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寄语 >

学生劳动过程中的收获与成就实用【精编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106624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学生劳动过程中的收获与成就实用【精编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生劳动过程中的收获与成就【第一篇】

学生有自己的情感和自尊,如果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就会有意或无意伤害、扼杀他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学会运用心理学效应:如果-个人的心理是积极的话,他的行为也一定会积极;否则相反.如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探究能力是本文论述要点.

作者:姚淑平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县南岗北小学,河北,唐县,072350刊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china年,卷(期):2010“”(18)分类号: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心理效应探究学习。

学生劳动过程中的收获与成就【第二篇】

小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有充分的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的机会,以丰富深化感知。

以认”2“为例,老师先出示实投:2个苹果、2只小鸟、2个小学生、2辆汽车,让学生数一数再让学生在桌上摆2根小棒,2个三角形等具体的实物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一边摆图形,教师一边提问:”这些东西不一样,它们的数量一样吗?“从中使学生得知尽管这些东西各有不同,但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使他们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并在实物下面写”2“。再请学生讲出数量是”2“的`各种各样东西,然后老师又问:”你们看到或听到'2'这个数时想到了什么?“他们说,想到人有2只手,2只脚,自行车有两个轱辘,吃饭要用2根筷子等等,从而使学生又从抽象”2“想到实物,使学生初步形成”2“的概念。

由于直观形象的方法适应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比较好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理解力差与教学概念抽象的矛盾,使学生沿着实物--表象--抽象的顺序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二、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

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为发展智力服务。所谓设疑,是老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针对学生喜欢趣味性,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看实物口说应用题时“,注意抓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三大要素,有目的地进行多方练习。

如:老师右手拿5支铅笔,左手拿4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回答后老师又说,一共有9支铅笔,老师右手拿5支,左手拿几支?学生说对后,老师给予表扬,接着老师又把一部分铅笔放在铅笔盒里,一部分放到手里,随之设疑提出:”你们猜一猜,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这时,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便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有的说:”铅笔盒里有5支。“”有的说铅笔盒里有4支。“等等,此时,教师惋惜地告诉他们:”你们猜的数都不对“,老师反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猜不对吗?“这时老师说:”这不是一道完整的题,它缺少一个总数条件,所以你们算不出来,如果老师说一共有8支铅笔,手里拿着2支铅笔,铅笔盒里一共有几支铅笔?这时同学们恍然大悟,人人积极思考争着发言。这样,学生在求知解疑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通过游戏,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爱说,爱笑,爱动,爱玩。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特点,一味平铺直叙的去讲,必然使他们觉得疲劳乏味,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经验证明:要妥善地把他们喜欢做游戏的兴趣迁移到课堂上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如:找朋友,夺红旗,开汽车,我是小小邮递员等等。如讲认数8时,就是通过这几种游戏巩固了8组成,第一,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小圆片摆8的组成,第二,老师摆出1-7的数字卡片,指名学生“找对子”第三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把1-7的数字卡分别发给7个同学,每人拿一张站在讲桌前,然后指名其中一人手拿自己的卡片站在6个同学的对面,用自己的卡片去找朋友,他的数字卡片和对面的数字卡片组成了8,大家齐说:“对!”不是8,齐说:“不对!”第四,看谁得分多,老师和同学比赛,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卡(老师慢慢的出现给学生有个思考的时间)全体同学说出和老师数字卡片组成的数,学生齐说说对了(一个不错),学生得分,如果有一个说错,老师得分,做这个游戏时,同学们更齐心了,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少有错。每当他们胜利时,都高兴地鼓起掌来。

对低年级学生采用各种游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突出一个“活”字,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兴趣浓,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勤奋学习,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教学质量得到了大的提高。

学生劳动过程中的收获与成就【第三篇】

时代在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也在飞跃的发展,作为新一代护理工作者,我们应实行人性化的护理理念,而人性化护理理念是21世纪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南丁格尔曾这样说:“护理是一门艺术”。没有关怀就没有护理,当护理工作浸透在人文关怀下,护士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散发出美的光芒。

那么何为护理人文关怀?护理人文关怀,即是人文护理,是我们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以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身心健康的需求,体现出对生命的关爱,这是实践人类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过程。

在将近五个月的实习时间里,在千医老师的带教下,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熟练的掌握护理操作技术,还有如何构建工作中的人文护理。记得有一次,科室收治一位干性坏疽的病人,散发出恶臭味的病人。所有人都对他避而远之,然而我们的护士老师没有退却,她们主动向前。病人因为进食困难,长期没有清洁口腔,张开口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但老师毫不犹豫,认真细致的为病人做好口腔护理工作。后来病人逐渐好转,家属一再表示感谢。老师们一举一动中体现出的人文护理,让病人体会到了护患之间的平等和亲切,也使得护患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

