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感言 >

见义勇为感想范例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44277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见义勇为感想范例优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见义勇为事迹体会【第一篇】

见义勇为英雄事迹体会

三台电大教师 吴向平

见义勇为出自《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其意义是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在当今见义勇为指公民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

见义勇为,就是那些在危难关头能够挺身而出的行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传统美德又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我觉得见义勇为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有效方法,是群防群治的一种表现形式。见义勇为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献身精神,他们同违法犯罪分子和突发性灾害事故做斗争,是维护社会治安最突出的表现。目前社会治安平稳,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良好。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大好形势不和谐的因素也时有发生。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社会,这就要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创造群众见义勇为的社会条件,树立浩然正气之风,共同投身于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提倡见义勇为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公德的需要。有没有见义勇为精神是检验和衡量每个人社会公德的尺度。

在长江大学,赵传宇“寒江救人”的故事至今仍然广为流传。2007年1月22日,76岁的张多平老人在长江边洗衣服时不慎滑入江中。正在江边散步的长江大学学生赵传宇听到呼救声从一百多米外跑来,来不及脱掉衣服、鞋子便纵身跃入江中,在刺骨湍急的江中迅速游到老人身边,老人得救了。上岸后,别人询问他的名字,赵传宇笑而不答,裹着湿透的棉衣,从人群中悄然离去。

今天的英雄学子和他们的“前行者”赵传宇等站在了同一条江边,所以他们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每一个人,都会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中留下自己的印迹。其中有一些人,因其无私、无畏而成为时代的楷模和道德的标杆。穿越时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与长江大学英雄学子们同样勇敢的“前辈”们;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今天“长江人梯”的身影。他们,堪称时代精神的“塑造者”。

不少学生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不怕牺牲,挺身而出的英雄壮举,感人至深,可歌可泣,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品德和崇高境界。他们是大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英雄,是全国广大青年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这个英雄集体,向人们展现了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展现了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展现了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展现了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这个英雄集体的撼人壮举,感动了国人,照亮了人心,温暖了社会。他们的英雄壮举,获救者不会忘记,老师同学们不会忘记,全社会都不会忘记。家长们将会以拥有这样英雄的孩子而骄傲,学校将会以拥有这样英雄的学生而自豪,社会也必将会因拥有这样的英雄青年而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进步。这些事迹使我陷入深深的感动中,使我透过历史,重新看到雷锋的身影、雷锋高尚的灵魂”!我们社会见义勇为事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其有体会三点。首先,见义勇为事业离不开各级党政的重视。各级党委、政府把倡导见义勇为行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作为促进全市经济跨越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社会治安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经常专门研究指导见义勇为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慰问、表彰见义勇为人员,极大地鼓舞了见义勇为者的斗志,也极大地激励了更多的人民群众投身到见义勇为中来。其次,见义勇为事业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见义勇为事业是群众性很强的事业,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见义勇为就无从谈起。只要我们将见义勇为事业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宣传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弘扬见义勇为,参与见义勇为,见义勇为事业就会有所作为、有所发展。再次,见义勇为事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资助扶持。见义勇为感动了社会各界,不少单位积极支持关心、资助见义勇为事业,出钱出力,为促进发展见义勇为事业做出了贡献,正是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见义勇为事业才得以发展壮大,他们同样是中华民族见义勇为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弘扬者、参与者。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见义勇为的事业发扬光大。

见义勇为感想【第二篇】

关键词社会风气;传统美德;见义勇为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12-01

见义勇为是一种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敢于担当道义、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高贵品德。最美妈妈“吴菊萍”,珠江救人的“牛作涛”都是这个社会见义勇为的典型模范。近年来类似于“彭宇案”的事情时而见诸报端,一定程度上使当下公民见义勇为的热情下降,甚至出现了见死不救的行为。当前,必须深入探究到底存在什么现实社会因素,使人们不敢把见义勇为付诸行动,不愿意把见义勇为实践于当下。

