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探微实用2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19022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探微实用2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成因1

作者简介:赵婷婷,1988年,江苏镇江人,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以接受高等教育为背景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时代特殊产物。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现实中的具体的人,他们时刻离不开衣、食、住、行等一系列为满足生理和精神需要的消费。 大学生的生活相对独立,虽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却一般都有着稳定的经济来源,即使收入并不宽绰的家庭也会尽力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这为他们追逐炫耀性消费行为铺垫了前提。

关键词:炫耀性消费 大学生 成因

当代大学生消费越来越趋向于炫耀性消费,而炫耀性消费往往不是大学生必需的消费,大学生进行这种消费一般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理、体现自己的个性和突出自我。大学生炫耀性消费主要受社会不良消费行为影响、大众传媒误导、西方消费主义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受消费教育的缺失、教师消费的示范和同学间消费的影响;受家长溺爱、家庭消费沟通缺失及引导失当和大学生自身心理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高校、家庭要切实承担起教育和引导的责任,大学生自身要把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内化为日常消费的信条和准则。

一、 社会成因

(一) 社会不良消费行为的示范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接触社会,社会中的一些攀比风气和奢侈浪费风气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消费能力日渐增长,比如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裕起来的一批人,其中有的原处于社会底层,一夜成为大款,他们的社会地位或社会评价却未因其财富的增长而得到根本改变,他们迫切希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极力张扬自己在经济上的成功,在消费上追求奢豪华,名牌裹身,出入高档酒楼,住豪华别墅,开世界名车,通过超过一般人水平之上的消费来引起社会的注目。当代大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其消费观念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 大众传媒的误导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各种信息不断地输入我国,人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耳闻目睹了发达国家形形的高档消费和现代化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包括消费意识、消费观念在内的西方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冲击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生活准则。这在客观上对大学生追求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等观念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少学生视勤俭为寒酸、视浪费为慷慨、视奢侈为高雅,艰苦朴素不再被成为美德,而追求时尚、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已成为大学生奉行的时尚消费。

(三) 西方消费主义的传播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开始在我国传播,西方社会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健康思想对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最不受传统束缚、最易受外界影响的群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和冲击,把消费视为人生快乐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炫耀性消费,以彰显自己的卓尔不群的个性、品位和能力。

(四) 社会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决定社会心理。大学是文化的积聚地和扩散地。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具有开放性和超前性,大学生能更多、更快地接触西方文化,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价值选择、行为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超越于一般的社会成员导致生活态度的消极和进取心的迷失。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一般消费主义思潮在社会上蔓延起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随着消费主义思潮走进大学校园,使得不少大学生以物质追求为生活目标,有些大学生不顾自己的经济状况,花父母的钱圆自己的梦,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严重的。

二、学校成因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主要在大学校园进行,他们中的炫耀性消费和炫耀性消倾向与高校对大学生消费教育的缺失、教师消费的示范和同学间消费的相互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消费教育的薄弱也是大学生盲目消费的原因之一。由于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原因,在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中,与人生观、价值观和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学校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理论教育不够; 二是学校为大学生提供的实践活动较少; 三是学校缺少相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高校在遇到大学生不良消费的问题时,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得力措施,对于大学生中存在的贪图享受、挥霍浪费、炫耀性消费现象不能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或者没有教育到点子上,而对自觉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表扬和宣传力度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学生走入消费误区的原因之一。

三、 家庭成因

(一) 家长的溺爱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消费都是尽量满足,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也决不让孩子在外吃苦受累,对孩子的合理不合理的消费要求不加分析,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养成了孩子的不良消费习惯。

(二) 家庭消费沟通缺失和引导失当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很多家长在“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观念影响下,加上缺乏和孩子的沟通,使得一些大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家庭收入和消费承受能力,他们认为花父母省吃俭用挣来的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的同学为了攀比消费,买一件衣服或吃一顿饭就花掉父母近一个月的工资,社会上曾流传这样的话“家境富裕的家长,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方便且无需密码的取款机,而家境稍差的父母,也甘愿做儿女的榨汁机”。