“护理是技术和人文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我们应该将这一服务理念渗透到我们的每一个工作细节中。白求恩就曾留下这样的名言:“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应以心灵去面对我们的每一位病人,而不仅仅依靠技术。”我们千医在山东省内率先提出人文医院建设,确立了“崇尚医学人文精神,做山东的人文医院”的发展目标,我们实习生也紧随并践行这一目标。

在两腺外科实习时,我上夜班巡视病房,发现一位患者的妈妈在偷偷哭泣,仔细询问才得知,原来是因为患者被化疗药的副作用折磨的两天吃不下东西,而这位母亲除了心疼更多的是无能为力,我深感这位母亲的焦虑情绪。于是第二天,我和我们组的同学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为患者量身定制了色香味俱全的一周食谱,这样既勾起了患者的食欲保证了他的营养供给,又替这位母亲解决了一大难题。

医学是人文滋养的科学,是人性牵引的技术。医学也不应是冰冷的技术主义,而应该是注入良心的温暖。因此,我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目标,充实护理服务内容,真正落实护理服务内涵,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服务标准。“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很小的细节上就能看到护理加上“人文”二字后发生的变化,比如在核对时根据患者的年龄,在床号姓名后加上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称谓;比如制作医患联系卡,正面写有科室名称及温馨的祝福语,反面写有医生、护士工作站的号码;比如为方便患者就医,尽快熟悉就诊环境,科室护理人员编写、制作了患者就医指南,装订成册放在每间病房供患者及家属阅读,其内容涵盖医院及科室介绍、交通、探视制度、疾病知识宣教等多方面内容;比如我们亲切的微笑,温暖的语言,细致的护理,饱满的工作热情,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这些都使我们每一步护理工作化作潺潺溪流,浇灌每个患者的心田。

说到这里,我想,如果有人问我,你是如何理解创办人文千医这一理念的?我想我的回答是:“尊重患者,敬畏生命,用心做事,精益求精。”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工作细致化,用我们的爱心、耐心、责任心,限度地为患者做好护理工作。

作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实习总队长,我一定会带领好同学们,努力完成医院及科室安排的各项任务,求真务实,学习经验、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己,以备今后更好的完成工作。

最后,我想借鉴冰心奶奶的一句话来总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学生劳动过程中的收获与成就【第四篇】

据北京青年报消息:兰州市永登县小学女教师杀害三名女童后自杀的消息,重新唤起人们对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近日有媒体重新引用一项于初进行的教师心理调查,称接受调查的西安市7个区县、21所学校的1759名高中教师中,有%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其中严重程度和重度严重程度的占到%.

对于一般公众而言,“54%的教师有心理问题”,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据。尤其在兰州教师杀害女童案之后披露这一数据,更是具有震撼作用。其实这一数据并非极端的个例,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针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的调查显示,%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初,郑州市教育局教科所对426名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54%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36%的教师感到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北京市曾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不同地区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就我们所能了解的信息,这一数据大致与目前企业家的心理健康调查数据相当,却远远高于一般人群的20%.

想到一向享有“祖国园丁”或“心灵工程师”之誉的教师,竟是一个一半以上存在“心理问题”的群体,一定会让不少人,尤其是学生家长心中一紧。

但应该指出的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症状”不同于一般习称的“心理问题”,更不同于病理意义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一半以上的教师存在心理症状,确实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但也不必因此引发过度的恐慌。

重视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首先应该重视的是教师目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压力,如升学压力大、工作条件艰苦、社会评价偏低、经济状况相对窘迫、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等等。在这样的内外环境压力下,教师群体出现相对偏高的心理问题实乃必然。另一方面,教师所承受的压力,与学生面对的压力乃一个硬币的两面,而这两者则共同来源于日趋严峻的竞争压力,和僵化扭曲的考试制度。应试教育造成的单一竞比模式和残酷竞争,不但戕害了学生的身心,也戕害了教师的心理。尤其是当教师承担了来自学生、家长、学校、上级和自身生活的全部压力,却又无处排解舒缓的时候,往往比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考验。当这些压力达致或超过某一临界点时,并非单靠教师的理性自觉或奉献精神而可以抵御。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心理问题日渐普遍却又并非无解,恰当、及时的心理干预,往往能够有效缓解现代人的心理压力而不致积累成为严重的心理疾患。改革教育制度,从根本上减少学生、教师的双重压力,是治本之道却又短时间内没有指望,那么加强对教师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及时缓解心理压力,而不是让他们无助地在心理压力的暗道中独自摸索,是全社会,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社会团体都应该重视的迫切问题。