一、弘扬见义勇为社会风气的必要性

见义勇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恻隐之心。中华民族是一个勇敢正直的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都是中华民族扬善惩恶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们的自主意识,利益意识逐渐增强,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人“明哲保身”的心理逐渐形成,这有悖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更有悖于人格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每个人都选择袖手旁观,那就会形成污浊的社会风气,人们将分不清是非黑白,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国民素质将无法提高。

二、见义勇为社会风气衰退的原因

(一)见义勇为的法律保障体制存在缺陷

一方面,我国至今没有关于救助见义勇为者的单独立法及其完善的救助保障制度。。另一方面是法律的误导。“彭宇案”不断出现翻版,引起社会强烈反应。卫生部甚至《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表明,老年人跌倒只有个别情形适于将老年人扶起,这动摇了人们见义勇为的决心与勇气。最后法律没有对诬陷者和真正的撞人者作出应有的反应,诬陷者只受到道德谴责,人们的善行换来的是却是高额的赔偿。

(二)道德规范的贯彻和监督约束机制弱化

一方面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见义勇为道德规范的贯彻面临着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思想的强烈冲击,人们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观念愈发薄弱。

另一方面传统社会中个人进行人际交往时,接触到的人都是他所熟悉的人,一种道德压力会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和态度。当看到别人遇到困难,看到国家和集体利益受到损害会自觉形成见义勇为的行为。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周围都是陌生人,承受的道德压力和谴责也很少。这极大影响了人们对于他人尤其是陌生人的救助行为,造成了知行脱节,道德冷漠,社会呈现信任缺失状态,形成看客心理与旁观者效应。

(三)道德教育的弱化限制了现代人道德水平的提高

一些学校的教育脱离实际,思想品德课照本宣科,实践活动少,忽视了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在见义勇为这方面也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多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给孩子过大压力。很多家长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采取放养的态度,不闻不问,向孩子灌输“莫管闲事”的思想,用狭隘错误的思想指导孩子,未能做好为人父母的榜样与典范。

大众传媒为公民提供着精神食粮,也是公民获知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当今一些大众传媒为利益驱使,为博取收视率夸大事实,造成舆论混乱,偏离政府舆论导向。

三、弘扬见义勇为社会风气的途径

(一)健全法律对见义勇为者的保障机制

既然对于见死不救是否立法存在很大争议,对保障见义勇为的行为进行立法显的更现实。首先应该在社会上鼓励见义勇为的行为,并予以法律保障与援助,消除人们的回避心理,为社会公民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其次法律应当有明确的引导,做出公正的判决,避免例如“彭宇案”的再次发生,不要冤枉好人,不要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最后应该形成社会导向,制度层面在奖励上发力,为见义勇为者提供物质保障。

(二)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见义勇为的自觉性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这表明社会大多数成员都在对见死不救行为进行反思,在呼唤道德的回归,这是公民道德素质提高的良好内因。

首先弘扬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覆盖面要广,充分利用企业、社区、事业单位等管理载体分层次有重点的进行宣传。其次在方式上要努力创新,坚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可以在公交车站、商场等人口密集区,悬挂与弘扬见义勇为有关的字幅或者标语;继续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让道德模范产生于大众,回归于大众,引导好大众;汲取古代传统文化的见义勇为因素,滋养现代的见义勇为风尚。最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使见义勇为的宣传教育经常化、大众化,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松一阵紧一阵。

(三)构建学校、家庭、大众传媒协调作用的教育网络

见义勇为感想【第三篇】

一、略读课文要教得“简略”

略读课文要教得“简略”。但“简略”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有取有舍。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略读教学有三大任务:把握大意,交流感受,重点赏读。”要在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什么”,说说“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就内容或写作方法进行重点赏读。这就要对内容有所取舍。以新人教版下册《花的勇气》一课为例。这篇课文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生动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遗憾:从只见绿地不见花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爱花——寻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进而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教学难点是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此课时,首先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让学生初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情感线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味。这篇课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耐人寻味,如“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我用手扒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我想它们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等,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晶读赏析,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感受本文语言之美,领会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教学时应以读为主,特别要注重朗读的指导,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到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这篇课文亮点纷呈,不能什么都抓,要忍疼割爱——删繁。