四、 自身成因

在校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已基本趋于成熟,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在消费上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其炫耀性消费与他们自身的因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模仿心理强,自我表现意识强,消费观念趋前,以引领时尚为荣,缺乏理智,最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普遍缺乏独立的消费价值判断,消费行为常跟着时尚和感觉走,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炫耀性消费行为不是一个平常的社会现象,他们对于名牌消费品的向往,对同辈高档消费的羡慕,对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满足消费需求而产生的烦恼,极容易引发大学生心理的失衡和行为失范,其负面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通过对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原因的分析,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和引导不能再处于盲区状态,社会、高校、家庭都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加强科学消费教育和引导,使勤俭节约的意识、合理消费、量入为出和生态环保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能够尽快内化为大学生消费的信条和准则。

参考文献:

[1] 李时华 龚志明。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看炫耀性消费[J].消费经济,2005(1),第65页;

[2] 袁丽峰。中国90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动机的实证研究[J].吉林大学,2011年,第10页;

[3] 赵广平。“80”后大学生炫耀性文化解读[J]。当代青年研究,2008(11),第50―55页;

[4] 曹宇 贾绍宁 史建伟。大学生过度消费现象分析及改善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第192页;

[5] 罗海玲。解析炫耀性消费的动机[J].考试周刊,2009(24),第235页;

[6] 朱继光。透视青少年炫耀性消费[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1),第13―15页;

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探微2

[摘要]炫耀性消费是一种追求身份和地位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满足的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它会给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必须深入剖析其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一现象的蔓延,以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消费主义 炫耀性消费 身份认同

炫耀性消费指一些人通过消费品的符号意义的实现来夸耀自己的身份、地位或经济实力,以引起他人的羡慕、尊敬和嫉妒为目的的一种畸形的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在炫耀性消费中,消费品的价值已经从使用价值转向了符号价值,消费的目的也发生根本的转变――不在于满足实用和生存的需要,而主要是向社会和大众传达隐藏在消费行为中的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此时,越是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东西或物品,越表明了使用它的主人的有闲和有钱。大学生是以接受高等教育为背景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现实中的具体的人,他们时刻离不开衣、食、住、行等一系列为满足生理和精神需要的消费。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高校持续扩招,高等教育愈来愈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的迅速壮大,部分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倍受关注,成为社会研究的焦点问题。

影响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是个系统性的问题,可以从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进行探讨。

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是消费主义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消费主义文化是引导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教导人们把消费作为至上价值,它挑动人们的消费狂热,使虚假的需要成为一种意识到的现实的必需,仿佛高消费是消费者自己的自由和幸福。人们扭曲着自我的本性,疲于追求那些符合所谓的时尚和礼仪标准的消费,使自我处于一种永恒的竞争张力之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消费主义文化在美国开始出现,随着上世纪80年代文化工业的崛起、大众文化的繁荣,消费主义思潮在全球迅速传播,从此资本主义的扩张进入了全球化的文化帝国主义入侵阶段,一个由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及其相关的价值观念组成的一个文化整体。作为一种新型权力体系,它通过消费社会的符号价值的追逐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的过程与经验,而其最终目标则趋向将所渗透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消费者塑造成以帝国主义的利益为核心的新潮消费群体。大学校园气氛活跃,各种现代思潮交相辉映,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受西方消费主义的蛊惑,高擎西方消费主义大旗,点缀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大众传媒的引导。大众传媒作为消费过程中人与物的中介,其对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众传媒是商品经济须臾不可或缺的经济机制,它是一种预言性话语,其传播功能出自其自主化商业媒介的逻辑本身,在超现实的符号生产和媒体谎言中,它将具体的商品与抽象的观念连接在一起,极力宣扬消费品的符号价值,使商品成为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符号系统,进而推动大学生们为获得身份认同和自我表达无止境地消费。第二,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式,它重塑了大学生的感知方式,使大学生终日沉浸于大众传媒精心营造的影像世界中,使感知模式逐渐脱离抽象性的理性思维转而依赖于具象性的感官刺激。在一个将商品本身和其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的文化特性混为一体的仿真世界里,大学生们越来越沉迷于形象魅力,导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日益消解,在不知不觉中被改造为消费主义的拥护者。第三,大众传媒通过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网络等现代媒体广告在创造新的消费欲望控制大学生消费以扩张经济和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在传递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向大学生们传达特定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以及特定的文化倾向和生活方式,即改变买方的心理结构,买方对物品、消费行为的意识形态。