本文题目称,“要像重视学生成绩一样地重视教师心理”,其本意实际是要表达“要比重视学生成绩更重视教师心理”,因为没有精神朗健的教师,何来阳光心态的学生?但就目前现实而言,学生成绩永远都是第一位的硬指标,教师的心理很难排到前面。退而求其次,像重视学生成绩一样地重视教师心理,应该是必须做到的底线。

学生劳动过程中的收获与成就【第五篇】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我深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可以获得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在我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开拓了眼界,也增加了对生活和人性的理解。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心得体会。

首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阅读是一种思考的过程。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如何提问,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在文字中寻找答案。在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时常会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结构,这样的选择是否合理等。我发现通过思考,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能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其次,阅读还让我对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阅读国内外的名著,我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习俗等。这让我对世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使我有机会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我曾经读过一些日本文学作品,了解到日本文化中对细节的关注以及他们的优秀传统和底蕴。这些经历让我知道要尊重不同的文化,也给了我在交流和思考时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此外,阅读还拓宽了我的人生视野。通过阅读不同类别的书籍,我能够了解到不同的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大家的研究方向等。阅读让我知道有许多无穷无尽的知识等待着我去探索。我读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了解到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奥秘。读过一些历史类的书籍,了解到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这使我更加热爱知识,也更加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

最后,通过阅读,我获得了许多有用的实用技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批判性思考、逻辑思维、提问技巧、写作技巧等。这些技能让我在生活和学习中受益匪浅。阅读还提升了我的语言能力,丰富了我的词汇量,提高了我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这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大收获。

总的来说,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了解不同的文化,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获取了许多有用的实用技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阅读是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我相信通过不断阅读,我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学生劳动过程中的收获与成就【第六篇】

阅读是一种丰富人生、开阔视野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培养兴趣,提升思维能力。在一次次的阅读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与意义,也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

第一段:阅读使我增长知识,开拓眼界。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涉及到了广泛的领域。通过读书,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扩展了我的见识。比如,在读历史书籍时,我了解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与事件,也对历史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在阅读科普类书籍时,我对天文学、地理学等领域的知识也有了初步了解。这些知识不仅仅是枯燥的事实,更是我丰富生活、拓宽视野的源泉。

第二段:阅读培养了我的兴趣爱好。

通过阅读我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故事和题材,我被其中的某些故事深深吸引。当我读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时,我会沉浸其中,忘却一切烦恼。钟情于科幻小说的我,通过《三体》系列书籍,看到了未来世界的奇妙之处;迷恋推理小说的我,通过阅读大师侦探小说,逐渐懂得了解谜、发现线索的乐趣。这些阅读体验让我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和热爱,也激发了我对于写作的兴趣。通过写作,我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将内心的思考和情感表达出来。

第三段:阅读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

阅读不仅仅是吸收知识和享受故事,还可以锻炼思维能力。读书会让我思考作者的观点和思路,思考人物的心理和行为,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办法。通过和作者的思维碰撞,在多样的观点中思考问题,我逐渐培养了一种开放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阅读还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让我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些思维能力的提升不仅在阅读中有用,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也能发挥作用。

第四段:在阅读中我得到了情感的寄托和启迪。

阅读不仅使我知识上有所收获,也让我得到了情感的寄托和启发。当我读到一部感人肺腑的小说时,我会为书中人物的遭遇而哭泣;当我读到1篇励志的故事时,我会为书中主人公的奋斗而感到振奋。这些情感的共鸣和启发,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激励着我去追寻我所向往的更美好的未来。

第五段:尊重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在我不断地阅读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尊重阅读的重要性。阅读需要投入时间和心思,需要专注和耐心。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人们容易追求速成,而阅读却需要耐心和静心。通过尊重阅读,我才能真正领略到其中的乐趣和收获。因此,我更加珍惜每一次读书的机会,享受每一次与书籍相伴的时光。

总结:

通过阅读,我受益匪浅。阅读带给我了阅读的快乐,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我的思维能力。阅读也唤起了我内心的情感共鸣,激励着我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思维能力,让阅读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劳动过程中的收获与成就【第七篇】

数字电路实验是研究和检验数字电路理论的实验。它也是我们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接触到的第一门与专业相关的实验课程。在选课的时候就感觉对于不擅长动手的我这会是一门很难的课程。