二、略读课文要教得“丰满”

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抓住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可以是课文内容,也可以是写作方法——深入思考,重点阅读,充分交流,即略读课文要教的“丰满”。还以四年级下册《花的勇气》一课为例。这册书的(人教版课标本)第五组的训练点是:通过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根据这一训练点,《花的勇气》一课的教学程序可以预设为:

(一)学法引路。即让学生回忆本组精读课文中学到的体会含义深刻词句的方法。语文是从语言文字中读懂的。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作者失望的心情时,抓住“乏味”一词。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为了让学生体会“乏味”的草地,可以找图片。

(二)品味语言。即引导学生先从文中寻找作者为什么会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情感变化的句子;再从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处,运用学法细细品读体会。

(三)交流感受。即在小组讨论与交流中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词、句中去获得情感的体验。如从“藏”“冒”“铺满”想到“他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相信学生会给我们一份惊喜,学生理解了花儿在冷风中傲然挺立的样子后,也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变化。

(四)加深感悟。一方面通过学过的课文内容,加深体会,升华情感;另一方面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与体验。如说说生活中的哪些事物能体现出生命的勇气。尤其是引导学生从汶川大地震中,从玉树泥石流中,从海啸灾难中……去感受: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显得很脆弱,但在灾难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不屈精神正是“生命的勇气”。

当然不同体裁的略读课文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是同一体裁的略读课文教学方法也有差异,但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自己读懂,自己体会,学会学习,从而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略读”更需“精心”教。

见义勇为感想【第四篇】

同一天,三起事故就致16名学生溺水身亡。在震惊之余,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松花江溺水事件发生时,为救落水女同学,有5个少年勇敢地“手拉手”,对女同学进行施救,结果造成其中4人遇难。在莱芜市溺水事件发生的这一天,据说是其中一名学生的生日,12个未成年人相约一起到莱芜汇河河边玩,其中一个学生下水后发生危险,其他的学生“奋不顾身”地去营救,结果有6名学生被带到水里,溺水身亡。

由他们的“奋不顾身”,很自然地想到了少年英雄赖宁,想到了见义勇为精神。

什么是赖宁精神

赖宁,1973年出生于石棉县,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中学。1988年3月13日这一天,赖宁写完作业向楼下走去,一眼望见冲天的火焰正在山林里蔓延。此刻,大片国有林、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石油公司油库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见此情景,赖宁飞快地直奔火场,汇入全县2000多人的救火队伍中,投入扑火战斗。他不顾个人安危,一次又一次地冲向火海与火魔搏斗。奋战四五个小时后,赖宁不幸遇难,年仅14岁,成为当时全国闻名的少年英雄。赖宁遇难后,先后被授予“英雄少年”“全国十佳少先队员”“革命烈士”等称号。他的事迹在全国青少年群体中广为传颂。于是,有人把“赖宁精神”等同于见义勇为。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孙云晓曾经去赖宁的家乡进行过深入采访,他说:“人们怀念赖宁,绝不仅仅因为他在救火中牺牲,更重要的是怀念他那些动人的追求,那是一种使人变得更加高尚和更有力量的追求!”赖宁生前的老师李昀志记得,1987年,赖宁在《见风有感》《保护森林》两篇作文中提出“少砍伐森林多栽树”的呼吁,“这在11年后的1998年长江洪灾和之后的退耕还林政策出台中得到印证”。而《从渔人想起》和《河畔见闻》中呼吁的“保护鱼类资源和保护大渡河”,直到今天才得以逐步落实。

一个少年,何以有这等远见?“从中不难看出,一个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李昀志说。日后,赖宁奋不顾身奔向山林大火的念头。是一个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胸怀崇高理想的少年自然的流露,而绝不是突发奇想。

在很多人眼里,赖宁是一个热爱科学的阳光少年。赖宁生前的同学李林洲说,当年我们大多数小学生还沉迷于嬉戏玩乐时,赖宁已经立下了当探险家、地质学家的志向。他组织“金龙探险队”,带着同学到周围的大山中采集矿石、植物标本,小学毕业时还凑齐一套矿石标本留给学校作教学用;赖宁曾用放大镜聚焦阳光,在木条上烧出“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他为了收集作文素材,从树上捅下马蜂窝还亲口品尝。

可以肯定的是,见义勇为扑救山火只是赖宁精神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除了见义勇为,赖宁还有其他很多方面令人敬佩的优秀品质。

赖宁精神不能等同于见义勇为?

