的。也是,我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有很多东西有待我去学习。而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大部分都源自于书。作文选也许枯燥乏味,但只要用心去读,用脑去想,就会发现原来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是件多么美妙的事。

已经谈了许多种书,但我爱的依然是小说。小说美丽的语言让我陶醉,它的语句太优美了,美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小说的故事太神奇了,让人迫不及待地往下阅览,就像一块吸铁石把我深深吸引住。小说是虚构的,但许多人都愿意沉醉于虚构的故事中,把自己当作小说里的人物,那多有意思啊!我不喜欢面对现实,现实是很残酷的。小说会教我怎么去面对现实,面对挑战。小说就是这样,虽然是虚构的,但也脱离不了实际。

我的情书【第三篇】

最开始,爸爸妈妈在县一中当老师。我多病,三天两头感冒发烧不能去幼儿园,但只要不是躺着起不了床,妈妈就会带我去办公室。她上课怎么办呢?把我放到阅览室,直接请管理员阿姨看管。

两个老师的家,除了书还是书,从小我就在书堆里长大,到了图书馆,完全就是如鱼得水。妈妈一走,自己就一溜烟跑去找书看。书名上的字全认识的,看!封面好看的,看!里面有画的,看!找一堆抱过来,爬上管理员阿姨的大椅子,边吃她给我的零食,边飞速地翻看,字还认不全,连猜带蒙,连滚带爬,不知不觉妈妈来了,我也看完了一大叠。问到底看了些什么,其实说不出太多所以然。

上小学之前,爸爸妈妈调到了师专,家也搬去师专大院。我的身体还是那个样子,还是得三天两头请病假,妈妈安置我的地方就变成了图书馆。师专的图书馆可比中学阅览室大多了,书也多多了。站在书架中间,我会有一种莫名的眩晕感,不知道是因为书太多头晕,还是被发烧闹的,这给我留下了长期后遗症。直到今天,无论书店还是图书馆,一站在满满的书架中间仍然会有这种感觉,那是因为时间停滞、空间太满,面对太多书想读的踌躇满志以及读不完的焦虑共同造成的眩晕感,很纠结,很复杂。就像小时候在晴朗夏夜仰望星空,满天的星星似乎在流动,刹那间,一串无解的问题袭上心头:这星空之外还是星空吗?再外面呢?一层一层的星空有没有个尽头?尽头之外是什么?只要抬头望上一会儿就天旋地转,而书架间的那种眩晕感就是这种感觉的温和版。

我的小学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适合小朋友的童话并不多,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之外基本上就没有了,《格列佛游记》《一千零一夜》都被我当童话读完了,又自发地找到一种童话的替代品――民间故事。咱大中国童话虽然不多,可民间故事多啊,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华美德民间故事、十二生肖的民间传说……还有一本画风稍稍轻灵的《台湾民间爱情故事》,虽然中间多了个“爱情”,不也是“民间故事”吗?我毫不犹豫抽出来拿在手里。管理员阿姨一看笑坏了:“你小小年纪,懂什么叫爱情吗?”那可是个男孩女孩拉个手要被老严肃处理的年代啊,“爱情”两个字不是那么好招惹的。幸好在我这个病小孩子这里,关于书的一切都有特权。

囫囵吞枣地看完,隐隐约约明白了,爱情就是男女青年互相喜欢,想要在一起,想要结婚。最初的爱情观,便在天马行空的民间爱情故事中开始萌芽,直到小学高年级笼统读完《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基本定型了。

后来,我们全家到了湖南,我的中学读的是全省最好的重点中学――湖南师大附中。这学校别处到底哪里好我不知道,但图书馆是真好,它是一座自带小院的独立建筑,前面是阅览室,后面是无限神秘的书库。当时每张证每周只可以借一本书,借书处经常要排长队,对我这种读书很快的人来说根本无法满足,经常借了同学的借书证还是不够,这成了我一个无解的难题。

附中有个特色教学项目叫“学工”,每学期一个星期,大家学安装单车、学英文打字、去校办工厂“打毛刺”,还有唯一一个名额是到图书馆整理书籍,这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选项,因为没有伙伴,很闷,干的活又无聊,大家避之不及,于是积极申请的我顺利被批准。整整一个星期泡在那个平时根本进不去的书库里啊,那是怎样一种福利!我在大家同情的目光注视下欢天喜地就去了,去了才发现真不是个好差使。冬天的湖南最难熬,又湿又冷,室内比室外还冷,那时也没有空调和暖气,在家里可以烤火,在教室里拼个人多火气壮,图书馆那偌大的书库完全就是个冷库!整理书籍还不能戴手套,我那本来就长了冻疮的手整天又红又肿像个小包子,还特勤快地忙东忙西。管理员老师感动坏了,特许我每天都可以带一两本书回家,只要第二天带回来就行。学工期间没有作业,一回家就全情扑在书上,一天两本,那哪是读书啊?完全就是喝粥,呼噜呼噜一会儿就是一碗。紧张啊,觉得机会难得啊,就想不要浪费这宝贵的机会啊!其实想起来,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差,爸妈在买书这件事上也算很放得开,我并不是那么缺书看的孩子,为什么就这么欠得慌呢?这种感觉同样延续到了今天,变成一种“好书太多,时间太少”的焦虑感,每每看着那么多好书,恨不得全吞到肚子里,可惜时间总是那么有限,奈何奈何!

我的情书【第四篇】

:啊!“我被吓得目瞪口呆,”老师知道情书的事了?不会吧。“

“那是我让隔壁的文科班的同学按莎士比亚的一首情诗扩写成的,准备给你们当范文用的。”老师担心我变呆了,进一步补充说明,“可能是昨天不小心夹在你的周记本里了,你带来了吗?”

“什么?莎士比亚的诗?难怪文法不通却又似曾相识呢。可是我的情书……”我像被当头浇了一盆凉水,呆立当场。

语文课上,我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这篇“美好“的抒情散文,也将我的第一封情书公之于众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24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