然而我清楚地明白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如果光靠理论,我们可能会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在毫无实践的情况下学习这门课无疑意义的。如果借助实验,效果就不一样了,特别是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能让我自己去验证一下书上的理论,自己去设计,这有利于培养我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任何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没有人一出生就会,虽然我的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我是怀着认真学习的良好心态来对待这门课程。我相信通过学习,自己可以得到跟好的锻炼。

数字电路实验课,我们先学习了使用multisim软件仿真电路。刚开始老师讲的真的一点都不懂,都是靠左右的同学帮忙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但后来做的多了慢慢就会了,虽然开始比较糟糕,但后来还是迎头赶上了。利用这个软件,我们设计电路的时候可以先在电脑上做一个仿真演习,要是设计出了问题我们就可以先改进,不至于不必要的烧坏元器件,大大的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学会仿真后我们就进入了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真枪实战”,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一样,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还烧坏了两个元器件。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太粗心了,总是把电路接反,以至于元器件发出了“恶臭”。于此,我深感抱歉!老师说“不怕你烧坏元件,就怕你不敢动手去做”。老师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久而久之,在实验中我也慢慢找到了乐趣,尤其是焊电路。以前我最讨厌学习电路,很害怕接触与“电”相关的实,哪怕只是初中学习的串并联的简单电路。然而在我们彭老师的带领下我居然开始愿意自己动手去焊电路,开始时只是抱着试试,玩玩的态度,拿着电烙铁的时候手都在发抖。但慢慢的,慢慢的居然玩出了乐趣。第一次焊小风扇实验时,虽然结果失败了,小风扇没有转起来,但真正的完成了一个电路耶,真的太棒了!

时间过得很快,数电实验课已接近尾声,回顾学习过程有苦有甜。通过学习有以下几点经验:

1、线路不通可以运用逻辑笔去检查导线是否可用;检查哪里是否断路,导线没有接好。

2、在实验过程中切记焦躁,在遇到问题是不要盲目的把导线全部拆掉,然后从新连接,这样不但不能锻炼自己动手动脑的目的而且很浪费时间。此时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冷静分析问题所在,及时修改。

3、在实验过程中,要互相学习,学习优秀同学的方法和长处,同时也要学会虚心向指导老师请教,当然这要建立在自己独立思考过的基础上。

4、在实验过程中,要学会分工协作,不能一味的自己动手或是自己一点也不参与其中。

四、教学意见。

彭老师的幽默,为课程增添了许多的乐趣,他让我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下,完成了实验任务。老师的悉心教导也让我们对原本不喜欢的实验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了数字电路,也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相信在浓厚的兴趣之下我们能更好的去完成接下来的课程!

要说这么课程有什么不足,我唯有一点小小的意见,就是在分组的时候能不能两人一组,这样的话就不会有人滥竽充数,每个人都能投身于焊电路的快乐之中。一个学期的实验课程学习,让我对学习专业知识又增加了一些信心,焊电路其实也不是很难,只要你足够认真的去学习。最后感谢老师一学期的细心教导!

学生劳动过程中的收获与成就【第八篇】

1986年,心理学家在其主编的论文集《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中第一次提出了“叙事心理学”的概念。书中集中探讨的一个观点就是:故事是修整经验和指引判断与行为的基础[1]。而该书更是提出了用叙事范式代替传统实证范式的主张,因此通常被认为是叙事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在回答上面问题前,我们不妨先来做个拆字游戏。“历史”是什么呢?英文就是“history”,拆开来就是“hi,story”,即“你好,故事”。而对故事的问候和描述就是叙事(narrative)。这不是巧合,其实历史知识恰恰具有叙事的结构,无论是人类历史还是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建立在叙事文本的基础之上的。不同学派的哲学家也都相信叙事是一种完全有效地再现历史事件的模式,甚至是为历史事件提供解释的有效模式。正如croce的一句名言: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3]。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口述历史其实就是一种叙事的研究方法。

可见,“叙事”成为心理学和历史学两大领域共同采用的一种研究范式,它的推出不仅促进了叙事心理学和口述历史在各自领域内的兴起,更通过“叙事”自身的特点与功能,搭起了叙事心理学与口述历史彼此连结的桥梁。但是在严谨的学术领域中,讲“故事”无疑带有平民特色和田野操作特点,那么,“叙事”到底是如何引领叙事心理学、口述历史分别走进心理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大雅之堂,进而搭建起二者之间连结的桥梁呢?而连结后的叙事心理学和口述历史之间只是泛泛之交,还是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呢?本文接下来将试图对叙事、叙事心理学和口述历史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一探讨,并回答上述问题。