近年来,赖宁精神遭遇了不少尴尬。有评论认为,不应鼓励未成年人参与救火这样的危险行动。于是,有学校从墙上摘下了赖宁的画像。有人甚至质疑,赖宁的事迹有夸大的成分。由此,赖宁精神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面对赖宁的事迹,需要认清的问题是:他是在救火中牺牲的。我们深感痛惜的同时,绝不提倡。也就是说,学习赖宁绝非效法他去救火,而是要学习他的高素质和高追求,学习赖宁的精神实质。

《辽宁省消防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火灾扑救。这个条例获得了普遍赞誉,被认为是一个闪耀着理性光辉的条例。面对大火,是不是未成年人只能够畏首畏尾,退避三舍?面对大火,需要指出的是,未经训练的成年人也不被提倡参加扑救,但这并不意味着,除了专业消防人员,所有的人员看见大火就只有逃跑一个选择,他们应该在基本可以确保自身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在火场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组织疏散、传递信息,等等。我们首先要宣扬见义“勇”为的精神,但要做到见义“智”为。所谓见义“智”为,应以保证未成年人自身安全为前提。我们的学校、社会有义务和责任教育我们的孩子,必须在确保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去见义“勇”为。

我们在无比痛惜的同时,也为赖宁等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和精神所震撼和感动。他们的牺牲,与战场上英勇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战士一样,净化和升华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我们不倡导少年儿童救火,不等于不倡导学习赖宁精神。见义勇为扑救山火只是赖宁精神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赖宁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优秀品质值得每一个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学习和发扬。同时,学习赖宁精神,还应以保证他们的生命与安全为前提,而不应以牺牲他们的生命为代价。

时代呼唤赖宁精神

必须承认,对每一位公民而言,人的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没有什么比生命安全更重要,尤其是对未成年人来说。有人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少年儿童不必要学赖宁了”“赖宁精神过时了”“千万不要有赖宁第二了”……

在赖宁精神遭遇质疑的今天,我们恰恰发现,赖宁精神正是当下稀缺的品质。我们在加大力度重视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同时,如果教育孩子只是一味地遇事退缩、推卸责任,那么,孩子长大后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只顾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而对国家、社会、他人利益毫不关心的狭隘、冷漠、利己之徒。

见义勇为的孩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每念及此,心情无比沉重,眼泪在眼眶里不自觉地打转。看到他们离我们而去,就那样默默远行,内心似乎压了一块石头,无比沉重。这是怎样的一种社会悲剧?而他们的悲剧还在一次次地上演,也一直在强烈地冲击和荡涤着全社会一颗颗被世俗尘埃蒙蔽的心灵!

协须指出的是,见义勇为的精神如果在一代未成年人身上丧失,也将导致一个民族气节的退化。引导未成年人力所能及、见义“智”为的主张应当受到肯定和称赞,例如,发现火灾或在其他灾难发生的时候,未成年人在保护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及时传递信号和报警,进行力所能及而又不危及安全的救助,这是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见义勇为。

见义“智”为绝不是见义“不”为。溺水事件的发生,给每个溺水学生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可以说,溺水事故的发生,教训十分惨痛,其中有一点,就是要做到见义“智”为。比如,学生在发现同伴溺水时应立即大声呼救,要学会报警或者向大人求救,从岸上或船上施救应在先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防止被拖带入水。若不会游泳不宜强行下水救人,可以在岸上试着用救生圈、竹竿、绳等将溺水者拉出水来。如水性好,下水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等。总之,不能擅自盲目救助。不能为了学习见义勇为精神而盲动,要做到科学施救。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1 124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