自我身份认同感的驱使。在后工业社会中,随着休闲时间和娱乐活动的大量增加,经济与政治机构的价值与文化的价值脱节,使得个人身份越来越建立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基础上。对物质和文化消费品的选择所体现出来的品位和生活风格,构成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得以区分的符号和象征,即每一次炫耀性消费行为都涉及一场符号斗争,具有符号象征性。大学生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自我认同的表达较为急切,他们更多地关心自我、注重自我的实现,追求个性和时尚。他们在校园所进行的现代消费所追逐的不是消费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不再是获取物品,而是在消费中所彰显出的预期社会身份的符号价值,此时消费竞争的意识形态已让位于自我实现的哲学,是一场为寻求某种符号而进行的斗争,通过斗争,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整个社会的反馈和自我身份确认。

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危害性

炫耀性消费行为作为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隐藏着极大的危害性,它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负面作用。

炫耀性消费行为驱使大学生人性走向异化。炫耀性消费行为是一种异化的消费实践过程。炫耀性消费极端地相信消费可以作为一种终极价值追求而存在,此时消费已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其作为对物的占有、使用与消耗行为的特定意义,消费已变成了一种简单的文化符号,消费的真正核心与内涵已远远超出消费本身,表现出一种唯物质论或者是单纯追求享受物质所带来的上。在异化的消费信仰侵蚀和毒化下,人成为没有灵魂、没有情神、没有意识的动物符号。当前很多大学生被社会中狂热的消费行为所误导,追求感官刺激与精神的麻痹,沉溺于那种贪恋不舍的预言性话语之中,出现价值迷失以及信仰、信念的混乱,也滋长着精神的空虚和文化的贫乏,这迫切要求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刻地反思。因为商品过度消费和刺激消费只会导致社会机体和心理慢性堕落,炫耀性消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会导致大学生的道德沦丧、思想退化和意志消沉。

炫耀性消费行为将引发大学生的校园排斥和身份焦虑。炫耀性消费导致人们对符号的积极操纵,其消费往往以利己的、功利的个人需要为出发点。受利己性符号消费的支配,个人沦为商品与资本的奴隶。炫耀性消费客观上纵容大学生为了追逐消费品的符号意义而在经济上竞相攀比,增加了大量不必要的支出,使一些家庭经济条件窘迫的大学生陷入贫困境况,更可恶的是通过消费品符号意义的设立而有意识地奠立起个人或部分群体的身份象征,符号化的商品成为消费社会的基本结构元素和交往语言,人们的特殊社会交往以商品符号为媒介,这推动了校园社会的分离,将校园社会分割成不同的类群体,进而迫使部分大学生因其身份的矛盾和不确定而形成身份焦虑――主体与他所归属的社会文化传统失去了联系,失去了社会文化的方向定位,从而产生观念、心理和行为的冲突及焦虑体验。

炫耀性消费使大学生依附于“资本的逻辑”的意识形态。“资本的逻辑”具体表现为资本对利润的追求,而利润的获取,不能不依赖于商品交换的实现,即产品有消费者购买。炫耀性消费的出现是“资本的逻辑”的现实化,也是资本主义生产与文化发展的逻辑产物。它是文化性、意识形态性的霸权,控制与主宰着大学生的生活,构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实践领域和日常活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整个社会被裹胁在西方消费主义的浪潮中,资本和金钱的逻辑深入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西方消费主义试图通过改变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来改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从而完成其罪恶的游戏。

构建当代大学生科学消费行为的对策

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此,社会各界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校园消费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要确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消费价值取向,并积极开展这一基础性的文化建设工作,让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得到正确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确立并倡导科学的消费观。把大学生消费观念纳入教学范畴,在价值信仰和道德行为的教学中渗透科学消费观的教育,广泛提倡适度消费和健康消费的理念,使他们能理性评价社会上和身边的消费现象,自觉反对脱离自我实际经济状况的、盲目从众攀比的炫耀性消费,反对把消费作为获得社会认同和界定社会地位的标准,反对那种追求感官刺激的庸俗消费和低俗消费,批判消费主义所宣扬的象征意义。要求大学生从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的体能素质和文化品位的层面上,真正把消费当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手段和途径。

加强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功能。大众媒介是把双刃剑,它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具有正、负两方面影响。大学生个体感觉敏锐、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载有大量信息的大众媒介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对大众媒介的管制和监督,制止黄、赌、毒以及不良消费行为的宣导和传播,净化传媒领域空气,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美好的成长环境。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919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