1叙事的推出。

实证主义作为传统范式的霸权。

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在探索自然规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进而推进了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自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于是,自然科学的进步使人们普遍产生了一种信念,认为随着科学的进步,一切都应该被纳入科学的范畴,一切问题也都会随着科学的进步迎刃而解。这种认为只有经典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才是唯一正确的实证主义思潮,也深深地渗入了历史学领域以及当时才诞生不久,正试图通过效仿自然科学从而确立自己学科地位的心理学领域。

实证主义思潮的渗入使史学家坚信:只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史料,研究史实,并以严格的科学逻辑进行考证,就可以获得确凿的历史事实,从而客观地再现往事。“历史事实”这一概念就是由被誉为科学史学之父的,德国的史学家leopoldvonranke正式提出的。ranke不仅把历史事实等同于自然科学的事实,甚至认为历史事实只存在于那些“曾经目击其事的人”所记载的文献史料中,没有文献便没有历史学。在ranke学派的影响下,文献考证成了19世纪西方职业史学家训练的中心内容。而传统的口述回忆,因其是一种有确定目的的有意回忆,不符合ranke所谓的“纯客观”的原则,必然会随着西方史学专业化的形成而遭到冷落[2]。

而心理学采纳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就意味着它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经典自然科学的基础假设是决定论、还原论、机械唯物论和元素论。叶浩生则具体分析了这些基础假设在心理学中的表现。

将“任何自然现象都处在因果关系中”为假设的决定论原则贯穿到心理学中,使得“寻找心理和行为的决定因素”成为了心理学家的主要任务。最典型的贯彻者就是行为主义学派,他们力图从环境刺激中寻找特定行为的决定因素,以便为预测和控制行为服务;现代心理学又以各种形式承袭了还原论的原则,或者把复杂的心理过程还原为计算机的符号操作过程,又或者把复杂的社会行为还原到更为简单的基因水平上;秉持机械唯物论观点的心理学家更是把人当作“机器”或是“自动机”,想要轻而易举地控制人的行为;而心理学家在接纳了元素论基础假设后,便力图寻求心理或行为的元素,进而确定心理元素或行为元素的结构和组合规律[4]。在那个理性至上的时期,以在自然条件下关注人们内心真实体验为研究理念的质化研究,自然被排斥在心理学“科学”的大门之外。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挑战。

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开始质疑实证主义的霸权。实证主义所研究的物理世界是逻辑的、规律的,有因果关系可循的,可以采取统一的模式的。但是,历史学和心理学各自的研究对象——历史和人,是复杂的、多元化的。虽然有时像物理世界一样有逻辑和规律可循,但更多时候往往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无规律可循的,因此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采取一统的模式。于是,在20世纪中叶,针对长期以来居于霸主地位的科学主义,隐含着反理性主义、反权威主义和反教条主义趋向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兴盛。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就是:科学知识并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在科学主义崇尚的观察中,也存在观察者与观察对象的互动,观察对象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存在;真理依赖具体的语境而存在,因此不能够用任何非语境的方式予以证实[5]。

stephenpepper在其1942年出版的《世界的假设》一书中描述了四种世界的假设或纯哲学立场:形式论(formism)、机械论(mechanism)、机体论(organicism)和语境论(contextualism)。前三种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后,语境论逐渐崭露头角。因为语境论主张,任何一种现象的理解都离不开事件发生时的'历史背景,力求设身处地、历史性地,理解语言、心理、行为等各种社会现象,反对任何所谓永恒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标准。叙事心理学之父sarbin认为,语境论的世界观更加适合人类世界的复杂性,应该“能够为人类科学提供更加合适的指引”[1]。小到个人,大到整个历史,其实都“不是由逻辑或理性所确定的,而是由语言的迂回曲折所确定的。虽然我们可能相信自己是语言的驾驭者,但更合适的说法是,语言驾驭着我们”。所以,语言不仅仅是用以描述事物的抽象工具,它更多地用于建构自我和世界,并因此使事件发生[6]。

随着ranke文献史料学的衰落和文献资料的日益减少,口述史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历史方法学,重新登上了历史学的大雅之堂。尤其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以johntosh和charlesjoyner为代表的一大批西方当代口述史家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以往史学家到档案库中穷本溯源,研究原始文献,试图客观地再现往事的做法是徒劳的。因为口述史料与所有以精神形态存在的史料一样,只是历史认识的“间接客体”或“中介客体”,而不是“直接客体”或“原本客体”。所以,从档案库转到现实生活,从查找原始文献转到与被访者互动,“叙事”这种“田野”工作开始越来越受到口述史学的重视。

