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感言 >

屠呦呦获奖感言精编2篇

网友发表时间 660638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屠呦呦获奖感言精编2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屠呦呦获奖感言范文1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屠呦呦女士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屠呦呦女士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是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

屠呦呦于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祖籍宁波鄞县(今宁波鄞州区)。父亲给她起名“呦呦”,源自中国古籍《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曾培训中医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前后分别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中药瑰宝―青蒿

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自20世纪60年代起,氯喹等原有抗疟药因疟原虫对此产生抗药性而失效,时值越南战争,促使国际上迫切地寻找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当时,在国内(曾由“523”办组织全国七大省市筛选中草药3200多种,亦有人做过青蒿,认为无效而放弃)、国外(美国结合越南战争需要,筛选化合物达30万种)大量工作未获成功的情况下,屠呦呦领导科研组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基础上,归纳编篡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200多方药,组织筛选。经研制380多个样品,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取得成功。

荣誉来之不易

这位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但历史没有掩埋智慧的光芒。

绝大多数国人之前还颇感陌生的屠呦呦,能在40多年前发现青蒿素,如有人所言,确实带有某种偶然性。很显然,这种偶然之中有着一种必然―这个“必然”就是艰苦的试验、千百次的试错。

屠呦呦及其领导的中医研究小组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查阅大量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2000多张资料卡片,仅对青蒿素的试验就经历了190多次失败……最终“淘尽黄沙始得金”。

如果真要问上天何以格外垂青屠呦呦,正因她展现出一种脚踏实的、老老实实的科研作风,这是一个科学家有所建树的必然前提。爱迪生为发明灯丝,仅植物类的碳化试验就达六千多种,经历上万次挫败,在连续3年里每天废寝忘食。其实,纵观爱迪生的很多伟大发明,均是在成千上万次的“试错”后“偶然”发现的。无独有偶,水稻专家袁隆平恰好也谈及他的“择徒观”,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下田”。这些卓越的科学家们,用自身言行生动诠释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金玉良言。

屠呦呦获诺奖给科研带来的启示

荣誉面前我们更该清醒、反思,不得不承认,今天我们的一些科学家,恰恰缺少屠呦呦、爱迪生和袁隆平等的耐心和吃苦精神。在他们的思维中,“梅花香自苦寒来”成本太高、周期太长,他们既要“香”,又不愿经历“苦寒”,而总是希望“短平快”,热衷于“整合资源”、搞人脉、拉关系找项目。有些人甚至走上抄袭造假之路……

究其内在原因,无外乎以下几条。

⑴社会浮躁病毒的侵染。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让一些科研人员也变得急功近利起来,“耐得住寂寞”成了一种遥远的美德。

⑵考核体制的压力。现有的科研成果考核、评优体制,对数量的要求多过对质量的要求,学者被逼着赶任务、出“成果”,没有价值的论文满天飞,谈何沉下心来搞研究?

⑶学而优不算优,学而优则仕才算牛。在今天的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一个学者对资源的配置能力可能还不及一个处长,于是乎教授竞争处长、院士当厅官,成为一景。举凡种种,均莫过于一条:即“速成”心态已成中国学术界的通病。在此氛围下,要想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实在需要极强大的“抗病力”。

屠呦呦获奖感言范文2

不断奉献的科学家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以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她还完成了《中药炮制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素材分析

假如没有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假如没有屠呦呦默默奉献的信念,假如没有屠呦呦不断创新的精神,便不会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也便不会获得华人十年未获拉斯克奖的空白,更不会有今天登上诺贝尔奖台的风光。

素材运用

顽强毅力、心灵宁静、传统与现实、信念、奉献……

素材展示二

不言气馁的屠呦呦

1967年5月23日,我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科研人员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但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1969年1月,年轻的实习研究员屠呦呦,以组长的身份加入该项目。

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将目光转向古老中国的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因为屠呦呦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实验,拉斯克基金会把2011年度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被誉为美国诺贝尔奖的“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授予中国科学家。

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表示:“我想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我们中国科学家群体”,“荣誉也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

素材分析

绝不气馁是成功的基础。屠呦呦是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的。就是说,她失败了190次。如果是一般人,可能早就灰心了,可屠呦呦没有,她在坚持,直到坚持了191次,成功之神终于被她感动了。