另一方面,当哲学领域轰轰烈烈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超越其探究世界图景的领地,而延伸到探究人的内部世界的心理学领域,并不断摇撼着科学主义在研究中的霸主地位时,一种新的心理学范式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种新的范式就是叙事,叙事的平民思维和话语方式也开始作为常客被推上心理学研究的大雅之堂[7]。

什么是叙事。

关于叙事(narrative),比较清楚的一种表述是,“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为的序列”。相应地,“叙事研究是指任何使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的研究。”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是对现存的实验、调查、观察和其它传统方法的补充[8]。

说到叙事,一个与叙事有千丝万缕联系而又为我们所熟知的词便是“故事”。从孩提时代开始,故事便伴随着我们成长。多数在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往往离不开口头方式的编织,特别是在文盲居多的年代,这种口耳相传式的文化活动显得尤其重要。故事的编织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保留社会生活的重要信息,另一方面为事件提供了不同的解释并赋予事件不同的意义。于是我们在故事中认识世界,分辨美与丑、善与恶,了解对和错的道德抉择,而法律、传统、历史也在这种形式中得以保存和流传。有研究者[9-10]很通俗形象地把“故事”比喻成为一个“整理箱”(package),其中有条理地存放着各式各样不同的信息。而抽取这些信息,即叙事,是一种表达自我和将自己内心世界展现给他人的最基本方式。人类学家bruner更是提出了叙事思维(narrativemodeofthought)这一概念,并以此来说明,人们是通过“故事”来筛选和理解自身经验的[11]。叙事,一种人类天生就被赋予的能力,也恰恰正是我们区别于动物和机器的地方[12]。

叙事的时间本质。

carr认为,叙事不仅是人们描述事件的方式,其本身就是故事的一部分[13]。叙事和故事的定义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二者都有时间这一重要维度,叙事在时间维度上使事件之间产生联系。难怪有学者会说,叙事的冲动就是寻找失去的时间的冲动,叙事的本质是对神秘的、易逝的时间的凝固与保存。或者说,抽象而不好把握的时间正是通过叙事才变得形象和具体可感,正是叙事让我们真正找回了失去的时间[14]。而历史也是对失去时间的寻找。实在的历史世界虽然是由各种坚硬的事实所构成,然而,这些事实并不是自动地就构成故事的,历史的实在乃是本身并不具有形式的一片混沌,是叙事结构中的时间之线将古往之事的碎片连结起来,构成了一个连贯的整体。时间作为稍纵即逝的东西,在能被我们的经验或语言捕捉的每一当下都是现在,而它在本质上却又不在当下,它是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绵延[15]。正如sarbin在其1983年春发表的论文《叙事是心理学的根比喻》中所说,叙事与历史是相通的,它们是同一块布上裁下的料,因为二者都强烈地依赖时间结构。都有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开头、中间和结尾。可见,二者是交叠的。

叙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纪实与虚构。前者主要以实录的形式记述事件,从而挽留和凝固时间;后者则主要以虚拟的形式创造事件,从而以一种特殊的形式保存甚至创造时间。表现在文本形态上,前者主要以历史、传记、自传、回忆录或新闻报道的形式存在;后者则主要以小说、戏剧、电影或电视剧本的形式存在[15]。英国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ofessex)社会学教授paulthompson认为,口述历史是关于人们生活的询问和调查,包含着对他们的口头故事的记录。这在心理学,特别是叙事心理学的研究中,则属于常用的访谈法。因此,口述个人历史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以访谈的方式建构自传,这种自传就是口述自传,口述自传也就和口述历史融为一体了[16]。

叙事的记忆中介。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beeker将历史定义为“说过和做过事情的记忆”[17]。口述历史将历史与记忆的关系具象化和方法化,将历史对于记忆的依赖性引入历史研究的实践操作中。口述历史建立在回忆的基础上,它力图通过回忆来获得关于过去事件的丰富证据,从而记述回忆者自己的历史。于是便有研究者认为“那些能够被提取和保存的记忆是口述历史的核心”[18]。

但是,记忆过程却具有高度复杂性,它既包含着事实,也包含着想象。“记忆并非无数固定的、毫无生气的零星痕迹的重新兴奋,它是一种意象的重建和构念。即使在最基本的机械重复的情况下,记忆也很难达到正确无误,而且记忆成为这个样子也是正常之举。”[19]于是在口述自传的过程中,人生故事(lifestory)更像是一个开放式的人生剧本,讲述者与听众分享着经验,通过时间和事件产生联系。故事不可能像录音带那样可以客观地反复重播过去,因为故事包含更多的不是具体事实而是实在意义。在对过去主观而修饰性的描述中,历史往往是重构的[15]。因此,如果从绝对意义上来讲,可以说一切叙事,包括之前谈到的纪实的叙事方式也都是虚构的。难怪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史学家benedettocroce会在其著作《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充满洞见地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论断。也就是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人的“重建与构念”。如果说人民大众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那么他们更是历史故事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和记忆打交道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经验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在心理学领域中,就有专门针对记忆的研究。下面我们就试图从记忆过程的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方面来说明记忆的不可靠,以此来进一步说明历史叙事的重构性。

首先,事件进入经历者的意识,也就是记忆过程最初的编码阶段时,人们进行的往往是选择性加工。因为在如今繁杂的信息社会中,即使面对的是同一件事情,每个人也会根据自己的人格特质、动机、社会地位来选择性地加工信息。就是说,人们总是从个体的角度,以当时的历史语境或情境赋予事件以意义。例如,有位口述史家研究德克萨斯州的一些教师,他们曾经将学校从一间教室扩展、整合成现代校区制的小学(注:此处“整合”所指的是1960年以后,美国各级学校由种族隔离的黑白分校转变到黑白合校的过程)。他发现,白人教师们对于种族隔离与整合过程的细节几乎什么也没说。在他们的记忆里,对黑人、拉丁裔和残障学生一直都是“视而不见”的。相对而言,社会地位的不同,促使黑人教师清楚地记得整合时的那段日子,因为他们的生活也同时受到了非常直接的影响[20]。处在事情核心的当事者能够完整地回想起自己的经历,位居边缘的人则能够看出主要当事者彼此之间的差异性。一开始加工的信息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就有偏差,回忆难免会扭曲。

其次,加工后的关于事件的经验在记忆中存储时,会不断受到以后其他信息以及经历者个人情感态度的作用而发生意义的重构,即心理学中提到的有关记忆遗忘的消退说或是干扰说。例如,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必须不断吸收、消化眼前的信息,距离最新的头条新闻时间越远的事,就越不会被想到。以前意义非凡的消息,经过后续发生的事情的对比,便相形见绌,变得不重要或毫无意义了,自然就被大脑过滤掉了。而另一方面,人们惯于重新评估或解释自己过去的决定和行为,往往会援用“后见之明”,赋予过去的种种一层崭新的意义。当然,记忆也会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生变化。当年口述史学家mauricehalbwachs,便曾对那些在实验室内挖空心思检验个人记忆的科学家们讲道:忘记个人吧,任何对个人记忆之缘起的讨论,必须放在宗族、社区、政治组织、社会阶级和国家的互动之网中来解释,家庭记忆并非仅仅是个人记忆的大杂烩或拼贴画,而是过去的集体再现,换句话说,记忆是一种社会结构[21]。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三者之间存在一种互动的关系,个体记忆正是在这种互动的循环之中建构自身,因而叙述者的记忆本身更多的是在叙述着其集体共同意识的声音[22]。

最后,研究者在对经历者调查访问时,其重构历史的意图,会影响经历者经验提取和叙说的角度。最明显的就是记忆的怀旧情绪,让历史因为回顾与联想而变得膨胀失真。许多受访者会谈论自己一生的痛苦、失望、落寞与损失,但有的人则有意或无意地规避透露任何负面的往事,甚至因为不满现状而美化过去,重写自己的历史。此外,人们的回忆也会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或者为现实利益所推动,因而人们的许多记忆存在着将历史和现实相协调或以记忆服务于现实的现象。

3叙事的深度连结功能。

叙事对意识的揭示。

mcadams认为,人生故事就是社会心理的构建。也就意味着,虽然故事是由人来讲述和组织的,但是故事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叙事自我(narrativeidentity)的形式来实现的,而这种形式又是由文化所决定的。事实上,讲述者是通过文化来塑造自我的[23]。复杂的文化背景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选择什么样的故事来讲述以及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叙事[24-26]。而叙事话语是意识形态生产的手段,只有通过对现实的叙事性理解,历史上人类生活的无限多样化、深度和史诗般的广度才能被意识所掌握。叙事不仅是意识形态的生产手段,而且还是一种意识模式,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叙事心理学要通过对人们作为符号(包括语言)存在的精神与行为产物的研究,来揭示人们的意识状态、特点[16]。