永不满足才能更上一层楼。1971年屠呦呦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这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但她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继续探索,终于在1992年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素材运用

面对挫折不气馁;人生贵在锲而不舍;志存高远,永不满足;保持清醒的头脑……

素材展示三

屠呦呦的成功偶然中带有必然

也许,有些人认为屠呦呦能够发现青蒿素,带有某种偶然性,但很显然,这种偶然之中也有着一种必然――这个“必然”就是艰苦的试验、千百次的试错。屠呦呦及其领导的中医研究小组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查阅大量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2000多张资料卡片,仅对青蒿素的试验就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淘尽黄沙始得金。

如果真要问上天何以格外垂青屠呦呦,正因她展现出一种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科研作风。这是一个科学家有所建树的必然前提。爱迪生为发明灯丝,仅植物类的碳化试验就达六千多种,经历上万次挫败,在连续三年里每天废寝忘食。其实,纵观爱迪生的很多伟大发明,均是在成千上万次的“试错”后“偶然”发现的。

然而,今天我们的一些科学家,恰恰缺少屠呦呦、爱迪生们的耐心和吃苦精神。在他们的思维中,“梅花香自苦寒来”成本太高、周期太长,他们既要“香”,又不愿经历“苦寒”,而总是希望“短平快”,热衷于“整合资源”、搞人脉拉关系找项目。一些人从一开始就热衷于讨巧,希望走终南捷径,为了多出成果不惜走上抄袭造假之路;一些人一度脚踏实地、躬身科研,略有成就后便成“老板”,摆出架子,“十指不沾泥”,不愿再“掉价”去做基础性研究;还有一些人,明明是一些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却热衷从故纸堆中寻章摘句,或者将主要精力放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上,而对实证研究毫无兴趣……

素材分析

科学是一种奇妙的东西,要摘取其王冠上的珍珠,必须挽起袖子和裤脚,亲自“下田”,用不计其数的汗水方能“妙手偶得之”。科学家,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群人。屠呦呦捧得大奖,是国人之荣耀,更是学人之鞭策。

素材运用

偶然与必然、汗水与成功、追梦、脚踏实地……

素材展示四

屠呦呦的“小草精神”

屠呦呦从神奇的小草中提取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恶性疟疾、脑疟有着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被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为“中国神药”。屠老靠研制“小草”获奖可喜可贺。她所表现出来的“小草精神”更值得世人学习。屠老既无留学经历,又无博士身份,更没有两院院士的光环,本身就是一棵科学界的“小草”。虽为“小草”,但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不论高山原野,还是石缝溪边,不计条件好坏与环境优劣,总是耐得寂寞,顽强生长,不屈不饶。屠老从1955年以来,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小草”事业,忘我工作,不争名利,历经了190次失败。特别在当时非常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老及其团队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努力才最终取得突破。“这也给投入医学研究的后来人一个重要启示,医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和漫长的验证历程。能在国内外发表多少学术论文,并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医学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树立朴实的理念――治病救人和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升华,才有可能修成正果。” “小草”精神的可赞,在于春天用生命的绿色为大地梳妆,夏天用娇嫩的身躯抵挡炎阳,秋日用热忱的心灵支撑秋色枯黄,寒冬在泥土蕴育着新的生命和希望。屠老展现的正是“小草精神”的无私与奉献。她对国家常存感恩之心,觉得自己为国家做贡献理所应当。“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应该努力去做好。”所以,她才能在当年参加项目研究时,默默把三岁的孩子长期寄养在托儿所;才能当青蒿素治疗疟疾在动物实验获得成功后,和同事们勇敢地充当人体实验的首批志愿者;才能当“小草”变成“大树”时,表示“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我们中国科学家群体”。在事业上无私奉献,在荣誉上宁静淡定,这种无私奉献的“小草精神”,也给世人树立了人生的高标。

素材分析

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居然是“三无教授”,这似乎具有某种讽刺意味。不过,或许正是其看淡了一切,才使之没有去争取过多的身份属性和名利标签,也才使得自己有超然于外的时间,潜心研究学术,并最终取得了惠及世人的成果。从这一点来说,屠呦呦的淡定恰是一种思想境界的延伸,一种个体素养的延续。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1 660638