而叙事的中介——记忆,它其中所蕴含的感情色彩并不是完全排斥历史事实的,它们也承担着一定的文化涵义并包含着一定的历史内容。近几年,心理学家们通过对生活在东亚和北美居民的对比研究发现,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差异。例如,相对于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成年人,北美成年人开始记事的年龄普遍偏小,而且关于童年期的记忆也更具体,更多关注个人经历。在谈及事件中的个人角色和情绪时,普遍呈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相反,中国成年人更多的是回忆社会和历史事件,而在回忆叙事中更多谈及的是社会关系以及生活中的重要他人[27-28]。东方人在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下,关于自我的意识更多的是依赖于他人而建构起来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如何做好一个听众,而不是一个只谈论自己的演说家,所以在自我的叙事中自然要首先考虑他人和社会背景。

而记忆的不可靠性也正是客观存在的心理规律的反映。英国口述史家thomson就明确提出:对于历史的分析和重构而言,不可靠的记忆恰恰是一种资源,而不是一个问题[29]。民俗学者alessandroportelli在意大利特尔尼(terni)镇工厂做访谈时就注意到,被访问者对工人luigitrastulli之死的日子的记忆存在误记现象。1949年,为了抗议意大利政府加入北美协议组织,钢厂工人走出工厂参加了共产主义领导者组织的集会。21岁的钢厂工人trastulli在与警察的冲突中不幸丧生。但是当地的人们却认为,他死于1953年为抗议大批钢厂工人被解雇而与当权者进行的街头巷战中[20]。portelli认为,这个错误的记忆对于理解这些事件对个体和工人阶级团体的意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线索,因为他们不能接受trastulli的死只是偶然枪杀的结果而忽略了其中的政治主题。于是他得出结论认为,真正重要的是,记忆并不是事件的消极储存器,而是在积极地创造着意义[30]。

tosh认为,历史理解不仅要认识普通个体的生活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弄清大众日常生活经历背后的思想动机,尽管这些思想动机被现实生活过程所掩盖,但他们是现实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tosh得出结论,口述研究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它是什么真的历史或是一种社会团体政治意图的表达手段,而在于向人们证明历史意识是怎样形成的[2]。当西方当代口述史学家们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群众的愿望、情感和心态等精神交往活动当作口述历史研究的主题时,口述历史这种对心理层面的问候,终于拉近了其与后来出现的叙事心理学之间的距离,使二者之间具有了血缘关系。

叙事对自我的统整。

很多学者和科学家都已明确表示,叙事最主要的心理学功能就是整合(integration)与治疗(healing)。故事可以统和、治愈我们破碎和受伤的心灵,帮助我们应对危机和释放压力,甚至可以促使我们走向心灵的成熟,达到自我实现[12]。而人类天生地就是故事的叙说者[8],所以“我们生活于一个故事塑造的世界”[31]。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一部个人的历史,也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lifestory)要讲。尤其是老年人,他们更是喜欢回忆和谈论过去。新闻记者henryfairlie晚年时就曾表示:“随着年岁的增长,一个人的记忆就像一间堆得满满的阁楼那样可以供他翻检折腾。”

在口述个人历史中,讲故事的是“我”(i),故事的主人公是“我”(me),这两个“我”都是自我中的不同侧面。自我可以拥有多个身份,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些身份和角色则可以各自拥有独特的观点,甚至以对话的形式交互作用[32]。当一个人在讲自己的故事时,是“主体我”以“客体我”为主人公来构造故事的,也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审视和反思。mcadams在其提出的同一性人生故事模型中,则把“主体我”看作是从经验中建构自我的基本过程,“客体我”就是自我建构过程中最主要的结果。人们如果要让自己的人生具有统一性和目的性,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要使“客体我”具有同一性。只有当个体整合了所扮演的角色,融合了自身不同的价值观和技能,并组织了一个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意义的短暂模式时,个体才有可能建构这种同一性,才能将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并清楚明白地界定自我[33]。

根据erikson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老年期充满了自我整合对绝望的斗争。于是近年来,让心理治疗领域瞩目的一个发展便是,口述历史针对老年人而开发的怀旧疗法,也称回忆疗法。它重新建构对过去事件的感觉、想法,以此来增强愉悦感、提升生活品质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达到调适行为的目的。它引导老人说出生命故事(lifestory)来组织、统整个人有意义的人生经验,帮助老人觉察自己生活的意义,同时由此重新探索生命中重要和有意义的事件[16]。当将过往负性生活事件转换成具有连贯性的人生故事时,会进一步促使当事人省察与明晰对这些事件或情境的内在感受,领悟事件意义。它有助于解决个人的冲突及增强对自我的了解,增加自我认同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4]。因此,缅怀过去、叙说自己的故事便成为了老年人在发展迅速、变幻不定的世界里保持良好自我感受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59 1106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